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译文及赏析

合集下载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饮马长城窟行》赏析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①。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②。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③。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④。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⑤!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⑥,呼儿烹鲤鱼⑦。

中有尽素书⑧。

长跪读素书⑨,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⑩。

1、注释:①绵绵,延续不断,形容对于远方人的相思。

②宿昔,指昨夜。

③展转,亦作"辗转"。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④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⑤媚,爱。

言,问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⑥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⑦烹,煮。

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⑧尺素,素是生绢,古人用绢写信,指代信。

⑨长跪,伸直了腰跪着。

⑩末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

加餐食,美味隹肴,因为古代生活不易,孟子曾有"老者衣帛食肉"的说法,日常美食的享用,非得要老年人或富贵人家不可;尤其是在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三餐不继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惨事。

2、参考译文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饮马长城窟行》的诗意与鉴赏

《饮马长城窟行》的诗意与鉴赏

《饮马长城窟行》的诗意与鉴赏《饮马长城窟行》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作的《昭明文选》,清·沈德潜《古诗源》将诗作列入蔡邕名下。

该诗描写了一个独居的思妇梦想见到她远行的丈夫,而远方客人送来丈夫的书信,其意仅是“加餐饭,长相忆”六字而已,体现了女主人公从痛苦绝望到惊喜激动再到失望平静的心情,表达了与丈夫别离的女主人公在家中“独守”的悲苦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饮马长城窟行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沂编的《文选》,归入“乐府·古辞”。

该诗的作者问题,历来有争议。

《文选》李善注云:“此辞不知作者姓名。

”《玉台新咏》则以为是汉蔡邕所作。

当代也有人认为与蔡邕并无关系,而是东汉之前即流传于民间的歌诗。

原文:《饮马长城窟行》两汉:佚名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夙昔一作:宿昔)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注释: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夙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

言:问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

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
汉乐府
【原文】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意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注释】
绵绵:双关,表面上形容春天芳草绵延不绝,实际上指相思连绵不断。

远道:远方,代指远方被思念的人。

这两句以草茂盛兴起,比喻人正值青春年华。

宿昔:同“夙夕”,昨夜。

展转:反复思量。

入门:指从远方归来的其他人。

媚:爱。

言:问,慰问。

双鲤鱼:书信,古人把信放在木函中,木函是用刻为鱼形的两块木板制成。

烹鲤鱼:拆开信函。

尺素书:指信书,古时写信写在一尺一寸长的帛或木板上,故称“尺素”或“尺牍”。

长跪:两膝着地,伸直腰板跪着,写思妇急切了解书信内容的心情。

加餐饭:意在劝慰妻子保重身体。

长相忆:经常思念。

【赏析】
这首诗属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又名《饮马行》,是一首闺妇思夫诗。

儒家百科主编邀您共同探讨儒家文化。

饮马长城窟行译文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译文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译文及赏析饮马长城窟行译文及赏析饮马长城窟行译文及赏析1原文: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译文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经冻结,浩瀚的大海掀起了千百万的波涛,阴山之下千万里全都落满了白雪。

将士们戍边在那远远地高高的烽火台上,一层一层的山峦引领向上显出了高高的气节,众多的战旗被长风吹卷这,将士们在哪长城低下饮马也不停歇。

寒冷的沙滩上连接着骑兵的足迹,狂暴的北风吹断了那边塞上传来的声乐,胡地的灰尘清扫着像那玉(冰冻如玉)做似的边塞,羌族的笛声和那金钲敲击的声音。

与世隔绝的沙漠上干戈都收藏起来了,可那战车却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湿的地方震颤摇曳。

都尉们都从龙堆返回了,将军还从马邑凯旋而来正在捷报。

高扬着妻子让那笼罩着大雾的地方都清净下来了,在石碑记上他们的功名他们又是那样的欢悦,在那荒凉的边界上只要有一个穿着戎装的人(作者自指)去守护,灵武台上(朝廷)的凯歌是来源于国界。

注释⑴切:凄切。

⑵交河:北方河名。

⑶瀚海:沙漠。

⑷波:沙丘起伏状。

⑸迥戌:远方的边戍。

⑹高节:旗帜。

⑺朔吹:北风。

⑻玉塞:玉门关。

⑼金钲:锣声。

⑽绝漠:大漠。

⑾干戈:指武器。

⑿戢:收藏。

⒀原隰(xí):原野。

⒁纪石:刻石纪功。

⒂荒裔:边荒。

⒃戎衣:战士。

⒄灵台:周代台名。

赏析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它书写了大唐平定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后太宗皇帝的感慨。

全诗没有具体描写两军作战的场面,而是形象地描述了这场战争的发生发展与胜利的过程,是一首描写当时现实事件的史诗。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切,凄切。

交河,北方河名。

句意为:塞外,寒风悲鸣,十分凄切,交河上,严冰封冻了河道。

据《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载,太宗平定宋金刚之乱时,于“(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可见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诗人亲眼所见,想必此诗亦是濡笔马上而作。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原文、注释、译文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原文、注释、译文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原文、注释、译文【原文】《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①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②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③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④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⑤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⑥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⑧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⑨【注释】①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

双关语,既指绵延不绝的青草,也指缠绵不断的相思。

②夙昔:早晚,一说“昨夜”。

昔,通“夕”。

③展转:即“辗转”,不定。

这里是指丈夫的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④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⑤媚:爱。

言:问讯,告诉讯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⑥遗: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⑦烹:煮。

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素是生绢,古人用绢写信。

长度为一尺,故称“尺素”。

⑧长跪:伸直腰跪。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臀部离脚跟,腰伸直,称“长跪”,以示敬意。

⑨“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

加餐食:书信中劝妻子的话,犹言“保重身体”。

长相忆:书信中丈夫诉说相思之情。

【大意】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释兵:放下武器,比喻平息战争。振旅:即整顿部队。古代军队胜利归来谓之振旅。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饮至”两句:饮至,古代国君外出,临行必告于宗庙,返回也必告于宗庙。对从者有所慰劳,集群官共饮,谓之“饮至”。清庙:即宗庙、太庙,取其清静肃穆之意,故称。
赏析:
早年隋炀帝杨广西巡张掖时所作饮马长城窟行,“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后代文人对他诗篇的评价极高。“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隋炀起敝,风骨凝然。隋炀从华得素,譬诸红艳丛中,清标自出。隋炀帝一洗颓风,力标本素。古道于此复存。”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注释: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mò)筑长城。
横漠:横贯北部边境的沙漠。古人常以北部沙漠泛称北部边塞。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岂台”两句: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也可表示“我”的谦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并不是我的才能,而是祖辈们世代经营的结果。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zhào)生。
“树兹”两句:兹,此。生,人民。
讵(jù)敢惮(dàn)焦思,高枕于上京。
“讵敢”两句:讵,岂。焦思,忧愁焦虑。上京,即首都。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已付费成功了还是复制不了有可能是电脑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或者手机机型不支持的问题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鉴赏《饮马长城窟行》译文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鉴赏《饮马长城窟行》译文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鉴赏《饮马长城窟行》译文及赏析《饮马长城窟行》是由陈琳所创作的,诗中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地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饮马长城窟行》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饮马长城窟行》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饮马长城窟行》译文放马饮水长城窟,泉水寒冷伤马骨。

找到长城的官吏对他说,“千万别再留滞太原的劳役卒!”(当官的说:)“官家的工程有期限,快打夯土齐声喊!”(太原差役说:)“男儿自当格斗死,怎能抑郁造长城?”长城绵绵无边际,绵延不断三千里。

边城无数服役的青壮年,家乡无数的妻子孤独居。

捎书带信与妻子:“快快重嫁不要等!嫁后好好伺侯新公婆,时时记住不要忘了我这个旧男人。

”妻子回书到边地,(妻子信中质问:)“你如今说话怎么这么难听?”(太原差役信中说:)“身陷祸难回不去,为什么还留住人家女儿不放呢?生下男孩千万不要养,生下女孩用肉来哺。

你难道没有看见长城下,死人的骸骨相交叉?”(妻子信中说:)“嫁你就该随着你,想来不够牵记你。

明明知道边地苦,我怎能长久活着求自保?”《饮马长城窟行》注释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长城窟,长城侧畔的泉眼。

窟,泉窟,泉眼。

郦道元《水经注》说“余至长城,其下有泉窟,可饮马。

”慎莫:恳请语气,千万不要。

慎,小心,千万,这里是告诫的语气。

稽留:滞留,阻留,指延长服役期限。

太原:秦郡名,约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赏析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赏析原文: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注释: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宿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

言:问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

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

素,生绢。

书,信。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

跪时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些,所以称为“长跪”。

下:末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

翻译: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饮马长城窟行》赏析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①。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②。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③。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④。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⑤!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⑥,呼儿烹鲤鱼⑦。

中有尽素书⑧。

长跪读素书⑨,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⑩。

1、注释:①绵绵,延续不断,形容对于远方人的相思。

②宿昔,指昨夜。

③展转,亦作"辗转"。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④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⑤媚,爱。

言,问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⑥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⑦烹,煮。

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⑧尺素,素是生绢,古人用绢写信,指代信。

⑨长跪,伸直了腰跪着。

⑩末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

加餐食,美味隹肴,因为古代生活不易,孟子曾有"老者衣帛食肉"的说法,日常美食的享用,非得要老年人或富贵人家不可;尤其是在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三餐不继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惨事。

2、参考译文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2篇《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1饮马长城窟行汉朝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夙昔一作:宿昔)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饮马长城窟行》译文看着河边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让人想起那远行在外的征人。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只有在梦中才能相见。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其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枯桑虽已无叶尚且知道天风的拂吹,海水虽然广大不易结冰,也可知道天气的变冷。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到家门与家人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来,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诉说思念。

《饮马长城窟行》注释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夙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

言:问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

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赏析饮马长城窟行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搏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愿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译文放马饮水长城窟,泉水寒冷伤马骨。

找到长城的官吏对他说,“千万别再留滞太原的劳役卒!” 〔当官的说:〕“官家的工程有期限,快打夯土齐声喊!” 〔太原差役说:〕“男儿自当搏斗死,怎能抑郁造长城?”长城绵绵无边际,绵延不断三千里。

边城很多服役的青壮年,家乡很多的妻子孤独居。

捎书带信与妻子:“快快重嫁不要等!嫁后好好侍奉新公婆,时时记住不要忘了我这个旧男人。

”妻子回书到边地,〔妻子信中质问:〕“你如今说话怎么这么难听?”〔太原差役信中说:〕“身陷祸难回不去,为什么还留住人家女儿不放呢?生下男孩千万不要养,生下女孩用肉来哺。

你莫非没有观察长城下,死人的骸骨相穿插?”〔妻子信中说:〕“嫁你就该随着你,想来不够牵记你。

明明知道边地苦,我怎能长期活着求自保?”解释1、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长城窟,长城侧畔的泉眼。

窟,泉窟,泉眼。

郦道元《水经注》说“余至长城,其下有泉窟,可饮马。

”2、慎莫:恳请语气,千万不要。

慎,留神,千万,这里是告诫的语气。

稽留:滞留,阻留,指延长服役期限。

太原:秦郡名,约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

这句是役夫们对长城吏说的话。

3、官作:官府的工程,指筑城任务而言。

程:期限。

4、筑:夯类等筑土工具。

谐汝声:喊齐你们打夯的号子。

这是长城吏不耐烦地答复太原卒们的话。

5、宁当:宁愿,情愿。

搏斗:搏斗。

6、怫〔fú〕郁:郁闷,憋着气。

7、连连:形容长而连绵不断的样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赏析1饮马长城窟行汉朝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夙昔一作:宿昔)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饮马长城窟行》译文看着河边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让人想起那远行在外的征人。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只有在梦中才能相见。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其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枯桑虽已无叶尚且知道天风的拂吹,海水虽然广大不易结冰,也可知道天气的变冷。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到家门与家人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客人风尘仆仆从远方来,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诉说思念。

《饮马长城窟行》注释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夙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

言:问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

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饮马长城窟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注释①绵绵:连绵不断之貌。

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犹言“远方”。

②远道不可思:是无可奈何的反语。

这句是说征人辗转反复,想也是白想。

③宿昔:一作“夙昔”,昨夜。

《广雅》云:“昔,夜也。

”④“梦见”两句:刚刚还见他在我身边,一觉醒来,原是南柯一梦。

⑤展转:同“辗转”。

不相见:一作“不可见”。

⑥“枯桑”两句: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闻一多《乐府诗笺》云:“喻夫妇久别,口虽不言而心自知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⑦“入门”两句:别人回到家里,只顾自己一家人亲亲热热,可又有谁肯来安慰我一声?媚,爱。

言,《广雅》云:“言,问也。

”⑧双鲤鱼:指信函。

古人寄信是藏于木函中,函用刻为鱼形的两块木板制成,一盖一底,所以称之为“双鲤鱼”。

按以鱼象征书信,是我国古代习用的比喻。

⑨烹鲤鱼: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烹,煮。

⑩尺素书:指书信。

古人写信是用帛或木板,其长皆不过尺,故称“尺素”或“尺牍”。

这句是说打开信函取出信。

长跪:古代的一种跪姿。

古人日常都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地,犹如今日之跪。

长跪是将上躯直耸,以示恭敬。

“上言”两句:信里先说的是希望妻子保重,后又说他在外对妻子十分想念。

餐饭:一作“餐食”。

译文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地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翻译赏析《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翻译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饮马长城窟行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古诗简介《饮马长城窟行》是唐代皇帝李世民创作的一首乐府体边塞诗。

此诗先描写了悲壮的塞外之景,然后描述了一场战争的发生发展与胜利的过程,最后写对将士们努力作战以名垂千古的勉励及自勉、对边境安宁、四境宾服的向往。

全诗立意高远,言辞从容,层次分明,音韵优美。

翻译/译文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经冻结,浩瀚的大海掀起了千百万的波涛,阴山之下千万里全都落满了白雪。

将士们戍边在那远远地高高的烽火台上,一层一层的山峦引领向上显出了高高的气节,众多的战旗被长风吹卷这,将士们在哪长城低下饮马也不停歇。

寒冷的沙滩上连接着骑兵的足迹,狂暴的北风吹断了那边塞上传来的声乐,胡地的灰尘清扫着像那玉(冰冻如玉)做似的边塞,羌族的笛声和那金钲敲击的声音。

与世隔绝的沙漠上干戈都收藏起来了,可那战车却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湿的地方震颤摇曳。

都尉们都从龙堆返回了,将军还从马邑凯旋而来正在捷报。

高扬着旗子让那笼罩着大雾的地方都清净下来了,在石碑记上他们的功名他们又是那样的欢悦,在那荒凉的边界上只要有一个穿着戎装的人(作者自指)去守护,灵武台上(朝廷)的凯歌是来源于国界。

注释⑴切:凄切。

⑵交河:北方河名。

⑶瀚海:沙漠。

⑷波:沙丘起伏状。

⑸迥戌:远方的边戍。

⑹高节:旗帜。

⑺朔吹:北风。

⑻玉塞:玉门关。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饮马长城窟行选自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瑟调曲》。

又名《饮马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远道不可思〕这是句反话,意思是人在远方,相思徒劳无益,所以“不可思”。

〔宿昔〕昨夜。

〔展转〕他乡作客的人行踪不定。

也有人认为是反复的意思,指自己反复思量。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无叶的枯桑也能感觉到风的吹动,海水虽然不冻,也能知道天气的寒冷。

言外之意,难道我不知道自己的相思之苦吗?这是民歌中常用的比兴手法。

〔媚〕爱悦。

〔谁肯相为言〕有谁肯为我捎封信呢?言,问讯。

又译作“谁肯来安慰一些我呢”也通。

〔双鲤鱼〕放书信的函,用两块木板做成,一底一盖,刻成鱼的形状。

〔烹鲤鱼〕指打开书函,这样说是为了用语生动。

〔尺素书〕即书简。

素,生绢,古人在上面写字。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坐在脚后跟上。

如果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了。

〔上言〕前边说。

“下言”就是后边说[译文]河边青草连绵,引起我无尽的思念。

思念那远方的良人,可是这一份相思却无从获得宽慰。

我只有在梦中才能与他相会,梦里他分明在我身边,而好梦乍醒才知他依旧远在异乡。

异乡是那么遥远,他的行踪又漂泊无定,想要见面真是难之又难。

枯桑虽无枝叶也能感受到北风的凛冽,海水虽不结冰也能感觉到天气的严寒。

只见别人各自回家欢聚,谁肯对我稍加安慰?有个客人打从远方而来,带给我一封信。

赶紧叫小孩把信函拆开,里面有块一尺长、用白绢裁成的信笺。

我伸直了腰跪着读信。

《饮马长城窟行》的诗意与鉴赏

《饮马长城窟行》的诗意与鉴赏

《饮马长城窟行》的诗意与鉴赏《饮马长城窟行》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作的《昭明文选》,清·沈德潜《古诗源》将诗作列入蔡邕名下。

该诗描写了一个独居的思妇梦想见到她远行的丈夫,而远方客人送来丈夫的书信,其意仅是“加餐饭,长相忆”六字而已,体现了女主人公从痛苦绝望到惊喜激动再到失望平静的心情,表达了与丈夫别离的女主人公在家中“独守”的悲苦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饮马长城窟行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沂编的《文选》,归入“乐府·古辞”。

该诗的作者问题,历来有争议。

《文选》李善注云:“此辞不知作者姓名。

”《玉台新咏》则以为是汉蔡邕所作。

当代也有人认为与蔡邕并无关系,而是东汉之前即流传于民间的歌诗。

原文:《饮马长城窟行》两汉:佚名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

(夙昔一作:宿昔)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注释: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夙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

言:问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

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饮马长城窟行翻译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翻译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翻译赏析饮马长城窟行翻译赏析饮马长城窟行翻译赏析1饮马长城窟行原文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饮马长城窟行译文及注释译文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

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

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

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注释绵绵:这里义含双关,由看到连绵不断的青青春草,而引起对征人的缠绵不断的情思。

远道:远行。

宿昔:指昨夜。

觉:睡醒。

展转:亦作“辗转”,不定。

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入门,指各回自己家里。

媚:爱。

言:问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

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烹:煮。

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

素,生绢。

书,信。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赏析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①。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②.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③.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④。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⑤!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⑥,呼儿烹鲤鱼⑦。

中有尽素书⑧。

长跪读素书⑨,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⑩。

1、注释:①绵绵,延续不断,形容对于远方人的相思。

②宿昔,指昨夜.③展转,亦作"辗转".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

"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

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④枯桑,落了叶的桑树。

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

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⑤媚,爱.言,问讯。

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⑥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⑦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⑧尺素,素是生绢,古人用绢写信,指代信。

⑨长跪,伸直了腰跪着。

⑩末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加餐食,美味隹肴,因为古代生活不易,孟子曾有"老者衣帛食肉"的说法,日常美食的享用,非得要老年人或富贵人家不可;尤其是在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三餐不继是很有可能发生的惨事.2、参考译文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

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

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

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

饮马长城窟行优秀原文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优秀原文及赏析

原文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翻译 切:凄切。

交河:北方河名。

瀚海:沙漠。

波:沙丘起伏状。

迥戌:远方的边戍。

高节:旗帜。

朔吹:北风。

玉塞:玉门关。

金钲:锣声。

绝漠:大漠。

干戈:指武器。

戢:收藏。

原隰:原野。

纪石:刻石纪功。

荒裔:边荒。

戎衣:战士。

灵台:周代台名。

赏析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王灼《碧鸡漫志》:“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是封建帝王中最为人称道者。

《旧唐书·太宗本纪》里赞日:“贞观之风,至今歌咏。

”其文治武功可想而知。

又据《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载:“于时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

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十有八人为学士,每更直阁下,降以温颜,与之讨论经义,或夜分而罢。

”唐太宗勤于创作,逐渐形成了秀丽勃发、沉渊明丽、高亢爽朗的文风,直至开启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边疆的凄迷、旷远之景。

为保卫疆土,诗人率兵出征,犁庭扫穴,消弭边患,诗中充满了对自己国家、民族的自信和自豪。

诗中所表现的塞外悲壮之景,出征奋然之情,立功慷慨之意,在此后的陈子昂、高适、王昌龄、李白等人所创作的边塞诗中屡有表现,多方阐发。

因而,此诗堪称唐代边塞诗的滥觞之作,有启迪一代文风的重大意义。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切,凄切。

交河,北方河名。

句意为:塞外,寒风悲鸣,十分凄切,交河上,严冰封冻了河道。

据《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载,太宗平定宋金刚之乱时,于“(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可见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诗人亲眼所见,想必此诗亦是濡笔马上而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译文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
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译文】
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经冻结,浩瀚的大海掀起了千百万的波涛,阴山之下千万里全都落满了白雪。

将士们戍边在那远远地高高的烽火台上,一层一层的山峦引领向上显出了高高的气节,众多的战旗被长风吹卷这,将士们在哪长城低下饮马也不停歇。

寒冷的沙滩上连接着骑兵的足迹,狂暴的北风吹断了那边塞上传来的声乐,胡地的灰尘清扫着像那玉(冰冻如玉)做似的边塞,羌族的笛声和那金钲敲击的声音。

与世隔绝的沙漠上干戈都收藏起来了,可那战车却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湿的地方震颤摇曳。

都尉们都从龙堆返回了,将军还从马邑凯旋而来正在捷报。

高扬着妻子让那笼罩着大雾的地方都清净下来了,在石碑记上他们的功名他们又是那样的欢悦,在那荒凉的边界上只要有一个穿着戎装的人(作者自指)去守护,灵武台上(朝廷)的凯歌是来源于国界。

【注释】
⑴切:凄切。

⑵交河:北方河名。

⑶瀚海:沙漠。

⑷波:沙丘起伏状。

⑸迥戌:远方的边戍。

⑹高节:旗帜。

⑺朔吹:北风。

⑻玉塞:玉门关。

⑼金钲:锣声。

⑽绝漠:大漠。

⑾干戈:指武器。

⑿戢:收藏。

⒀原隰(xí):原野。

⒁纪石:刻石纪功。

⒂荒裔:边荒。

⒃戎衣:战士。

⒄灵台:周代台名。

【创作背景】
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创作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九月驻跸灵州,太宗平定宋金刚之乱时,于“(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诗人亲眼所见,此诗亦是濡笔马上而作。

【赏析】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它书写了大唐平定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后太宗皇帝的感慨。

全诗没有具体描写两军作战的场面,而是形象地描述了这场战争的发生发展与胜利的过程,是一首描写当时现实事件的史诗。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切,凄切。

交河,北方河名。

句意为:塞外,寒风悲鸣,十分凄切,交河上,严冰封冻了河道。

据《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载,太宗平定宋金刚之乱时,于“(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可见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诗人亲眼所见,想必此诗亦是濡笔马上而作。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瀚海,沙漠。

波,沙丘起伏状。

句意为:广袤的沙漠上,
沙丘连绵不断,阴山上千里雪覆。

此联进一步写塞外之景,壮阔迷茫,渲染了一种壮烈豪迈之情。

其眼光,其气度,真有指点江山,总揽寰宇之势,这一点是此后的许多诗人都难以企及的。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迥戌,远方的边戍。

高节,旗帜。

句意为:烽火中传来了远方的紧急军情,我于是挥兵远赴边疆,一路上层叠的山峦引导着我的旗帜。

此二句点明为救边而出征,军队沿着山路前行,仿佛是山引领着队伍,意即此战很得天时,必将获胜。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句意为:风儿轻轻地吹起旗帜,我们挥师出长城而饮水放马。

马是古代战争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到某处饮马,意即对某处用兵,占领某地。

自秦以来,长城一直是重要的守御工事,诗人敢为前人所不敢为,兵出长城,争雄天下,其傲视寰宇的胸怀确实令后人追慕不已。

这两句点明了题中驰骋宇内,以天下为牧场之意。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朔吹,北风。

句意为:寒冷的沙漠上,骑兵过处,迹印连绵;凛冽的北风阻隔了边塞的噪杂之声。

这是写进军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玉塞,玉门关。

金钲,锣声。

句意为:玉门关一带,胡人入侵的嚣尘已经消逝,羌人们正吹着笛子,敲着金锣,载歌载舞。

大军所指,蛮夷慑服,边境一带很快呈现出一片祥和、安宁的和平气象。

并非倚仗武力,更多的是以德感召,所以使羌人载歌载舞心悦诚服。

《旧唐书·太宗本纪》载:“自是西北诸蕃成请上尊号为‘天可汗’。

”可见在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太宗是做得很成功的,从这两句诗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绝漠,大漠。

干戈,指武器。

戢,收藏。

原隰,原野。

句意为:大漠之上,武器收藏,车仗过处,原野为之震动。

平夷战祸后,军队凯旋,所到之处,群情振奋。

所谓“吊民伐罪”,正义的战争,人民从来都是支持的。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龙堆,即白龙堆,今新疆库木塔格沙漠。

句意为:都尉从龙堆返回,将军们从马邑凯旋而归。

这两句是互文见义,称述得胜还朝,所用地名都是边塞一带,给人以真实感,此后的边塞诗也常用这种手法,罗列多个边关地名,虽然这些地区往往与诗中的事件并无关联,而且地名之间常常不具有确定的逻辑关系。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纪石,刻石纪功。

句意为:旗帜飘扬,云雾弥漫的氛围因之消歇,将士们功勋卓著,应该把他们的功绩刻在石头上,永远流传后世。

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扬麾”指唐军旗帜鲜明地出战,“氛雾”形容外敌入侵,一片纷扰之状。

这是对将士们的称述,也是勉励将士们努力作战以名垂千古,同时也是自勉。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荒裔,边荒。

戎衣,战士。

灵台,周代台名。

《后汉书·桓谭传》:“其后有诏会议灵台所处。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注:“明堂所以祀上帝,灵台所以观天文。

”这里指代朝廷。

句意为:边远、荒凉之地只需一介之士戍守,朝廷中已有凯歌高奏。

大唐王朝,威镇四夷,只需很少的守兵,就可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李唐全盛时,的确如这两句所描述的那样,边境安宁,四境宾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