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经济效益及其评价

合集下载

工程经济学习题集2

工程经济学习题集2

河北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程经济学课程组说明《工程经济学》习题集是本课程组逐年整理更新的,紧密贴近教材的复习与预习资料,主要用于提供习题课和研讨课基本素材。

本习题集综合各种版本的教材,统筹规划,分别从绪论、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建设项目资金筹措与资金成本、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不确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技术创新等技术经济各个研究方面习题十二部分,共约240道,基本涵盖技术经济学各方面。

这套习题集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课程之余,能够有进一步实践的机会,从而温故知新,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学以致用。

第一章技术经济学概论1.什么是技术?什么是广义的技术?2.什么是经济?技术经济学中的经济指的是什么?3.技术与经济有什么关系?4.技术经济学的概念?5.为什么说技术经济学是我国首创的新兴学科?6.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7.技术经济学的特点是什么?8.技术经济学的研究程序是什么?第二章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原理1.何为经济效果或经济效益?其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哪几种?2.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是什么?3.建立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什么?技术经济指标共分为哪几种?4.某企业设计方案的总投资、总产值、劳动力总占用量等指标是否属于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为什么?5.甲、乙两煤矿年产量均为60万吨,甲煤矿生产的煤炭发热量为每公斤6400大卡,乙煤矿生产的煤炭发热量平均为每公斤7200大卡,若把甲、乙两煤矿生产的煤炭折合成发热量平均为每公斤7000大卡的标准煤,此时甲乙两煤矿的年产量各是多少?6.技术经济分析的原理有哪些?如何正确地理解和遵循这些原理?7.何为技术经济比较原理(可比性原则)?不同技术方案的比较应具备哪几个方面的可比基础?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及其应用第一单元基本练习与思考题1.何为资金时间价值?货币增殖的实质是什么?2.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方法有哪两种?如何计算?3.什么是利息、盈利率、纯收益?什么是利率、盈利率、利息率、收益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本学科是如何对待和处理上述概念的?4.什么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两者的关系如何?5.何为等值原理?6.什么是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掌握现金流量的构成?7.掌握现金流量图的绘制方法?8.熟记并灵活运用资金时间价值复利公式。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

附件1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推动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响应国家宏观政策、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微观经济,引导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增强活力,提高运营效率,做优做强国有金融资本,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含国有实际控制商业银行)、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实质性管理的商业银行。

其他商业银行可参照执行。

本办法所称商业银行,是指执业需取得银行业务许可证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根据商业银行功能特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适当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对商业银行一个会计年度响应国家宏观政策、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情况,以及发展质量、经营效益情况进行的综合评价。

第四条商业银行绩效评价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服务国家宏观政策和服务实体经济导向。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要为国家宏观政策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体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微观经济的导向,促进商业银行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共生共荣。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导向。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引导商业银行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三)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统一。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遵循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规则,发挥宏观指导作用,维护经济金融安全。

财政部门依法履行金融企业出资人职责,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引导,促进国有金融资本保值增值。

(四)坚持统一规制和分级管理相结合。

财政部负责分类制定全国金融企业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负责采集数据,计算并发布行业标准值,并负责组织实施中央管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2020)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2020)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2020)有关中央预算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精神,我们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的基础上,修订形成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政部2020年2月25日附件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和单位,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

第三条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适用本办法。

涉及预算资金及相关管理活动,如政府投资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务项目等绩效评价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绩效评价分为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三种方式。

单位自评是指预算部门组织部门本级和所属单位对预算批复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部门评价是指预算部门根据相关要求,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本部门的项目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

财政评价是财政部门对预算部门的项目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

第五条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科学公正。

绩效评价应当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反映。

(二)统筹兼顾。

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职责明确,各有侧重,相互衔接。

单位自评应由项目单位自主实施,即“谁支出、谁自评”。

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应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开展,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

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

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

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第一部分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

对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业主、项目性质、特点(或功能定位)、项目开工和竣工、投入运营(行)时间进行概要描述。

二、项目决策理由与目标,概述项目决策的依据、背景、理由和预期目标(宏观目标和实施目标)。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经批准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或生产能力),实际建成的建设规模(或生产能力);项目主要实施过程并简要说明变化内容及原因;项目经批准的建设周期和实际建设周期。

四、项目投资情况。

项目经批准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及调整概算、竣工决算。

五、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项目经批准的资金来源、资金到位情况,竣工决算资金来源及不同来源资金所占比重。

六、项目运营(行)及效益现状。

项目运营(行)现状,生产能力(或系统功能)实现现状,项目财务及经济效益现状,社会效益现状。

七、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情况及主要结论。

八、项目后评价依据. 主要内容和基础资料。

第二部分项目全过程总结与评价第一章项目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一、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及批复意见二、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及批复意见(一)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和技术方案、建设工期、总投资及资金筹措,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经济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专项评价主要结论等内容。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

包括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工期、总投资及资金筹措等内容。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主要变化。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并对主要变化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三、项目初步设计(含概算)主要内容及批复意见(大型项目应在初步设计前增加总体设计阶段)。

主要包括:工程特点、工程规模、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方案、初步设计批复意见。

四、项目前期决策评价。

主要包括项目审批依据是否充分,是否依法履行了审批程序,是否依法附具了土地、环评、规划等相关手续。

第二章 经济效益及其评价

第二章 经济效益及其评价

第二章经济效益及其评价第二章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沈阳工业大学备课备考第二章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掌握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标准;了解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了解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和一些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主要知识点:经济效益的概念、表现形式和评价标准;提高经济效益的微观途径;经济效益可比性原则;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第一节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标准一、经济效益概念经济效益,一般地说,是指为实现某一经济目标而选择和采用一定的手段、途径、方法等,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较,或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经济效益投入是指劳动消费和劳动占用。

经济效益中的产出是指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形式上的劳动成果或价值形式上的劳动成果的总和。

二、经济效益分类(一)按经济效益产生的领域划分可分为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

(二)根据技术对经济的影响,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三)按经济效益评价的层次划分可分为微观经济效益(或企业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或国民经济效益)。

(四)根据经济利益是否可以计量,可以分为有形经济利益和无形经济利益。

有形经济效益是指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

无形经济利益,是指由于技术的实施而带来的环境改善、人类健康的改善和生产组织水平的提高,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利益1沈阳工业大学备课备考经济效益。

(五)根据经济效益的内容劳动消耗类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原材料消耗指标、能源和动力消耗指标、活劳动消耗指标、综合性劳动消耗指标等来反映。

三、经济效益的一般形式及评价标准1.差异经济效益:e=B-C,式中:e-经济效益;b――劳动成果或项目收入;C-劳动力消耗或投资、成本、费用等。

这种表达式是收入与耗费的差的形式。

如利润、净产值、国民收入等指标。

2.经济效益商:e=bc这种表达式是收入与耗费的比值(即商)的形式。

如资金周转率等指标。

3.差分公式和商公式的综合经济效益:e=b?cc这种表达式是净收益与耗费的比值的形式。

工程经济学课后重点

工程经济学课后重点

第二章思考题1.什么是投资,投资按用途、性质、形成资产和规模如何分类广义:指人们的一种有目的的经济行为,即以一定的资源投入某项计划,以获取所期望的报酬的过程。

如提供咨询、提供劳务、投资办企业、银行存款、发放贷款等而获得收益的活动都可以称为投资。

狭义: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为实现某种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预先垫付的资金。

(1)按用途分类生产性投资、非生产性投资。

(2)按建设性质分类新建、改建、扩建、恢复建设、迁建。

(3)按形成的资产分类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递延资产投资。

(4)按建设规模分类大型、中型、小型。

2.什么是成本,什么是费用,产品总成本费用包括哪些内容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一种现金流出,是为了达到某个生产经营目的而预先流出的资金。

费用:指企业为营销商品、管理企业、筹集资金、提供劳务等日常劳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直接人工费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制造费用总成本费用其他直接费营业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3.什么是现金流量图,构成要素有哪些,绘制现金流量图应注意哪些问题概念:是描述工程项目整个计算期内各时间点上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序列图。

现金流量图的构成要素:现金流量的大小、现金流量的流向(纵轴)、时间轴(横轴)、时刻点。

绘制现金流量图时应注意:(1) 现金流量图上的时间轴上所标的时刻表示所标时间(本期)的期末或下一个时期的期初。

(2) 认真分析并确定项目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现金流入箭头向上,现金流出箭头向下。

(3) 投资一般画在期初,收入和成本画在期末。

(4) 从项目的整个计算期(或寿命周期)来考察(5) 反复检查,不要有遗漏。

4.什么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影响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有哪些资金在运动过程中的增值(贬值)或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1、资金本身的大小 2、投资收益率(或利率) 3、时间的长短4、风险因素5、通货膨胀5.什么是单利,什么是复利,各自计算有何不同,有何关系单利:就是在有多个计息周期的计算期内只按原始本金计算利息。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总后勤部,武警各部队,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们重新修订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二○一一年四月二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三条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预算部门(单位)(以下简称预算部门)是指与财政部门有预算缴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独立核算的法人组织。

第四条财政性资金安排支出的绩效评价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五条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科学规范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按照科学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二)公正公开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符合真实、客观、公正的要求,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三)分级分类原则。

绩效评价由各级财政部门、各预算部门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四)绩效相关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当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第六条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各级政府制定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三)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理办法、财务会计资料;(四)预算部门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六)申请预算时提出的绩效目标及其他相关材料,财政部门预算批复,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年度决算报告;(七)人大审查结果报告、审计报告及决定、财政监督检查报告;(八)其他相关资料。

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2.流动资金和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 capital) (1)流动资产(working capital): 实物形态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变甚至 消失,需要不断补充更新的资产. 消失,需要不断补充更新的资产.如:购 备原料、材料、燃料、支付工人工资, 备原料、材料、燃料、支付工人工资, 以及水、 汽等的费用。 以及水、电、汽等的费用。 (2)流动资金是流动资产的货币表现 流动资金是流动资产的货币表现, (2)流动资金是流动资产的货币表现,流动 资产是流动资金的实物形态。 资产是流动资金的实物形态。
(3).折旧(depreciation) (3).折旧(depreciation): 折旧 厂房和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 厂房和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 其使用价值和价值会逐渐降低,最终报废。 其使用价值和价值会逐渐降低,最终报废。 这部分固定资产的价值必须按年或按月次逐 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以得到补偿。 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以得到补偿。 车辆的8 10年报废 车辆的8-10年报废 化工设备12-15年报废 化工设备12-15年报废 12
2、经济效益
取得一定的价值, 取得一定的价值,必须投入一定量的资 消耗一定量的劳动(人力是活的劳动, 源,消耗一定量的劳动(人力是活的劳动, 资金和物资是物化了的劳动) 资金和物资是物化了的劳动)。 衡量指标: 衡量指标:经济效益
相对经济效益 绝对经济效益 V: 劳动成果 C: 劳动耗损
2. 估算精度与估算费用 估算的精度要求越高,投入估算工作的人力、 估算的精度要求越高,投入估算工作的人力、时 间和金钱会越多。 间和金钱会越多。 估算精度与估算费用如表 ( Chemical Engeering, vol.84,Oct.10,1997,p.106。 vol.84,Oct.10,1997,p.106。 )

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践应用

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践应用

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践应用第一章:绪论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政府在公共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绩效评价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政府绩效评价是对政府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价和监督,从而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参考。

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总结、归纳和构建于一定层次模型基础上的指标体系,以衡量政府工作效率、效益和效果。

正因如此,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政府绩效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二章: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如政府的司法、对外事务、环境保护等等。

以下是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所需考虑的方面:1.政府的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政府需要明确其工作目标及主要任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围绕政府目标与任务构建。

2.政府的职能与工作范围政府应当根据职能和工作范围,制定合适的绩效评价指标,如公共安全、社会卫生、环境保护等。

3.政府的财务资源与经济效益政府在使用财务资源及其对各行业的产业链进行拓展等方面需指标量化评估,推进经济效益与财务效益之间的平衡。

第三章: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1.多元化: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综合多方面维度去考虑,达到综合评价之目的。

2.典型性: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有代表性的数据指标,几个关键字包括时间,数量等。

3.标准化: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重视标准化问题,建立统一指标标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4.可行性: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重视其可行性,前置假设应当保证可实现性。

第四章: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必须严格按照科学性和程序性执行。

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决策制定和服务管理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对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及服务管理的改善非常有益。

2.政府部门监督和管理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政府外部监督及用户需求校正,而且有益于内部管理的改进与调整。

3.公共效应评估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主要目标是改进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推进公共效应评估。

化工技术经济

化工技术经济

第一章 化工工业1、化学工业的概念:生产过程主要表现为化学反应过程,或生产化学产品的工业。

如石油加工、制药、造纸等。

2、化学工业的特点:装置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知识密集型工业;高能耗、资源密集型工业;多污染工业3、化学工业的地位:(1)化学工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化学工业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物质条件(3)化学工业为其他工业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基本原料和材料(4)化学工业直接和间接提供国防所需的物质条件4、化工技术经济学的形成: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相互渗透和外延发展形成的一种交叉性学科。

化工技术经济学室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结合化学工业的技术特点,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学工业发展中的规划,科研,设计,建设和生产各方面和各阶段的经济效益问题,探讨化工生产过程和整个化工的经济规律,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局部和整体效益问题的边缘学科。

任务是将化工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统一,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5、化工技术经济学的特点:综合性、应用性、预测性、定量性6、化工技术经济学的作用:化工技术经济学时化工领域内一门重要软科学,在化工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对于化工的高层管理者,发展化学工业的技术政策和技术路线的制定离不开化工技术经济学的指导(2)作为化工生产企业的决策人,对于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及新设备的采用,必须运用化工技术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科学的论证后才能做出正确决策(3)对于从事化工的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考虑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和适用性,还必须懂技术方案或措施实施后的经济效果。

第二章 经济效益1、经济效益的概念: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工作的核心。

2、经济效益表达式:(1)相对经济效益:E (经济效益)=V (使用价值)/ C (劳动消耗)(2)绝对经济效益:E=V-C3、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1)技术、经济和政策相结合(2)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结婚(3)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经济效益相结合(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4、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是使建设项目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预先支付并周转使用的资金。

《技术经济学》课后解答(高教版)

《技术经济学》课后解答(高教版)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技术经济经济效果劳动消耗劳动成果二简答题1.技术经济学中,技术和经济的含义是什么?2.技术和经济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主要有哪几种观点?4.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5.技术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6.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7.经济效果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几种表示形式?经济效果的评价标准又是什么?8.为什么要建立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9.建立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的原则是什么?10.技术经济指标分为哪几类?11.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有哪些?12.技术方案的比较原理有哪几个方面?研究比较原理的目的是什么?13.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14.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是什么?15.技术经济学中,投资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分类?三论述题1.试论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2.试论技术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3.在实际中,试举一个以技术经济方法处理的事例。

4.拟新建一衬衫厂,在投资决策前,应考虑哪些问题?5.试论技术经济学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第二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1.下列哪些指标属于经济效益指标?投资资金利润率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利率物资消耗定额2.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什么是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试举例说明之。

4.增值税、资源税、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5.某企业1996年生产A产品1万件,生产成本150万元,当年销售8000件,销售单价220元/件,全年发生管理费用10万元,财务费用6万元,销售费用为销售收入的3%,若销售税金及附加相当于销售收入的5%,所得税率为33%,企业无其它收入,求该企业1996年的利润总额、税后利润是多少?6.图2-10中,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后,总现金流出等于总现金流入。

试利用各种资金等值计算系数,用已知项表示未知项。

(1)已知A1,A2,P1,i,求P2;(2)已知P1,P2,A1,i,求A2;(3)已知P1,P2,A2,i,求A1。

《投资项目评估》教学大纲

《投资项目评估》教学大纲

《投资项目评估》教学大纲前言本课程是为适应学院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经济管理专门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天津财经学金融系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修读对象为全系各本科专业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融资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项目评估在投资决策的投资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 之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促进投资主体决策科学化,提高投资效率,需要进一步强化项目评估工作,规范评估的内容与深度,提高评估质量。

本课程将介绍各投资主体和决策者均应熟悉和掌握的项目评估程序和方法,突出评估中的具体操作技术,包括企业财务评估、国民经济评估、不确定性评估方法与方案选优工具。

第一章是导论,介绍投资的三个阶段的关系;第二——五章阐述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第六——八章属于技术评估,故而从略;第九——十五章是课程的核心,重点介绍项目评估的方法和原理。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投资项目评估》教学大纲目录教学内容 (1)第一章导论 (1)第二章企业资信评估 (3)第三章项目概况和建设的必要性评估 (6)第四章市场分析和销售研究 (8)第五章项目规模评估 (10)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 (11)第七章国民经济评估 (13)第八章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 (15)第九章投资方案比较 (16)重点章节 (重要问题) (17)参考书目 (18)课时分配 (20)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教学要求:介绍项目评估在投资周期中的地位。

内容结构:第一节项目周期与投资决策程序一、项目和投资项目1项目2投资项目——非金融资产获得活动3以盈利为目的的一组任务二、项目周期1投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划分2评估属于投资前期与中期的衔接步骤3评估对象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步骤1机会发现2初步可行性研究3可行性研究4项目评估决策四、项目投资决策程序——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的过程1初步分析与项目建议书2立项、贷款计划、工程咨询和可行性研究3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和评估报告4最终拍板决策第二节可行性研究一、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和作用1可行性研究的概念2作用——6个方面的依据二、可行性研究的内容1总论——综述项目概况2产品市场和拟建规模3资源、原材料供应与分用设备情况4建厂条件与厂址方案5项目工程技术6环保与劳保7生产组织、定员与人员培训8项目实施进度9经济效果分析10结论和建议二、可行性研究工作程序1项目建议书2业主委托有资格的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3设计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4经济分析评估5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节项目评估一、项目评估的要求1符合法律、法令2符合宏观规划3技术先进、宏观和微观有效益二、项目评估内容1建设必要性2建设的生产条件3工艺技术的先进和适用性4经济效益评估5评估三、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大纲四、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的异同1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共同点2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的区别本章重点(重要问题):项目评估的要求项目评估内容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大纲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的异同第二章企业资信评估教学要求:简介企业资信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内容结构:第一节企业资信评估的目的和作用一、企业资信评估的概念和目的1.概念2.目的二、企业资信评估的意义和作用第二节企业资信评估的内容一、企业素质评估1.对企业领导群体和全体职工素质的评估2.产品素质评估3.技术装备素质评估4.资产素质评估5.管理素质评估6.企业行为评估二、企业信用评估1.企业信贷资金信用评估2.企业经济合同履约信用评估3.企业产品信誉评估三、经营管理评估四、企业经济效益评估五、企业发展前景评估第三节企业资信评估的度程序和方法一、企业资信评估的程序1.申请或委托企业资信评估2.收集和核查资料3.计算指标,编制报表4.综合评估,确定资信等级5.编写评估报告二、企业资信评估的方法1.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2.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3.综合分析评价法第四节企业资信评估指标的计算一、企业资产结构、素质评估指标1.资产负债率2.固定资产净值率3.流动比率4.速动比率5.长期资产与长期负债比率6.存货周转率7.应收账款周转率二、企业信用程度评估指标1.全部资金自有率2.定额量流动资金自有率3.流动资金贷款偿还率4.呆滞资金占压率5.贷款支付率6.贷款按期偿还率7.合同履约率三、企业经营管理评估指标1.产品销增长率2.一级品率3.新产品开发计划完成率4.产品销售率5.产品库存适销率6.全部流动资金周转加速率四、企业经济效益评估指标1.资金利税率2.销售收入利润率3.利润增长率4.资产报酬率5.资本收益率6.资本保值增值率7.社会贡献率8.社会积累率第五节企业资信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一、企业资信等级表二、常用企业信誉级别及评定标准说明三、部分评定机构对企业信誉级别的设置与说明四、工业企业信用评级计分标准本章重点(重要问题):企业资信评估的内容企业资信评估的方法企业资信评估指标的计算第三章项目概况和建设的必要性评估教学要求:本章重点讲授简介项目必要性评估的内容。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活劳占用(劳动力占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所占用 的全部劳动力数量。
物化劳动消耗包括两方面内容,值生产工具和原材 料、燃料、动力等在生产使用前有相当一段时间 处于被占用(存储),形成物化劳动占用。占用 本身也是一种消耗。
有用成果就是生产活动中消耗与占用劳动后 创造出来的对社会有用的成果。注意是有 用的成果。
二、经济效益分类 (四)长期经济效益和短期(当前)经济效益 根据收益的持续时间长短:长期经济效益和短期经济效益 (五)创造性经济效益与转移性经济效益 P41 (六)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 P41
三、正确处理不同层次经济效益的关系 “三个统一”P41
四、经济效益的表达式 (1)绝对效益公式 E=P—I E:经济效益,P:产出,I:投入 P和I要用相同的单位,一般是货币。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相对值) 经济效益=有用成果-劳动耗费 (绝对值)
劳动耗费指生产过程中消耗和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 劳动。
活劳动消耗 活劳动占用 物化劳动消耗 物化劳动占用
活劳动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产技能的人的有目的的 脑力和体力的消耗。
物化劳动消耗包括两方面内容,一,原材料、燃料、 动力、辅助材料等在投入生产过程中一次被消耗 掉,失去原有形态,改变物理和化学性能,转化 为另一种形态和性能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指 厂房、设备、技术装备等生产工具,在投入生产 过程中定期循环使用,逐渐磨损或失效,这种磨 损也叫物化劳动消耗。
第二节 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反映收益类的指标
(二).品种指标:产品品种指标是指经济用途相同而实际 使用价值有差异的同种产品。品种指标有品种数、新产品 增加和代替老产品的百分数、产品配套率和产品自给率等。
第二节 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交通工程经济效益及其评价分析

交通工程经济效益及其评价分析

交通工程经济效益及其评价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的施工项目逐渐增多,交通工程项目占据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重要比重,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也由此成为国有工程建设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有施工建设企业逐渐开始针对提高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进行研究。

立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交通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以及交通工程建设的各项评价,并以此为基础着重分析我国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尤其是交通工程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交通工程;经济效益;评价分析引言经济管理作为公路交通工程管理核心内容,其管理水平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但部分企业将核心任务放在其他部分,对经济管理工作有所忽视。

经济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工作,其内部涵盖人员、部门较多,需要进一步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管控,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公路交通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一些风险因素,需要充分梳理公路交通工程经济管理重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经济管理实现精细化、科学化,支撑产业良好发展。

1公路交通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价值公路交通工程经济管理主要是指以公路项目建设为核心基础,对整个工程建设中经济活动的管理举措,核心目标在于充分对企业资源和技术进行优化,使项目在合同约定周期内完成交付,进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公路交通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整个工程建设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确定因素较多,公路交通工程建设企业需要做好经济管理工作,其对企业良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1市场环境下经济运行本质要求市场经济环境下,充分依托市场机制对社会资源实现综合性调配,进一步保证经济发展实现最优化,是经济运行关键特征。

公路工程建设也应充分遵循该基本原则,公路交通工程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经济管理,始终以市场基本规则管理完成工程建设,保证工程建设充分依照市场规律开展活动。

同时,公路交通工程运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核心支撑,在运输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公路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直接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称综合性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称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循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共享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资料实行信息共享。

第五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费用应当按照预算管理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严格支出管理,接受审计监督。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或者对规划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重大不良环境影响,有权向规划审批机关、规划编制机关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

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依法调查处理。

第二章评价第七条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规划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分析、预测和评估以下内容:(一)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二)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三)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九条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技术规范。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制定,并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效益原理的案例及分析

效益原理的案例及分析

第二章效益原理1.有用成果2.劳动耗费(物化劳动耗费和活劳动消耗,其中物化劳动耗费分为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经济效益的分类1.企业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2.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3.有形经济效益和无形经济效益案例:如种植罂粟可以给经营者带来丰厚的报酬,但它却对社会有害,即社会效益为负,所以经济效益再好,除非特殊需要,也是不能经营的。

植树造林,既可以获得经济效益也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带来好的生态效益。

案例: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计划及其总体规划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 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管理,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确保社会、生态和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

1.社会效益:通过土地整理,为农业实现机械化、生物化、集约化、智能化生产等奠定了基础,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有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投身于这项工程中,从而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就会,减少劳动力的盲目外流。

2.生态效益:通过水利灌溉、田间道路,以及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等工程措施,建起“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林成行、村集中”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园区,明显地改善了项目区的整体生态环境。

3.经济效益:项目区总土地收益包括新增耕地经济效益和改造中低产田经济效益两部分。

工程完成后项目区两项合计每年可增加收益346.95万元(不含不可预见的冰雹、风灾、冷害和严重虫灾等自然灾害)。

五、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途径 1.在劳动成果量一定的情况下,降低劳动的消耗量,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表达式为:2.在劳动消耗量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劳动成果量, 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表达式为:3.在劳动成果增加,劳动消耗减少的情况下, 经济效益可以明显提高。

表达式为:4.在劳动成果和劳动消耗同时增加的情况下,如果劳动成果的增加量大于劳动消耗的增加量,经济效益可以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掌握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标准;理解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了解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并了解常用的一些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主要知识点:经济效益的概念、表示形式及评价标准;提高经济效益的微观途径;经济效益的可比原则;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第一节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标准一、经济效益的概念经济效益,一般地说,是指为实现某一经济目标而选择和采用一定的手段、途径、方法等,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较,或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经济效益中的投入是指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

经济效益中的产出是指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形式上的劳动成果或价值形式上的劳动成果的总和。

二、经济效益的分类(一)按经济效益产生的领域划分可分为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

(二)按技术对经济影响形式划分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三)按经济效益评价的层次划分可分为微观经济效益(或企业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或国民经济效益)。

(四)按经济效益是否可以计量划分可以分为有形经济效益和无形经济效益。

有形经济效益是指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

无形经济效益是指由于技术的实施而带来的环境的改善、人体健康状况的改善、生产组织水平的改善等而产生的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

(五)按经济效益的内容划分劳动消耗类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原材料消耗指标、能源和动力消耗指标、活劳动消耗指标、综合性劳动消耗指标等来反映。

三、经济效益的一般形式及评价标准1差式经济效益:E=B-C式中:E——经济效益;B——劳动成果或项目收入;C——劳动消耗或投资、成本、费用等。

这种表达式是收入与耗费的差的形式。

如利润、净产值、国民收入等指标。

2商式经济效益:E=CB这种表达式是收入与耗费的比值(即商)的形式。

如资金周转率等指标。

3差式与商式综合经济效益:E=C CB这种表达式是净收益与耗费的比值的形式。

如资金利润率、投资效果系数等指标。

(二)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经济效益本身并不能说明项目经济效益的好与坏,而只能通过对经济效益指标与所确定的经济效益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来予以说明。

通常所说的“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占用取得最大的劳动成果”,实际上是一个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而不是概念本身。

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就是经济效益要达到的目标。

经济效益评价标准,既有评价单位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如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又有项目之间比较的经济效益(如改造与不改造方案比较、追加投资回收期等评价标准)。

还可分为具体评价标准、综合评价标准等,其中综合评价标准综合性较强,且范围越大,综合性越强,如工业投资效果系数评价标准比机械工业投资效果系数评价标准的综合性要强,因为它考虑了整个工业的情况。

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需要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评价经济效益的最起码标准为:E=CB ≥1 E=B —C ≥0 E=C C B -≥0 四、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有微观与宏观二个方面。

1提高经济效益的微观途径(Ⅰ)=↓→C B (Ⅱ)=→↑C B (Ⅲ)=↑↑↑C B (Ⅳ)=↓↓↓C B (Ⅴ)=↓↑C B 2提高经济效益的宏观途径(1)坚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大体平衡,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合理的配置国家资源,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节约社会劳动时间。

(4)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

(5)搞好技术经济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一、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1正确处理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2正确处理近期经济效益和长远经济效益的关系。

3正确处理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的关系。

4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5正确处理生产效益与流通效益、消费效益的关系。

二、经济效益的可比原则(一)满足需要的可比。

产量、质量、品种三个方面1 如社会需要装机容量10万千瓦,发电量4亿千瓦小时,有水电和火电两个方案。

若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水电和火电方案是不可行的。

表面上看两个方案都能满足需要,实际上,需要一部分子用电,另为正常运转,还需要一定的事故用电、抢修用电、负荷用电等等,扣除这些电后,不能满足要求。

同时,两个方案自用电和其他用电是不同的,最后提供的电量是不同的。

2 质量不同,满足需要程度也不同。

如果比较方案的质量不同,先进行可比性修正,再比较。

3 在品种上也要进行等同化处理。

如,石油和煤,从满足电厂燃料需要的程度看,1吨油相当于2吨煤;作为机车动力燃料满足铁路运输的需要时,在内燃机车1吨油的运输量相当于蒸汽机车7吨煤的运输量。

(二)满足消耗上的可比。

采用统一的计算原则和方法(三)满足价格上的可比。

(四)满足时间上的可比。

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具有统一的计算期。

第三节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一、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的概念、作用评价任何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都很难用单一指标来衡量,需要设置和运用一系列指标,从不同的方面全面、综合地反映其经济效益的大小。

这些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全面评价一个方案经济效益的一整套指标,就构成了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具体有下列作用:(1)可以对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全面评价和综合评价,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不仅可以衡量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的大小,而且可以揭示取得这种经济效益的物质技术要素和经济条件,直接反映技术方案投入和产出的成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函数关系。

(3)有助于比较系统地认识各种指标在技术经济评价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和目的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

(4)建立合适的指标体系,能够使衡量和评价技术方案取得的经济效益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有利于对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扩大评价的视野和分析的深度,对提高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的种类1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2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是以具体数值表示的指标,例如成本、销售收入、利润、产量等,特点是可以用来计算。

质量指标是不能利用货币值表示的指标,例如美观、舒适、清洁等。

3价值指标与实物指标。

以货币作为度量单位的指标叫价值指标,例如总产量、净产值、销售收入、成本等。

以实物单位例如吨、千克、米等来做度量单位的指标称为实物指标。

实物指标代表了各种对象的使用价值,是计算各种价值指标的基础。

4综合指标和专项指标。

能够反映技术方案某个方面或某个部分技术经济特性的指标称为专项指标。

能够综合全面地反映技术方案经济情况的指标称为综合指标。

5使用价值指标与劳动消耗指标。

6总量指标与单位指标。

采用绝对数表示的指标称为总量指标,例如净产值、利润等。

采用相对数表示的指标称为单位指标,例如收益率指标等。

三、反映有用效果的指标反映有用效果的指标包括:产品产量指标、质量指标、品种指标、时间因素指标、劳动条件改善指标、特种效果指标等。

四、反映劳动消耗的指标劳动消耗包括物化劳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两个方面,其中物化劳动的消耗可以分为直接的物化劳动消耗和间接物化劳动消耗,而直接物化劳动消耗又可分为各道工序的物化劳动消耗。

(一)反映物化劳动消耗的指标在工业生产中,耗费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需要占用的机器设备、厂房等,都是过去的劳动结晶,是凝结在产品中过去完成了的劳动,即物化劳动。

反映物化劳动的指标有:原材料消耗量、生产设备消耗量、燃料消耗量、工具消耗量(以实物或货币单位衡量)、设备总台数、生产面积总数等。

(二)反映活劳动消耗的指标活劳动消耗,是指劳动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

活劳动消耗可分为生产中直接的活劳动消耗与间接的活劳动消耗(例如生产管理工作的活劳动消耗),而直接的活劳动消耗又可分为各道工序的活劳动消耗。

对各道工序的活劳动消耗通常可用工时这个指标来衡量,但对整个产品的活劳动消耗则需用工资费用间接地来衡量。

此外,其实现方案所需的活劳动消耗的指标还有职工总数、生产工人总数、工资总额等。

(三)反映劳动消耗的综合性指标综合反映社会劳动消耗的指标主要有投资、产品成本和经营费用等。

1投资按投资的用途不同,常将其划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两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也称基本建设投资,包括一次性的基建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其用途主要有兴建厂房、建筑物的建筑费用、购置机器设备、器具、工具的购置费,以及基本建设所需的其他费用,如设计勘察费、征用土地费、迁移补偿费、培训费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是能够长期使用而不改变其实物形态,其价值随着它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逐渐以折旧费的形式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得到补偿。

流动资金是处于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供周转使用的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及支付工资等各种费用。

流动资金的特点是随着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变换形态,最初是货币形态,继而转变为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实物形态,出售后又回到货币形态,所以流动资金的价值是在产品销售后一次得到补偿,供企业长期周转使用。

2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就是生产一个产品所耗费的劳动的货币表现,其实质是反映活劳动消耗和物化消耗的综合指标。

这里的产品成本相当于会计制度改革前的完全成本,等于目前会计核算的制造成本加上三种期间费用。

项目评价确定产品总成本费用时,一般可按会计核算计算生产费用的方法来计算成本。

3经营费用.。

经营费用也叫经营成本,是从项目总成本费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费和利息支出的全部费用。

经营费用是技术经济分析中,为正确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而设置的指标。

因为折旧等费用在项目分析时已做到一次性支出,并非真正的现金支出,因此在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时应在总成本中扣除。

五、反映综合经济效益的指标经济效益指标也就是由各种有用效果指标与各种劳动消耗指标相比较而形成。

经济效益指标分为绝对经济效益指标和相对经济效益指标。

而绝对经济效益指标根据劳动耗费的性质的不同又划分为劳动消耗经济效益指标和劳动占用经济效益指标。

(一)绝对经济效益指标1劳动消耗经济效益指标这类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有:(1)单位产品(零、部件)原材料消耗量;(2)劳动生产率;(3)单位产品生产设备折旧;(4)产品单位成本;(5)材料利用率;(6)成本利润率(7)单位产品燃料(动力)消耗量;(8)工时利用率;(9)单位产品工资费用等。

2劳动占用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指标有:(1)每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产值;(2)流动资金周转次数;(3)年度每百元产值占用的流动资金;(4)资金利润率;(5)投资效果系数;(6)投资回收期;及单台设备的产量、单位投资的产量、设备利用率、生产面积利用率、固定资产利用率、流动资金盈利率等。

3综合经济效益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二)相对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有追加投资效果系数、追加投资回收期、追加内部收益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