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文章概述了孔子孝道思想的内涵,论述了传承孔子孝道文化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弘扬传统孝文化,促进家庭稳定和睦;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启发思路、拓宽渠道,在全社会形成孝道的保障机制。
标签:孔子;孝道;当代价值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得以展开的重要的精神基础和实践起点。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中,“孝”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的孝道思想具有社会伦理的基础,强调孝要先从自己的父母兄弟开始,推而广之去爱别人的父母兄弟,这才是仁的体现。孔子对孝的解读不仅使人们认识到了孝行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且对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孔子将孝视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强调孝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爱。这种爱首先要求子女要按照周礼的要求伺候父母。因为子女们小时候受过父母的养育,在父母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后,有义务反过来赡养他们。孔子称之为敬养。所谓敬养,首先就是要敬,孝不仅仅是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上的要求,而是要从内心深处感恩父母并把它外发为对父母的爱,关心其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并尽量满足。“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育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可以看出,孔子的孝道思想不仅是要子女尽赡养父母之责,更重要的是要有“敬爱”之心,作为子女应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父母的各种需要,既包括物质的,更包括精神的,否则和犬马就没有区别了。父母从小抚育子女不易,我们要感恩这份爱,真正从内心里尊敬、感激父母。与父母说话时的态度要恭敬,多与父母交流、沟通,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温暖。这种爱还要求子女要遵从父母的意志。“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在这告诉我们,孝最重要的就是要顺从父母的意愿,不违逆,这不仅是父母在世时的要求,即便父母去世也不可有违。当然孔子讲的也不是愚忠愚孝,如果父母有过失,他提出“事父母几谏”,即作为子女虽然对于父母的命令要绝对的服从,但为了父母的名节,在必要的时候也要谏诤。父母也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这时子女要在敬的前提下对其不义之举指出并提出建议。
赡养父母作为最基本的人性、最朴素的情感和最起码的道德,在现代中国是仍然要继续弘扬和发展的。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我国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剧,孝道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被弱化了,有的人对父母的物质生活不闻不问,甚至啃老。还有的人殴打父母,甚至为了小事弑父母,更不要说对父母精神需求的满足了。这些负面现象的出现已经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社会风气,影响到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深入挖掘孔子的孝道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弘扬传统孝文化,促进家庭稳定和睦
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构成单位,其稳定和谐与否,对于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和谐至关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恪守孝道就首先应该做的事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养老问题己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与学习孔子的孝道思想,提倡和发扬孝道,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让他们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安度晚年,提高子女对父母养老的责任感。我国现在正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全球性难题,如何养老也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在中华民族文明一开始的时候就告诫中华儿女要对父母以孝,要从心底爱养育自己长大的这些人。这种思想经过时间的沉淀越来越深入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言一行当中去了,成为了民族的精神传承。在今天我们应该把这一优良传统继承并发扬下去,具体化为实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百善孝为先”的儒家孝道本就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因此,孝作为培养与提高当代人的道德素质、维护家庭、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与方法在今天更要大力弘扬。
二、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我们应以家庭美德为突破口,用家庭伦理规范人们的行为,把孝道思想的优秀成分发扬光大,并推而广之在全社会加以践行。正如孔子所说,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把孝道推己及人,人人互相爱护,那这样的社会就不仅仅是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也是今天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因为懂得孝道的人知道以己度人,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能邻里和睦、家庭稳定,并带动周围的社会成员形成正确是非观、价值观,有利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团结。
三、有利于启发思路、拓宽渠道,在全社会形成孝道的保障机制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不但不应被弱化,而应该加以大力的挖掘和培育。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负面的思想和作风开始出现并日渐严重,如何开拓路径保障孝文化的传承就提上了日程。为此我们要通过传统孝道特别是孔子孝道思想的挖掘,使每一个社会成员从小就懂得应该孝、如何去孝。首先,要在家庭这个社会最小细胞里践行孝道。家庭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是首当其冲的,也是每个人最初接受教育的地方,因此在孝道的建成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从儿童到成年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懂得要知道感恩父母一辈的养育,抚养不易应该成倍的回报父母的爱。这样父母的身体力行就为后代树立了榜样,长大后就会懂得爱自己的父母,敬周围的老人,以及需要帮助的人,如此传承下去。其次,要加强学校的孝道教育。学校是年轻人接受孝道教育的重要场所。虽然家庭的教育至关重要,但学校作为青少年重要的教育机构也承担了孝道的教育职责。青少年逆反心理强烈,学校应从这一现状出发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孝道教育。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这样易于被他们接受。最后,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切实的承担起相关的责任。在社会风气的建设和完善中,政府的责任是引导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因为这一导向对于整个社会道德观念的良好发育至关重要。应该把孝道思想的精华和社会的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其中的重要内涵纳入公民的道德规范,在全国上下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家还要建立健全相应
的法律法规建设,以法律的强制性来引导社会成员形成尊老爱老的风尚,通过严厉惩处不孝行为来营造向上积极的道德取向。社会各级各界也应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宣传,比如乡镇、街道、村组、社区等基层政府和组织可以发挥其贴近群众的优势,在孝道教育宣传中担负起重要职责。
总之,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没有过时,虽然他提出的时间早在两千多年前,但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孔子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但面对社会上种种不孝行为,有人直呼道德滑坡,有人漠视不管,那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们自己做起,去用心体会父母的爱,感恩父母的爱,再用这份爱去感化周围的人,这样人人相互关爱,这不就是和谐社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