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五讲
普通心理学课件--第五讲记忆
14-4-12
Wei CAI
15
14-4-12
Wei CAI
16
保持
• 储存和巩固已识记而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 保持的特征
– 精简,浓缩,增添,赋予意义 – 人脑中记忆内容的变化(Bartle4, 1932)
14-4-12
Wei CAI
17
14-4-12
14-4-12
第5讲 记忆
-什么是记忆 -记忆过程 -记忆的信息加工 -遗忘
记忆的一般概念
14-4-12
Wei CAI
2
什么是记忆
•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存、再现的心 理过程,即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 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 与感知觉不同 – 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 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 – 识记à保持à再认/回忆
目击证人的证词可信吗?
• 记忆不可靠
14-4-12
Wei CAI
21
14-4-12
Wei CAI
22
再认
• 如何测量记忆保持量?
– 回忆法 – 再认法 – 节省法 – 重建法
• 指过去经验或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呈现在面 前时仍能确认和辨认出来 • 再认的特征
– 知觉分析+记忆检索 – 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受到原有记忆牢固程度、 再认事物与原有记忆相似度以及人本身经验、 期待等因素的影响 – 错误再认表现为不能再认或再认错误。
– 是否有明确的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是否需要 使用方法
识记à保持à再认/回忆
• 机械识记 vs 意义识记
– 机械识记:对无意义的或缺乏了解的材料,依据其 表面特征采用简单重复的方式记忆。 – 意义识记:指人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 内在的练习,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识记
第五讲 心理学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第五讲心理学研究的信、效度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严磊研究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特高整个研究的科学性水平,即保证研究结果、结论能真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教育规律。
信度与效度不但是研究设计应当遵循的标准,而且也是评价研究设计质量乃至整个研究结果科学水平。
信度、效度源于心理与教育测验领域,现在心理学者将诶用了测量领域的信度与效度概念,并把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作为设计与评价各种研究的标准,以提高心理与教育科学中各类研究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如今,有关研究信度和效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为心理、教育研究者普遍接受,成为研究和实验设计的关键,也成为心理、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里程碑。
一心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射击打靶1.真分数假设假设一:在所讨论的问题范围内,真分数不变,亦即个体具有恒定的特质,其分量一定,取值是常数。
假设二:误差是完全随机的。
这里有二层意思,一是测量误差是平均数(期望值)为零的正态随机变量;二是测量误差跟被测心理特质即真分数间相互独立。
假设三:观察分数是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和。
2.测量的信度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
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评分者一致性信度3.测量的效度一研究的信度二研究的信度1.研究信度的概念研究的信度指研究所的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一向好的心理与教育研究,其结果必须稳定可靠,即重复研究的结果要保持稳定、一致,否则便可不信。
根据影响信度的误差来源,信度可分为两大类:稳定性和同质性。
稳定性指研究结果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
同质性指研究工具本身各项目内容的一致性。
举例:用同一思维研究工具在前后相隔较短的时间内测查某一年级的儿童两次,结果发现两次测查结果不一致,第一次测查结果表明被试未达到逻辑思维水平,第二次结果发现他们已经达到逻辑思维水平。
2.判定研究信度的方法重复法运用重复测量、重复研究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方法进行两次以上的研究,然后考察它们是否取得相同结果。
2024实验心理学第五讲:被试间实验设计
contents •实验心理学基本概念回顾•被试间实验设计原理•被试选择与分组策略•实验材料准备与设备调试•数据收集、处理与结果呈现•案例分析与讨论环节目录01实验心理学基本概念回顾实验心理学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实验方法及其重要性实验方法重要性变量类型与控制策略变量类型实验心理学中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的变量,因变量是研究者观察的变量,而控制变量则是为了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而需要控制的变量。
控制策略为了有效地控制实验中的变量,研究者可以采用多种控制策略,如随机化、双盲法、对照组设计等。
这些策略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02被试间实验设计原理被试间实验设计定义及目的定义目的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不同组被试在相同或不同自变量水平下的表现,从而推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基本原理操作流程优点能够控制实验条件,减少误差;通过随机分配被试,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适用于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缺点可能存在被试间的个体差异;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实验者效应、期望效应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较大的被试样本量。
适用场景适用于探究单一或少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适用于研究具有明确假设和可操作自变量的心理学问题。
优缺点分析及适用场景03被试选择与分组策略被试选择标准与程序被试选择标准被试来源被试数量01020304随机分组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确保两组被试在人口学特征上无显著差异。
匹配分组根据某些关键特征将被试匹配到不同组别,以减少实验误差。
分层随机分组在随机分组的基础上,根据某些特征将被试分层,然后在各层内进行随机分组。
注意事项确保分组过程公正、透明,避免主观偏见和实验误差;记录分组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验证。
分组方法及注意事项制定详细的实验指南和操作规范,确保所有被试接受相同的实验处理。
标准化实验程序控制额外变量双盲实验设计随机化和重复测量识别和控制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额外变量,如环境噪音、实验者效应等。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22
对不等比较组前测后测设计的评价(2)
但是,当条件不允许采用随机等组的真 实实验设计,面对的是预先组成的团体, 不能做到随机选择和分配两个等组被试 时,采用不等比较组前测和后测的准实 验设计,对于心理学的研究还是具有很 大的应用价值的,而且,虽然准实验设 计对机体变量和其他额外变量的控制不 够充分,但是能够实现某种程度的控制。
O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8
(一)不等比较组设计(4)
库克和坎贝尔曾经举例说明这种设计的作用。 这个例子是有关辅导期的长短对即将假释犯 人在假释期间违反规则次数的作用的研究。 设计模式如下:
X12
O
X9
O
X6
O
X3
O
X0
O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9
(一)不等比较组设计(5)
第五讲 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准实验设计
– 不等比较组设计 – 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比较研究
– 横断研究 – 纵向研究 – 跨文化研究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1
一、准实验设计(1)
准实验设计(quasi-experimental design)是一种未能完全符合控制额外 因素作用的实验设计。这种方法不象真
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讲准实验设计和比较研究
18
(一)不等比较组设计(14)
其次,由经过训练的观察者采用周期性 的取样方法,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每个 学生在课堂上的适宜和不适宜的行为。 然后,对实验组实施实验处理两周,即 给予实验组学生管理课堂活动的机会, 对控制组不给予这种机会,而且控制组 学生也不知道实验组学生能得到管理课 堂活动的机会。
第五讲 心理学批评
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指隐藏于我们内心的被 压抑或遗忘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我们心理活动中的 欲望、野心、恐惧、情欲和非理性的东西等。
发现无意识的最佳途径是研究梦境。
性本能
“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 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 意识到的。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 动,对于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 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弗洛伊德
5、关注读者的阅读反应
• 作家无意识欲望 > 作品 < 读者无意识欲 望 • 研究读者在阅读中的幻想和快感 • “美的享受,产生于一种非常迷人的感 觉……不可否认,它是来自性欲的” • 霍兰德“文学反应动力学”
三、精神分析批评得失辨
“它可以使人类更加了解自己。” 1、 精神分析批评在文学批评上的贡献 (1)拓展了文学批评的领域。 (2)对20世纪文学创作的影响和渗透。
二、精神分析批评的运作
探讨作家的无意识心态 揭示人物的无意识心理 阐释作品的潜在意义 探究文学创作中的集体无意识; 关注读者的阅读反应;
1、探讨作家的无意识心态
• 白日梦——对作家创作动机的揭示: • 精神分析首次将目光投射到作家的无意识领域, 对影响作者创作的无意识心理作了细微的阐发。 • 文学创作是欲望的表现,作家通过艺术创作的形 式使本能欲望经过改装得到满足和升华。 • “作家通过改变和伪装来削弱他利己主义的白日 梦的性质”,艺术是“一种满足的代用品”,是“一 种与现实相反的幻想”。 • 作品是作家受压抑的产物,记录了他的隐秘和痛苦。
2、人格结构 本我:欢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原则
3、集体无意识
荣格 “个人无意识有赖于更深的一 层,它并非来源于个人经验,并非从后 天获得,而是先天存在的……它组成了 一种超个性的心理基础,普遍存在于我 们每个人身上。” 所谓“集体无意识”,指一种种族 原始时期产生而遗留下来的普遍精神。
社会心理学《第五讲 人际关系》
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阶段更是如此。 • 较小的居住单元有助于友谊的形成。
熟识:重复接触
• “熟悉引起喜欢”--曝光效应 • 心理学家扎琼克在60年代末期的研究: • 研究素材:无意义音节和中文字、照片 • 自变量:词汇出现的次数1-25 • 因变量:要被试猜测其含义 • 结果:被试对呈现次数多的词更有好感。
彼此倾听
• 女性的讲话方式更为间接和具有试探性,如使用 模棱两可的话语,更多的在对话中问问题,句末 使用升调。
• 如:好像是啊,我们还是感兴趣的,对吧? • 男性的敏感性不足,但自认不错。喜欢谈论非个
人化的事情,讨论物品和运动。而在女性的对话 中,感情和人物占有主导地位。
积极倾听
• 在接受别人的信息时,我们有两个重要的 任务:
试试看
• 某一天,你在宿舍看书,室友回到宿舍, 看到地上很脏。室友抱怨你没打扫房间。
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影响
• 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化必不可少的条件 • 人际关系与个体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 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体事业成就的主要因素
休斯顿(1988)的社会支持观
•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 成的心理伤害。布朗的调查发现(1978伦敦): 在紧张事件中,有丈夫支持的妇女10%患抑郁症, 而缺乏支持的妇女41%患抑郁症。
• 3,控制感丧失:他人有时会利用我们暴露的
信息伤害我们或控制我们。
• 4,出卖:当我们要求对方对我们暴露的自我信
息保密时,这种信赖有时会被出卖。
自我表露与关系发展
• 1,当关系由浅入深时,人们会暴露更多的 个人信息。这是社会渗透的深度维度。
• 2,当关系发展时,自我表露的内容也会变 得更宽。人们会谈论更广泛的话题。
三级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第五讲压力与健康
2 搏斗阶段:机体与压力源呈抗衡状态;
◆ ◆ ◆ 警觉期反应消失,行为平复 个体内在的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 由于调控压力,大量能量消耗,个体变得 敏感、脆弱.
3 衰竭阶段:用来对抗压力的生理、心理能量已被
耗竭,机体需要得到休息与能量补充;
◆ 此阶段,外在压力消失,或个体的适应性
已经形成,经过相当时间的休整和养息,
可逐步康复;
◆
如果压力源仍然存在,个体不能适应,就
会出现疾病发生,甚至导致死亡。
压力的临床后果
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 叠加性或破坏性的压力,其强度大、时间久,超过 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导致健康状态破坏,从而产 生疾病.两种解释机制:
体质、压力论:压力和个体的身体素质,对疾病 的发生同时起作用; 器官敏感论: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 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
压力与健康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生存发展相关的事件,有些 被意识到,有些则处于潜伏状态,这些生活事件 可产生“愉快”和“不愉快”的效应------压力 来源 面对事件时,人们必须要改变现状,付出努力, 以应对事件带来的新情况和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变 化;------适应 承受压力的能力因人而异。同一个人,因身体和 心境状况不同而承受能力有差异。
A 认知,评估作用
评估压力的性质、压力对自已的利弊、自己应对 的实力,进而确定自已对压力的方式。正确的评 估可使事件的强度降低,而不当的认知可使事件 强度增加;
认知评估受人格心理特征、认知能力、以往经验、 认知模式等的影响.
B、调节控制作用
是否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局面?
◆ 是否能够自主地控制或调解压力的出现与 发展? ◆ ◆ ◆ 是否能够自由地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 “可控压力”:可减弱情绪反应; “不可控压力”:可增加情绪反应。
医学心理学 第五讲 心理治疗
第一节 总 论
一、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概念 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
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 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动或通过某些仪 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 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个 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精神分析是一个哀悼的过程。因为精神分析这种方法注重 的是“现在是过去的重现”。它认为一个人现在的思维模 式、行为习惯,乃至心理疾病,都可以从过去的创伤中找 到根源。
但精神分析的目的并不是让一个人永远沉浸于过去的辉煌 或痛苦之中。它是带领人完成过去不曾完成的彻底的哀悼, 向过去的情感告别,为生活掀开新的一页。
运用厌恶刺激的厌恶疗法:
(1)确定厌恶刺激 物理刺激、化学、想象的厌恶刺激
(2)实施
以治疗酒瘾为例。饮酒所产生的欣快感对饮酒行为 产生正强化作用。如果在每次饮酒的同时给以电击 使之产生痛苦或注射阿朴吗啡使之产生恶心呕吐, 经过多次的结合过程,可使饮酒行为逐渐减少(患 者失去兴趣)。
以矫正肥胖儿童过度吃甜食行为为例。这种情况 除可以使用其它厌恶刺激外,也可令患者在产生 食欲时,立即想象一种能引起自己恶心感觉的物 质,或想象肥胖者行动不便和不受人欢迎的场景。 如,首先要反复告诉肥胖儿童:“吃甜食可以使 你的脂肪增厚,使你更加发胖,你会变得既不灵 活又很难看,会被同学取笑,还容易生病。”然 后要求肥胖儿童在想吃甜食的时候,马上想像自 己又胖了,更难看了,又被同学取笑了,多难 受……经过反复多次实施,使肥胖儿童建立起 “一见甜食就厌恶”的条件反射。
3.治疗要领 ①厌恶刺激必须在不良行为发生时始终存在; ②刺激要达到明确厌恶的水平; ③治疗要持续到不良行为彻底消除,并随时鼓励强化。
生活中心理学第五讲压力与健康
各种非病理性精神痛苦之总和 各种病理性精神痛苦之总和
白
黑
純白
淺灰色
自信心高
适应力强
人格完善 自控区
各种生活压力而产生的心理 冲突
压力区
深灰色
純黑
人格变态与心理障碍 精神疾病 神经症区
精神病区
健康
亚健康
有障碍
有病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1、相关概念的区分
心理正常(没病)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部分疑 似神经症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定性变形冲 突 定量3-5分 违背三标准
• 诊断:总分<=3 —— 不是神经症 • 3<总分<6 —— 可疑病例
违背十标准
• 总分>=6 —— 诊断为神经症
心理异常(有病)
定性变形冲突 定量6分 违背三原则
精神病性问题 确诊的神经症 变态人格
许又新神经症诊断标准
1分
2分
3分
病程
<3个月
3个月~1年 >1年
痛苦程度 社会功能
可主动摆脱 轻微妨碍
靠别人帮助 才能摆脱
工作交往显 著下降
几乎无法摆脱
不能工作,完 全回避交往
一般心理问题
由现实因素激发,持 续时间较短,情绪反 应能在理智控制下, 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 ,情绪反应尚未泛化 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实验报酬:20美元每天(当时打工一小时大约能挣50美分)
结果: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 没有人坚持72小时以上
实验反馈:他们感到非常难受,根本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注意 力都无法集中,思维活动似乎总是“跳来跳去”。更为可怕的是,50%的人出现了幻觉,包 括视幻觉、听幻觉和触幻觉。视幻觉如出现光的闪烁;听幻觉似乎听到狗叫声、打字声、滴水 声等;触幻觉则感到有冰冷的钢板压在前额和面颊,或感到有人从身体下面把床垫抽走。在过 后的几天里,被试注意力涣散,不能进行明晰地思考,智力测试的成绩不理想等。通过对脑 电波的分析,证明被试的全部活动严重失调,有时被试甚至出现了幻觉(白日做梦)现象。
5.实验心理学下_第五讲
结果: 结果:在双眼和单眼 观察条件下,都保持着 观察条件下 都保持着 大小知觉恒常性,双眼 大小知觉恒常性 双眼 观察时甚至出现超估 现象,而用单眼人工瞳 现象 而用单眼人工瞳 孔观察及单眼人工瞳 孔加上减光筒观察时, 孔加上减光筒观察时 由于排除了周围环境 中可供参考的东西, 中可供参考的东西, 知觉大小便趋向于视 角的规律, 角的规律,即恒常性 消失 。
海 神 尼 普 顿
身 到 三 个 隐 藏 的 侧 面 人 像 吗 ? 体 的 紫 罗 兰 : 你 能 在 叶 子 中 间 找
隐 藏 的 拿 破 仑
节约时间的暗示:斯坦福心理学家罗杰 谢泼德创作 谢泼德创作。 节约时间的暗示:斯坦福心理学家罗杰•谢泼德创作。
几 个 孩 ? 小
二、错觉
(4)趋合(或闭合法则)(law of closure)。轮廓闭合的对象比 (4)趋合 或闭合法则)(law closure)。 趋合( 轮廓不全的对象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轮廓不全的对象易被看成一个整体,但我们对自己十分 熟悉的对象,即使轮廓缺少一部分, 熟悉的对象,即使轮廓缺少一部分,仍然将它知觉为一个 整体。例如“Hello”的不完全写法 的不完全写法。 整体。例如“Hello”的不完全写法。
长度与透视
戴氏错觉
3、形状错觉 、
以线条为背景,几何图形在主观上发生变形的现象。 以线条为背景,几何图形在主观上发生变形的现象。
几何错觉量与年龄之间关系的研究 莱博维茨等以波氏错觉为材料 发现早期, 等以波氏错觉为材料, 莱博维茨等以波氏错觉为材料,发现早期,错觉强度随 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大约过18岁以后达到叫稳 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大约过18岁以后达到叫稳 定状态。 定状态。
三、知觉的恒常性
人格心理学第五讲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第五讲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第五讲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卡尔?荣格荣格(1875—1961),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早年曾和弗洛依德合作,后来由于观点的不同,两人的关系终于宣告破裂。
在他的作品和理论中,常常混合着古代神话和东方的宗教观点。
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人类心灵的层次个体潜意识被特定个体压抑的幼时记忆和冲动,被遗忘的事件等。
其内容叫做情结。
情结是一种具情绪色彩的关连意念的聚集,大部分是个人的,也有部分是来自人类集体的经验。
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
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主要以原型的形式存在。
人类的进化历程原型原型“并非遗传的观念,而是心理显现的本能,是一种形式而非内容”。
每一个人都潜存着无数的原型,且当我们的经验与原始的潜在意象接近时,原型就会被激发,影响个人的生活。
最有名的原型,包括: 人格面具(persona) 阴影(shadow) anima(男性中的阴柔面) animus(女性中的阳刚面) 自性化(self) 智慧老人人格面具(persona) 即指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以得到社会的承认,保证能够与人,甚至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实现个人的目的。
人格面具过强,人就会迷失自我,反而会心理不健康。
阴影(shadow) 阴影代表着人心中的被压抑而没有显示出的部分,包括人的动物性。
阴影是不驯服的、危险的、不受一般道德束缚的,它有极强大的力量、激情和创造力。
人在接受他的阴影时,会感到充满力量;当人压抑阴影时,他将缺少活力而且潜伏着危机,因为阴影会以破坏性的形式出现,而且变得凶狠残暴。
在梦中,阴影将会以各种危险可怕的形象出现:怪兽、恶鬼、邪恶的人等等,阴影使你的梦极为恐惧,阴影也会以“危险而神秘的黑衣人”面貌出现。
阴影化出的梦中人几乎永远是穿黑衣服的。
沙盘中的阴影阿尼玛(anima) 荣格认为,所有人心理上是两性的,既有男性的一面,也有女性的一面。
第五讲认知学习理论
丹(sūdān)接棒子
精品PPT
考夫卡
•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传播者,考夫卡是最早向 美国心理学界介绍格式塔心理学的,而且他是柏林学派中 最多产(duō chǎn)的作者,这些都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流行 起了重要作用。 • 他的主要代表著作有:《心的发展》和《格式塔心 理学原理》。
精品PPT
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内在性质有所顿悟对问题情境的内在性质有所顿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可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可以避免与这一问题情境不相干的大量随机的盲目大量随机的盲目的行动而且有利于把学习所得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精品PPT
第五讲
认知学习理论(lǐlùn)
• 格式(géshi)塔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对 问题情境的内在性质有所顿悟的方式来解 决问题,就可以避免与这一问题情境不相 干的大量随机的、盲目的行动,而且有利 于把学习所得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精品PPT
⑶.真正(zhēnzhèng)的学习是不会 遗忘的
• 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人类所学习的 内容,都是有意义的。
格式塔学习理论 托尔曼的符号(fúhào)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理论
精品PPT
一.格式(gé shi)塔学习理论 (p156)
• 格式塔,是一个德语词,意思是“完形”。 • 德语Gestalt一词,可以被翻译成“形式” (form)、“型式”(pattern)、“形态” (configuration)等,意思是指“能动的整体” (dynamic wholes)。 • 由于韦特海墨发起的这场运动关注的是这类完 形或格式塔,所以(suǒyǐ)人们把它称为“格式塔或 完形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第五讲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第五讲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二)熟悉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三)掌握大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能力
二、知识点简析
(一)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包括职业定向目标明确、课程设置紧扣专业发展需要、专门的专业实践能力训练;
2.大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包括主动性、选择性、批判性、探究性;
3.大学生学习结果的超越性,包括超越原来学习情境、超越原自我水平;
(二)大学生的学习适应
1.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
2.大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三、重点难点提示
(一)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
学习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
1.学习方式不适应;
2.学习态度不积极;
3.学习过度焦虑;
(二)大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1.建立对专业的信任感;
2.培养专业兴趣;
3.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崛起,女性追求个性自由的趋势不可逆转,离婚率不断增加的问题正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离婚是否一定会伤害到孩子?
回答:
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离婚对每一个家庭成员来说都会有一些影响。
但是,就每一个离婚个案来说,影响到孩子的程度却是最小。
这关键在于无论孩子由谁来抚养,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来抚养这个孩子,都不应该把对对方的成见发泄到孩子身上。
反之,会更加呵护这个只有单亲的孩子。
现代文明社会,家庭和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和密切。
无论一个孩子缺少父亲还是母亲,这个社会对其负起的责任往往比一个家长还要周详。
这除了体现人类的文明,也体现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
所以,只有无助的、孤立的、与外界完全脱节的单亲子女才有可能在客观环境中备受伤害,以致身心上微小伤害难以得到修补。
婚姻是一种结伴走完人生历程的人生方式。
所以,无论是相交还是分离,都应该是一种相当自然的人生现象。
这中间的相容,就是携手共进。
相斥,就到了分手的时刻。
而人生中往往还参杂着其他多种分手因素,比如:性格不和,习惯各异,志趣不同,观点相悖等等。
两个人相聚是快乐的,分手也可以是平静的。
在这类基点上,离婚对其子女的影响实在是微乎其微呀。
如果因为怨恨与对方离婚,无论如何都不要把这个怨恨转移到孩子身上,这自然就会把离婚对其子女的影响降到最低点。
离婚
肯定有影响,但是合理的沟通,有助于减轻对孩子的伤害以及减少其在成长过程中的阻碍。
比如,在您和前夫离婚要离婚时不要隐瞒孩子,要与孩子有一个
良好的沟通,告诉孩子爸妈的分开并不是不爱他,也不是孩子的原因。
而是父母之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但是父母依然是最爱他的爸爸和妈妈。
离婚后尽量和现任的家人沟通好,定期也要约时间来陪伴孩子,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