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异构话导入——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题异构话导入——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11-06-27T14:41:09.650Z 来源:《考试与评价》教师版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校来满
[导读] 随着教革的不断深入,以新课程改革为主题的教研日渐增多。
校来满苏州市文昌实验中学
随着教革的不断深入,以新课程改革为主题的教研日渐增多,自上而下的有关“同题异构”的教研活动更是如火如荼。所谓“同题异构”即指同学科同主题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班级进行授课的教学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展示执教者对教学内容不同理解并体现不同的教学风格,给观摩教师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同课异构活动是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同课异构无疑是尽快把握课堂教学规律的捷径。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或多位教师对相同教学内容分别进行备课与授课,听课教师对具体教学过程和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评议,以提炼出高效实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创设是一门艺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如何做到平常中出新,平淡中出奇,创设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生动而有趣的学习情境呢?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切不可为导入而导入。以下笔者对同课异构活动中三种不同的新课导入进行剖析,力求寻找更加高效的导入方式。这是一位新教师第一次亮相的观摩课,教学内容为《初中英语(新课标)》(fun with English)七年级上册Unit 3 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家庭成员的英语单词并学会介绍家人,分别由A,B,C三位教师执教。
教师A采用“提问式”导入法,用以下问题导入学习:How are you? What is this? Can you spell it? 学生对教师的问题对答自如,教师也非常满意,然后急转直下,直接进入新授课内容。教师B采用跟唱英语歌曲的方式导入,所选歌曲是北京奥运主题曲“You and Me”。和着优美的旋律学生轻轻哼唱,课堂里弥漫着一种浪漫气氛。开始上课后教师和学生即以这首歌曲为话题用英语进行交流,由此导入新课。教师C则先处理词汇,扫除学习障碍,姑且称之为“铺垫式”,即通过对词汇学习的检测与回顾导入新课。教师C和其他许多教师一样,请学生用“Matching”的方式将单词和对应的英文释义连接起来。
不难看出教师A 采用了“提问式”导入。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就用已学的英语交际用语与学生进行交流,旨在体现交际式英语“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但没有能够“导”出“活力”。问题有三:(1)“老三篇”式的提问缺乏新意,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热情;(2)提问内容与本课学习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新授课内容的呈现给学生非常突兀的感觉;(3)同样的问题反复提问,就成了“自动化”流程,不易激起学生思维的开动。面对教师“老三篇”式提问,学生的“应答自如”只是机械应对,无须进行思考,所以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际。
教师B通过唱英文歌曲的方式创设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由此导人新课的学习是不少教师惯用的手段。但是本堂课的导入并没有导出与新授课内容相符的“氛围”。个人认为,本课无需歌曲中渲染的深奥含义,只需一种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温馨气氛。本课导入环节上的问题:歌曲渲染的氛围与学习内容不匹配,教师B只是简单“粘贴”唱歌这一“单元格”,而缺乏相应的内容。缺乏内容或与内容不符的形式只会给人“东施效颦”的感觉。在向新授课内容过渡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能自然地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这样的“导入”也就无法达到预设的“导出”氛围的目的。
教师C先处理词汇,以扫除学习障碍。通过“铺垫”的手法导入新课也是很多英语教师常用的方法,用得巧妙会使学生感觉收获很大。但这种单调的训练方法往往容易使学生厌倦,而且脱离具体语境的词汇练习往往显得呆板、缺乏活力。其结果是个别参与的学生机械应答,而大部分学生只能充当“观众”,成为词汇“铺垫”导入过程中的“看客”。
因教师个性及其教学风格、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甚至时间、地点不同,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导入模式。但笔者认为以上三种导入在实施的过程中至少应注意以下的原则。
一、“提问式”导入应导出活力
导入要导出活力。其方法就是变“老三篇”为“生活篇”,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出一些可供师生进行交流的话题。例如在学习有关“家庭成员”内容时,不妨设计一个如下话题:拿出一张学生熟悉的全家福照片(如《家有儿女》的剧照)问:What’s this? Do you know them? 引导学生围绕家庭成员用英文进行交际。既提供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交流的机会,又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又有利于他们通过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
二、 “活动式”导入应导出氛围
要导出英语学习的氛围,必须要有与形式相匹配的内容。教师B只要将歌曲换为“My Family”,氛围就会好得多。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欢快,歌词简单,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去感受家庭的温馨。更难得的是这首歌与新授课内容相吻合,用它导入新课的学习能导出温馨的气氛,导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 “铺垫式”导入应导出实效
“铺垫式”导入要导出“实效”和“趣味”。本课所涉及的单词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回顾和检测。造句、对话表演、语言描述、做动作说单词等方法,引导学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具体语境中将单词的词义表达出来。如(1)可以通过做动作来表示的词汇和短语有:this,that,this is,that is,these are,those are等;(2)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或造句来表示意义的单词有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friend等;(3)可以通过对话表演来表达意义的词汇和短语有pardon,excuse me等。在形式多变的“铺垫式”导入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参与热情提高了,英语学习氛围也更浓郁了。随着活动的开展,新课的学习水到渠成、自然导入,效果比单纯的“Matching”事半功倍。
笔者认为,衡量导入是否高效,要看它能否激起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能否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能否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教学主题。导入是一堂课的序曲,要起到引人人胜、铺垫主题的作用。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自然学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