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钢筋砼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参考)

1.概述1.1编制依据1.1.1新建甘泉铁路专用线设计文件;1.1.2涵洞施工图及相关通用图;1.1.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铁路现行的有关“验标”及相关规程、规范;1.1.4现场踏勘所获得的有关资料;1.1.5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机械施工能力和对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1.2.1 以施工组织设计能满足业主对工期及质量的要求和符合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时完成为原则。
1.2.2 以严格执行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坚持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质量第一,并且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为原则。
1.2.3 以坚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合理工期、投资效益、技术创新五位一体,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为原则。
1.2.4以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原则。
1.2.5以强化组织指挥,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为原则。
1.2.6以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为原则。
1.3编制范围1.3.1 D K175+400.00-4×3.7m框架涵1.3.2 D K175+400.00-4×3.7m框架涵1.4工程概况、简介1.4.1工程地质特征及地震基本烈度:本工点位于金泉站内,地处黄河高阶地,阶地上冲沟发育。
阶地面地形平缓,多为耕地;大里程侧为山前冲、洪积扇。
局部地表植被较好。
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风积砂,灰白色,广泛分布于地表,层厚0.5~5米,局部呈透镜体状分布,其中小里程端厚度较大,稍湿,含零星砾石,富含植物根系,Ⅱ级普通土;细圆砾土,青灰色,分布大里程端冲沟或河床中,层厚5~10m,潮湿,中密,Ⅲ级硬土;砾砂:黄色,分布于海流图河古河床及其两岸,在海流图河左岸线位通过处下游的陡砍处可见其露头,具弱胶结性,层厚>5m,砾石含量约为10~30%,稍湿,密实,Ⅲ级硬土。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
1.4.2两座框架涵设计情况表见表1-1:表1-1 钢筋砼框架涵设计情况表1.5主要工程数量表表1-2 DK175+400.00钢筋砼框架涵主要工程量1.6施工组织机构结合该段涵洞工程的工程特点,成立在桥涵方面具有丰富施工经验、高效、精干的施工组织机构,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负责该段框架涵工程施工。
框架涵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现场组织管理 (2)四、施工进度计划 (3)五、既有线路加固方案 (3)六、主要施工方案 (4)七、本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检测频率和方法 (12)八、质量控制措施 (14)九、环保保证措施 (16)十、安全保证措施 (17)十一、施工平面布置图参见附表一 ............................................................................................ 十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参见附表二...................................................................................华能大连电厂区域供热热网二期北线工程金窑线K15+195.00防护涵工程一、工程概况1、既有现场情况本防护涵为1-5.60m砼框架涵,全长为L-108.27m,防护涵纵向坡度为0‰,两端设检查井,涵顶距金瑶线下行线1.70 m。
内穿DN400无缝钢管蒸汽管道一根,设计温度300摄氏度,两根螺旋焊钢管,设计温度130摄氏度,管道设计压力均为130Mpa,管道使用寿命均为20年。
2、本工程防护涵在金窑线K15+195处与其正交。
二、编制依据1、现行《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1-2、5-2005)3、《铁路工程设计防规范》(TB10063.1-2007)4、施工现场实际调查情况。
5、华能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电厂送达关于大连电厂区域供热热网二期北线工程穿越铁路工程的《设计委托书》。
6、现场勘测资料7、辽宁地质工程地质勘查施工集团勘查研究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三、现场组织管理为了加强管理和统一指挥,以便更好地按建指要求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该涵的施工任务,本工程按“项目管理”组织施工,组建项目经理部。
框架涵箱涵施工组织设计

DK582+900~DK594+352段
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兰渝铁路工程指挥部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日
一、编制依据
1.1新建兰渝铁路引入重庆枢纽工程及广元地区相关工程站前施工总承包代建战前施工2标段施工总价承包合同,合同号:兰渝(I-1-002),已批复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6.1.1施工组织机构图
6.1.2施工队伍组建及人员配置
每个涵洞施工作业队设置施工人员60人
序号
工作
人数
备注
1
混凝土工
8
1、各工种根据工程情况统筹安排。
2、机械操作工主要操作挖掘机、装载机等。
2
石工
8
3
模型工
8
4
机械操作工
4
5
各类机械设备操作司机
10
6
炮工
6
7
普工
10
管理
人员
副经理
1
负责该涵的全部施工管理。
1.3《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002.1-2005)
1.4《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IZ2003-2008》
1.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1.6《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1.7《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B10424-2003,J286-2004》
1.12《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08号》
框架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DK32+748.39框架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⑴包西铁路通道包头至省界段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答疑书、补遗书及设计文件等。
⑵《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⑶《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⑸《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⑹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
⑺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
⑻集团公司近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等类似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⑼集团公司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定的ISO9000《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⑽本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1、概况本框架小桥因跨越达拉特旗自来水主管道而设,中心里程DK32+748.39 1-4×3.0m钢筋砼框架涵。
墙身采用整体框架式现浇砼。
出入口翼墙基础为C20混凝土,框架身基础采用φ60cm旋喷桩进行加固,框架身为C35钢筋混凝土,翼墙墙身为C20混凝土,翼墙帽石为C30混凝土,小桥出入口边坡、沟床、锥体、顺沟顺路均为M10号水泥砂浆砌片石。
2、主要工程数量表见下页:主要工程数量表三、施工准备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4、施工条件⑴现场水、电情况该段水源丰富,DK33+300左侧有一水塘,所以施工用水采用地方水塘的水利用,生活用水可接当地村庄自来水。
施工用电为自备发电机。
⑵材料供应情况该地区施工所需各种材料基本能满足施工需要。
该地下通道所需中粗砂、石子可从达旗直接运至工地,水泥、钢材直接从包头运至工地。
⑶交通、通讯条件:本标段沿线主要有国道210线,在DK32+650处有一乡村路可通往达旗。
管理人员统一配置无线通讯设备,方便联系。
⑷生活办公临建设施:生活办公临建设施:项目一分部设在距展旦召特大桥包台尾200m处的老乡镇府院内,办公及生活住房租地方房屋和自建房相结合,桥涵队设在线路两侧的福茂城村,租民房为生活房,生产用房搭建在施工现场。
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编制原则 (2)三、编制范围 (3)四、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3)1.主要技术指标 (3)2.主要工程量 (3)五、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4)1.水文地质特征 (4)2.气象特征 (4)3.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 (5)六、施工总体部署及资源配置计划 (5)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及施工工班队伍的分部 (5)2.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 (7)3.施工进度计划 (8)4.资源配置计划 (8)七、施工方案 (10)1.总体施工方案 (11)2.涵洞施工工艺流程 (11)3.框架涵施工方法 (11)4.涵洞沉降变形观测 (25)八、管理措施 (29)1.安全保证措施 (29)2.质量保证措施 (32)3.工期保证措施 (33)4.雨季施工措施 (34)5.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 (35)涵洞单位工程(区间涵洞)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1.新建郑州至万州铁路河南段ZWZQ-7标施工设计文件、设计技术交底及有关参考资料。
2.国家现行设计、施工规范、验标及技术安全规程等有关文件。
3.现场施工调查资料及我单位的设备状况、技术能力和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6.郑万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有限公司下发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标准化建设方案》及有关文件。
7.我单位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劳动力资源, 以及在同类铁路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8.我单位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和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二、编制原则1.遵循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满足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目标。
2.遵循设计文件要求, 了解设计意图, 掌握现场情况, 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铁路框架涵施工方案

铁路框架涵施工方案1. 引言铁路框架涵是铁路上的一种附属设施,用于跨越河流、道路或其他障碍物。
它是铁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铁路交通的安全和便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介绍铁路框架涵施工方案,包括方案目标、施工步骤、施工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2. 方案目标铁路框架涵施工的目标是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并保证最终建成的框架涵结构稳定可靠。
具体目标包括:•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铁路规范和安全标准;•实施科学的施工进度控制,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保证框架涵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优化施工过程,尽量减小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3. 施工步骤铁路框架涵的施工步骤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阶段:3.1 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具体包括:•完成相关设计文件的审查和准备工作;•按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队伍和所需设备;•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预案。
3.2 地基处理和桩基施工阶段在进行框架涵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加固。
主要包括以下工作:•清理地表杂物和积水,保证施工区域干燥;•进行土方开挖、回填和夯实;•桩基施工,包括打桩、围护桩和基础桩的施工。
3.3 框架涵墩台施工阶段在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框架涵墩台的施工。
主要包括以下工作:•浇筑框架涵墩台的混凝土;•施工钢筋和预埋件;•框架涵墩台的养护和加固。
3.4 框架涵梁施工阶段在框架涵墩台施工完成后,进行框架涵梁的施工。
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安装桁架模板和支撑架;•浇筑混凝土构成梁体;•养护和加固框架涵梁。
3.5 缝隙处理和保护阶段在框架涵梁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缝隙处理和相关的保护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工作:•进行缝隙处理,填充密封材料;•加固和保护框架涵结构的表面。
4. 施工要点在铁路框架涵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保证施工现场安全,设置必要的防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加强施工组织和协调,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
框架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1.1中铁二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所设计的新建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设计文件;1.2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1.3前期施工现场踏勘调查资料;1.4我单位所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5新建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涵洞施工图;1.6铁道部所颁发的各种施工规范、规定:1.6.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 10002.1-2005)1.6.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1.6.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1.6.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6.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 号);1.6.6《关于发布<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等两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7)140号);1.6.7《铁路工程环境框架桥涵》(TB10501-98 )。
2、编制原则2.1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2.2整体推进,均衡生产,保证总工期的原则。
2.3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质量第一的原则。
2.4保持施组设计严肃性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2.5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
2.6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
2.7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保护文物。
3、编制范围DK23+946.4,1-4.0m 框架涵、DK30+911.6, 1-3.0m 框架涵、DK31+335.9 ,1-3.0m 框架涵、DK31+461.3 ,1-5.0m 框架涵、DK32+453.2 ,1-5.0m 框架涵、共5个框架涵。
4工程概况、自然地理特征4.1工程技术标准(1 )铁路等级:国铁II级。
(2)正线数目:单线。
(3)限制坡度:13 %。
(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800m,困难地段600m。
(5)牵引种类:电力。
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

XXX段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复核:审核: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范围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2.1主要技术标准 (2)2.2主要工程数量 (2)第三章建设项目所在地地区特征 (3)3.1自然特征 (3)3.1.1 地形地貌 (3)3.1.2 工程地质 (3)3.1.3 水文地质 (4)3.2工程建设条件 (5)3.2.1 交通运输情况 (5)3.2.2 当地建筑材料分布情况 (5)3.2.3 沿线水源、电源和燃料等可利用资源情况 (5)3.2.4 施工通讯 (5)3.3其他有关情况 (5)第四章临时工程、施工测量及试验方案 (6)4.1施工便道及其他运输方式 (6)4.2施工供水、供电 (6)4.3砼的供应 (6)4.4施工测量方案 (6)4.5试验管理方案 (8)第五章施工组织安排 (9)5.1工程管理目标 (9)5.1.1 质量目标 (9)5.1.2 安全目标 (9)5.1.3 工期目标 (9)5.1.4 环保、水保目标 (10)5.1.5 文明施工目标 (10)5.1.6 科技创新目标 (10)5.1.7 职业健康目标 (10)5.1.8 标准化管理目标 (10)5.1.9维稳目标 (10)5.1.10 廉政建设目标 (10)5.2施工任务划分及安排 (10)5.3劳动力组织计划 (11)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方法 (12)6.1施工工艺及流程图 (12)6.2施工准备 (12)6.3测量定位放样 (13)6.4涵洞基底加固施工 (13)6.4.1 换填碎石基底处理 (13)6.4.2 铺设砼垫层 (13)6.4.3 CFG桩基底处理 (13)6.4.4 多向水泥搅拌桩基底处理 (14)6.5基坑开挖及清理 (14)6.6基底检查 (15)6.7基础施工 (16)6.8顶板及侧墙钢筋绑扎 (16)6.9模板架立及加固 (16)6.10高性能混凝土施工 (17)6.10.1 抗侵蚀性设计 (17)6.10.2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17)6.10.3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6.10.4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 (22)6.10.5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27)6.10.6 涵身砼浇筑注意事项 (29)6.11涵洞出入口施工 (29)6.12涵洞防水层施工 (29)6.12.1 防水材料的使用 (29)6.12.2 防水卷材施工要求: (29)6.12.4 保护层施工要求 (30)6.12.5 施工时注意事项 (30)6.13沉降缝处理 (30)6.14涵洞附属工程 (31)6.15涵洞两侧台背、涵顶回填 (31)6.16涵洞沉降观测 (31)第七章主要材料、设备使用计划 (33)7.1主要材料供应计划及措施 (33)7.2主要机械使用计划 (33)第八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34)8.1质量保证体系 (34)8.2质量要求 (35)8.3质量保证措施 (36)8.3.1 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6)8.3.2 墙身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6)8.3.3 涵洞测量控制技术措施 (36)8.3.4 避免砼圬工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的措施 (36)8.3.5 片石铺砌要求 (37)第九章安全、环保、文明措施 (38)9.1安全保证措施 (38)9.2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9)9.3环境保护措施 (39)XXX段框架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1.1 编制依据(1)国家、XXX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验标等;(2)中国铁路总公司颁布的现行设计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3)XXX标施工图设计,投标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业主所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
框架涵洞施工组织设计(定稿)

1.1 新建铁路宿州至淮安线位于苏、皖两省北部。
根据设计施工图及技术要求等。
1.2 宿淮铁路 SHZH-2 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3 TZ203-2022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4]8 号《新建时速 200 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TB10415-2003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国家和铁道部现行标准。
1.4 现场调查资料。
1.5 我公司多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目前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及机械设备状况。
本段起止里程为 DK187+280.47 ~ DK193+374.80 ,全长约6.094km ,共设框架涵 10 座。
沿线村镇棋布,道路纵横,水系发育,交通尚便利。
主要涵洞为 DK194+437.10 ~ DK200+855.00 段范围内有 10 个 ( DK187+280.47 、 DK189+303.00 、 DK190+373.00 、DK191+575.00、DK192+147.60、DK192+162.60、DK192+664.90、DK193+244.90、 DK193+365.70, DK193+374.80),分别: 1-5 米、1-4 米、 1-2 米、 1-2 米、 1-2 米、 1-5 米、 1-4 米、 1-5 米、 1-2.5 米、1-4 米钢筋砼框架涵,采用换填砂夹碎石及碎石桩加固基础,主要起交通、排水作用,主要地质情况从上到下挨次为:①1 素填土②粉质黏土:灰黄~灰色,软塑,σ0=130~150KPa③粉土:灰黄色,稍密~中密,饱和,摇振反应较快,σ0=120~ 150KPa ④粉质黏土:褐黄色,软塑为主,σ0=150~180KPa③1④1 淤泥质黏土:灰黄~灰色,含粉土,软~流塑,σ0=80KPa⑤黏土:褐黄色,硬塑,σ0=150~180KPa⑥粉砂⑥1 粉土⑥2 粉质黏土,以粉土为主,灰黄色,σ0=150~180KPa⑦1 黏土:褐黄色,硬塑,σ0=220~240KPa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 0.10g ,抗震设防烈度均为 7 度,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
框架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序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混凝土框架涵工序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顺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原材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钢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铁路工程新建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编制根据及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编制根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编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气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地震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工程水文、地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框架涵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框架涵的施工。
框架涵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涵,全长XX米,单孔跨径XX米,净宽XX米,净高XX米。
框架涵结构设计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钢筋。
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施工难度较大。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 材料准备:提前采购足够的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供应充足。
3. 机械设备准备:准备挖掘机、混凝土搅拌车、泵车、钢筋切割机、焊接机等机械设备。
4. 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责任,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素质。
三、施工工艺及方法1. 挖掘与基础施工(1)采用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确保开挖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2)对基底进行处理,清除杂物,确保基底平整。
(3)采用C15混凝土进行基础垫层施工,厚度XX厘米。
2. 框架涵主体施工(1)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框架涵钢筋绑扎,确保钢筋间距、直径、形状等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输送,分层浇筑,每次浇筑厚度不超过30厘米。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速度,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4)混凝土养护采用湿布覆盖,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 框架涵进出口施工(1)进出口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筋绑扎与主体结构相同。
(2)混凝土浇筑时,注意对称浇筑,防止发生倾斜。
(3)进出口混凝土养护与主体结构相同。
四、质量控制措施1. 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采购原材料,确保材料质量。
2. 施工过程控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3. 验收检验:对框架涵施工过程进行验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4. 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五、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 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框架涵顶涵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1、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设计院《XXXXXXXXXXXXXXXXXXXXXXX1-4m框架涵施工图》施工设计文件。
2、太原铁路局下发的《太原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太铁师【2008】297号文),太铁安监【2008】143号《关于重新明确“铁路沿线路材路料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3、《铁路涵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4、现场调查材料(1)施工场地,大秦线铁路现状。
(2)沿线道路、房屋、电源、水源情况。
5、本公司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新建XXXXXXXXXXXXXXXXXXXXXXX1-4m框架涵位于XXXXXXXXXXXXXXXXXXXXXXX,该立交涵为解决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农耕通道和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而设;位于XXXXXXXXXXXXXXXXXXXXXXX区间线路上。
既有铁路为双线重载铁路,线间距为4m,重车线为75kg/m,空车线为60kg/m 标准轨无缝线路,钢筋混凝土Ⅲ枕,重车线与空车线高差为6cm,其下穿大秦线共2股道。
框构结构尺寸为:框构涵孔径为4.0m,涵结构净高为4.2m,使用净高3.5m。
框构涵结构顺涵轴方向长度为14.0m,箱体总高度为5.30m。
涵顶面至轨底距离80cm(包括防水层及保护层)。
涵顶板厚度50cm、底板厚度60cm、边墙宽度50cm。
框构涵主体采用C35混凝土,滑板、导向墩、后背梁、护坡桩均采用C25混凝土。
该框构涵与线路交角90°布置,顶进涵位于直线上。
本框构涵最大顶力500t,顶程23m。
二、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施工的总体安排,我单位已于2011年2月18日进场。
2011年2月25日完成驻地建设和施工准备工作。
框架桥涵工程涵洞施工组织设计

框架桥涵工程涵洞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述二、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市XX街道,总长度约XXX米。
施工区域主要包括XX公路、XX路、XX路口等关键地点。
该项目的建设目的是改善该地区交通道路拥堵情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1.组织架构施工组织应设总指挥部和若干分支指挥部。
总指挥部负责全局规划、协调各个施工分项工程,分支指挥部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
2.施工安全(1)制定并落实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责任人。
(2)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划定施工边界、施工通道和施工区域,并设置岗亭进行全天候监控。
(3)制定施工交通组织和维护方案,确保交通畅通和行人安全。
3.物资准备与运输(1)筹备并配备足够的施工设备,保证施工进度。
(2)制定物资配送计划,及时运输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4.资源调度与协调(1)制定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工程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根据工程进度及时调整施工人力资源,确保施工人员符合要求且充足。
(3)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协调解决,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5.环境保护(1)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等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2)安排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监督并随时检查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情况。
6.施工方案(1)组织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及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进行技术交底。
(2)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建立质量检查机制,确保施工质量。
(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每个施工阶段的工期和关键节点,并与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和协商。
7.施工技术措施(1)采用先施工后通行的原则,确保施工的持续性和安全性。
(2)对交通组织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施工期间交通畅通和行人安全。
(3)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和施工防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8.质量控制(1)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实行全程监控。
(2)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和纠正,并进行记录和汇报。
(3)由专业人员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站前工程架空顶进框架涵施工组织方案

站前工程架空顶进框架涵施工组织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市站前广场的架空顶进框架涵施工项目,包括架空顶进框架、涵洞施工及相关辅助工程。
工程地处市中心,交通繁忙,周边有商业区、住宅区等,施工环境复杂,施工规模大,施工难度较高。
二、施工准备1.确定施工时间:根据工期计划,计算施工时间,安排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供应等。
2.施工人员的组织管理:根据施工计划,确定所需的施工人员数量及岗位,落实各岗位的职责,并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
3.采购材料设备:根据工程需求,明确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等,并与供应商进行谈判、签订合同。
4.环境保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提前做好噪音、震动、粉尘等污染物的防控措施。
三、施工方案1.架空顶进框架施工方案:(1)确定施工顺序:按照先搭设架构,再进行框架安装的顺序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的连贯性和安全性。
(2)搭设架构:搭设作业平台,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校正和固定。
(3)安装框架: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安排安装顺序,安装框架,并进行验收和固定。
(4)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设置必要的防护网、安全带及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涵施工方案:(1)地质勘测:在施工前进行地质勘测,了解地下情况,确定施工方案。
(2)洞口处理:将涵洞开挖成型,并做好排水措施,保证施工现场干燥。
(3)结构浇筑:采用预制梁板混凝土结构,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浇筑,同时进行质量检测。
(4)收口处理:确保涵洞的收口完好,无漏水现象。
(5)维护保养:及时进行涵洞的巡查和养护,确保施工质量。
四、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安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栏杆、防护网等,并落实施工人员的安全用具和防护措施。
3.物料堆放:合理规划材料堆放区域,保证存放的材料不会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避免发生滑倒和堆垮事故。
4.施工现场卫生:定期清理施工现场,清除积水、垃圾和杂草等,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某工程1-1.5m盖板涵、1-2.5m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

XXXXXXXXXXXX工程G1DK1+216.7 1-1.5m盖板涵K1549+634.8 1-2.5m框架涵GL1DK0+030 1-2.5m框架涵施工组织设计XXX有限公司XXXXXXX工程项目经理(指挥)部xx目录1. 编制依据 (2)2. 编制范围 (2)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2)4. 施工组织结构及施工队伍的安排 (3)5. 施工总体设计 (4)6.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5)7. 工期计划及进度安排 (11)8. 主要材料、机械设备的供用计划和供用方案、保证措施 (12)9. 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13)10.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7)11. 工期保证措施 (19)12. 文明施工 (22)13.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23)14. 附表 (24)14.1 组织机构图 (24)14.2 涵洞施工工艺流程图 (24)14.3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4)14.4 安全保证体系图 (24)14.5 施工进度横道图 (24)14.6 施工平面布置图 (24)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XXXX项目施工招标文件、施工设计图、最新铁路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规则、标准及上级技术部门所提出的技术要求等。
X局霞凝项目部对作业队的任务划分通知和作业队自行组织的现场踏勘资料等。
我公司多年的工程施工经验和目前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及机械设备状况。
联合体协议书及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
2.编制范围本工程为霞凝站新建货场G1DK1+300~+900段涵洞工程,地处霞凝站以南,施工范围内有3座涵洞分别为G1DK1+216.7 1-1.5m正交钢筋混凝土盖板涵(侧沟排水)、K1549+634.8 1-2.5m 与货3道斜交52度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排洪)、GL1DK0+030 1-2.5m正交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排洪)。
3.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3.1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本线是加快上海货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大地增强长沙物流的竞争力,提升铁路市场份额。
矩涵、框架涵方案v

金昌至阿拉善右旗铁道专用线矩涵、框架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审核:审批:1 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1.1金阿铁路专用线盖板涵施工图及相关通用图。
1.1.2《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工程试验规程》、《铁路桥涵施工规范》、《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局内部下发《工程质量内控统一标准》。
1.1.3现场调查资料和我项目部目前队伍分布及技术设备状况。
1.1.4我局执行的GB/T19002-IS09002与质量体系标准。
2 工程概况2.1地质情况全线总体地势上南高北低,一般海拔在1750~1340m。
所经地貌大致可分为低中山丘陵区和冲积平原区两个大的地貌单元,沿线主要河流为金川河,金川河自金川峡流出,与线路成同一方向向东西方向流行,并漫流终止于隔壁荒滩中。
由于上游金川峡水库截水,现河床已干涸无水。
沿线出露的地层主要有第四系、第三系、二叠系、震旦系、前震旦系,加里东晚期等的岩层,并有断层压碎岩。
沿线通过地段分布的特殊岩土主要有:黄土、盐渍土和软弱地基。
沿线通过地段分布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落石、泥石流、风沙及盐渍土等。
危岩落石主要分布于中牌村杨家大山一带的基岩裸露山坡上,个别地段零星有危岩体发育,其他地段对工程基本无影响。
泥石流主要为轻微的沟谷型泥石流。
风沙与风蚀在线路范围内有半固定沙地及固定沙地分布,半固定沙地地表主要表现为灌丛沙丘地貌,固定沙地沙包表面已有粉土层结皮,风沙现象已明显退化。
2.3本桥工程概况DK4+818—DK8+775钢筋混凝土箱型桥主要情况如下表:里程孔径形式施工内容工期安排封锁限制功能1 DK5+818 1-1.5 矩涵新建2010.3.16-2010.7.30 排洪2 DK6+770 1-1.5 矩涵新建排洪3 DK7+298 1-1.5 矩涵新建排洪4 DK8+261 1-1.5 矩涵新建排洪5 DK8+775 1-6.0 框架涵新建立交兼通道本段矩涵为排洪而设,框架涵及箱形桥为立交兼通道,与线路既有正交也有斜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K32+748.39框架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⑴包西铁路通道包头至省界段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答疑书、补遗书及设计文件等。
⑵《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⑶《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⑸《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⑹ 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及条例等。
⑺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
⑻集团公司近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等类似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⑼集团公司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定的IS09000《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⑽ 本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1、概况本框架小桥因跨越达拉特旗自来水主管道而设,中心里程DK32+748.391-4 x 3.0m钢筋砼框架涵。
墙身采用整体框架式现浇砼。
出入口翼墙基础为C20混凝土,框架身基础采用© 60cm旋喷桩进行加固,框架身为C35钢筋混凝土,翼墙墙身为C20混凝土,翼墙帽石为C30混凝土,小桥出入口边坡、沟床、锥体、顺沟顺路均为M10号水泥砂浆砌片石。
2、主要工程数量表见下页:主要工程数量表三、施工准备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1.主要质检仪器、测量、试验设备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3、施工人员安排表:4、施工条件⑴现场水、电情况该段水源丰富,DK33+300左侧有一水塘,所以施工用水采用地方水塘的水利用,生活用水可接当地村庄自来水。
施工用电为自备发电机。
⑵材料供应情况该地区施工所需各种材料基本能满足施工需要。
该地下通道所需中粗砂、石子可从达旗直接运至工地,水泥、钢材直接从包头运至工地。
⑶交通、通讯条件:本标段沿线主要有国道210线,在DK32+65C处有一乡村路可通往达旗管理人员统一配置无线通讯设备,方便联系。
⑷生活办公临建设施:生活办公临建设施:项目一分部设在距展旦召特大桥包台尾200m处的老乡镇府院内,办公及生活住房租地方房屋和自建房相结合,桥涵队设在线路两侧的福茂城村,租民房为生活房,生产用房搭建在施工现场。
⑸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设于项目一分部院内,负责桥涵施工各项试验工作。
⑹拌和站本工程混凝土由展旦召特大桥处拌和站供应,配备的主要设备有ZL30 装载机1台、JS60动计量混凝土拌和站1台、8m3砼搅拌运输车6辆,100KW发电机1台。
5、工期安排及劳动力配置⑴.该桥涵工程由一个桥涵作业队施工。
⑵.本段小桥工程计划安排工期为54天,开工时间2008年9月15日,竣工时间2009年11月9日。
详见《DK32+748.39框架涵施工进度横道图》。
桥涵队伍前期安排:2008年9月10日〜2008年9月15日,5日历天,本桥涵设1个施工队,劳动力为30人。
四、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㈠、基础加固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2、高压旋喷主要施工方法⑴、施工准备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场地平整;人工挖探沟,确定自来水管的位置,在确定不扰动水管的前提下,进行施工。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进行图纸的技术交底工作,作好施工前安全文明教育;经业主及监理单位认可,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试桩,以期确定以下技术参数:①实际地质情况;②喷嘴型号及规格;③进尺及提升速度;④注浆压力;⑤注浆流量;⑥水灰比值及水泥掺入量;⑦成桩直径;⑧成桩强度;熟悉图纸,作好图纸会审前期工作;加强与业主、监理单位的联系,掌握其施工时的具体要求;做好通水、通电及硬化道路工作;设立临时生活设施;检查机器运转情况并做好各易损件的筹备工作;按现场平面布置图选好地点挖水泥浆池及铺水泥堆放台;按顺序对旋喷桩进行编号。
高压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⑵、测量放样依据业主提供主轴线控制点及具体尺寸,运用导线控制法,使用全站仪和钢尺进行主轴线的放样,其精度要求:距离中误差:士5mm角度中误差:士10S;参照场地情况,将主轴线控制点引至不受破坏的位置,且加以保护;在复验合格的轴线基础上,进行桩位点的测定,其精度要求为士30mm 及时绘制测量复核签证,确保技术资料的完整性;⑶、注浆工艺高压旋喷桩注浆固结体的质量因素较多,当确定采用一定形式的高压旋喷注浆管法之后,注浆工艺是影响固结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①、旋喷高压旋喷注浆,均是自下而上,连续进行,若施工中出现了停机故障,待修好后,需向下搭接不小于500mm的长度,以保证固结体的整体性。
由于天然地基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沿着深度变化大,有多种土层,其密实度、含水量、土粒组成和地下水状态等,有很大差异和不同,若采用单一的技术参数来旋喷注浆,则会形成直径大小极不匀称的固结体,导致旋喷直径不一致,影响承载力。
因此,针对不同地质土层的特征,要采取相对的措施来注浆完成。
特别对硬土及粘土部位,深部土层要适当放慢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或提高旋喷压力等。
②、复喷在不改变旋喷技术参数的条件下,对同一土层作重复注浆(喷到顶再下钻重喷该部位),能增加土体破坏有效长度,从而加大固结体的直径并提高固结体强度,复喷时全部喷浆,复喷的次数愈多固结体直径加长的效果愈好。
⑷、水泥用量的控制在喷浆提升过程中,控制水泥用量是关键。
水泥的用量与喷浆压力、喷嘴直径、提升速度及水灰比等有直接关系,具体控制方法:a、若水泥量剩余措施如下:①、适当增加喷浆压力;②、加大喷嘴直径;③、减慢提升速度;b、若水泥量不够措施如下:①、保证桩径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压力;②、喷嘴直径适当减少;③、保证桩体强度的情况下适当加快提升速度;④、加大水灰比值;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每根桩分次进行搅拌,施工用水精确量取,确保定量的水和水泥比例进行拌制水泥浆,通过调整以上参数可保证水泥量满足设计要求;针对水泥浆下沉现象(水泥浆液密度较大),采取自桩顶向下3.0m进行复喷,可保证桩体上部水泥土强度。
⑸、冒浆处理在旋喷过程中,往往有一定数量的土颗粒,随着一部分浆液沿着注浆管管壁冒出地面,通过对冒浆的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土层状况,判断旋喷的大致效果和断定参数合理性等,根据经验,冒浆(内有土粒、水及浆液)量小于注浆量20%为正常现象,超过20%或完全不冒浆时,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a、流量不变而压力突然下降时,应检查部位的泄漏情况,必要时拨出注浆管,检查其封密性能;b、出现不冒浆或断续冒浆时,或系土质松软则视为正常现象,可适当进行复喷;如系附近有空洞、暗道,则应不提升注浆管,继续注浆直至冒浆为止,或拨出注浆管待浆液凝固后,重新注浆直至冒浆为止,必要时采用速凝浆液,便于浆液在注浆管附近凝固;c、减少冒浆的措施冒浆量过大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有效喷射范围与注浆不相适应,注浆量大大超过旋喷固结所需的浆量所致;①、提咼旋喷压力(喷浆量不变);②、适当缩小喷嘴直径(旋喷压力不变);③、加快提升和旋转速度;对于冒出地面的浆液,可经过选择和调整浓度后进行前一根桩返浆回灌,以防止空穴现象。
⑹、固结体控形固结体的形状,可以通过调节旋喷压力和注浆量,改变喷嘴移动方向和提升速度,予以控制。
由于本工程设计固结体的形状为圆柱形,在施工中采用边提升边旋转注浆,考虑到深层部位的成形,在底部喷射时,加大喷射压力,做重复旋喷或降低喷嘴的旋转提升速度,而且针对不同土层(硬土)可适当加大压力和降低喷嘴的旋转提升速度,使固结体达到匀称,保证桩径差别不大。
⑺、确保桩顶强度当采用水泥浆液进行喷射时,在浆液与土粒搅拌混合后的凝固过程中,由于浆液析水作用,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造成固结体顶部出现一个凹穴,凹穴的深度随地层性质、浆液的析水性、固结体的直径和成孔深度因素不同而不同。
单管旋喷的凹穴深度一般为设计桩径的1-1.5倍。
这种凹穴现象,对于地基加固是极不利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清除。
为防止因浆液凝固收缩而产生的凹穴现象,便于地基加固达到理想的效果,可采取超高旋喷(旋喷处理地基的顶面超过建筑基础底面,本工程设计能满足要求)、返浆回灌等措施。
⑻、防止串孔的措施a、在施工过程中,各机组采取跳打的施工方法;b、在高压缩土层适当减小喷浆压力。
c、加快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㈡、明挖基础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页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技术要求⑴、基坑:因此涵为跨越自来水管而设,因此怎样保证施工时,自来水管的安全稳定十分重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首先在每节自来水管的两端均用砼支墩将水管支撑,然后再施工其余部分的基础。
在施工时基坑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即基坑内水管周围的土方开挖工作,由人工来施工以保证水管的安全;挖掘机负责将人工开挖的土方倒运到基坑以外。
若坑壁松散易坍塌应用适当的钢管或木排架支护,坑内有水应用大功率水泵连续抽水保持坑内无明显积水。
对有水基底面,应预留四周开挖排水沟与汇水井的位置,每边放宽0.8〜1.2m。
在基坑顶面四周适当距离设截水沟,以避免地表水沿边坡流入基坑,冲塌坑壁或浸泡基底。
截水沟应设纵坡,使水尽快排出,避免沟中积水渗入土层,影响坑壁稳定。
坑顶边缘应留有护道,避免在此范围内加载,以保持顶边稳定,静载距坑缘不小于0.5m,动载距坑缘不小于1.0m。
垂直坑壁坑缘顶面的护道还应适当增宽,荷载距坑缘距离应满足不使土体坍塌为限。
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可在设计高程上保持一定厚度(约30cm),由人工开挖。
基坑安排在枯水或少雨季节施工,基坑开挖不宜间断,并连续进行基础灌注混凝土施工。
避免开挖后的基坑暴露过久,影响基坑的承载力。
基底清理完毕后,应及时用动力触探法检测地基承载力,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才能浇筑基础砼。
若测得基底承载力不足,应及时报监理和设计组查验,以确定合理的基底处理方案。
⑵、基础模板:①、用砂浆把基底抹平,砂浆高度不得高于基础底面标高。
目的是便于在其上架立模板。
②、用大块组合钢模板架立基础模板,模板板面必须平整,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横竖缝排列有序,连接紧密,板缝间用双面密封胶条嵌填,防止漏浆。
模板外用双排平行钢管作横竖带,用8号铁丝与钢模板进行捆扎牢固,并在模板底脚及加固钢管结点处用方木支撑于坑壁不易位移的石块上或钉入土中深度不小于40cm的钢筋头上。
模板应加固牢靠,防止跑模。
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③、要把整修模板作为一道重要工序,组合钢模每次使用前,模板应认真修理平整,不平要整平,开焊处要补焊磨光,不光处要用水泥袋纸等物把模板铮光,再用擦布蘸脱模剂并拧干,均匀涂于模板上,眼不见油珠为宜,上紧“ U'型卡,方能灌注砼。
⑵、混凝土灌注:①、模板安装、支护均操作完成,并经自检和监理检查合格后,即可开始浇注基础砼。
砼采用砼罐车运输,溜槽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