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精选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 11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423
遥远的眼神
上海市闸北区原平路400号新中高级中学高二8班 吴童倢
站立在家中的书架前,我感受到了那来自远古、厚重的气息。
翻开书本,那一个个字符代表的不仅仅是作者智慧的精粹更是一种与读者交流的纽带。
白岩松说:“回望历史总是惊心动魄的。
”但是若能通过书籍与古人对视,感受那遥远的眼神,透露出的情感与信仰,那即使“惊心动魄”又何乐而不为呢?
目光触及《论语》,我首先看到的是孔子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眼神,那是一种崇高的“士大夫”情怀,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舍己为人的大儒风度。
他用前半生诸游列国,那时的他是不羁的,虽学富五车,但内心却不甘平淡,一心期望在那乱世中居于高位。
但以他不屈于人下,只服从于真理的性格,又有哪国可容得下他?半生沧桑,经历人生百态的他终大彻大悟,回到了他的家乡----鲁国。
从此安心讲学、修身养性,将儒家学说推到了巅峰。
后世千百王朝的更替,亦未动其根基。
这时我从孔子眼中看见的是“从心所欲”的自然与恬静,取代了那万般情感。
华夏五千年,达此心境者,也只此一人。
《史记》是所有图书中最为厚重的一本,就如同他的作者司马迁那跌宕起伏却又无愧无悔的一生般丰富,而又令人唏嘘。
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
无愧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果毅与决断。
他的人生态度就如他的文字般“直而事核”。
爱伦堡说过“石头就在那儿,我不仅要让你看到它,更要让你感觉到它。
”司马迁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位历史的记录者、观望者,而是以他的智慧与阅历在文章中隐晦地表达了他的态度。
正是这难能可贵的一点,才使《史记》流传千年。
这时,他眼神中依旧是不变的是坚毅,时光荏苒,多的是一份责任,那是梦想至现实,经历人生起落,世间百态的转变。
而司马迁的传奇人生也恰恰成为《史记》的添彩之处。
薄薄的一本《毛泽东诗词选》是书架上最弱不禁风的,但其中文字所散发出“独立寒秋”的气势之磅礴却又是那么的奇伟。
毛泽东一生戎马,失败可谓是家常便饭,但在他的诗词中却丝毫不露半点踪迹。
在他的眼中我并未看到如枭雄曹操般的狂傲不羁,而是苏东坡般的豪放直爽以及看尽世间百态的淡然。
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以清晰地看清人们内心真实的情感,通过书籍,我在体会时空交错间伟人那遥远的眼神时,也敞开了心扉。
这时我的心灵是愉悦而又虔诚的。
神的触手——电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 初三(5)班 陶志坚
电真是奇怪,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
有了电,真方便,电的用途说不完,譬如说:手机、电脑、洗衣机、空调、电风扇甚至交通工具都得用电。
在古代,没有电,很安全,可到了现代,有了电,却不安全了。
每年被电死的人有很多,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伤人于无形中,令人敬而远之。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能量。
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正处于文化鼎盛时期,贵族喜欢穿丝绸,戴琥珀,但不管琥珀被人们擦得多干净,它又很快会被灰尘沾染,人们都被这一现象吸引,但一时都无法解释它,后来,经过多次实验,泰勒斯发现了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电。
你听说过水果电池吗?我曾经这样做过实验:用锌片和铜片插在柠檬两端用导线相连,将电压表接在两线之间,电压表有明显偏转。
但用两片同种材质的金属比如都用锌片或都用铜片插在柠檬两端,电压表示数为零。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柠檬中含有柠檬酸等可以导电的物质,而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大,所以当锌片接触到柠檬酸时,柠檬中的H 离子就会将锌溶解成锌离子,并让锌释放出一种名叫自由电子的物质,电子由导线流向铜片,并在铜片处与氢离子结合成氢气,就会形成电流回路,所以就形成了柠檬电池。
但这真能使用电器工作吗?我将小灯泡接在锌片和铜片之间,小灯泡并没有发光,用三个柠檬串联起来,也没有使灯泡发光,要用多少个柠檬才能使灯泡发光呢?后来才知道要发动1.5瓦特的用电器的话,至少需要2万颗柠檬来推动运作,这显然是不可行的。
是不是其它植物也能发电呢?“叶绿素电池”之父廖重宾,发明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叶绿素”电池。
这种“叶绿素”有机电池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的正负极和电解质都是天然有机的物质且不含金属,这也是它的优点之一,所以常用来做水上信号灯。
提到电流、电压,就不得不提到乔治·西蒙·欧姆,1825年5月欧姆在
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中发表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的衰减与导线长度的关系,是有关伽伐尼电路的论文,但其中的公式是错误的,但他改正了这个错误,得出了欧姆定律。
在电机工程学和电子工程学里,欧姆定律妙用无穷,因为它能够在宏观层次表达电路元件通过的电流与其两端所加电压及电阻之间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发现仅是电学中最典型的一个代表,欧姆定律的发现,给电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这在电学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
“电带着光明和力量,吞没了时间和空间,载着人的声音跋山涉水,它虽默默无闻,但却是人类最伟大的仆人。
”查·埃利奥特的这句话引用在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知道,电在人类的各领域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它已经渗透进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在的夜晚,城市灯火通明,一旦离开电,也只能是漆黑一片。
但电也有不利的方面。
2014年6月10日晚7点左右,前洲北七房诸巷一居民家中,一男子在搬动冰箱时触电身亡;马爱伦,空姐,一个马上要结婚的新娘,2013年7月11日晚,她用正品iphone 5充电时通了个电话,突然被一股强烈的电流电倒,年仅23岁。
家庭电路引起的火灾更是不胜枚举。
如果可以用安全电压输电与供电,我们就不会在用电时担心受伤害;如果可以用超导输电,就可以免去很多火灾。
有很多待解的问题,需要我们不停努力。
(指导老师:刘琬。
手机缩短了空间,飞机缩短了时间,网络改变了生活,物理改变着世界。
物理的有趣、有用、奇妙深深吸引着好学、好奇的年轻一代。
初学电学,学生能主动做实验,用心查资料,在学习中不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又提出新的问题,实属不易。
我们应保护好这种积极性,并加以引导,也许发明创造就在其中。
)
耐人寻味
河南洛阳市梅森高中高一文科班 王岩松
秋,冷的心透,冷的悲凉,秋在人们心中实在不讨人喜欢。
他不像春被万人歌颂,更不像秋被千人敬仰。
秋始终是秋,从来没有变过
不知不觉我走到一棵树前,树已经毫无生机,显然他没有经受住寒风的摧残,树尖的最后一片叶子还在坚守着那可有可无的防线,终于风还是来了,叶子失守了,凋落了,默无声息的凋落了,没人注意到这一片叶子凋落时的姿态,但却这么美,这么淡然,这宛如天舞优美的姿态1,划过一段弧线就戛然而止,。
这是叶子用生命最后的时刻演奏的绝唱,却无人喝彩无人鼓掌,甚至无人观看。
我不知道叶子的感受,既然演出已经结束买书否博得喝彩又有何干?
河边的柳依旧没有倒下,这个秋天在他的生命中似乎无作纪念,河边的水早已封冻。
在婆娑的柳下,冰面变得更加毫无生机可言。
冰面原来是荡荡的流水,秋到底有何魔力,让水化作了冰,这一湖水到底何时才能相聚?或许吧这一捧清水也是有灵性的,但他们离别之后何时才能相见,或许吧正因如此他们才变得感情淡淡,只是为了逃避,逃避那秋天的离别令人神伤的离别。
夕阳下一轮火红的太阳挂在天上似乎想让人饱尝那独一无二的味道,太阳的味道,余辉被白云所遮挡,却挡不住太阳本应有的光芒,那么耀眼,那么令人无所适从。
空中又传来传来似有似无的雁声,难道雁想要离开他的家吗?他们不愿南飞,不仅因为旅途艰辛,更因为他们不愿离开他们的家,大雁南飞为了生存为了种族的延续。
但无论异乡多么温暖湿润,他们都会回来只因为这里是他的家,他们生活过的地方。
人何尝不是那?东奔西走的人不也是为了他们的家人吗?在异乡的诗人不是也在佳节暗自神伤的默念“每逢佳节倍思亲吗?”独自在异乡每一个佳节每一个日日夜夜都注定孤单与悲凉,秋也是如此“深院锁清秋”的寂寥
求给人的感觉确实是耐人寻味的。
求给我们“叶落他乡树”的悲凉,也给我们“秋收万颗子的喜悦”我们伤心因为身处异乡,我们喜悦因为我们的生计有所着落,这秋啊我是爱你好还是很你好那
班主任:程相月 辅导老师:包红娇
耐人寻味
作者:***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市梅森高中高一文科班
刊名: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英文刊名:xiaozuojia xuankan
年,卷(期):2014(11)
引用本文格式:王岩松耐人寻味[期刊论文]-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