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学院2006年运动生理学考研真题考研试题
生理

广州体育学院考研真题(生理学)031 若增加外液中的Na浓度,可导致静息电位?;动作电位?2 正反馈的作用是使?3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4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有?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使突触后膜出现6 前庭器官的敏感度高对旋转、滚翻等运动能力的影响是减弱轻度增强大为增强无规律7 囊斑的适宜刺激是8 肾小球滤过作用决定于9胸内压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都?大于还是小于大气压10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11 机体产生热适应时其生理反应的结果是:产热?散热?12 在水中游泳,若停留时间太长会引起小动脉?小静脉?而出现皮肤和嘴唇紫绀13 老年人健身锻炼时适宜运动量可用?公式来掌握。
14 反应速度取决于?15 在鼠长时间游泳至明显疲惫时,大脑中的ATP明显降低时,明显增高的物质是?16 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17 红细胞比容是指?18 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是由于?19 肌紧张属于?反射20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上各感觉中枢与?细胞发生暂时神经联系二是非题1 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依靠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加大的2 准备活动可以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3 对抗肌放松能力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4 速度素质的高低与能量输出功率的高低无关5 血红蛋白的数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一个因素6 大脑皮质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益于运动技能的形成7 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该动作就越难改造8 高级神经活动是指大脑皮质的活动9 肌紧张时由于骨骼肌纤维轮替交换地产生的微弱的收缩10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11 在学习体育动作时,若能感受到动作微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本体感受器功能提高了12 甲状腺素对体内物质与能量代谢无明显影响13 肾上腺素的作用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效果相似14 从事不同运动项目时A TP 再合成的途径是一样的15 吸气时胸内负压增加,对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有扩张作用,有利于静脉回流16 肌纤维收缩时,一般I带和H区缩短,A带的长度不变17 时值与训练水平呈正变,其原因是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也提高,表现拮抗肌之间的协调程度提高,时值增加18 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在7.35-7.45,运动时血浆PH值向碱性方向变化19 外呼吸,气体的运输、内呼吸时呼吸过程中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20 基础代谢率最高的是青年男性三填空1 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2 影响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最主要因素是?3 粗肌丝是由?分子组成4 800米跑时直接供能物质是?5 排泄的主要器官是?6 在剧烈运动时或情绪紧张等应激状态下,?激素分泌增加7 人类识别事物和鉴别事物,是靠?抑制实现的。
运动生理学考研真题题库

各校《运动生理学》考研专业课真题选编广州体育学院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科目:运动生理学一填空选择1 若增加外液中的Na浓度,可导致静息电位?;动作电位?2 正反馈的作用是使?3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4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有?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使突触后膜出现6 前庭器官的敏感度高对旋转、滚翻等运动能力的影响是减弱轻度增强大为增强无规律7 囊斑的适宜刺激是8 肾小球滤过作用决定于9胸内压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都?大于还是小于大气压10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11 机体产生热适应时其生理反应的结果是:产热?散热?12 在水中游泳,若停留时间太长会引起小动脉?小静脉?而出现皮肤和嘴唇紫绀13 老年人健身锻炼时适宜运动量可用?公式来掌握。
14 反应速度取决于?15 在鼠长时间游泳至明显疲惫时,大脑中的ATP明显降低时,明显增高的物质是?16 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17 红细胞比容是指?18 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是由于?19 肌紧张属于?反射20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上各感觉中枢与?细胞发生暂时神经联系二是非题1 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依靠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加大的2 准备活动可以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3 对抗肌放松能力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4 速度素质的高低与能量输出功率的高低无关5 血红蛋白的数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一个因素6 大脑皮质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益于运动技能的形成7 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该动作就越难改造8 高级神经活动是指大脑皮质的活动9 肌紧张时由于骨骼肌纤维轮替交换地产生的微弱的收缩10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11 在学习体育动作时,若能感受到动作微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本体感受器功能提高了12 甲状腺素对体内物质与能量代谢无明显影响13 肾上腺素的作用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效果相似14 从事不同运动项目时ATP 再合成的途径是一样的15 吸气时胸内负压增加,对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有扩张作用,有利于静脉回流16 肌纤维收缩时,一般I带和H区缩短,A带的长度不变17 时值与训练水平呈正变,其原因是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也提高,表现拮抗肌之间的协调程度提高,时值增加18 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在,运动时血浆PH值向碱性方向变化19 外呼吸,气体的运输、内呼吸时呼吸过程中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20 基础代谢率最高的是青年男性三填空1 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2 影响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最主要因素是?3 粗肌丝是由?分子组成4 800米跑时直接供能物质是?5 排泄的主要器官是?6 在剧烈运动时或情绪紧张等应激状态下,?激素分泌增加7 人类识别事物和鉴别事物,是靠?抑制实现的。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试必考试题精选文档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试必考试题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必考)1、简要说明血液的生理功能。
答:血液的生理功能有:⑴血液的运输功能,血液能够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脂肪酸、维生素、水、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把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CO2、尿素、肌酐等运送到肺、肾、皮肤和肠道等排出;⑵能够保持血液酸碱平衡,血液中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对,能对酸、碱物质进行中和,保持pH相对稳定;⑶能够调节体温,血液能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量,并运送到体表散发;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血浆中有多种免疫物质,白细胞能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血小板能防止损伤部位继续出血,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2、试述肾的泌尿过程。
答:肾的泌尿过程比较复杂,它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三个过程。
⑴肾小球的滤过:循环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除红细胞和大分子是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较小分子量的血浆蛋白,都可滤入事囊腔内而形成滤液;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99%的水被重吸收,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电解质也大部分被重吸收,尿素等代谢尾产物仅小部分被重吸收或完全不被重吸收;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分泌是指管腔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的过程;排泄是指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直接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
总之,肾小球滤过生成的滤液,经过重吸收和分泌与排泄处理后,就成了终尿,并排出体外。
3、为什么说运动技能形成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答: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建立一般的条件反射不同,它是在本能和一般简单的运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复杂的运动条件反射。
⑴参与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活动的中枢是由许多个中枢,有视觉、听觉、皮肤感觉、内脏活动中枢与运动中枢联合进行的;⑵所有的运动技能都是成套的动作,动作之间有如连续的链条,前一个动作的结束是后一个动作的开始的刺激信号,使整套动作技能形成一连串的链锁性的运动条件反射;⑶在形成运动条件反射过程中,肌肉的传入冲动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条件刺激强化的因素,没有这种传入冲动条件刺激得不到强化,运动条件反射就不能形成。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理学)

年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理学)————————————————————————————————作者:————————————————————————————————日期:22008年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A环境变化 B体育科学 C体育运动 D运动医学 2.具有兴奋性的组织是。
A只有神经 B只有肌肉 C只有结缔组织 D神经和肌肉 3.肌肉具有等物理特性。
A兴奋性 B自动节律性 C弹性 D收缩性 4.动作电位是的平衡电位。
A K+B Na+C Cl-D Ca2+ 5.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时,释放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 Ca2+ 6.粗肌丝是由组成的。
A肌凝蛋白 B 原肌凝蛋白 C肌纤蛋白 D 原宁蛋白 7.内环境是指。
A 体液B 细胞外液C 细胞内液D 血浆8.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浆中的浓度。
2008年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答题纸上)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A环境变化 B体育科学 C体育运动 D运动医学2.具有兴奋性的组织是。
A只有神经 B只有肌肉 C只有结缔组织 D神经和肌肉3.肌肉具有等物理特性。
A兴奋性 B自动节律性 C弹性 D收缩性4.动作电位是的平衡电位。
A K+B Na+C Cl-D Ca2+5.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时,释放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 Ca2+6.粗肌丝是由组成的。
A肌凝蛋白 B 原肌凝蛋白 C肌纤蛋白 D 原宁蛋白7.内环境是指。
最新历年体育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泛化与分化
3.持续训练法与间歇训练法
4.“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5.运动性疲劳与超量恢复
6.乳酸与通气阈
三、简答题(3×5=15分)
1.简述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2.试述人体各大能量供应系统的特点
3.简述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11+12+12+35分)
1.试述肌肉弹性成分的组成,存在部位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4.学校体育管理的主要方法有:
A宣传教育法B目标管理法C行政管理法D检查评估法
5.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方法,一般有:
A效果评估B计划评估C效能评估D效益评估
6.形成良好体育态度的关键是:
A体育价值观B体育情感体验C体育行为倾向D群体期望与规范
7.焦虑和唤醒水平的提高会影响:
A注意的分配B注意方式的转变C注意的范围D注意的保持
4.结合实际,试分析一名合格体育教师的主要职责与基本条件
(体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3×5)
1.操作思维
2.高峰表现
3.归因
4.技能
5.内部表象
二、简答题(5×4)
1.运动技能的分类
2.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说有几种
3.注意方式理论将注意划分为几种类型
4.运动技能与心理技能的联系与区别
三、问答题(40分)
17.训练使体质增强的生理本质是积极的适应过程,当训练中止后()
A适应会很快消失
B适应会延续一段较长时间
C适应会长期存在
D适应的消退因人而异
E适应会逐步消失
18.有训练者在完成动力性定量负荷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上升,脉压减少;
体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体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运动生理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应激反应2. 受体3. 心力贮备4.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5. 激素6. 突触传递7. 乳酸阈8.允许作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运动生理学是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被誉为“运动生理学之父”,我国的运动生理学发展可追溯到。
生理学家于1940年出版了一书。
2. 动脉血压的形成因素为、、。
3. 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以及。
4. 突触的组成为,,。
5. 因基底神经节内存在————,正常时该环路对肌紧张的控制和随意运动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6. 肌肉的物理特性为,,。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如果表述错误,请将正确的表述论述出来。
每题判断正误2分,论述2分,共16分)1.基础心率是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
2.心音是由于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所产生的声音。
第一心音是心室开始舒张的标志,主要由主动脉和肺动脉半月瓣关闭造成。
第二心音是心室开始收缩的标志,主要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造成。
3.去大脑僵直产生的原因是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动物表现为感觉和随意运动功能丧失,肌紧张减退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不能发汗、大小便潴留。
4.血清与血浆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含有纤维蛋白原,而后者则不含有纤维蛋白原。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气体交换过程中在肺泡和组织中气体交换的特点。
2.请总结和归纳神经元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
3.静息电位产生的生理机制是什么?4. 感觉形成的主要机制是什么?5.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6.呼吸是由哪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五、论述题(10分)1.论述骨骼肌收缩全过程。
广州体育学院2006年运动生理学考研试题

广州体育学院2006年运动生理学考研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在下坡跑时,股四头肌()A 向心收缩B 离心收缩C 等动收缩D 等长收缩2、在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 马拉松运动和越野滑雪由有氧氧化系统供能B 男子1500米赛跑主要有有氧氧化系统供能C 投掷项目主要有磷酸原系统供能D 运动时间越长,强度越低,脂肪参与供能的比例越高3、快肌纤维在80%以上的人,较为适宜于从事()运动。
A 耐力类B 力量、速度类C 表现难美类D 智力类4、在下列因素中,()是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
A 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活动B大动脉的弹性C 血液充盈血管D 外围阻力5、在下列指标中,反映呼吸肌抗疲劳能力的指标是()A连续肺活量B时间肺活量C肺活量D最大通气量6、()不能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右移。
A 体温升高B ph值下降C PCO2升高D ph值升高7、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A 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B 增强心肌收缩力C 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D 使心室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8、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因为()A 有巨大的吸收面积B 食物在小肠停留时间较长C 食物已被消化为小分子物质D A+B+C9、()不能影响肾小球滤过速度的因素。
A 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B 浓度差和电位差C 有效滤过压D 肾血流量10、维持体内水平衡主要是通过改变()而改变尿量来调节的。
A 晶体渗透压和有效滤过压B 循环血量和有效滤过压C 循环血量和晶体渗透压D 以上都不是11、由肾上腺皮质的束状带分泌的激素是()A 皮质醇B 醛固酮C 性激素D 儿茶酚胺12、下列关于本体感受器的描述,错误的是()A 腱梭感受肌肉长度变化,腱梭感受肌肉张力变化B 在维持身体站立的过程中,背部伸肌肌梭发挥着重要作用C 肌肉离心收缩过程中,肌肉向中枢的传入冲动增加,而腱梭的传入冲动减少D 肌肉向心收缩过程中,肌梭向中枢的传入冲动减少,而腱梭的传入冲动基本不变13、排球运动中。
广州体育学院历年真题

03生理一,单选1若增加外液中的Na浓度,可导致静息电位?;动作电位?2正反馈的作用是使?3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4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有?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使突触后膜出现6前庭器官的敏感度高对旋转、滚翻等运动能力的影响是减弱轻度增强大为增强无规律7囊斑的适宜刺激是8肾小球滤过作用决定于9胸内压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都?大于还是小于大气压10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11机体产生热适应时其生理反应的结果是:产热?散热?12在水中游泳,若停留时间太长会引起小动脉?小静脉?而出现皮肤和嘴唇紫绀13老年人健身锻炼时适宜运动量可用?公式来掌握。
14反应速度取决于?15在鼠长时间游泳至明显疲惫时,大脑中的ATP明显降低时,明显增高的物质是?16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17红细胞比容是指?18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是由于?19肌紧张属于?反射20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上各感觉中枢与?细胞发生暂时神经联系二是非题1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依靠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加大的2准备活动可以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3对抗肌放松能力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4速度素质的高低与能量输出功率的高低无关5血红蛋白的数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一个因素6大脑皮质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益于运动技能的形成7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该动作就越难改造8高级神经活动是指大脑皮质的活动9肌紧张时由于骨骼肌纤维轮替交换地产生的微弱的收缩10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11在学习体育动作时,若能感受到动作微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本体感受器功能提高了12甲状腺素对体内物质与能量代谢无明显影响13肾上腺素的作用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效果相似14从事不同运动项目时ATP再合成的途径是一样的15吸气时胸内负压增加,对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有扩张作用,有利于静脉回流16肌纤维收缩时,一般I带和H区缩短,A带的长度不变17时值与训练水平呈正变,其原因是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也提高,表现拮抗肌之间的协调程度提高,时值增加18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在7.35-7.45,运动时血浆PH值向碱性方向变化19外呼吸,气体的运输、内呼吸时呼吸过程中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20基础代谢率最高的是青年男性三填空1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2影响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最主要因素是?3粗肌丝是由?分子组成4800米跑时直接供能物质是?5排泄的主要器官是?6在剧烈运动时或情绪紧张等应激状态下,?激素分泌增加7人类识别事物和鉴别事物,是靠?抑制实现的。
广体考研复试题及答案

广体考研复试题及答案模拟试题:广体考研复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体育科学中,下列哪项不属于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范畴?A.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B. 运动员的营养需求C. 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D.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答案:C2. 在运动训练中,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教练员通常会采用哪种训练方法?A. 间歇训练B. 持续训练C. 循环训练D. 力量训练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运动员的心理技能训练B. 运动表现与情绪的关系C. 运动装备的设计D. 运动员的动机与目标设定答案:C4. 在体育教学中,哪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游戏法答案:D5. 根据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以下哪个动作的生物力学效率最高?A. 直腿硬拉B. 深蹲C. 立定跳远D. 引体向上答案:B6. 在体育赛事中,裁判员的哪项职责是最重要的?A. 确保比赛公平进行B. 维持赛场秩序C. 记录比赛成绩D. 指导运动员技术动作答案:A7. 运动营养学中,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的生理功能?A.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B. 供给能量C. 维持酸碱平衡D. 参与免疫调节答案:C8. 在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目的是?A. 增加训练的趣味性B. 防止运动员过度训练C. 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能D. 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答案:B9. 下列哪项不是运动生理学中提到的“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的特点?A. 发生在剧烈运动后B. 持续时间较长C. 与运动强度成正比D. 与运动时间成反比答案:D10. 在体育科学研究中,下列哪项研究方法不属于定量研究?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案例研究法D. 观察法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影响。
答案:长期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泵血能力,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和血管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降低静息心率和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广州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卷

2009年广州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卷(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静息电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 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B 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C 细胞膜两侧K+的浓度差D 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和膜内外K+的浓度差2.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后,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离子是()。
A K+B Na+C Cl-D Ca2+3.按肌丝滑行学说,肌肉缩短时()。
A 暗带长度减少,H区不变B 明带长度减少,H区变小C 暗带长度不变,H区不变D 明带及暗带长度均缩小4.内环境是指()。
A 体液B 细胞外液C 细胞内液D 血浆5.呼吸商是指()。
A O2容积/CO2容积B CO2容积/O2容积C O2分压/CO2分压D 以上都不对6.胰岛素可促进肝糖元()。
A 合成或储存B 分解C 动员D 运输7.人体维持姿势的肌肉收缩近于()收缩。
A 等长B 等张C 等动D 离心8.食物的热价是指()。
A 1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热量B 体外燃烧1克食物释放的热量C 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气时释放的热量D 氧化1克食物,消耗1升氧气时释放的热量9.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维持血浆的渗透压B 使血液具有一定的粘滞性C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D 参与细胞免疫10 最大心率等于220减去()。
A 安静心率B 60C 年龄D 10011.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之比称为()。
A氧脉搏 B 心指数 C 射血分数 D 心力储备12.衡量有氧耐力的生理指标是()。
A 吸氧量B 最大吸氧量C 肺通气量D 肺活量13.运动时需氧量随运动强度而变化,()赛跑的每分需氧量最大。
A 100米B 800米C 10000米D 马拉松14.脑细胞耐受酸的能力越强,()越好。
A 有氧耐力B 无氧耐力C 速度素质D 力量素质15.赛前状态是指人体在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一系列()性变化。
XXX历年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教育学》真题

XXX历年研究生考试《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教育学》真题2003年XXX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运动生理学》试卷一.选择题1.起源于大脑皮质经内囊和延髓锥体交叉下行到达脊髓的传导束称为(锥体系)2.神经类型是根据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下列那些是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特征(强度均衡性灵活性)3.基础体温是指什么时间的体温(清晨2—6时)4.青春期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不超过150mmhg,XXX压在正常范围)5.不同距离跑时心输出量最高的是(长跑)6.训练使体制增强的生理本质是积极的适应过程,当训练终止后。
适应会(逐渐消失)7.一般人进行耐力训练时,其运动强度应达到最高心率百分比的60%--70%)8.反映肌肉中磷酸肌酸含量的间接指标是(尿肌酐)9.发展速度素质的最好时期是(7—14岁)10.赛前状态是指人体在比赛前或训练前产生的何种反射(自然条件发射)11.前庭反映是指(躯体性和动物性功能改变)12.幼儿时期,甲状腺分泌不足可导致(呆小症)13.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0%--60%)14.影响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最主要因素是(Po2)15.与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二,填空16.将条件反射建立以后,若反复使用条件刺激,不给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反射活动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抑制)17.学会运动技术以后,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兴奋和按捺都有着一定的顺序和严格的时间间隔的交替发生,形成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条件反射系统化,这种现象称为(运动动力定型)18.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定量负荷工作时的反映特点是(动员快)反映小)(规复快)19.兴奋和按捺进程同时在中枢神经体系的不同部位相互加强的现象叫做(同时诱导)20.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因素有(负荷大小)(速度快慢)(训练次数)(年龄)(性别)21.“极点”出现的迟早和反映强弱以及消失的快慢等,与(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训练水平)(赛前状态)(?)22.肌肉活动时直接供能物质是(ATP)终究供能物质是(糖)和脂肪,补充形式的能量物质是(CP三,名词23.积极性休息24.神经—体液调节25.心力储备26.腹式呼吸27.生理排泄四.论述28.作为一个有机团体,人体是通过那些途径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29.试述状态反射的规律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30.试述运动训练对血汗管体系的长期影响及其产生的缘故原由31.请举例说明本体感触感染器对运动协调的反馈调治2004年运动生理一1,粗肌丝的组成:A肌球蛋白B肌钙蛋白C肌动蛋白D 原几蛋白2,肾糖阈是血糖浓度达到肾重量吸收的限度,其普通值是{160-180mg%} 3,当人体运动后,血液的PH值下降,养离解曲线{右移]。
大学运动生理学真题(03-06年)

运动生理学真题(03-06年)寒窗苦读春日暖,得意东风比试闲。
英才齐聚争鳌头,贾生才调更无伦。
一举夺魁宏名扬,霞光裹身蔽云天。
2003年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试题《生理试卷》一、单项选择,共30分1.若增加细胞外液中Na+的浓度,可导致()A.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B.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C.动作电位绝对值增大D.动作电位绝对值减少2.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人体某些功能一旦发动,就逐渐加强直至完成C.体内激素水平不至过高D.血压保持相对恒定3.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 D神经_体液调节4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A促进肝糖元分解B.抑制氨基酸进入细胞C促进脂肪酸转变成糖D.促进糖元和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使突触后膜出现()A.极化 B.去极化C.超极化D复极化6.前庭器官的敏感度高对旋转.翻滚等运动能力的影响是( )A.轻度增强B.大为增强C.减弱D.无规律7.囊斑的适宜刺激是( )A.旋转运动的加速度B.旋转运动的减速C.直线和旋转运动的加.减速D.耳石的重力作用与直线运动加速度.8.肾小球滤过作用决定于( )A.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B.有效滤过压C.肾血浆流量D.以上都是9.胸内压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都( )大气压A.高于B.低于C.等于D.无变化10.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有代偿间歇B.心肌细胞的全或无收缩C.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长D.对细胞外液的Ca离子有依赖性11.机体产生热适应时其生理反应的结果是( )A.产热减少,散热增加B.产热增加, 散热减少C. 产热减少, 散热减少D. 产热增加,散热增加12.在水中游泳,若停留时间太长会引起( )而出现皮肤和嘴唇都变紫.A.小动脉收缩,小静脉舒张B.小动脉舒张, 小静脉收缩.C. 小动脉收缩,小静脉收缩D.小动脉舒张,小静脉舒张13.兴奋由心房到心室传导的延搁部位是()A房室束B.结间束C.房室结D.窦房结14.人在从事不超过50%Vo2max的运动时,呼吸当量会()A增加B下降C十分低下D.保持恒定不变15.小肠内最重要的消化液是()A.肠液B.胰液C.胆汁D.唾液16.当环境温度超过37度时,机体主要通过()进行散热A.传导B蒸发C辐射D.对流17.运动时中性粒细胞增多时相的主要特点是()A.白细胞总数略有增加B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C白细胞总数大大增加D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18.形成和再现运动技能的体内信息源于大脑皮质()A听觉B视觉C动觉D一般解释区19.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是通过与()受体结合而发挥的.A细胞膜B细胞浆C细胞核D蛋白质20.人体中位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上位内分泌腺,而通过分泌促激素()下位内分泌腺的活动.()A受控于,支配控制B控制,支配C受控于,抑D控制,抑制二、判断是非题1.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 ( )2.人体的生理惰性主要表现在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反射活动和运动器官的惰性上.( )3.在反馈调节中,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之间存在着双向信息联系.( )4.肌纤维兴奋性高时,刺激强度低且作用时间短就能引起兴奋.( )5.等张收缩的特点是收缩过程中阻力不变,而速度改变.( )6.饥饿时胰岛素分泌增高,使血糖升高.( )7.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因为兴奋性低的关系.( )8.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凹处,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分.( )9.动作达到自动化后,第二信号系统对运动技能的完成不起作用.( )10.中心静脉压与外周静脉压之差越大,静脉回流量就越多.( )11.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或分离,取决于血液中的氧分压的高低及酶的促助.( )12.力量练习憋气时,胸内压高于大气压,静脉回流量减少.( )13.能量输出功率最高的是乳酸能系统.( )14.原尿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原尿中蛋白质极少.( )15.青春性高血压是由于性腺和甲状腺分泌旺盛引起的.( )16.在高原比赛时,由于缺氧致使耐力性和力量速度性项目成绩明显下降.( )17.对寒冷产生冷适应的人寒颤阈值较低.( )18.老年人由于胸腺的退化使免疫功能减退.( )19.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20.Ca2+与肌钙蛋白的结合与分离,是触发肌肉收缩的关键因素.( )三.填空题.1.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 )的大小2.运动生理学中,人体对常用的实验测定方法有人体实验法和()3.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 )反射.4.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 )有较大的通透性.5.在高原停留数周后心输出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6.有训练的运动员在进行长时间中等强度或大强度运动后,可出现( )细胞增多时相.7.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酵解供能的能力,( )的能力及脑细胞耐受.8.人体安静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9.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较高,有利于( ).10.CO2浓度增加时,主要是通过刺激()化学感应器,使呼吸加强.11.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 ). 12.非类固醇激素的受体一般位于().13.半规管的感受部位是在().14.头部侧转时,引起( )侧肢体伸肌肌紧张加强.15.多数单人项目运动属于( )式运动技能.16.髋关节柔韧性的好坏,会影响短跑运动员的( )17.中枢性疲劳是指发生( )部位的疲劳.18.在青春发育期,以( )发育为主称为性成熟期.19.高原缺氧引起( )的释放,促进红细胞的生成.20.衰老时,肌肉发生退行性变化的特征是( )四.解释概念.1.热服习2.灵敏素质3.假性贫血4.中心静脉压5.呼吸当量6.排泄五.问答题.1.在长时间耐力运动中人体体温有何变化? 如何调节?2.决定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其后天可训练程度较大的因素有哪些?3.运动时血流量重新分配的生理意义是什么?六.计算题.测得某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出气中的氧量为16.50%, 动脉血含氧量为20毫升, 静脉血含氧量为15毫升, 每分肺通气量为5.2升,空气含氧量为20.93%. 求每分输出量是多少?2004年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视紫红质在光化学反映过程中消耗的视黄醛,需要体内贮存的( )来补充.A.维生素E B.维生素AC.蛋白质D.维生素B2.通气/血流比值减少时,意味着().A.通气不足,血流过剩B.通气过剩,血流不足C.通气量与血流量匹配最合适D.通气量加大,输出量增加3.准备活动和赛前状态在作用上相同之处为()A.推迟疲劳的出现B.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C.加速恢复过程D.减少能量消耗4.激烈运动时,主要通过动用( )使心输出量增加.A.心率贮备,心收缩期贮备B.心率贮备,心舒张期贮备C.心率贮备,搏出量贮备D.心率贮备,心泵贮备5.大量出汗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抗利尿素分泌增多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素分泌减少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抗利尿素分泌增多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素分泌减少6.有训练的运动员及对热环境适应者能提高了出汗反应的敏感性和出汗能力,表现为()A.出汗阈升高,出汗率增加B.出汗阈下降,出汗率增加C.出汗阈升高,出汗率减少D.出汗阈下降,出汗率下降7.比较观察不同距离赛跑后心率和呼吸的变化是属于()水平的研究.A.遥测B.细胞分子C.器官系统D.整体8.动作电位的显著特点是()A.呈"全或无"现象B.不衰减传导C.脉冲式D.A+B+C9.青春发育期开始是由于()A.下丘脑大量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素B.腺垂体大量分泌促性腺激素C.下丘脑和腺垂体迅速发育,并大量分泌相应的激素D.性腺大量分泌性激素10.较长时间的记忆与()有关A.脑内糖代谢加强B.脑内蛋白质合成C.新突触的形成D.神经原的后作用11.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在()A.横管B.肌质网C.三联体D.终末池12.检查眼震颤的目的是()A.了解眼的视觉功能B.检查眼肌功能C.检查睫状体功能D.检查前庭机能稳定性功能13.老年人健身锻炼时适宜运动量可用()公式来掌握.A.220-年龄B.(最大心率-安静心率)X50%C.170-年龄D.最大心率X50%14.反应速度取决于().A.快肌纤维百分比B.肌力C.反应时的长短D.柔韧性15.在鼠长时间游泳至明显疲劳时,大脑中ATP明显降低时,明显增高的物质是().A.乙酰胆碱B.磷酸肌酸C.r—氨基丁酸D.糖原16.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A.明带缩短,H区不变B.明带缩短,H去变小C.暗带和明带不变D.暗带和明带都缩小17.红细胞比容是指()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其他血细胞容积之比C.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8.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是由于()A.房室传导阻滞B.自动节律性低于正常C.窦房结传来冲动正好落在有效不应期D.窦性节律传导速度减慢19.肌紧张属于()A.条件反射B.非条件反射C.运动条件反射D.自然条件反射20.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上各感觉中枢与()细胞发生暂时性神经联系.A.位觉B.视觉C.动觉D.听觉二.是非题.1.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依靠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加大的.()2.准备活动可以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3.对抗肌放松能力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4.速度素质的高低与能量输出功率的高低无关.()5.血红蛋白的数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一个因素()6.大脑皮质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益于运动技能的形成.()7.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该动作就越难改造()8.高级神经活动是指大脑皮质的活动.()9.肌紧张是由于骨骼肌纤维轮替交换地产生微弱的收缩.()10.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11.在学习体育动作时,若能感觉到动作微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本体感受器功能提高了. ()12.甲状腺素对体内物质与能量代谢无明显影响()13.肾上腺素的作用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效果相似.()14.从事不同运动项目时ATP再合成的途径是一样的.()15.吸气时胸内负压增加,对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有扩张作用,有利于静脉回流.()16.肌纤维收缩时,一般I带和H区缩短,A带的长度不变.()17.时值与训练水平呈正变,其原因是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也提高,表现拮抗肌之间的协调程度提高,时值增加.()18.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运动时血液PH值向碱性方向发展.()19.外呼吸,气体的运输,内呼吸是呼吸过程中三个相互联系的关节。
运动生理真题大题-广体

运动生理2003整理1、论述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
P334(一)肌肉生理横断面积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是指横切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获得的横断面的面积之和,由肌纤维的数量和粗细决定,通常以平方厘米为单位。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越大,力量也越大。
(二)肌纤维类型肌纤维类型直接影响到肌肉力量。
对于同样肌纤维数量而言,快肌纤维的收缩力明显大于慢肌纤维,因为快肌纤维内含有更多的肌原纤维,无氧供能酶活性高,供能速率快,单位时间内可完成更多的机械工。
因此,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人,肌肉收缩力量也大。
(三)肌肉收缩时的初长度肌肉收缩时的初长度对肌肉最大肌肉具有极大的影响。
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取决于活化的横桥书目多少,当肌肉处于某一初长度时,肌小节中粗、细肌丝的重叠状态最佳,收缩可活化(与位点结合)的横桥书目最多,因而产生的力量也最大,这一长度称为最适初长度。
通常,肌肉的最适初长度稍长于肌肉在人体内的静息长度,此时肌小节长度2.0—2.2微米,肌小节过短或过长都将因肌球蛋白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的书目减少而导致肌力下降。
(四)中枢激活肌肉活动受运动中枢的支配。
中枢激活指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
中枢激活作用主要表现为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及其同步化的程度。
中枢激活水平越高,动员的肌纤维数目就越多,肌肉收缩力量也越大。
肌肉即使在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并不是所有的肌纤维都同时参与收缩,缺乏训练的人只能动员肌肉中60%的肌纤维同时参与收缩,有良好训练的人可动员90%以上的肌纤维。
此时,研究表明力量训练还能够提高运动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说明力量训练可以提高中枢激活水平,这也是力量训练增强力量的又一重要原因。
(五)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是发挥高水平的中枢激活作用以及良好的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的基础,对提高最大肌力有重要作用。
中枢兴奋性通过参与兴奋的神经元数量和兴奋神经发出神经冲动的频率来体现,兴奋性高,则参与兴奋的神经元多,所发出的动作频率高,可使更多的兴奋性较低的运动单位也参与到兴奋收缩中来,从而使肌力增大。
广州体育学院2003-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运动生理学》

广州体育学院2003-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运动生理学》2011年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卷(请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小脑的主要机能是( )。
A 控制身体平衡B 调节肌紧张C 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D A+B+C2.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A 肾脏B 皮肤C 膀胱D 肺3.骨骼肌中的细肌丝是由( ) 组成的。
A肌纤蛋白 B原肌凝蛋白 C肌钙蛋白 D A+B+C4.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完成定量负荷后即刻,心率比无训练者()。
A 上升的多B 上升的少C 上升明显D 下降5.食物热价是指( )。
A 1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的热量;B体外燃烧1克食物释放的热量;C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气时释放的热量;D氧化1克食物,消耗1升氧气时释放的热量6.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快肌纤维的百分数及面积大小,可以影响短跑运动员的()。
A步频 B 步幅 C 协调性 D 步频和步幅7.屈膝纵跳时,股四头肌()。
A 只做等张收缩 B先拉长再做等张收缩C 先做等张收缩再拉长 D先做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8.当血液中甲状腺素浓度增高时,通过()作用,使促甲状腺素分泌减少。
A 诱导B 正反馈C 负反馈D 交互抑制9.从卧位转变为站立位时,静脉回心血量是()。
A减少 B增加 C变化较小 D不变10.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维持血浆的渗透压B 使血液具有一定的粘滞性C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D 参与细胞免疫11.心肌能够自动地、按一定节律产生兴奋的能力,称为()。
A自动节律性 B传导性 C兴奋性 D 节律性12.机体一切活组织对周围环境条件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
A兴奋 B兴奋性 C应激性 D适应性13.每搏输出量的改变,主要影响()的变化。
A舒张压 B收缩压 C脉压 D血压14.衡量有氧耐力的生理指标是()。
A 吸氧量B 最大吸氧量C 肺通气量D 肺活量15.正常人第一秒钟时间肺活量应为83%()。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2006真题

广州体育学院2006年运动训练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题4分)
1、运动训练
2、项群
3、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效应
4、竞技需要原则
5、模式训练法
6、延迟性转化
7、技术风格8、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9、徽缩大周期
10.战术意识
二、简答题(60分)
1、简述我国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中国特色。
8分
2、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的区别有哪些?8分
3、贯彻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有哪些?8分
4、运动技术评价常用方法有哪些?并作简要说明10分
5、简述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8分
6、简述高原现象产生原因与克服方法。
8分
7、简述确定训练大周期日程的工作步骤。
10分
三、论述题(50分)
1、从定性的角度,结合您所熟悉的专项,,设计该专项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
25分
2、如何科学地确定力量素质负荷量度。
25分
第 1 页共 1 页。
上体运动生理学真题2000解析

上体运动生理学真题2000-20062006年上体运动生理学真题一判断题1 神经调节作用迅速而广泛体液调节作用缓慢而精确,且较持久。
错2 以基强度的刺激作用于组织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称为时值。
错3 兴奋沿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是跳跃式的,不衰减的。
对4 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愈长,收缩力量也愈大。
错5 快肌纤维的肌球蛋白A TP酶活性高于慢肌纤维。
错6 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的频率和强度增加肌肉收缩的程度也加大。
对7 由于血浆中除水分之外,含量最高的是血浆蛋白,因此由血浆蛋白构成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由其他小分子和离子构成的晶体渗透压。
对8 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最大通气量。
错9 当体位由直立突然转为卧位时,动脉血压升高。
错10 深吸气量是指在最大呼气后再作最大吸气所引入的气量。
错11 所谓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错12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之一。
对13 雌激素属于类固醇类激素。
对14甲状腺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因此幼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可致身体矮小,即“侏儒症”。
错15 脑干网状结构主要通过易化或抑制r-运动神经元,间接的调节肌肉的活动。
对16 牵弧反射的反射弧特点是感受器和效应感应器在同一块肌肉中。
对17 肌肉的向心收缩紧接在离心收缩之后发生,这种收缩形式称为超等长收缩。
错18 短时间,高功率的运动造成变势时肌肉内ATP和CP都下降,其中以ATP下降更为明显。
错19 血液主要以物理溶解的形式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错20 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出现“极点”意味着运动员产生了疲劳。
错二选择题1 通常说的肌肉指的是——A横纹肌 B心肌 C 骨骼肌 D平滑肌2 肌纤维在受刺激后的去极化过程中,发生—— A NA+内流 B K+ 内流 C Na + 外流 D K+ 外流3 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过程中,肌膜兴奋经横管传至三联管结构,引起终池释放——,进而导致肌纤维收缩。
A Na+B k+C cl- DCa2+4 肌肉在两端被固定或负有不能拉起的重物的情况下收缩这种收缩称为——。
运动生理学历年题目

运动生理学历年题目2009年广州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试题(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写在答题纸上)1. 在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 K+B Na+C Ca2+D Mg2+2. 头后仰时,可引起上下肢及()的紧张性增强。
A 颈部肌肉B 背部伸肌C 腹部伸肌D 躯干两侧肌肉3. 严重缺氧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A 增高B 变化很小C 降低D 不变4. 经过长期耐力训练可使肌肉耐力、心肺功能得到改善,这是一种()现象。
A 服习B 应激C 反应D 适应5. 准备活动的生理意义在于()。
A 调整赛前状态B 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C 提高代谢水平D A+B+C6. 人体各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发育最早。
A 运动系统B 循环系统C 神经系统D 生殖系统7. 内环境是指()。
A 细胞内液B 细胞外液C 组织液D 血浆8. 在幼年时期,缺乏()可导致“侏儒症”。
A 生长素B 肾上腺皮质激素C 甲状腺素D 胰岛素9. 肌紧张的感受器是()。
A半规管 B 椭圆囊和球囊 C 肌梭 D 腱梭10.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处传导时,运动神经末梢向接点间隙释放的化学物质是()。
A 去甲肾上腺素B 乙酰胆碱C 钙离子D 钠离子11. 一般来说,快肌纤维百分比较高的人,比较适合于从事()项目。
A 马拉松B 中长跑D 球类12. 肾脏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原尿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原尿不含()。
A 血细胞B 葡萄糖C 氨基酸D 蛋白质13. 刺激前庭器官引起前庭反射的程度,称为()。
A 前庭机能稳定性B 稳态C 本体感觉D 位觉14. 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为()。
A 辐射B 传导C 对流D 蒸发15. 下列与新陈代谢有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B 人利用消化狗肉后吸收入血液的氨基酸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属于异化作用;C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D 人体内的蛋白质分解供能,属于异化作用。
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联考体育综合真题2006年

2006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体育硕士体育综合试卷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1.屈膝纵跳起时,股四头肌( )。
A.只做等张收缩B.只做等动收缩C.先做离心收缩(肌肉收缩时被拉长)再做等张收缩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离心收缩2.心电图反映心肌( )。
A.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B.机械收缩过程C.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D.兴奋的恢复过程3.A TP在酶的催化下,迅速分解为( ),并释放出能量。
A.AMP和无机磷酸B.ADP和有机磷酸C.AMP和有机磷酸D.ADP和无机磷酸4.在幼儿期甲状腺激素缺乏可导致( )。
A.侏儒症B.佝偻病C.呆小症D.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运动时,机体工作能力只能逐步提高,这是因为( )造成的。
A.人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物理惰性B.人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器官功能惰性C.人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D.人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物理惰性和生理惰性6.无氧阈是指人体在递增运动强度运动时,由( )临界点。
A.A TP-CP供能向无氧代谢供能过渡的B.有氧代谢供能向A TP-CP供能过渡的C.有氧代谢供能向大量无氧代谢供能过渡的D.无氧代谢供能向有氧代谢供能过渡的7.进行等长练习能有效地发展( )。
A.最大静力性力量和静力耐力B.速度耐力C.爆发力D.相对肌力8.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表现出动脉血压暂时性升高的现象称为( )。
A.原发高血压B.心源性高血压C.青春期高血压D.肾源性高血压9.反映心肺功能最重要的综合指标是( )。
A.最大吸氧量B.最大心率C.时间肺活量D.氧脉搏10.在中长跑运动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
A.蛋白质B.脂肪C.A TP-CP D.糖元11.我国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是( )年编辑出版的。
A.1954 B.1960C.1956 D.195012.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 )、态度、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A.体育意识B.运动技能C.体育兴趣D.体育方法13.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中,最具灵活性、最活跃的要素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体育学院2006年运动生理学考研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下坡跑时,股四头肌()
A 向心收缩
B 离心收缩
C 等动收缩
D 等长收缩
2、在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 马拉松运动和越野滑雪由有氧氧化系统供能
B 男子1500米赛跑主要有有氧氧化系统供能
C 投掷项目主要有磷酸原系统供能
D 运动时间越长,强度越低,脂肪参与供能的比例越高
3、快肌纤维在80%以上的人,较为适宜于从事()运动。
A 耐力类
B 力量、速度类
C 表现难美类
D 智力类
4、在下列因素中,()是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
A 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活动B大动脉的弹性
C 血液充盈血管
D 外围阻力
5、在下列指标中,反映呼吸肌抗疲劳能力的指标是()
A连续肺活量B时间肺活量C肺活量D最大通气量
6、()不能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右移。
A 体温升高
B ph值下降
C PCO2升高
D ph值升高
7、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 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B 增强心肌收缩力
C 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D 使心室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8、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因为()
A 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B 食物在小肠停留时间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