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配套作业:第8课 兄弟阋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八课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8]
一、课内双基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阋墙(弟兄们在家里互相争吵)
老羞成怒(因年老羞愧而发怒)
排揎(数说责备)
B.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
落拓(潦倒失意)
毫不相干(一点关联也没有)
C.孽障(业障)
搭讪(为了把尴尬的局面敷衍过去而找话说)
光景(情景)
D.拿把(拿乔、摆架子,有所倚恃而故意刁难人)
隐情(不愿告诉人的事实或原因)
得意(称心如意)
【解析】老羞成怒: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在________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园林艺术历史悠久,________,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杰出,它解决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它________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游赏西方园林,你是“客”;游赏江南园林,你是“主”。
到江南园林,你要以一种“到家”的心情去游玩。
()。
甚至,你可以想象自己在园子里住下来,随时欣赏那里的朝暾夕月、凝碧流霞、春兰秋菊、亭台轩榭……清风朗月不用买,一切都属于你。
这时,你才会发现,这些园子是多么美,令人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
A.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杰出,它解释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
B.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它解决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
C.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杰出,它解析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
D.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它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
【解析】原文中的“江南园林是……杰出,它解决了……思想”搭配不当,应该改为“江南园林是……代表,它蕴含了……思想”。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C)
A.你可以肆意地在任何一个地方停下来,坐下来,慢慢观赏
B.你可以肆意地在任何一个地方坐下来,停下来,慢慢观赏
C.你可以随意地在任何一个地方停下来,坐下来,慢慢观赏
D.你可以随意地在任何一个地方坐下来,停下来,慢慢观赏
【解析】“肆意”感情色彩不恰当,应是先“停下来”,后“坐下来”。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B)
A.浩如烟海源源不断耳濡目染心心相印
B.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潜移默化心旷神怡
C.博大精深源源不断潜移默化心心相印
D.浩如烟海源远流长耳濡目染心旷神怡
【解析】博大精深: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
对象运用错误。
源远流长:①源头很远,流程很长;②形容历史悠久。
此处用的是第二个义项,和横线前的“历史悠久”相呼应。
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多用于事物,而很少用于人。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用在句中不恰当。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心心相印: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
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5.下面有关作家作品的连线,正确的一项是(D)
A.施耐庵——元末明初——《水浒传》
吴敬梓——明代——《西游记》
B.契诃夫——俄国——《警察和赞美诗》
托尔斯泰——俄国——《复活》
C.沈从文——当代——《边城》
沈德鸿——现代——《腐蚀》
D.铁凝——当代——《哦,香雪》
刘绍棠——当代——《蒲柳人家》
【解析】A吴敬梓的作品是《儒林外史》;B《警察和赞美诗》的作者是美国的欧·亨利;C沈从文是现代作家。
6.下面对小说内容的赏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本文通过两个“误会”使得一个平淡的故事得到富有戏剧性的发展并最终达到了高潮,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B.第一部分(1~3段):第一个“误会”是兄弟吵架的起因,何藩台埋怨兄弟办事不力,
三荷包揭露大哥的发家史以及兄弟俩肮脏的卖官交易。
C.第二部分(4~5段):第二个“误会”使得故事达到了高潮。
写兄弟二人打架,家人拉不开,何太太劝架被三荷包撞在肚子上,坐在地上,三荷包趁机溜走。
D.其实,“误会”只是两人闹翻的浅层次原因,只是作者为了表现强烈的矛盾冲突而特意设置的。
作者巧妙设置两个“误会”使得他们的不满一步步升级,最终伴随着怒气和怨气一总爆发出来。
因此,这场闹剧实际上是平日种种矛盾积蓄的结果,也是平日钩心斗角的一次总爆发。
这场闹剧也是封建社会官场斗争的一个缩影,兄弟矛盾的爆发预示着封建官场不久将会垮台。
【解析】“这场闹剧也是……垮台”不对。
二、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杀棋
王建华
天气晴好的日子,邮局的南墙根总是聚满了闲散老人,聊天甩扑克,下象棋,随心而为,各得其所。
靠墙根的一头,一个老头双手拢在袖管里,半眯着眼睛似睡非睡,静静地坐在小马扎上,像一尊蜡像。
他面前有一张能折叠的四方桌子,桌子对面也放着个马扎。
桌子上画着棋盘,棋盘里填满了棋子。
旁边的香樟树上挂着块一尺见方的硬纸板,歪歪斜斜地写着:五块钱一局。
偶尔有人坐到他对面,说杀一局,他微微睁开眼睛,说五块钱一局,你先请。
每每不到十分钟,来人就会摸出五块钱丢在桌子上,悻悻地离去。
这些人当然都是从外地或是乡下来的象棋爱好者。
城内清楚底细的人都不跟他下,因为全不是他的对手。
“我跟你杀一局。
”老头儿微微睁开眼睛,说五块钱一局,你先请。
老头儿伸出细长干瘦的手指做一个请的手势,却发现对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毛头小子。
小子“啪”的一声架起一门当头炮。
老头儿迟疑着上了一匹马,推上这匹马时,他斜睨了那小子一眼:长长的头发几乎遮住他黝黑脸庞上的黑边近视镜,眼镜片后面小眼珠滴溜溜转,闪烁着凶狠的光;薄薄嘴唇边几根浅黄胡须像极了春天破土而出的草芽。
小子飞快地上马、出车,攻势迅疾凶猛,顷刻工夫,车马杀气腾腾地压到河界上。
老头儿也不慢,每当对方“啪”的一声棋子落桌,他的棋子就轻轻巧巧地跟上,要么巧妙地避其锋芒,要么死死地封住去路。
春阳把最后一抹余晖投在香樟树上,香樟树上刚刚长出的新叶嫩绿中吐出紫红。
“你是学生呀?”老头儿问了一句,小子“嗯”了一声。
“咋不去念书?”老头儿又问。
“杀棋就杀棋。
”小子没好气地回一句。
老头儿又迟疑了一下,杀棋就杀棋,这分明是他自己平时跟别人说的话,走棋时他从不让别人问长问短。
小子的鼻子上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
老头儿偶尔瞟一眼小子,真的再也没说一句话。
老头儿用连环炮配合一匹马在对方阵营内形成掎角之势,只等家里的士角炮打掉对方一个士,
即可置对方于死地。
然而,他像一个武林高手任凭对方刀光剑影在面前上下飞舞,却只是左避右让,就是不出手。
小城人都不知这个老头儿的来路,只知道他偶尔也做些收破烂的营生,那是一连几天无人跟他对弈的时候。
他刚刚在这里摆棋摊时,生意还不错,跟他对弈的人也不少,观战的人也多,后来因为棋艺悬殊,棋摊就逐渐冷落了。
他也试图输过棋,因为他演技不高明,让赢棋子的人觉得憋屈,备受侮辱似的,久了就很少有人上他的棋摊。
小子的额角上已经冒出粗大的汗珠,他把另一门炮调到自家河界中位,打算用双炮连环射击,从对方中位撕开一道口子。
这时,老头儿只要撤回一车保住护驾马,小子即使硬拼也将无济于事,然而,老头儿回撤的车偏偏别住了马腿,让小子将了军。
老头儿抓耳挠腮无比遗憾地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小子用衣袖揩一把脸上的汗,说你可以出帅。
老头儿说你赢了,我的帅动不了,如果要动帅,就算我输,我从不动帅。
小子这才看见老头儿的“帅”被一根螺纹钉固定在桌子上。
小子拿着五块钱朝学校方向走去,邮局斜对面是一所重点高中。
老头儿一边把桌子折叠起来一边大声反复嘟哝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小子志得意满地把五块钱在空中扬了扬,头也不回,一溜儿小跑地去了学校。
“我陪你杀一局。
”五年后一个寒假,小伙子从大学回家又来到老头儿棋摊前。
老头儿微微睁开眼睛,一眼就认出小伙子,尽管他头发理短了,皮肤白净了。
“五块钱一局,你先请。
”
“那年差点儿我就逃学了。
”小伙子一边说一边又“啪”的一声架起当头炮。
“杀棋就杀棋。
”老头儿说。
(选自《安徽文学》2018年第5期,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小子的鼻子上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细节描写表现了因棋局上明显处于下风和怕别人追问逃学,学生内心的紧张不安和焦虑心理。
B.“小子用衣袖揩一把脸上的汗”,动作描写表现了学生棋局扭转后并打算回到学校时的如释重负、轻松得意的心理。
C.老头儿大声反复嘟哝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主要突出了老人因不慎输棋而无比痛悔、心犹不甘的形象。
D.五年后一个寒假,小子从大学回家又来到老头儿棋摊前下棋,表明小子在老人的帮助和生活的磨炼中更加成熟,并懂得感恩了。
【解析】C结合语境,应为“主要突出了老人有爱心,关心青年学生成长且教育有方的高大形象”。
8.结合上下文,赏析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春阳把最后一抹余晖投在香樟树上,香樟树上刚刚长出的新叶嫩绿中吐出紫红。
【★★答案★★】形象地表明时间在流逝,形色结合描写夕阳下树叶的成长和生趣。
象征性表现老人把关爱与呵护施予青年学生;引出下文的对话,为让棋作铺垫。
写法上使行文有张有弛,构成由紧张到舒缓的韵律。
9.试结合全文探究这篇小说的丰富意蕴。
【★★答案★★】由老人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境遇上可以贫穷,但要活得有尊严。
从老人下棋的特点可悟出,一个人做事要坚守原则,不能越过底线。
或人可以正当地谋求利益,但一定要有正确的义利观。
从老人对小子的引导,告诉我们,要懂得关心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尽可能帮助和成全别人。
从小子的改变告诉我们,人可以发展个人的业余爱好,但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玩物丧志;人要能知错就改;人要懂得感恩。
三、高考热点
1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本报北京8月17日电,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千乘一号01星”“星时代—5”卫星和“天启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该火箭是一款小型固体运载火箭,火箭总长19.5米,箭体直径1.2米,起飞重量约23.1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200公斤。
该火箭是我国目前固体火箭中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火箭,但运载效率却很高,具有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等特点。
【★★答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三颗卫星,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
11.下表列举的是部分产品在中国参与自主制造前后的国际市场价格,请根据该表内容,写出两条结论。
结论:①中国参与自主制造后所列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
②中国自强自立,不断开拓创新,打破了发达国家的贸易垄断和壁垒,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新冠肺炎疫情是大家目前最关注的事。
同样的病毒感染者,有的是轻症,有的是重症,__①__。
当病毒入侵时,个人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在与它进行一场隐秘的战争。
__②__?简单来说,病毒为了繁殖必须进入宿主细胞,进行自我复制。
但是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病毒,释放抗病毒物质。
未感染病毒的细胞会提高警惕,严阵以待;__③__。
这种有秩序的自我毁灭帮了免疫系统一个大忙,把病毒颗粒释放出来,而不会消灭它们。
【★★答案★★】①这与个人的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__②免疫系统是如何与病毒作斗争的__③已经感染病毒的细胞则会选择自我毁灭
四、读写创新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毕业之际,为了引导同学们做好人生规划,明确人生方向,某高中在学生毕业之际坚持对毕业生题写临别赠言,近七十年来重要赠言如下:
1949年:立志成才,建设祖国。
1978年:踏着春天的脚步出发。
1990年:走,赶紧下海去。
1998年:是非功过,荣辱舍得。
2000年:在千秋盛世中尽展雄姿。
2008年:多难兴邦,反哺社会。
2017年:以青春之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9年: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要努力奔跑,继续挽起袖子加油干。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根据此材料写一篇文章,想象你穿越时光,回到70年前,与远方的朋友共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向】
(1)主题限制。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
从中国建国70年来几个特殊的时段的临别赠言来看,材料主要涉及我国70年来青年人的“责任与意识”“使命与担当”,要青年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写作时不能天马行空,随意高谈阔论,而要紧紧围绕要求,扣住这八个特殊时段所呈现的青年人的责任、使命与担当来写。
(2)内容限制。
考生要立足这八个时间点的临别赠言含意和内涵来构思,要围绕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做好人生规划,明确人生方向”“与远方的朋友共勉”。
切题立意:
(1)把握时代脉搏,做好人生规划。
(2)青年人要有责任担当意识。
(3)青年当胸怀家国,不辱时代使命。
(4)青年要做时代的弄潮儿。
(5)与时俱进,展现青年风采。
(6)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佳作赏读】
追梦奔跑共勉青春
七十年栉风沐雨,七十年披荆斩棘,七十年薪火相传,七十年并肩作战,七十年谱写华美乐章。
(排比总括时代特点,增强气势,营造氛围。
)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辉煌的今日总有辛勤付出的昨天,那是立志的开始,那是出发的呐喊,那是反哺的奉献,那是追梦的传承,那是奔跑的延续。
就让我们穿越时光,回到过去,与远方的朋友共勉!(紧扣材料、开篇点题。
)
立志成才,踏春出发,共勉青春!(分论一:点题。
)
那是振奋人心的一年,那是华夏大地结束风雨飘摇的一年。
你们紧跟着时代的步伐,立志成才,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那时他们追梦奔跑着,失败过,迷茫过,但从未放弃过,所以你们迎来了春天,迎来了出发的号角。
如今红旗鲜艳,明珠闪耀,世界都在为你们惊叹!朋友们,是你们用奔跑绘出了美丽的彩虹,你们砥砺前行,你们永不服输,就让我们紧握住你们有力的双手,传承下你们的追梦精神,奔向复兴的明天!立志成才,共勉青春!(回顾1949—1978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青年的青春与梦想、责任与担当。
) 多难兴邦,反哺社会,奉献青春!(分论二:点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国家自力更生、日益强盛的途中充满了艰难困苦。
(过渡自然。
)
2003年非典暴发,2007年洪涝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这些毁灭性的苦难没有阻挡我们奔跑的步伐。
多难兴邦,在逆境中你们迎难而上,毫不畏惧,奉献青春,反哺社会。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社会需要你们时,你们挺身而出,你们的身上闪烁着奉献的光芒。
那就让我们继续传承奉献,为社会,为祖国散发自己的光与热!反哺社会,奉献青春!(回顾近年来,在国家灾难频发中,青年们的追求与梦想、责任与担当。
) 追梦奔跑,并肩作战,无悔青春!(分论三:点题。
)
这是奋斗者的时代,这是追梦者的时代。
七十年前的朋友们披荆斩棘,七十年后的我们也将并肩作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青年们,且放自身追梦间,跑尽中华复兴的壮丽征程吧!“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朋友们,且让我们伸出手来,握一握,共同穿越这阻隔梦想的海洋,到达心中的彼岸。
(承前提出当下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
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需要雨中草色绿堪染的活力,需要水上桃花红欲燃的青春,需要胼手胝足,筚路蓝缕的实干精神,加油吧,朋友,努力奔跑,继接奋斗!(直抒胸臆,发出呼告,勉励当下青年继承前志,怀揣梦想,为国奋斗。
)
终有一日,“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
(以古诗作结,引人深思。
)
【名师点评】
文章运用排比句开篇,气势不凡;站位高远,显示了考生立足国家层面的大气度与大胸怀,联系古今,明确了当前青年人应该具有的担当意识。
接下来运用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证了“穿越时光,回到过去,与远方的朋友共勉”的内容,紧扣“青春”,思路清晰。
倒数第二段“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一词内涵丰富,包括了70年间所有的青年人,扣题准确。
尾段意志坚定,溢满豪气,让人精神振奋。
语言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考生的语言优美,修辞手法随手拈来,不露痕迹。
文中的引用更是高人一等:“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直接引用雅致新颖,不同凡响;“我们需要雨中草色绿堪染的活力,需要水上桃花红欲燃的青春,需要胼手胝足,筚路蓝缕的实干精神”,化用、引用妙合无痕,自然流畅。
感谢您的下载!
快乐分享,知识无限!由Ruize收集整理!
感谢您的下载!
快乐分享,知识无限!由Ruize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