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节能减排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化工企业节能减排与发展循环经济
化工企业节能减排与发展循环经济化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链覆盖广泛,产品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也面临着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为了促进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与发展循环经济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围绕化工企业节能减排与发展循环经济展开讨论,探讨其意义、现状及发展路径。
一、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1.1 节能减排的经济意义在当前的能源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加强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而化工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排放量大的行业,如何更好地实施节能减排将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节能减排,化工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还能为国家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作出贡献。
1.2 节能减排的社会意义化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化工企业的节能减排不仅能够推动行业内部的可持续发展,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化工企业通过节能减排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视,化工企业节能减排已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
化工企业将逐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节能减排,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化工企业需要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作出贡献。
2.1 能源消耗大、排放量多化工企业是能源消耗大、排放量大的行业,其能耗主要集中在电力、天然气、燃油等方面,而排放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固体废物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2 技术设备陈旧由于历史原因和投资成本考虑,部分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较为陈旧,能源利用效率低,排放标准不达标,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是如今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全球面临着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
本文将探讨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节能减排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能源成本,还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性:1. 环保意义: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节能减排,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和酸雨的发生,保护生态平衡。
2. 资源保护: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能源资源是有限的。
通过节能减排,可以延长能源的使用寿命,降低对资源的依赖性,并避免资源枯竭的风险。
3. 经济效益:节能减排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能源成本,还可以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通过引入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可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以下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1. 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
这意味着要解决贫困、促进教育、改善卫生条件等社会问题,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2. 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追求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污染、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方式,可以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平衡。
3. 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鼓励创新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应用,可以培育新兴产业,提升经济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繁荣。
三、解决方案为了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制定法律和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例如,提供经济激励措施,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的发展。
2. 科技创新:加强科技研究和创新,开发更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环保设备。
节能减排与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
社 会 可 持 续 发展 的 出路 所 在 。
【 关键词 】 低 碳发展 ; 节 能减排
引 言
发 展 中的 中国如 何 在 快速 工业 化 进 程 中迎 接 后 京 都 时代 的挑 战 。 是 当前 学术 界 研 究 的 热 点 问题 。 作 为发 展 中 国 家 , 我 国 经 济 由“ 高碳 ” 向“ 低 碳” 转变的最大制约 , 是 整 体 科 技 水 平
2 2 . 2 要开 发 低 碳居 住空 间 。 提 供 低 碳 化 的城 市 公 共 交通 系统
效循环利用, 积极 开展 替 代 技 术 、 减量技术 、 再 利 用技 术 、 资 源 化技 术 、 系统化 技 术等 关键 技 术 研 究 , 突破 制 约 循 环 经 济 发展
的 技 术瓶 颈 要 组 织培 育 科技 创 新 型 企 业 , 提 高 区域 自主 创 新
低 碳 城 市 的 建 设 离 不 开 低 碳 建 筑 这 个 单 元 . 发 展 低 碳
发 展循 环 经 济 的 着 眼 点在 于 . 产 业链 上 游产 生的 废 弃 物 ,
成 为 下 游产 品 的 原 、 燃材料 , 做到分级利 用, 减 少 资 源浪 费 , 降
2 . 2 建设低 碳城 市 , 推 广节 能解排
2 . 2 . 1 应 转 变 发展 模 式 。 走 城 市 低 碳新 路
竹能环保
L o W C A R B o N W0 R L D 2 0 l 3 , 5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3 ) 1 0 — 0 1 6 2 — 0 2
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
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碳减排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碳减排目标,不仅关系到国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全球气候治理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通过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实现碳减排目标。
我们将分析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探讨碳减排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建议和行动方案。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期待能够在保障经济增长的有效减少碳排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现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的轨迹与全球经济的脉动紧密相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
然而,这种增长模式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深刻认识到碳减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例如,中国已经制定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承诺到2030年左右,将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20%左右,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一目标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全球环境保护的高度负责态度。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
中国经济增长与碳减排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一方面,经济增长需要能源消耗作为支撑,而能源消耗往往伴随着碳排放;另一方面,碳减排需要降低能源消耗,这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因此,如何在保障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完成碳减排目标,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了平衡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关系,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等措施,中国政府努力在保障经济增长的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
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过度消耗能源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的能源利用。
首先,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有着直接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业等行业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这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
例如,大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被用于工业生产,而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这些都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剧增。
其次,能源消耗对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过度消耗能源会导致能源资源的枯竭,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
当能源供应紧张时,工业生产受到限制,交通运输瘫痪,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能源消耗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威胁。
因此,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能源管理和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能源的高效利用。
例如,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提供税收减免和补贴,同时加大对高能耗企业的监管力度。
其次,推广节能技术和绿色能源的应用。
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出更加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加强能源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节能减排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氛围。
除了政府的努力,每个人也应该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行动中。
例如,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合理使用家电,节约用水和用电,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同时,鼓励大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这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能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总之,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行为改变,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贡献。
浅议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
源节约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
02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
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创新驱动发展
03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03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优化产业结构
公共意识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引导人们树 立绿色消费观念。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资源循环利用
推动企业采用循环生产方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 放。
产业协同
加强产业间的协同和链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废弃物资源 化和再利用。
政策支持
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 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循环经济活动。
社会影响
低碳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 量,改善健康状况,促进 社会公平与和谐。
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国际合作
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 制定减排目标和政策,推 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
技术创新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开发 新能源和清洁技术,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
制度创新
推动制度创新,完善政策 法规,促进低碳生产和消 费。
中国应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 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和意识 ,推动全民参与低碳经济的发 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产业政策
制定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产业政策,鼓励企业 投资和研发可再生能源技术。
电网建设
加强电网建设和管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并 网和调度能力,确保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应 。
推进节能减排
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与经济的关系分析
能源与经济的关系分析能源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能源作为人类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能源短缺、价格飙升等问题的困扰下,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能源与经济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能源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和分析能源与经济的关系。
1. 能源的作用能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用的物质和能量。
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支持着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历程中,能源是关键的支撑。
而在现代社会,能源同样是支撑社会发展的基石,它不仅支持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许多行业的基础设施。
从交通到医疗,从科技到国防,能源都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2. 能源短缺在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极度消耗下,能源短缺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能源短缺意味着能源供应不足,可能导致能源价格飙升、经济发展难以继续等问题。
因此,能源的短缺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在许多国家,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导致许多行业的生产无法继续。
同时,还会导致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安全问题加剧等问题。
因此,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3. 能源与环境来自能源开采和使用的污染已经成为环境史上的一大难题。
能源开采和使用直接导致了气候变化、全球暖化等环境问题的严重恶化,给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带来了威胁。
环境问题的恶化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环境恶化会导致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破裂、资源减少等问题,并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和经济的崩溃。
因此,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也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4. 节能减排为了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开始了节能减排的措施。
节能减排是指减少能源的使用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节能减排措施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能源的使用与环境的保护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号召下,许多国家推出了政策、法规和措施,鼓励能源的使用和环境的保护。
山东省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山东省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山东省1980-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山东省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山东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伴随着经济增长,碳排放量会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经济增长到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说明山东省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是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
标签:碳排放量;经济增长;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0引言正如Fare(2001)指出,世界上沒有不冒烟的工厂,没有排放,收入的增加是不可能的,排放是重要的生产投入过程。
山东省是化石能源消费大省,能源对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而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碳排放增加的主要来源便是化石能源燃烧。
化石能源是指由古动物、植物遗体变化形成的能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
目前,山东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显著,人们开始反思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现阶段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作用机制,经济增长是否会加剧环境的污染,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是否会降低经济发展效率等,都是值得探究的实际问题。
1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关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分为两类:(1)对碳排放的库茨涅茨曲线进行检验:Selden 和Song通过研究发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的CKC曲线关系;Galeottia 和Lanza 研究了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CKC曲线,并且根据曲线的特征提出了经济的最优增长路径;张修、王广凤对河北省1981-2012年数据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认为河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CKC曲线的关系;(2)研究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Dinda认为之前绝大多数文献忽略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作用机制,Dinda 和Coondoo 通过对88个国家1960-1990年88 的面板协整分析,得出了一些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结论;王忠禹利用L YQ脱钩模型对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京津冀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原因在于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郑义、秦炳涛基于中国1970-2010年数据,对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认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短期内实现有效节能减排,要以降低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降低能耗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降低能耗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摘要:简略叙述了低碳经济对于当前中国新能源的推动作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重大作用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 )和二氧化硫(SO2 )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
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政府激励约束与节能减排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
最后 , 从 官 方统 计 数据 上来 看 , 我们 认 为 的 经 济增 长 与节 能 减排 存在 的悖 论 并没 有得 到 验证 , 尤 其是 2 0 0 6年
以来 , 在 中央 政府 进 一 步 加 大节 能减 排 和环 境 保 护 力 度
所以, 当一 个 地 区经 济处 于 粗放 式 增长 阶 段 , 规 模效
博弈 的结果 就是地 方政府 强调 经济 的快速 发展 , 着重 短期 经济 效益 明显 的第 二产业 尤其 是重工 业 , 这 给节 能减排 带
来 了巨大 的冲击 。
源 效率也 不尽 相 同。产业结 构 的变 化 , 尤其 是工 业与 服 务 业 以及工 业轻重 结构 的变化 , 是 影响节 能减 排效 率 的主要
一
却在 国外 进行消费 , 这种变相 的高能高排 “ 输入 ” , 使得我 国 节能减排 的压力不仅 来 自 自身 的 内在 压力 , 还受 到 了国 际 分工体 系下的外在压 力。 其次 , 由生 产要 素投入 驱动 的经济增 长 又会 产生 独特 的政 府行 为 , 即所谓 “ 促 发展 的政 府 ” 。长期 以来 , 我 国地
效 应会 降低节 能减排 效 率 , 此外 , 粗放 式 增 长 阶段 技 术进
步 还存在 较大 的能源 消费 “回报 效 应 ” 。而 当一 个地 区经 济 由粗放 式增 长向集 约式增 长过程 中, 技术 效应 则对 节 能
炭、 钢铁 、 水泥 、 电力等 高能 耗 、 高 污染 产 业广 泛 实行 了企 业兼 并 整合 , 淘汰 落后 产 能的 政策 , 这与 地方 政 府试 图通 过发 展 大项 目推 动 地 方 经 济 发 展 速度 的 目标 高 度 契 合 , 这种 政 策 的实施 从 宏 观 上 有 利 于优 化 产 业 组 织 结 构 、 加 速产 业 升级 、 扩大 产 能 和 环 境 保 护 的综 合 效 应 。从 企 业 微观 层 面来 看 , 中央政 府 采 取 的 “ 扶大压小” 的政 策 有 利
我国节能减排的意义、现状及措施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 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应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能源 管理和资源优化,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为建设 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谢谢观看
一、节能减排的意义
节能减排对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节能减排有 利于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 转变。其次,节能减排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 质。最后,节能减排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节能减排方向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钢铁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节能减排的关键。通过 改进生产工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炉窑热效率、电力转化效率等,可 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2、优化资源利用
钢铁生产中需要大量的铁矿石、煤炭等资源。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原材料的利 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向。例如,采用选矿技术提高 铁矿利用率,降低废石排放;优化炼焦工艺,提高煤炭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 生等。
总之,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通过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 们相信未来我国将会在节能减排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和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内容
一、背景
钢铁行业是全球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之一,其节能减排对于应对气候 变化、降低能源消耗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为钢铁大国, 节能减排形势尤为严峻。本次演示将探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方向及具体措施, 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3、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将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能源和 资源浪费,是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向。例如,利用废气余热发电、进行 废水资源化处理、利用固体废弃物制作建材等。
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
长远 战 略方 针 的定 位 , 加 符 合 当前 我 国发 展 中 国 更 家 的基本 国情 。 ” ( ) 能 减排 法制 化 环境 日趋 完善 一 节
环 保 总局 和国 家 统 计 局 三 部 门联 合 制 定 和 颁 布 的 我 国节 能减 排统计 监 测及 考 核实 施 方 案 和方 法 , 从
而 使我 国节 能减 排工 作真 正迈 人 科 学 化 和法 制 化 、 规 范化 的新 阶段 。众 所周 知 : 国是 一 个经 济正 在 我 转 轨和社 会正 在 转型 的 国家 。社 会 经 济生 活 中 , 行 政 的力量 和 主 导 性 是 非 常强 的 。 国家 出 台 针 对 地
倡导 和发展 环境 保护和节 能减排不仅给我 国工业 化进 程和产业升级带来挑 战 , 同时也 为我 国加 快工业化 建设 和产 业升级带来 了更 多的发展 机遇和拓展空 间。
关键词 : 节能减排 ;职责所在 ; 和谐 发展 ; 机遇挑 战
中国作 为 全 球 最 大 的 发 展 中 国家 和 一 个 勇 于 承担责 任 的大 国 , 2 0 在 0 7年 1 2月 的联 合 国气 候 变 化 大 会 召开 前 夕 , 式 发 布 了 由 国家 发 改 委 、 正 国家
系和建立 固定 资产投资项 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 并与同年开始定期 由国家统计局和发改委等相关
部 门联 合 公 布 《 国 单 位 G P能 耗 公 报 》 0 7 全 D 。20 年, 国务 院又 制 定 和 印 发 了《 国 节 能 减 排综 合 性 我 工 作方 案 》 国务 院正 式 成 立 了有 相关 部 门领 导 组 , 成 的国家 节能 减 排工 作 领 导小 组 , 国家 总理 亲 自挂 帅, 五部 委 齐 抓 共 管 。 同 年 , 国家 发 改 委 主任 向全 国人大 报告 时 正 式 表 示 : 制 定 和 颁 发 《 国节 ) 男 , 15 , 山西 临汾 人 , 国务 院发展研究 中心研 究员 , 上海经 济研 究 中心秘 书长教 授 , 上海市府注 册咨 询专家 , 士 , 博 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 ; 月华 ( 9 8一) 男 , 京人 , 刘 15 , 北 华宝 兴业基金 管 理公 司督 察长 , 研究 方 向为融投资 ; 周佳 蕊( 9 2一) 女 , 18 , 上海人 , 华东 电器集 团总 经理秘书 , 究方向为工商管理 。 研 2 9
中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动态关系研究
u l r m ai s i mo g tevra e tn S Grn e a s ly t h a slrlt s i. ut s o d ta n ryc nu to a d q ib u rlt n hp a n h aibls a d U a g rc uai ettec ua eain hp T ers l h we hte eg o s mpi n ii e o e t s o h e s n
21 0 2年第 3期 总第 版)
J RNALOF HARB N OU I UNI ERST OMMER V I Y OF C CE
No 3, 01 . 2 2
s r lN . 2 ei o 1 4 a
市场 经 济论 坛
经济增 长与节能减排的 长期 关系, 用协整分析经 济增 长与 节能减排之 间的长期均衡 关系, 兰杰 因果检 验其 利 格 因果关 系, 结果显示能源消费量和 C 2 O 排放量长期增长趋 势基 本相 同且 互为 G agr因果关 系, 经济增长与 rn e 且 其有 长期 均衡 关 系; 不可观测的变量加入到估算模型 中, 将 采用可 变系数的状态空间和卡 尔曼滤波 分析对能源 消费弹性 进行估计 , 选择 实际人 均 G P与能源消 费量建立 可 变系数 的状 态空阃模 型 , D 并对能 源消 费弹性进 行
rl i s i t h m. e o d,h n bev dv ra lsa d d t h si td mo e, t a a l of ce t ayi fsae sa ea d g l n ea o hp w h te S c n te u o sre ai e d e otee t e d lwi v r bec e insa lsso tt p c n am tn i b ma h i i n a i e oetmaeteeat t o n ryo s mpi . tbi tt de h vra e cef inswhc ee ttep rGDP a d te e e - ftrt si t h lsii fe eg n u t n Esa l h tesaemo lw t ai l o fce t ih slc h e l cy n o s h i b i n h n  ̄y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问题研究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问题研究摘要: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目前各国都积极关注碳排放问题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冲击。
我国目前碳排放总量和增速已跃居世界首位,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力,高耗能行业是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人均GDP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最大驱动因素。
我国政府提出二氧化碳国别排放账户,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增长的治理框架。
关键词:碳排放影响因素碳减排可行性碳排放国别账户一、引言日益变暖的全球气候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其带来的危害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繁发生等,进而会带来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冲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9)。
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则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其中人类活动起到主要作用。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在2007 年发布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把近50 年气候变暖主要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可能性,从第三次评估报告中的66%提高到90%以上(张丽峰,2011)。
而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其主要来源是二氧化碳。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已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消费量日益增长。
根据IEA( 2009) 的统计数据, 2007 年中国消费化石燃料而排放的CO2达到60.7亿吨,已经超过美国的排放总量57.7亿吨, 成为全球第一大CO2 排放国(王峰等,2010)。
面对严峻的气候形势,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节能减排的要求。
2009 年11 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 ~ 45%,将碳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张丽峰,2011)。
因此研究我国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与我国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
节能减排与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
收 稿 日期
作者 简介
:
2008
—
05
—
30
;
修订 日期
)
男
:
2008
—
07
2 1
基 金 项 目 : 国 家 科 技 支 撑 项 目 (2 0 0 7 B
:
A C 0 3A 04
,
) 资助
.
庄 贵 阳 ( 19 6 9
一
,
,
副研究员
主 要从 事 国 际 气 候 制度 和气候 变 化 经 济 分析 方面 的研 究
。
是 中 国调 整 经 济 结 构
转 变增长 方式 的 突破
也
。
使其对 能源 需 求始终 保持 强 劲增长 的 态势
19 9 0
年
是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挑 战 向 低 碳 经 济转 型 的 重 要 行 动
,
中 国 能 源 消费 总 量 为 9
26 5
.
.
9
亿 t 标煤
,
,
到
2007
年达 到
本 文 分 析 了 节 能 减 排 对 控 制 温 室 气 体排 放 的 重 要 意
第4 卷 第5 期
2 0 0 8 年 9 月
A D VA N CE S
气 候 变 化 研 究 进 展
IN C L IM AT E
V
0
1 4
.
,
N
O
.
5
CHA NGE
R E SE A R CH
S e pte
m
be
r
,
2 0 0 8
文 章编 号
:
16 7 3 17 19
节能与减排相互作用的关系
节能与减排相互作用的关系我国早在2006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这表示我国正在走节能减排的道路,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
这也是符合我国资源占有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国情的。
实际上,节能与减排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节能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排,节能的结果之一也是减排,所以从某个方面来讲,他们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说,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清洁能源等,而从表一可以看出,从1991到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一直在不断上升,可再生能源虽然增长很快,但仍然保持一个很低的比例。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约占70%、石油约占20%、天然气约占3%~4%而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只占7%~8%。
这也就是说,我国的一次性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了总能源的90%以上,而所有这些一次性能源的使用都无疑会产生碳排放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
假设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以每年300000万吨标准煤计,则每年大约有1100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
而如果我们能将能耗总值降低20%,则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880000万吨每年,即我国每年将减少碳排量220000万吨,并且节约60000万吨标准煤的使用,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可以大大延长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的使用期限。
因此能源的消费必然意味着碳排量的增加,这也意味着我们在节能的同时也在减排,节能与减排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有关研究表明,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原因,90%以上与人类使用石油等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
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
节能减排推动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节能减排推动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节能减排和环保的意识不断增强。
越来越多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开始重视节能减排,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还是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推动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节能减排起到了关键作用。
1. 节能减排的意义节能减排即通过采用科技手段和合理管理来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旨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节能减排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环境,还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节能减排成为了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物,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2. 节能减排与环保的挑战然而,在推动节能减排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其中之一是技术和经济上的问题。
虽然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节能减排变得可能,但是高昂的投资成本和技术门槛限制了许多企业和个人的参与。
另外,传统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也限制了节能减排的实施,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还需要一个过程。
3. 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为了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有以下几个方向可以考虑。
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引导和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节能减排。
这可以包括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激励措施,同时也可以通过强制性的环境标准和排放限制来推动相关行业的改进。
其次,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积极探索节能减排的途径。
通过引进和应用新的环保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此外,教育宣传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加强环保意识的培养,提高广大民众对节能减排的认识,鼓励大家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形成环保的生活习惯和文化。
最后,国际合作也不可忽视。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通过技术交流、经验分享和资源互补,共同推动节能减排的实施,为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
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孙耀华;李忠民【摘要】哥本哈根大会以后,减排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深入研究并判断各省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Tapio脱钩指标对1999-2008十年间各省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绝大部分省区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速度大于碳排放增长速度,表明减排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在对脱钩弹性指标进行因果链分解后表明,工业领域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为碳排放增长速度的减缓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我国未来面临的减排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经济结构的"重型化"趋势导致对能源的需求量增大,加上我国在新能源开发领域的不足,煤炭在总体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单位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进一步上升,能源消费"高碳化"特征加尉,对以后的节能减排工作形成挑战,文章最后提出了开展减排的政策建议.%Pollutants reduction becomes the focu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fter the Copenhagen Conference:therefore, analysis of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of each province in China is of great value. Tapio Decoupling Index is used in this paper to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of each provinces from 1999 to 2008. The conclusion is that, in the last decade, th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of most provinces is in the state of weak decoupling,reflecting that the much work on energy saving and pollunants reduction had been paid off.After decomposing the decoupling index with the causal chain, the results showthat the improvement of industrial energy efficienc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cresse of the acceleration for carbon emissions's speed . Though many much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on the road of pollutants reduction. Firstly, in recent years, the proportion of the industrial output in national economy has increased, the “heavy industry trend”of economic structure leads to an increased demand for energy. Secondly,due to the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in China, the main position of coal in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has been strengthened,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ing carbon emissions caused by each unit of en ergy consumption. The “highcarbon”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consumption becomes a big challenge to future emission reduction. Finally, we put forward some advices on pollutants reduction.【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1(021)005【总页数】6页(P87-92)【关键词】碳排放;经济发展;各省区;脱钩指标;因果链分解【作者】孙耀华;李忠民【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2中国的碳排放量位于世界前列,特定的发展历程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碳排放量必将大幅度上升。
碳排放减少和节能减排对经济带来的影响研究
碳排放减少和节能减排对经济带来的影响研究第一章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经济增长已经带来了大量的碳排放。
事实上,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关键主题。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断增加,碳排放已成为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尽管碳排放一直被认为是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副产品,但它却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已经从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6亿吨增加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每年22亿吨。
而在21世纪初,这一数字更是增加到了每年30亿吨,并且还在不断增加。
第二章节能减排对经济带来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减少碳排放是保护我们星球的重要方式之一。
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地减少碳排放,那么我们就能够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带来的影响。
同时,这也为经济体带来了许多机遇。
首先,节能减排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能源、水和其他资源的浪费,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其次,在政府和企业层面,减少碳排放还可以通过促进可持续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和扩大市场规模来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如果能够大力推广清洁能源,那么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第三章碳税的应用碳税是指对碳排放进行征税的政策,旨在促使企业和个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碳税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得到推广,已成为减少碳排放的一种主要措施。
碳税的实施可以通过调节资源的价格,促进企业和个人采取更节能、环保的行为。
目前,未来能源和碳排放等问题都已成为全球政策制定和国际合作的重要议题。
中国和其他国家也在积极推进碳税的立法和实施。
第四章碳排放减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虽然减少碳排放有助于环保,但一些人担心,这将会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但实际上,减少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冲突。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技术和新能源正在逐渐被应用到生产和运输过程中。
这有望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虽然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有所放缓,但是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长总量依然可观。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资源、能源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规模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所有这一切,都威胁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在对节能减排和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在当前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为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的构想和建议。
关键词节能减排经济发展绿色能源
一、前言
国家统计局在2016年1月份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可按价格比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创1990年以来新低。
专家表示,2015年6.9%的收官数据代表中国gdp增速正式进入“6”时代。
虽然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放缓的趋势,但是经济规模所决定的实际增长量依然可观。
而且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门的相关统计,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仍呈现出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状态,北京等多个城市空气质量维持在五级水平以上。
虽然我国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早在2007年就联合制定并发布了我国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相关的考核实施办法,以促进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二、节能减排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能源消耗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和水平、发展方式和能力、消费模式以及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
而资源短缺和能源消耗严重是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节能减排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这是践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理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在这其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它是包括循环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等在内的一项系统性工程。
因此,要想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节能减排工作入手,适当放缓经济增长的速度,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都明确指出节能减排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和任务。
之前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而采取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当今社会,促进经济的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和废气的排放,是节能减排工作的核心要义,也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节能减排是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以及能源的过度消耗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大。
因此,优化资源结构、对高耗能企业实行关停或转产、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节能减排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是缓解当前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三、当前节能减排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虽然国家和政府一再地强调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以促进此项战略的实施,并且环境问题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其实践的效果和预期目标之间
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当前的节能减排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这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
能源与资源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高耗能、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国家和政府一再地强调要合理利用和管理能源,坚持低投入、高产出的现代经济发展理念。
然而,在许多地区以钢铁、化工等为代表的高耗能行业依然是当地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这种单一、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元凶首恶,其粗放型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导致在运输、冶炼、加工等环节浪费现象严重,回收利用率低,产品的附加值低,这些都给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带来很大障碍。
(二)节能减排缺少先进的技术支撑
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和深化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它需要企业不断淘汰陈腐老旧的设备,进行技术引进和改造,采用新工艺、新科技来实现自身发展模式的转变。
然而,当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科技投入率低、节能技术发展滞后等问题,就使得节能减排的智力支持微弱,推进的效果不够理想。
四、节能减排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一)推广绿色能源,改善消费结构
上文中已经提到,钢铁、化工等高耗能产业仍然是许多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想要完全取缔或转移不够现实,但是可以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入手,加大绿色能源的开发和推广力度,在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适当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提高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将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进行综合利用,从源头控制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切实践行低碳、绿色的发展理念,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将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由二、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降低对高耗能产业的投资,适当遏制其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把主要的精力、物力和财力尽可能多地聚集到高新技术产业上,培育多元支柱产业与利用绿色能源和具有当地工业基地特色的绿色、环保、节能型产业体系。
此外,还应大力发展耗能少、附加值高的文化产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发展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国家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多方联动,共同促进资源能源的节约和减少废气物的排放。
国家和政府一定要综合利用多种调控手段,引导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利用财政拨款和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和鼓励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加强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保证节能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可以设立专项的资金,对那些高耗能产业的转产和关停进行补偿,或者用于奖励那些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和改进、致力于绿色能源的推广和利用的单位和个人。
此外,要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指标的相关监测和考核体系,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标准规范、手段丰富、操作性强、运转高效、权责明确、监督有力的节能减排体系,奖惩分明,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又拒不整改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应有的处罚。
五、结语
节能减排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为了我国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国家、企业和社会多方联动,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增强技术开发和革新的能力,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