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大全(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04b41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a.png)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2.在《〈论语〉十二章》中,"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 "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II4.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曰〃••疋 _______ ,O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定义的句子曰”"At. _ ,__ 。
6.在《〈论语>十二章》中,"—”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任重”的原因是,"道远”的原因是"。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簧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簧是因为,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10.《〈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O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还要求君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3.《论语•泰伯》中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一“.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孑L子用解释了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的效果。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a4b278a32d7375a41780d6.png)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班级:姓名:一、《氓》(诗经)1..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2..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出女主人公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
二、《采薇》(诗经)1.《采薇》中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句子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采薇》中借雪景烘托人物沉重郁郁心情的句子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诗经?采薇》中,用起兴的手法表现薇菜柔嫩的样子的句子是: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4.《诗经?采薇》中写士卒归途生活艰辛、心情低落的(戍卒归途上忍渴耐饥,挣扎着走向故乡的情形的)两句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5.《诗经·采薇》中写戍卒驻地没有安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的两句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6.《诗经·采薇》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7.《诗经·采薇》以哀景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三、《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1.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8.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9.“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四、《离骚》(屈原)2.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自我勉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3.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是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中语文1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练习与答案
![高中语文1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练习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880c590b1c59eef8c7b4e5.png)
高中语文1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总练习与答案一、《劝学》1、荀子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_________”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青,_________,_________”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_________,_________”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40篇诗词曲背诵篇目全文及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高中语文40篇诗词曲背诵篇目全文及情景式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88faf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3.png)
高中语文40篇诗词曲背诵篇目全文及情景式默写(含答案)1.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chí)蹰(chú)。
静女其娈(luán),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女(rǔ)美。
自牧归(kuì)荑,洵美且异。
匪(易误写为“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情景默写】1.《静女》中,用细节描写男主人公在赴约时因见不到女主人公而十分焦急的句子是“”,对于女主人公赠送的“有炜”的彤管,男主人公“”。
2.《静女》给我们塑造了一位美貌的女子的形象,对于女子的美貌,诗中有两处毫不吝啬地进行了赞美,这两处分别是“”和“”。
3.在《静女》中,对“洵美且异”的荑草,男主人认为“,”。
答案1.搔首踟蹰说怿女美2.静女其姝静女其娈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2.无衣《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zé)。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jǐ),与子偕(易误写为“协”)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情景默写】1.关于《无衣》这首诗,陈继揆《读诗臆补》说:“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其笔锋凌厉。
”一句“”,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引得无数将士同声响应,“”“”“”。
2.《无衣》这首诗反映了秦地人民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响应“”的号召,且“,与子同仇”,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3.《无衣》的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4.《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语意是递进发展的,如,“与子同仇”,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则是行动的开始,“”则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答案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2.王于兴师修我戈矛3.修我矛戟修我甲兵4.与子偕作与子偕行3.氓(méng) 《诗经》氓之蚩蚩(chīchī),抱布贸丝。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大全(含答案) - 复制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大全(含答案) - 复制](https://img.taocdn.com/s3/m/0d4137de49649b6648d747d6.png)
2013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强化训练1.古诗文填空。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是感叹自己人生的短暂而世界的万物的永恒(2)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抬头看天地的广阔,俯身体会万物种类之全,可以开阔视野,陶冶视听情操。
真是值得开心的事在小序中作者借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自己命运多舛,好景不长的感慨(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山越高越好,水越深越好周公”两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氓》)在你家做了三年媳妇,事事都是我辛苦劳碌。
天天早起晚睡,这样的日子看不到尽头(5)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2. 古诗文填空。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这首诗中“浮云”意指困难、挫折、障碍等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我把房子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却一点也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你问我为什么能做到这样,那是因为我的心性超然,不惹尘俗,自然就会觉得住的地方是很偏远。
结庐人境而无人境俗气,身处尘世而无车马喧闹,前两句写出诗人高蹈尘俗之上的旷选心怀,后两句追述脱俗去尘的精妙机制。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281c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0.png)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古诗、古文是中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既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教材中,古诗、古文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下面将通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的方式对其中的几个古诗、古文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一篇:《鸟鸣涧》萧萧几叶风兼雨,楚楚何时见南山?山上无声藏艳鸟,胜景寥落恨已斑。
《鸟鸣涧》这篇古诗通过描写鸟鸣、风雨和南山的景色,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美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运用了描绘自然景色的手法,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 请写出这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
答:《鸟鸣涧》,作者不详。
2. 这首古诗的主题是什么?答:表达了古人对南山胜景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 请列举诗中出现的景物描写。
答:几叶风、雨、南山。
4. 请解释“胜景寥落恨已斑”这句话的含义。
答:以南山胜景的美丽与荒凉作对比,表达了对胜景的迷恋与无奈之情。
第二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言辞简承。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品东西南北,思无穷。
弟子规模,圣人训。
《观沧海》这篇古文描绘了作者站在碣石山上,俯瞰沧海,感叹大自然的壮丽和宽广。
通过对山水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作者对大自然的景仰和对学习、思考的重视。
这篇古文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理解性默写及答案:1. 请写出这篇古文的题目和作者。
答:《观沧海》,作者不详。
2. 这篇古文的主题是什么?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景仰,以及对学习、思考的重视。
3. 请写出沧海的景物描写。
答: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 请解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句话的含义。
答:表达了对学问的推崇和对文字的重视,意味着通过学问可以改造社会,影响世界。
第三篇:《爱莲说》爱莲说,不爱莲白云苍苍,青石绿石,繁花似锦遗芳千古,寂寞凌世东风烈日,瓦砾飞盖,几度华侨华退?《爱莲说》这篇古文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达了莲花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对莲花的喜爱和敬仰。
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全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全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4b61f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6.png)
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全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说明:这是一份高中部编版必修上全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及答案的目录,其中包括十首古诗词和四篇古文,每篇都有精心编辑的理解性默写和答案。
古诗词、古文目录:一、芣苢/《诗经.周南》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三、短歌行/曹操四、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五、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六、登高/杜甫七、琵琶行/白居易八、·赤壁怀古/苏轼九、劝学/荀子十、师说/韩愈十一、赤壁赋/苏轼十二、登泰山记/姚鼐十三、静女/《诗经·邶风》十四、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十五、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九、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十六、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十七、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一、芣苢/《诗经.周南》题】默写: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
2、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
参考答案】默写: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2、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理解性默写:1、交代麦子成熟,外孙来替自己收麦的诗句是: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2、写收麦前的天气状况的诗句是: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3、写做饭买酒款待忙碌辛劳的外孙的诗句是: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4、写自己赋诗赞扬外孙的勤劳能干的诗句是: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三、《短歌行》曹操题】理解性默写:1、《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感叹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的诗句是:凌晨小梦长,沉醉不知归。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宴饮欢乐中仍忧思不忘(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醉中往事俱付笑,酒醒单看泪痕残。
高中语文必备古诗文情景理解性默写练习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备古诗文情景理解性默写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81372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1.png)
高中语文必备古诗文情景理解性默写练习附答案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经·国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观光而不见,胡马之涘涘。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刘过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冠雀在花间鸣。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夜泊牛渚怀古——杜甫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应在青楼上。
访问天津桥梁工地——毛泽东桥梁如画,更妙在于工。
万川沸腾,千鸟齐鸣。
蓝天白云,碧水浩瀚。
举世闻名,人人景仰。
七步诗——曹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桃花扇·断句——唐婉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滕王阁序——王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eff30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5.png)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 ”。
2.在《<论语>十二章》中,“ , ”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
4.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定义的句子是“ , ”。
6.在《<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任重”的原因是“ ”,“道远”的原因是“ ”。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 ”,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 ”。
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 , ”。
10.《<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 , ”,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 , ”。
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 ”,还要求君子“ ”,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3.《论语∙泰伯》中“ ”表明知识分子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而其原因是“ ”。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a4b31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f.png)
1.古诗文填空。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氓》)(5)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 古诗文填空。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4)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5)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3.古诗文填空。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4.古诗文填空。
(1)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第 1 页(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大全(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大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063ae00912a21615792945.png)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强化训练1.古诗文填空。
(1) 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王羲之《兰亭集序》(2),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 山不厌高,(4) 三岁为妇,。
,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
夙兴夜寐,。
(《诗经·氓》)(5) 玉露凋伤枫树林,2. 古诗文填空。
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王安石《登飞来峰》)(2) 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3)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 陶渊明《饮酒》)(4) 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为政》)(5) 剑阁峥嵘而崔嵬,3.古诗文填空。
,。
( 李白《蜀道难》)(1)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2) 叶上初阳干宿雨,,。
(周邦彦《苏幕遮》)(3)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4)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5) 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4.古诗文填空。
(1) 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_ 。
”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
(2)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怀古》)。
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3),飞羽觞而醉月。
,何伸雅怀?(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4),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5)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5.古诗文填空。
,。
( 屈原《湘夫人》)(1)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京口北固亭怀古》·涉江采芙蓉》))(2) 凭谁问:,?(辛弃疾《永遇乐(3)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门歌》》,。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练习(古诗词诵读)(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练习(古诗词诵读)(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a1f5e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4.png)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古诗词诵读)《静女》1.《诗经·邶风·静女》语言浅显生动,情趣盎然。
“”暗写少女活泼娇憨之态,“”明塑男子心急如焚之状,描摹入神。
2.《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描写男子找不到女子时的焦急神态,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3.《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以男子之口,说有一位娴静美丽的姑娘,约他到城角楼上来见面。
4.《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是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表达对女子的喜爱,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5.《诗经·邶风·静女》中写静女赠送的彤管很漂亮,运用双关语来赞美姑娘美丽的句子是“,”。
6.《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写娴静美好的女子从远郊归来赠送“我”初生的茅草,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同。
7.8.《诗经·邶风·静女》中“”两句,运用细节描写,写男主人公见不到女子,以手指挠头,原地徘徊。
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
《涉江采芙蓉》1.《涉江采芙蓉》中“?”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
2.《涉江采芙蓉》中“,”两句,用不写此处写彼处的“悬想”方法,写远方的丈夫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
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是绵延无尽的路途。
3.《涉江采芙蓉》中“,”两句明白晓畅,表现出两个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痛苦与无奈中那爱的决心。
4.《涉江采芙蓉》中“,”两句,以花喻人,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营造了清新高洁的意境。
5.《涉江采芙蓉》中“,”两句,承“所思”、“远道”而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遥远的远方,读者似乎看到男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伫立在路边,徒劳地向故乡方向张望。
6.《涉江采芙蓉》中“,”两句,写一对长久分别的有情人,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担忧涌上心头,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大全(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大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06e19777232f60dccca130.png)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大全(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强化训练1.古诗文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 。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2) _____________ ,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3) 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不厌高,_____ 。
,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4) 三岁为妇,____________ 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__ 。
(《诗经氓》)(5) 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 。
江间波浪兼天涌, _____________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 古诗文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王安石《登飞来峰》)(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陶渊明《饮酒》)(4) 诲女知之乎?_______ , ___________ 是知也。
(《论语为政》)(5) 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 ,_________ 。
(李白《蜀道难》)3.古诗文填空。
(1)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杜牧《阿房宫赋》)(2) 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周邦彦《苏幕遮》)(3)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4) 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 乐亦在其中矣。
高中语文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答案
![高中语文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b15b2fc8d376eeafaa3153.png)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1)《劝学》 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新课标高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0篇参考答案
![新课标高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0篇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a1a70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4.png)
新课标高中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0篇参考答案高中古诗文必背60篇理解性默写参考答案一、必修( 10篇)1.《<论语>十二章》(1)人而不仁,如礼何?(2)人而不仁,如乐何?(3)朝闻道,夕死可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7)任重而道远(8)吾止也。
吾往也(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其“恕”乎(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可以群,可以怨(13)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5)敏于事而慎于言(16)就有道而正焉(17)克己复礼为仁2.《劝学》(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0)驽马十驾功在不舍(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1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1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1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屈原列传(节选)》(1)“离骚”者犹离忧也(2)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5)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6)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7)《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8)其文约其辞微(9)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0)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1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4.《谏太宗十思疏》(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3)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4)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5)鸣琴垂拱不言而化(6)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7)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8)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5.《师说》(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4)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7)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9)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10)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1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5)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1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8)三人行则必有我师6.《阿房宫赋》(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4)二川溶溶流入宫墙(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7)明星荧荧开妆镜也(8)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9)复道行空不霁何虹(10)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1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1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7.《六国论》(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灭六国者六国也族秦者秦也弊在赂秦(4)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5)是又在六国下矣(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8.《答司马谏议书》(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高中必背14篇,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高中必背14篇,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e85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e.png)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4、.《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逍遥游1.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6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考6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963960a1c7aa00b42acb9c.png)
高考64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高中必背14篇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4、.《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逍遥游1. 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强化训练1.古诗文填空。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3)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
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
(《诗经·氓》)(5)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
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 古诗文填空。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2)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4)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论语·为政》)(5)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古诗文填空。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2)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4.古诗文填空。
(1)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______________,飞羽觞而醉月。
_____________,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4)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 。
(杜甫《蜀相》)(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湘夫人》)5.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2)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通过宣传教化来实行王道的几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子曰:“不愤不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6.古诗文填空。
(1)绕树三匝,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2)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4)遥襟甫畅,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纤歌凝而白云遏。
(王勃《滕王阁序》)(5)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子罕》)7.古诗文填空。
(1)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2)_____________,时矫首而遐观,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3)子曰:“_____________,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_____________,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4)于嗟鸠兮,_____________,于嗟女兮,_____________!(《诗经·氓》)(5)臣无祖母,_____________;祖母无臣,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8.古诗文填空。
(1)盘盘焉,囷囷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2)江天一色无纤尘,___________。
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__________,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序天伦之乐事。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5)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_。
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
(杜甫《阁夜》)9.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上出重霄;________________,下临无地。
(王勃《滕王阁序》)(2)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杜甫《登高》一诗中既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贾谊《过秦论》)(5)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余褋兮澧浦。
(屈原《湘夫人》)10.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余于仆碑,________________,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_________,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5)罔薜荔兮为帷,_________。
_________,疏石兰兮为芳。
(屈原《湘夫人》)11.古诗文填空。
(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2)___________,枉用相存。
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3)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李密《陈情表》)(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2.古诗文填空。
(1)白日沦西河,____________。
遥遥万里晖,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3)《声声慢》“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描绘了冷清凄凉的景象;《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明媚中有几分落寞。
(4)朝避猛虎,____________,磨牙吮血,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5)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
(《诗经·氓》) 13.古诗文填空。
(1)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
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4)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5)搴汀洲兮杜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湘夫人》) 14.古诗文填空。
(1)子曰:“________?我欲仁,________!” (《论语·述而》)(2)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__”,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___”。
(3)倩何人唤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田园将芜胡不归?_______________,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5)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
(杜甫《蜀相》)15.古诗文填空。
(1)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