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阳穴埋元利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
至阳穴

至阳穴———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的急救穴远志中医新年给力推荐——1、用力指压按压至阳穴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胸闷或伴疼痛;2、针刺、斜刺至阳穴治疗带状疱疹疼痛难忍;3、用力指压按压脊背、胸胁疼痛。
【定位与解剖】在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7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简便取穴法】在我们的背两侧有两块鼓起来的骨头,叫肩胛骨。
在肩胛骨的下角,就是最下面的那个点,将两个点结合起来画一条线,与后背正中结合的地方就是至阳穴。
【主治】①胸胁胀痛,黄疸;②脊背强痛;③咳嗽,气喘。
【操作】斜刺0.5~1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胆绞痛、胆囊炎、膈肌痉挛、肋间神经痛等。
配阳陵泉、日月主治胁肋痛、黄疸、呕吐;配心俞、内关主治心律不齐、胸闷。
应用实例1、去年五一 ,我去苏州旅游。
在虎丘山游玩时 ,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人 ,上前一看 ,一位中年男子斜躺着 ,满头大汗、紧闭双目 ,一副紧张而又痛苦的表情。
细细打听后才知道 ,原来他患有冠心病 ,近日劳累过度引起心绞痛发作。
我连忙将病人扶起取端坐姿势 ,用右手拇指点在病人背部按压 30秒后 ,病人自觉胸前区压缩感明显减轻 , 3分钟后病人完全恢复正常。
此时 ,围观的游客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 ,纷纷询问:“医生 ,这是什么穴位 ,竟有如此神效?”我说:“这叫至阳穴 ,专门用于治疗心绞痛 ,特别在紧张情况下起效快 ,无副作用 ,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治疗穴位。
”祖国医学把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称为胸痹、厥心痛 ,这是由于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导致气滞血瘀、心血不透 ,不通则痛 ,从而引起心绞痛。
中医认为 ,治疗心绞痛应以活血化瘀、理气通阳为原则。
根据经络学说的观点 ,心阳走督脉 ,督脉又有“阳经之海”之称 ,有总督一身阳经的作用 ,而至阳穴正是督脉中阳气的焦点。
至阳穴治疗正是利用一种反馈机理 ,通过内脏与经穴的相关联系 ,激发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 ,起到即刻缓解和治疗心绞痛的作用。
中医适宜技术实践操作考试题.

耳尖放血疗法治 疗高血压病技术的 技术操作要领。
高氏揉捏法治疗 小儿伤食泻技术的手 法操作步骤。
三步推拿法治疗 小儿伤食泻技术的 手法操作步骤。
至阳穴埋元利针法 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 术的操作步骤。
踝三针治疗腰椎 间盘突出症根性痛 技术取穴方法及进 针方法。
“冬病夏治”贴敷综合 治疗支气管哮喘技术的 操作步骤。
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 技术的取穴方法及进针 方法。冉氏“益气通经”指 针法治来自腰椎间盘突出 症技术的操作步骤。
“经筋刺法”治疗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技 术的针刺操作方法。
至阳穴埋元利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

• ※ 如果出现了晕针等不良反应,应按常规及时处 置。
15
总结
至阳穴埋圆利针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方法 简单、操作方便,疗程短,见效快,疗效 稳定,无副作用又非常经济,是一种值得 推广的中医临床实用技术。
16
带状疱疹临床治法
17
药物疗法
• ※ 抗病毒药物:针对病因治疗选用,如利巴韦林、 Ara-A、干扰素、AMP和口服中、西药物能不同 程度抑制病毒,促进病人的康复,及时、有效、 足量用药有时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 ※ 增强免疫力药物:强的松、聚肌胞、核苷酸等。 • ※ 促进神经修复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
3
• ※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 疹出现。儿童患者往往较轻或无痛,老年患者则 疼痛剧烈,且常于损害消退后遗留长时间的神经 痛。
• ※ 发病迅速,病情急剧,全程约2周。愈后可留 有暂时性色素沉着,若无继发感染一般不留疤痕。
• ※ 根据簇集性水疱,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伴有 明显的神经痛等临床表现,易于诊断。
12
• ※ 留针期间注意拍打埋针处,拍打力度要适宜, 在病人非睡眠的状态下,每隔2~3小时用手掌以 病人能耐受的适当力量拍击埋针处10~20余次, 保持适当刺激量,直到取出针为止。
• ※ 出针时,用力柔和,不可过猛,首先轻轻捻转 针具,用干棉球按住针孔,慢慢把针拔出,针眼 再用0.5%碘伏进行消毒。
4
至阳穴埋圆利针法定义
• 至阳穴埋圆利针法属于中医外治的针法, 是在至阳穴埋圆利针并通过拍打该穴位的 一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并伴有疼 痛者。 2)证候分类属肝经郁热证或以肝经郁 热证为主。 3)疼痛为中度痛、持续1小时以上。
国家中管局推荐46个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范文

2008年8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8〕38号),该通知制定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目标与要求》,确定了《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制定了《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
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3中医适宜技术治疗25个常见病介绍(一)感冒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合谷、列缺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刮痧:前额、太阳穴、背部脊柱两侧,可配刮肘窝、腘窝。
(二)偏头痛毫针刺:太阳、风池、率谷、头维、外关按摩:太阳、风池及疼痛部位(三)麦粒肿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及肩胛区的红色反应点(四)急性结膜炎三棱针点刺放血:太阳、耳尖(五)牙痛毫针刺:合谷、颊车、下关、内庭(六)急性咽痛三棱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鱼际、耳尖(七)落枕毫针刺:天柱、大椎、后溪、落枕穴按摩:疼痛部位刮痧:疼痛部位(八)急性胃痛毫针刺:中脘、足三里、梁丘艾灸:中脘、足三里、神阙;隔姜灸适用于寒性胃痛5刮痧:背部:脾俞、胃俞;腹部:中脘、天枢;上肢部:内关、手三里;下肢部:足三里(九)痛经毫针刺:关元、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次髎艾灸:关元、中极刮痧: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次髎(十)急性腰扭伤毫针刺:腰痛穴、阿是穴、委中刺络拔罐:阿是穴,配委中穴放血刮痧:疼痛部位,委中(十一)腱鞘囊肿好发于关节和腱鞘附近,囊肿表面光滑,质软,有波动感围针刺法:囊肿局部(十二)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肘关节外侧痠痛,绞毛巾时痠痛加重阿是穴围针加灸(十三)足根痛毫针刺:昆仑、太溪、水泉(十四)腮腺炎灯心草蘸食油点燃:雀啄状快速灸灼双耳尖毫针点刺:少商、关冲放血(十五)小儿泄泻1.辨证(1)伤食: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臭,状如败卵,或便质稀薄,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嗳气酸腐,苔厚腻,脉滑,指纹紫滞。
家传治带状疱疹绝招:(带状疱疹十分钟搞定从未失手)

家传治带状疱疹绝招:(带状疱疹十分钟搞定从未失手)
器械:一、气罐或火罐一套。
二、皮肤针一支。
三、干药棉撕成一元硬币大小极薄片若干。
四、橄榄油或香油一小并。
五、打火机一个。
六、三棱针一支:
取穴:龙眼穴(小拇指外侧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间赤白肉交接处)
操作:
一:单侧(男左女右)或双侧(重症)稍揉令其散气,掐指根用三棱刺,令其见血四五滴,(不出则挤)。
二、令患着并俯卧并露其背部衣在大椎以上,涂许橄榄油于背部。
以双手大拇指由上向下夹推脊椎至至阳穴以下,推至皮肤红紫,双拳推由肩井椎肝俞以下,推至皮肤红紫,在以皮肤针间隔一寸敲刺皮肤;椎大——至阳穴以下,双侧肩井——肝俞以下,。
尔后滑罐少时。
三、用皮肤针以患部皮损奌沿助点神经走向线,向脊椎反复密点几遍,皮损处重点,尔后沿点刺线闪罐数次,疱疹点重闪、或留罐。
四、在疱疹点用棉片爆闪炙。
治后即可拍患部:带状疱疹神经性痛疼即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

无需器械。
靳三针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技术
能起到调和脏腑、补益心 肾、调理脾胃、补气养血 的作用,这样能增强体质 ,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心 脑气血的灌流量,促进脑 细胞发育、益脑增智的作 用。 治疗组治愈率为97.1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05% 。 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是有 效的。可减少哮喘发作次 数、减轻症状、改善肺功 能,减少医疗费用。
无需器械。
头皮针抽提法提高脑血栓形成后偏瘫 患肢肌力技术
有较大的刺激量,而且还 有利于配合肢体运动,通 过边行针、边运动、长留 针、常运动,从而产生较 强的改善肌力的效应,不 失为一种省时、省力、痛 微、效捷的运针手法。
1、符合上述脑血栓形成诊断 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并结合 CT或MRI诊断为脑血栓形成 的偏瘫病人; 2、中医辨证为中风中经络的 实证或本虚标实证者; 3、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中风 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偏 瘫侧肢体中上肢瘫、指瘫、 下肢瘫、趾瘫肢体功能评分 或综合功能评分有一项≥3分 者; 4、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在2 至3个月以内(即发病后第 31天至第90天)者; 5、无神志昏迷,血压基本稳 定者。
经穴体外反搏法治疗小儿外部性脑积 水技术
有效率达82.6%,应用简单 ,可操作性强,患儿易接 受,且安全有效,未发现 明显副作用
1、符合诊断标准的轻、中度 外部性脑积水患者; 2、年龄6个月—3岁之间。
中医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技术
医烙法烙治器械简单,方 法简单易行,便于基层卫 生部门推广应用。
1、符合慢性扁桃体炎诊断标 准;2、年龄在5-60岁的门诊 或病房病人;3、扁桃体肥大 ,发生咽部阻塞感,吞咽不利 ,呼吸不利,警咳,睡眠打鼾 等机械性症状者;4、因扁桃 体炎波及临近器官疾病,如中 耳炎、鼻炎、鼻窦炎、咽炎、 喉炎或气管炎等反复发作,久 治不愈者;5、因有高血压、 心脏病、糖尿病或肝脏病等不 适于扁桃体切除手术者;6、 因年龄过高或体质虚弱,免疫 功能下降不适于扁桃体切除手 术者。 眼针的功能止痛消肿,安神定 志,调整阴阳,理气和血,通 经活络,适应症广。凡内、外 、妇、儿、五官等各科适用于 针灸治疗的疾病都可用眼针治 疗,特别是对中风、眩晕、头 痛、不寐、郁证、痿证及一切 痛证疗效更佳。 本法适应于寻常型银屑病进行 期或中医辨证的各证型,年龄 在18~65岁之间,银屑病皮损 严重程度PASI分值在72分以内 者。 根据临床试验观察结果表明, 经络三联法对病程短,尤其在 病程1年内的患者效果较为满 意,对病情轻的患者疗效也较 为满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二十五)——至阳穴埋元利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

质 红 ,苔薄黄 或黄厚 , 脉弦滑数 ) 或 以肝 经郁热证为 主。
2 3 疼痛 为 中度痛 、 持 续 1 时 以上 。 . 小
2. 疱 疹及 疼痛 发生 在 颈项 、躯 干 及 四肢 者 。 4
3禁忌证 3. 至 阳穴处有 皮损 者 。 1
合 其他 治疗 或采用 急救 措施 。 感染 :若有 埋针处的感染 ,应立 即将 针取出。 每 日给 予局 部 聚维酮碘 ( 附 )涂 擦 , 每 日 2次处置 。 碘 过敏 :对橡皮膏过敏的患者 应立 即取 下橡皮膏及针具,
.
.
,
适应
:
(
)
6 至 阳 穴 埋 元 利 针法治疗 带 状疱疹疼痛
.
,
进 针时 : (
)
a
.
轻 度疼 痛 者
轻 度疼 痛
,
。
a
.
针体与脊柱呈
采 用 平刺 法
。
15
。
角
b
C
.
持续
30
,
分 钟者
。
b 1
.
.
不 轻 于 中度 疼 痛 者
持 续 时 间超 过
。
个小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C
.
针体 与脊柱 呈 针体与脊柱呈 针 体 与脊 柱 呈
资料表 明 ,带状 疱疹 的发病率在 1 4 ~4 8 .‰ . ‰之 间 ,近 年有增 加的趋 势 ,其 中绝大 多数患 者伴有剧 烈的 神经痛 。 而其 中 1 % 的患者 可发生 带状疱疹 后遗神 经痛 ,尤 其 6 0 0 岁 以上 的老 年患者 后遗神 经痛 的发病率高 达 5 %~7 %。 0 5 至 阳穴埋元利针法操 作简单、 方便 ,疗程短 ,见效快 ,又
带状疱疹取至阳穴

带状疱疹取至阳穴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治疗带状疱疹是不是也有穴位可循?老王说,取至阳穴。
有病人得了带状疱疹,居然痛得哭。
在至阳穴周围找到压痛点,然后进针。
这种针法对带状疱疹疼痛以及各种热性瘀痛都有效,甚至糖尿病也能缓解。
这个穴位就像肘后方一样,随拿随用。
为何至阳穴有这个效果?带状疱疹,西医认为是病毒感染,病毒是一种阴邪,糖尿病也是阳不化阴,所以这至阳穴正是助阳化阴的一个穴。
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因为这个相当常见,病人极容易反复发作。
老王说,取三种穴位,他还没有见过不效的。
第一是取少商穴、商阳穴,用采血针或三棱针,要么用20毫升的注射器针头也管用,直接在穴位周围扎几下,取出血来。
有时病人比较难挤出血来,你可以用止血绷带,这止血绷带有利于采血。
还有就是用止血绷带后,你帮病人采血,病人只感到麻,而不会那么痛。
第二,取大椎穴,在大椎穴周围按河图洛书分布,选取九个点,然后刺血,一般取10毫升左右都很正常。
这个穴一扎下去,病人身上的热邪就降下来。
第三,在天突穴或人迎穴上进针,这是局部进针法。
如果想要效果更好,直接用艾灸盒在大椎穴上艾灸。
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何治热性病还要用灸法,但实践上证明这种效果非常好。
我们可以这样想,这相当于西医的温热疗法,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把代谢产物带出去。
当然这个灸大椎,并不局限于治咽喉热病,对于鼻子流清鼻涕的,效果更快捷。
在民间,有不少人学到这招后,从此都不用感冒药了。
这里提到感冒,有不少感冒药,人吃了容易犯困想睡觉,但我知道有一种感冒药叫达诺,这药吃完后就不会犯困,而且还挺有效的。
我们来看取穴的道理。
少商、商阳是井穴,井穴能从根本上截断病势,属于远端取穴;大椎能宣导阳气;天突或人迎是局部取穴,这样也符合中医的整体观。
老王又说,当然这种针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嗓子病都通治,但是能治好不少。
但我们中医还是要讲辨证,对于那种虚火上炎,咽干的病人,就要少用,这时要考虑到取肾经的太溪穴,与肺经相合,金水相生。
针刺配合至阳穴埋针治疗带状疱疹48例

至阳穴埋针治疗带状疱疹30例

至阳穴埋针治疗带状疱疹30例摘要】目的元利针、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方法采用元利针至至阳穴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30例,以7天为一个疗程,结果22例治愈;6例有效;2例无效。
结论元利针、至阳穴、七星针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良,操作简单,可缩短疗程无后遗神经痛。
【关键词】至阳穴带状疱疹七星针[中图分类号]R2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6-0090-01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病,以局部皮肤出现疱疹、伴有剧烈的神经疼痛为特征。
常伴有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症状。
笔者在治疗过程中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观察病人共计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5岁,平均年龄49.8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达7天,治疗时间最短7天;最长28天。
诊断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治疗方法:器械准备:采用元利针(为苏州市天马医疗器械厂圣马牌银柄针灸针),针身长50mm,针柄长35mm,直径0.8mm,针尖圆滑。
2 详细操作步骤针刺时令患者端坐,双手放于付钱,露出背部,于后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取至阳穴,做常规消毒,而后术者以左手提起至阳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向下,针体与脊柱呈现150°角向下平刺刺入皮下,而后与脊柱平行向下送针至针柄处止,针柄用少许棉花包住,再用橡皮膏将针柄固定以防滑出。
留针7天,留针期间在病人非睡眠的状态下,每隔2-3小时用手掌以病人能耐受的适当力量拍击埋针处10-20余次,增强刺激量,直到取出针为止。
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治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好转:皮疹消退30%以上,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皮疹消退不足10%,疼痛未减轻。
止疱:再无新水疱出现为准;结痂:水疱全部结痂;后遗神经痛:皮疹消失,一月后仍疼痛。
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散布,排列成带状。
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
皮损发于头脸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烧。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发疹前可有倦怠、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2)患处有神经痛,皮肤感觉过敏。
(3)好发部位是肋间神经、三叉神经、臂丛神经及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
(4)皮疹为红斑上簇集性粟粒至绿豆大水疱,疱液常澄清。
(5)皮疹常单侧散布,一般不超过躯体中线。
(6)病程有自限性,约2~3周,愈后可留色素改变,发生坏死溃疡者可留瘢痕。
(7)头脸部带状疱疹可累及眼耳部,引发疱疹性角膜结膜炎或面瘫等。
(二)证候诊断1.肝经郁热证:常见于本病的急性期。
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
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2.脾虚湿蕴证: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伴疼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
舌质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3.气滞血瘀证:常见于后遗神经痛期。
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
舌质暗有瘀斑,苔白,脉弦细。
二、医治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肝经郁热证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炒龙胆草、栀子、黄芩、生地、大青叶、生甘草、泽泻、延胡索、车前子、柴胡、当归等。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清开灵口服液(颗粒)、板蓝根颗粒等。
2.脾虚湿蕴证治法: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推荐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白术、厚朴、炒苡仁、陈皮、茯苓、板蓝根、延胡索、车前子、泽泻、生甘草等。
至阳穴治疗带状疱疹

至阳穴治疗带状疱疹
应用实例
带状疱疹,俗称"蛇盘疮",皮疹以水疱、疼痛为主要特点,属于
西医学的病毒类至阳穴治疗皮肤病范畴,青年人发病,因其体质强壮,疼痛尚可以忍受,对于老年人来讲,体质虚弱,正气不足,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血液瘀滞于局部,不通则痛,疼痛可呈烧灼样、刀割样、针刺样,常持续存在,剧烈难忍,甚至彻夜难眠,一般的止痛药没有效果,因此,止痛成为治疗的首要。
至阳穴为督脉经阳气隆盛之处,该穴有振奋宣发全身阳气,疏通经血、利湿热、宽胸膈、安和五脏、补泻兼施之功,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证明,至阳穴埋元利针法可以起到疏通局部经络气血、祛邪扶正、缓解疼痛的作用,该方法起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已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其确切疗效。
现代医学认为,当诱因使潜伏于神经元中的病毒被激活时,受侵的神经节发放异常电冲动,产生神经痛,至阳穴埋元利针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研究表明,至阳穴埋针使脊髓节段有关神经及内脏产生一种独特的刺激感后,加强了中枢神经内痛觉调节系统与痛觉冲动相互作用,对痛觉信号加以抑制,从而产生了更好的镇痛效应,同时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病毒及消炎作用,从而使疾病得以康复。
以杨素清教授为负责人的课题组进行了"至阳穴埋针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疗效评价" 的临床研究,该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于2004年12月获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5月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制作成教学光盘,在全国作为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
阴阳九针攻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阴阳九针攻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最近一段时间,老刘忙于很多手头的事,但临床没有一天落下,正所谓三天不练手生,老刘深知其理,所以说临床是医生的生命线,如果放弃了临床,生命线就断了!这段时间老刘在针法上,有很多突破,很多心得体会,最得意的莫过于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针刺治疗。
那天上午,一个患者半月前患带状疱疹,经当地医院治疗后,留下神经痛,苦不堪言,听说要疼半年,甚至更久,患者精神都快崩溃了,经人介绍来找老刘。
面对患者的痛苦,面对这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老刘陷入了沉思:医生天天看同样的病,就算治好了每个人,也没多大意思,挑战不可能,让不可能变成可能,才能提升自己,也能为医界做点贡献。
既然自己研究的针法对于疼痛效果十分显著,为什么不能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上,也能分分钟搞定呢?此病之所以得,与其自身的正气不足有关,而阳气是从下焦气化产生的,促进下焦的气化就可以提升正气,这也是最近几年,老刘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去做艾灸,重灸八髎穴取得不错疗效的理论基础。
不用艾灸,用针刺如何解决呢?针刺大陵穴!按照全息理论,手掌根部对应人体下腹部,针刺大陵穴可以促进腹部阴性物质的气化,从而提升人体阳气,这也是最近老刘反复验证过的,对于阳气不足六脉无力的患者,针刺大陵穴,脉象可以很快改变,面对这个神经痛患者,老刘首先扎上了双侧大陵穴。
看似轻描淡写的扎了两针,患者的脉象已经在变化了。
接下来再如何处理呢?所有的神经都是从脊柱两侧分布出去的,老刘虽然对西医解剖学不是很精通,但也大致了解过,所以对于神经痛调理督脉,脊柱正中线,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接下来老刘便扎了一个源头活水,借此疏通背部的正中央,让督脉之气运行更加顺畅,也让神经的能量转运更加顺畅。
既然是后遗神经痛,说明余毒可能还存在,如何将这些余毒清理干净呢?人的手背对应人体背部,老刘看着患者的手背,开始琢磨扎哪里!八邪!灵光乍现,老刘内心兴奋不已,随即用针。
能量有了,通道打开了,邪气有出路了,疗效呢?扎完这三套针,老刘问患者,还疼吗?患者看着老刘说:不疼了!真的不疼了?老刘不敢相信,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也能秒杀?真的不疼了,患者活动活动身体,反复体验,自己也不敢相信。
国内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概况

国内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概况带状疱诊及其后遗神经痛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及民族医治疗各具特色,探求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技术和方法是临床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签:带状疱诊;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临床有许多治疗方法,下面就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及部分民族医的治疗概述如下。
1西医曹建荣[1]采用常规治疗(四联方案):以病毒唑(利巴韦林针剂)抗病毒感染,以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尼美舒利片止痛,以糖皮质激素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针肌肉注射治疗。
刘礼锋[2]以神经妥乐平所配药物在局部皮下浸润麻醉并分别做椎间孔及肋间神经阻滞治疗。
朱小娟等[3]以微波治疗仪进行照射治疗,并口服阿昔洛韦,在皮损部以3%硼酸溶液湿敷或氧化锌洗剂治疗。
林佳春等[4]以80℃、60s、2个周期的射频热凝术在靶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林惠英等[5]以紫外线照射病变相应脊神经根部及疱疹局部,并加超短波治疗。
罗光浦[6]予患者口服阿昔洛韦及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美能)治疗,对于水疱皮损予以炉甘石洗剂,破溃渗液者应用利凡诺液湿敷。
陈映琳等[7]予患者阿昔洛韦0.5g/8h静脉滴注,在皮损处予碘伏消毒后外涂阿昔洛韦软膏,外敷一层聚维酮碘软膏纱布。
周则琼等[8]予患者采用He-Ne激光照射,同时配合口服阿昔洛韦治疗。
刘海鹏等[9]以A型肉毒毒素(BTX-A)在疼痛部位真皮下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以上方法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中医孙永建[10]以中粗尖头火针烧红后在痛区穴位刺入,并以闪火法拔罐10min,使针眼处出血少许。
蔡长荣[11]以毫针平刺疱疹边缘,并以点燃艾条置入灸盆中施灸。
薛青理[12]以梅花针在痛区叩刺,再以2~3mm厚的姜片盖满叩刺区,每叶姜片上置艾炷施灸3~5遍。
杨素清[13]在至阳穴处埋元利针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留针7天。
刘琪[14]取同侧(患侧)的夹脊穴35个,用30~32号针埋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至阳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

——至阳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中医称为“缠腰火丹”"缠腰火龙",俗称“蛇盘疮”"蜘蛛疮"。
初次感染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
其临床会表现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剧烈的神经痛。
带状疱疹一旦误治、失治、和病人自身免疫力下降就会产生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的后遗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疼痛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
其一,疼痛持续时间长。
短则1一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一般病史均长达3一5年。
其二,疼痛剧烈。
临床表现痛觉超敏,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疼痛常表现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多数患者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
发作时患者寝食不安,苦不堪言,痛不欲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现代医学难以治愈的顽痛之一,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法,只能以卡马西平药物止痛来维持,长期服用其副作用可想而知。
中医对此病的治疗介入的越早也好,一旦形成后遗疼痛,中医治疗起来也是很棘手。
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求治疗该病的中医疗法(包括民间疗法)。
偶然机会,获得一治疗该病的简便方法,一次治疗疼痛既可缓解,疗效很稳定!相关论文发表于《针灸临床杂志》2007年9期。
其机制不再赘述,愿献于同道而试之。
方法:至阳穴点刺、放血、拔罐疗法操作:1、第七胸椎棘突下选取至阳穴2、局部碘酒酒精消毒3、三棱针点刺放血4、拔罐(2~3分钟)5、无菌棉签处置,无菌胶布粘贴4小时6、隔日一次。
【临证经验】奇穴埋线,缚住带状疱疹“缠腰龙”

【临证经验】奇穴埋线,缚住带状疱疹“缠腰龙”带状疱疹系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同时累及皮肤和神经,其临床表现为病发突然或患部先有灼热感,皮损初起为规则片状红斑,迅速形成群集性丘疹和发亮的水疱。
水疱排列成带状,各群之间皮肤正常。
皮损多沿肋间神经和三叉神经走向分布,常伴有神经痛症状,严重者可发热。
【临床表现】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
发疹前往往有发热、倦怠、食不振等前驱症状,经1-3天后,患处皮肤潮红,进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内容透明澄清,互不融合。
皮疹沿皮神经分布,单侧发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排列。
常见于肋间神经、颈部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支配区,如颜面、颈、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耳、口腔及阴部粘膜、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于发疹前或伴随发疹出现。
疼痛沿受累神经去配区域放射。
老年病人常于损害消退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
病程约需1-2周,愈后可后遗暂时性色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水疱破溃破形成糜烂或继发感染。
【微创埋线治疗】带状疱疹的病因是外感毒邪(病毒),邪气稽留体内,与气血搏结,阻于经络,滞于脏腑,使气机运行受阻,经络阻塞不通,而发生疼痛。
带状疱疹的内因是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脾湿蕴结,致使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相互搏结,阻于经络,以致血瘀气滞,不通则发疼痛。
因此治疗以皮损局部埋线为主,以活血通络、祛瘀解毒,兼以清利肝胆湿热,健脾运湿、化瘀止痛。
取穴:局部取穴为主主穴:阿是穴(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寸~1寸处)、皮损相应的夹脊穴。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支沟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阳陵泉操作要点:取穴先取主穴进行治疗,以9号埋线针呈15-25度角向疱疹方向斜刺,并施行皮下扫针法,一般可以立即止痛,将线体植入皮下。
如果疼痛区较大,也可以按皮损范围在周围埋植3-5根线体。
夹脊穴进针时,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为佳。
至阳穴埋元利针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实用诊疗技术推荐项目课题名称:至阳穴埋元利针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承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项目负责人:杨素清项目简介:本项目采用至阳穴埋元利针对该穴位产生一种持续性的刺激,加强痛觉调节系统与痛觉冲动的相互作用,并对痛觉信号加以控制,从而产生镇痛效应,属于中医外治的针法。
经多中心、大样本和平行对照的方法研究显示:至阳穴埋元利针能有效减轻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减少疼痛发作频率和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总有效率为94.39%。
疾病简介:带状疱疹,中医称“蛇串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皮疹和神经痛为特征,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有资料表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在1.4‰~4.8‰之间,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其中绝大多数患者伴有剧烈的神经痛,而其中10%的患者可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尤其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高达50%~75%。
适应症:1. 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伴有疼痛者。
2. 证候分类属肝经郁热证或以肝经郁热证为主。
3. 疼痛为中度痛、持续1个小时以上。
禁忌症:1. 至阳穴处有皮损者。
2. 如果病人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以及严重的精神病患者,不宜埋针。
3. 妊娠期的患者,糖尿病的患者,以及皮肤对橡皮膏产生严重皮肤过敏的患者,不宜埋针。
特色:该方法采用单穴、单针、单次,具有相当的简便性,免除围针多穴、多针、多次的烦琐;由于采用埋元利针,留针7天并时时拍打,具有一定的持续刺激,免除了应用止痛药物在体内代谢有时并具有一定副作用的弊端。
治疗方法简介:1. 器械主要选用元利针(苏州市天马医疗器械厂圣马牌银柄针灸针,针身长50mm,针柄长35mm,直径0.8mm、针尖圆滑)、像皮膏等。
2. 患者采用端坐位,双手放于腹前。
3. 医者将患者至阳穴处皮肤捏起。
针身与皮肤呈现150角向下平刺刺入皮下1cm,而后于脊柱平行向下送针直至针根处,针柄留于皮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状疱疹
• ※ 带状疱疹,中医称“蛇串疮”,是皮肤科的常
见病、多发病,以皮疹和神经痛为特征,其中疼 痛最为痛苦,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 ※ 有资料表明,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在1.4‰~ 4.8‰之间,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其中绝大多数 患者伴有剧烈的神经痛,而其中10%的患者可发 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尤其60岁以上的老年患 者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高达50%~75%。
• ※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 疹出现。儿童患者往往较轻或无痛,老年患者则 疼痛剧烈,且常于损害消退后遗留长时间的神经 痛。 • ※ 发病迅速,病情急剧,全程约2周。愈后可留 有暂时性色素沉着,若无继发感染一般不留疤痕。 • ※ 根据簇集性水疱,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伴有 明疗带状疱疹疼痛方法 简单、操作方便,疗程短,见效快,疗效 稳定,无副作用又非常经济,是一种值得 推广的中医临床实用技术。
带状疱疹临床治法
药物疗法
• ※ 抗病毒药物:针对病因治疗选用,如利巴韦林、 Ara-A、干扰素、AMP和口服中、西药物能不同 程度抑制病毒,促进病人的康复,及时、有效、 足量用药有时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 ※ 增强免疫力药物:强的松、聚肌胞、核苷酸等。 • ※ 促进神经修复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 甲钴胺等。
技术要领
• ※ 选穴要准确。 • ※ 进针角度要合乎规范:进针时针身先与皮肤呈 15度角,针身刺入1cm后,再与脊柱平行向下送 针,送至针身距针柄约2mm处。 • ※ 进针要稳、准,不施手法,不提插、不捻转。 • ※ 固定时注意两点,一是用少许消毒棉球将针根 处包住,再用消毒棉球将针柄包住,以防摩擦皮 肤;二是粘贴橡皮膏的方向是顺着针身进入的方 向以便固定牢靠。
综合治疗
• ※ 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即口服中西药 物、局部注射药物、神经根药物阻滞、物理治疗、 外用止痛搽剂等。尤其对于带状疱疹的急性期, 一般3~5次即可治愈,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神经痛。
谢谢!
带状疱疹诊断标准
• ※ 发疹前数日往往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局 部淋巴结肿大,患处感觉过敏或神经痛,但亦可 无前驱症状。皮损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继而出 现簇集性粟粒大小丘疹,迅速变为水疱,疱液澄 清,疱壁紧张发亮,周围有红晕。 • ※ 皮损沿一侧皮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各簇水 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皮损一般不超过正中线。
注意事项
• ※ 采用该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疼痛并不妨碍采用 其他的办法对带状疱疹原发病的治疗。 • ※ 采用一人一针,一针只限使用一次的原则,在 使用前必须对针具进行严格的消毒。 • ※ 一定要检查针具的质量。针尖宜圆滑,不可太 尖,不可有毛刺;针体不可弯曲,针柄不可松动。
• ※ 固定一定要牢靠,因该方法并不影响患者的正
• ※ 留针期间注意拍打埋针处,拍打力度要适宜, 在病人非睡眠的状态下,每隔2~3小时用手掌以 病人能耐受的适当力量拍击埋针处10~20余次, 保持适当刺激量,直到取出针为止。 • ※ 出针时,用力柔和,不可过猛,首先轻轻捻转 针具,用干棉球按住针孔,慢慢把针拔出,针眼 再用0.5%碘伏进行消毒。
物理疗法
• ※ 目前使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紫外
线、超短波、直线偏振光、远红外线、激 光等。
椎旁和神经根阻滞疗法
• ※ 通过在脊柱旁椎孔部位的神经根周围注入治疗 药物或者使用相应的神经节段阻滞也能用于急性 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同样满意,但要部 位准确,临床技术操作要求也较高,务必小心, 严防并发症。
至阳穴埋元利针法定义
• 至阳穴埋元利针法属于中医外治的针法, 是在至阳穴埋元利针并通过拍打该穴位的 一种方法。
适应症
• 适应症: 1)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并伴有疼 痛者。 2)证候分类属肝经郁热证或以肝经郁 热证为主。 3)疼痛为中度痛、持续1小时以上。
禁忌症
• 禁忌症: 1)至阳穴处有皮损者。 2)如果病人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 肾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以及严重的精 神病患者不宜埋针。 3)妊娠期患者。 4)糖尿病的患者。 5)对橡皮膏产生严重的皮肤过敏的患者不 宜埋针。
常活动,以免患者在卧床、翻身、举臂的时候将 针体滑出。 • ※ 埋针期间,针处不可沾水,以免感染。热天汗 出较多时,可以适当缩短埋针的时间。如果针眼 处出现瘙痒、疼痛,或者粘贴橡皮膏处的皮肤出 现了明显的瘙痒等敏感现象,可以将针取出,并 及时对症处置。 • ※ 如果出现了晕针等不良反应,应按常规及时处 置。
临床技术操作
• ※ 器械准备:处置车、治疗盘、无菌针盒、元利 针(为银柄针灸针,针身长50mm,针柄长35mm, 直径0.8mm、针尖圆滑)、换药碗、75%的酒精 棉球、0.5%的碘伏、消毒干棉球、镊子、橡皮膏。 • ※ 体位:令患者端坐,双手放于腹前。 • ※ 取穴:充分暴露患者肩背部,以拇指按压法选 取至阳穴。该穴位于后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 凹陷处(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 • ※ 消毒: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施术部位和医者 双手的常规消毒。
硬膜外腔注药疗法
• ※ 硬膜外腔是介于黄韧带和硬脊膜之间的潜在间 隙,充满了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根和脂肪。注 入药物后可直接作用于急性带状疱疹病人受累的 组织和神经,临床可取得及时、满意的止痛效果, 并能缩短病程,促进急性带状疱疹的康复。
针灸拔罐疗法
• ※ 采用针灸拔罐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拔出体内 的毒邪,驱除体内恶血,从而达到止痛治病的目 的。
治疗原理
• ※ 传统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疼痛的发生是由各种因 素引起经络阻塞,气血运行失常,不通则痛。 • ※ 现代医学认为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 疹病毒,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而再度活动,在神 经节内大量生长繁殖所致。 • ※ 至阳穴位于督脉上,且为督脉的要穴,督脉经 总督诸阳,至阳穴靠近于心,心主血脉,又为督 脉阳气隆盛之处,当在至阳穴埋针并按时拍打该 穴位产生一种持续性的刺激后,可激发和振奋心 阳,心阳盛,心气足,从而宣通血脉,疼痛消除。
• ※ 进针:选取针具后,用提捏进针法,以左手拇、 食二指将至阳穴处皮肤捏起,针身与皮肤呈现15 度角向下平刺刺入皮下1cm,而后于脊柱平行向 下送针直至针根处,针柄留于皮外。 • ※ 固定:用少许消毒棉球将针柄包住,以防摩擦 皮肤,再用橡皮膏顺着针身进入的方向将针柄粘 贴固定以防滑出。
• ※ 留针时间:一般3~5天,最多可7天。留针 期间在病人非睡眠的状态下,每隔2~3小时用手 掌以病人能耐受的适当力量拍击埋针处10~20余 次,增强刺激量,直到取出针为止。 • ※ 出针:撕下橡皮膏后,用干棉球按住针孔,并 轻轻捻转针,慢慢把针拔出,针眼再用0.5%碘伏 进行消毒,并用消毒干棉球覆盖针眼,用橡皮膏 固定。 • ※ 观察疗程:每天观察1次,自埋针日起为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