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安排丰富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物态变化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等实验器材,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引导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4.注重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讨论和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观察生活中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并撰写观察报告,以便下次课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如冰融化、水烧开等,尝试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并撰写一篇观察报告。报告要求:不少于500字,内容真实、具体,逻辑清晰。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组选取一个生活中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实验等方式,深入了解该现象的原理和应用。在下节课上进行小组汇报,分享学习成果。
5.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将反思报告提交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选择题:考查对温度与物态变化基本概念的理解;
-填空题:巩固物态变化的特点和热传递规律;
-计算题:运用物态变化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题: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物态变化现象。
3.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1.物态变化与温度-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温度与其分子热运动的状态有关。
2.知道物质的物态变化与温度也有关系。
3.了解物质的固液气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条件。
4.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物态变化和相变潜热。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物质的温度与其分子热运动的状态有关。
2.物质的物态变化与温度也有关系。
难点1.了解物质的固液气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条件。
2.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来探究物质的物态变化和相变潜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问学生们平常接触过哪些物质的物态变化,并引导学生认识温度与物质物态变化的关系。
2. 讲解(15分钟)•首先,教师解释温度与物质微观结构的关系,即物质的温度与其分子热运动的状态相关。
•接着,教师讲解物质的固、液、气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条件。
学生可以通过图像或实验来了解这些条件。
•最后,教师讲解物质的相变潜热及其意义。
3. 实验操作(30分钟)教师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实验1:利用烧杯和热水棒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探究沸点变化的原因。
实验2:加热融化冰块,用温度计记录冰块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过程,从中探究冰的熔化是吸收了多少热量。
实验3:加热开水,记录开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温度与相变之间的关系。
4. 实验总结(10分钟)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物质的相变潜热及其应用等方面的问题。
5. 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出几道关于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结果的总结,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对物质物态变化及温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并鼓励学生在平时多多探究自然现象,并想方设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物态变化》复习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复习和应用》教学设计河南省清丰县实验初级中学张瑞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概念,知道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知道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4.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
5.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6.知道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汽化现象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知道汽化过程吸热、液化过程放热。
7.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能够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知道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三对紧密相关的互逆过程,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任何一种运动变化都有规律、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研究自然科学时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并知道它们与吸、放热的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知识梳理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思考讨论问题,并回答:什么是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0℃的水与0℃的冰哪个更冷一些?为什么?冷热程度一样。
因为他们的温度相同。
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摄氏度(1℃)●拓展应用(08广东)在一个大气压下,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
●知识梳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使用温度计时,首先看清它的量程,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
体温计
①量程②分度值③细管的作用
(复习练习)课件展示练习题
当温度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会发生改变,自然界中有很多的现象都与物态变化有关.
展示下图并由学生填报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汽化(吸热)
固液气
凝固(放热)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6.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知识
框架
温度与温度计构造和原理练习使用温度计
蒸发(制冷)
汽化(吸热)
汽化和液化沸腾(条件和特点)
液化(放热)→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物态变化熔化(吸热)→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曲线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3)蒸发是缓慢而平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举例说明.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液体沸腾的条件?观察沸腾图像.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汽化现象?
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液化现象?
教学程序设计
学生活动
复习
过程
很多自然现象的形成都伴随着物质状态的变化,并且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温度和温度计你还记得哪些?
摄氏度的规定?
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温度计的测量原理
温度计使用
使用前: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使用时:
“放”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物态变化温度教案
物态变化温度教案教案标题:物态变化温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物态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温度单位的转换。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守则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的概念和温度单位的转换。
2. 教学难点:物态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1. 物态变化的概念2. 固体、液体、气体的相互转化3. 温度单位的转换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验现象或者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物态变化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思考。
2. 学习新知识:讲解物态变化的概念和温度单位的转换,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加深理解。
3. 实验操作: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巩固学习成果。
4.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物态变化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理解。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梳理物态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烧瓶等2. 实验视频或图片3. 相关课件和教学PPT六、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物态变化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理解。
3. 练习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物态变化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够熟练掌握物态变化的概念和温度单位的转换?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课题12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本节第1课时课型复习三维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重难点重点:现象识别。
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法器材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教学流程小组学习教师点拨、点评定标导学设疑激趣1、学习目标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共建(一)知识再现1、物态变化(1)观察课本P3页迷你实验室:人造“雨”,完成下面内容:①人造“雨”的过程:②在这个实验探究中,可以看到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③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___________的.(2)引出概念:处于固态、液态、气态的物质分别称为、和。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这三种状态会相互转化。
物理学中,将物质由向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例1】判断下列哪一变化过程是物态变化()A.把铜块加热到100℃B.0℃的冰变成0℃的水C.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D.把大铁片剪成许多块小铁片2、温度与温度计(1)如图所示,人对冷和热的感觉可靠吗? 。
人们用温度表示物体的,温度用字母表示。
常用单位:_______,符号___;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__.(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3)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步骤①估:测量物体温度之前,首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以便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②认: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和。
③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和容器的。
④读:待温度计内的液面时再读数,读书时视线要与液面。
⑤取:测量完毕后,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来。
【例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3、六种物态变化①如图甲是两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晶体(填“A”或“B”),其熔化特点:不断,温度保持。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案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物态变化2.学习了解物质的三种物态及其变化规律3.掌握样本的物态变化曲线及温度变化曲线4.培养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以及使学生明确物质状态的概念和特征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内容为物态变化和温度变化,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物态变化,学习物质的三种物态及其变化规律,掌握样本的物态变化曲线和温度变化曲线,培养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以及让学生明确物质状态的概念和特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物质的三种物态及其变化规律、掌握样本的物态变化曲线和温度变化曲线、培养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理解物质状态的概念和特征。
四、教学步骤1.导入激发兴趣为了让学生对这个课题产生兴趣,在导入环节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质样品的物态变化来引起他们的注意。
此时,老师可以举几个具体例子,如冰的变化、水的蒸发、盐的溶解等,让学生感受这些变化的有效性。
在此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体验,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小实验,如观察物质状态变化的必备条件、测量物态变化的相关数据等。
2.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状态概念与特征在学习物质状态的概念和特征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学习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种状态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举例方式进行讲解。
比如,用热力学的角度来讲解,让学生从热力学原理的角度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三者之间的不同,再从分子运动角度了解三种状态之间的不同等,多角度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
3.充分讲解物态变化规律在讲解物态变化规律时,可以通过展示物质的物态变化曲线或者T-φ(温度-比容)曲线,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状态间的转化过程和规律。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查找固体融化和液体沸腾时的物态变化曲线、液体凝固和气体液化时的物态变化曲线等,以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物态变化规律。
4.实战演练在了解物质状态概念、物态变化规律后,需要让学生参与实战演练。
比如,让学生对某一物样品进行物态变化实验,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变化后物样品的状态和状态间的联系。
11、物态变化-温度教案设计.docx
《§1.1物态变化温度》一、教学课题:《§1.1物态变化温度》二、课时设置:2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理解温度的物理意义,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方法,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大量不同状态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状态分类,使学生体会对物质分类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并通过测量温度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通过对物体温度的估测,提高估测温度的能力,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实事求是的品格四、教学重点: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五、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云、雨、零、露等美丽画面,这些都是水的不同状态,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 (二x 进行新课:1.物态及其变化阅读教材,观察图所示的各种物质,思考一下,这些物质的状态有什么特点?像铁钉、冰块这类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我们称其状态为固态;像水和牛奶这类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我们称其状态为液态;像空气这类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有一定体积的物质,我们称其状态为气态。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状态有三种,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
物态变化与温度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第一节、物态变化和温度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4、理解温度的概念。
5、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6、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常用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探究温度计的原理、引导学生利用转化法的思想制作温度计。
3、通过学习活动,探究、使学生掌握常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2、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养成爱护仪器、实事求是的品格。
3、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重、难点: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2、正确使用温度计教材分析:从本节开始、学生进入物态变化的学习、因此要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水的三种物态的真实存在、尤其是水蒸气是看不见但真实存在。
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在一定条件下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即物态变化、引入这一章的学习。
接下来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引入温度的概念、讲温标、讲对温度的认识、讲准确判断和精确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的构造、温度计的原理及制作和正确使用。
在学习的基础上也测测体温、手心温度、测测冷水、开水温度和盐水结冰后的温度、为后面学习做准备、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对此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真正去关注和研究过的少之又少、加之双流实验学校的学生能力素质不错,故设计较多探究和动手去测测、鼓励同学们大胆动手、敢于动手、敢于思考、敢于去钻研、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过程简述:从生活引入、现在的早晨容易看见大雾、大清早到地里容易观察到霜、再让同学们通过图片见证大自然神奇的物态现象、引出这些都与哪种物质有关?自然介绍水的三态、一张有水变少痕迹的夏天的照片引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再通过雨形成的实验让同学们认识物态变化、自然引入三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任意转化、这一张就是讲物态变化、再引出温度的概念、重点讲1 ℃是如何定义的?讲了人体正常体温、讲了负的温度咋个读、提了华氏温标和绝对温标、因为演示温度计上有。
物理知识点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新版沪科版【精品教案】
1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温度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现象与物质的温度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2.教材分析为改变复习课上教师讲解解知识体系和习题的模式,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本节复习课重点以图片和图象为主线,通过课件增加学生对图片、图像的识别、探讨复习物态变化的知识,增大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放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继续知识的探索,让学习感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是有用的。
3.中招考点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涉及本讲内容的试题大约占2~4分.考点一般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简答题.空题、选择题、实验题、简答题.对本讲的考查主要是: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且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会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综观近几年中考,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相关热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中应注意:物态变化的判断及应用、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液体沸腾的实验、水循环。
规律、液体沸腾的实验、水循环。
4.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掌握了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方式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掌握了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方式------熔化和凝固,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实验能力。
同时也学习了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蒸发过程要吸热及现象解释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另一个难点是关于液化产生的条件及“白汽”形成的原因。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认识液化现象是本课的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相信蒸发过程要吸热以及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到一定时,就会液化这两种现象,除了设计好演示和随堂小实验外,还应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相互交流启发,展开讨论,并引导他们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初中物理_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复习温度和温度计的知识,熟练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并能准确读数。
2.回顾六种物态变化的重点知识,并能利用相关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同时养成节水、节粮的好习惯。
3.通过对熔化、沸腾实验的回顾,进一步理解物态变化规律。
4.通过图像专项训练,提高利用图像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1.熟练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准确读数。
2.通过复习能灵活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现象。
3.理解巩固熔化、沸腾实验过程及规律并能识别和分析图像信息。
【学习难点】利用图像信息解决问题【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2检测目标1的达成;2.通过问题3、4、5、6、7、8、9、10、11、和12检测目标2的达成;3.通过问题13、14、15、16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17、18 检测目标4的达成。
【学习过程】复习课引入:我们刚学完了《物态变化》,这一章内容难度并不大,但是知识点比较多、比较的琐碎,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把这些零散的知识像穿珍珠一样把它们串成一条完美的项链好不好?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用“珍珠”和“项链”分别代表零散的知识点和完整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了解本节复习课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斗志。
板块一:温度(一)基础知识梳理借助导学案的导读提纲,自主复习有关温度的基础知识,并在小组内交流、质疑、答疑。
教师以提问、追问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评价。
问题1、使用温度计时你是如何快速准确的分辨出示数是“零上”还是“零下”?横放的温度计你又是怎样辨别的呢?【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追问的评价方式,让个别学生把温度计读数技巧教给给全班同学。
问题2、利用复习的温度基础知识,你能轻松过关吗?学生自主完成“轻松过关(一)”中的两个问题。
(二)轻松过关(一)1.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 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2.在图中,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两道重点习题及时评价学生对第一板块知识的掌握情况。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学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二、课时教学目标细目表三、课时教学设计【主题】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课程标准】1.1.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中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课标解读】1.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
2.了解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并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内容分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展示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知道物态变化现象。
学习温度计的使用。
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三种物态相互转化的条件与特点,归纳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
最后提出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课题。
本节教学是章节复习课,是知识梳理、深化、综合应用为目的的一种课型。
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对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加深印象,从而深化认识和理解物态变化条件和特点。
并学会科学探究方法。
【学情分析】学校是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学生知识面比较窄,生活经验不足,动手能力比较差。
教学中应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近物理。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及对应的吸热放热,对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例中出现的物态变化现象能够认识。
但是综合分析的能力欠缺,对“白气”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晶体熔化实验和水沸腾实验中具体的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还比较的陌生。
所以通过复习,巩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释现象。
【学习目标】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能说出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及特点,并能举例说明生活和自然中相关现象。
2.通过实验能描述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特点。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界常见的温度值。
【重点和难点】1.重点: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生活和自然界的有关现象。
物态变化与温度 优秀教案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三种物态(固态、液态、气态);2.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4.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5.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2.温度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教学过程】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学生对水的固(冰、雪、霜、雹)、液(水流、雨露)、气(水蒸气)态虽不陌生,但并未认真研究和系统观察。
宜从常见的天气现象导入课题。
图片导入,雨,雪,冰,霜是大自然在向我们讲述水的物态变化。
问题1:想一想,云和雨是怎样形成的?地面上的水分受热蒸发,水变成了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中,高空的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就变成了一些小液滴,还有一些小冰晶。
这些小液滴和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云。
当云达到一定重量,空气不能承受它的重量,小液滴和小冰晶就会掉下来,形成了雨。
问题2:水的三种状态是如何变化的?问题3: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有什么特点?二、测量温度。
(一)温度。
引入“夏天天气很热”到了“秋天天气就会变凉”而“冬天会很冷”,“春天时天气较暖”。
“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
体验1:教师准备三杯水:冷水、热水、温水各一杯,请学生用手指触摸并描述感觉。
步骤1:将左手食指浸入冷水杯,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杯,说出左手的感觉和右手的感觉。
步骤2:将左右手食指同时浸入温水杯中,再说出此时的感觉。
引出: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来测量。
(二)温度计。
实验探究: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回答问题:1.实验室温度计的组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刻度。
2.液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3.总结温度计测量的方法?4.总结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三、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
(通过播放图片欣赏)【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练习巩固】。
5.1物态变化与温度教案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1 物态变化与温度教案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我设计这节《物态变化与温度》的物理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态变化并不陌生,但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进一步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知道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2. 让学生理解温度对物态变化的影响,知道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特别是升华、凝华这两个概念。
2. 教学重点:温度对物态变化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解这一影响。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包括加热器、冷却器、观察容器等)。
2. 学具:实验记录本、笔。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的概念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2. 理论讲解:简要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3. 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物质的物态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4. 讨论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温度对物态变化的影响,理解升华、凝华的概念。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学生对升华、凝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 活动重点: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理解温度对物态变化的影响。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是否理解了温度对物态变化的影响。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进一步理解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验观察环节:1. 我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水、冰、蒸汽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直观地理解物态变化。
例如,我让学生将冰块放在室温下观察其融化过程,然后将水加热至沸腾,观察水的蒸发过程。
温度与物态变化教案
温度与物态变化教案温度与物态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
2. 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现象。
3. 掌握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规律,能够解释为什么会发生物态变化。
4. 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温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
2. 物态变化的概念及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现象。
3. 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规律及解释。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呈现一张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图,引发学生对于温度和物态变化的思考,让学生描述图中不同温度下水的状态,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现象。
2. 感知:教师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如何测量温度,并向学生介绍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和华氏度。
实验步骤:将一杯水倒入塑料杯中,在水的表面插入温度计,记录下温度。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温度计上的水银柱会上下移动,最后停在一个数字上,这就是水的温度。
3. 理解:教师向学生介绍物态变化的概念,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并通过实验向学生展示不同温度下物质的物态变化现象。
实验1:取一块冰放入容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冰的物态变化,从固态逐渐转化为液态。
实验2:将容器中的水加热,观察水的物态变化,从液态逐渐转化为气态。
4. 拓展:向学生介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规律,并解释为什么会发生物态变化。
1) 物质在升高温度时,分子动能增大,距离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固态转化为液态。
2) 物质在继续升高温度时,分子动能进一步增大,距离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减弱,液态转化为气态。
3) 相反地,物质在降低温度时,分子动能减小,距离减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气态转化为液态,液态转化为固态。
五、归纳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同时还学习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现象和规律。
温度可以决定物质的状态,高温会使物质由固态转化为液态或气态,低温则会使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或固态。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与温度》教案、教学设计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通过讨论冬天河面结冰、夏天冰雪融化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2.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验展示物态变化过程,让学生在观察中理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例如,演示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吸热和放热现象。
3.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不同物态下的温度特性。如在一定温度下,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并记录温度变化。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温度对物态变化的影响。
4.学会使用温度计等基本测量工具,进行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5.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掌握吸热和放热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物态变化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态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和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如用图形、表格等形式,展示物态变化过程和热量变化。
2.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针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和指导。
3.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2.设计一道实验题目,要求运用物态变化与温度的知识,通过实验验证一个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请同学们撰写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所需材料及注意事项。
3.从生活中选取一个物态变化现象,分析并阐述其背后的物理原理,以及温度对这一现象的影响。请同学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增强表达效果。
3.结合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九年级物理教案)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
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案九年级物理教案教学目标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学重点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温度不变特征。
3.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影响。
教学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溶解曲线的辨识。
液体沸腾的温度曲线特点与辨识。
2) 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
课前准备试卷-课件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1、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三态1、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
(二)、温度的测量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
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3、温度的测量(1)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b、使用前认清温度计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c、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d、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淇滨区第一中学活页教案—九年级物理
九年级物理班执课教师:执课时间:年
作业设计阅读下列资料,思考、解决资料后面的问题.?
资料:如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
电冰箱工作过程中,致冷剂氟利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迅速蒸发①热,使冷冻室内温度②,气态的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致冷剂液化③热,液态的致冷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1)在资料的①、②、③三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②;③。
?
(2)小明发现家里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的质量有问题。
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为什么?
(3)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那么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能不能降低室内温度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