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docx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政治思想论文提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
通观《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
四者相联系,“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领导阶层的素质提高是“德治”、“仁”和“礼”具体实施的前提。
一、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乱、军事上诸侯国互相征伐。
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
各国为了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得到一块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大国不断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 O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从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时期传下来的礼乐制度也随之崩溃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岀,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①]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形就生动地描绘出了春秋吋期混乱的政治局ffio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人们的道德也逐渐沦丧。
春秋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凡是讲实力的时代,道德都是没有市场的。
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孔子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
二、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复文武时代的统一局面,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以下四点内容。
一、要建设优秀的领导阶层。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
探究《论语》中的孔子思想
探究《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论《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所倡导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深远。
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本文将就《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人文关怀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人文关怀,他强调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论语》中多次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比如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学习,使得君子既能够表现威严,又能够保持谦逊。
二、仁爱与人际关系仁爱则是《论语》中最为重要的核心价值观。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阐述了仁爱的含义和重要性,比如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强调了对他人待遇应该如同对待自己一样。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仁爱,人们才能够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三、教育与人才培养孔子主张通过教育来提升个人的修养和才能,并且强调了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他在《论语》中多次提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如他说:“教无类。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是无差别的,应该普及到每一个人。
孔子也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观点,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的努力。
四、政治与善治《论语》中也探讨了孔子对于政治和善治的思考。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善治与领导者的品德和才能密切相关。
他反对道德败坏的领导者,同时也提出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强调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公正的政治智慧。
五、宗教与信仰孔子的思想中也涉及到宗教和信仰的问题。
他不对神明和来世谈论过多,注重对人间生活的关怀和改善。
他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对先祖的尊重和信奉,强调通过对祖先的敬意和礼仪,维系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六、道德与行为规范《论语》中的孔子思想也强调了道德和行为规范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
他强调了诚信、忠诚、恭敬等美德,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行为规范,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典籍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论语》深受后世学者和读者的喜爱和研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论语》中体现的孔子思想。
1. 教育观念:以德育为先孔子重视教育,并坚信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性、塑造良好品德。
他认为德行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而知识只是实践德行的手段。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反躬自省、慎思明辨”的修身方法,提倡培养人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2. 社会伦理:仁义礼智信孔子主张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个关键概念。
他认为,“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和乐于助人;“义”发扬了公平正义的精神;“礼”规范了人们的行为礼节;“智”强调了知识的追求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信”是建立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基础。
3. 政治观念:君子为政孔子主张以“仁政”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一个好的政府应该有贤能之士执掌,注重通过德行和道德榜样来影响人民,而不是通过严厉的法律和规章来约束。
孔子在《论语》中分享了许多关于治国理政以及统一时局的智慧言论,对后世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4. 个人修养与自我完善孔子提倡个人修养和自我完善,并认为这是实现社会和谐、成就君子之道的重要途径。
他鼓励学生们追求礼义道德,在《论语》中也传递了一些关于个人修养方面的精神指导。
结论《论语》是孔子思想宝库,其中体现了儒家教育、社会伦理、政治观念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理念。
通过阅读和研究《论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为实现自我完善、塑造良好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孔子政治思想主张是什么_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主张是什么_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不仅是教育家,更是一名政治家,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不怕艰辛去周游列国。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主张为臣要“尽忠”。
尽职尽责,奉公守法。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臣之忠首先表现在不忘恭敬,要“居处恭,执事敬。
”(《论语•子路》)恭发于外表,敬体现在做事,失去恭敬之心,则失人臣之体。
孔子强调为臣者应克尽职守,努力做事,他说:“事君,敬其事而后食。
”(《论语•卫灵公》)食为禄之义,君子出仕,先要做好本职工作,敬事无倦,然后求禄,而不是把衣食俸禄放在首位。
对待君王方面,孔子说:“勿欺也,而犯之。
”(《论语•宪问》)忠直之臣一要不能欺骗主上,事君以诚信;二要勇于匡君之过失,不要阿臾逢迎,知过不谏,忠臣要敢于犯颜但不是欺君。
孔子强调为民要“诚信”,民信则国治。
孔子认为“信”为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輗,辕端横木,用以缚轭驾牛,軏,辕端上曲,钩衡以驾马。
车无輗軏,就不可以行走,人而无信,就不可以处世。
人若有信,无论身处何地,都会行而无阻,孔子的学生子张问行,孔子则从修身方面教导他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论语•卫灵公》)蛮貊之邦,指少数民族地区,州里,指教化施行之地。
人以忠信笃敬为先,居未开化之地亦不妨;人无忠信笃敬,居开化之区亦无以立身行事。
非但行事如此,在治国方面,人民守诚信更重要,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论语•颜渊》)孔子认为,三者之中若不得已,先去兵,次去食,“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同上)孔子认为,民无食虽死,但死是人不可避免的,人若失去诚信,虽生而无以自立,不如死之为安。
一国之民若多奸狡少信,国家绝无得治之理。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思想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在治国中他主张以“礼”治国和以“德”治国。
礼治最重要的就是“正名”,每个人都要按照礼的要求规范言行,履行义务;德治强调进行道德教化,正己正人。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排斥“法治”,他认为法治不过只是为了避免人们获罪的一种手段,并不能培养百姓的羞耻心,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仍在,而“道之以德“和“齐之以礼”的治国方法却能从根本上达到教化百姓,安定社会之功。
一、为国以礼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西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权,统治秩序日渐混乱,这种情况令孔子感到十分气愤,更坚定了他推行“以礼治国”的决心,他认为只有礼治才能使社会恢复到井井有条、国泰民安的状态。
孔子认为以“礼”作为基本的社会制度才能使政权长久。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礼治自古就有而且是一脉相承的,实行礼治的国家可以沿袭百代。
治国以礼最重要的措施是“正名”。
孔子在于弟子讨论为政的首要问题时提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特别注重礼治制度中的等级名分,礼治制度之所以产生,是为了确定与其名分相符的思想和行为,正名就是使名实相符,而所谓刑罚,则是对违反礼治者的惩罚。
当然,在孔子看来,为了避免诸侯僭权,严格的君臣关系也是以礼治国的重要方面。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在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君主居于最高统治地位,效忠君王便是臣子最大的“礼”,任何僭越君主的行为都是有损“礼治”的。
哲学-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其次,领导者要带头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作用。鲁国贵族季康子曾经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法,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⑦]领导者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另外,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⑧] 领导者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季康子还把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治国之道告诉孔子,他建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⑨],而孔子却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⑩]这里的“君子”指有道德的领导者,而“小人”指被领导者,从这三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季康子是一个行为不端正,贪得无厌,并且政治头脑简单的人,他虽然居于君子之位,却没有君子之德,而孔子通过批评季康子提出了领导者应身先士卒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方能治理好国家的道理。
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为:政治安定,国家统一,上下有序,德布礼行,和睦平均,天下归服。
为此,他主张:廉,德,仁,礼,孝,信。
1.孔子主张统治阶级要廉洁奉公,在国家的礼仪方面应该力求节俭,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
”(《论语•述而》)。
作为君王要象“舜禹”学习,虽处天子之位,仍以“勤俭”的道德情操自居。
孔子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泰伯》。
孔子非常痛斥物欲横流的生活方式,反对物质财富的充盈,主张勤俭节约,认为:“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述而》)。
2.孔子认为实行了德治就能获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天下太平的政治局面。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篇》。
为政以德的实质和核心,就是要求为政者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要”德化天下””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子路》3.“为政以仁”也是孔子的创造和智慧。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
“为国以礼”之“礼”所体现的内在精神和实质则同样是“仁”。
在孔子看来,家庭的人伦关系构成了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基石和底线,而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则是家庭的人伦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延伸和扩展。
国家要稳定,国家要有治,必须要有家族的稳定,必须要有正常的家庭伦理秩序。
“孝”相对于“仁”而言,是“为仁”的基础和根据,运用于社会政治治理,就是“为政以孝”。
对此,孔子自道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厶 中 看 孑 L子 的 政 口 思 想 ,
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雨 哲
( 南政法大学 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 庆 西 重 摘 要 : 文通过对孔予《 语》 本 论 中关 于 政 治 的 段 落进 行 分析 , 中解 析 出孔 子 的 政 治 思 想 , 合 出孔 子 政 治 思 想 的构 从 整
语 》 中所 有 问政 或 讨 论 政 治 的 言论 都 是针 对 施 政 者 如何 行 政 的问题。 不是说《 语》 这 论 中没 有 政 治 思 想 , 是 说 孑 子 的 政治 而 L 是 以 治理 为 主 , 实 践性 的学 问 。 是 这种 重 行 为 的政 治 说 明 了 孑 子关 心 的 是如 何进 行 良好 的 L 治 理 的 问 题 。 “ 么 做 ” 是 子 论证 的核 心 怎 才 L
成体 系。
4 12 ) 0 1 0
关 键 词 : 子 政 治 思 想 《 语 》 政 治 观 点 孔 论
一
、
政 治 的 含 义
在 西 方社 会 中 ,政 治是 上 层 建 筑 领 域 中各 种权 力 主 体维 护 自身利 益 的特 定 行 为 , 及 由此 结 成 的 特 定 关 系 , 以 是人 类历 史 发 展 到 一定 时期 产 生 的一 种 重 要 社 会 现 象 。政 治 对 社 会 生 活 各 个 方 面都 有 重 大 影 响 和 作 用 。 ~ 社会 现象 很 复 杂 , 时 这 各 代 的 政 治 学 家 都 从 不 同 角 度 和 不 同 侧 重 点 对 它 做 过 各 种 论 述 , 至 今 还 没 有 公认 的确 切 定 义 。 治 随 着 社 会 从 低 级 到 高 但 政 级 的 进程 而发 展 .社 会 成 员 参 与 政 治 生 活 的深 度 和广 度 也 随 之 向 前 发 展 。 治体 制指 政 治 制 度 的具 体 表 现 和 实施 形 式 , 政 是 管 理 国 家 政治 事务 的规 范体 系 ,具 体 指 与 国 家根 本 制 度 相 适 应 的 领导 制度 、 织 制 度 、 作 制 度 等具 体 制 度 。 组 工 现 在 汉 语 中 “ 治 ” 个 词 应该 是 来 源 于 日本 , 为 了 翻 政 这 是 译 外 国语 而发 明 的 。 国古 典 典 籍 中也 有 政 治 一词 。 是 意义 中 但 大 不 一样 , 《 如 尚书 ・ 命 》 “ 洽 政 治 , 润 生 民 ”《 礼 ・ 毕 有 道 泽 ;周 地 官 ・ 人》 “ 其政治禁令”《 子》 “ 分不杂 , 遂 有 掌 ;管 有 操 固政 治 不 悔 ” 在 这些 语 句 中 , 治 的意 思 指 的是 为 政 者 的 施政 方 略 , 。 政 或 者 是 君 主 统 治 国 家 应 该 注 意 的 事 。 而 在 更 多 的 情 况 下 是 将 “ ” “ ” 开使 用 。 “ ” 政 与 治 分 政 主要 指 国 家 的 权力 、 度 、 序 和 制 秩 法 令 ;治 ” 主 要 指 管 理 人 民和 教 化 人 民 , 指 实 现 安定 的状 “ 则 也 态. 等。 等 当今 政 治 这 个 词 作 为 一 门学 问 , 是研 究 国家 、 只 政府 如 何 运 作 , 中涉 及 竞 选 、 配 、 其 分 维权 等 。 上 述 所谈 是 为 了 区分 古 今 的 政治 含 义 ,因 为若 从今 天 角 度 看 , 子 的 那 个 年 代 并 没 有 诸 如 竞 选 、 配 、 权 等 , 么孔 孔 分 维 那 子 的 政 治 思想 就 无 从 谈 起 。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解读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解读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教导。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对于人生、伦理道德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通过解读《论语》中的部分经典篇章,来了解孔子的思想观点。
1. 学习与修养•孔子坚持"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篇)的理念,强调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提出了仁爱之道。
•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修养个人品德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2. 孝道与家庭关系•孔子提倡"孝道"(论语·雍也篇),强调儿女应该尊敬父母并履行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他认为孝顺父母是培养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的根本。
3. 君臣关系和政治伦理•孔子强调君臣之间应该有正确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君主应以身作则,尽心尽力为民众谋福利。
•他主张"君子不器"(论语·泰伯篇),即政治家应以德行而非能力来评判一个人的才干和价值。
4. 教育与教学方法•孔子提倡"因材施教"(论语·卫灵公篇),注重个性化教育,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他还倡导以问答形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5. 道德与人际关系•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提出了道德互惠原则。
•他认为人际关系中要有正直、忠诚、宽容等美德,并提醒人们要避免傲慢自大、虚假欺骗等负面行为。
结论通过对《论语》中孔子思想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一位关注伦理道德,致力于人伦关系改善和社会治理的智者。
他的思想观点在中国古代影响深远,并对后世思想家、教育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思想中获得启示,尤其是在个人修养、家庭关系、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
从《论语》看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
2 教 化 百姓
孔子认 为统治 者不应 该残暴 以行 , 当推行教化百 姓的政策 , 应 用德 的办法去诱导 , 教育百姓向善 , 是人的心理素质提 高, 使得每一 个人都能养成孝 、 忠 、 悌、 俭的美德 , 做到“ 君君臣臣 , 父子子 ” 父 。在
有 自身理论的特色 。我们知道 , 时代 造就英雄 , 时代 的需求决定孔
君主以身作则孔子一方面要求以德为政爱百姓教百姓另一方面孔子继承西周的传统修德佩命敬德保民的思想要统治者以身作则目力修行自己的德性端正自己的行态度认为只有自己的品德和德性端正了才有资格去领导号召天下才能感化百姓才会有榜样教化的作用使人民向善
N 文化 I L 研究
从《 论语》 看孔子 的“ 为政 以德’ ’ 思想
主自 身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 其核心 目的是 为了利 民, 内容包括 : 其
1宽待 百姓
孔子 提出 以“ 的胸 怀对待人 民。樊迟 问仁 。 子说仁就 是 仁” 孔
倦, 行之 以忠 。” 这都是要求为政之人为民作出表率 , 并在统治者的 某些 行为上进行 适当的制约 。只有这 样才能 “ 近者说 ,远 者来 ” 。 (论语 ・ 《 子路》 )
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 不患贫而 患不安 。盖均无贫 , 和无寡 , 安无
倾, 夫如是 , 故远人不服 , 则修文德 以来之 , 既来之 , 则安 之。” 《 ( 论
语・ 季氏》 因而孔子主张“ ) 修文德 ” 达到天下统一 的。由此则 观之 ,
孔 子在《 论语 ・ 为政》 开头提 出的“ 为政以德 , 譬如北辰 , 居其所而众 星拱之” 的深刻涵义 。孔子 的“ 为政 以德” 的德治思想是对殷商西周 以来的德 的思想 的继承 , 升华 和超越 , 因而具有当时时代 的特点 , 也
从《论语》看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
从《论语》看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概述《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本文将以《论语》为依据,探索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
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人伦道德、政治治理和教育等方面。
他强调个体修养和社会秩序,并提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观点。
1. 仁爱之道孔子认为“仁”是至高无上的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仁爱和善行的记录,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禁止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2. 学习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提倡学习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通过学习来完善自己,通过修身来管理家庭,通过治国来净化社会,最终实现天下太平。
他强调了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礼仪之道孔子非常重视礼仪,认为礼仪是一种对人际关系的规范和秩序。
他强调在行为举止和言谈举止中遵循适当的礼仪,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礼仪的教导。
孔子的教育观孔子被尊为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知识和智慧。
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1. 教学相长孔子主张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他认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并不断努力追求更高水平,同时也需要理解学生,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2. 知行合一孔子强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他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追求道德修养与学术知识的统一。
3. 个性化教育孔子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能力,因此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来进行。
他鼓励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和方法。
结论通过对《论语》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观。
他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在学习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实现自我完善,注重礼仪之道规范人际关系。
孔子强调师生相长、知行合一和个性化教育等原则,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论语》的治国思想
《论语》的治国思想孔子做过鲁国的大司寇,也有在地方为官的体验,他的弟子也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各国政治,加之孔子有一套系统的哲学思想,所以他对于为政治国多有论述。
在治国方面,孔子主张“德治”“礼治”,强调统治者要讲诚信,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强调为政要爱民富民,治国要选贤任能。
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学而》)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节约费用而又爱护官吏,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统治者治理国家就要勤于政事,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谨慎役使百姓。
2、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引导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为政者要注意从孝道中引领忠厚的民风。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而》)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恰到好处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不论大事小事都做得和谐和恰到好处。
但是,有的时候行不通,只为追求和谐和恰到好处,不以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以礼治国:礼的使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德政(德治):孔子善用比喻,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环绕,来比喻统治者修养道德,做好表率,并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臣民自然会拥戴他,政事自然就能处理好。
5、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孔子说:“使用政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教去整顿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一)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一)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政治思想论文提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
通观《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
四者相联系,“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领导阶层的素质提高是“德治”、“仁”和“礼”具体实施的前提。
一、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乱、军事上诸侯国互相征伐。
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
各国为了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得到一块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大国不断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
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从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时期传下来的礼乐制度也随之崩溃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①]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形就生动地描绘出了春秋时期混乱的政治局面。
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人们的道德也逐渐沦丧。
春秋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凡是讲实力的时代,道德都是没有市场的。
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孔子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
二、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复文武时代的统一局面,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以下四点内容。
一、要建设优秀的领导阶层。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
从《论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从《论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通过阅读《论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探讨他对国家治理、社会秩序和人性修养的看法。
1. 孔子的政治观点孔子认为政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务,他深信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能够带来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强调君主的责任和义务,主张君主应该以身作则,做一个有德行的领袖。
他认为一个君主如果能够以身作则,尊重道德规范,那么民众自然会效仿,形成一个有德治的社会。
2. 君主的德行孔子强调君主的德行至关重要。
他认为君主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孔子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德行,君主才能赢得民众的尊重和信任,并且带来社会的和谐和安定。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意思是指君主如果没有德行,就无法获得威信;如果不持续学习,就无法巩固自己的地位。
3. 君主的仁爱孔子非常注重君主的仁爱之心。
他认为一个君主应该关爱百姓,关心他们的福祉,并且积极为他们谋福利。
孔子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出了一种真诚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他在《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要对他人怀有同情和同理心,在处理事物时要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
4. 君主的明断孔子认为君主应该有明断之智,能够正确判断事物的轻重缓急。
他在《论语》中多次提到“明断”一词,强调君主在决策时应该明察事物的真相,做出正确的判断,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孔子认为一个君主如果没有明断之智,就容易受到他人的欺骗和蒙蔽,从而导致政治的混乱。
5. 君主的威严孔子主张君主应该有威严的形象,能够让民众敬畏和信任。
他认为一个领导者如果缺乏威严,民众就会对他失去信心,从而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君主要有谦逊的姿态,但同时也要有威严的形象以维护君主的地位和权威。
6. 君主的行为规范孔子对君主的行为规范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治国思想
浅析《论语》中孔子的治国思想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孔子治国理政的思想。
在《论语》中,通过与弟子等人的对话,以及自我的进一步发挥,孔子强调,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要以仁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各方面综合运用,才能民安国兴,达到垂拱而治。
标签:《论语》孔子治国思想孔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同时也是一位积极入世的政治家。
他曾为官至鲁国司寇,使得国家大治。
亦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劝说各国诸侯施行仁政。
在《论语》一书中,就记录了大量孔子关于如何治国理政的言论。
在这些讨论中,以仁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孔子治国思想的核心所在。
本文希望通过对《论语》各章中相关文本的具体分析,能够对孔子的治国思想有一深入全面的理解。
一、以仁治国“仁”是孔子思想系统的核心概念,也是孔子治国思想的根本,以仁治国,是孔子治国理念中的最高标准。
在他看来,以仁治国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理想境界,很少有统治者可以达到。
但同时,他希望国家的治理者将以仁治国这一理想当作自己的使命,以仁为己任,努力施行仁政。
对于以仁治国,《论语》比较少从正面进行详细描述,而往往通过反面举例的方式,来对其进行诠释。
《公冶长》篇载:“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在这段同孟武伯对话中,孔子对在对子路、子由、子赤的治国才能一一具体分析点评后,认为三人的施政能力虽都有可取之处,但都未能达到以仁治国的境界,“不知其仁也”。
何谓以仁治国?《颜渊》篇云:“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爱人”这个词,简洁而准确地概括了仁的核心含义。
而以仁治国,就要求国家的治理者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同时充满爱心地对待普罗大众。
由上文所引《公冶长》中的那段对话可以知道,孔子所谓的以仁治国,其着眼点并不在于具体的施政能力上。
从论语中总结孔子的思想
从论语中总结孔子的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智慧和启发。
在他的著作《论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的思想观点和教诲。
首先,孔子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他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观点,即他认为持续学习和不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还说,“君子务本”,意思是一个君子应该注重良好的基础和根本。
他强调要善于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孔子非常重视家庭伦理和家族道德。
他提出了“孝顺”和“弟”的观点,认为应该尊敬和孝敬父母,并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他认为,只有家庭和睦、和谐相处,才能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关系和友好的社会网络。
他还强调了“礼”和“义”的重要性,倡导人们要遵守传统的礼节和行为准则,并对他人保持尊重和正当的态度。
第三,孔子的思想还包括了教育观点和方法。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和能力。
他说,“教学不严,师之惰也”。
他认为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并通过严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品德修养。
此外,孔子还强调了人的修养和德行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能近取譬,既之事人,则任其事也”。
意思是说,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先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能力,然后才能在管理和指导他人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他还提到了几个重要的德行,包括“谦虚”、“忍耐”和“忠诚”,倡导人们要具备这些德行,才能在社会中有所作为。
最后,孔子强调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和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会关系。
他提出了“诚”,即要真诚地对待他人,建立诚信的社会关系。
他还提到了“仁”,认为“仁者爱人”,倡导人们对他人要有爱心和关怀。
此外,他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意思是说在处理和解决社会关系时要以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为基础。
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
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之一,他被后人尊为“圣人”,其著作《论语》、《孟子》等对中国文化和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着重探讨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
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道德为本的政治理念孔子认为,道德是社会稳定和治理的基础,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使人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实现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治理。
因此,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个人要以德为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才能在治理国家和平定天下上有所作为。
他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二、以仁为核心的政治理念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认为,仁者可以遵循天道,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在治理国家时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注重解决人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他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他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强调做人要有同情心和爱心,以人为本,以仁为中心,从而实现和谐的社会秩序和治理。
三、思想开明的政治立场孔子思想开明,主张“君权有度,权力受到制约,政治决策需要有智者参与”。
他认为,君王要聚贤纳士,善用人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以达到对国家和人民更好的管理。
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奢侈浪费,“不进与作,不好与作,不仁与作”是孔子的政治观念。
他主张厉行节俭,减轻人民负担,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综上所述,孔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包括了以道德为本的政治理念,以仁为核心的政治立场,以及思想开明的政治观念。
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今天的中国政治和社会治理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语。里面彰显孔子政治主张的句子
论语。
里面彰显孔子政治主张的句子《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其中有许多彰显孔子政治主张的句子。
孔子强调民本思想,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民,必须以民为本,管理好国家,以下是《论语》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孔子认为教育是提高国家水平的关键,而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只要有心去学习,我们就可以不断进步,从而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子认为君子是有道德、有原则的人,重义轻利;而小人则相反,只看重自己的私利而不考虑社会的大局。
他鼓励人们要做一个有原则,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健康,有信仰,有爱心的社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这是孔子提出的“仁爱之道”,他认为人们要学会用爱心对待他人,不要欺辱,不要压迫,不要伤害,而是要以理性和尊重的态度去看待他人,在处理事情时要有同情心和关爱心。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从这个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念,他认为君子应该全面、细致的了解自己的国家和周围的世界,保持一个广阔、开放的视野。
而小人则眼光狭窄,只关心自己的小圈子,不了解国家大局。
因此,孔子呼吁人们要有远大的目光,以更多的智慧和勇气来推动国家的发展。
综上所述,《论语》中的许多句子都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这些话语不仅仅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同时也能够引领我们思考如何做一个仁爱、有道德的人,如何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把孔子的思想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用现代的语言和想法来支撑孔子的政治主张,我们必须一起努力,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道之以德:从《论语》看孔子的政治观
道之以德:从《论语》看孔子的政治观作者:杨林王艳舒志龙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8期摘要:《论语》中系统体现了孔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的政治观,认为治理国政要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治理国政与生活具有同样的要求。
这种“道之以德”的政治观对于当前加强廉政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孔子;政治观;《论语》政治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论语》一书中共有43次直接提到“政”一词,其中的《为政第二》篇更是关于孔子政治观点的集中论述,系统体现了孔子的政治观。
孔子认为,治理国政要以丰富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治理国政与生活具有同样的要求。
下面就通过对《为政第二》原文的简要解析,来分析孔子“道之以德”的政治观。
一、要用道德来治理国政《为政第二》全篇可以分成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全篇的核心观点即要道之以德,要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3]2.1章用比喻的方法说明了政治的原则:要用道德治理国政。
为政的人如果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其他人就会像天上的星星围着北极星转,一般围绕在他们周围,听从他们的领导与指挥。
2.2章用孔子对《诗经》的评论,解释了道德是什么。
《诗经》共有三百零五篇,孔子说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意思是说《诗经》里所讲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健康有益的东西,没有消极的、低级趣味的内容,而积极向上、健康有益就是纯正,也正是道德的要求。
2.3章进而将两种不同的为政方法进行了对比:如果用政法来引导人们,用刑罚来整顿人们,人们只会想着怎么避免处罚,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们,用礼制来整顿人们,人们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个个心悦诚服。
二者相比之下,显然是第二种方式更好,因而孔子认为要用道德来治理国政。
二、治理国政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在第一部分提出了要以道德治理国政的观点之后,《为政第二》没有继续讨论道德,而是另起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即治理国政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论语中看孔子的政治思想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政治思想论文提要: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有其自成体系的政治思想。
通观《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要提高领导阶层的素质;其次,在治国方略上要以“德治”为根本原则;再次,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以“仁”为精神内涵;最后,要以“礼”为国家和公民的行为准则。
四者相联系,“德治”是实现“仁”和“礼”的前提,“仁”是“德治”和“礼”的精神内涵,“礼”则是德治和“仁”的具体形式,而领导阶层的素质提高是“德治”、“仁”和“礼”具体实施的前提。
一、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要想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就要看看孔子所处的政治环境。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政治上混乱、军事上诸侯国互相征伐。
自从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衰微,地位一落千丈,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差不多。
各国为了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得到一块生存之地,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大国不断崛起,先后出现“春秋五霸”。
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周代从文王武王及周公等人时期传下来的礼乐制度也随之崩溃了,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①]这段话中孔子所说的“天下无道”的情形就生动地描绘出了春秋时期混乱的政治局面。
随着礼乐制度的崩溃,人们的道德也逐渐沦丧。
春秋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凡是讲实力的时代,道德都是没有市场的。
面对这样混乱的社会,孔子作为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
二、孔子政治思想的具体内容为了实现“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恢复文武时代的统一局面,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以下四点内容。
一、要建设优秀的领导阶层。
孔子很注重政治生活中领导阶层的作用,他要求领导者必须首先在道德和修养上作出一定的成绩,否则就无法领导下层的民众。
同时,孔子把社会上的人分为两个阶层,即“君子”和“小人”,这里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君子”和“小人”的意义是不同的,孔子这里讲的“君子”和“小人”实际是分别有两层含意,第一层含意是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君子”指领导者,“小人”指被领导者;第二层含意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低下的人,“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
例如: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②]这里的“君子”就是指领导者。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③],这里的“君子”也是指领导者,“小人”则指被领导者。
而大部分时候“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小人”指道德低下的人。
而这两层含意也是有着联系的,孔子认为领导者就必须有道德,即在道德上也应该是君子。
道德低下的人即“小人”就应该被道德高尚的人即“君子”所领导,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④]。
这些在《论语》中是没有明确表示的,需要我们在读《论语》的过程中细细斟酌。
那么,领导者应该怎样做呢?首先是要道德高尚,必须“以德治国”即孔子所说的“为政以德”,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⑤]“共”通“拱”,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孔子用天象比喻政治生活,领导者如果实行德治,民众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极星一样自动围绕着你转。
在这里孔子强调了道德对政治生活的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有人问孔子说:“子奚不为政?”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⑥]孔子就是用道德来感染众人的,因此,孔子虽然没有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但在精神上却是一个领导者,孔子也正是希望那些在世俗政治上拥有权力的领导者也能像他一样,通过高尚的道德来领导民众。
其次,领导者要带头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作用。
鲁国贵族季康子曾经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法,孔子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⑦]领导者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另外,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⑧]领导者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季康子还把自己所认为正确的治国之道告诉孔子,他建议“如杀无道,以就有道”[⑨],而孔子却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⑩]这里的“君子”指有道德的领导者,而“小人”指被领导者,从这三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季康子是一个行为不端正,贪得无厌,并且政治头脑简单的人,他虽然居于君子之位,却没有君子之德,而孔子通过批评季康子提出了领导者应身先士卒走正道,为民众做表率,方能治理好国家的道理。
二、孔子提出了领导者治国的正确方略——“以德治国”。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1]在这里,孔子举出两种不同的治国方针——以政令和刑罚为核心的“法治”与以道德和礼仪为核心的“德治”。
孔子在比较这两种治国方针后认为法治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德治”比“法治”更有优越性,因为德治能使民众有知耻之心,从而在心中树立一个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荣辱观,这样民众在做某件事之前就会先用自己的荣辱观去衡量这个行为,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符合礼法的决定。
通过德治,民众不仅明白了是非,而且也会了解到领导者的用心良苦,从而达到“有耻且格”的目的,这就是孔子的德治思想,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
一是要取信于民。
子贡曾经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说:“去兵。
”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孔子回答:“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2]孔子认为“信”是治国的最基本的因素,是高于经济和军事的,他这番话说明了“取信于民”在以德治国中的重要性。
二是要教化民众,孔子认为,如果人民在经济上得到富足,就会追求安逸的生活,而人之所以为人,不仅要有物质上的欲望,更要有精神上的提高,这也是领导者进行“德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必须对民众推行教化政策。
冉有曾经陪着老师孔子到卫国去,孔子说:“庶矣哉!”冉有问老师:“既庶矣,又何加焉?”孔子说:“富之。
”冉有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孔子说:“教之。
”[13]古时候由于地广人稀,诸侯国君们大都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人口多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大小的重要指标。
人口多了,那自然是首先让民众在物质生活需求上得到满足。
在物质生活需求上得到满足之后,就要进行孔子所谓的“教”,即教化,使民众在精神上有一定的提高,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个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从而达到“以德治国”政治理想。
三、孔子所提倡的“德治”的精神内涵是“仁”孔子讲领导者要以德治国,而以德治国的方法是贯彻以“仁”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4]可见,“仁”是离我们不远的,而且,似乎一伸手就可以够得着,但他有同时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15]孔子又不是仁者了,他一会儿有“仁”,一会儿又没有“仁”,这是这么回事呢?我们仔细品读《论语》后,方才恍然大悟,在“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6]中有一个十分关键的但很容易被忽略的字——“欲”,而在“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中孔子说他只是“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也是一个“欲”的意思,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孔子的“仁”,这个“仁”不是一个头衔,说某某人是个仁人,而是一种心理欲望和实际行动,这也是孔子“仁学”中最关键的,正如公西华所言“正唯弟子不能学也”[17]。
孔子对“仁”的解释,最精彩的莫过于对子贡、颜渊、仲弓、司马牛、子张和樊迟这六个学生的讲解。
子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8]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9]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0]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
”[21]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22]子张又问孔子“五者”是什么,孔子说:“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3]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4]樊迟还有一次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5]由此可见,孔子的“仁”的核心是“爱”和“礼”,要以爱心对人,时常替别人着想,要以礼法克制自己,行为言语要谨慎,类似现代政治理念中的“以人为本”,孔子在这里看似是在教育自己的学生做人的方法,而实际是他的一种政治设想,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孔子讲的“君子”有两层意义,孔子教他的学生做有德之人,即“君子”,他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26]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还有什么困难呢?孔子认为这种人就应该走上领导岗位,而由这些拥有“仁”的君子来行政,就必然会实行仁政。
四、孔子政治思想中的治国工具是“礼”孔子是一个十分懂得“礼”的人,据说他小时候就把礼器当玩具玩,《史记》中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27]可谓天赋异秉。
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徵之矣。
”[28]孔子对于夏礼、殷礼都很精通,但他认为夏、商、周的礼仪是一代比一代进步的,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9]“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30]。
可见,他认为周礼是最为完善的。
“礼”是周代典制的重要内容,“礼起源于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31]。
也就是人类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时代的习惯法,这些习惯法在进入王政时代后,被领导阶级加以整理改造,形成比较系统的制度,于是,夏有夏礼,商有商礼,周有周礼,“礼”成了国家稳定的一个重要保证,而“礼”经过了夏商两代的改进,到了周代,经过周公的系统化,成为更加完善的一种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见于先秦典籍《仪礼》之中。
周礼的基本精神是“在各种典礼、仪式当中,不同社会地位的参与者都有各自不同的,严格的具体行为规范。
通过这些行为规范区别尊卑、亲疏、贤愚等社会范畴,界定每个人在社会秩序中的具体位置,协调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32]。
到了孔子时代,周公所作的“礼”已经彻底崩溃了,社会进入了“天下无道”的时期,孔子在这样的社会里能够站出来,用一种“虽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力图改变社会现状,这种精神是我们后世子孙们所应该敬仰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