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高考政治二轮专题:16 财政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考政治二轮专题:16 财政的作用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4题;共68分)
1.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2017年我国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45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

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稳步提高优抚、社会救助标准,实施好临时救助制度。

国家实施这些举措有利于()
①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和谐社会
②提高居民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③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④完善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2. (2分) (2019高三上·衡阳月考)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称,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2018年相比更为复杂严峻,经济将延续稳中趋缓态势。

下列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是()
①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生产扩大→拉动经济增长
②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③降低增值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④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货币流通量→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 (2分) (2017高三上·钦州开学考) 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是财政的一个重要作用,下列直接表明这一作用的是()
①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③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收入
④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的投入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4. (2分) (2017高一上·本溪月考) 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只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的生存状况。

搞好民生,要特别注重“补短板、兜底线”,才能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补短板、兜底线”的做法是()
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熨平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④“兜底线”要消除城市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5. (2分) (2017高二上·河北期中) 财政具有巨大的作用。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国家拨出专款加强攻关,“神舟七号”飞船研制取得突破
②政府采购大量帐篷和药品运抵四川地震灾区,及时保证救灾需要
③全国各地加快廉租房建设,解决了许多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④司机小王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损失的五千多元都得到了保险赔偿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6. (2分) (2017高三上·诸暨期中) 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预算为6811亿元,比2016年执行数增长3.7%。

从支出投向看,重点保障基础研究、前沿技术、重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特别是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材料表明财政()
①是国家履行职能的物质保障
②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③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
④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运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7. (2分)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国家要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有()
A . 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投入,拉动经济增长
B . 要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C . 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
D . 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支出,给经济降温
8. (2分) (2017高一上·遂宁期末) 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尔·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最早提出来“挤进效应”一说。

所谓“挤进效应”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产生“挤进效应”的有()
①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②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点
③降低汇率,增加出口数量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9. (2分) (2018高二上·辽宁开学考) 2017年1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划拨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为应对未来老龄化高峰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做好战略储备。

这是解决百姓养老后顾之忧、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这一做法()
①会带来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
②发挥了宏观调控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
③强化了国企“全民所有”的性质
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A . 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10. (2分) (2017高三上·桂林期末) 2017年12月2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8年继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

下列能说明2018年我国财政政策传导路径的是()
①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加大民生支出力度→稳定社会预期→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③降低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投资、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④下调增值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增加→增加研发投入→优化供给结构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
11. (2分)重庆市财政局介绍,2014年前十月,重庆财政收入1567.8亿,增长13.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57.7亿元,近六成税收来自非公有制经济。

这表明()
①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③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2. (2分) (2017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进入2017年,多地出台限购、限贷等政策,有效地抑制了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

下列对实施相关政策后可能引发的经济现象推导正确的是()
①限贷→购房成本增加→商品房供给减少→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②限贷→增加购房首付款比例→减少购房需求→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③限购→有效抑制炒房行为→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
④限购→降低刚性住房需求→降低商品房价格→促进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3. (2分) (2017高三上·雅安月考) “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下列选项中属于“初次分配”的是()
①某县政府获得的国家专项扶贫资金
②工人小王在某外资企业打工获得的工资收入
③农民老李种植蔬菜获得的国家农业补贴收入
④乌克兰工程师在我国某企业工作获得的奖金收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4. (2分) 2017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今年财政预算安排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加大力度补短板、惠民生。

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对此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①增加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稳增长、保民生②加大了短期资本流动压力,导致股市波动频繁
③统筹财政资金和盘活存量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④实施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度平稳的金融环境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②④
15. (2分)近年,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家财政安排的重点。

2015年中央预算用于能源、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工程,以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80%以上。

这主要体现了财政()
①具有促进资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③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16. (2分) 2014年福州市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城乡居民社会基础养老保险政府补助由每月55元提高到85元。

这表明财政()
A .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B .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C .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D . 促进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17. (2分)(2020·龙岩模拟) 表1为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数据。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推断出()
①扩大财政支出是增加社会总供给的重要手段
②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③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④合理的分配政策能够促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8. (2分)立国之道,惟在富民。

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降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降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 年达到75.6%。

这些支出()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②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19. (2分) (2019高二上·惠来月考) 2018年5月1日起,我国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到16%,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以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降到10%;纳税人销售额标准从50-80万元大幅上升到500万元。

下列古今中外的政策与上述措施效果类似的有:()
①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休养生息”②汉初贾谊《论积贮疏》主张重农抑商
③“十三五”期间继续扩大对高铁投资④希腊政府逐步压缩公共部门财政开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0. (2分)(2018·乐山模拟) 2017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实现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对此,我国所实施的财政政策的传导路径应是()
①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投资需求扩大——经济增长
②淘汰僵尸企业——实现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经济增长
③营改增——减轻企业负担——増强企业发展潜力——经济增长
④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盈利增加——经济增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1. (2分)今年元旦假期中,小明和初中同学在一酒店举行同学聚会,服务员提出“如果不要发票,酒店可以免费提供饮料”。

酒店的这种行为()
A . 属于违反税法的骗税行为
B . 尊重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C . 属于违反税法的偷税行为
D . 属于违反税法的欠税行为
22. (2分) 2014年以来,某市围绕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投入千亿元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城市形象,为广大市民营造了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这说明财政具有()
①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为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促进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作用④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23. (2分) (2018高一上·揭阳期末) 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发展高速铁路,加大力度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加大力度推行“宽带中国一战略。

国家加大力度实施这些措施是着眼于运用财政()
①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④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24. (2分)为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进程,我国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

这表明()
A . 加快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B . 财政政策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C . 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D . 货币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25. (2分) (2017高三·湖南月考) 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能只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体维持生存状况。

搞好民生,要特别注重“补短板、兜底线”,这样才能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有利于实现“补短板、兜底线”的做法是()
①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熨平经济波动起伏
②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消除城乡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④加强对特困者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6. (2分) (2017高二上·西宁期末)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政府将加大力度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此,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保持财政盈余,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
②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保障政府的支出责任
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④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共担宏观调控职责
A . ①②
B . ①④
D . ③④
27. (2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期末) 2017年10月9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明确了未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工作重点是低收入群体的增收。

下列做法体现了这一工作重点的有()
①对国有垄断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实行限薪
②实施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特殊岗位津贴
③加大国家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兜底保障水平
④完善低收入群体的精准识别和帮扶机制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8. (2分)(2018·铁岭模拟) 面对我国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为6. 5%左右,并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的结果。

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及其作用匹配正确的有()
①让更多小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②把部分高耗能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增加财政收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支持经济增长
④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缓解市场资金流动性紧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29. (2分)景色宜人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如蛟龙出海飞渡洋面,这一全长50多公里的跨海大桥,跨过珠海,连接澳门半岛,通向香港大屿山,届时从珠海到香港只需要30分钟车程。

为此,三地政府共耗资近千亿元。

从财政的作用来看,这说明()
A . 财政资金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B . 财政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C . 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离不开银行信贷的大力支持
D . 需要大量资金的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财政支持
30. (2分) (2017高三上·普兰店期末) 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这不同于以往“结构性减税”的表述。

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
①有利于增加社会总供给,防范金融风险
②有利于增加社会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③有助于扶持实体经济,激发投资活力
④其目的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保障民生。

A . ①②
C . ①④
D . ③④
31. (2分) (2017高三上·清远期末) 2017 年 10 月 30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标志着实施 60 多年的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这一税制改革()
①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
②推动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③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④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表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2. (2分) (2017高二下·怀仁期末) 2017年我们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赤字拟安排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

我国扩大财政赤字规模以促进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是()
①消费需求增加,内需扩大
②企业扩大生产,就业扩大
③劳动者收入增加,购卖力提高
④政府投资增加,形成新的需求
A . ①一②一③一④
B . ③一②一①一④
C . ④一①一③一②
D . ④一②一③一①
33. (2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末) 2019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增值税改革,今年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正确反映上述改革措施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路径的是()
①企业税负降低②国家税收减少
③企业创新力提升④市场竞争加剧
⑤实体经济发展⑥社会总供给增加
A . ①→②→⑤
B . ①→③→⑤
C . ②→⑥→④
D . ③→④→⑥
34. (2分)(2016·新课标Ⅲ卷) 图3反映我国2009~2015年的宏观经济状况,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持续
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
①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②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
③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④减少财政赤字,降低财政赤字率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34题;共6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