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尾矿库安全事故防范预案

尾矿库安全事故防范预案

尾矿库安全事故防范预案
尾矿库安全事故发生时可能对环境和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尾矿库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范预案:
1. 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法律:确保所有操作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境和安全规定,包括设计、建设、运维和关闭等方面。

2. 定期检查和维修:定期检查尾矿库的结构、设备和设施,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新,确保其安全可靠。

3. 管理尾矿存储量:确保尾矿库存储量不超过其设计容量,避免过度堆积尾矿的风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 监测地表和水源:建立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尾矿库周围地表及水源的水质和地质条件,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水源污染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5. 安全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尾矿库的相关安全规定和应急响应计划,并进行适时的事故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6. 建立应急预案:根据尾矿库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事故的预防和紧急响应措施,并确保所有员工熟悉并能够正确执行。

7. 加强沟通与合作:与相关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社区和相关利益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尾矿库安全管理工作。

8. 强化监督与管理:建立尾矿库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对尾矿库的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审计,及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防范预案,不同尾矿库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安全预防措施和应急响应计划的制定。

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相关技术和管理的最新发展,不断改进和提升尾矿库的安全管理水平。

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防治措施

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防治措施

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防治措施摘要: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矿山选厂的主要设施,也是事故易发场所。

近年来事故频发,除了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影响外,尾矿库工程更重要的是遭受事故伴生、次生地质灾害。

尾矿库事故可引发泥石流、滑坡、水土污染等次生灾害而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危害性。

文章分析了御驾泉尾矿库的工程特点,分析了御驾泉尾矿库建设遭受、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致灾因素及其危害性,结合御驾泉尾矿库实际地质情况对该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的划分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泥石流;御驾泉尾矿库1 前言山东省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省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其中以矿山尾矿库为主的地质灾害已成为严重制约矿山企业的发展及生存的重要因素,甚至严重影响了地区地方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是维持矿山正常生产的必要设施。

而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某个矿山企业尾矿库在所处区域的历史灾害活动状况、自然条件、地质环境条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状况等条件下,遭受或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综合估量。

尾矿库是矿山企业选矿生产的主要设施,是事故易发部位,也是隐伏巨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因此,做好尾矿库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还能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确保矿山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工作,其成果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2 尾矿库安全和环境现状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尾矿库事故近年来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对周围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特别是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尾矿库发生特大溃坝事故,死亡277人,失踪4人,受伤33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措施

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类型及防治措施一、尾矿库工程的特点尾矿库作为矿山选矿生产的主要设施,是事故易发部位,也是隐伏巨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尾矿库占用大量土地,改变和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尾矿中的污染物,通过径流和渗透,污染周围的土地、水体;最严重的当属溃坝事故,尾矿库下游为人口相对集中的居民点.溃坝时,尾矿砂、废水倾泻而下,农田、村镇顷刻间遭受灭顶之灾,其危害比水库更为严重,造成人员伤亡、淤塞拉萨河河道、严重污染土地和水体。

拟建尾矿库分布于矿区帮达浦主沟下游,由于利用自然沟谷地形,筑坝成库,三面环坡,上游汇水面积较大,直接面对暴雨、山洪冲击。

尾矿砂颗粒细且饱水.选矿厂为增加矿物提取率,要求磨矿粒度很细,颗粒越细,尾矿库沉积滩面越平缓,库水位逼近坝前,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在振动、搅动条件下极易液化。

尾矿库设置有排洪设施.与一般水库不同的是,尾矿库本身不具备储水调洪能力,为排泄上游进库洪水,通常在库底设置排洪斜槽、管道或隧洞等构筑物,或在一侧开挖排水明渠.尾矿库为极具威胁的污染源.尾矿砂通常含有酸性、碱性、毒性污染物及镉、砷、铅、锌、银、汞等有害重金属,是一个隐伏巨大隐患的“毒场”,其污染影响面远远超过尾矿库本身。

尾矿库服务期就是尾矿坝筑坝期.后期坝随着库区尾矿砂的持续堆高而不断堆填、加高,即尾矿坝的筑坝施工贯穿整个尾矿库的运营、服务期,导致尾矿坝管理、监督难度大.闭库后仍存在安全隐患.尾矿库最佳恢复利用途径是复垦,即在库区覆土恢复土地或植树、种草,恢复生态,改善矿区环境,但目前由于监管不到位,矿主出于经济考虑,往往简单平整,任其自然.由于坝体、排洪设施等相对简陋,加上尾矿库所处自然环境恶劣,即使闭库后尾矿库仍存在发生安全事故进而引发地质灾害的隐患。

尾矿库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1、泥石流对尾矿库而言,泥石流主要表现为溃坝次生灾害.据统计,70%以上的尾矿库垮坝伴生泥石流或泥浆流灾害,正在运行的尾矿库因库区积水则比例更高.尾矿坝高度大,存放的尾矿砂多且饱水,形成大规模泥土石流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尾矿库溃坝形成的泥石流具有高势能、速度快、前锋高度大的特点,与坝高、坝前地形、尾矿砂堆存量以及含水状态等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尾矿库溃坝通常发生于雨季,平常含水量低的尾矿砂因雨水、山谷洪水的加入,同样易于形成泥石流.坝前方陡(前倾)、窄的沟谷地形进一步为泥石流增势.2、滑坡尾矿库滑坡灾害包括坝体滑坡、诱发库岸滑坡或遭受自然滑坡灾害三个方面.尾矿库后期坝多采用上游法堆筑,尾矿砂为筑坝材料,坝体强度低,稳定性差,在初期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存在一个抗剪能力极低的潜在滑动面.随着库区尾矿砂的不断增高,对坝体的压力逐渐加大,坝体最终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滑坡破坏,导致坝体垮塌.尾矿库由于位于帮达浦主沟下游,堆放的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库尾积水以便选厂循环利用,因此,同水库一样,尾矿库运行期间,将对库岸坡体产生浸泡、坡脚冲刷等作用,库岸自然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如岩土体饱水、强度降低,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岸坡发生破坏,破坏形式包括滑坡、崩塌、塌岸,影响因素主要有库岸形态特征、岩土体性质、冲刷作用强度等,结构松软和对水反应敏感的岩土体,往往容易产生岸坡破坏.尾矿库建设及运营在诱发库岸滑坡的同时,还可能遭受自然滑坡灾害.大规模库区滑坡可造成涌浪,导致污水、尾矿砂溢坝,甚至垮坝事故.影响库岸滑坡的因素可划归为以下三类:一类是岩土体强度,如岩土体性质、结构、风化等;第二类是斜坡的形态特征,如地形坡度、人工开挖、填土等;第三类则是斜坡内应力状态,如地下水压力、堆载、地震和人工爆破等.滑坡灾害具有突发性、危害大的特点,溃坝事故往往是先滑坡,后转化为泥石流.3、塌陷尾矿库所在地主要塌陷类型为构筑物破坏塌陷。

尾矿灾害处置方案

尾矿灾害处置方案

尾矿灾害处置方案
尾矿灾害指挥部的最新通报显示,某尾矿库发生溃坝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和环境污染。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建立相应的处置方案,以尽量降低灾害的影响和危害。

以下是针对尾矿灾害的处置方案建议。

第一步:紧急处置
1.确定灾害情况:要快速了解灾害的具体情况,包括影响范围、灾害程
度、人员伤亡等,以便适时制定紧急应对方案。

2.疏散人员:尾矿库溃坝和泄漏会造成大量的土石流、水流和泥石流,
为了保障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应尽快组织群众疏散。

3.停止泄漏: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有害物质的继续泄漏,并控制泄漏
物的范围。

4.防止污染:在防止泄漏的基础上,还要对环境进行防污染处理,以减
少灾害带来的环境伤害。

此处应着重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5.与文教科协调:联系当地文教科,寻求尽快开展救援、疏散、处置等
工作的支持。

第二步:进一步处置
1.建设灾后工程:在必要的时候,应组织力量建设灾后工程,包括堵漏、
防填方案建设等等。

2.加强监测:对灾害的影响范围进行实时监控,做好数据收集和处理工
作,确保随时能够掌握灾害的动态和危害。

3.建立预警机制:通过科技手段建立灾害预警机制,及时预警并采取相
应措施,以降低灾害的发生概率。

4.重建与修复:重新建设受损的公路、桥梁、水利设施等,重建灾后环
境,并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工作。

5.提高应急能力:加强相关机构的应急处置培训,提高灾后防治能力。

采取上述尾矿灾害处置方案,可以有效地减轻尾矿灾害造成的人员和环境损失,为社会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措施

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类型及防治措施一、尾矿库工程的特点尾矿库作为矿山选矿生产的主要设施,是事故易发部位,也是隐伏巨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尾矿库占用大量土地,改变和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尾矿中的污染物,通过径流和渗透,污染周围的土地、水体;最严重的当属溃坝事故,尾矿库下游为人口相对集中的居民点.溃坝时,尾矿砂、废水倾泻而下,农田、村镇顷刻间遭受灭顶之灾,其危害比水库更为严重,造成人员伤亡、淤塞拉萨河河道、严重污染土地和水体。

拟建尾矿库分布于矿区帮达浦主沟下游,由于利用自然沟谷地形,筑坝成库,三面环坡,上游汇水面积较大,直接面对暴雨、山洪冲击。

尾矿砂颗粒细且饱水.选矿厂为增加矿物提取率,要求磨矿粒度很细,颗粒越细,尾矿库沉积滩面越平缓,库水位逼近坝前,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在振动、搅动条件下极易液化。

尾矿库设置有排洪设施.与一般水库不同的是,尾矿库本身不具备储水调洪能力,为排泄上游进库洪水,通常在库底设置排洪斜槽、管道或隧洞等构筑物,或在一侧开挖排水明渠.尾矿库为极具威胁的污染源.尾矿砂通常含有酸性、碱性、毒性污染物及镉、砷、铅、锌、银、汞等有害重金属,是一个隐伏巨大隐患的“毒场”,其污染影响面远远超过尾矿库本身。

尾矿库服务期就是尾矿坝筑坝期.后期坝随着库区尾矿砂的持续堆高而不断堆填、加高,即尾矿坝的筑坝施工贯穿整个尾矿库的运营、服务期,导致尾矿坝管理、监督难度大.闭库后仍存在安全隐患.尾矿库最佳恢复利用途径是复垦,即在库区覆土恢复土地或植树、种草,恢复生态,改善矿区环境,但目前由于监管不到位,矿主出于经济考虑,往往简单平整,任其自然.由于坝体、排洪设施等相对简陋,加上尾矿库所处自然环境恶劣,即使闭库后尾矿库仍存在发生安全事故进而引发地质灾害的隐患。

尾矿库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1、泥石流对尾矿库而言,泥石流主要表现为溃坝次生灾害.据统计,70%以上的尾矿库垮坝伴生泥石流或泥浆流灾害,正在运行的尾矿库因库区积水则比例更高.尾矿坝高度大,存放的尾矿砂多且饱水,形成大规模泥土石流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尾矿库溃坝形成的泥石流具有高势能、速度快、前锋高度大的特点,与坝高、坝前地形、尾矿砂堆存量以及含水状态等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尾矿库溃坝通常发生于雨季,平常含水量低的尾矿砂因雨水、山谷洪水的加入,同样易于形成泥石流.坝前方陡(前倾)、窄的沟谷地形进一步为泥石流增势.2、xx尾矿库滑坡灾害包括坝体滑坡、诱发库岸滑坡或遭受自然滑坡灾害三个方面.尾矿库后期坝多采用上游法堆筑,尾矿砂为筑坝材料,坝体强度低,稳定性差,在初期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存在一个抗剪能力极低的潜在滑动面.随着库区尾矿砂的不断增高,对坝体的压力逐渐加大,坝体最终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滑坡破坏,导致坝体垮塌.尾矿库由于位于帮达浦主沟下游,堆放的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库尾积水以便选厂循环利用,因此,同水库一样,尾矿库运行期间,将对库岸坡体产生浸泡、坡脚冲刷等作用,库岸自然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如岩土体饱水、强度降低,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岸坡发生破坏,破坏形式包括滑坡、崩塌、塌岸,影响因素主要有库岸形态特征、岩土体性质、冲刷作用强度等,结构松软和对水反应敏感的岩土体,往往容易产生岸坡破坏.尾矿库建设及运营在诱发库岸滑坡的同时,还可能遭受自然滑坡灾害.大规模库区滑坡可造成涌浪,导致污水、尾矿砂溢坝,甚至垮坝事故.影响库岸滑坡的因素可划归为以下三类:一类是岩土体强度,如岩土体性质、结构、风化等;第二类是斜坡的形态特征,如地形坡度、人工开挖、填土等;第三类则是斜坡内应力状态,如地下水压力、堆载、地震和人工爆破等.滑坡灾害具有突发性、危害大的特点,溃坝事故往往是先滑坡,后转化为泥石流.3、塌陷尾矿库所在地主要塌陷类型为构筑物破坏塌陷。

3、尾矿库灾评要点、防治措施建议

3、尾矿库灾评要点、防治措施建议

尾矿库地质灾害与危险性评估摘要:尾矿库是矿山选厂的主要设施,也是事故易发部位,近年来事故频发,除了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影响外,尾矿库工程也回事故伴生、次生地质灾害。

尾矿库事故可引发泥石流、滑坡、水土污染等次生灾害而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危害性,概括了尾矿库的工程特点,分析了尾矿库建设可能遭受、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致灾因素及危害性,针对尾矿库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指出评估要点和需注意的问题。

尾矿库,亦称尾砂库。

矿山开采出的矿石,经选厂选出有价值的矿产品后产出大量废渣,即尾矿或尾砂,为堆存尾矿所建的构筑物系统称为尾矿库,通常包括尾矿坝、库区、排洪设施等。

一般情况下,尾矿库在堆存尾矿的同时,也储存选厂废水以供循环利用。

1、尾矿库病害事故与地质灾害尾矿库作为矿山选矿生产的主要设施,是事故易发部位,也是隐伏巨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

尾矿库占用大量土地,改变和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尾矿库中的污染物,通过径流和渗透,污染周围的土地、水体;最严重的当属溃坝事故,尾矿库下游通常是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溃坝时尾矿砂、废水倾泻而下,农田、村镇顷刻间遭受灭顶之灾,其危害比水库溃坝更为严重,造成人员伤亡、淤塞河道、严重污染土地与水体,而且这种污染灾害将是长期的,难以恢复。

2、尾矿库的工程特点(1)分布于矿区山谷、洼地。

通常尾矿库多利用自然沟谷地形,筑坝成库,三面环坡,上游汇水面积较大,直接面对暴雨、山洪冲击;(2)尾矿库下游多为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通常尾矿库位于江、湖、水源地的上游,下游分布有村镇、工厂、农田、交通设施等,尾矿库事故直接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3)坝体多采用二期筑坝法,即包括初期坝和后期坝两部分。

初期坝,亦称基础坝,多采用土石坝,相对而言,坝体厚度大、稳定性好、高度小、不透水;后期坝是指利用尾矿库的初期坝上筑坝加高,目前我国90%以上的后期坝采用上游法筑坝,即随着库区尾矿砂堆放,不断加高坝体,这种筑坝方法简单易行,费用低,但坝体固结度偏低、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坝体强度低,不利于坝体稳定。

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措施

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引发地地质灾害尾矿库地质灾害地预测、类型及防治措施一、尾矿库工程地特点尾矿库作为矿山选矿生产地主要设施,是事故易发部位,也是隐伏巨大安全隐患地危险源.尾矿库占用大量土地,改变和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尾矿中地污染物, 通过径流和渗透,污染周围地土地、水体;最严重地当属溃坝事故,尾矿库下游为人口相对集中地居民点.溃坝时,尾矿砂、废水倾泻而下,农田、村镇顷刻间遭受灭顶之灾,其危害比水库更为严重,造成人员伤亡、淤塞拉萨河河道、严重污染土地和水体.拟建尾矿库分布于矿区帮达浦主沟下游,由于利用自然沟谷地形,筑坝成库, 三面环坡,上游汇水面积较大,直接面对暴雨、山洪冲击.尾矿砂颗粒细且饱水.选矿厂为增加矿物提取率,要求磨矿粒度很细,颗粒越细,尾矿库沉积滩面越平缓,库水位逼近坝前,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在振动、搅动条件下极易液化.尾矿库设置有排洪设施.与一般水库不同地是,尾矿库本身不具备储水调洪能力,为排泄上游进库洪水,通常在库底设置排洪斜槽、管道或隧洞等构筑物,或在一侧开挖排水明渠.尾矿库为极具威胁地污染源.尾矿砂通常含有酸性、碱性、毒性污染物及镉、砷、铅、锌、银、汞等有害重金属,是一个隐伏巨大隐患地“毒场” ,其污染影响面远远超过尾矿库本身.尾矿库服务期就是尾矿坝筑坝期.后期坝随着库区尾矿砂地持续堆高而不断堆填、加高,即尾矿坝地筑坝施工贯穿整个尾矿库地运营、服务期,导致尾矿坝管理、监督难度大.闭库后仍存在安全隐患.尾矿库最佳恢复利用途径是复垦,即在库区覆土恢复土地或植树、种草,恢复生态,改善矿区环境,但目前由于监管不到位,矿主出于经济考虑,往往简单平整,任其自然.由于坝体、排洪设施等相对简陋,加上尾矿库所处自然环境恶劣,即使闭库后尾矿库仍存在发生安全事故进而引发地质灾害地隐患.尾矿库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1、泥石流对尾矿库而言,泥石流主要表现为溃坝次生灾害.据统计,70%以上地尾矿库垮坝伴生泥石流或泥浆流灾害,正在运行地尾矿库因库区积水则比例更高.尾矿坝高度大,存放地尾矿砂多且饱水,形成大规模泥土石流灾害地可能性较大..尾矿库溃坝形成地泥石流具有高势能、速度快、前锋高度大地特点,与坝高、坝前地形、尾矿砂堆存量以及含水状态等密切相关.值得注意地是,尾矿库溃坝通常发生于雨季,平常含水量低地尾矿砂因雨水、山谷洪水地加入,同样易于形成泥石流.坝前方陡(前倾)、窄地沟谷地形进一步为泥石流增势.2、滑坡尾矿库滑坡灾害包括坝体滑坡、诱发库岸滑坡或遭受自然滑坡灾害三个方面.尾矿库后期坝多采用上游法堆筑,尾矿砂为筑坝材料,坝体强度低,稳定性差, 在初期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存在一个抗剪能力极低地潜在滑动面.随着库区尾矿砂地不断增高,对坝体地压力逐渐加大,坝体最终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滑坡破坏导致坝体垮塌.尾矿库由于位于帮达浦主沟下游,堆放地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库尾积水以便选厂循环利用,因此,同水库一样,尾矿库运行期间,将对库岸坡体产生浸泡、坡脚冲刷等作用,库岸自然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如岩土体饱水、强度降低,使得处于平衡状态地岸坡发生破坏,破坏形式包括滑坡、崩塌、塌岸,影响因素主要有库岸形态特征、岩土体性质、冲刷作用强度等,结构松软和对水反应敏感地岩土体,往往容易产生岸坡破坏.尾矿库建设及运营在诱发库岸滑坡地同时,还可能遭受自然滑坡灾害.大规模库区滑坡可造成涌浪,导致污水、尾矿砂溢坝,甚至垮坝事故.影响库岸滑坡地因素可划归为以下三类:一类是岩土体强度,如岩土体性质、结构、风化等;第二类是斜坡地形态特征,如地形坡度、人工开挖、填土等;第三类则是斜坡内应力状态,如地下水压力、堆载、地震和人工爆破等.滑坡灾害具有突发性、危害大地特点,溃坝事故往往是先滑坡,后转化为泥石流.3、塌陷尾矿库所在地主要塌陷类型为构筑物破坏塌陷. 尾矿库为排泄上游洪水,库区下通常布设排洪管、塔、斜槽、排洪隧洞等构筑物,这些构筑物一旦破坏,将造成库区塌陷、尾矿砂泄漏,污染下游水体、土壤.4、水体污染有色金属矿山多为共生或伴生矿,由于选矿工艺技术所限或出于经济考量, 选矿厂多仅提取一种或几种金属成分,其他作为尾矿废弃,同时选矿过程要加入各种浮选药剂(有些是剧毒,如选黄金地氰化物),大量酸性、碱性、毒性和重金属滞存于尾矿库,可以说每一座尾矿库都是一个“毒场”.伴随着尾矿库溃坝、泄漏(岩溶塌陷或排洪构筑物塌陷)或渗漏、流失地尾矿砂堆积于耕地表层,尾矿库污染水用于农田灌溉,均可导致农业耕作层土壤污染,导致农作物减产、绝收,更为严重地是,水土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地特点,一些农作物对某些重金属具有富集效应,污染农作物进入人类食物链,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而农业耕作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具有难以降解性、污染累积性、长期性、后果严重地特点,污染治理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且是一个极其漫长地过程.尾矿库地防治措施由于引起尾矿库灾害地原因较多,所以其治理方案地选择也多种多样.目前国内、外尾矿库灾害治理方法主要为改善坝体渗流条件、提高坝体地密实度以及改善坝体受力条件3大类.除此之外,尾矿库安全监测也是灾害防治工作地重要组成部分.具体防治措施如下所示1、改善坝体地渗流条件尾矿坝地渗流决定其稳定性.由于国内尾矿坝地初期坝多为不透水土坝,所以经常发生浸润线自初期坝顶溢出现象.轻者在浸润线出逸处流失尾矿砂,形成冲沟,重者造成尾矿坝地滑动.随着尾矿坝堆筑高度不断加大,尾矿坝坝体内浸润线也相应抬升,可能会出现坝基、坝坡及地下水位升高等稳定性问题.其中,地下水浸润线地抬高是造成坝体稳定性下降甚至丧失地主要原因.对于渗流和侵蚀引起地灾害问题,应首先采用防渗材料充填加固渗漏区,隔断渗流;重整坡角,调整或设置排水系统,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浸润线或在渗流溢出面上加盖压重以及设置反滤层等措施, 防止渗流破坏发生.根据尾矿库灾害调查资料,改善坝体地排水条件是主要地防止地震液化措施.为此应加强尾矿堆积坝地排水系统, 以降低坝坡浸润线高度,增大坝体地干燥部分或适当增加尾矿池内地干滩长度.通过修筑降排水设施,达到控制坝坡内水位线地方法很多,如井式排渗、管沟式排渗、褥垫排渗及墙式排渗等.其中,井式和墙式排渗方法均采用水泵抽水,应用地不多;管沟式排渗和褥垫排渗方法采用自流原理,节省能源,但投入地工作量相对较大.比较起来,按虹吸原理设计地虹吸排渗设施同时具有上述各种处理方法地优点,而且施工方便、经济,运营成本最低,也便于管理.对于由于渗漏造成地尾矿坝隐患,一般采用较成熟地注浆封堵技术.也有采用粉喷搅拌方法,同时治理强度不足和坝肩渗漏问题地施工经验.2、提高坝体地密实度尾矿材料地室内试验表明,提高坝体密实度对增加抗剪强度有明显地作用.在这方面,利用分级箱、分级管、旋流池和水力旋流器等设备对尾矿砂进行分级,分选粗颗粒尾矿砂填筑下游坝坡地技术已经成熟,实践证明其效果显著.在各类分级设备中,尤以水力旋流器分级效率高.对于地震引起地尾矿材料液化问题,理论上应采取措施尽量降低坝体内浸润线地高度,使其上部覆盖地干砂厚度足够大.上游法尾矿坝抗震也可采取增加坝体密实度、增强坝体材料抗液化强度或调整坝坡形状及受力状态等措施,防止液化地发生.事实表明,对于烈度8度及其以下地地震,当上覆有效应力大于150kPa 寸是比较安全地.从增强坝料抗液化能力地方法出发,在筑坝期间对坝料进行碾压比较容易实现.根据国内外尾矿材料液化地宏观经验,当碾压后水下坝料地相对密度不小于0.75时,其抗液化能力是有保障地.根据坝体稳定分析计算结果,放缓坝坡可以显著减少地震期间坝体地剪应力水平,增强坝坡地稳定性.当上述2种措施均不能实现时,可对坝体实施加固补强.就目前普遍采用地加固方法来看,以贴坡反压方法最易施工;从处理效果比较,尤以振冲法效果显著.3、改善坝体受力条件从改善坝体地抗震效能角度,以往地工程措施大多建立在不改变、有时甚至减缓坝体坡角地基础上.这与坝坡加固地最终目地不符.既能保证坝体必要地抗震性能又能增大尾矿库堆存库容地方法是对地震稳定性较差地坝坡进行加筋补强或作成加筋土,这种方法比放缓坝坡更经济.国外已有通过分层设置钢筋混凝土梁来加强土石坝坝坡整体性,改善梁间土地受力状态和变形状态,提高坝坡稳定性地施工先例.4、绿色加筋技术对于雨水冲刷作用明显地坝坡目前多采用粗砂或废石铺面等措施作为保护层.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要求地增强,在大量修筑加筋土结构地同时,已开始注意综合利用加筋技术与绿色环保技术对边坡进行整治.其主要设计理念是利用易于成活地低矮灌木取代强度较低地土工织物等次筋,甚至直接用作主筋.由于植被枝条根茎能提供显著地粘聚力,因而对缺乏粘聚力地砂性土边坡如尾矿坝特别有效.已有地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每1 m3土中每增加1根茎,其抗剪强度增长3. 2 —3. 7 kPa这种加筋结构具有很好地粘聚力,能承受很大地应变和吸收很高地能量,是用于诸如高压缩性土和强震区等场合边坡加固地可选经济方案.绿色加筋方法对治理尾矿库地周边环境恶化现象如尘沙飞扬、坝坡尾矿砂流失等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植被地存在可有效地避免筋材地老化现象.5、尾矿坝地安全监测尾矿坝监测系统地设置也是预防尾矿库灾害、确定治理方案地组成部分.监测项目通常包括坝体位移、浸润线高度、孔隙水压力以及渗流情况地观测.因此, 建议企业应逐步建立上述观测系统,加强对观测数据数学模型地研究、整理, 以实现尾矿库安全监测地自动化、科学化,最大程度地降低尾矿库灾害损失. 工程建设遭受地地质灾害尾矿库溃坝原因分析尾矿库最大地危险有害因素是溃坝,一旦渍坝会引起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灾害,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尾矿库溃坝地主要触发原因有滑坡、浪涌或洪水漫坝、坝坡失稳、堆积坝溃口、渗流破坏.现对可能引起溃坝地各个危险因素分析如下:(1)、滑坡(岸坡坍塌):由于尾矿库建在陡峭山体上,爆破取石筑路活动、岩体风化、尾矿库水淹浸泡而导致山体失稳,最终引起滑坡.(2)、浪涌或洪水漫坝:由于风速过大、泄洪排水构筑物破坏、堵塞、库区内发生大地泥石流或岸坡发生滑坡和坍塌等原因, 引起水流高速冲击坝体或库区水位超过坝顶, 致使坝坡失稳决口溃坝.(3)坝坡失稳:由于坝体边坡过陡,有局部坍塌或隆起,坝面有冲刷、塌坑等不良现象裂缝,坝基下存在软基或岩溶,坝体疏松使渗流破坏不断扩大导致坝体裂缝、管涌或流土, 引起坝体滑坡坍塌.(4)坝体局部浸润线过高:上游式尾矿坝主要是通过冲填形成地尾砂滤水体排去浸入坝体内部地渗透水,一旦滤水体结构因某些原因如坝体内细粒级地沉积矿泥夹层过多等而难以形成或被破坏,坝体内部地浸润线就会升高,渗透水就可能从坝坡逸出,在坝面形成沼泽.(5)坝面拉沟:未进行坝面维护,坝面无防冲刷措施,遇暴雨会引起坝面拉沟, 局部塌陷.(6)渗流破坏:由于浸润线地位置过高,尾矿沉积干滩地长度过短,坝面或下游发生沼泽化,导致坝体、坝肩和不同材料结合部位有渗流水流出,渗流量增大, 渗流水混浊引起管涌.(7)管涌:当库区水位过高而引起坝基渗透压力过大,排渗设施失效时就会引起管涌.(8)坝体地震液化:当筑坝尾砂粒度不符合要求,坝坡处于饱和状态,地震时会引起坝体液化.(9)裂缝:由于坝体、坝基不均匀沉陷或滑坡、坝体施工质量差或坝身结构及断面尺寸设计不当, 当坝体滑移、暴雨或低温冰冻时就会使坝体产生裂缝.除上述原因外,在生产过程中还可能因为放矿和排水系统等管理不当引起溃坝事故.。

尾矿库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防治

尾矿库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防治
关键 词 : 尾矿库; 地 质环境 ; 影 响及 防 治

因是构 筑 物强 度 、 施 工质 量及 地 基不 均 匀沉 降等 。

刖 昌
4 、 水 土污 染
在尾 矿 库这 方 面 , 人 们 了解 到会 对 地 质环 境 产 生影 响 , 所 以, 长 久 以来 , 科 学 家都 在很 多 的研 究 、 举例 、 实验, 希 望找 到 有效 的防 治方 法 使尾 矿 库 不会 在 对 地质 环境 产 生影 响 , 或 者 尽可 能 的减小 影 响 。
二、 尾 矿库 主要 地质 灾 害类型 及特 点
1 、 泥 石流
对 尾 矿库 而言, 泥 石 流 主要 表 现 为溃 坝 次生 灾 害 。据统 计 , 7 0 %以上 的尾 矿 库 垮坝 伴 生 泥石 流 或 泥浆 流灾 害 , 正 在运 行 的尾 矿 库 因库 区 积水 则 比例更 高 。 尾矿 坝高 度 大, 存 放 的尾 矿砂 多且 饱 水, 形 成大 规 模 泥土 石 流灾 害 的 可能
有 色 金属 矿 山多 为 共 生或 伴 生矿 _ 由于选 矿 工 艺技 术所 限 或 出于 经 济 考
量, 选 矿 厂多 仅 提 取 一种 或 几 种金 属 成 分 , 其 他作 为 尾 矿废 弃 , 同时 选 矿 过 程
要 加 入各 种 浮选 药 剂( 有些 是 剧毒 , 如 选黄 金 的 氰 化物 ) , 大 量 酸性 、 碱性 、 毒 性 和 重金 属 滞存 于尾矿 库 , 可 以 说 每一 座尾 矿 库都 是 一个 “ 毒场” 。伴 随着 尾 矿 库溃坝、 泄 漏( 岩 溶 塌陷 或 排洪 构 筑 物塌 陷) 或渗 漏 、 非法 排 放 、 雨 水 冲刷 等 , 有 毒废 水 、 尾 矿砂 排入 下 游, 污 染 水体 、 土壤 , 导致 江河 、 湖泊 、 地下 水 等污 染, 水 生 生物 灭绝 , 人畜 中毒 。流 经广 西南 丹 大厂矿 区 的刁 江, 一度 因尾 矿库 污 染 、 鱼 虾

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防治措施

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防治措施

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防治措施摘要: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矿山选厂的主要设施,也是事故易发场所。

近年来事故频发,除了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影响外,尾矿库工程更重要的是遭受事故伴生、次生地质灾害。

尾矿库事故可引发泥石流、滑坡、水土污染等次生灾害而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危害性。

文章分析了御驾泉尾矿库的工程特点,分析了御驾泉尾矿库建设遭受、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致灾因素及其危害性,结合御驾泉尾矿库实际地质情况对该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的划分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泥石流;御驾泉尾矿库1 前言山东省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省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其中以矿山尾矿库为主的地质灾害已成为严重制约矿山企业的发展及生存的重要因素,甚至严重影响了地区地方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是维持矿山正常生产的必要设施。

而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某个矿山企业尾矿库在所处区域的历史灾害活动状况、自然条件、地质环境条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状况等条件下,遭受或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综合估量。

尾矿库是矿山企业选矿生产的主要设施,是事故易发部位,也是隐伏巨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因此,做好尾矿库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还能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确保矿山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工作,其成果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2 尾矿库安全和环境现状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尾矿库事故近年来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对周围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特别是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尾矿库发生特大溃坝事故,死亡277人,失踪4人,受伤33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尾矿库防震与抗震管理制度(四篇)

尾矿库防震与抗震管理制度(四篇)

尾矿库防震与抗震管理制度尾矿库是一种用来储存挖掘和处理矿产废料的设施。

尾矿库的防震与抗震管理制度非常重要,可以保证尾矿库在地震事件发生时不发生破坏或泄露,从而保护周围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尾矿库防震与抗震管理制度的一些关键措施:1.地震勘察和评估:在选址和建设尾矿库之前,应进行地震勘察和评估,了解该地区的地质和地震活动情况,确保尾矿库可以承受该地区可能发生的地震力。

2.设计标准和建设要求:尾矿库的设计应符合地震设计标准和建设要求,包括结构强度、抗震能力以及环境因素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尾矿库的防震设计应考虑地震作用期间的水压力变化等因素。

3.监测系统:尾矿库应安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和尾矿库结构的变化。

监测系统可以提前发现地震活动,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维护和修复:定期进行尾矿库的维护和修复工作,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和抗震能力。

发现任何结构缺陷或损坏,应立即进行修复。

5.培训和演练:组织针对尾矿库防震与抗震管理的培训和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确保在地震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6.应急预案:制定尾矿库防震与抗震的应急预案,包括紧急疏散程序、事故应对措施等,以确保在地震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

以上是尾矿库防震与抗震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措施,通过合理的设计、科学的监测和有效的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尾矿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尾矿库防震与抗震管理制度(二)一、震前应注意库区岸坡的稳定性,防止滑坡破坏尾矿设施。

二、上游建有尾矿库、排土场或水库等工程设施的尾矿库,应了解上游所建工程的稳定情况,必要时应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三、尾矿库原设计抗震标准低于现行标准时,必须进行加固处理。

提高尾矿坝抗震稳定性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下游坡坡脚增设土石料压坡;2、对堆积坡进行削坡;3、对坝体进行加密处理;4、降低库内水位或增设排渗设施,降低坝体浸润线。

四、接上级指示或有地震前兆时,立即停止生产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库水位;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撤离下游或受溃库影响的周边人员及设备;救援人员及物资设备处于临战状态,随时准备投入救灾抢险工作。

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措施

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引起旳地质灾害尾矿库地质灾害旳预测、类型及防治措施一、尾矿库工程旳特点尾矿库作为矿山选矿生产旳重要设施,是事故易发部位,也是隐伏巨大安全隐患旳危险源.尾矿库占用大量土地,变化和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尾矿中旳污染物,通过径流和渗透,污染周围旳土地、水体;最严重旳当属溃坝事故,尾矿库下游为人口相对集中旳居民点.溃坝时,尾矿砂、废水倾泻而下,农田、村镇顷刻间遭受灭顶之灾,其危害比水库更为严重,导致人员伤亡、淤塞拉萨河河道、严重污染土地和水体。

拟建尾矿库分布于矿区帮达浦主沟下游,由于运用自然沟谷地形,筑坝成库,三面环坡,上游汇水面积较大,直接面对暴雨、山洪冲击。

尾矿砂颗粒细且饱水.选矿厂为增长矿物提取率,规定磨矿粒度很细,颗粒越细,尾矿库沉积滩面越平缓,库水位迫近坝前,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在振动、搅动条件下极易液化。

尾矿库设置有排洪设施.与一般水库不同样旳是,尾矿库自身不具有储水调洪能力,为排泄上游进库洪水,一般在库底设置排洪斜槽、管道或隧洞等构筑物,或在一侧开挖排水明渠.尾矿库为极具威胁旳污染源.尾矿砂一般具有酸性、碱性、毒性污染物及镉、砷、铅、锌、银、汞等有害重金属,是一种隐伏巨大隐患旳“毒场”,其污染影响面远远超过尾矿库自身。

尾矿库服务期就是尾矿坝筑坝期.后期坝伴随库区尾矿砂旳持续堆高而不停堆填、加高,即尾矿坝旳筑坝施工贯穿整个尾矿库旳运行、服务期,导致尾矿坝管理、监督难度大.闭库后仍存在安全隐患.尾矿库最佳恢复运用途径是复垦,即在库区覆土恢复土地或植树、种草,恢复生态,改善矿区环境,但目前由于监管不到位,矿主出于经济考虑,往往简朴平整,任其自然.由于坝体、排洪设施等相对简陋,加上尾矿库所处自然环境恶劣,虽然闭库后尾矿库仍存在发生安全事故进而引起地质灾害旳隐患。

尾矿库重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1、泥石流对尾矿库而言,泥石流重要体现为溃坝次生灾害.据记录,70%以上旳尾矿库垮坝伴生泥石流或泥浆流灾害,正在运行旳尾矿库因库区积水则比例更高.尾矿坝高度大,寄存旳尾矿砂多且饱水,形成大规模泥土石流灾害旳也许性较大..尾矿库溃坝形成旳泥石流具有高势能、速度快、前锋高度大旳特点,与坝高、坝前地形、尾矿砂堆存量以及含水状态等亲密有关.值得注意旳是,尾矿库溃坝一般发生于雨季,平常含水量低旳尾矿砂因雨水、山谷洪水旳加入,同样易于形成泥石流.坝前方陡(前倾)、窄旳沟谷地形深入为泥石流增势.2、滑坡尾矿库滑坡灾害包括坝体滑坡、诱发库岸滑坡或遭受自然滑坡灾害三个方面.尾矿库后期坝多采用上游法堆筑,尾矿砂为筑坝材料,坝体强度低,稳定性差,在初期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存在一种抗剪能力极低旳潜在滑动面.伴随库区尾矿砂旳不停增高,对坝体旳压力逐渐加大,坝体最终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滑坡破坏,导致坝体垮塌.尾矿库由于位于帮达浦主沟下游,堆放旳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库尾积水以便选厂循环运用,因此,同水库同样,尾矿库运行期间,将对库岸坡体产生浸泡、坡脚冲刷等作用,库岸自然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如岩土体饱水、强度减少,使得处在平衡状态旳岸坡发生破坏,破坏形式包括滑坡、倒塌、塌岸,影响原因重要有库岸形态特性、岩土体性质、冲刷作用强度等,构造松软和对水反应敏感旳岩土体,往往轻易产生岸坡破坏.尾矿库建设及运行在诱发库岸滑坡旳同步,还也许遭受自然滑坡灾害.大规模库区滑坡可导致涌浪,导致污水、尾矿砂溢坝,甚至垮坝事故.影响库岸滑坡旳原因可划归为如下三类:一类是岩土体强度,如岩土体性质、构造、风化等;第二类是斜坡旳形态特性,如地形坡度、人工开挖、填土等;第三类则是斜坡内应力状态,如地下水压力、堆载、地震和人工爆破等.滑坡灾害具有突发性、危害大旳特点,溃坝事故往往是先滑坡,后转化为泥石流.3、塌陷尾矿库所在地重要塌陷类型为构筑物破坏塌陷。

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防治措施

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防治措施

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其防治措施摘要: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矿山选厂的主要设施,也是事故易发场所。

近年来事故频发,除了本身遭受地质灾害影响外,尾矿库工程更重要的是遭受事故伴生、次生地质灾害。

尾矿库事故可引发泥石流、滑坡、水土污染等次生灾害而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危害性。

文章分析了御驾泉尾矿库的工程特点,分析了御驾泉尾矿库建设遭受、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致灾因素及其危害性,结合御驾泉尾矿库实际地质情况对该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的划分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泥石流;御驾泉尾矿库1 前言山东省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省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其中以矿山尾矿库为主的地质灾害已成为严重制约矿山企业的发展及生存的重要因素,甚至严重影响了地区地方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是维持矿山正常生产的必要设施。

而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某个矿山企业尾矿库在所处区域的历史灾害活动状况、自然条件、地质环境条件、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状况等条件下,遭受或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综合估量。

尾矿库是矿山企业选矿生产的主要设施,是事故易发部位,也是隐伏巨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因此,做好尾矿库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还能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确保矿山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重要工作,其成果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2 尾矿库安全和环境现状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尾矿库事故近年来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对周围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特别是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尾矿库发生特大溃坝事故,死亡277人,失踪4人,受伤33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尾矿库重大风险及管控措施

尾矿库重大风险及管控措施

尾矿库重大风险及管控措施
1.尾矿库坝体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包括:边坡过陡、干滩长度不够、安全超高不足、坝体出现裂缝、渗漏、滑坡和坝外坡裸露拉沟等。

为了控制这些风险,需要采取措施,例如严格按设计均匀放矿、保证足够的干滩长度、保持低水位或正常水位运行、严禁进行挖砂和回采尾矿砂作业、加强管理等。

2.尾矿库的排洪构筑物排洪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各排水设施不能出现变形、位移、损毁、淤堵等现象。

此外,还需要在堆积坝下游与两岸山坡结合处设置截水沟、控制库水位、加强汛期检查和管理等。

3.观测和监视设施必须完好,频次也要足够。

监测设备需要监测坝体位移、水位、浸润线及最小干摊长度等,汛期必须满足设计对库内水位控制要求,水位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坝体位移监测每年不少于4次,重要部位需要视频监控覆盖,还需要观测库区降雨量、入库流量、库内水位变化、波浪等。

4.排渗设施必须符合规范,完好有效,并需要进行日常监控。

为了防止尾矿泄漏,需要加强现场监视,保证井盖板、封井、库内回水等满足作业规程,防护栏要完好,水边作业必须穿救生衣。

5.库内作业人员落水溺亡是一个重大风险,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发生。

每三年进行一次安全现状评价,头顶库每年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评估。

6.如果不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和坝体稳定性分析,就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重大风险,这是非常危险的。

7.对于已使用到设计最终坝高1/2~2/3高度的尾矿库,应该进行坝体稳定性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安全。

浅谈尾矿库特点及灾害防治与监测

浅谈尾矿库特点及灾害防治与监测

浅谈尾矿库特点及灾害防治与监测1. 引言1.1 尾矿库的概念尾矿库是指矿产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尾矿(各类矿石、煤炭、石油等矿产品提取后不再利用的部分)堆放的容器,也称为尾矿坝或尾矿库。

尾矿库通常由土石料、砾石、矿渣等填筑而成,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尾矿库起着储存废弃物、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作用。

尾矿库的规模大小不一,有的可能仅是几十平方米,而大型尾矿库则可能达到数平方公里的规模。

尾矿库中储存的废弃物包括矿渣、煤矸石、矿石渣滓等,这些物质含有各种重金属、化学物质,若不妥善处理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尾矿库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质情况、环境影响、安全问题等。

尾矿库的建设、管理和治理工作至关重要,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确保其安全性和环保性。

1.2 尾矿库的特点尾矿库是采矿和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堆积而成的人工堆存体,具有以下特点:1.规模庞大:尾矿库通常是大型矿山企业的重要设施,其堆积物高度和面积通常很大,规模巨大。

2.复杂多样:尾矿库中堆积的废弃物种类繁多,包括矿石渣、尾矿砂、尾矿石等,这些废弃物的特性各不相同。

3.长期运营:尾矿库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堆存体,其运营周期通常较长。

4.地质条件多变:尾矿库建设地点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如地形地貌、地下水位等都会对尾矿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5.环境风险高:尾矿库内堆积的废弃物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一旦发生泄漏或溃坝事故,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6.后期治理难度大:尾矿库在停用后的后期治理和修复工作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并且难度较大。

尾矿库具有规模庞大、复杂多样、长期运营、地质条件多变、环境风险高和后期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其灾害防治和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 正文2.1 尾矿库灾害防治措施尾矿库灾害防治措施是确保尾矿库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巩固加固尾矿库结构:采取加固措施对尾矿库进行巩固加固是避免灾害发生的基本措施。

包括对坝体进行加固、修复损坏部分、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等。

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措施

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措施

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类型及防治措施一、尾矿库工程的特点尾矿库作为矿山选矿生产的主要设施,是事故易发部位,也是隐伏巨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尾矿库占用大量土地,改变和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尾矿中的污染物,通过径流和渗透,污染周围的土地、水体;最严重的当属溃坝事故,尾矿库下游为人口相对集中的居民点.溃坝时,尾矿砂、废水倾泻而下,农田、村镇顷刻间遭受灭顶之灾,其危害比水库更为严重,造成人员伤亡、淤塞拉萨河河道、严重污染土地和水体。

拟建尾矿库分布于矿区帮达浦主沟下游,由于利用自然沟谷地形,筑坝成库,三面环坡,上游汇水面积较大,直接面对暴雨、山洪冲击。

尾矿砂颗粒细且饱水.选矿厂为增加矿物提取率,要求磨矿粒度很细,颗粒越细,尾矿库沉积滩面越平缓,库水位逼近坝前,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在振动、搅动条件下极易液化。

尾矿库设置有排洪设施.与一般水库不同的是,尾矿库本身不具备储水调洪能力,为排泄上游进库洪水,通常在库底设置排洪斜槽、管道或隧洞等构筑物,或在一侧开挖排水明渠.尾矿库为极具威胁的污染源.尾矿砂通常含有酸性、碱性、毒性污染物及镉、砷、铅、锌、银、汞等有害重金属,是一个隐伏巨大隐患的“毒场”,其污染影响面远远超过尾矿库本身。

尾矿库服务期就是尾矿坝筑坝期.后期坝随着库区尾矿砂的持续堆高而不断堆填、加高,即尾矿坝的筑坝施工贯穿整个尾矿库的运营、服务期,导致尾矿坝管理、监督难度大.闭库后仍存在安全隐患.尾矿库最佳恢复利用途径是复垦,即在库区覆土恢复土地或植树、种草,恢复生态,改善矿区环境,但目前由于监管不到位,矿主出于经济考虑,往往简单平整,任其自然.由于坝体、排洪设施等相对简陋,加上尾矿库所处自然环境恶劣,即使闭库后尾矿库仍存在发生安全事故进而引发地质灾害的隐患。

尾矿库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1、泥石流对尾矿库而言,泥石流主要表现为溃坝次生灾害.据统计,70%以上的尾矿库垮坝伴生泥石流或泥浆流灾害,正在运行的尾矿库因库区积水则比例更高.尾矿坝高度大,存放的尾矿砂多且饱水,形成大规模泥土石流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尾矿库溃坝形成的泥石流具有高势能、速度快、前锋高度大的特点,与坝高、坝前地形、尾矿砂堆存量以及含水状态等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尾矿库溃坝通常发生于雨季,平常含水量低的尾矿砂因雨水、山谷洪水的加入,同样易于形成泥石流.坝前方陡(前倾)、窄的沟谷地形进一步为泥石流增势.2、滑坡尾矿库滑坡灾害包括坝体滑坡、诱发库岸滑坡或遭受自然滑坡灾害三个方面.尾矿库后期坝多采用上游法堆筑,尾矿砂为筑坝材料,坝体强度低,稳定性差,在初期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存在一个抗剪能力极低的潜在滑动面.随着库区尾矿砂的不断增高,对坝体的压力逐渐加大,坝体最终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滑坡破坏,导致坝体垮塌.尾矿库由于位于帮达浦主沟下游,堆放的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库尾积水以便选厂循环利用,因此,同水库一样,尾矿库运行期间,将对库岸坡体产生浸泡、坡脚冲刷等作用,库岸自然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如岩土体饱水、强度降低,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岸坡发生破坏,破坏形式包括滑坡、崩塌、塌岸,影响因素主要有库岸形态特征、岩土体性质、冲刷作用强度等,结构松软和对水反应敏感的岩土体,往往容易产生岸坡破坏.尾矿库建设及运营在诱发库岸滑坡的同时,还可能遭受自然滑坡灾害.大规模库区滑坡可造成涌浪,导致污水、尾矿砂溢坝,甚至垮坝事故.影响库岸滑坡的因素可划归为以下三类:一类是岩土体强度,如岩土体性质、结构、风化等;第二类是斜坡的形态特征,如地形坡度、人工开挖、填土等;第三类则是斜坡内应力状态,如地下水压力、堆载、地震和人工爆破等.滑坡灾害具有突发性、危害大的特点,溃坝事故往往是先滑坡,后转化为泥石流.3、塌陷尾矿库所在地主要塌陷类型为构筑物破坏塌陷。

尾矿库灾害治理实施方案

尾矿库灾害治理实施方案

尾矿库灾害治理实施方案尾矿库是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堆积场所,其规模庞大、危害性极大。

尾矿库灾害治理是当前矿山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有效防范和治理尾矿库灾害,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一、尾矿库灾害治理的背景和现状尾矿库灾害治理是当前矿山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尾矿库灾害治理的背景是尾矿库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我国尾矿库数量众多,规模庞大,其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灾害将给周边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二、尾矿库灾害治理的原则和目标尾矿库灾害治理的原则是科学、合理、安全、可持续。

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尾矿库的安全稳定、环境友好、资源综合利用。

三、尾矿库灾害治理的具体措施1. 尾矿库安全评估:对尾矿库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了解其存在的隐患和风险,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尾矿库结构加固:对尾矿库的堤坝、坡面等结构进行加固,提高其抗震抗滑能力,确保其安全稳定。

3. 尾矿库环境治理:对尾矿库周边的土壤、水体等环境进行治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4. 尾矿库资源综合利用:对尾矿库中的有用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循环化利用。

5. 尾矿库监测预警:建立尾矿库的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尾矿库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尾矿库灾害治理的保障措施1. 政策法规保障:加强尾矿库治理的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资金投入保障:增加对尾矿库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保障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技术支持保障:加强对尾矿库治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尾矿库灾害治理的实施机制建立尾矿库灾害治理的组织协调机制、技术支持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监督评估机制,确保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六、尾矿库灾害治理的推进路径1. 加强对尾矿库灾害治理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尾矿库治理工作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2. 推进尾矿库灾害治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提高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尾矿库安全事故防范预案

尾矿库安全事故防范预案

尾矿库安全事故防范预案
尾矿库安全事故是指在尾矿库建设、运行、维护等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涉及安全问题的事件。

为了预防尾矿库安全事故的发生,下面是一份防范预案的建议:
1.严格的规划和设计:在尾矿库建设之前,应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工作,考虑到地质状况、水文地质条件、安全要求等因素,以确保尾矿库的稳定和安全。

2.合理的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法:在尾矿库的建设过程中,应选择适宜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以提高尾矿库的强度和稳定性。

同时,要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施工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3.规范的运营和维护:尾矿库建成后,需要进行规范的运营和维护工作。

这包括定期的巡视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营。

4.健全的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措施、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等。

同时,要进行定期的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意识。

5.加强监督和检查:加强对尾矿库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定期对尾矿库进行安全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尾矿库的安全。

总结起来,尾矿库安全事故的防范预案需要从规划设计、施工质量、运营维护、应急预案和监督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保证尾矿库的安全运行。

尾矿库防震与抗震管理制度

尾矿库防震与抗震管理制度

尾矿库防震与抗震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预防和应对地震灾害,对尾矿库进行防震设计和抗震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该制度中的内容:
1. 防震设计:制定尾矿库的防震设计标准和规范,确保尾矿库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地震力,防止因地震而引发的溃坝、决堤等灾害。

2. 地震监测:部署地震监测设备,定期对尾矿库及周边地区进行地震监测,及时获取地震信息,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3. 风险评估和预警:进行尾矿库地震风险评估,确定地震带动力性强度,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案,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及时预警和紧急疏散。

4. 抗震设施和应急措施:建立并维护尾矿库的抗震设施,包括加固堆场、稳定斜坡和坝体等,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尾矿库的安全可靠,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措施。

5. 组织人员培训:组织尾矿库工作人员进行抗震应急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抗震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能够正确地应对地震灾害。

6. 监督和检查:建立监督和检查体系,定期对尾矿库的防震和抗震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的执行和有效性。

7.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抗震应急演练,检验尾矿库的应急预案和措施的有效性,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尾矿库防震与抗震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尾矿库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地震灾害对尾矿库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测、类型及防治措施一、尾矿库工程的特点尾矿库作为矿山选矿生产的主要设施,是事故易发部位,也是隐伏巨大安全隐患的危险源.尾矿库占用大量土地,改变和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尾矿中的污染物,通过径流和渗透,污染周围的土地、水体;最严重的当属溃坝事故,尾矿库下游为人口相对集中的居民点.溃坝时,尾矿砂、废水倾泻而下,农田、村镇顷刻间遭受灭顶之灾,其危害比水库更为严重,造成人员伤亡、淤塞拉萨河河道、严重污染土地和水体。

拟建尾矿库分布于矿区帮达浦主沟下游,由于利用自然沟谷地形,筑坝成库,三面环坡,上游汇水面积较大,直接面对暴雨、山洪冲击。

尾矿砂颗粒细且饱水.选矿厂为增加矿物提取率,要求磨矿粒度很细,颗粒越细,尾矿库沉积滩面越平缓,库水位逼近坝前,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在振动、搅动条件下极易液化。

尾矿库设置有排洪设施.与一般水库不同的是,尾矿库本身不具备储水调洪能力,为排泄上游进库洪水,通常在库底设置排洪斜槽、管道或隧洞等构筑物,或在一侧开挖排水明渠.尾矿库为极具威胁的污染源.尾矿砂通常含有酸性、碱性、毒性污染物及镉、砷、铅、锌、银、汞等有害重金属,是一个隐伏巨大隐患的“毒场”,其污染影响面远远超过尾矿库本身。

尾矿库服务期就是尾矿坝筑坝期.后期坝随着库区尾矿砂的持续堆高而不断堆填、加高,即尾矿坝的筑坝施工贯穿整个尾矿库的运营、服务期,导致尾矿坝管理、监督难度大.闭库后仍存在安全隐患.尾矿库最佳恢复利用途径是复垦,即在库区覆土恢复土地或植树、种草,恢复生态,改善矿区环境,但目前由于监管不到位,矿主出于经济考虑,往往简单平整,任其自然.由于坝体、排洪设施等相对简陋,加上尾矿库所处自然环境恶劣,即使闭库后尾矿库仍存在发生安全事故进而引发地质灾害的隐患。

尾矿库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1、泥石流对尾矿库而言,泥石流主要表现为溃坝次生灾害.据统计,70%以上的尾矿库垮坝伴生泥石流或泥浆流灾害,正在运行的尾矿库因库区积水则比例更高.尾矿坝高度大,存放的尾矿砂多且饱水,形成大规模泥土石流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尾矿库溃坝形成的泥石流具有高势能、速度快、前锋高度大的特点,与坝高、坝前地形、尾矿砂堆存量以及含水状态等密切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尾矿库溃坝通常发生于雨季,平常含水量低的尾矿砂因雨水、山谷洪水的加入,同样易于形成泥石流.坝前方陡(前倾)、窄的沟谷地形进一步为泥石流增势.2、滑坡尾矿库滑坡灾害包括坝体滑坡、诱发库岸滑坡或遭受自然滑坡灾害三个方面.尾矿库后期坝多采用上游法堆筑,尾矿砂为筑坝材料,坝体强度低,稳定性差,在初期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存在一个抗剪能力极低的潜在滑动面.随着库区尾矿砂的不断增高,对坝体的压力逐渐加大,坝体最终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滑坡破坏,导致坝体垮塌.尾矿库由于位于帮达浦主沟下游,堆放的尾矿砂多呈饱水状态,库尾积水以便选厂循环利用,因此,同水库一样,尾矿库运行期间,将对库岸坡体产生浸泡、坡脚冲刷等作用,库岸自然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如岩土体饱水、强度降低,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岸坡发生破坏,破坏形式包括滑坡、崩塌、塌岸,影响因素主要有库岸形态特征、岩土体性质、冲刷作用强度等,结构松软和对水反应敏感的岩土体,往往容易产生岸坡破坏.尾矿库建设及运营在诱发库岸滑坡的同时,还可能遭受自然滑坡灾害.大规模库区滑坡可造成涌浪,导致污水、尾矿砂溢坝,甚至垮坝事故.影响库岸滑坡的因素可划归为以下三类:一类是岩土体强度,如岩土体性质、结构、风化等;第二类是斜坡的形态特征,如地形坡度、人工开挖、填土等;第三类则是斜坡内应力状态,如地下水压力、堆载、地震和人工爆破等.滑坡灾害具有突发性、危害大的特点,溃坝事故往往是先滑坡,后转化为泥石流.3、塌陷尾矿库所在地主要塌陷类型为构筑物破坏塌陷。

尾矿库为排泄上游洪水,库区下通常布设排洪管、塔、斜槽、排洪隧洞等构筑物,这些构筑物一旦破坏,将造成库区塌陷、尾矿砂泄漏,污染下游水体、土壤。

4、水体污染有色金属矿山多为共生或伴生矿,由于选矿工艺技术所限或出于经济考量,选矿厂多仅提取一种或几种金属成分,其他作为尾矿废弃,同时选矿过程要加入各种浮选药剂(有些是剧毒,如选黄金的氰化物),大量酸性、碱性、毒性和重金属滞存于尾矿库,可以说每一座尾矿库都是一个“毒场”.伴随着尾矿库溃坝、泄漏(岩溶塌陷或排洪构筑物塌陷)或渗漏、流失的尾矿砂堆积于耕地表层,尾矿库污染水用于农田灌溉,均可导致农业耕作层土壤污染,导致农作物减产、绝收,更为严重的是,水土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的特点,一些农作物对某些重金属具有富集效应,污染农作物进入人类食物链,对人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而农业耕作层、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具有难以降解性、污染累积性、长期性、后果严重的特点,污染治理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且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尾矿库的防治措施由于引起尾矿库灾害的原因较多,所以其治理方案的选择也多种多样。

目前国内、外尾矿库灾害治理方法主要为改善坝体渗流条件、提高坝体的密实度以及改善坝体受力条件3大类。

除此之外,尾矿库安全监测也是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防治措施如下所示1、改善坝体的渗流条件尾矿坝的渗流决定其稳定性。

由于国内尾矿坝的初期坝多为不透水土坝,所以经常发生浸润线自初期坝顶溢出现象。

轻者在浸润线出逸处流失尾矿砂,形成冲沟,重者造成尾矿坝的滑动。

随着尾矿坝堆筑高度不断加大,尾矿坝坝体内浸润线也相应抬升,可能会出现坝基、坝坡及地下水位升高等稳定性问题。

其中,地下水浸润线的抬高是造成坝体稳定性下降甚至丧失的主要原因。

对于渗流和侵蚀引起的灾害问题,应首先采用防渗材料充填加固渗漏区,隔断渗流;重整坡角,调整或设置排水系统,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浸润线或在渗流溢出面上加盖压重以及设置反滤层等措施,防止渗流破坏发生。

根据尾矿库灾害调查资料,改善坝体的排水条件是主要的防止地震液化措施。

为此应加强尾矿堆积坝的排水系统,以降低坝坡浸润线高度,增大坝体的干燥部分或适当增加尾矿池内的干滩长度。

通过修筑降排水设施,达到控制坝坡内水位线的方法很多,如井式排渗、管沟式排渗、褥垫排渗及墙式排渗等。

其中,井式和墙式排渗方法均采用水泵抽水,应用的不多;管沟式排渗和褥垫排渗方法采用自流原理,节省能源,但投入的工作量相对较大。

比较起来,按虹吸原理设计的虹吸排渗设施同时具有上述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点,而且施工方便、经济,运营成本最低,也便于管理。

对于由于渗漏造成的尾矿坝隐患,一般采用较成熟的注浆封堵技术。

也有采用粉喷搅拌方法,同时治理强度不足和坝肩渗漏问题的施工经验。

2、提高坝体的密实度尾矿材料的室内试验表明,提高坝体密实度对增加抗剪强度有明显的作用。

在这方面,利用分级箱、分级管、旋流池和水力旋流器等设备对尾矿砂进行分级,分选粗颗粒尾矿砂填筑下游坝坡的技术已经成熟,实践证明其效果显著。

在各类分级设备中,尤以水力旋流器分级效率高。

对于地震引起的尾矿材料液化问题,理论上应采取措施尽量降低坝体内浸润线的高度,使其上部覆盖的干砂厚度足够大。

上游法尾矿坝抗震也可采取增加坝体密实度、增强坝体材料抗液化强度或调整坝坡形状及受力状态等措施,防止液化的发生。

事实表明,对于烈度8度及其以下的地震,当上覆有效应力大于150kPa时是比较安全的。

从增强坝料抗液化能力的方法出发,在筑坝期间对坝料进行碾压比较容易实现。

根据国内外尾矿材料液化的宏观经验,当碾压后水下坝料的相对密度不小于0.75时,其抗液化能力是有保障的。

根据坝体稳定分析计算结果,放缓坝坡可以显著减少地震期间坝体的剪应力水平,增强坝坡的稳定性。

当上述2种措施均不能实现时,可对坝体实施加固补强。

就目前普遍采用的加固方法来看,以贴坡反压方法最易施工;从处理效果比较,尤以振冲法效果显著。

3、改善坝体受力条件从改善坝体的抗震效能角度,以往的工程措施大多建立在不改变、有时甚至减缓坝体坡角的基础上。

这与坝坡加固的最终目的不符。

既能保证坝体必要的抗震性能又能增大尾矿库堆存库容的方法是对地震稳定性较差的坝坡进行加筋补强或作成加筋土,这种方法比放缓坝坡更经济。

国外已有通过分层设置钢筋混凝土梁来加强土石坝坝坡整体性,改善梁间土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状态,提高坝坡稳定性的施工先例。

4、绿色加筋技术对于雨水冲刷作用明显的坝坡目前多采用粗砂或废石铺面等措施作为保护层。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要求的增强,在大量修筑加筋土结构的同时,已开始注意综合利用加筋技术与绿色环保技术对边坡进行整治。

其主要设计理念是利用易于成活的低矮灌木取代强度较低的土工织物等次筋,甚至直接用作主筋。

由于植被枝条根茎能提供显著的粘聚力,因而对缺乏粘聚力的砂性土边坡如尾矿坝特别有效。

已有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每1 m3土中每增加1根茎,其抗剪强度增长3.2—3.7 kPa。

这种加筋结构具有很好的粘聚力,能承受很大的应变和吸收很高的能量,是用于诸如高压缩性土和强震区等场合边坡加固的可选经济方案。

绿色加筋方法对治理尾矿库的周边环境恶化现象如尘沙飞扬、坝坡尾矿砂流失等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同时植被的存在可有效地避免筋材的老化现象。

5、尾矿坝的安全监测尾矿坝监测系统的设置也是预防尾矿库灾害、确定治理方案的组成部分。

监测项目通常包括坝体位移、浸润线高度、孔隙水压力以及渗流情况的观测。

因此,建议企业应逐步建立上述观测系统,加强对观测数据数学模型的研究、整理,以实现尾矿库安全监测的自动化、科学化,最大程度地降低尾矿库灾害损失。

工程建设遭受的地质灾害尾矿库溃坝原因分析尾矿库最大的危险有害因素是溃坝,一旦渍坝会引起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尾矿库溃坝的主要触发原因有滑坡、浪涌或洪水漫坝、坝坡失稳、堆积坝溃口、渗流破坏。

现对可能引起溃坝的各个危险因素分析如下:(1)、滑坡(岸坡坍塌):由于尾矿库建在陡峭山体上,爆破取石筑路活动、岩体风化、尾矿库水淹浸泡而导致山体失稳,最终引起滑坡。

(2)、浪涌或洪水漫坝:由于风速过大、泄洪排水构筑物破坏、堵塞、库区内发生大的泥石流或岸坡发生滑坡和坍塌等原因,引起水流高速冲击坝体或库区水位超过坝顶,致使坝坡失稳决口溃坝。

(3)坝坡失稳:由于坝体边坡过陡,有局部坍塌或隆起,坝面有冲刷、塌坑等不良现象裂缝,坝基下存在软基或岩溶,坝体疏松使渗流破坏不断扩大导致坝体裂缝、管涌或流土,引起坝体滑坡坍塌。

(4)坝体局部浸润线过高:上游式尾矿坝主要是通过冲填形成的尾砂滤水体排去浸入坝体内部的渗透水,一旦滤水体结构因某些原因如坝体内细粒级的沉积矿泥夹层过多等而难以形成或被破坏,坝体内部的浸润线就会升高,渗透水就可能从坝坡逸出,在坝面形成沼泽。

(5)坝面拉沟:未进行坝面维护,坝面无防冲刷措施,遇暴雨会引起坝面拉沟,局部塌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