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柳州市2017年秋季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1.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
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结合材料和大峡谷某段景观图片,完成下题。
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主要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C.固结成岩板块运动地壳断裂流水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2.“强磁暴”可能会导致( )
①卫星电视信号中断②极光的产生
③两极地区冰川融化④全球农业歉收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 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中,完全属于海陆热力差异影响下形成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 读下图中(P)地的五幅图,判断P地气候类型是下列中的(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5. 下列各等温线示意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大陆上7月份气温分布特点的是( )
6. 该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
7. 读图“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面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地幔和地核 B.②面的名称是莫霍面C.岩石圈指的是①面以上的部分
D.②面以下部分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8. 下图所示海域洋流属于( )
A.自西向东流的暖流 B.自东向西流的暖流
C.自西向东流的寒流 D.自东向西流的寒流
9. 下列环节在三种水循环中都具备的是( )
A.蒸发和降水 B.蒸发、降水和径流
C.蒸发、降水、径流和水汽输送 D.蒸发、蒸腾和降水
10. 下图环流中,属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是( )
11. 图中几种环流形式不正确的是()
12.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由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一年内
A.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1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B.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2时,历时不到半年
C.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3时,天津昼短夜长
D.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4时,澳大利亚的珀斯阴雨绵绵
13.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
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 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14. 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
A.原核细胞生物 B.爬行动物 C.真核细胞生物 D.无脊椎动物
15. 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 ( )
A.物理演化过程B.化学演化过程 C.大气演化过程 D.生物演化过程16. 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全部灭绝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 C.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前期
17.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
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 )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8.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下图表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962~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19. 近年来我国冬小麦种植范围的纬度增高,其根本原因是:
A.全球变暖使我国北方气温增高 B.季风变化导致雨水充足
C.土地和水污染使植物基因变异 D.种植业的技术越来越发达
20.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效率
C.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D.全球大量削减工业生产
21. 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打点部分为我国暴雨涨水严重的地区)。
图中显示的我国暴雨水灾严重地区的共同特点是()
A.河网密布,径流量大 B.地势低平,地形平坦
C.年降水量达,季节分配均匀 D.冬季积雪融水量大
22.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C.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
D.洪涝、干旱属于气象灾害
23. 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24.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判断下列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
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侵入⑤页岩层与石
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③②①④⑤ B.⑤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⑤ D.⑤③④②①
25. 图甲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乙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
读图判断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甲乙
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
二、综合题
2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 两洋流中,________为风海流,由________风吹拂形成;________对其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2)图中上海到旧金山的两条航线①和②中,航速较快的是______,因为___________。
(3)A、B、C三海域中,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
(4)A、B、C三海域中,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
(5)b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__渔场,其成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中表示旧金山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该气候的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27.读温室效应影响图,完成下列要求。
(1)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将对下列地区农业产生的影响: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影响:
对温带耕作区影响:
(3)简述温室效应对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4)你认为能够缓解温室效应的途径有哪些?
28.下图为澳大利亚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描述6000°C年积温等温线的走向及影响因素。
(2) 比较A、B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墨累达令盆地过度引水灌溉对该流域自然环境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29.下图是 1 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控制 A 地的锋面类型是。
简析 A 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
(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阴影区域的产业生产有何危害?
30. 甲图表示澳大利亚某年二分二至日太阳出没的路线,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甲图方格内注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2)分析A、B、C三条路线中,哪条是6月22日太阳出没的路线?理由是什么?
(3)如果用乙图表示6月22日的太阳光照图,请在图上用斜线表示夜半球。
(4)乙图中ME为________线,MH为________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
4.C
5.C
6. D
7.D
8.A
9.A 10.D 11.A12.D13.C 14.D15.B16. B17.D18. D19.A20.D21.B 22.D23.D24.B 25.B
二、综合题
26. (1)a;东南信风;b (2)①;顺风顺流
(3)C>B>A (4)B>C>A
(5)秘鲁;上升补偿流将海底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成鱼类的饵料,从而形成渔场
(6)B;受副热带高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
27. ⑴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森林面积锐减
⑵蒸发量增大,气候更加干旱,土壤水分不足,造成农作物减产;作物栽培带向北移动,原作物栽培带有可能退化成草场
⑶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或沿海低地成为浸水危险地域;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分析合理即可得分)
⑷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等
29. (1)冷锋天气特征: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
成因:①暖空气沿锋面被迫抬升,成云致雨;②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③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
(2)寒潮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
30. (1)左北右南,前西后东(标注略)
(2)C。
因为该地位于南半球,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3)在ME与MH连线之内以及EH至90°S间为夜半球(画图略) (4)昏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