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美丽的花教学案
第10课美丽的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0课美丽的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花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花,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花的基本结构:花蕊、花瓣、花萼、花托、花柄。
2. 花的观察与描绘:观察各种花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花。
3. 花的创意表现: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花的画作,展现花的美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花的美丽。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花的丰富变化和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花、图片、课件、投影仪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花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花的基本结构,讲解线条和色彩在描绘花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观察实物花,讨论花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点,并尝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花。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互相交流学习,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10课美丽的花2. 内容:花的基本结构、观察与描绘、创意表现3.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晰,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花的画作。
2. 作业要求:构图饱满,线条流畅,色彩丰富,表现花的美丽。
3. 完成时间:下节课前完成。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如何改进。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 美丽的花》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美丽的花》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美丽的花》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教材以花的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掌握绘画花朵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花朵的形态、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绘画花朵的步骤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感兴趣,但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有待提高。
他们在生活中见过各种花朵,对花朵有直观的认识,但可能没有仔细观察过花朵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细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花朵的形态、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绘画花朵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绘画花朵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花朵的形态、结构、色彩等,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培养他们的绘画技巧。
3.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花朵的图片、范画等教学资源。
2.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美丽的花朵图片,让学生欣赏,引发他们对花朵的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花朵?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为本节课的绘画练习奠定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朵具体的花朵,分析其形态、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然后,教师简要讲解绘画花朵的步骤和方法,如构图、线条、色彩搭配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选取一朵花朵进行绘画。
美丽的花教学教案6篇

美丽的花教学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自我介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self introdu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美丽的花教学教案6篇一份好的教案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经验,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美丽的花教学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 10美丽的花》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 10美丽的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美丽的花》选自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教材以大自然中的花朵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描绘、创作等环节,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花朵的结构、色彩等方面认识不足,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创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花朵的基本结构,学会观察和表现花朵的美。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富有个人特色的花朵作品。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花朵结构的认识和表现。
2.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3.创意表现和个人风格的形成。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形态、结构、色彩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讲授法:讲解花朵的基本结构、色彩搭配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跟随实践。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取长补短,促进共同进步。
5.激励法: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激发创作热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花朵图片、范画作品等教学资源。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美丽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花朵的美。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花朵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花朵的基本结构,如花瓣、花蕊、花柄等,并通过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了解花朵的绘画方法。
同时,教授色彩搭配和运用技巧,如冷暖色、对比色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绘画花朵。
第10课《美丽的花(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0课《美丽的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学会观察、描绘不同形状的花,并能用彩泥表现花朵的形态。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花的结构及特点2. 花的绘画方法3. 彩泥制作花朵的步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描绘不同形状的花,用彩泥表现花朵的形态。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花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美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花、PPT课件、教学视频、彩泥、画纸、彩笔等。
2. 学具:画纸、彩泥、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欣赏美丽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花的美丽,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观察花的结构,了解花的组成部分,如花瓣、花蕊、花托等。
(2)学习花的绘画方法,掌握如何表现花的形态、色彩、纹理等。
(3)学习彩泥制作花朵的步骤,了解如何用彩泥表现花朵的立体感。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花进行观察、描绘。
(2)学生用彩泥制作花朵,注意表现花朵的形态、色彩、纹理等。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描绘、制作美丽的花朵。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美丽的花》2.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3. 教学内容:花的结构、绘画方法、彩泥制作花朵的步骤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习、实践操作、展示评价、总结拓展七、作业设计1. 观察并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花。
2. 用彩泥制作一朵立体的花。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描绘、制作美丽的花朵,使学生了解了花的结构,学会了绘画方法和彩泥制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 美丽的花|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美丽的花|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学会观察并描绘不同种类的花朵,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描绘花朵的基本技巧,提高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花的结构:介绍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瓣、花蕊、花托、花柄等。
2. 不同种类的花朵: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 描绘花朵的技巧:讲解并示范描绘花朵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描绘花朵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花朵画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出花朵的细节,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花朵图片、PPT、绘画工具(铅笔、水彩笔、彩纸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水彩笔、彩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 新授:介绍花的结构,讲解并示范描绘花朵的方法和步骤。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完成一幅花朵画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美丽的花2. 内容:花的结构、不同种类的花朵、描绘花朵的技巧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一幅花朵画作2. 选做题:观察并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花朵,写下它的特点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描绘花朵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花朵画作。
但在观察和描绘花朵的细节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花朵的细节,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本教案共2000字以内,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旨在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以上教案中,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0课 美丽的花-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0课美丽的花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能够理解花朵的基本结构和色彩特点,掌握描绘花朵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培养艺术感知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视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围绕“美丽的花”展开,包括:1. 花的基本结构:花瓣、花蕊、花托、花柄等。
2. 花的色彩特点:色彩的丰富性和层次感。
3. 描绘花朵的方法:观察花朵的形态、颜色和纹理,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花朵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出花朵的形态和色彩特点。
2.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花朵的质感和层次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花朵实物或图片、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各种花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花朵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花朵的基本结构和色彩特点,示范描绘花朵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观察花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描绘,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美丽的花2. 内容:花的基本结构:花瓣、花蕊、花托、花柄花的色彩特点:丰富性和层次感描绘花朵的方法:观察、线条、色彩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描绘自己喜欢的花朵,注意表现出花朵的形态和色彩特点。
2. 作业要求:线条流畅,色彩丰富,表现出花朵的质感和层次感。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和描绘,作品表现出花朵的形态和色彩特点。
2. 改进措施:在教学中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描绘,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花朵的图片或视频,如玫瑰、郁金香、向日葵等,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花朵的美丽,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0课《美丽的花》人教新课标(2014秋)

《美丽的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花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为人们所喜爱。
本课采用《美丽的花》为课题,通过观察各种花卉的枝叶组织规律,让学生感受花卉在形状、色彩上的自然美,再结合旧知(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等关系),用变化的线条概括地表现植物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仔细地对花叶的结构特征、生长规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让学生学习运用线描形式来表现花卉,培养学生造型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在演示与分享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通过欣赏国画作品,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运用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对花和枝叶的生长规律以及结构特点进行认识了解。
2. 学习线描的表现技法,运用富有变化的点和线进行花卉写生的。
教学难点:在画纸上能较好地表现花叶等结构比例,表现出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穿插变化。
写生时有目的地对花叶进行取舍,大胆表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视频导入:今天我们的主题与大自然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找到答案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丽的花》。
(二)教授新课1. 花的文化A.了解花卉的作用在生活中美丽的花朵可以装扮和净化环境,供人观赏、还有一部分花可作为节日、庆典的装饰传递祝福。
B.花的寓意从古至今,人们以不同的绘画方式表现着对花朵的喜爱。
国画大师张大千所画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表达了荷花高洁的品质。
陈设在人民大会堂内的《报春图》,以画写意的形式展示了梅花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禀性。
而素有凌波仙子之称的水仙花,以线描的形式所呈现,生动变化的线条组合,无不体现了水仙花的灵动之美。
2. 了解花、叶的外形特点过渡语:今天我们就用线造型的方法绘画这些美丽的花。
(1)结构组成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花朵都由哪些部分组成?花蕊、花瓣、保护花瓣的萼片、连接花朵与根部的花茎以及叶子组成。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 美丽的花》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美丽的花》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美丽的花》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花卉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讲解和图片示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花卉的形态、结构,以及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花卉的美丽。
教材还提供了不同风格的花卉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对手工制作和绘画活动充满兴趣。
然而,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学生对花卉的认知和观察能力有限,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花卉的形态和结构,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花卉的美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自己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到绘画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花卉的形态和结构,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花卉的美丽。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花卉的美丽,以及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花卉作品。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和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实践性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和绘画实践,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绘画技能。
3.差异化教学法: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达到教学目标。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美丽的花》2.教具:彩色笔、水粉颜料、画纸、画板、花卉图片、花卉实物等。
3.教学资源:花卉图片、花卉实物、绘画作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花卉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花卉的形态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10课《美丽的花》教案(新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0课《美丽的花》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花的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为人们所喜爱。
本课采用《美丽的花》为课题,其目的是通过观察各种花卉花瓣的特点及组合规律,让学生感受花卉在形状、色彩上的自然美,再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等关系),用线条和色彩概括地表现植物的形象。
本教材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角度提供了钢笔线描作品、油画作品、写意作品和工笔作品作为欣赏内容,同时也了解了绘画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本课引导学习运用书法小楷笔和色粉笔来表现花卉。
本课启发学生对花瓣的特点、组合规律以及花型进行细致观察,并采用写生与创作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善于发现大自然中的美,激发学生造型表现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绘画艺术的多种表达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
他们的好奇心强,对美丽的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花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写生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在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同时又要关注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从而让学生更为自由大胆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创作,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欢乐和自豪感。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多种艺术形式表现花卉的美,学习以团扇的形式表现花卉的局部特征。
2.启发学生通过花瓣的特点、组合规律及花卉外形来把握花的特点和姿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花卉的局部特征,理解花瓣的长短、宽窄变化与花卉的外形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花瓣不同角度的变化及组合时前后遮挡关系的表现。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启迪美课前分组,在每一组的桌上放置盆栽花卉。
1、出示古诗《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0课美丽的花》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0课美丽的花》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通过观察、描绘花卉,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技能。
同时,通过花的主题,教育学生爱护自然,珍惜生态环境。
教学内容1. 花的结构:介绍花的各部分结构,如花瓣、花蕊、花托等。
2. 花的类型: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如玫瑰、郁金香、向日葵等。
3. 花的色彩:讲解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指导学生如何用色彩表达花的美丽。
4. 花的描绘技巧:指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法描绘花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花卉的能力,掌握花的结构和色彩搭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色彩和线条表达花的美丽,以及如何教育学生爱护自然。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展示不同种类的花朵,示范用的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美丽的花朵,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对花的认识。
2. 知识讲解:介绍花的结构和色彩搭配,讲解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花朵。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描绘一朵花,边示范边讲解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描绘一朵花,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板书设计美丽的花提纲:花的结构、花的类型、花的色彩、花的描绘技巧关键词:花瓣、花蕊、色彩、线条作业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花朵进行描绘,要求运用所学的色彩和线条技巧。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花朵,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美术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爱护自然的习惯。
教学过程1. 导入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花朵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花朵的美丽。
人教版美术三上第10课《美丽的花》教案

人教版美术三上第10课《美丽的花》教案一、教材分析花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为人们所喜爱。
本课采用《美丽的花》为课题,其目的是通过观察各种花卉的枝叶的组成规律,让学生感受花卉在形状、色彩上的自然美,再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大小对比、前后遮挡等关系),用线条和色彩概括地表现植物的形象,并探究如何将废旧材料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作品。
因此,教材的课文导语是“花儿五颜六色,姿态各异。
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
本教材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角度提供了钢笔线描作品《南美水仙》、写意画作品《新曙》和工笔画作品《花卉》作为欣赏内容,让学生对花鸟画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绘画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所以,教材中提示“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出来的画面效果是不一样的”。
在欣赏画作品的同时,也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南美水仙》是一幅线描写生作品,线条刚柔相济,疏密有致,展现出了花瓣、花茎与枝叶的巧妙组合关系,是重点分析的对象;而后两幅作品则引导学生在绘画学习中,体会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方法。
本课启发学生对花瓣、叶片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关系进行细致观察,并采用写生与创作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善于发现大自然中的美,激发学生造型表现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绘画艺术的多种表达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教学思路本课分为两课时,采用“欣赏—观察—写生—创造”的策略进行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教师利用盆栽花卉作为观察对象,引导学生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对花卉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用基本形概括花、叶的形状以及前后关系,充分了解花卉的结构。
课堂上采用演示与视频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线描写生。
第二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花卉的理解,将收集到的各种废旧物品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材料,通过剪、折、粘、插等制作方法进行再创造,制作出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作品。
教学目标:对盆栽花卉进行仔细观察,表现出花和叶子的形态特征及枝杈的穿插变化关系。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0课 美丽的花》人教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0课美丽的花》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花和它们的特点。
2.掌握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造型、明暗等。
3.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4.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不同种类的花。
2.观察花的特点:形状、颜色、线条、质感等。
3.练习画各种形态的花。
4.调色和渲染,用色彩表现花的美丽。
三、教学重点1.了解不同种类的花和它们的特点。
2.掌握绘画基本技巧,如线条、造型、明暗等。
四、教学难点1.调色和渲染,用色彩表现花的美丽。
2.学生绘画技巧的提高和丰富表现。
五、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
2.准备黑白印刷花样和生花样板。
3.准备彩笔和调色盘。
4.备好纸张和毛笔。
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
2.示范法。
3.交流和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引入教师适当选取一些花的图片或生花样板,介绍不同种类的花和它们的特点。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第二步:画线条和造型从简单的线条、造型开始,逐渐引导学生体会和掌握不同花卉的形态和特点。
教师可以示范绘制一些简单花草的形态,鼓励学生跟随练习。
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基本的画画障碍,如画圆、方、点等。
第三步:明暗处理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学习花叶等部分的明暗关系,体现画面的层次感。
要求学生绘制自然的花叶,理解和掌握生活化的明暗处理。
第四步:调色和渲染在完成基本的线条和造型后,要求学生进行调色和渲染。
提醒学生注意颜色搭配和色彩的分配,尽可能地追求真实感和艺术感。
第五步:交流和总结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各种花卉作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表达和分享,结合自己的表现情况,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和不足。
八、作业布置请学生用彩笔或颜料画出自己喜欢的花卉,强调要用彩色去表现花的美丽。
要求完成作品后,学生请尽可能详细地交流分享,并相互欣赏评价。
九、板书设计1.美丽的花2.观察花的特点3.线条、造型、明暗、调色和渲染十、教学反思本堂课主要教授绘画的基本技巧,从花卉的形态、特点,到线条、造型、明暗和调色渲染,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第10课 美丽的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0课美丽的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花卉的特点,学会用线描和色彩表现花卉的美丽。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发现美、表现美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花卉的基本结构:花蕊、花瓣、花托、花柄、叶子等。
2. 花卉的观察方法:从整体到局部,观察花卉的形态、颜色、纹理等。
3. 线描花卉的表现方法:运用线条表现花卉的轮廓、纹理、明暗等。
4. 色彩花卉的表现方法:运用水彩、蜡笔等表现花卉的颜色、光影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用线描和色彩表现花卉的美丽。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花卉的立体感和质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投影仪、范画、教具模型等。
2. 学具:绘画纸张、铅笔、橡皮、水彩、蜡笔、彩铅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花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花卉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花卉的基本结构,观察并了解花蕊、花瓣、花托、花柄、叶子等组成部分。
(2)学习花卉的观察方法,从整体到局部,观察花卉的形态、颜色、纹理等。
(3)学习线描花卉的表现方法,运用线条表现花卉的轮廓、纹理、明暗等。
(4)学习色彩花卉的表现方法,运用水彩、蜡笔等表现花卉的颜色、光影等。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线描和色彩花卉的画法,讲解表现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进行线描和色彩表现。
5. 课堂辅导: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绘画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六、板书设计1. 花卉的基本结构:花蕊、花瓣、花托、花柄、叶子等。
2. 花卉的观察方法:从整体到局部,观察花卉的形态、颜色、纹理等。
3. 线描花卉的表现方法:运用线条表现花卉的轮廓、纹理、明暗等。
4. 色彩花卉的表现方法:运用水彩、蜡笔等表现花卉的颜色、光影等。
《美丽的花》教学设计教案

《美丽的花》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花朵,包括花卉的名称、特征和生长环境。
1.1.2 让学生掌握花卉的基本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
1.1.3 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1.2 技能目标1.2.1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花卉的能力。
1.2.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花卉的美。
1.2.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展示分享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3.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1.3.2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美丽的花2.2 教学内容:2.2.1 花卉的基本知识:介绍各种花卉的名称、特征和生长环境。
2.2.2 花卉绘画技巧:讲解线条、色彩和构图在花卉绘画中的应用。
2.2.3 花卉欣赏与评价:分析名家的花卉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美丽花朵,激发学生对花卉的兴趣。
3.2 基本知识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各种花卉的名称、特征和生长环境。
3.3 绘画技巧讲解:示范线条、色彩和构图在花卉绘画中的应用。
3.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花卉绘画创作。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讲授法:讲解花卉的基本知识和绘画技巧。
4.2 示范法:展示优秀的花卉作品,进行绘画技巧的示范。
4.3 实践法: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花卉绘画创作。
4.4 互动法: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心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思考、创作等。
5.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绘画技巧、构图和创意等方面。
5.3 情感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如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等。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实物资源:准备各种花卉的图片、实物和花卉模型,以供学生观察和参考。
6.2 数字资源:收集名家的花卉绘画作品,以及相关的花卉绘画教程和视频,以便进行欣赏和示范。
《第10课 美丽的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美丽的花》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花的画法,能正确应用颜料、毛笔、调色盘、抹布等绘画工具。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出形态各异、色彩鲜艳的花朵,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认识。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观察、思考、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花的画法,能够正确应用绘画工具。
2. 教学难点:绘制出形态逼真、色彩丰富的花朵,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颜料、毛笔、调色盘、抹布、范画纸、白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2. 学生准备绘画本、水杯等个人用品。
3. 教室安置一些鲜花图片或实物花,营建出自然美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花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花的美丽世界。
同时,展示一些花朵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花的色彩、形状和美感。
2. 观察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花朵的特征,如花瓣的数量、颜色、纹理等。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不同种类的花有什么不同的特征?”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绘制花朵。
教师提供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花朵作品。
4. 合作交流: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自己的作品,分享经验和感受。
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
5. 评判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和鼓励,表扬优秀作品。
同时,教师也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用纸折出不同形状的花瓣,并组合成一朵花。
2. 学生能够掌握花朵的基本形状和颜色搭配,完成一幅美丽的花画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折纸花瓣的技巧,组合成花朵,掌握基本的颜色搭配。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花画作品。
第十课《美丽的花》教案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于花卉的立体感和质感的描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绘画技巧的引导和训练。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如线条、形状和颜色的运用,帮助学生逐步突破这一难点。
第十课《美丽的花》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十课《美丽的花》教案,选自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认识不同种类的卉,如玫瑰、郁金香、向日葵等;
2.学习花的组成部分,了解花蕊、花瓣、花茎、叶子等结构;
3.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描绘出花卉的美丽;
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视生态环境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5.美术鉴赏:学会欣赏花卉的美,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评价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花卉基本结构的认识:花蕊、花瓣、花茎、叶子等结构的识别及名称掌握,这是学习描绘花卉的基础。
举例: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并牢记花卉各部分的名称和特点。
5.完成一幅以花卉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绘画技能。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通过观察、描绘花卉,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2.创意实践: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绘画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花卉作品,培养创新意识;
第10课 美丽的花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0课美丽的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花的基本结构,掌握描绘花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花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花的感知能力和绘画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花的基本结构:花蕊、花瓣、花萼、花托、花柄等。
2. 描绘花的方法:线条、色彩、形状等。
3. 花的绘画步骤:观察、构图、描绘、修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和描绘方法,培养学生对花的感知能力和绘画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表现手法,描绘出富有美感的花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示范作品、实物花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美丽的花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花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花的基本结构,示范描绘花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实践。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花的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花的描绘方法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1. 第10课美丽的花2. 课题:花的结构与描绘方法3. 内容:花的基本结构、描绘花的方法、花的绘画步骤等。
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花,要求构图饱满,色彩丰富,富有美感。
2. 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形状等)描绘同一朵花,比较效果。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花的结构和描绘方法掌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加强练习?2.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3.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4. 针对学生的表现,下一节课应该如何调整教学策略?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花的基本结构和描绘方法,培养了学生对花的感知能力和绘画技能。
第10课 美丽的花 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0课美丽的花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学会观察和描绘花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花的基本结构及特点2. 描绘花的方法和技巧3. 创作一幅花的画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和描绘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花的美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美丽的花朵,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花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教师讲解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瓣、花蕊、花托、花柄等。
(2)教师示范描绘花的方法和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描绘一朵花,教师巡回指导。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花进行观察和描绘。
(2)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花的特点,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花的画作。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注意线条、色彩和构图的美感。
4. 评价与展示(1)学生互相评价作品,选出最佳作品进行展示。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3)将优秀作品展示在班级画廊,供其他同学欣赏和学习。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3. 评价环节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六、作业布置1. 观察身边的花朵,尝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它们的特点。
2. 收集各种花的图片,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学会观察和描绘花的特点,培养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践操作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时期。
第10课 美丽的花(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10课美丽的花(教案)课程概述本节课将重点介绍花卉的特点和形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花卉的美丽和生命力,同时通过绘画作品展示花卉的多样性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花卉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的花卉品种和它们的特点;2.掌握花卉的基本形态和绘画技巧;3.培养学生使用水彩绘画表现花卉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美感;5.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花卉的品种及特点;2.花卉的形态特征;3.使用水彩绘画花卉的技巧。
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导入课程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朵花,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外形和颜色。
让学生想一想,这朵花叫什么名字?长得怎么样?用什么颜色画比较好看?通过引导,让学生对花卉有初步的认知和了解。
2. 观察花卉的形态特征老师带领学生观察花卉的茎、叶、花和花瓣等部分的形态特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花卉的特点。
同时,老师通过放映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看到不同品种和颜色的花卉,进一步了解花卉的多样性和美丽。
3. 使用水彩绘画花卉的技巧老师向学生介绍水彩绘画的基本技巧,如如何控制颜料和画笔,如何描绘花卉的形态和纹理等。
然后,老师示范如何用水彩画出一朵花,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步骤进行练习。
4. 学生练习与展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用水彩画出一朵花,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5. 总结归纳在本节课的最后,老师向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美感。
教学重点1.学习花卉的特点和形态;2.学习使用水彩绘画花卉的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描绘花卉的细节和纹理;2.如何使用水彩绘画出花卉的颜色和形态。
教学资源1.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展示不同品种和颜色的花卉;2.画纸、颜料和画笔:供学生进行绘画练习。
教学评价总体评价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花卉的多样性和美丽,培养他们对花卉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否在描绘的过程中做到用线干净、流畅;
能否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学生在写生过程中,能好准确的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2、教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勾勒植物的形状。
教
学
过
程
(边示范边讲解:需特别强调观察的整体性及用线的流畅性,在写生过程中让学生把握写生对象的特征,有目的地进行取舍。)
小结: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2、欣赏不同形态、颜色各异的花卉图片,思考:
从视觉上有什么感受?和之前学习过的哪些知识相似?(前前后后、遮挡关系)
教
学
过
程
1、请学生观察:
(1)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
(2)插的?
(分析花瓣、叶子的形状和组合规律、枝干的穿插规律,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
教学重点
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
教学难点
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叶、枝杈的形态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课前准备
各种花朵图片、图画纸、绘画工具
教 学 过 程
前题检测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是什么把大自然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3、作业要求:
运用线描的方法对盆栽花卉进行写生,描绘出花与叶的形态以及前后遮挡关系。
4、学生写生,教师巡视指导。(指导要点:①用线流畅,一气呵成。②抓住花的整体形状特征进行描绘,注意花与叶、叶与叶之间的前后遮挡关系以及枝杈的穿插关系等。)
学
习
检
测
展示与讲评:
1.展示学生的作品,小组代表作简要介绍。
2.学生和教师点评。
美 术 教 学 案
赵莉
课 题
《美丽的花》
年 级
三年级
课 型
新 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过写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