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式金铜佛像之观赏
西藏美术之旅欣赏藏族绘和雕塑的艺术之美
西藏美术之旅欣赏藏族绘和雕塑的艺术之美西藏,这片神奇而壮美的土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作为中国的西南边陲,西藏不仅以其雄伟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还以其独特的美术传统而闻名于世。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藏族绘画和雕塑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本文将带您踏上一次西藏美术之旅,一同欣赏藏族绘画和雕塑的艺术之美。
一、藏族绘画的艺术之美藏族绘画源远流长,是藏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西藏,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信仰的表达。
藏族绘画主要包括唐卡画、壁画和装饰画等多种形式。
唐卡画是藏族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
唐卡画采用高温颜料和天然矿物质颜料进行绘制,色彩鲜艳,层次分明。
唐卡画的主题多为佛教题材,通过绘制佛菩萨、神灵等形象,表达出对信仰的虔诚和敬畏之情。
同时,唐卡画也展现了藏族绘画的特点,如丰富的细节描绘、复杂的符号体系和独特的构图方式。
每一幅唐卡画都如同一幅立体的画卷,带给观者深深的艺术享受。
壁画是藏族绘画中另一个重要的形式。
在西藏的寺庙和宫殿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壁画的身影。
这些壁画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题材,成为了西藏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壁画中的色彩浓郁,线条流畅,内容丰富多样,展现了西藏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内涵。
无论是佛陀的智慧眼光,还是菩萨的慈悲形象,都在壁画中得到了生动而深刻的表现,令人心生敬畏。
此外,藏族绘画还以其瑰丽的装饰画而著称。
装饰画以自然风景、动植物和几何纹样为主题,形式多样,用色大胆鲜明。
这些绘画作品以其独特的构图和富有活力的色彩,展现了西藏自然环境的美丽,同时也体现了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敬与热爱。
二、藏族雕塑的艺术之美藏族雕塑是藏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藏族雕塑主要包括佛像、神像和生活用品等多种形式。
藏族佛像是雕塑艺术中的瑰宝,也是藏族文化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佛像是藏族人民虔诚信仰和崇拜的对象,更是藏传佛教信仰的象征。
金铜佛像
金铜佛像近年来艺术市场的不断发展,不仅使收藏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收藏品种也越来越丰富。
从书画、瓷器、玉器到家具、雕塑、古籍善本等,无不纳入人们的收藏范围。
而各个收藏品种在市场中所占份额既不会平均分配,也不会固定不动。
当某些常规收藏品种市场趋于饱和之后,市场便会寻找新的增长点,一些往常不为人所看重的收藏品种,由于种种原因就会更多地走进人们的收藏范围,成为市场的新宠。
从2006年的拍卖市场来看,佛教艺术品就是当前市场的新宠之一,其中金铜佛像,尤其是藏传佛教金铜造像,算得上个中翘楚,其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看中,成为拍卖场上竞相追逐的对象。
金铜佛像的历史沿革金铜佛像是佛教造像艺术之一。
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品中,佛教雕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与佛教在整个社会的盛行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关。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由于佛教教义能够起到对民众进行精神控制的作用,因此得到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其间除了在国家走向衰落时,统治者感到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与国争利”的局面而引发的几次“灭佛”运动以外,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一直畅通无阻。
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艺术也在全国各地盛行起来,自魏晋南北朝开始,佛教徒们在历史上掀起了无数次制作佛像的热潮,信徒们将自己对佛的信仰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在铸造、雕塑、绘画及印刷的佛像之中。
早期佛像主要是汉传佛教造像,如北齐、北魏、隋唐、宋辽等时期,都是中国佛教造像的高潮期,而南诏、吐蕃、大理等地所铸的佛像更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文献记载最早的民族佛像的创始者是东晋的戴逵,他与其子戴勃、戴都善长雕铸佛像,所铸作品极其逼真传神,因而被誉为“戴家样”。
北魏时期佛教大盛,铜佛的铸造风靡一时,甚至皇后的选取也与是否能够铸成佛像有关:嫔妃生子后,必令手铸佛像,成者为后,败者赐死。
至隋唐,佛像的制作风格改变了北魏以来的“秀骨清像”型,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向“雍容华贵”的方向发展,并且更加人性化,故有“菩萨似宫娃”一说。
一组馆藏藏式铜佛造像研究初探
一组馆藏藏式铜佛造像研究初探作者:杨郦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01期摘要:陇西县博物馆馆藏铜佛造像有佛陀、菩萨、罗汉、护法、供养人等题材。
文章论述其中一组藏式佛造像的细节特征,兼及部分造像的定名探讨。
造像特征呈现鲜明的藏传佛教特色,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在陇西的兴盛和影响力。
关键词:铜造像;藏传佛教;明清;陇西佛教有“像教”之称。
在佛教流传中,教徒信众以造像方式积功德、建福田的行为留下了许多金铜佛像,这些佛教造像大致可分藏式和汉式两大类。
陇西县地处甘肃省中部,为定西市文物大县之一。
陇西县博物馆内旧藏的藏式铜佛造像有三级文物7件,一般文物2件,皆为金铜佛单体像,体量普遍偏小,是当时民间大众信仰藏传佛教的重要实物见证。
元代鎏金骑马护法神铜造像高8厘米,通体鎏金。
护法头戴圆檐帽,帽顶有珠带,耳著圆环,着右衽系带长袍,立目张口,左手抱钵,右手高举金刚杵,身体向左侧扭转,双足踩马镫,骑在马背上。
马是行进状态,其辔头、鞍鞯、毛发刻画清晰。
藏传佛教中的护法像体系庞大,千奇百怪,面相有善恶之分,但以龇牙咧嘴、张口吐舌的愤怒像居多。
这尊鎏金骑马护法神像呈现的是一种温和的愤怒相。
清宗喀巴铜造像:高17厘米。
戴桃形高帽,微低头,细眉慈目,面庞和善,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
双手牵莲花蔓做说法印,臂膀两侧饰长条形莲花,左边莲蕊上置一卷佛经,右边莲蕊插一柄宝剑。
内着僧衣,外着袒右肩式袈裟,领口、袖口、下摆处饰卷草、莲花纹。
清鎏金宗喀巴铜造像:高11.5厘米,整体造型特征与的宗喀巴类似,唯通体鎏金。
藏密认为宗喀巴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文殊菩萨的常见形象是左边经卷、右边宝剑、跏趺坐。
这两尊宗喀巴铜造像的部分特点和文殊菩萨很相似,也是左经右剑、跏趺坐于莲花座上。
清鎏金药师佛铜造像:高28厘米。
造像绀青色螺发,高肉髻,顶有摩尼珠,头戴五方宝冠,两眉间有白毫相,面庞丰润,细眉凤眼,眼神柔和,红唇含笑,笑容明澈,大耳垂轮,耳著长环。
般若华光 自在菩提——鞍山市博物馆馆藏明清宫廷金铜佛像品鉴
般若华光 自在菩提 ——鞍山市博物馆馆藏明清宫廷金铜佛像品鉴明清两朝都曾利用藏传佛教来实施其统治,对藏传佛教都采取了尊崇和扶持的态度。
由于明清两朝政府大力推动藏传佛教在中原的传播,佛像制作工艺登峰造极,甚至连现代工艺都无法与之比拟。
尤其是明永乐、宣德时期和清康熙、乾隆时期,金铜佛造像制作达到顶峰[1]。
其纤毫毕现的铸造技法,流光溢彩的鎏金工艺,反映了明清时期多元的宗教文化和审美情怀。
辽宁省鞍山市博物馆馆藏的80余尊明清时期佛造像是20世纪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单位调拨来的原供奉于明清宫廷的文物珍品。
本文选出其中品相上乘者,以管窥明清宫廷金铜佛像的时代特点,并尝试解读这些文物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内涵。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高35.2厘米,黄铜质地,通体鎏金。
躯体结构匀称协调,宽肩细腰,上身袒露,结跏趺坐。
佛像神态庄严和悦,螺髻高挺,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宽阔,双耳垂肩。
衣褶线条柔和,转折自若,轻薄贴身,肌肤丰满而又圆润。
佛像右手直伸下垂结降魔印,左手横置在左足上结禅定印。
腿部装饰略呈椭圆形裙褶。
台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造型宽大,台座周围的莲瓣宽肥,呈一周对称分布。
莲座边缘处有连珠纹一周,底沿外卷(图1)。
明铜鎏金金刚总持佛坐像,高25.3厘米,通体鎏金。
头戴嵌蓝宝石五佛冠,双手持金刚杵交叉于胸前,结双跏趺,安坐于莲花座上。
身着嵌蓝宝石、绿松石天衣璎珞,双目微闭,法相庄严(图2)。
王立伟(鞍山市博物馆,辽宁…鞍山…114010)摘 要:明清宫廷金铜佛造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工艺特点,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文章精选鞍山市博物馆馆藏明清宫廷鎏金铜佛像,对其造型、工艺特点和时代特征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读者对这类文物的品鉴。
关键词:佛造像;鎏金铜佛;鞍山市博物馆作者简介:王立伟(1975—),男,汉族,辽宁鞍山人,任职于鞍山市博物馆保管部,文物修复岗位,文博馆员中级专业职称。
佛教金铜造像艺话
了尼泊尔艺术风格,但也融入了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时形成了具有教派思想和修法特点的新的神像崇拜体系,并依此重新设计和创造了造型仪轨,所以丹萨替寺造像无论是从艺术创造或宗教仪轨方面来看,都代表着西藏地区的造像艺术的最高水平。
图二所见,是一尊来自私人珍藏的丹萨替寺造像,无论是精准恰当的造型还是明亮厚实的鎏金,都充分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艺术特点与魅力。
经过学者们的重新研究考证,许多博物馆中的丹萨替造像被陆续辨认出来,同时也在收藏界掀起了新的热点,珍贵的丹萨替造像估计在市场的表现将会更加优异。
永宣宫廷气象2013年10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40周年庆典拍卖会的最后一天,一位年轻的广东中山收藏家以2.36亿港元的天价买下了一尊出自明代永乐宫廷铸造的释迦牟尼像(图三),成为迄今拍卖史上最贵的一尊佛像,并将明代永宣时期宫廷造像的收藏推向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高度。
图四同样也是一件出自明代永乐宫廷作坊的杰出作品,身姿优雅,比例协调,开脸秀美端庄,将一种超然的神圣气质表现得栩栩如生,华美精致的璎珞饰物在精细明亮的打磨鎏金下,显示出堂皇富丽的宫廷气象。
永乐宣德两朝的宫廷造像,是历史上的一座高峰,其最大的艺术成就,就是将汉藏两种艺术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几乎完美的造像格式。
根据史料记载,明初,永乐皇帝为推行其宗教笼络政策,加强与西藏民族的团结与友谊,加上永乐帝本人热衷于佛教,故不断邀请西藏的高僧大德、上师喇嘛前来明朝廷,大加册封之余,并给予丰厚赏赐,为此,朝廷在宫廷专门设立了制作机构,称为“佛作”,隶属“御用监”,可见其地位级别之高,专职为宫廷的大量需要制作佛像、唐卡、法器、祭祀用具等。
这些宫廷作坊的作品,以藏式造像为蓝本,同时融入了汉地传统的审美意趣和表现手法,在宫廷匠师精湛的技艺打造下,两种迥异的艺术风格完美地统一起来,呈现出一种雍容华贵、完美而成熟的全新艺术形式,具有历史、艺术、宗教、政权、工艺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而并非仅仅是一尊单纯的漂亮的佛造像那么简单。
金铜佛像的辨别
金铜佛像的辨别金铜佛像作为宗教崇拜的对象,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它的宗教性。
佛像体现佛教的庄严、神圣、慈悲的精神。
所以在造型的制作上,它必须严格遵循佛教的教义规范,也就是造像仪规。
藏传佛像的32相,80种好,3000多种佛像造像造型。
这就决定了佛教造像中佛、菩萨、罗汉、明王、护法、祖师等等造像的造型。
二是它的时代性。
造像要有人崇拜,就必须与当时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在不同的时代,为了让人们理解和接受佛教精神,就要迎合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
这就使各个时代的佛教造像,体现出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
不同时代的加工工艺水平不同,也能为我们定代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是它的艺术性。
无论是宗教性还是社会性,要体现出来,都必须经过艺术手段的加工。
所以,对于金铜造像必须从造型、时代和工艺三方面来欣赏和鉴定。
1。
鉴定佛教进入中国二千年了,佛教思想如一颗种子,落入土地后一禾三穗会结出诸多果实;一部佛典经过再三翻译,又经摘要、问答、论释后,会衍生出许多旁支学问,另立出许多宗派。
佛教造像也一样,各时期传入的有限的印度造像如同种子,在各时代、各地域形成不同风格的造像。
随着中国佛教文化的成熟,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像在中国工匠的手中逐渐脱离原有风格,加入了中国自身的造像形态,建立、发展成独特的中国佛像,在这艺术融汇、交流中,呈现出各时代多姿多彩的鲜明特色。
所以,要正确鉴定佛像必须具备四方面的知识概念,这就是地理概念、历史概念、文化概念和宗教概念,这就是要了解中国和古印度的历史,了解佛教产生和发展的有关知识。
这样对我们正确判断和选择收藏是极为有益的。
金铜造像是一种三维立体的雕塑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体艺术,其主题是一致的,即都为“人”像,不同的只是其面部表情、手印、服饰、坐姿及周围的陪伴物、台座、持物等等而已。
因此,我们可以把一般的鉴定要点归纳为以下六点:一看面相和体形,二看手印与坐姿,三看标识与坐骑,四看细部与装饰,五看材料与质地,六看铭文与题记。
藏传金铜佛像的造型品类之二
个“寿”字,便以为膜拜它可以添福添寿,也更增加了 对他的供奉。在很多地方,人们常将阿弥陀佛的“佛装” 像称为“阿弥陀佛”;而将他的“菩萨装”像称为“无 量寿佛”,其实
都是一回事。天津文物公司2004年春拍时推出的一尊明 宣德金铜无量寿佛像,为“菩萨装”像,宫廷所作,有 “大明宣德年施”楷书款,头冠及衣纹的镂空极为漂亮, 手结禅定印
证明了“菩萨装”像的市场是极好的。弥勒佛是金铜佛 像中最受崇拜,铸造数量最多的。按时间来算,弥勒佛 即“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佛经中载:弥勒佛本名为 “阿逸多”,与释迦
牟尼同时,先于佛祖入灭,上升至兜率天,到佛祖涅磐 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重回人间说法。崇拜弥勒佛反映 了古时百姓在战乱苦难岁月里期望救世主拯救的心态, 在汉传佛教中影响
佛像在从被佛教徒用来当作偶像崇拜开始,以佛陀为形 象制作的佛像就是各类金铜佛像中较多的门类。释迦牟 尼佛作为佛教的创始人,最受信徒供奉崇拜。他的形象 一般有“说法像”
、“苦形像”、“降魔像”、“转法轮像”、“涅磐像” 等,这些是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手印来区别的。右手上举, 以食指与大拇指做环形,其余三指微伸,是说法相;右 手平伸五指,
极大,藏传佛教多将“三世佛”并列供奉。至于这种弥 勒佛后世竟变成了大肚布袋和尚状的“笑口弥勒”,我 们中国人的想象力还真是丰富。弥勒佛同样有“佛装” 像与“菩萨装”像
两种。“菩萨装”的弥勒佛表现的是他在兜率天为诸天 神说法的形象,这时他尚未成佛,所以叫做“弥勒菩 萨”。从存世情况看,菩萨像" target="_blank">弥勒
抚右膝上是降魔像;以右掌压左掌,仰置足上肚脐前, 是禅定像。在金铜佛像制作中,最为常见的却是左手结 禅定印,右手结降魔印(也称为触地印)。而按佛陀的 身姿又可分为立像
平凉市博物馆藏明代金铜佛造像研究
考古与文博研究平凉市博物馆藏明代金铜佛造像研究张语晨陈安道郭海燕张海宏杨娟(平凉市博物馆,甘肃平凉744000)[摘要]平凉市博物馆藏金铜造像中,明代金铜造像占比最大,题材丰富,造型风格多样。
本文通过类型学、标准器物学方法,对馆藏明代金铜造像分类梳理,并结合明代纪年造像,分析其形制特征和时代风格,总结出平凉明代金铜佛造像风格上为汉式造像和藏式造像共存,其造型和工艺精美程度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降低,恰与明王朝逐渐没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互印证。
[关键词]平凉市博物馆;明代;金铜佛像;形制特征;纪年造像[中图分类号]G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23)01-0160-09[作者简介]张语晨(1990-),女,汉族,甘肃庆阳人,硕士,博物馆馆员。
研究方向: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修复。
陈安道(1987-),男,汉族,甘肃兰州人,本科,博物馆馆员。
研究方向:金属文物保护研究。
张海宏(1975-),女,汉族,吉林磐石人,本科,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研究方向:藏品预防性保护。
郭海燕(1978-),女,汉族,甘肃平凉人,本科,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研究方向:文物考古和文物保护修复。
杨娟(1983-),女,汉族,甘肃平凉人,本科,博物馆助理馆员。
研究方向:藏品预防性保护。
[基金项目]甘肃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经费资助项目“平凉市博物馆藏金铜造像整理与研究”(GWJ202046)。
金铜佛造像作为佛像的重要门类,因其材质坚固贵重、利于保存,又小巧便携,方便膜拜供养,从而成为佛教徒开展信仰活动的重要载体。
从汉魏、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宋元,一直延续到明清,各时代遗留了风格多样的金铜佛造像[1]。
由于明代统治者推崇佛教,使得明代金铜佛造像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空前高峰。
平凉市博物馆藏金铜佛造像以明代造像最多,约占馆藏金铜佛造像的40%,这与当时入驻平凉的明韩王推崇佛事不无关系。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韩王朱松改封平凉,其嫡长子朱冲于洪熙元年(1425)七月到达封国平凉,平凉韩王时代由此开始,明韩王共传十一王,从就藩平凉到崇祯十六年(1643)末代韩王朱亶塉被执,韩王在平凉共历时218年,与明王朝共终[2]。
谈汉、藏的金铜像艺术
前朝的特点: 衣饰除通肩、 袒右肩、 褒衣博带式三式大衣外, 还出现了方领下垂式大衣 , 内有僧人支和裙, 衣纹常有如绳
状隆起的纹饰( 有印度马士蜡造像风格)发髻变平缓低矮的 ;
在臂膀外延或位于双膝间( 褶纹一般为“ 型和半圆状 )佛 回” 。
两 个重 要特 其一 造像女性化( 代表为菩萨) 在 点: 突出 。 唐代
作者简介 : 程
狄 (9 1 )男 , 1 8一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软件艺术 系教 师。
7 9
2 1 年 4月 00
天 津 市 经 理 学 院 学 报
Junl f i i M ngr oee ora o Ta n aae C l g  ̄ l
Ap l2 0 i r 01
第 2期( 总第 2 ) 8期
No2( u No2 ) . S m .8
段成式的 寺塔记》 也有所描述: 《 中 “ 造像梵像, 宋齐间皆唇厚 鼻隆目 长颐丰, 挺然丈夫 相。自 来笔T皆 唐 端严柔弱似妓女
之貌, 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 当时最华美的女性服饰也都 ” 在佛像上有所体现。 其二, 佛教初传时佛像衣着外型“ 薄衣贴 体” 的雕刻手法在唐代再度兴起, 这一手法使得唐代造像外
关键词 : 金铜 像 ; 风格 ; 多王朝 笈
中图分 类号 : 222 G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 37 (00)2 7 — 2 10 - 87 2 1 0 —9 0
一
、
历代汉地佛教金铜像艺术
饰除十六国时 期的通肩式和袒右肩式, 还有褒衣博带式( 南
朝士大夫装)右衣领常搭在左手, , 下摆衣褶繁密多重叠状; 佛台上的写实“ 卷草纹” 演化为装饰性“ 忍冬纹”莲台莲瓣饱 ; 满有力, 起伏大, 尖部高高翘起等。再如东魏时, 造像中心由
观看方式
观看方式作者:王霞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5期摘要:艺术史的艺术观看一层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性的注视观赏一件艺术品;另一层应指我们看待艺术品产生的心理共鸣,包括它的各种社会角色,以及由艺术所产生的人们看待他人的观念世界的外显。
本文通过不同视角对藏式金铜佛像的分析来研究其外显与观者的内在情感。
关键词:藏式金铜佛像;观看方式;内在精神;中国古代艺术品;图像与思想公元12世纪后,东印度佛教和佛教造像艺术结束,尼泊尔造像艺术成为我国西藏造像艺术的主流。
尼泊尔雕像被大量传入西藏,在这些不同的外来艺术风格的影响下,藏西地区继续发展本地造像艺术,并与外来风格相结合,大约从13世纪开始,逐渐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艺术风格。
近年来,艺术史研究对人文的兴趣不断上升并且可能成为将来的主流之势,其中,中国古代艺术品作为史料进入到思想史研究的视野,开始讨论隐藏于视觉语言中的思想含义,解释由观看料流露出的个人与时代的文化和思想。
图像与思想在人文学科内的互动,体现在视角、方法与观念多个方面。
本文将试图从艺术史研究者的角度入手,由藏式金铜像为例,审视研究的新视角探讨中国古代艺术如何在人文学科的框架下重新确立自身的价值。
1 普遍的视角(1)所谓观看方式。
艺术史的观看方式首先需要说明,艺术观看是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概念,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层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性的注视观赏一件艺术品;另一层应指我们看待艺术品产生的心理共鸣,包括它的各种社会角色,以及由艺术所产生的人们看待他人的观念世界的外显,众多方法揭示其中的奥秘。
大多数来到西藏的游客对这块土地都充满着十分的好奇,对于街上的庙宇与叩拜的藏民或许有些惊讶、质疑或懵懂或些许共鸣,但终究是过眼云烟。
不同于汉传佛教的造像,藏式造像多源于密宗,造型独特,会感到惶恐与不安。
大多数去过布达拉宫或大昭寺的人们在他们眼中,更觉得那些塔、佛、是保护文物,无从谈起敬畏与寄托,这是一种更为本体论意义上的观看意识,它或许会注意旁边的说明去了解一下这其中的始末,但也只是匆匆一瞥。
故宫馆藏藏传佛教造像精品赏析(下)
故宫馆藏藏传佛教造像精品赏析(下)编者简介:两对半,盛世收藏论坛“造像、古代雕塑”版块会员。
2003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累计在线时间5,459小时。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体系中的重要一系,其艺术分别起源于中亚、印度和中原汉地,是西藏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部分。
清宫佛堂内收藏的大量藏传佛教艺术品皆为供奉的圣物,主要是教义中所说“身、语、义”三皈依的佛像、佛经、法器。
这些佛教文物无论是出自元、明、清三代的宫廷制作还是藏蒙地区宗教领袖的进献,均精妙绝伦,为历代皇帝所敬奉和珍藏,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宗教、民族文化和艺术价值。
故宫收藏有藏传佛教造像数万尊,主要来源为元、明、清三代的宫廷铸造及蒙藏等地区的朝贡。
这些造像因制作时代及产地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异的风格。
宫廷藏传佛教造像的制作始于元而盛于清。
元代以降,历代宫廷均设有专事造像的机构,如元代的梵像提举司、明代御用监的佛作、清代的造办处等。
释迦牟尼佛坐像13世纪西藏黄铜高25cm佛面方,发际齐平,大耳下端呈方形,神态庄严。
着袒右袈裟,右手结降魔印,左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
身材壮健,臂膀浑圆,结实有力。
弥勒佛坐像15世纪西藏铜制鎏金高76cm弥勒瓜子形脸,头略左前倾,宽额细眉,细长的白毫突起于眉间,垂目视左下方,面带微笑,俊美似女性。
头戴五叶冠及镂雕耳饰,颈挂缨络,腰束珠饰,嵌各色宝石,裸上身,手结说法印,结跏趺坐,表现了弥勒讲经说法进入精妙之境时的神态。
五方佛坐像13世纪西藏高14cm五方佛为藏传佛教所奉主尊,此为金刚界五佛,亦称五智如来,即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及中央毗卢遮那佛。
此组造像承袭东印度帕拉造像风格,工艺精湛,堪称极品。
释迦牟尼佛坐像13-14世纪西藏黄铜鎏金高33cm坐像造型线条流畅,优雅生动。
面部极尽静柔之态,双目细长低垂,似有一种内蕴的力量使观者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外部轮廓呈等腰三角形,双臂圆润,腰围纤细。
袈裟承袭印度笈多时代鹿野苑艺术处理方法,薄透贴肤,边褶宽大,并饰以精美的花纹,极具装饰美感,而左肩上简单的小衣褶与双腿下复杂繁密的衣褶生动地表现了衣服的质感。
鎏金铜佛像好与坏
鎏金铜佛像好与坏中国最精美的佛像在上一个百年中悉数流失到海外,目前出现在国内拍卖市场的有八成是从海外征集而来。
但是从2006年至今,中国佛像市场的稳定增长给了这个特殊的收藏门类很强的信心。
鎏金被普遍运用于尼泊尔佛像,是一种纯手工的工艺流程,现如今发现的上千年的佛像,保存完整的,大多是铜鎏金佛像。
因此鎏金佛像也以‘最具收藏价值’而闻名。
一尊看上去鎏金厚度均匀且厚重的尼泊尔佛像,往往是匠人鎏金十遍以上的才能达到的效果。
明代永乐和宣德两朝宫廷制作的藏式佛像,称之为「永宣宫廷造像」或「永宣造像」。
这一时期造像有共同的特征,即面部较较宽平,躯体结构匀称,宽肩细腰,造型端庄大方。
四肢粗壮,肌肉饱满,细部刻画精细入微。
衣纹与装饰皆吸收中原地区传统手法,体现中原地区传统的审美情趣。
造像座造型规范讲究。
莲花座刻“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六字纪年铭款,字体柔美;铭款从左至右刻写,以迎合和顺应藏族人藏文读写习惯。
莲花座下皆有装藏,封底盖中央部位刻画十字金刚杵,固定封底盖的方法为剁口法,并采用中原传统失蜡技术,铸完后进行镀金处理,金质纯厚,亮丽悦目。
整体而言,此时期造像的造型完美,材质优良,工艺精湛,流光溢彩,彰显出雍容华贵的皇家艺术气派。
金铜佛像市场火了,随之而来的赝品也应运而生。
目前最常见的一些粗制滥造的新佛像,大都散见于全国各地古玩集市,售价也很低廉,藏家一般很容易辨识。
较难识别的是一些按照真品精心仿造的金铜佛像,这些佛像制作也很精致,有些表面还刻意进行作旧处理,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藏家一不小心,就会上当受骗。
随着中国佛教文化的成熟,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像在中国工匠的手中逐渐脱离原有风格,加入了中国自身的造像形态,建立、发展成独特的中国佛像,在这艺术融汇、交流中,呈现出各时代多姿多彩的鲜明特色。
所以,要正确鉴定佛像必须具备四方面的知识概念,这就是地理概念、历史概念、文化概念和宗教概念,这就是要了解中国和古印度的历史,了解佛教产生和发展的有关知识。
西藏铜佛像艺术特征
西藏铜佛像艺术特征藏传铜佛像系比较庞大,它们的造型较为复杂。
铜佛像有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造像,有汉地造像,但多数为西藏本地造像。
它源于古印度佛教晚期的密宗金刚乘、时轮乘、易行乘,同时又有西藏原始苯教的融入之中,蒙古、汉地的一些风格也融入到藏传佛教的铜佛像之中。
藏传佛教像系比较庞大,它们的造型较为复杂。
铜佛像有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造像,有汉地造像,但多数为西藏本地造像。
它源于古印度佛教晚期的密宗金刚乘、时轮乘、易行乘,同时又有西藏原始苯教的融入之中,蒙古、汉地的一些风格也融入到藏传佛教的铜佛像之中。
藏传佛教的铜佛像造型极为丰富多彩,有慈眉善目、面貌安详的显宗铜佛像;凶神恶煞、多首多臂的密宗铜佛像;妩媚动人的度母像;面憎目狞的佛母像;极美与极丑、极善与极恶的众神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彩多姿、反差强烈的众佛神世界。
西藏本地除按《造像度量经》成佛造像外,还有内陆和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造像流入,特别是本早期造像一下子把诸佛特征说清很难,下面仅就一般的特征说点个人看法,供参考。
西藏早期铜佛像的特征:佛头戴三幅冠(三叶冠、三花冠的简称),底座无十字金刚。
其中宋代藏佛的主要特征,有头顶叶子,佛带衣纹,衣纹比较细,左臂胳肘与背身辖起。
宋代之后有一个小空洞。
宋代的造像风格中白格(东印度)、尼泊尔风格影响较大;显密二宗铜佛像有明显区别。
显系:释迦牟尼及八大弟子,密宗铜佛像方位:中位大日如来(毗卢那耶佛)白色;东方位阿措佛(蓝色)南方位宝法佛(金色)北方位不空佛(绿色)西方位阿弥陀(红色)。
藏传佛教铜佛像的分类:一、祖师系;二、佛系(一般密宗的铜佛像在前;显宗的铜佛像在后);三、菩萨系;四、佛母系;五、罗汉系(藏传佛教之中有十六罗汉);六、护法神系;七、财宝天王系等。
在藏传佛教铜佛像之中,祖师的地位较为尊贵;男女双身像是藏传佛教中特有的内容;女神像愤忿也是藏铜佛像中明显的特征。
藏传佛教铜佛像的基本特征:1.工艺性比较强,艺术性比较弱,时代特征不甚明显藏传佛教的匠师们,造像必须严格按照《造像量度经》的规格制作铜佛像。
藏传金铜佛像 海内外收藏新热点.doc
藏传金铜佛像海内外收藏新热点藏传金铜佛像已成为海内外艺术品收藏的新热点,市场行情不断攀升。
就此,我们专程走访了天津市文物公司的赵强副研究员,请他谈谈藏传金铜佛像的有关知识以及当前的市场状况。
赵强先生是国内知名的金铜佛鉴定专家,主编了多部历代金铜造像的图集,不仅在大专院校、文博单位授课,而且应台湾中华文物学会之邀,在台北举办古代金铜佛像鉴定的讲座。
2000年以来,他在全国率先推出金铜佛像的拍卖专场,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使金铜佛像由艺术品市场的冷门变为热点,在海内外同业中享有声誉。
1.西藏地接中亚和印巴次大陆,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西藏佛教艺术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虽然吐蕃时期的法王重视以本土审美标准塑造佛像,但从七、八世纪至十二三世纪,西藏的金铜佛像主要受到了斯瓦特、克什米尔、东北印度和尼泊尔造像艺术的影响,其中以模仿克什米尔和尼泊尔风格的造像居多。
赵强认为,大致在十三世纪左右,西藏地区才逐渐形成了本土的艺术风格。
匠师们严格依造像量度制作,形成了西藏佛教造像的特定模式和审美标准。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发髻高耸,颧骨高突,腭部微尖,宽胸高乳,细腰大臀等体貌特征,而对于忿怒形像的神祗则突出其凶忿的形貌和律动感。
此外,造像衣冠形式,莲座背光式样也趋于统一,只是工艺仍相对粗略,表层的光洁度不够,喜嵌松石、青金石和珊瑚,多面部泥金,并涌现出来乌群巴、白玛卡巴等杰出艺术家。
赵强特别指出,十三至十五世纪藏西造像较前期有了较大发展。
藏西指的是西藏西部的阿里等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的关系,藏西造像深受克什米尔和东印度造像的影响,多采用黄铜制作。
面颊略瘦,额部较宽,五官深刻,细眉突起,眉弓处加刻阴线。
发髻高耸,宝缯卷曲外扬,与身后飘逸的帛带纠结而成镂空的背光状,有的还辅以梁架起到加固作用。
还有的藏西造像,喜在眼白、眉毛和白毫以及璎珞钏镯、衣缘、台座覆布等处嵌红铜、白银、松石等,一般多不鎏金。
随着古格王朝的灭亡,藏西造像日趋衰危。
瑞宝阁藏金铜佛像研究(五)藏西风格造像(12-14世纪)
瑞宝阁藏金铜佛像研究(五)藏西风格造像(12-14世纪)口邢继柱藏西地区大致相当于今阿里地区,其艺术风格的发展是在古格王朝大力扶持佛教的基础上,得到邻近地区喜马偕尔邦、大喀什米尔地区、斯瓦特(乌仗那)包括吉尔吉特等地盛行的佛教传统艺术风格的启发而形成的。
两宋时期,藏西金铜造像艺术在早期喀什米尔造像艺术样式上融入了东印度波罗艺术元素。
元朝时,印度佛教被伊斯兰民族破坏,喀什米尔造像艺术对藏西有所减弱。
随后,尼泊尔艺术对藏西的影响开始增多。
正是在这些不同的外来艺术风格的影响下,藏西地区继续发展本地造像艺术,并与外来风格相结合,约从13世纪开始逐渐形成了明确的地域性艺术风格。
藏西佛教的中心地和两个最重要的佛像产地是古格王国和拉达克。
图l、图2为早期藏西造像,此时期造像在造型上普遍给人一种天真童趣、纯朴可爱的感觉。
图1中的黑财神像是12世纪作品。
高15厘米,重505克,黄白铜合金铸造。
此尊造像面生三目,呈忿怒相,眼部嵌入了红铜,瞳孔嵌黑色琉璃珠,工艺技法十分高超。
头戴三花冠及发箍,顶结桃形红色大发髻。
身形矮胖,全身裸露,肚子隆起,生殖器上竖,姿态夸张如玩偶,艺术表现手法十分独特。
项圈、络腋、钏镯等处以蛇为饰,因为蛇在藏传佛教里象征“贪”,这里用它作装饰以表对“贪”的制服。
左手握一硕大的吐宝鼠,鼠口含宝珠,以示能吐出无穷尽的财宝;右手执嘎巴拉碗,表降服各种业障,左展立姿。
著录:《般若之光》P216,万卷出版社,2004年。
《佛光宝相》P102,万卷出版社,2006年。
图2中的米拉日巴像同为12世纪作品,高12.7厘米,重260克,黄铜铸造。
此尊面部表情甜柔,仪容庄秀,较图1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耳下饰圆珰,披垂于脑后的长发暗示他一生未出家,刻画出了瑜伽行者的自然主义特质。
身材略显清瘦,上身斜披僧衣,衣缘处可见宽大的圣带装饰,为苦行者装束。
头微倾,左手持杖,右手置于耳旁,表其正在唱道歌向其弟子传授道法。
凸形莲座之上可见一只被猎人追捕的小鹿躲在米拉日巴身旁,猎人放下手中利器,向米拉日巴跪拜。
外八庙金铜造像浅析
外八庙金铜造像浅析作者:高俊杰来源:《卷宗》2016年第03期摘要:承德外八庙是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在避暑山庄东北部修建的皇家寺庙群。
其建筑金碧辉煌,馆藏文物丰富多彩,尤以藏传佛教造像备受瞩目。
本文以元、明、清三朝造像为例,分析不同时期的造像风格。
关键词:外八庙;藏传佛教;金铜造像;造像风格承德外八庙是清代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在避暑山庄东北部修建的庞大皇家寺庙群。
这些寺庙由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广安寺、殊像寺、罗汉堂、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十二座寺庙组成,其中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广缘寺九座寺庙设八个管理机构(普佑寺附属于普宁寺)由朝廷派驻喇嘛,京师理藩院管理并逐月按人数由理藩院发放饷银,清正史文献将这九座寺庙称“外庙”,后俗称外八庙。
外八庙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建筑辉煌壮观,馆藏文物丰富多彩,尤以藏传佛教造像备受瞩目。
这些精美的造像,既有来源于元、明两朝的宫中藏品,又有蒙古、西藏等少数民族首领敬献帝后的礼品,更有清宫造办处的皇家藏品。
笔者拣选几尊元明清时期典型造像,从面相、头饰及躯体装饰、莲座、工艺等几方面分析,以期对不同年代的造像风格有一些初步了解。
1 元代造像13世纪崛起于我国北方的蒙古民族统一中国,建立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大元帝国。
西藏正式纳入元朝中央政府。
元朝大力推崇藏传佛教,此时期藏传佛教造像实现了历史性的全面融合,藏汉艺术与尼泊尔艺术成为西藏造像的主流。
如图一所示,黄铜泥金阿閦如来佛像,该像是一位菩萨形的佛,其造像风格归纳以下几点:面部:佛像方圆大脸,额部宽平,鼻梁挺直,鼻翼外张,明显的蒙古族面部特征。
眉间有圆形白毫,眼睑低垂,面带微笑。
头饰与装饰:佛头饰为花冠和发髻冠组合的形式,蓝色高扁状发髻,顶部饰宝珠。
头戴五叶宝冠,宝冠花叶较大,制作繁复细腻。
头冠样式特别,在花冠的顶部安置了一根横梁将五叶相连,不仅起到加固作用,又有美观装饰效果。
铜佛像的特征介绍
铜佛像的特征介绍
铜佛像是采用铜或者青铜制作的铜雕工艺品。
早在商周的时候,铜佛像就已经出现了,传承至今,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
铜佛像属于铜雕工艺品中的一种,而在铜雕工艺品中,铜佛像是流传最为古老的工艺品,并且具有很深的宗教意义。
铜佛像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宠爱,不论是寺庙,还是收藏界,都充分体现了铜佛像的价值。
铜佛像是从古至今,保存最为完整,具有宗教色彩的铜雕工艺品,是一种特殊的人体艺术。
一件成功的铜佛像工艺品,能够完全展现空间尺度,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光线及结构语音体现铜佛像工艺品。
铜佛像艺术主要体现了造型、质感、纹饰的美,多用于表现神秘,并且具有震慑力的宗教题材。
鎏金铜佛像属于铜佛像,造型优美、纹饰绚丽、宝光四射,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铜佛像艺术品集艺术性、历史性、宗教性于一身,具众多光芒,发展迅猛。
铜佛像艺术品背后的佛教文化和人们的支撑,而这些艺术的背后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传奇故事,使这一类的艺术品具有自己最独特的魅力。
就某种意义上来说,铜佛像艺术品蕴含着宗教情感的载体,在如今的佛教传播范围内,信众们都有什么很高的身价,并且有些宗教也有一定的背景,出现在铜佛像市场潜在的卖家,有这样的供需关系,市场上铜佛像上扬是必然的。
金铜佛像:天国与尘世的媒介
金铜佛像:天国与尘世的媒介传统金铜佛像的浇铸首先是一件供信徒礼拜的圣物,而后才是一件艺术品,对虔诚的信徒而言,创作佛像作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艺术本身,而在于这一行为所聚集的无量功德。
西藏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
金、银、铜等各种不同质地的金属雕塑和石雕、木雕、泥塑、彩塑以及石刻应有尽有,圆雕、半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和线刻一应俱全,各放异彩。
几乎在西藏和藏区的任何一座建筑,任何一座圣山,任何一处圣湖,各种造型不同、质地各异、风格既有联系而又别具一格的雕塑作品与自然和人文景观完美协调地融合在一起,让人很难区分是自然的造化,还是人类的巧夺天工。
无论在亚洲,还是欧洲,乃至非洲和美洲,雕塑的发生与发展似乎都与各自文化中的宗教密切相关。
在某种意义上,雕塑似乎成为早期先民凝聚天国和世俗世界的特殊媒介。
雕塑所表达的对象往往都具有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性和神秘性,但同时在其间融入的世俗的敬仰和无奈以及希冀都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在西藏的雕塑艺术中,宗教雕塑、即藏传佛教雕塑一直都是西藏传统雕塑艺术中的主流和精华,它将佛教后期“像教”的趋势发展到淋漓尽致、登峰造极的程度。
从现存作品数量来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宗教艺术在规模、数量上能与之匹敌。
藏传金铜佛像雕塑可以追溯到佛教传入前的古老西藏,据《新唐书·吐蕃传》等著名的汉文古籍记载,古代西藏在佛教传入之初就不仅有了成熟的金铜雕塑作品,其中一些上乘佳作还成为重要的馈赠品。
如赞普松赞干布向唐皇室请婚的彩礼中,用黄金制成的各种器物,数量多至“千斤”;646年松赞干布的重臣禄东赞又向唐太宗赠送了一只7尺多高、用黄金铸成的金鹅,祝愿唐太宗东征马到成功。
动物雕塑是佛教传入西藏前和传入之初西藏金铜雕塑的主要题材,疑与佛教传入前古老的苯教图腾崇拜和高原游牧文化有关。
如源于日喀则的青铜护身符,造型十分奇特,由四只连体鸟组成,其中每只鸟均为一身双头。
此外,则布隆地区出土的十二生肖动物雕塑已开始上色,用圆形来体现时间和空间,下半部凹形的构图中分别雕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猴、鸡、狗、猪等生肖,上半部分横列造型有佛教的宝伞、金鱼、宝瓶、莲花、右旋白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等八瑞祥。
佛像的收藏与鉴赏方法
佛像的收藏与鉴赏方法各时期传入的有限的印度佛造像如同种子,在各时代、各地域形成不同风格的造像。
随着中国佛教文化的成熟,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像在中国工匠的手中逐渐脱离原有风格,加入了中国自身的造像形态,建立、发展成独特的中国佛像,在这艺术融汇、交流中,呈现出各时代多姿多彩的鲜明特色。
金铜造像是一种三维立体的雕塑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体艺术,不同的只是其面部表情、手印、服饰、坐姿及周围的陪伴物、台座、持物等等而已。
因此,可以把一般的鉴定要点归纳为以下六点:一看面相和体形,二看手印与坐姿,三看标识与坐骑,四看细部与装饰,五看材料与质地,六看铭文与题记。
首先,所谓标识和坐骑、佛像的手印、坐姿都是有定规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对照,就可正确地为一件造像定名,分清是佛还是菩萨,究竟是哪尊佛哪尊菩萨。
正确的定名是正确鉴定的前提。
再者,佛像的面相与体型,是鉴定佛像的关键。
它包括面部的五官、身材的比例、肌肉的表现、整体的风格等等,哪怕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和嘉庆、道光时期的造像,就有着一定的差别。
其后,所谓细部与装饰,可以说是佛像鉴定时非常实用的小窍门。
如明代莲花座与清代莲花座上的莲瓣装饰,明代莲瓣精细而长,且瓣与瓣中有小型三角装饰,而清代莲瓣则显得粗壮,瓣与瓣间也无装饰。
因此,明清金铜佛像看莲瓣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再有材料与质地,这是鉴定中最为直观的。
铜佛像的材料主要有青铜、黄铜和红铜。
在鉴定时,要注意不同的时期用铜是不同的。
如同样是清代,早、中期是不同的,特别是乾隆时期,因为国力强盛和皇室对佛像的崇奉,这时造的佛像用材料特别好,所以乾隆时期佛像一上手,就有特别沉的感觉,而到晚清的佛像,手感要轻许多。
不同地区或受不同地区影响而生产的佛像,用铜和用料也不相同。
如藏佛教造像,内地宫廷的造像注重整体鎏金上光,藏地的佛像则注重远视效果,喜欢镶嵌各种矿物,包括绿松石、青金石等,有的只在脸部鎏金或贴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藏式金铜佛像之观赏
大多数去过布达拉宫或大昭寺的人们在他们眼中,更觉得那些塔、佛、是保护文物,无从谈起敬畏与寄托,这是一种更为本体论意义上的观看意识,它或许会注意旁边的说明去了解一下这其中的始末,但也只是匆匆一瞥。
如何看待艺术品,从金铜佛像艺术中观察游客与当地人之间的现实阶级差异,如何看待金铜佛像艺术的现实角色就转变为传统艺术史的内部研究与意识形态论的外部研究作对比,我们发现意识形态对艺术的评价基于其外部因素的影,必须把这种影响控制在外部范围才能保持它的公正性。
而这里的外部因素不仅指外在元素对艺术的影响,也包括艺术对外在世界的反作用。
这也是前文提到的艺术观看概念的第二个层面,即如何看待艺术品。
艺术研究者的眼光
(1)传统的观看。
面对展柜里陈列的各式的金铜像我更多的把它看作艺术作品,我痴迷于那些灵动的造型,繁缛的细节,铸造工艺手法娴熟。
不同于普遍观看的是我更多的关注造像的线条、轮廓、动感、造型、神态、明暗关系等基本艺术语言。
在瑞宝阁藏金铜佛像的大量研究中作者重于分析金属元素的含量以便准确地对时代和产地进行确定。
这些研究只针对于金铜佛像的表象来进行,而它外在的影响以及给予人们的心理暗示及社会文化都没有进一步的研究,我将尝试将视觉形式演变与社会精神态度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
(2)从图像学的角度观看。
我尝试将贡布里希教授关于“图式”+“改良”的理论引入金铜佛像的研究中。
图像学研究的过程可分三步:
一是确认最初的或自然的主题;二是理解由母题组成的内容或故事;三是探讨图像的内在意义与文化的象征内涵。
正是这种阐释的功能,使得图像学成为西方艺术史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分支。
我们较为熟悉的一种艺术史观点认为艺术借由特定的物质形式完成精神的超越:那些工匠不一定都是艺术的集大成者,每一处线条的弯曲都契合了心灵的震颤,每一种色彩的搭配都暗含着情绪的波澜,你要是看到那张简单的平面草图在他们手中奇迹般的诞生出的艺术品,一定会称赞叫绝。
贡布里希所说:画家所探究的自然,并非物质世界的自然,而是我们的反作用加诸其上的自然。
他所关心的是心理的问题即靠幻想制造出令人信服的形象。
接受者的观看则是一个逆向性过程,即通过记忆性想象将艺术存在转化为现实存在。
所谓记忆性想象,就是指观看者面对艺术品时,需要调动自己有关艺术、生活等各方面的记忆积累,将这种通过期待性想象转变后的现实与自己以往理解的现实进行对照,并调动一切知识和感悟理解这种新的现实。
在传统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中可以发现,观看行为蕴含着想象、幻觉、记忆、共鸣、歧义等微妙复杂的心理因素,这就构成了艺术内在的属性。
观者的内在精神
(1)观看方式的选择。
艺术观看的意识形态论,伯格在观看之道一开篇就指出观看先于言语,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而我们只看见我们注视的东西,所以注视是一种选择行为,由于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这种选择行为的结果意味着所有影像都是人为的。
观看对于人类来说不可能只是一种生理功能,因为它不仅仅是眼睛的活
动,而是连带着大脑的智慧与心灵的情感活动综合运作,因而必然具有更广阔的社会文化意义。
人类的观看永远不可能是镜面式(或镜头式)的机械复制,而是一种甄别与筛选。
看一样东西,同时就意味着不看另一些东西。
看即不看,选择意味着排斥。
那么艺术观看是一种怎样的选择?伯格认为,它应该是一种意识形态的选择,即阶级属性的选择。
看到艺术就马上产生一种上升感,想到诸如灵魂、神圣、超越之类的概念;而是要记得同时向下看,看到它同样关乎金钱、欲望和权力。
艺术品本身就属于文化领域,我们在此并不是要讨论它与文化的一切关系,而只是针对艺术的观看方式引起的等级差异以及具有的信仰价值进行讨论。
(2)观者的心境。
艺术品的存在本身就让我们承认这世界上确实有另外一种不同的境界,无论那是天堂也好,荒原也罢,总之它让我们相信世界是分为不同层次的,而且这种等级上的差异合情合理。
这是某种类似宗教的元素,是一种可以让人当作信仰来依赖的东西。
在藏区民众眼中,金铜佛像绝不仅是艺术品,是内在深化的信仰,不仅是高度的上升更多的时候是深度的探询,去过那里的人一定会对藏民那种朴实的虔诚而敬畏。
这种虔诚来源于所有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不受时代的限制,基于意识的本质:例如怎样应对死亡,怎样理解悲剧和英雄性格,怎样确定忠诚和责任,怎样拯救灵魂,怎样认识爱情与牺牲,怎样学会怜悯同情,怎样处理兽性与人性间的矛盾,怎样平衡本能与约束。
这些自古以来追随人类的问题并不会时刻被我们思考,庸常的生活会让人忘记信仰,然而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我们总会遇到
这些问题并为之感到困惑。
内在精神是人的理解和解释中生成和流动的,这是一个“建构”和“解构”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其意义自然也存在于历史当中并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变迁而变化,体现着不同时期不同族群共同体的文化认知方式。
但“内在精神”是否能够与图像艺术关联起来?以及如何关联?这使我想到哈斯克尔教授《历史及其图像》处理历史复杂问题的态度:视觉艺术并非是一个独立自足的实体,它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视觉艺术的发展与其自身及前代诸社会的政治、社会景况的联系,比以往人们所普遍相信的远为紧密。
本文作者:王霞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