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公式习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明想测量常见的两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1)他先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次数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率η140.1 1.80.3260.1 2.40.383% 340.1 1.40.557% 440.2 1.4 1.057%①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②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保留整数),第4次实验是用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③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2)接着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支点处的摩擦不计)。

①他先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机械效率为η1;②然后他将这2只钩码悬挂在C 点,在A 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 点上升高度与第一次相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将____ (选填 “>”“=”或“<”) F 1; [拓展]对比杠杆实验的第①②两步,判断第②步中杠杆的机械效率η2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答案】匀速 74% c 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小 > 见详解 【解析】 【分析】 【详解】(1)[1]测绳端拉力F 时, 应尽量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4N 0.1m100%100%100%74%1.8N 0.3mW Gh W Fs η⨯=⨯=⨯=⨯=⨯有用总 [3]第4次实验,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2m ,测力计移动距离为1.0m 。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和练习答案)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和练习答案)
4s内前进了6m,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 ___0_____J;工人对木箱做功为___6_0_0___J;箱子运动的平均速
度为__1_._5____m/s.
8.2017年1月,中山正式迎来“高铁时代”。某次列车总重为
1×107N,以80m/s的速度水平匀速行驶100s,行驶中列车受到的
实 验 序 号
钢 球 质 量 m/g
钢球
自由 滚下 高度
木块被撞后运 动的距离s/cm
h/cm
甲 20 20
16
乙 20 10
4
丙 40 20
32
15.如图所示,用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和同一木块来探究“物体 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小球从斜面上某处由静止释放, 小球下滑后撞击斜面底端的木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通过 木块通过的距离 来比较动能大小,这种研究方 法叫____转__换____法; (2)由图甲、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质__量_相__同__时_,__速__度_越__大__,_动__能__越_大__. (3)实验中若使用的木块质量较大,为确保实验仍有较明显的现 象,有很多种方法。请回答一种方法_增__大__小_球__在__斜_面_.上的高度 (4)如图丁为某段道路的标志牌,结合上述实验结论请回答 ①为何要对机动车限定最高行驶速度?答:__速__度_越__大__,_动__能_;越大 ②为何不同车型限定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同?答质__量__越_大__,__动_能__越_.大
向太空,并进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29.8公里的预定轨
道,飞行15天后与26日8时安全返回地面。飞船在轨道运行过
程机械能守恒,在近地点时动, 能最大,飞船从近地点向远地 点运动的过程动中, 能转化重为力势 能(选填“重力势”或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图甲中,杠杆静止时处于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

(2)如图乙所示,在A 点挂 2 个重力均为 0.5N 的钩码,在B 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N。

(3)如图丙,保持A 点所挂砝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从a 位置转到b 位置,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拉力F 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一直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4)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丁所示,此过程中,拉力的力臂___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要使图丁状态下的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可将弹簧测力计绕B 点 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小角度。

(6)小华用如图戊装置进行探究,发现总是无法得到教材上所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用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 的钩码挂在杠杆A 处,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其移动的距离为s,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若将钩码移动到B 点,仍将它匀速提升h 的高度,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选填“>”“=”或“<”)F,杠杆此时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_η(选择“>”、“=”或“<”)。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是九年级物理中的重要章节,主要讲解了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

简单机械是机械原理的基础,掌握了简单机械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功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是描述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下面是关于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1.简单机械的定义:指只有一个能够转动的零件,或只有一个能够运动的零件,或只有一个能够变形的零件的机械。

2.简单机械的分类:按机械原理可分为杠杆、轮轴和滑轮;按作用方向可分为斜面、楔子和螺旋。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利用杠杆的杠杆效应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原理。

-轮轴原理:轮轴原理是指利用轮轴的转动将力转化成力矩的原理。

-滑轮原理:滑轮原理是指利用滑轮的滑动来改变力的方向的原理。

-斜面原理:斜面原理是指利用斜面的倾斜度来减少物体所受的力的原理。

-楔子原理:楔子原理是指利用楔子形状将力分成两个方向作用的原理。

-螺旋原理:螺旋原理是指利用螺旋的升降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原理。

二、杠杆的原理1.杠杆原理的定义:杠杆原理是指利用杠杆的杠杆效应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2.杠杆的分类:按支点和作用力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一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一侧。

-二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一侧,但力和支点之间还存在一个力臂和另一个力臂。

-三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中间。

3.杠杆的原理公式:杠杆的原理公式为力1×力臂1=力2×力臂2,也可写作F1×d1=F2×d2三、轮轴的原理1.轮轴的原理的定义:轮轴原理是指利用轮轴的转动将力转化成力矩的原理。

2.门弯钉原理:门弯钉原理是指在开门情况下,门的拉力被转化为弯钉的转动力矩。

3.原理公式:力×作用臂=力矩。

四、滑轮的原理1.滑轮的原理定义:滑轮原理是指利用滑轮的滑动来改变力的方向的原理。

2.滑轮的分类:滑轮可分为固定滑轮和移动滑轮两种。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重G/N绳自由端的拉力F/N钩码上升的高度h/cm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机械效率η/%1 1.00.510302 2.00.951574.1(1)根据记录表格中提供的信息,组装图中小军使用的滑轮组______;(2)根据给出的实验数据,计算出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同一个滑轮组,在两次实验过程中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 66.7 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解析】【分析】【详解】(1)[1]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时,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30cm310cmsnh===绳子的段数是奇数,从动滑轮开始绕起,如图所示(2)[2]第一次的机械效率111111N0.1m100%100%100%66.7%0.5N0.3mW G hW F sη⨯=⨯=⨯=⨯≈⨯有1有1总(3)[3]实验中两次测得的机械效率使用的是同一个滑轮组,即绳重、摩擦、滑轮重是相同的,所以导致机械效率不同主要原因是两次提升的物重不同。

2.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装置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重/NG斜面高/h m沿斜面拉力/NF斜面长/ms机械效率η较缓100.1 5.0120%较陡100.3 6.7145%最陡100.58.01(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__运动。

(2)比较表中“物块重”和“__”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3)第三次实验时即“最陡”时,此次实验把物块拉上去的机械效率是__。

(4)分析第1次实验的数据即“较缓”时可知,斜面对物体摩擦力为__N。

【答案】匀速直线沿斜面拉力625%. 4【解析】【分析】【详解】(1)[1]沿斜面拉动木块时,为使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尽量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复习(苏科版)

姓名第一部分:知识结构:杠杆的基本概念:。

杠杆的五要素:、、、、。

杠杆的作图杠杆概念:杠杆处于或的状态。

杠杆的平衡条件:。

省力杠杆:l1 l2,f1 f2 特点:杠杆的类型费力杠杆:l1 l2,f1 f2 特点:等臂杠杆:l1 l2,f1 f2 特点:特点:① f= ② s= ( 力,但能 )定滑轮实质:简单特点:① f= (考虑滑轮重)② s=机械滑轮动滑轮实质:定义: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的系统滑轮组说明:在考虑滑轮重时,力的大小f= ,绳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移动距离h关系是s= (绳子段数为n)定义:由具有共同转轴的轮和轴组成的装置轮轴实质:变形的杠杆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它省但不省。

如功的定义:。

1 ;功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2 。

公式:公式变形①②单位:物理意义: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物理量功定义:。

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功率功率公式:公式变形①②功率与速度关系是(注意:公式中速度的单位用基本概念: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之间的关系是这个关系式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功。

机械效率公式η= 公式变形①②。

(η 100%)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当有用功一定时(如提升相同质量的物体到一定高度)尽量减少功。

当额外功一定时,尽量增加功(如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尽量增加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小结:1、影响杠杆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例题见课时作业p24页10题2、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除了物重之外,还跟影响额外功的的重、绳重以及轮与轴间的有关。

3、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和有关。

第二部分:练习题(下面习题计算中均是g=10n/kg)一、选择题1、门的把手一般都安装在离门轴远的一端,其中的科学道理是 ( )a.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距离 b.根据杠杆的知识,推开门时比较省力2、图2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3、杆秤是一种很古老但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小林同学用一杆秤称一实心球的质量,如图所示。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同学们在学校的花园里散步时,看到校工师父在用剪刀修剪树枝,发现他在修剪较粗硬的树枝时,需要把树枝夹在剪刀离轴很近的地方,手放在剪刀离轴最远的末端就会很轻松的剪断粗树枝了,看到这里,同学们就讨论起来了:为什么这样使用,就会很容易剪断树枝呢?于是大家对杠杆的特性进行了如下探究。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当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杠杆处于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2)小明同学用图乙所示的方法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测出此时的拉力大小为1F,发现1122F L F L≠,其原因是:______B:“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如图丙所示装置,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支点处摩擦忽略不计)(3)他将2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1F,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1h、2h,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______(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4)他将2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2h,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1F,此次拉力做的功将_____第一次做的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平衡右力臂大小F1的力臂测量错误2112mghF h×100% 大于小于【解析】【分析】【详解】(1)[1]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杠杆静止,所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3]图甲中,杠杆右高左低,说明杠杆的重心偏左,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重心在支点上,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2)[4]图中,拉力1F的方向与水平杠杆不垂直,只有当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时,力臂才能从杠杆上直接读出来,小明误把杠杆的长度L1当成了拉力的力臂,所以小明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知识点

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1)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 固定点 转动的 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
支点(O) 绕着的固定点 ;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臂(L2)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5)力臂的画法:
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

三、杠杆的分类:
四、定滑轮
(1)实质:等臂杠杆
(2)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五、动滑轮
(1)实质: 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 杠杆,
(2)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六、滑轮组:
(1)作用 :既可省力,也可改变力的方向 ;
(2)绕 线:(奇动偶定)
(3)计算滑轮组拉力的公式:( n 为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条数)
A 、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时F = G 物/n ;
B 、考虑滑轮重时F = (G 物+G 动)/n ;
C 、拉力的移动距离S = nh 。

D 、绳自由端一定能够的速度v=nv 物
8、轮轴:定义: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所组成的机械.
实例: 汽车方向盘、扳手、螺丝刀、自行车把手、水龙头
9、斜面:斜面越长越省力
实例:盘山公路、螺丝钉、楼梯、引桥。

10、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知识清单及同步练习答案版

10、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知识清单及同步练习答案版

第十一章第1节功知识清单及同步练习1.力学中的功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①_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_,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必要因素:一是②__作用在物体上的力__;二是③_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__。

注意: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无距离,不做功,称劳而无功。

(2)有距离无力,不做功,称不劳无功。

2.功的计算(3)力和距离垂直,不做功,称垂直无功。

定义:力学中,功等于①__力__与②__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__的乘积;字母表示:W=③__Fs__。

功的单位:④__焦耳__,简称⑤__焦__,符号是⑥__J__。

应用功的计算公式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要明确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或是哪个施力物体对哪个受力物体做功。

(2)公式W=Fs中的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是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F是使物体沿力F方向通过距离s的过程中,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它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变的。

(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称为克服该力做功。

)知识点1 功1.关于功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B.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有力对它做了功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又移动了距离,则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了功2.(2022乐山)下列四幅图中,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D )A.推车未推动B.提着滑板水平前行C.搬石未搬起D.搬起箱子3.水平地面上的购物车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沿推力的方向运动了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C )A.重力对购物车做了功B.支持力对购物车做了功C.推力对购物车做了功D.没有力对购物车做功知识点2 功的计算4.一位同学将一瓶未开封的500 mL的矿泉水从地面捡起,放到课桌上,他对这瓶水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C )A.10 JB.100 JC.4 JD.40 J5.一个箱子重200 N,小鹏把它从地面沿着18 m长的楼梯搬到10 m高的楼上,人对箱子做了2 000J的功;他又提着箱子水平移动了20 m,此时人对箱子做的功是0J.6.一个重200 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30 m,拉力撤销后,物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0 m.若拉力做的功为600 J,则拉力的大小为20N,重力做功为0J.7.一匹马拉着质量为200 kg的车,在3 min内沿水平公路上前进了540 m,若马的拉力为1 000 N,则重力对马车做的功为0J,马的拉力对车做的功为5.4×105J.8、一批新型混合动力公交车,在进行新车测试时获得一些数据:新型公交卡车总质量为 4.5×103kg,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45m2,车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是车总重的0.5倍,公交车在牵引力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2min行驶了1200m(g=10N/kg.忽略司机的重量)。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知识梳理+导学案+课后作业含答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知识梳理+导学案+课后作业含答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与功【学习目标】1.理解杠杆的五要素,会画杠杆的示意图;2.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并会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3.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4.知道利用斜面可以省力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常识性了解轮轴。

【知识点整理】一、简单机械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或写成F1//F2=L2/L1。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

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是个等臂杠杆)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二、功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

(功=力×距离)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耳)J;F:N;s:m。

(1J=1N·m).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螺母同时向_____(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如图丙,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4)请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

________【答案】右逆时针变大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1]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如果在图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时,杠杆的左端为⨯G l Gl22=4杠杆的右端为⨯G l Gl3=3所以杠杆的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右端的乘积,所以杠杆左端下沉,杠杆将逆时针转动。

(3)[3]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的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拉杠杆时(如图丙),拉力的力臂小于OC,拉力的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4]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因为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钩码的重力和钩码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将不变。

(4)[5]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得到力臂,如图所示: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风力发电机发电时的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如图乙,将自制的小型风叶安装在风车底座上,把线的一端固定在风车转轴上,另一端系上钩码;②在风车正前方1米处放置电风扇的风速调到1挡位,用秒表记录提升钩码到A点所需的时间;③将电风扇换到2、3挡位,重复以上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电风扇挡位越高,风速越大)表一:电风扇挡位钩码的质量/g提升钩码到A点的时间/s150152501335010请你回答:(1)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提升钩码到A点的_____来比较风车输出功率的大小。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苏科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可以是任意形状的,不一定是直的)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方向判断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PS :分析:P3 螺丝刀撬图钉、P8羊角锤。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1L 1 = F 2L 2)省力杠杆(费距离):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费力杠杆(省距离):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举例)(例题讲解、解题格式注意)——P8 Q2二、滑轮——绕轴能转动的轮子——杠杆的变形。

定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

——等臂杠杆(动阻力相等,可改变动力的方向)动滑轮:轴的位置随被拉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时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两种绳子绕法 用滑轮组起吊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物体,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几。

F=(G+G 动)/n n 是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三、功——无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例题)功(机械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做功的两要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公式:W=FS 单位:J )四、功率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P=W/t 单位:W五、机械效率(实验)一点、二力、二臂F 21 2 OL 1 L 2F 1 F 2 l 2 l 1 O F 1 F 2 O l1 l21.有用功: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中考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基础知识复习

中考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基础知识复习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复习一、 知识网络:二、【知识梳理】 (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 转动的 称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是: 、 、 、 、 。

可归纳为:一点、二力、二臂:支点(0):杠杆绕其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方向判断)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杠杆的平衡条件:⑴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处于 状态。

⑵实验前应调节 ,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⑶杠杆的平衡条件: 。

用公式可写成: 。

4、杠杆可分为 杠杆、 杠杆和 杠杆。

(二)滑轮:1、定滑轮:①特点: 。

②实质: 。

③F 移动的距离S 和G 移动的距离h 的关系 。

2、动滑轮:①特点: 。

②实质: 。

③F 移动的距离S 是G 移动的距离h 的 。

3、滑轮组:①特点:既可以 ,又可以改变 。

②省力情况:若不计摩擦和绳重,有几段绳子拉着动滑轮,一般拉力就是物重的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杠杆等臂杠杆 滑轮功功的计算简单机械功的单位 机械效率功简单机械和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动滑轮 滑轮组定滑轮 功率 F F图1 F 2F移动的距离S是G移动的距离h的。

且如已知动滑轮的个数为a,拉着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用a 表示,则n= 或。

(三)轮轴:实质:。

动力加在轮上,实质为杠杆,提升重物时,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动力F= 。

动力加在轴上实质为杠杆,提升重物时,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动力F= 。

作用:。

(四)斜面:斜面高为h ,斜面长为L,沿斜面推重物,物体重为G,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施加的力F= 。

如果知道摩擦力是F1,那么,F= 。

(五)螺旋:实质:。

作用:。

(六)功(W)1、定义:。

2、公式:W= 。

3、单位:,符号是,1J=1N·m4、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②(七)功率(P)1、意义:引入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

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

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专题练习(word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某同学在河边玩耍时捡到一块石头:(1)将木杆的中点O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_____对杆平衡的影响;(2)将左端A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用细线把石头挂于OA的中点C,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提起A端,使杆保持水平,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拉力大小为_____N;将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杆水平,记下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3)通过计算,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N,石头的密度为_____kg/m3(已知ρ水=1.0×103kg/m3);(4)若上述(2)步骤中,只是杆未保持水平,则测量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杠杆自重 4.2 3 2.8×103不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固体密度的测量。

【详解】(1)[1]将木杆的中点O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杠杆自重对杆平衡的影响。

(2)[2]如图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所以拉力大小为4.2N。

(3)[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C是OA的中点,可得122112F LF L==解得G=F1=2F2= 2×4.2N=8.4N而石头的质量8.4N=0.84kg10N/kgGmg==石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杠杆水平,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再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此时石头对C点的拉力为5.4N,则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F 浮=G ﹣F =8.4N ﹣5.4N =3N[4]又F 浮=ρ液gV 排,所以43333N ==310m 1.010kg/m 10N/kgF V V g ρ-==⨯⨯⨯浮石排液 所以石块的密度 33430.84kg =2.810kg/m 310m m V ρ-==⨯⨯石石石 (4)[5]若上述(2)步骤中,只是杠杆未保持水平,虽然力的作用线不在杠杆上,但是两个力的力的作用线的比值是不变的,所以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完整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基本知识点

(完整版)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基本知识点

11.1 杠杆一、杠杆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2.五因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 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F2)——阻挡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 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注意:⑴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⑵力臂作图的步骤:①找支点②找力的作用线③作点到线的垂直距离④注明力臂名称。

二、杠杆的均衡条件1.研究杠杆的均衡条件⑴杠杆处于均衡状态的状况:①静止状态②匀速转动⑵调理杠杆在水平地点均衡的方法:调理杠杆两头的均衡螺母(左高向左,右高向右调,两边均衡螺姆调理方向一至。

)⑶调理杠杆在水平地点均衡的目的:①便于丈量力臂②战胜杠杆自重的影响⑷实验记录表:丈量序号动力 F1/N 动力臂 L 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①②③注: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从一般现象中总结出广泛的规律。

⑸杠杆的均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数学表达式:F1 L1﹦ F2 L2⑹杠杆的均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总结出来的。

2.杠杆的分类:⑴省力杠杆:①特色: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长处:省力③弊端:费距离④比如:羊角锤、手推车、剪铁皮的剪刀、老虎钳、撬棒等⑵费劲杠杆:①特色: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②长处:省距离③弊端:费劲④比如:筷子、镊子、笤帚、船桨、裁衣剪刀、垂钓竿、剪发的剪刀等⑶等臂杠杆:①特色:动力臂等于阻力臂②长处: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③比如:托盘天平、定滑轮等11.2 滑轮一、定滑轮1.定义:使用滑轮时,轴的地点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2.本质:等臂杠杆3.构造表示图:4. 研究使用定滑轮的特色⑴实验记录表钩码所受的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N实验序号①②③⑵定滑轮的特色:①使用定滑轮不可以省力;②使用定滑轮能够改变使劲的方向;③使用定滑轮能够改变拉力的方向,但不可以改变拉力的大小(拉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机械和功必备知识点
滑轮组
一、竖直方向滑轮组:
1、绳子和物体移动距离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2、绳子和物体移动速度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3、绳子端拉力、物重、动滑轮重关系的公式;
字母意思
G动=40N
二、水平方向滑轮组:
1、绳子和物体移动距离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2、绳子和物体移动速度关系的公式;字母意思
3、绳子端拉力、摩擦力关系的公式;
字母意思
如图,绳子移动的速度为4m|s,物体移动的距离是3m,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0N
(1)物体移动的速度
(2)绳子移动的距离
(3)绳子的拉力

一、功的公式;公式字母意思
二、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1、
2、
举出做功的例子:
举出不做功的例子:(有力没距离)
(有距离没力)
(有距离有力)
功率
一、功率定义式;字母意思
功率推导式;字母意思
功率是描述物体物理量;功率大,做功;功率小,做功
机械效率
一、竖直方向滑轮组
有用功公式;字母意思
总功公式;字母意思
机械效率通用公式:1
2
3
没有告诉物体和绳子移动距离时,机械效率的公式
字母意思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机械效率的公式
字母意思
二、水平方向滑轮组
有用功公式;字母意思
总功公式;字母意思
机械效率公式:1
字母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