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建设一级电站建设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综合说明
1.1 概述
1.1.1 工程地理位置及工程任务
1.1.1.1工程地理位置
xx位于xx省xx市云县南部,发源于xx大雪山,流域最高海拔高程3429.6m,属于澜沧江一级支流,于云县大朝山电站下游500米注入澜沧江。
全流域控制集雨面积为71.5km2,干流长度为18.8km,干流平均坡降为53.6‰。
xx一级电站厂址位xx上游段右岸一级阶地,是利用xx引水发电的小型水力发电站。
电站距云县县城75km,距xx市26km,距大朝山西镇仅3km。
电站取水1区取水口地理位置:东经100°17′44″,北纬23°59′24″;取水2区取水口地理位置:东经100°17′04″,北纬23°59′50″;取水3区取水口地理位置:东经100°17′10″,北纬24°00′16″;站址位于东经100°18′10″,北纬24°00′11″。
1.1.1.2工程任务
xx一级电站为引水式小(2)型水力发电站。
为使电站尽早的得以建成,发挥经济效益,20xx年9月,湖南省永州市众鑫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永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开展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20xx年10月份开始,我院即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着手进行该项目工作,并进入实地勘测设计工作,编制xx一级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下。
1.1.2 社会概况
云县是xx市交通要道,位于xx省西南部,xx市北部,县境周围与南
涧、景东、xx、耿马、永德、凤庆县接壤,南北长90.4km ,东西宽84.2 km,总面积为3760 km2。
距省会昆明530 km,距xx市市政府所在地85 km。
20xx年有总人口40.3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34%。
全县辖7镇7乡,下辖190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澜沧江从云县的北面转流到东面,澜沧江流经3镇3乡,县境内流程130.9 km,县城所在地爱华镇地处漫湾、大朝山和小湾三大电站的中心腹地,海拔1107.6 m。
云县是山区农业县,以粮食、经济作物及畜牧业为主。
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旱谷、玉米、小麦、大豆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甘蔗、茶叶、核桃、紫胶。
畜牧业主要是猪、牛、羊。
工业主要是制糖、制茶、啤酒、砖瓦等轻工业。
20xx年,云县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通过实施“八大工程”建设,有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9.7 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增幅达到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且全年经济在高平台上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9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3亿元;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4851元。
全县非公经济蓬勃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实现增加值6.2亿元,增长17%,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7%。
全县农业总产值在8.7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16.3%。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3.3万吨,比去年增长1.36%。
全县畜牧业产值达2.5亿元,增27.9%,占农业总产值的28.4%,仅次于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份额,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撑。
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7.1亿元,比上年增长8.2%拉动GDP增长3.4个
百分点,对GDP贡献率30.1%,成为支撑和带动全县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其中,地方工业增势强劲,实现增加值2.6亿元,比上年增加40.8%。
20xx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比上年增长40.3%。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7亿元,比上年增长8.7%,占全县投资比重的34.8%;非公经济投资完成3.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4.6%,所占份额超过国有经济投资。
全县投资增长模式开始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房地产投资增势最强,去年全县完成房地产投资872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倍。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其中,县级完成21570万元,比上年增长19%;县级以下完成1.2亿元,增长19.2%。
全年出现边贸出品1035万元,比上年增加35. 6%。
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20xx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亿元,比上年增加1.3倍。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09元,比上年增加135元,增长10.6%,创“十五”期间新高。
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增长较快,达1020元,增长27.66%,占纯收入比重的72.4%;工资性收入达353元,增长6.0%,占纯收入比重的25.05%。
这两方面是构成农民纯收入快速增长的支撑点。
本年住房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7179元,比上年增加724元,增长11.2%。
其中,工薪收入同比增长11.2%,经营净收入增长36.4%,转移性收入增长6.9%,构成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的支撑点。
20xx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7%。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955万元,比上年增1760万元,增长19.14%。
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 6亿元,比上年增支1380万元,增长5.52%。
全年财政预算执行平衡,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各
项贷款额达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1.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xx一级电站由湖南省永州市众鑫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建成后与xx市供电网的大石变电站联网。
为适应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缓解电力供求矛盾,xx一级电站立足开发利用资源优势,缓解枯季缺电的紧张状况,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xx地区城乡经济发展较快,对电力的需求量逐年增大,云县电力公司网内现有小型水力发电站6座(不计在建电站),其中南桥河电站装机容量为2560kw,正觉庵电站装机容量为1900kw,幸福电站装机容量为1000kw(在建扩建装机5000kw),涌宝风洞河及石龙电站装机容量为960kw,大寨乡南龙河电站装机容量为1000kw,广佛寺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250kw,装机总容量共计8670kw。
目前云县城乡用电负荷已达15280kw,水水电供电能力严重不足,电力结构分散,供电质量不高,xx大电网又因要保证大城市的供电而不能对地方进行充足的电源补给,地方电网难以满足工农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用电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电力的需求在迅速的增加,近几年来枯季电力供求矛盾已日益尖锐,现有的发、供电状况与发展速度极不相适应,电站电源建设相对滞后。
所以开发建设xx一级电站将使严重缺电的局面得到部分缓解,改善区域网内的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质量,提高网内城、乡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
同时也将对电网内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1.2 工程建设的自然条件
1.2.1 工程位置
xx一级电站位于xx省xx市云县县城南部xx右岸,是利用xx引水发电的小型水力发电站,电站距云县县城75km距大朝山西镇镇政府所在地3km。
电站取水1区取水口地理位置:东经100°17′44″,北纬23°59′24″;取水2区取水口地理位置:东经100°17′04″,北纬23°59′50″;取水3区取水口地理位置:东经100°17′10″,北纬24°00′16″;站址位于东经100°18′10″,北纬24°00′11″。
xx一级电站厂址地处大朝山至xx市的公路旁,交通极为方便。
但三个坝址和隧洞离公路较远,运输极不方便,需借用人力、马力运输。
1.2.2 水文气象
xx一级电站设计流域内海拔变化在1700-3429m之间,属中高山地形地貌,流域内主要分布有亚热带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次生林及低矮常绿植物。
流域中上部及左边一带为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下部多为次生林及灌草组成。
整个流域植被覆盖率约70%,流域调蓄能力较强。
沿河两岸人类活动影响较少。
由于流域内海拔变化在1700-3429m之间,整个流域属中高海拔的山区气候,气候温凉。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950-2030mm,年降水量的80%集中在汛期的5-10月份,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5天,其中小于5mm的降水量有64天,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内具有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电站的气象要素见下表。
表1-1 xx一级电站厂址气象要素估算表
1.2.3 地质条件
工程区及其外围处于三江经向构造体系,云县、蚂蚁堆亚带的南部。
该构造亚带北西以南桥河断裂为界,东至云县花岗岩基东界,地层以规模宏大的云县花岗岩基为主呈南北向产出,并有部分中侏罗统及少量新生界地层分布:区内褶皱、断裂以南北向为主,西部受北东向构造的复合干扰,构造线向东、北东弧形凸出;以断裂占居主要地位,褶皱很不发育,且规模小,多为北东向压扭性断裂伴生的次级构造形迹。
其中断裂构造以晓街—那戈断裂为主,并控制了其它构造的发展,其规模大,在平面上延伸长度大于20km,破碎带宽度大于10m,距工程区最近,力学机制复杂。
该断裂沿茂兰河、晓街河、xx延伸,北段呈南北向,晓街附近被一北西向断裂错开;中段走向10°~20°,南段转为330°~340°,在茶房以南向西凸出,形成自相切割。
东盘为中侏罗统和中、上三叠统,西盘为印支期云县花岗岩。
断裂带挤压破碎强烈,石英脉发育,花岗岩具片理化、压碎结构、糜棱岩化和断层泥。
压碎矿物显定向排列和压扁拉长现象。
断裂带倾向西,倾角较陡,达70°~80°,为逆断层。
工作区及外围处于三江经向构造体系云县、蚂蚁堆亚带的南部。
出露地层以云县花岗岩岩基为主体,呈南北向产出。
另外,中侏罗系石英砂岩和少量新生界地层也有分布。
区内构造线方向以南北向为主。
褶皱构造不发育,断裂构造以SN和NNE向为主。
如晓街-大寨逆断层,其走向近南北,倾向西,倾角70-80°,
延伸长度约20km,破碎及影响带宽度大于10m,因该区域性大断层距离xx一级电站较远,故对修建电站无影响。
构造节理有以下四组:
①SN W <75°-80°
②N330°W SW <70°-75°
③N30°E SE <30°-35°
④N80°E NW <40°-44°
上述断裂构造,破坏了岩层的连续和完整性,致使岩体风化加剧,给地下水储存、运动、交替创造了条件,所以在花岗岩地区基岩裂隙水较丰富。
由于表层岩土破碎,结构松散,地形坡度较陡,在洪水季节,岩土含水量较大,在重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坍塌、滑坡及冲沟部位形成泥石流;沿薄弱带受地表水作用,普遍形成冲沟,加之地下水作用,有部分形成常流水冲沟。
因此,区内物理地质现象较发育。
工程区位于晓街-xx断裂带附近,区稳定性较差。
根据GB 18306-20xx 《中国地震动参数图》,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0.45s。
相应地震基本裂度为Ⅷ度。
径流区地层以印支期全风化花岗岩为主,为良好砂源,在河流冲刷搬动作用下,沿xx内的河漫滩、河心滩及水底浅滩堆积,砂粒含量达到30~50%,且均为中砂,单颗粒强度高,级配良好,可满足C30及其以下砼细骨料指标要求。
可作为xx一级电站主附工程用砂。
砂粒分布零星,无法用机械开采,且集中于汛期,建议分段人工开采,提前备料。
1.3 工程任务和规模
云县xx一级电站为引水式水力发电站,电站水能设计保证率为80%,保证流量为0.28m3/s,保证出力690kw,电站装机规模为4000kw,送电电压35kv,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815kw.h,装机利用小时数为4538h,电站以发电为目的,电能经35kv输电线路与xx电网大石变电站联网。
主体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挡水坝、引水隧洞、压力前池、压力钢管道、厂区建筑等组成。
1.4 工程布置及其建筑物
根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xx)的有关规定,xx一级电站为小(2)型水电站工程。
工程等别为V等,工程永久水工建筑物中主要建筑物属5级建筑物,次要水工建筑物属5级建筑物。
1.4.1 挡水坝
xx一级电站挡水坝址有3个,坝址河床高程约为20xxm。
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面流消能,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分别为42.8m3/s, 62.4m3/s, 35m3/s,校核洪水标准为100一遇分别为59.4m3/s,86.8m3/s,48.2m3/s,溢流堰为实用断面堰,坝一侧布置进水闸及冲砂闸各一道,配螺杆式启闭机。
1. 4.2 引水系统
xx一级电站引水系统为无压引水隧洞,包括四条隧洞,分别为1号、2号、3号和4号隧洞,隧洞长度分别为411.04m、1424.77m、737.35m和336.99m。
设计流量分别为0.62m3/s、1.12m3/s、0.33m3/s和1.8m3/s,隧洞型式均为城门型断面,断面尺寸分别为1.5×1.8m、1.5×1.8m、1.5×1.8m 和2.0×2.0m,坡降均为1/1000,水深分别为0.84m、1.35m、0.53m和1.5m。
1.4.3 压力前池及溢洪道
压力前池布置于4号隧洞出口处,溢洪道布置于前池外侧,泄水直接从前池流入xx右支流。
压力前池长23m,宽6m,最大深度4.5m,前池总容积约458m3,有效容积约440m3。
前池外侧设置溢流堰,堰顶长度8.0m,堰上水头0.259m。
溢洪道布置于前池溢流堰后,全长250m,溢洪道为矩形明挖断面,采用C20衬砌,溢洪道断面宽1.2m,总高1.0m,泄水挑入箐沟后流入xx。
1.4.4 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接前池布置,布置方式为明管布置,主管全长为850m,岔管总长12m,为明管露天式敷设。
全线设置镇墩12个,支墩采用滑动鞍型支墩,间距按管长6.0m进行布置。
钢管直径按最大过水流量1.8m3/s进行设计,直径为900mm,采用Q235和Q345分段制作安装。
钢管总重量为260t,进人孔、伸缩节、支承环及支撑型钢用量为20t总重280t。
1.4.5 厂区建筑
厂区地型较平缓,厂区建筑物处于花岗岩与侏罗系砂岩接触部位。
受岩浆侵入作用及后期冷凝作用影响,接受带有明显擦痕、镜面、泥化夹层及围岩烘烤蚀变现象;并发育有数组节理,局部形成节理密集岩体完整性较差。
厂区建筑物设防烈度为Ⅷ度。
厂区建筑含主副厂房及升压站工程,采用地面布置方式,升压站和主厂房用相同的地坪高程控制。
主厂房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中线长26m、宽12.6m、高9.8m,主厂房地坪高程为1678m,副厂房及控制室布置于主厂房左侧,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其长7.6m、宽12.6m、高8.5m,副厂房地坪高程为1678m。
升压站布置于副厂房上游侧,升压站地坪高程为1678m,平面尺寸为29.5m×14.5m。
厂区平台沿xx右岸用M7.5水泥砂浆砌毛块石墙体支护进行防洪,全
长约为75m。
1.5 机电及金属结构
根据本电站的工作水头段范围,水轮发电机组结构型式采用卧轴型式,本着技术参数优越、性能稳定可靠的选型原则,经查阅有关水轮机组设备资料,进行综合比较后,选择CJ22型水轮机,机组型号为CJ22-W-125/1×12.5,发电机型号为SFW20xx-12/1730,调速器为微机控制调速器YT-300,进水主阀采用电动控制蝴蝶阀Φ500,机组安装检修时厂内最大起吊重量按发电机定子重量约15t,选择一台SSQ-16t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
根据电站所处地理位置及在系统中的地位,确定本电站采用送电电压等级为35kv,出线回路一回,同xx二级电站用35kv线路送至大石变电站。
电站选用一台主变压器,型号为S9-5000/35。
为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先进性,电站主要电气设备继电保护采用微机成套继电保护装置。
通讯:对外通讯接入1~2路中国电信普通电话,调度通讯可采用数字载波机,用于传输数据及调度电话。
金属结构分别布置于挡水坝、沉砂池及压力前池。
电站设有闸门和拦污栅共计12扇,其中:拦污栅3扇,平面闸门9扇;各种启闭设备9台,其中:固定卷扬启闭机1台,手动螺杆式启闭机8台。
闸门主要材料Q235,金属结构设备总重约10t。
1.6 消防
xx一级电站消防重点主要在厂区部分,包括主副厂房及升压站,其火灾危险分类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
根据“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电站消防总体设计方案以水为主,手提式灭火器为辅的原则考
虑。
主厂房布置消火栓2个,布置于主厂房两端,消防水源取自技术供水系统。
主厂房内设手提式或墙挂式干粉灭火器4个、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个,副厂房及升压站设手提式或墙挂式干粉灭火器8个。
1.7 工程管理
按照精简统一,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确保安全经济发电的原则,结合考虑我国水电站长期运行的管理经验,科学、合理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本工程由湖南省永州市众鑫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工程管理机构隶属湖南省永州市众鑫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由公司统一配置。
根据工程规模,根据xx省水利水电厅文件云水[20xx]5号关于试行《xx 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的规定,本电站按“少人值守”设计,电站厂区安排运行人员值班,厂区运行人员按最低标准配备,管理人员定为2人,生产运行人员定为10人,机修调试人员由公司统一调配,电站共计定员12人。
工程管理范围指水电站枢纽安全运行的范围,包括工程区、生产区和生活区。
xx一级电站工程管理范围,按距水电站主要建筑物周围水平距离5m的范围确定。
1.8 施工组织
xx一级电站距云县县城75km,距大朝山西镇镇政府所在地3km。
xx 一级电站厂房地处云县大朝山至xx的公路旁,交通极为方便。
1.8.1 施工导流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试行)的规定,本
工程导流建筑物为土石围堰,按土石围堰相应的导流洪水重现期为10-5年。
但该工程规模较小,失事后也不会对下游产生威胁,故导流设计洪水标准选定为5年一遇(P=20%)。
根据水文分析计算,xx一级电站取水口汛期最大洪峰流量分别为:4.07m3/s、5.9m3/s、3.43m3/s。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工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施工安排,首先进行挡水坝进水闸及左岸冲砂闸的施工,填筑临时施工围堰将水流导向河道右岸,待左岸冲砂闸能进行二期施工导流使用时,将水流导向冲左岸冲砂闸,再进行右岸坝段的施工。
工程施工可利用枯水季进行,临时围堰只考虑枯期洪峰流量,不需全汛期度汛。
1.8.2 施工布置
为了较好地对施工进行组织、管理,将工程划分为首部施工区、隧洞施工区、前池和压力管道厂区施工区三个施工区。
首部施工区主要承担首部枢纽、沉砂池的施工。
隧洞道施工区主要承担引水隧洞的施工。
前池、管道厂区施工区主要承担压力前池至厂区枢纽的施工。
首部施工区布置有生活区、混凝土拌和系统、钢筋加工场、木工间等。
隧洞道施工区布置有生活区、混凝土拌和系统、钢筋加工场、木工间等。
前池、管道厂区施工区布置有生活区、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钢筋加工厂、木工间、修配场、物资仓库、油库、炸药库等。
本工程施工临时房屋主要包括生产及生活房屋两部分。
1.8.3 施工总进度计划
建筑工期划分为工程筹建期、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工程完建期四个阶段。
因为工程筹建期牵涉面广,问题复杂,时间难以控制,故本工程进度安排不包括工程筹建在内,施工总进度表仅示出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和工程完建期三部分(即工程施工总工期)。
总进度共18个月。
其中临时工程准备期限约2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共15个月,工程完建期1个月。
除首部枢纽安排枯水期施工外,其余工程均全年施工。
1.9 工程淹没及工程永久占地
由于挡水坝为低坝引水,规模较小,且地处山区河谷,淹没对象仅为原河道及河滩,淹没总面积为2250m3,其中河道面积为900m3,河滩面积为675m2,林地面积为675m2。
工程永久占地包括工程占地和工程管理范围占地,本阶段工程永久占地面积均根据地形图进行量算。
根据工程设计、施工组织、工程管理设计,xx一级电站工程所占土地主要有水田、灌木林、河滩、荒山及荒地,工程永久占地面积为5.82亩,施工临时占地面积为8.55亩。
1.10 环境保护设计
xx一级电站工程建设潜在的不利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施工占地及征地生产安置对森林植被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影响;其次是施工废水和施工区水土流失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再次就是施工粉尘废气和施工噪声对施工区少数居民和施工人员的影响等。
施工占地及生产安置环境影响问题因影响范围小,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施工临时用地绿化,可利用土地复耕等措施),可将其不利尽可能减免。
施工废污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可采取集中处理措施使80%以上的废污水达标排放,不影响地表水的环境质量;施工粉尘、噪声影响是暂时性的,并且可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使其影响尽可能减小。
总之,本工程的环境影响均属一般环境影响问题,且水电站发出的电能是绿色的清洁能源,不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也可使当地居民进行以电代柴,减少木柴用量;因此电站的建设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都是好的。
从环保角度分析,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1.11 水土保持方案
1.12 工程投资及综合评价结论
xx一级电站工程总投资为1901万元,静态总投资为1700万元,单位每千瓦投资为4753元/kw,单位电度投资为1.05元/kw.h。
由经济分析评价结果:电站年售电收入为365.53万元,年运行费为42.99万元,电站年折旧费为80.05万元,则投资回收期为8.32年,还贷年限为7.95年。
通过对xx一级电站可行性研究,对电站的水文、水能的详细分析,认为xx一级电站集雨面积不大,但水量充沛,设备利用小时数可达4538h,水量利用率为75.79%,电站水资源条件较好,是适合现阶段开发的水电站项目。
电站建设单位电力投资及单位电能投资接近国内同类电站平均水平,其财务评价指标优于国家规定值,财务上是可行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电力建设的滞后导致了全国性的电力紧张,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也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建设xx一级电站是有必要的。
2 水文
云县xx一级电站水文分析计算工作由xx省水文水资源局xx分局承担,本报告水文内容由xx省水文水资源局xx分局20xx年11月15日提供的《xx市云县xx一级电站水文分析计算报告》进行摘编。
2.1 流域概况
云县xx一级电站为取水径流式小(二)型电站,主要工程由挡水坝、隧洞、前池、溢洪道、压力管道、厂房和尾水渠等组成。
本次设计的一级电站有三个取水区取水口,分别布设在xx上游三条支流上,右边一支称取水1区;中间一支称取水2区;左边一支称取水3区。
取水1区取水口地理位置为:东经100°17′44″、北纬23°59′24″;取水2区取水口地理位置为:东经100°17′04″、北纬23°59′50″;取水3区取水口地理位置为:东经100°17′10″、北纬24°00′16″。
厂房地理位置为:东经100°18′10″、北纬24°00′11″。
具体布置如下图。
xx一级电站取水1区至取水3区各取水口地面高程均在20xxm左右。
取水1区取水口以上河长6.31km,集水面积10.8km2,干流平均坡降173.1‰;取水2区取水口以上河长5.40km,集水面积14.0km2,干流平均坡降156.6‰;取水3区取水口以上河长3.18km,集水面积5.66km2,干流平均坡降211.9‰;厂房以上河长8.52km,集水面积41.1km2,干流平均坡降155.7‰。
厂址区河床地面高程在1680m左右,电站自然落差达320m。
xx一级电站设计流域海拔高程变化在1700~3429m之间,属高山地形地貌,整个流域呈西南向东北倾斜。
xx一级电站流域岩性多为花岗岩类及少量的其它岩类,属山地丘陵地带,地貌形态大多为高山地貌。
电站工程地段处河深谷窄,河床下切侵蚀不明显,多呈“V”型河谷。
xx一级电站径流区内,由于流域海拔高程变化在1700~3429m之间,
整个流域属中高海拔高程的山区气候,气候温凉。
通过建立降雨高程关系分析,xx一级电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950~2030mm,根据邻近流域茶房、西河、大文、头道水等雨量站分析,年降水量的80%集中在汛期的5~10月份,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内具有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
根据xx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分析,xx一级电站厂、坝址的气象要素估算如表2-1。
表2-1xx一级电站气象要素估算表
xx一级电站取水口以上径流区内的径流补给源是大气降水,降水的水气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且受制于西南季风的影响,水气来源充足,降水量十分充沛。
降水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转化为区内径流,其一,是降水通过植物截流、地面填洼、下渗及蒸散发等损失后进入河川的地面径流,约占年径流总量的80%;其二,是降水下渗到流域较深层所保持的地下径流,枯季由流域释放等形式补给,约占年径流量的20%。
各取水口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950~2030mm之间,且年降水量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每年5~10月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及西南季风影响,加之流域内海拔高差悬殊,山高谷深,地形复杂,常形成局部暴雨。
暴雨是洪水的主要成因。
从xx一级电站设计流域水系图(1.1.1)及表2-1看出,设计流域水系较发育,河网密度大,流域形状接近扇形,洪水过程较集中,降水径流响应快,暴雨洪水多发生在6~10月份,为典型的山区性河流,起涨历时一般1~3小时,次洪历时不超过24小时,暴雨洪水基本同频。
2.2 径流
xx一级电站流域内无任何水文资料,邻近流域有建于1961年、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