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课外古诗文阅读训练题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古诗词阅读采桑子①(其四)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①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来到额州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
下面是小文与小涵对此诗的讨论。
请根据你的理解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从“残红”“春空”等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伤春之诗,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
小涵:未必是这样的。
赏析诗歌要注意方法。
________【答案】可用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的方法,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尽管写暮春时节“狼籍(藉)残红”,但“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双燕归来”都含蓄地透露出轻灵欢娱之情;其次还可抓关键词“好”字,“好”写出诗人游玩之乐以及对春天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解析】【分析】小文的意见是“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是通过对“残红”“春空”等词分析出来的。
小涵对他的这种分析方法及分析出来的情感给予否定。
所以小涵肯定使用另一种方法分析,并得出与之不同的情感。
如小涵可回答:可用知人论世并结合诗歌内容的分析方法。
知人论世是了解诗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用词含蓄,透露的是轻灵欢娱之情。
还可分析诗眼“好”,表达的是同样的情感。
故答案为:可用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的方法,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尽管写暮春时节“狼籍(藉)残红”,但“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双燕归来”都含蓄地透露出轻灵欢娱之情;其次还可抓关键词“好”字,“好”写出诗人游玩之乐以及对春天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点评】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方法。
赏析诗歌可以从诗歌意境、炼字、修辞等角度入手。
无论从哪个角度赏析,都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
同时也不能忽视写作背景。
2.古诗阅读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其二)(宋)范成大玉雪飘零贱似泥,惜花还记赏花时。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古诗词鉴赏专项练题(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
(共5分)满江红[清]XXX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XXX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9.这首词是XXX的中秋节述怀之作,其中用典手法颇有特色,如:上阕的“①”是借XXX“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的现实,引出激昂的忧愤之情;下阕的“青衫湿”则是借XXX 《琵琶行》之语,写自己因②而落泪的孤独困境,表达深切的③之情。
(3分)10.XXX与《木兰诗》中的XXX都是巾帼英雄,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请结合这首词和《木兰诗》的内容,简要比较一下这两位巾帼英雄的形象有何不同。
(2分)答:【分析】《满江红•小住京华》是妇女解放活动先驱秋瑾所写的一首词。
该词作于1903年。
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
通过层层表述,迂回地反应了革命者插手革命前的庞大矛盾的心情,逼真感人。
【解答】(1)本题考察诗词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汗青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希望或情感。
词上阕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两句一句化用汗青典故,一句是XXX自己的经历与情感提炼。
XXX写下这首《满江红》的1903年中秋节,正是中国四面楚歌的时期,清当局腐败能干,列强环伺,中华民族处于悬崖的边沿。
下阕“青衫湿”则化用了XXX《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意,表现词作者今后踏上了寻觅知音、寻求女性自在、寻找民族解放的道路。
可见作者其时处于孤独窘境,内心无比的凄凉。
(2)本题考查诗歌人物形象的比较与分析能力。
XXX的这首词,通过层层的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心情。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阅读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⑤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二)山夜调琴[唐]王绩促轸⑥乘明月,抽弦对白云。
从来山水韵⑦,不使俗人闻。
(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
③凫:野鸭。
④莳:移植。
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嘨”句,东皋由此而来。
⑥轸,用轴转动弦线。
促轸,拧紧弦线,使调门更高些。
这里即指弹奏。
⑦山水韵,抒写山水之乐的曲调。
唐吕才《东皋子集序》载王绩“雅善鼓琴,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者所赏”。
1.根据古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面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以疾罢归(_____)A.完了B.撤销C.免去②终于家(_____)A.指人死B.最后C.终归,到底2.选出下面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①以《周易》、《庄》、《老》置床头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①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①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②好饮酒D.①自著《五斗先生传》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4.联系《野望》,选出对“不使俗人闻”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让刺史等官僚听到,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这些音乐。
B.不让那些“驱犊返”的“牧人”听到,因为他们俗务繁忙,没有时间来听雅乐。
C.作者向往隐居生活,《山水操》这样的乐曲只弹给知音欣赏。
2022中考语文冲刺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项训练(二)--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2中考语文冲刺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项训练(二)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2中考语文考前冲刺精选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文言文阅读。
(19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乙】初自马岭入龙山,小径崎岖,有倦意。
又数里,入龙口谷,山色回合,林木苍翠,遶观①俯览,遂忘箠辔②之劳。
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
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
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
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
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明旦,惟深③约寺僧契园从予游,东过通胜桥,至苍龙洞,又至菩萨洞;下而南观长老岩、水帘亭,周行岩径,下瞰白龙潭而归。
(节选自柳开《游天平山记》④)【注释】①遶(rào)观:四顾,环视。
②箠(chuí)辔:马鞭子、马笼头。
③惟深:和尚的法号。
④柳开:北宋散文家。
天平山:在今河南林县西,是林虑山的一部分。
1.“记”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分类。
类别定义台阁名胜记在修筑亭台楼观、观览名胜古迹时所撰写的文章。
山水游记模山范水、专门记录亲身游历的文章。
书画杂物记专为记述书画和其他器物、物品而题写的文章。
人事杂记专以记人叙事为内容的文章。
1.联系所学过的文章,以下类别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石潭记》为山水游记B.《核舟记》为书画杂物记C.《醉翁亭记》为人事杂记D.《岳阳楼记》为台阁名胜记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
九年级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必修一
九年级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必修一语文试题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口口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分)(2)口口口口口,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1分)(3)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吹伤了那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王磐《朝天子.咏喇叭》)(2分)(4)《陋室铭》一文的主旨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5)把杜牧的《泊秦淮》默写出来。
(4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我听见有人chuòqì(),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pīlì(),全体都震悚起来。
(3)尽管yǎnyǎnyīxī(),他还是不情愿死。
(4)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yǐnjīngjùdiǎn()。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吊脚楼因地制宜,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山城文明的光芒。
C.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D.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码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受到”改为“得到”)B.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国家典藏文物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展览规模、档次、文物等级最高的一次展览。
(“规模”后加“最大”)C.宠物家政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但宠物保姆却没有“火”起来,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存有“伺候动物丢人”的观念在作怪。
(“大多数人”前加“由于”)D.第十一届全运会,刘翔享受到了城市主干道为其封路、增派警力为其站岗,甚至在刘翔比赛时,出现了手持盾牌的防暴警察。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古诗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课外古诗阅读考点训练、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注释】①鹿门:山名,在襄阳。
②庞公:即庞德公,字尚长,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阅读全诗,根据已有内容,补全批注。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注释】①瑞鹧鸪:词牌名。
②桃符: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贴春联,因此借指春联。
③屠苏:酒名。
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在理解已有批注的基础上,给【甲】【乙】两处作赏析性批注。
三、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唐]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①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②。
【注释】①翻:义同“反”。
②晓种:报晓的钟。
1.这是一首写与故人相逢会聚的诗。
标题中“ ________________ ”字点明这次相聚实出意外,诗中“____________ ”一词暗示了相聚地点是在京城长安。
2.有人认为这首诗伤感多于惊喜,你赞同吗?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九日送别[唐]王之涣蓟庭①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②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①蓟庭:地名。
②菊酒:即菊花酒。
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五、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临江仙[明]王世贞迟日三眠浑似柳,起来徐步闲庭。
中年风物易关情。
不知因个甚,撩乱没支撑。
我笑残花花笑我,此时憔悴休争。
来年春到便分明。
五原无限绿,难染鬓千茎。
1.“我笑残花花笑我,此时憔悴休争”两句堪称神来之笔。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神”在何处?2.读懂诗词要咀嚼关键字句。
请你从“浑似柳” “撩乱没支撑”“难染鬓千茎”三处来分析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六、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宿业师①山房②期丁大③不至[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④。
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鉴赏练习题及答案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
谓任天而动即自然景物引发、牵动人的主观情感。
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如政治生活的风浪),而这一切终会过去,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
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
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
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示例一)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
(示例二)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
3.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人生哲理。
请结合词的上片,作简要赏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写出性情,穿林打叶声,既是眼前实景,又何尝不是作者在官场多遭打击的写照,何妨句是前一句的自然延伸,徐行又吟啸,增加了挑战色彩,谁怕就更见出作者坦荡胸怀。
一蓑烟雨任平生,既豁达,又无奈。
人生遭遇挫折,像遭遇风雨一样自然,不必害怕,顺其自然,山头斜照自有到来之时。
4.比较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和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谈谈本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不畏严寒,不惧官场黑暗,傲然独立,突出的是孤傲;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体现出的是淡泊;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面对挫折打击,能自我解脱,显示出的是旷达。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
九上课外古诗词练习(一)月夜忆舍弟杜甫1.默写:——————————,——————————--——————————,——————————2.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
(3分)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3分)(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
(8分)长沙过贾谊宅①唐刘长卿默写:——————————,——————————--——————————,——————————[注]①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
②栖迟:淹留。
③楚客:指贾谊。
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
14.依现代汉语来看,这首律诗不押韵;但按唐代的读音,此诗是合乎律诗规范的。
推测一下,本诗的“悲”“崖”和在古代是押韵的。
(1分)15.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16.将本诗与课本上左思《咏史》比较,任选一角度,简要赏析两诗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4分)18.颔联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2分)19.结合全诗,分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4分)(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0-11题。
(4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韩愈默写:‘——————————,——————————--——————————,——————————【注释】①左迁:贬官。
唐宪宗元和14年(819)正月,宪宗命人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入宫供奉,诗人视为刑部侍郎,上书极言其弊,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
此诗是在被贬途中所作。
蓝关:现在陕西蓝田东南。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六)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六)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2分)【甲】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
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选自《贞观政要》)【乙】建安二十二年,疠气①流行。
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或阖门而殪②,或覆族而丧。
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
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③之子,荆室蓬户④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⑤之家,重貂⑥累蓐⑦之门,若是者鲜焉。
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
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选自《三国全文》,有删改) 【注释】①疠气: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
②殪(yì):死亡。
③茹藿:以橡实为饭,豆叶为羹,喻饮食粗劣。
④荆室蓬户:用荆条搭建的房子,用蓬草做的门。
形容居所简陋,家境贫寒。
⑤鼎食:列鼎而食。
⑥重貂:用貂的毛皮制作的衣服。
⑦累蓐:厚褥。
1.下列对【甲】、【乙】两文中蝗灾、疠气造成的危害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危害到老百姓B.侵蚀唐太宗心灵C.有的全族灭亡D.遇难的穷人居多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3.参考词典解释,谈谈“鲜”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分)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
《古代汉语词典》“鲜”的义项:①鲜鱼。
②新鲜。
③少。
④献。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5.唐太宗和曹植认为灾祸发生的原因各是什么?表现了他们怎么样的品质?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4分)答案1.下列对【甲】、【乙】两文中蝗灾、疠气造成的危害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解析:由“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可知,“蚀我心”只是太宗对蝗虫的祷告,并非真的侵蚀了唐太宗的心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九)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2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2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彭天锡串戏①彭天锡串戏妙天下,然出出皆有传头,未尝一字杜撰。
曾以一出戏延其人至家费数十金者,家业十万缘手而尽。
三春多在西湖,曾五至绍兴,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而穷其技不尽。
天锡多扮丑净,千古之奸雄佞幸,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
设身处地,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
皱眉视眼,实实腹中有剑,笑里有刀,鬼气杀机,阴森可畏。
盖天锡一肚皮书史、一肚皮山川、一肚皮机械②、一肚皮磊砢③不平之气,无地发泄,特于是发泄之耳。
余尝见一出好戏,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与得火候一杯好茶,只可供一刻受用,其实珍惜之不尽也。
桓子野④见山水佳处,辄呼:“奈何!奈何!”真有无可奈何者,口说不出。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注释)①串戏:客串演戏。
②机械:机巧。
③磊可(kē):众多的样子。
④桓子野:即桓伊,字子野。
1.对文中画线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彭天锡请人教他唱戏,花尽家财;另一种认为是别人请彭天锡唱戏,花尽家财。
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2.本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彭天锡串戏之妙?结合内容分析。
3.结合本文和《湖心亭看雪》,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岱?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示例1:我认为是彭天锡请人教他唱戏。
因为他的戏每一出都有传承,不是自己杜撰的,曾到张岱家串戏五六十场技艺都没有穷尽。
他的表演惟妙惟肖,形神兼具。
示例2:我认为是别人请彭天锡到家唱戏。
原因是他唱戏妙天下,多扮演丑净,角色扮演惟妙惟肖,让人如临其境。
(言之有理即可) 2.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正面描写:他善演丑净角色,表演惟妙惟肖,有形有神,让人如临其境;他厚积薄发,一生的积累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戏中。
侧面描写:通过作者的感受“恨不得法锦包裹,传之不朽”,把他的戏比作“一夜好月”“一杯好茶”,并借桓子野的典故写出了彭天锡串戏之妙,技艺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这个评论的是哪一首?请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答案】B;诗人在天竺灵感观音院游历,见到当地百姓遭受自然灾害,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如泥塑木雕的神像一样虽受着百姓供养,却对造成夏收时节男废耕女废织的水涝灾情毫不关心。
本诗含蓄地讽刺高高在上不顾百姓死活的当权者,并对百姓深受天灾人祸的疾苦怀有深切的同情。
【解析】【分析】《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背景: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正是王安石大行新法的时候。
苏轼对新法取保守态度,对新法的弊端强烈不满,对官吏漠视百姓深为痛恨,对人民的生活疾苦十分关注,因而常在诗中讽世论政,希望“有补于国”。
作者在杭任职两年多,见到当地百姓一直受着水旱蝗灾的严重侵害,而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如泥塑木雕的神像一样,受着百姓供养,却对造成夏收时节男废耕女废织的水涝灾情毫不关心,有感创作此诗。
这是一首纪游诗,但与一般纪游诗不同,它不是山水名胜的赞颂与刻画,而是一首反映现实、关心人民疾苦借题发挥的政治讽刺诗。
最能体现纪昀“刺当时之不恤民也,妙于不尽其词”这个评论。
故答案为:B;诗人在天竺灵感观音院游历,见到当地百姓遭受自然灾害,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如泥塑木雕的神像一样虽受着百姓供养,却对造成夏收时节男废耕女废织的水涝灾情毫不关心。
本诗含蓄地讽刺高高在上不顾百姓死活的当权者,并对百姓深受天灾人祸的疾苦怀有深切的同情。
【点评】解答此题,一是要熟读并了解诗歌内容,二是要结合重点语句深入解读诗意,体会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平时多读,多积累,升化心智,能与作者“共鸣”。
2.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宿江边阁①杜甫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②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赏析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试题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长沙过贾谊宅作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分析?2、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的“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商山早行作者: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两年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咸阳城东楼作者: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开篇之“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请简括诗中写到了哪些“愁”。
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行香子·树绕村庄作者:秦观树绕村庄。
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
隐隐茅堂。
扬青旗、流水桥傍。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这首词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上下阕在写景方面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2、请简要分析本词的语言特色。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作者: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及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及习题答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及习题答案一《观刈麦》1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2诗中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的诗句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白居易《买花》中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诗句,在《观刈麦》中,同样道出人民苦难的句子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5《观刈麦》写出了农人虽辛勤劳作,却入不敷出,饥肠辘辘的生活状况。
请再写出农人生活贫困或劳作艰辛的古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xx绅《悯农》6诗中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来了唐朝时繁重的赋税使人民倾家荡产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7.诗中以自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讽刺和鞭挞的诗句是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9“田家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繁忙,诗中与此意相似的诗句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二《月夜》1诗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xx阑干南斗斜。
2诗中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3诗中从视觉角度表现夜深夜静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xx阑干南斗斜。
4诗中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诗中一反前人写春的角度,另辟蹊径,具有独创性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6诗中以喧闹的声响来展示生命活力的诗句是虫声新透绿窗纱。
7诗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三《xx早行》1诗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晨起动征xx,客行悲故乡。
2诗中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课外古诗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课外古诗阅读考点训练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注释】①鹿门:山名,在襄阳。
②庞公:即庞德公,字尚长,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最后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
阅读全诗,根据已有内容,补全批注。
1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注释】①瑞鹧鸪:词牌名。
②桃符: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贴春联,因此借指春联。
③屠苏:酒名。
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在理解已有批注的基础上,给【甲】【乙】两处作赏析性批注。
2三、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唐]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①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②。
【注释】①翻:义同“反”。
②晓种:报晓的钟。
1.这是一首写与故人相逢会聚的诗。
标题中“________”字点明这次相聚实出意外,诗中“________”一词暗示了相聚地点是在京城长安。
2.有人认为这首诗伤感多于惊喜,你赞同吗?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3九日送别[唐]王之涣蓟庭①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②,明朝应作断蓬飞。
【注释】①蓟庭:地名。
②菊酒:即菊花酒。
1.请简要分析“今日暂同芳菊酒”中的“暂”字的妙处。
2.从全诗看,末句写“断蓬”有什么用意?4五、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临江仙[明]王世贞迟日三眠浑似柳,起来徐步闲庭。
中年风物易关情。
不知因个甚,撩乱没支撑。
我笑残花花笑我,此时憔悴休争。
来年春到便分明。
五原无限绿,难染鬓千茎。
1.“我笑残花花笑我,此时憔悴休争”两句堪称神来之笔。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神”在何处?2.读懂诗词要咀嚼关键字句。
请你从“浑似柳”“撩乱没支撑”“难染鬓千茎”三处来分析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5六、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宿业师①山房②期丁大③不至[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④。
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1 公输《墨子》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公输盘不说:②请说之:③知而不争:④不可谓知类:⑤子墨子闻之,起于鲁⑥子墨子起,再拜 ⑦吾义固不杀人 ⑧夫子何命焉为 ⑨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⑩愿借子杀之⑾然胡不已乎⑿胡不见我于王⒀吾义固不杀人⒁子墨子起,再拜⒂义不杀少而杀众⒃请说之⒄方五千里⒅为与此同类⒆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⒇子墨子之守圉有余(2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22)虽杀臣,不能绝也(23)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24)子墨子九距之二、翻译下面句子①夫子何命焉为?②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③请献十金。
④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⑤宋何罪之有? ⑥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⑦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⑧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⑨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三、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此为何若人?B、将以攻宋臣以王之攻宋也C、请说之公输盘不说D、子墨子起,再拜寓逆旅主人,日再食2.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A.说:公输盘不说秦王不说 B.有:北方有侮臣者长约八分有奇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东坡现右足 D.子:愿借子杀之天子之怒3.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A.以:将以攻宋以牒为城 B.之:宋何罪之有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于:有余于地不足于民 D.而:宋无罪而攻之知而不争4.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虽杀臣,不能绝也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荆之地/ 水陆草木之花B.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吾知所以距子矣/ 所以动心忍性D.子墨子解带为城/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6.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公输》一文出自《墨子》一书,此书一般被认为是墨子的弟子记述墨子的事。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写景诗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请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点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
“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
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1 / 18探春黄庶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1)“雪里犹能醉落梅”中的“醉”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描写和表现手法有何相似之处?(1)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喜爱之情。
(2)都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图。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三衢道中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黄梅时节家家雨”与本诗的哪一句相似,在表达上有何异同?2 / 18(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愉悦欢快的心情。
(2)梅子黄时日日晴。
都写得是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但所表述的天气与心情不同,“黄梅时节家家雨”表达了诗人等不到同伴的孤寂心情;“梅子黄时日日晴”表达了诗人与同伴游玩的愉悦心情。
4.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秋江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复习课外古诗文阅读练习(共八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一组(一)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中的“迷”字包含两层意思:既是对当时景色的真实描写,点明了凄凄秋雨中特有的迷蒙景色,又暗示了友人前途的渺茫。
B.三、四句虚拟一问一答,不是实写。
C.“谁向孤舟怜逐客”点出诗人的身份,把诗人自己遭受政治打击后孤独困厄的处境和盘托出。
D.“白云相送大江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白云以人的情感,将诗人自己的情感巧妙寄托其中。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其父康,曾为.庐江太守,与袁术①交好。
绩年六,于九江见术。
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②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
(选自《陆绩怀橘》)【注释】①袁术:人名,当时的大豪强。
②怀:装到怀里。
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为( ) (2)对( ) (3)欲(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2)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5.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陆绩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组(一)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闲居山园的满足及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宁静和谐的氛围。
B.“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上句写景,饱含着赞赏之情;下句抒情,表现与世无争的知足思想。
C.下阕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更使此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老夫静处闲看”中的“闲”字,表现了词人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状态。
2.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辨白檀树〔五代〕王仁裕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
其下常有巨虺①,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
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
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
时值睛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②望之。
其白檀,乃一白括树也。
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③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④也。
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于此,明矣。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玉堂闲话》)【注释】①虺(huǐ):一种毒蛇。
②移时:一段时间,③限:限制,限定。
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
④毳(cuì)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A.大可数围/果得于数里外B.又西岩之半/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路人过者/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溪谷洗然/吴广以为然16.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断两处)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17.阅读第三段文字,完成下表。
志公影真相志公戴着斗笠的头①志公身体的形状圆柏两边上下走向的石缝②斜向的石缝、斑驳的苔藓18.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不能直接照应文题中“辨”的一项是()A.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B.遂勒辔移时望之C.又西瞻志公影D.志公不留影于此19.联系《穿井得一人》中的传闻,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附: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题
《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测试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 .下面对词的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在人生道路上履险如夷,泰然自若,任天而动的词人形象。
B.词的下片的前三句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雨后清新的风光。
C.这首词借助一件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来抒写词人此时独特的人生体验与处世态度。
D.这首词上下两片都是从写景到抒情,作者的感受,襟怀,见解和个性,都是紧密联系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形象地体现出来的。
2.上片连续用了“莫听”“何妨”“谁怕”“任”等词语,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3.“山头斜照却相迎”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其表达效果。
4.下片末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人借此要表达怎样的人生感悟?又能够体现出词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5.这首词写苏轼在路途中遇到下雨的事情,但他却从这芝麻大的小事中想到了人生,从而写到自己的处事态度,这叫什么写法?试作分析。
【答案】1.D2.写出了词人面对自然风雨时的从容心态,也写出了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旷达和乐观。
进而言之,这便是面对苦难时一种可贵的超脱精神。
3.拟人。
把斜阳当作人来写,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感受到斜阳给他带来的雨后无限喜悦之情。
4.感悟:自然界如此,人生亦如此。
一切的风雨都会过去,经过暴风骤雨的洗礼,得到的常常是轻松与平静。
性格:表现出了词人旷达,开朗,积极乐观的性格。
5.以小见大。
词中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却表达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
【解析】1.D. “这首词上下两片都是从写景到抒情”理解有误。
应该是“这首词上下两片都是从叙事到抒情”。
故选D。
2.上片诗句的意思是: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题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途经秦始皇墓(唐)许浑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是()A.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抒发了诗人途径秦始皇墓时的感想。
B.一、二句先写秦始皇墓气势宏大如生前煊赫声势,后写其覆灭迅速,两者形成讽刺性鲜明对比。
C.三、四句写汉文陵普普通通而普通人纷纷拜祭,表现对汉文帝谦和、仁爱和俭朴的敬仰。
D.诗中的“崩”既指秦始皇已死,又指秦王朝迅速灭亡,还指秦始皇墓因年代久远已经崩塌。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A.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抒发诗人情感。
B.诗歌后两句笔锋突转,诗作旋即别开生面,令人称绝。
C.全诗感情激烈,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D.全诗语言犀利,用词准确,在浓墨重彩的笔触中显示出厚重的力量。
(二)北山(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释】排闼:把门挤开直撞进来。
3、下列对两首诗中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北山》中一、二句写春天来了,绿水涨满湖河及水塘,让人感到春水盈盈,春意浓浓。
B.《北山》中三、四句,叙述诗人因长时间欣赏落花及芳草以致回去得太晚。
C.《书湖阴先生壁》中一、二句写自然环境,点明湖阴先生住处的清雅幽静。
D.《书湖阴先生壁》中三、四句写碧绿的水环绕着田地,高山也急迫地把绿色送给人们看。
4、下列对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山》一诗意境宁静明丽,表现诗人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
B.《书湖阴先生壁》诗歌格调新鲜活泼,表现了春天山水风光带给人的美好享受。
C.两首诗都运用拟人手法,把自然景物状写得生动可爱。
D.两首诗都写景抒情,将生动的描写和热烈的抒情、议论有机融合在一起。
(三)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5、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A.首联领起“恨别”,“四千里”写了战乱之久,“五六年”写了离家之远。
B.颔联中“草木变衰”写出了草木的盛衰变易,与下一句“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飘零憔悴。
C.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思家忆弟的深情。
D.尾联回应“胡骑”句,表达了诗人听到司徒已攻克河阳,正趁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的消息后的高兴心情。
6、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诗中诗人坐卧不宁的举动,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中的“恨别”。
B.本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开阔。
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D.全诗运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
(四)踏莎行(晏殊)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消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扬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7、下列对古词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表达闲情雅致 B.描绘自然美景C.叙写别后思绪 D.抒写壮志难酬8、下列对古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细草愁烟,幽花怯露”,表面上看起来只是景物的叙写,但“愁”和“怯”表现了词人极细腻的情思,有一种忧愁的情态和颤惊的感觉。
B.“时时海燕双飞去”一句以“海燕双飞”反衬人的孤独,海燕双双飞去,给孤独的人留下了一缕绵绵无尽的情思。
C.“香残蕙炷”一句中借室内点的蕙香被一段段烧成灰暗示着主人公生活情趣高雅,喜爱焚香夜读。
D.“垂扬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一句以反问寄托了极深远的怅惘之情。
(五)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9、下列不属于诗歌所描绘的江村长夏生活趣事的一项是()A.江水弯曲绕村流 B.燕子梁间来去自由C.老妻画纸作棋局 D.儿子敲针作钓钩10、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A.这首诗写出了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
B.诗歌第二句中的“事事幽”是提挈全篇旨意的字眼。
C.诗的颔联和颈联对仗都非常工整。
D.诗歌一反杜甫诗歌的特点,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境。
(六)渔家傲记梦(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1、下列不属于上片所描绘的梦境中的景象的一项是()A.海天辽阔水雾迷茫 B.云朵卷动飞涛叠浪C.星光闪烁千帆飞舞 D.大河奔流月光流转12、下列对词的评价不准确的一项()A.这首词秉承了李清照婉约词的风格。
B.词的上下片之间,一问一答,语气衔接。
C.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的志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
D.这首词把真实的感受融入梦境,虚虚实实,格调神奇。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一瓢道人,不知其名姓,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1],人遂呼为一瓢道人。
道人化于澧州[2]。
澧之人,渐有得其踪迹者,语予云:“道人少读书不得志,弃去,走海上从军。
时倭寇方盛.,道人拳勇非常,从小校得功,至裨将[3],后失律畏诛[4],匿于群盗,出没吴楚间,久乃厌之,以资市.歌舞〖妓〗十馀人,卖酒淮扬间,所得市门资,悉以自奉,诸〖妓〗更代侍之。
无日不拥艳冶,食酒肉,听丝竹,饮食供侍,拟于王者。
又十馀年,心复厌之,亡去,乞食湖湘间。
后至澧,澧人初不识,既久,出语颠狂,多奇中,发药有效。
又为人画牛。
信口作诗,有异语,人渐敬之。
馈好衣服饮食,皆受而弃之,人以此多延款道人。
道人栖古庙中。
一日于炉灰里取金一挺,付祝云[5]:‘为我召僧来礼忏。
’忏毕,买一棺自坐其中,不覆,令十馀人移至城市上,手作拱揖状,大呼曰:‘年来甚扰诸公,贫道别矣。
’虽小巷间,无不周遍,一市大惊。
复还至庙中,乃仰卧命众人曰:‘可覆我。
’众人不敢覆,视之,已去矣。
遂覆而埋之。
举之甚轻,不类有人者。
”余闻而大异焉。
【注释】[1]鄂岳间:指湖北湖南一带。
鄂,湖北鄂城,代指湖北。
岳:南岳衡山,代指湖南。
[2]化:即死。
澧州:地名,明洪武九年,隶常德府,在今湖南境内。
[3]裨将:副将。
[4]失律畏诛:没有按规定办事,怕被斩首。
[5]祝:指庙祝,旧时庙里管理香火的人。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A.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 B.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C.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 D.尝/持一瓢浪游鄂岳间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盛()(2)市()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虽小巷间,无不周遍,一市大惊。
4、选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一瓢道人的癫狂怪诞?5、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你所了解的一瓢道人。
(二)弘农子(作者自称)游卞山之阴,遇乡叟巾不完,屦(草底鞋)不全,负薪仰天,吁而复号(号哭),因就.而讯诸:"抑丧而未备乎,抑有冤而莫诉乎,何声之哀而情之苦耶?"叟致(给予,归还,引申为放下)薪而泣曰:"逋(拖欠)助军之赋,男狱于县,绝食者三日矣。
今将省之。
前日之逋,已货.其耕犊矣;昨日之逋,又质其少女矣;今田瘠而频播之莫稔(收成),货之靡售。
且以为助军之用,岂一一于军哉?今十未有二三及于戎费,余悉为外用。
又黠吏贪官,盈索万变(超额索费名目万变)。
去无所之,住无所资(去没地方去,修建房子又没有钱),非敢怀生,奈不死何!"弘农子闻其言,且助其叹,退而省,于世万类中最为民害者,莫若虎之暴,将赋之以警贪吏,庶少救民病。
(《较贪》杨夔)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何声之哀而情之苦耶A.何声之哀/而情之苦耶 B.何/声之哀而情之苦耶C.何声/之哀而情之苦耶 D.何声之哀而情之苦/耶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就()(2)货()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今十未有二三及于戎费,余悉为外用4、因拖欠助养军队的赋税,“乡叟”家中遭遇了哪些变故?5、选文内容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三)(周敦颐)移郴之桂阳令,治绩尤著。
郡守李初平贤(认为……贤能)之,语.之曰:“吾欲读书,何如?”敦颐曰:“公老无及矣,请为公言之。
”二年果有得。
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
”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
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
虽下之,民不肯从。
部使者赵抃惑于谮(诽谤,说坏话)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
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宋史周敦颐传》)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A.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 B.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C.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 D.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语()(2)徙()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4、短文写了周敦颐“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的哪些事情?请分别概括。
5、从短文中你看出周敦颐是个怎样的人?(四)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
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守关击梆。
这里指出任守门打更的小吏),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培养品德的场所),而事每劫(约束、阻碍)而留之。
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心其害于学故.也。
(《东轩记(节选)》苏辙)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余昔少年读书A.余昔/少年读书 B.余/昔少年读书C.余昔少年/读书 D.余昔少年读/书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堪()(2)故()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
4、作者对颜回的评价前后变化很大,请具体说说。
5、结合文意,谈谈颜回生活观的现实意义。
(五)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同榜登科的人)曰:“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追求名誉),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人皆嗤.吾固陋(固执不通达),吾不以为病。
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奢侈就显得骄傲,节俭就显得固陋。
与其骄傲,毋宁固陋)”﹔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那就很少的)”﹔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