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前预习的几个方法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策略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72b75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e.png)
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策略
以下是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的策略:
1. 阅读课文:在开始学习新的课文之前,先阅读整篇课文,了解主题和故事情节。
可以使用指头指着词语或用手指在文字上滑动的方式帮助专注阅读。
2. 标记生词:将不认识的生词标记出来,可以在课文旁边或用彩色笔在文中划出。
在课文后面记录生词的拼音和中文意思。
3. 配合图片:如果课文中有插图或图片,可以仔细观察图片,了解人物或物品的形象特征,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参考。
4. 提前预测:根据课文的题目、标题、插图或开头几句话,预测故事的发展。
想象可能发生的情节,这样在阅读时会更加有针对性和主动性。
5. 创设问题:在阅读前,提前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主要人物是谁?故事发生在哪里?发生了什么?这样可以帮助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6. 反复阅读:在初次阅读后,反复阅读课文,尽力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可以用手指指着每个字,慢慢阅读。
较难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7. 记录问题:在阅读时,将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
在课后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解决自己的疑惑。
8. 朗读课文:在预习结束后,大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可以提高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的策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生语文预习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生语文预习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faab59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6e.png)
小学生语文预习的方法有哪些课前预习是学好语文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在上课前一定要做好语文学习的预习,能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语文预习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生语文预习的方法1 “读”:一读课文前面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明确这篇课文应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了解通过本课学习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应如何学习本篇课文等;二读课文,将课文读熟、读懂。
如预习《分马》时,先读“训练重点”,明确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掌握详略主次,主要人物应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那么在上课时就要围绕这个重点去思考。
读“预习提示”,了解这篇小说写作的背景及故事梗概、主题,有利于读懂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
再朗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弄清了这些,上课分析人物性格时就容易多了。
2 “查”: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词等不懂的问题查工具书和有关资料。
在预习课文时,自己查阅有关资料,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
3 “画”:包括在“预习提示”和课文注释里勾画出文章的主题、主要内容、写作方法、文学常识等,便于教读课文有针对性地思考问题;画现文中精彩的词句;画出文中不懂的地方;画出课后。
练习在文中涉及到的地方等。
4 “批”:指批注。
将“画”出的部分作旁批,即对文中的词语、句子、写作方法、写作特色、课后练习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书中。
5 “做”:做读书笔记。
在笔记本上抄写字词,做到“四会”。
即会读、会写、会意(弄清意思)、会用(学会运用)。
在笔记本上摘录文学常识、写出心得体会等等。
6 “问”:提出不懂的问题,在教师上课时求得解答。
在熟读课文和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预习提示”和课后思考题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去,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解决。
以上简要介绍了“六字预习法”的一些基本作法,这只是一些肤浅的认识,对六个字的理解不仅仅是这些,但基本思路是这样。
如果按“读”、“查”、“画”、“批”、“做”、“问”真正落到实处,就可以说过好了课前预习关,过好了这一关,对上好语文课起到重要作用。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516ae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0.png)
初中语文预习方法一.课前预习法:预习很重要,你只有课前预习了,才能提前了解课文内容。
1、预习之前准备一本字典,先把生字词过关。
这样方便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2、标自然段。
3、熟读课文三遍(以上)。
4、概述课文大致内容,了解中心思想。
5、课后题试着做一做,最好不用参考书,这样能提高阅读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课后在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解决。
二.上课听讲法: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学会倾听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得到别人的赞赏。
培养听力首先从听课开始:1.老师讲课时,不要东张西望,要集中精神这是培养听力的第一步。
2.耳朵边听要边记重点,这样方便回家、考试前的复习(笔记最好记书上)。
3.同学回答问题时,不要插嘴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改善自己的不足。
即使同学回答得不够完美,也等同学说完再补充。
三.课后复习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习没预习重要,预习做好了,复习起来就自然跟着容易:1.复习也要拿笔,第二次看要又有收获,把第二次的收获和看法另外写下来。
2.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不要“一目十行”,要同时记重点、生字等知识内容。
四.课外阅读法:(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是学习的重点,多阅读能提高我们自身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1.选书。
选一本好书也是一个人的能力。
2.阅读时拿一支笔,在读的过程中把好词好句句画出来,不一定要背下来,只要了解一些句型,恰当的运用到作文中去。
3.摘抄就是把你画记的那些好词好句摘抄下来,用于作文,专门找一个本子。
摘抄和阅读又不一样,它要更深一层。
摘抄的内容,语言优美是不够的,有时一些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也能写下来、记下来。
4.课外积累的多,课内阅读你自然得心应手。
认真阅读课文:从头到尾,明确*中的重点内容与语言表达方式。
预习新知:根据教材的提示和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逐个把握新学的知识点,并进行相关练习。
梳理思路:通过归纳整理每段文字提供的信息,加深对*的理解,并将其原封不动地复述出来。
2024语文课前指导预习方案
![2024语文课前指导预习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2b457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6.png)
2024语文课前指导预习方案
一、确定预习目标
在指导学生预习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预习的目标。
预习目标应当明确、具体,并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如果课文是古代诗歌,那么预习目标可以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诗歌的主题。
如果是现代文,预习目标可以是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
二、安排预习任务
在确定预习目标之后,需要为学生安排具体的预习任务。
预习任务应当紧扣预习目标,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预习的效果。
例如,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或者让学生通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
三、指导预习方法
在安排预习任务之后,需要为学生提供预习方法的指导。
这可以帮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提高预习的效果。
例如,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快速浏览文章,如何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何标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等。
四、检查预习效果
最后,需要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查。
这可以通过提问、测试或者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通过检查,可以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总之,语文课前指导预习方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预习的目标、任务、方法和效果的检查。
通过有效的预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预习方案,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语文学科的发展。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超全)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d9b87c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6.png)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超
全)
一、通读全文
我们在拿到一篇新课文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词语。
在阅读课文时,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比如写了什么事,介绍了什么人,描写了什么景,告诉了什么知识,抒发了什么感情等等。
要对全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印象。
2.准确地找出所有生字,划出不理解的语句。
3.带着问题再阅读全文。
二、读准字音,了解字词含义
参照拼音,读准生字,对于读不准或者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多读几遍。
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要眼、脑、手并用,把预习时遇到的生字新词用笔划出来。
如果书上有注解,那么可以对照注解,弄懂它的意思;如果书上没有注解,那么就要借助工具书,查一查字典,弄懂它的意思。
查阅工具书在预习、学习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朗读
反复大声地朗读文章,有利于我们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预习的朗读可以读三遍,第一遍主要是巩固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
通顺;第二遍主要是了解文章内容、思想意义;第三遍主要是掌握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四、摘抄
把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
通过这样长时间的积累,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五、思考
通过预习,在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后,思考一下,自己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在课上听老师讲解或请教的,及时记录下来。
预习时要多用心分析,找出疑问,记在预习笔记上,在上课时带着疑问听讲,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如何有效地预习和复习语文课本?
![如何有效地预习和复习语文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bff7f00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6.png)
如何有效地预习和复习语文课本?怎么快速有效地预习和复习语文课本?语文学习,重在积累与理解。
预习和复习是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有效地预习和复习语文课本的建议:一、提前预习:打开学习之门1. 整体把握:认真预习的第一步是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体裁、主题、写作背景等。
可以借助标题、插图、作者简介和课文开头和结尾等信息进行初步了解。
2. 圈点描画:阅读过程中,遇到生词、难句或重点内容,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记,方便理解和记忆。
3. 查阅资料:课前预习过程中遇到不太懂的地方,及时查阅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资料,补充相关知识,建立起初步的理解。
4. 提出问题:提前预习时,主动思考问题,并尝试寻找答案。
这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促进课堂参与,更有利于知识的深度理解。
二、复习:巩固学习成果1. 温故而知新:课堂结束后,及时复习课堂内容,加深理解,尽量减少遗忘。
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朗读文章、背诵课文、摘抄等。
2. 整理归纳: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提取关键词、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等,形成知识框架,便于记忆和应用。
3. 练习巩固:通过课后习题、阅读练习等形式,检验学习成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 拓展延伸:复习不应局限于课本,可以泛读相关书籍、文章,参与拓展学习,丰富知识储备。
三、预习和复习的有效特点1. 认真预习为课堂学习打基础: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掌握一些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
2. 复习巩固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可以加深理解,将课堂学习的知识融汇贯通,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预习与复习相辅相成:预习和复习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从课前预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通过复习,可以加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形成完整的学习闭环。
四、其他建议: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学习计划,坚持每天预习和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种方法增强学习: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预习和复习方法,并灵活运用。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整理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93761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e.png)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整理语文是发展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归是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养、鲜明的个性。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1一、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蠢蠢欲动,才能产出预习的精彩。
因而在预习指导时,要丰富预习形式,意趣预习汇报和评价,让预习变得好玩有趣,让预习成为期待。
1、预习组织:灵动多变小学生,喜欢求新求异。
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预习组织时,切忌格式化,一成不变。
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文本体裁,因人因时制宜:对于没有预习经验的,学习不自觉的学生,可以把预习移到课堂上来,通过指导,让学生掌握初步的预习方法,降低预习难度;当学生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并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时,可以把预习移置课前,以家庭作业或自主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内容简单,学习目标不高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有一定难度,特别有明显问题产生的文章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形式完成;根据学生的预习程度,还可以采用指导、半指导、自主等形式进行,由扶到放,循序渐进,一切视学情而定。
2、预习方式:因文设预单调乏味繁杂的预习作业应当被摒弃,预习应因文设预,不同的文章预习方式也应有变化:常规预习法,可以让书上“星星点点”,也可以在作业本上“抄抄写写”;作业预习法,可以以“导学单”“预习单”“导学案”面容出现,也可以直奔中心,试做《作业本》《同步练习》上的基础性作业;设计预习法,可以让学生根据文本材料设计一份练习题、小试卷,也可以创编一份卡通型学习小报;当预习遭遇《开国大典》时,会场方位图会使学生兴致盎然;当预习恰逢《草船借箭》《将相和》时,人物关系图会使预习徒增意趣;自学小诗,不妨给小诗配上画;拿到说明文的,可以试着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把课文换一种说明;每一册的综合性学习,可以布置学生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甚至上街“诊学”……这样的预习方式,既贴近孩子的心理,吸引孩子的兴趣,又能使孩子对所学充满期待,催化预习效果的高质落实。
语文课前预习的几个方法
![语文课前预习的几个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8ac311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d.png)
语文课前预习的几个方法韩愈曾经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皆文章”。
学好语文,不仅在于有利于做学问,也是有利于做好人本身。
但是对语文的学习,大部分孩子却时常苦于没法领悟语文的曲折微妙,难以习得要领,明白真谛。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语文的正确学习,同样离不开首先重要的“预习”事项。
那么该如何预习语文呢?今日,就语文要如何预习给大家几个方法,盼望能为各个探究人生学问的孩子铺好第一块砖。
一、方法窍门(一)扫瞄课文预习语文,先要通篇快速扫瞄,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在扫瞄的过程中,也不能光是眼睛干事,头脑和心灵却没参加其中。
心手脑都要做好相应的预备,要知道每段也许在讲什么,每段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千万不要小看扫瞄全文这个部分,可以对新学问有个初步的了解,并且在大脑中形成初步的熟悉。
快速扫瞄全文,不仅可以大致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还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和理解力量。
这样就会使孩子在读课文时就有了正确的思维定向,一开头就能抓住重点,能够领悟全文的意思。
(二)把握生字预习一篇课文,字词句是基础。
课前的预习可以从读、圈、查、划、抄入手,循序渐进。
首先要能够认读生字和词语,对于简单出错的拼音应当重点把握。
比如生字里边的平舌、翘舌、前鼻音等的区分,在预习时要多加留意。
还要留意生字的写法,低班级孩子要留意其笔顺。
对于不会读的生字,可以利用字典弄会,留意标音,多读几遍。
学过后,把词语、生字默写,做到精确无误。
(三)默读课文把握了生字后,接下来就是进行全文默读一到两遍。
默读的速度不要过快,每一段每一个字都要读顺、读准。
默读的时候,可以悄悄地思索、比较、推敲,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
这样做,可以促进思索,促进理解的深化。
在默读的时候,还要提倡一边读一边动手。
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所以在默读过程中,要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提高思索的质量。
孩子学会了默读,养成了习惯,就会终身受益。
小学二年级语文预习技巧方法指导
![小学二年级语文预习技巧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f536b80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0.png)
1.阅读课文前,了解主题:在阅读课文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课文的
主题,通过标题或者短暂的浏览,让孩子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更好地理解课文。
2.清晰的预习目标:在开始预习之前,可以给孩子明确一个预习目标,比如让孩子找出生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等。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有一个
明确的学习方向,并提高预习效果。
3.边读边思考: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边读边思考,让孩子
积极思考课文中的问题、故事情节或者角色性格特点等。
可以提醒孩子注
意思考一些关键词或句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4.查找生词: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词,可以引导孩子使用词典查找生
词的意思。
可以告诉孩子词典的使用方法,并帮助孩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同时,鼓励孩子写下这些生词,在后续的课后复习中再次进行巩固。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有哪些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fe89cc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9.png)
课前预习是学好语文的重要环节,做好了语文学习的预 习,一定能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而有效率的学习,对减 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兴趣、巩固素质教育的成果有重 要意义。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建议 1.默读 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 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初 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比如课文 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写了一些什么景, 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 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 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 2.查问 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 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 初步了解它的意思。还可以查一些课外资料。 3.朗读 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 不如用嘴读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 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 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 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 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4.摘抄 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 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写一遍”,动 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有哪些
一、查问求助。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 字、新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 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 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 读音、意思和用法。另外,对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尝 试着去查阅有关书籍获取新知;还要查阅文章写作的背景以 及相关的知识。搜集有关课文的资料,拓展自己的视野,对 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查字典、 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 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二、读通课文。预习时要多读几遍课文,还要注意每一 遍的读都要做点什么。课文一定要朗读,而且应该放声朗读。 朗读不仅能训练自己的发音,还可以通过语气的变换,加深 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课文时,可分为三步来进行:第一步 为初读,可以大声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标注 出来。然后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 文等弄懂词义,也有利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第二步为 有感情地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理清课文脉络。第三步则 是精读,通过细致地朗读、思考,解决课文中的问题。 三、摘抄词句。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 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 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学生
关于小学语文自主预习的方法
![关于小学语文自主预习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5207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5.png)
关于小学语文自主预习的方法小学语文自主预习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之前,利用自己的时间和方法,对即将进行的语文课内容进行预习。
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文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关于小学语文自主预习的方法:1. 阅读课文学生应该认真阅读课文。
可以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大致的内容和结构。
然后,再慢慢地读第一遍,注意理解词句的意思和上下文的关系。
如果有生词或不懂的地方,可以先标注并在之后查词解释。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想象情境和角色,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2. 标注课文在第一轮阅读之后,学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或荧光笔标记出重要句子、关键词以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这样在课堂上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并讨论这些重点内容。
3. 思考问题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帮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课文的要点。
他们可以思考:主题是什么?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如何?故事的起伏曲折在哪里?等等。
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整体情节和细节。
4. 总结要点在预习的学生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总结课文的要点。
这一过程可以帮助他们整合和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5. 扩展阅读如果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某些主题或知识点很感兴趣,可以选择相应的扩展阅读材料。
这可以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面,丰富课堂讨论的内容,并提高阅读能力。
6. 制定学习计划为了更好地安排自主预习的时间和内容,学生可以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在计划中可以规定每天预习的时间和要阅读的内容,并设立合理的目标。
执行学习计划可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7. 课前复习在课程开始前,学生可以再次回顾和复习预习的内容。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堂讲解内容,询问问题,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小学语文自主预习是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认真阅读课文,标注重点内容,思考问题,总结要点,扩展阅读等方式,能够提前了解课文内容,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1eaf86be518964bcf847c2a.png)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有哪些,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一、读课文时,必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
要做到这点,先扫除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障碍,利用工具书,明白字词的音、形、义。
当“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的时候,结合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的这个字词应当选哪一种。
二、搜集资料。
关于作者,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具备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些课文出自于大家之手,预习时可以利用手边的资料,网络工具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有个明确的了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课文的有关内容。
关于写作背景,新课标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
作为高年级的同学,应当有能力了解相关课文的历史背景,如:《金色的鱼钩》《负荆请罪》《将相和》《詹天佑》《草船借箭》等感受经典,学生在课前搜集并查阅相关的图片、数据、光碟、文字资料后,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知识,社会环境做到心里有数,才会在课堂上更易理解老师所新授的知识。
三、理清脉络。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知识已有一定沉积,读了课文后需要进行一些思考。
可以从这几方面提问题: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是从那几方面来写的?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我们可以将全文分为哪几段?用一句话概括每一段的段意。
除了这些内容,预习单还出现字词方面的内容。
因此,根据不同的文体,精心设计好预习单,让学生拿到预习单,目标明确,思路明晰,为高效课堂的实施奠定基础。
四、做好批注。
学习语文主要是品读。
品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品读含义深刻的,优美的句子或段落。
,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
待到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
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
关于小学语文自主预习的方法
![关于小学语文自主预习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c150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1.png)
关于小学语文自主预习的方法一、利用课外阅读扩展知识小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扩展语文课程以外的知识体系。
在进行自主预习时,选择与语文课内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如课外读物、文学作品等,对内容进行了解和把握,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通过外部阅读的形式,学生可以开拓思维,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积极培养自己对语文的兴趣。
二、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理解在进行自主预习之后,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通过和老师、同学们的交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和同学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进步,这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三、做好笔记,复习总结在进行自主预习时,学生可以做好笔记,将重点知识点逐一记录下来。
通过做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中的重点内容。
在课后,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笔记进行复习总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做好笔记是小学生进行自主预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学习的重要工具,小学生在进行自主预习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搜索引擎、在线教学平台等,学生可以获取到大量的学习资料,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互联网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视频、音频等形式,提高学习的趣味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五、进行小组学习,共同进步小学生在进行自主预习时,可以选择和同学进行小组学习,共同探讨所学知识。
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和同学一起学习,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小学语文自主预习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重要。
通过各种方式的自主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进行自主预习时,学生可以利用课外阅读、课堂讨论、做好笔记、利用互联网资源、小组学习等方法,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
语文课文“五步预习法”方法与步骤
![语文课文“五步预习法”方法与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17101605e518964bce847c3f.png)
语文课文“五步预习法”方法与步骤
一、读课文三遍
首先,把本篇课文读三遍。
一般生字都有标出拼音的,完全可以把整篇课文读完,而且要有感情的去朗读,一边读一边在心里理解这篇课文,读了三遍后也能知道此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把大致内容说一次。
二、标出生字和分好自然段
把本课要记得的生字都要标出来,可以顺便组好词。
还有把自然段分好,老师在上课时会问到,本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得做好记录,第二天能正确回答。
(学生在完成标段后,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会认”的生字,在课文中用“O”画出,而要求“会写”的生字,用“□“画出。
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一看一画就认了两遍,方法简易实用,识记生字效果较好。
)
三、作者简介要写好
再来找出本篇课文的作者,他的简介,历史背景,是哪里的人,做什么工作的。
这些可以网上查,也有辅导书,可以记录下来。
四、重点,疑难点都要标出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什么,主题思想是什么,用铅笔圈起来,为什么要用铅笔,是因为怕错老师讲课后好修改,不会把书画得乱七八糟的,一些不懂的心中有疑问的也标出来,可以课堂提问,也可自己认真听老师讲课,慢慢理解和熟知。
五、把一些好词好句记录在好词好句本子里面
每个学生一般都有一本好词好句记录本,一个学生的作文就是这样练得优秀起来的。
慢慢地让自己一天天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做到下笔如有神,做到词汇丰富,让你的作文更丰富更生动。
六、课后思考题先试做
每篇课文后面都有几道思考题,和对本课课文的要求,先试着做做,把会做的先做好,不会的记录下来,第二天老师会讲解,然后自己再补上,把需要要背的段落用笔做个记号,然后一边听课一边慢慢地背下来。
语文课前预习方法
![语文课前预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cfa2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2.png)
语文课前预习方法
1. 阅读课文: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可以先读标题、副标题、段落首尾句,获取一些关键信息。
然后再仔细阅读全文,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查字词:遇到不熟悉的字词,可以查字典或在线工具,了解其意思、写法和词性,可以帮助理解文章内容。
3. 划重点:在课文中划出关键词、难点词句等,有助于记忆重点内容。
4. 提问思考: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问自己,思考文章的目的、观点以及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
这样可以增强思维的活跃度,提高理解能力。
5. 写读后感:在课前预习结束后,可以尝试写一篇读后感,总结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
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便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
6. 预习导图:使用概念思维导图等图表工具,将文章的关键词、主题、中心思想等进行整理和归纳,帮助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在关系。
7. 练习题目:完成课本或相关练习题目,检验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8. 听录音或观看视频:如果有音频或视频资源,可以尝试听录音或观看视频,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调整,主要目的是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参与和学习效果。
语文课前预习方法
![语文课前预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d9ae5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f.png)
语文课前预习方法
1. 阅读课文:提前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和结构,并标记不理解的词语和
句子。
2. 查阅资料:如果课文涉及到一些历史、文化或专业知识,可以事先查阅相关资料,
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3. 分析词语:从课文中选取一些重要的词语进行分析,了解其词义、词性和用法,有
助于理解课文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4. 阅读背景知识:了解课文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例如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可以帮助理解和欣赏课文。
5. 阅读扩展材料:如果有相关的扩展材料或参考资料可供阅读,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
择阅读,以扩大对该课文主题的理解。
6. 预测问题:基于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提前思考一些和课文相关的问题,并尝试回答
这些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参与讨论。
7. 总结概括:在预习完成后,可以对课文进行概括和总结,例如写下几个关键句子或
写一篇课文摘要,以便在课堂上做好笔记和思维复习。
语文预习的方法有哪些
![语文预习的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047aa3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e.png)
语文预习的方法有哪些做好课前预习的方法读――预习的第一步。
先把新课轻声地读几遍,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接着根据的写作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然后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思考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通过思考,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后面的学习、理解课文作一些辅垫。
当然,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还要注意查找资料。
预习课文时,使用工具书、网络,查找、搜集有关资料、图片。
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
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
现在学生最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
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预习中还有重要一环――动笔画。
在这个环节中,要求熟读课文,动手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疑惑的问题用符号标划出来,便于理解应用和考查。
(1)标出课文的自然段;(2)划出生字词语;(3)划出重点句子,如“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在标划过程中,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记。
比如:文中的生字生词可以用“――”标出,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用“△”标明,描写优美的句子用“……”,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
加以标记,在课中注意掌握,学习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古人云:“学贵有疑”。
预习时还要认真阅读课文,积极思考问题。
在预习课文时,思考问题,并进行质疑,这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行为。
学而多思、思而有辩、学而有疑、疑而有问。
因此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出课文中最令人感动的地方,融入自己的理解;初步学会用简洁的文字给课文加批注,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和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样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技巧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3a91b7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1.png)
小学语文预习方法技巧小学语文预习方法指导(一)默读1、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
)2、用横线划出生字、词和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词语多读一次。
3、用波浪线划出不理解的句子、你喜欢的句子或者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
4、圈出后鼻音和翘舌音,默记。
(能干的可以找出多音字,近反义词等)(二)查问1、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读准生字字音,口头组词。
2、数笔画、说偏旁、结构,书空或者抄写一遍。
3、用各种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象形、会意、形声,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做动作,猜迷语,奇思妙想)4、理解要掌握词语,口头说说词语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5、选一些词语口头造句。
(三)朗读1、读课题,思考:我想知道些什么?2、大声朗读课文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
重新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想说明的东西。
回答: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懂得了、明白了)什么?第三遍(低年级不做要求)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回答: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告诉我们的?3、大声朗读你不理解的、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或者是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句子)3次。
(四)摘抄1、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如果还是不理解就摘抄到本子上,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2、摘抄喜欢的和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句子)或者为什么觉得这些词语(句子)写得好并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五)思考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么?做个记号,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六)拓展1、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2、仿写句子或者段落。
简单归纳为:一、读课题,我想知道什么?二、读文,画出自然段,画出重点词。
三、读文,理解课文。
查阅不懂的词语。
四、读文正音记生字。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5cb97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2.png)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阅读课文:在课前,学生可以事先阅读即将学习的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或文章的主题。
可以标记不懂的词汇和短语,以便在课堂上询问老师。
2. 理解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是课前预习的重点。
学生可以尝试总结文中的主要观点和重要事件,并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 查找词义:通过查阅字典或词典,学生可以预先了解不熟悉的词语的意思。
这样可以提前准备好问题或者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4. 拓展思维:学生可以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
可以思考一些扩展性的问题,如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写作手法的使用等。
5. 参考资料:可以寻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相关文学作品、历史背景等,以提升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6. 预习安排:在每天的课前预习中,学生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按照计划完成预习任务。
可以将预习内容记录下来,方便在课堂上参考和复习。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准备上课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提高课堂上的学习
效果。
同时,预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前预习的几个方法
韩愈曾经说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皆文章”。
学好语文,不仅在于有利于做学问,也是有利于做好人本身。
但是对语文的学习,大部分孩子却时常苦于没法领悟语文的曲折微妙,难以习得要领,明白真谛。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语文的正确学习,同样离不开首先重要的“预习”事项。
那么该如何预习语文呢?今天,就语文要如何预习给大家几个方法,希望能为各个探究人生学问的孩子铺好第一块砖。
一、方法窍门
(一)浏览课文
预习语文,先要通篇快速浏览,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在浏览的过程中,也不能光是眼睛干事,头脑和心灵却没参与其中。
心手脑都要做好相应的准备,要知道每段大概在讲什么,每段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千万不要小看浏览全文这个部分,可以对新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并且在大脑中形成初步的认识。
快速浏览全文,不仅可以大致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还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这样就会使孩子在读课文时就有了正确的思维定向,一开始就能抓住重点,能够领会全文的意思。
(二)掌握生字
预习一篇课文,字词句是基础。
课前的预习可以从读、圈、查、划、抄入手,循序渐进。
首先要能够认读生字和词语,对于容易出错的拼音应该重点掌握。
比如生字里边的平舌、翘舌、前鼻音等的区别,在预习时要多加注意。
还要注意生字的写法,低年级孩子要注意
其笔顺。
对于不会读的生字,可以利用字典弄会,注意标音,多读几遍。
学过后,把词语、生字默写,做到准确无误。
(三)默读课文
掌握了生字后,接下来就是进行全文默读一到两遍。
默读的速度不要过快,每一段每一个字都要读顺、读准。
默读的时候,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
这样做,可以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
在默读的时候,还要提倡一边读一边动手。
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所以在默读过程中,要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提高思考的质量。
孩子学会了默读,养成了习惯,就会终身受益。
(四)做课后习题
只要孩子认真阅读课文,就不难发现,很多课文后的阅读练习题都是一个统领全文的大问题。
在认真读完课文后,及时做练习题,可以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说《轮椅上的霍金》一文后的阅读练习题:默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
通过做这道题,可以掌握课文的梗概,加深理解课文的内容。
所以,做练习题时,重要的不是题目,而是题目所考查的知识内容,做题只是理解和掌握那部分的内容的一种方式。
因此,做课后练习题时,一定要对每一道题进行全面的思考。
在做练习题过程中,如果实在不会做,可以在题目旁边的空白处做好标记,做完练习题后,查找课本或参考书,把知识点弄清楚。
(五)大声读课文
预习的最后一步,最好是把全文再读一遍。
这里的“读”一定要保证大声地读,切不可声音小得像蚊子嗡嗡叫。
而大声读课文,好处也很多。
第一,大声朗读的实质是朗读者在欣赏自己的声音,有利于孩子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二,大声朗读可以刺激孩子深入理解文章,容易集中注意力,有利于记忆材料。
第三,大声朗读还可以让孩子出口成章,通过朗读所积累的词汇量、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等,对孩子的写作具有最直接的模仿和借鉴作用,帮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
二、不同学段相对应的举措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培养孩子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孩子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前奏,在语文学习中,只有做到充分的预习,才能实现语文学习的高效。
每篇新课文需要预习些什么?预习到什么程度?每个学段要求是不一样的。
(打*为年段重点)
(一)低年级
*1、生字要求:根据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能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能试着给生字组词(找朋友)。
2、朗读要求:根据拼音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3、阅读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思考课后的问题。
(二)中年级
1、生字要求: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自学生字并组词。
2、朗读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词语要求:用喜欢合适的方式自主理解词语意思(三年级重点学习内容之一)
A.词典等工具
B.近(反)义词方法
C. 词素法理解
D. 联系上下文理解
4、阅读要求: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在旁边做上记号(逐步学会质疑)。
(三)高年级
1、生字要求:同前,但已不是重点。
2、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这也需要通过上课后有所悟后的一种能力要求)
3、词语要求:用喜欢合适的方式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4、阅读要求:边默读边思考,了解课文内容,可尝试口头概括或者小标题方式概括主要内容;尝试为文章划分结构和层次;学会质疑,并进行批注和记号,试着自己觉得这些疑问,不会的,课上解决或者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三、一般预习步骤
一读课文,求读准字音,标注拼音,读通顺。
二读课文,划词语,初步理解词语。
三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内容。
四读课文,结合课后或者自己提出疑问,并尝试解决问题
五读课文,对词句理解进行批注。
一二三读课文,适合低年级,一二三四适合中年级,而五步读书法适合高年级。
当然,也要结合孩子本身能力和特色进行分层要求。
仔细的家长会发现,会预习的孩子不是在那边大声朗读,就是在那边静静默读,思考问题,或者提笔写点或,标注点什么。
假如,你发现孩子三下五除二搞定了预习,那一定是有问题的。
对小学生来说,预习应该在所有的家庭作业的耗时比较多甚至是花费时间最久的。
从小养成正确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后便能更加顺利地做到一目十行,逻辑清晰,要领精确,分析得当,结构分明。
进而达到触类旁通,博古通今。
希望上面的方法,对孩子学好语文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