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最新)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行动方案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行动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省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精神,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
落实关于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要部署,以企业为主体,以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目标,以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为重要方向,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络、数据、平台、安全四大体系,推动共性技术突破,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引领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新高地。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建成领先、一流的工业互联网网络、数据、平台、安全体系,打造2-3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建成覆盖制造业细分行业、重点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特色产业融合应用达到先进水平,形成具有国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力争建成网络设施完备、平台建设领先、融合应用引领、支撑保障有力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
二、重点任务(一)实施网络设施强基行动。
形成高速泛在、智能互联、安全可靠的企业内外网体系。
打造30个以上企业内网改造标杆工厂,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量超过30个,建成3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开展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支持基础电信运营商加快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等重点区域5G基站规划布局持续提升5G 网络覆盖质量,推进窄带物联网、Wi-Fi6、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鼓励制造企业联合运营商开展5G专网+工业互联网建设。
支持制造企业围绕内部资源整合、产品全周期管理、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工业数据处理分析等应用网络需求,对工业现场进行网络互联能力改造,运用新型网络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建设企业内网,全面支撑生产装备、信息采集设备、生产管理系统等生产要素广泛互联,打造企业内网改造标杆。
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意见》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
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
要以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以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为抓手,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关键环节,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强化信息技术产业支撑,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夯实融合发展基础,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充分释放互联网+的力量,发展新经济,加快推动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
《意见》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激发转型新动能;坚持融合发展,催生制造新模式;坚持分业施策,培育竞争新优势;坚持企业主体,构筑发展新环境。
到2018年,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来源,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5年,力争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完备,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普及,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
《意见》明确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7项主要任务,包括打造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推动互联网企业构建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支持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强化融合发展基础支撑,提升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高工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
《意见》提出了完善体制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税收和金融政策、强化用地用房等服务、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国际合作交流等7个方面的政策支撑和保障措施。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政策落实。
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指导意见融合发展
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指导意见融合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迅猛发展,以及制造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了指导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政策支持1. 制订更加积极的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方面的投入。
2. 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项目给予财税等多方面支持,加快发展步伐。
二、加强技术研发1. 建立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研究机构,促进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2. 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共享创新成果,提高整体产业水平。
三、构建融合平台1. 建立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开放平台,为各类企业提供展示、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2. 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应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四、培养人才队伍1.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技术过硬、创新能力强的专业队伍。
2. 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培养有关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专业人才。
五、推动产业升级1. 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2. 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业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六、加强国际合作1.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国际标准化,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2. 加强与世界领先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吸引先进技术和资本,推动我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领域的发展。
七、加强监管与安全1. 建立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监管体系,强化对相关领域的监督与管理。
2. 关注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问题,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安全保障措施。
八、推进应用示范1. 在典型行业和领域开展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应用示范,引领和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2. 加大对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应用示范项目的扶持力度,提高示范效果。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鄂政办发〔2021〕69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2月31日湖北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培育形成我省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奋力打造5G+工业互联网发展新高地,助力制造业集群化、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坚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深度赋能,通过实施“3357”计划(启动3大行动、构建3张信息网络、提升5项产业能力、重点打造7类应用场景),力争到2023年,全省网络基础设施、产业能力体系、应用场景示范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成全国前列、中部领先的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新高地。
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
全省5G宏基站数量达到10万个,实现县以上中心城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连续覆盖。
加快行业龙头企业内网升级改造进度,建设一批5G全连接工厂。
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新建15个二级节点,武汉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达到100亿个。
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
面向工业场景高实时、高可靠、高精度的需求,着力突破一批5G关键技术,加快5G+工业互联网融合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培育一批5G产业链优秀企业,建设50家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力争建设1-2家国家级双跨平台。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的通知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3.11.20•【字号】闽工信函信息〔2023〕582号•【施行日期】2023.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的通知闽工信函信息〔2023〕582号各设区市工信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发局:根据《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闽工信函信息〔2023〕74号)和《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九条措施的通知》(闽工信规〔2022〕11号,以下简称《九条措施》),经各地工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现场核实、网上公示等,确定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89个,其中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第五批)7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第三批)80家、示范平台持续赋能数字化转型(第一批)2家,现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施奖励政策对评选认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应根据企业注册所在地,按照《九条措施》确定的奖补标准,对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运营单位每家给予200万元奖励、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含5G全连接工厂)每家给予50万元奖励、示范平台持续赋能数字化转型的给予136.8万元奖励(其中摩尔云工业互联网平台63.6万元,长乐区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73.2万元),从省级技改专项资金中安排,计入项目法资金。
各地要加快奖补资金直接兑现,力争年底前全部兑现至企业,在兑现奖补资金时,不要求企业重复申报。
同时,上述符合省重点技改项目条件的,可叠加享受省技改项目设备投资补助和奖励政策。
二、加强跟踪服务要认真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和宣传推广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持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未来趋势和挑战
01 02 03 04
挑战 技术壁垒:需要掌握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制造业知识,实现技术的融
合和创新。 数据安全:保障生产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避免数据泄露和攻击。
投资成本:引入新技术需要大量的投资,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
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人员和服务,实现生产过程 的透明化和协同化。
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未来趋势和挑战
01 未来趋势
02 工业4.0: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实现制造业的全面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02 人工智能普及化:AI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 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
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未来趋势和挑战
整体解决方案的未来趋势和挑战
未来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深化,互联网+ 智能制造+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将更加智 能化、自动化和可持续化。同时,随着工业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将更加注重网络 化、平台化、生态化发展。
挑战
实施该整体解决方案面临着技术、人才、资 金等多方面的挑战。其中,技术挑战包括如 何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何保证数 据的质量和处理速度等;人才挑战包括如何 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如何 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等;资金挑战包括如
互联网+智能制造+智 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汇报人:xx
2023-11-27
目录
• 引言 • 互联网+智能制造 • 智慧工厂 • 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工厂整体解
决方案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
工业互联网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是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支撑。
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规范和指导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本形势当前,互联网创新发展与新工业革命正处于历史交汇期。
发达国家抢抓新一轮工业革命机遇,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平台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各国参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工业互联网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启动,在框架、标准、测试、安全、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成立了汇聚政产学研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1.0)》、《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版本1.0)》等,涌现出一批典型平台和企业。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发展水平及现实基础仍然不高,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关键平台综合能力不强,标准体系不完善,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有待提升,缺乏龙头企业引领,人才支撑和安全保障能力不足,与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需要仍有较大差距。
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工业互联网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加快其发展有利于加速智能制造发展,更大范围、更高效率、更加精准地优化生产和服务资源配置,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新动能。
互联网+智能制造整体实施方案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
3+智能制造整体实施方案I1、工厂大数据建设架构2、智能制造产品应用架构3、智能制造领域产品蓝图4、工厂大数据方案核心要素5、人、设备、系统可视化管理6、组织、物流、生产协同管理7、排程、现场、物流智慧管理&云数据工厂目录CONTENTS智能制造实施方案数字化物流管控现场Andon现场监视装置智能化加工设备智能化机械手智能刀具管理能加工中心 生产线智能化生产控制中心智慧制造解决方案智能化仓储/运输与物流智能化生产执行过程管控B高级计划排程数字化质量检测iiftr智能制造"三步走"战略制高点「信息通信网结制制k造造2025 2035 2045主攻方向设计背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战略任务 十大重点领域 九大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居于制造强国中位 迈入制造强国第一方阵大工程黑籐叫* z g 她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业现状□从中国制造业形势看,2013年工业占GDP的37% z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装备制造业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发电设备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60% ;造船占全球比重的41% ;机床占全球比重38%。
在500余种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如何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成为中国政府和企业的一大任务♦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以信息网络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为重点,旨在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制造业新的制高点的〃再工业化〃战略♦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再工业化〃运动♦东盟国家、印度和拉美国家则拥有更低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 “中国制造2025〃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 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 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政策举措,力争到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 〔2017〕5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7〕5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加速推进我省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省目标,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
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推进制造业研发模式、制造模式和服务模式变革,夯实网络、大数据、工业云平台和工业软件基础支撑,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步伐。
(二)主要目标。
到2018年底,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工业云企业用户1000户,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2%,能源利用率提高5%;培育6个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企业,5个制造业“双创”示范基地(园区);2017年首批实施14个新型研发设计、智能化制造、高端生产性服务等重点项目。
到2025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完备,技术创新成为重点制造企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新型制造模式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
二、主要任务(一)打造“双创”平台,推进研发设计模式变革。
构建以省市工业云为基础,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为节点,统一架构、互联互通的“双创”平台服务体系。
骨干龙头企业利用自有“双创”平台,通过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技术、数据、计算等资源,提供研发、管理、营销等服务,汇聚各方创新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大中小企业互动的新型创新生态体系。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1.09.27•【字号】•【施行日期】2021.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促进我区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自治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制定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加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强化安全保障,加快互联网行业应用,构建以工业互联网为重要载体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为加快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标识解析得到初步推广应用;培育形成1-2个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5-10个行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50个企业级互联网平台和实现万家企业登云;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全区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到2025年,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得到规模化应用,形成一批技术先进、引领行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基本构建与我区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全区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重点任务(一)完善网络基础建设1.加快基础网络建设。
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最新)
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X发〔X〕5X号),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推动实体经济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以全面支撑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为战略目标,聚焦工业互联网主攻方向,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推进大型企业集成创新和中小企业应用普及,推动模式创新,促进行业应用,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经济新生态,努力开创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
到X年,制造业企业内外部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逐步展开,建设和运营1个区域级(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和若干个行业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引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商、服务商,推动装备制造、汽车等重点行业的优势企业,建设有标杆示范作用且具有可复制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鼓励现有省、市、园区、产业集群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改造升级,逐步形成全省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立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评估认证机制,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和技术保障能力。
到X年,基本形成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覆盖全省各地、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得到规模化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成为拓展“智能+”的关键支撑,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促使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大规模推广应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任务(一)夯实网络基础,提升支撑能力。
1.改造升级工业企业网络。
推进基于5G的新型网络技术在企业内外部网络的部署应用;实施工业互联网IPv6改造和应用,建立IPv6地址申请、分配、使用、备案管理机制;推进企业内部网络的IP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推动智能安全网关、窄带物联网(NB-IoT)、软件定义网络(SDN)、时间敏感网络(TSN)、网络虚拟化(NFV)、工业无源光网络(PON)、低功耗工业无线网络等新型网络技术应用;支持高性能、高灵活、安全隔离的新型企业专线应用,完成国家部署的网络提速降费任务,切实降低工业企业网络使用成本。
工业互联网项目的实施方案
工业互联网项目的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正逐渐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工业互联网项目的实施,对于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品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1. 提升生产效率: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2. 降低成本: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调度,优化生产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3. 加强产品创新: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三、实施方案1. 建设智能化生产线:通过在生产线上部署传感器、执行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自动化调度和智能优化,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2. 构建数据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数据平台,实现对生产过程、设备状态、质量信息等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 实施智能制造: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优化调度,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4. 加强安全保障:在工业互联网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确保生产数据和关键信息的安全可靠。
5. 推进标准化建设: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四、项目实施步骤1. 项目启动阶段:确定项目组织架构和工作计划,明确项目目标和实施方案,开展相关调研和论证工作。
2. 系统建设阶段:进行智能化生产线和数据平台的建设,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安装、软件系统的开发和集成,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3. 数据分析与挖掘阶段: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潜在问题和优化空间,为智能制造提供数据支持。
4. 智能制造应用阶段:逐步推进智能制造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调度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5. 安全保障与标准推广阶段: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运行。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数字发展战略,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本方案聚焦八条产业链以及钢铁、石化、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夯实平台、网络、安全以及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基础支撑,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深入推进全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二、主要目标到2023年,全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70%。
工业互联网得到有效创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数字化转型成效进一步凸显。
推动28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家企业、30万台(套)以上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
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实现产业园区5G网络高质量覆盖,5G+T业互联网持续深化应用,建成18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构建较为完善有序的标识解析体系。
核心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
培育30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服务商,累计打造30家双跨、行业级以及特色专业型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形成5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APP。
典型示范作用进一步彰显。
构建未来工厂梯队式发展体系,引领制造业制造模式转型,累计建成3家全球灯塔工厂、10家智能工厂、30家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60个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三、实施路径本方案推动企业运用5G、TSN(时间敏感网络)开展内网升级,推动IT(信息技术)网络与OT(生产控制)网络融合。
鼓励企业应用MES(制造执行系统)、SRM(供应商关系管理)、ERP(企业资源规划)和CRM(客户资源管理),打通企业信息流、数据流、业务流。
持续引导组织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升级版),促进企业本质贯标。
中国2025制造实施方案
中国2025制造实施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制造业的竞争加剧,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加强创新驱动。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创新是关键。
我们将加大对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制造业。
二、推动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将大力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实现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
四、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将加大对制造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制造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五、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打破行业壁垒,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制造业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
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六、加强质量控制。
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将加强质量监管,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七、推动绿色制造。
环境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我们将推动绿色制造,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八、加强国际合作。
制造业是全球性产业,我们将加强与国际制造业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制造业与国际接轨,实现共赢发展。
以上就是中国2025制造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我们将按照这一方案,不断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跨越。
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经济的实施方案(最新)
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经济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X政〔X〕7 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工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意见》(X政办〔X〕9 号),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加快我市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经济发展,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到X 年,工业互联网发展体系初步建立,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培育形成1 个以上工业互联网行业示范平台,培育5 家以上应用标杆企业,建设50 个以上“互联网+先进制造业”重点项目,推动500 家以上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互相连通、紧密协同、形成生态,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强劲动能充分激发。
工业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年均增长20% 。
到X 年,建成省内先进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形成若干技术领先、引领行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创新更加活跃、产业支撑更加有力、供给能力更加丰富、融合应用更加普及,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工业数字经济生态更加完善,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及工业软件、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兴技术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大提升。
二、主要任务(一)夯实网络基础1.优化新一代网络基础。
优化宽带网络基础,加速普及光纤网络,推进IPV6 (互联网协议第六版)规模部署应用,推进低功耗广域网城乡普遍覆盖,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水平。
升级移动通信网络基础,扩大4G 覆盖广度和深度,跟进发展5G 网络和应用试验。
推动WiFi 、Zigbee 、LoRa、2G/3G /LTE、NFC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技术在重点地区和行业典型场景的应用,支持NB -IoT 技术相关频段试验和业务试点。
责任单位:市通管办,市工信局、发改委、大数据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X 经开区(高新区)管委会2.促进企业网络全面连通。
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改产业[2019]1762号
■中国经贸导刊◦责任编辑〇张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编者按: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 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便于大家理解掌握,我们邀请专家对《实施意见》进行分析解读,并整理刊发了 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带动效应突出的试点区域典型经验做法,以飨读者。
关于推动先迷制造北和现代服务止深皮誠合发展的卖施意见发改产业〔2019〕1762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 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两业融合 步伐不断加快,但也面临发展不平衡、协同性不强、深度 不够和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存在制约等问题。
为推动先进 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经中央全面深化改 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_、总体思路和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 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 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顺应科技革命、产业 变革、消费升级趋势,通过鼓励创新、加强合作、以点带 面,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探索新业态、新 模式、新路径,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到2025年,形成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 越、带动效应突出的深度融合发展企业、平台和示范区,企业生产性服务投人逐步提高,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两业 融合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一) 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大力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深化新一代信息技 术、人工智能等应用,实现数据跨系统采集、传输、分析、应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二) 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以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发展应用平台体系、提升安全 保障能力为支撑,推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连接,完 善协同应用生态,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和服 务体系。
互联网制造业产业链整合方案
互联网制造业产业链整合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3)1.1.1 市场需求 (3)1.1.2 技术发展 (3)1.1.3 政策支持 (3)1.2 项目目标 (3)1.2.1 技术目标 (3)1.2.2 市场目标 (3)1.2.3 社会目标 (3)1.2.4 财务目标 (3)1.2.5 管理目标 (3)第二章:互联网制造业产业链概述 (4)2.1 制造业产业链现状 (4)2.2 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趋势 (4)2.3 产业链整合的必要性 (4)第三章:产业链整合战略规划 (5)3.1 整合战略框架 (5)3.1.1 战略目标 (5)3.1.2 整合模式 (5)3.1.3 整合策略 (5)3.1.4 组织架构 (5)3.2 整合路径与步骤 (5)3.2.1 明确整合方向 (5)3.2.2 评估整合资源 (6)3.2.3 制定整合计划 (6)3.2.4 实施整合 (6)3.2.5 监控与评估 (6)3.3 整合关键成功因素 (6)3.3.1 领导力 (6)3.3.2 组织能力 (6)3.3.3 创新能力 (6)3.3.4 合作伙伴 (6)3.3.5 市场需求 (6)3.3.6 政策环境 (6)第四章:供应链整合 (7)4.1 供应链现状分析 (7)4.2 供应链整合策略 (7)4.3 供应链协同管理 (7)第五章:生产流程优化 (8)5.1 生产流程现状分析 (8)5.2 生产流程改造策略 (8)5.3 生产智能化实施 (8)第六章:产品研发与创新 (9)6.1 研发体系整合 (9)6.2 产品创新策略 (9)6.3 研发与市场对接 (9)第七章:市场营销与渠道整合 (10)7.1 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10)7.2 市场整合策略 (10)7.3 渠道整合与优化 (11)第八章:物流与仓储整合 (11)8.1 物流现状分析 (11)8.2 物流整合策略 (12)8.3 仓储优化与智能化 (12)第九章:信息化建设 (12)9.1 信息化现状分析 (12)9.2 信息化整合策略 (13)9.3 信息化项目实施与管理 (14)第十章:人才培养与引进 (14)10.1 人才现状分析 (14)10.2 人才培养策略 (14)10.3 人才引进与激励 (15)第十一章: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 (15)11.1 政策法规现状分析 (15)11.2 政策法规整合策略 (16)11.3 标准体系建设 (16)第十二章:项目实施与监控 (16)12.1 项目实施计划 (17)12.1.1 项目目标 (17)12.1.2 实施步骤 (17)12.1.3 资源分配 (17)12.1.4 时间安排 (17)12.2 项目风险控制 (17)12.2.1 风险识别 (17)12.2.2 风险评估 (17)12.2.3 风险应对策略 (18)12.2.4 风险监控 (18)12.3 项目绩效评估与优化 (18)12.3.1 项目绩效评估指标 (18)12.3.2 项目绩效评估方法 (18)12.3.3 项目绩效优化 (18)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各个行业对高质量项目的需求不断增长。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
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做好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的组织实施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领域行业领航标杆,充分发挥价值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为国内企业开展转型实践明确路径。
遴选一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引导企业构建完善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能力体系,不断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持续深化中德智能制造合作。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二、试点示范内容(一)“数字领航”企业支持获得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领域相关试点示范的制造企业,聚焦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转型,构建设备互联、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的技术底座,开展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业务创新,提升成本、质量、效益、绿色、安全等方面的转型成效,打造技术实力强、业务模式优、管理理念新、质量效益高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鼓励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企业总结提炼贯标经验成果,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导向、原则和要求,系统开展战略转型、管理变革、流程优化、技术创新和数据开发利用,深化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系统性构建、运行、优化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能力体系。
1.面向数字化供应链的新型能力建设。
鼓励企业参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指南》(报批稿)国家标准,开展数字化供应链网络设计、计划优化、多元化采购寻源、订单协同、智慧物流、仓储管理与供应链金融,推进数字化供应链全程追溯、风险预警与安全管控,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以平台为依托的数字化供应链网络体系建设。
2.面向智能产品设计与服务的新型能力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制造业是我区重要经济支柱产业,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x〕X号),进一步推动我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和生产体系升级,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x年底,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60%,工业重点行业建设一批工业云服务平台,工业云企业用户数较x年翻一番,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2%,库存周转率提高25%,能源利用率提高10%。
全区建设一批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企业等示范标杆,形成一批示范引领效应较强的制造新模式,初步形成跨界融合的制造业新生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明显提升,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
宽带网络对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促进作用全面提升。
宽带普及率提高到75%,新一代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基本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区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5Tbps。
到x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完备,建成一批全产业链高效协同和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的云制造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产业链互联共享、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共创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二、主要任务(一)推动“双创”平台建设。
一是加快“互联网+”创新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以促进创新创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创新工场等开放式创新模式,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放和共享。
鼓励建设一批基于网络的开放式行业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平台,使创新资源配置更灵活、更精准,凝聚大众智慧,形成内脑与外脑结合、大企业和小微企业及个人协同的创新的新格局,激发全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打造工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以xIBI育成中心、现有各类企业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支持建设10个以上“互联网+”、创新工场等孵化和创新平台。
二是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云制造、云设计、云服务等新型制造模式。
以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面向x制造业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为突破口,不断总结提升和应用推广,重点在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等我区优势特色领域支持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建立重点行业工业云服务平台及工业大数据平台服务功能,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引导中小企业利用云服务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响应速度、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快速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
三是鼓励大型制造企业开放“双创”平台聚集的各类资源,加强与各类创业创新基地、众创空间合作,为全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建立资源富集、创新活跃、高效协同的“双创”新生态。
(二)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一是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
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
加快新型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软件、互联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在装备、产品中的集成应用,建立“可感知、可计算、可交互”智能装备、智能产品产业体系,推动工业产品价值链向高端跃升。
二是推动生产、管理全过程智能管控。
围绕研发设计、生产管控、设备管理、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绿色生产、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推广信息物理系统(CPS)应用。
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柔性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和自适应控制。
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智能管控。
三是推动生产和商业模式创新。
引导和支持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开展远程诊断、在线运维、过程优化、个性化定制、供应链等服务,探索协作和价值创造模式,形成新的研发、制造和组织方式。
(三)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
一是推动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和协同制造模式的创新。
鼓励大型企业加强对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提高供应链反应速度、匹配精度和调动效率,开展网络协同制造,缩短对客户服务的响应时间,促进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实现服务与制造的无缝对接。
推动中小企业加入核心企业的产业链体系,提高产品配套能力,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化制造产业链,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形成区域协同制造发展新模式。
二是推动企业采用众包模式促进生产方式变革。
支持有能力的大中型制造企业通过互联网众包平台聚集跨区域标准化产能,满足大规模标准化产品订单的制造需求。
鼓励中小制造企业通过众包模式构筑产品服务运维体系,降低运维成本。
三是推动企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鼓励生产企业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生产服务价值链重构,由生产产品为主向服务型转变。
借助智能传感、宽带网络、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和产品、环境参数等信息,通过数据建模分析、专家诊断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鼓励食品、药品等行业企业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构建全流程追溯体系,保障产品从原料采购、生产、经营、流通的可视化、透明化,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升级。
(四)强化融合发展基础支撑。
一是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统一部署,加快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在全区城乡普及,不断扩大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
实施“光网城市、提速降费”计划,推进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促进网间互联互通,大幅提高网络访问速率,有效降低网络资费,使互联网下沉为各行业、各领域、各区域都能使用,人、机、物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
到x年,基本实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中小企业全光纤覆盖,平均网络速率达50M以上。
加快建设基于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的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提升网络承载综合业务的性能。
推动电信运营商骨干网络升级,分步实施出省带宽改造和扩容,到x年新增1.5T出省带宽,满足x西部云基地、“智慧x”大数据中心项目运营需求。
二是做大做强软件产业。
充分发挥软件产业支撑和基础性作用,扩大和加强软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鼓励支持软件企业和工业企业跨界融合、协同创新,力争在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利用软件技术加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实现智能管控。
鼓励具备一定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的工业企业,发挥信息化和行业经验优势,开发服务于行业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提供社会化服务。
三是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
推进物联网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重点推动RFID(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通信等物联网产业加快发展,建立集研发制造、配套集成、示范应用、标准推广于一体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四是培育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支持互联网企业、软件信息服务企业、工业设计企业开展面向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的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并开展试点示范,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剥离重组,推动系统解决方案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充分发挥系统解决方案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粘合剂”作用。
(五)支持融合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推动跨界协作、交流。
鼓励互联网、软件企业与工业企业深度合作交流,为传统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并提供咨询、设计、数据分析挖掘、流程优化、运营管理等服务,引导资源向实体经济服务。
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推动企业与区内外科研院所、高校、服务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将基础性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研究成果转化。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或联盟等中介组织的作用,聚集产业各方力量,搭建跨界融合创新平台,组织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促进交流、合作与共享,切实帮助解决行业融合发展及企业转型的现实问题。
二是定期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工作。
以我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全国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试点省份为契机,通过评估工作掌握全区两化融合整体情况和发展态势,及时制定有针对性地推动政策。
同时,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薄弱环节和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采取有效的推动措施提升两化融合水平。
根据评估结果,树立行业两化融合标杆企业,强化行业对标,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促进经验交流与扩散,不断提升企业推动两化融合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
全面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广,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我区31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企业和1家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推动两化融合的方法,争取到x年实现全区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贯标工作,打造互联网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提高工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
一是鼓励企业优先使用国产软件、硬件和技术服务。
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做到可信、可控、可管,使工业控制系统具有抵御高强度连续攻击的能力。
在嵌入式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业云安全等领域,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二是加强重点领域工业控制系统国产密码应用。
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系统密码保障体系,完善密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密码使用管理和服务水平。
推动电力、天然气、化工等领域优先使用满足需求的国产密码算法及产品应用,实现自主可控,确保安全。
三是加强重点领域工业控制系统关键设备的信息安全测评工作。
电力、化工、冶金等重点领域的有关单位要请专业技术机构对所使用的工业控制系统关键设备进行安全测评,检测安全漏洞,评估安全风险。
加强安全测评、电子认证等信息安全基础性工作,建立和引进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安全评测、认证机构,提升用户对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提供商的信任度。
四是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工作。
各级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要加强对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推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和安全保密检查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建立信息安全漏洞信息发布制度。
开展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漏洞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研判工作,及时发布有关漏洞、风险和预警信息。
三、保障措施(一)完善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宽新产品、新业态的市场准入限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营造有利于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环境。
适应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发展趋势,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产学研用联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融合标准制定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围绕新商业模式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