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策略实践论文
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策略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寓教于乐的策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
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
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
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
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
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篇1:《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摘要: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
其基本要求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等。
本文就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几点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更是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成功与失败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小学各阶段阅读教学的要求及阅读数量。
实现这一工作目标,就必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去努力寻找和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有效途径。
笔者总结了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完成小学阅读教学的最有效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会科学阅读的方法1.设置文本悬念,吸引学生注意力作为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悬念,让学生在充满好奇中,展开阅读。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伴随着教师设置的悬念,集中注意力进入到对篇章的阅读中。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很多学生之所以认为语文阅读学习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展开积极思考,大胆创新,故而给学生造成审美疲劳。
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应精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或转换文本形式,或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愉快、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开展阅读学习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反思,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在完成了对文本的阅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地反思本篇课文,针对文章的结构、布局,优美的句子以及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意蕴进行认真的剖析,从诗歌中学习优美的语言,从记叙文中学习清晰、有条理的叙述方式,从说明文中学会解说事物,阐明事理。
总之,对文本的阅读不应当仅仅停留在阅读中,更应该在阅读之外进行认真的反思,让学生由课堂阅读学习走向课外实践操作,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实现多方面能力的全面提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精选3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精选3篇)小学教学论文篇一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开放识字一、开发资源,生活中识字。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整合,走出语文课只叫“语文书”的怪圈,有针对性地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
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如我校学生有部分来自农村,家长多做些小生意,门面里有许多物品包装袋、广告纸以及商店的招牌等,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注意收集,随时随地进行识字训练。
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会有多么高兴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有时还把一些“字”带到学校来,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这样,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进行识字,扩大识字量。
二、寓认于玩,活动中识字。
教育心理学认为,保持和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
因此根据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用“趣”构建识字教学的组织形式,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通过编儿歌、讲故事、猜字谜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汉字,如教学“喜”字,用猜谜语的形式出现,老师出示谜面“一口吃掉十颗豆豆”,学生在桌子上用手写一写,猜出谜底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字。
在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为生字编字谜、编儿歌,这既是对生字的巩固,也培养了学生正确拆分字形、正确认识汉字形体特点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如在教学“趴”时,一名学生说他可以编个字谜“八只脚”。
整个课堂形成一种和谐、轻松的气氛,学生在平等、愉悦的情感状态中学习,其乐无穷。
三、识用结合,练习中识字。
新课标指出六年制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提早进行阅读。
三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以达到两千余字。
教师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文学欣赏》,开设适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儿歌、故事欣赏与创作》,如让学生阅读注音读物的童话故事、儿歌、古诗等,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创作中用字,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论文10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论文10篇第一篇:中学语文备课策略探讨中学语文课程的备课一般分为:研究教材、走近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和设计教学计划这四个层次,也被称为“三备一教案”,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独立。
但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备课在这四个层次上是有所不同的。
备教材在传统意义上分为研究教材、课程计划、教学方案、掌握教学的内容和教材的范围,在信息技术参与的情况下,还添加了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的部分。
在信息技术的参与下,语文教材更有特色,内容也更加丰富,而且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提供网络资源,我们可以拥有很多新颖的语文素材和课外资料,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获取网上的教学资源,进而为学生扩展课外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学习《荷塘月色》,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通过收集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和相关文章如《哪里走》和《一封信》,进而分析《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知识,增强其学习兴趣。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分析文章、感受文章,进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篇文章。
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对学科的认知情况。
教师在教学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性格特点是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
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之前充分做好针对学生的准备工作,并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提高教学的质量。
以前教师很难在一段时间内掌握学生的情况,如今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更好地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教学。
如学习《赤壁赋》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班级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
让学生利用班级讨论组系统,将不会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以及没有解决的相关知识点都反映在讨论组里面,教师就可以据此对赤壁之战进行评价和定位。
其中赤壁之战可以有三大范围的定位:广义的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的夏季,由曹操发起,目的在于夺取荆州;标准的赤壁之战也是由曹操发起的,在建安十三年冬季,目的是东进江夏,标准的赤壁之战是大众普遍认可的定义;狭义的赤壁之战是指曹操在建安十三年冬季东进江夏,在赤壁和乌林与周瑜两次战斗失败,并返回了江陵的部分作战。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希望对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
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
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
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有一次,我刚要讲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学生都往外看。
我看到大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看雨景,随即我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学生们高兴极了,看看说说,边看便说,课堂上妙语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分钟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
这样即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二、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第一,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摘要】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在这些年中,真正尝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既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教训,现把一些感受和心得写出来,也算是对语文教学的一些点滴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1.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以前在教学中,老师经常害怕讲漏了,因而就想尽量多讲,结果既耽误了时间,学生也没有多少兴趣。
本人通过探索,觉得老师尽量少讲,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
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
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两篇,或小组交流,或挑战权威。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现和表现的机会。
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
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
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和,在活动中探索。
2.抓纲务本,重视基础学习语文是一种慢功,因而语文教学始终要重视基础,而重视基础要从进初中就做好安排。
现在的学生各科学业难度逐渐加深,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年级越低就越难在语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学生初一刚入学时就抓紧其语文的学习。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抓纲务本”——抓大纲,务课本。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总体上我采取了先慢后快,重点篇目慢非重点篇目快的原则,有变化有侧重的地实施教学。
课内现代文中的讲读篇目作为重点上,但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对课文本身理解的结论,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迁移到阅读课文和课外文章中去。
泛读课文则是选择某一侧面,以学生阅读和讨论为主,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解读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策略论文(共3篇)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策略论文(共3篇)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探讨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阐述了小学生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总结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然后,提出了以“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三个方面来实现有效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策略1.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
小学阅读教育是促进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方法,同时也需要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2.1 利用图画讲解小学生具有浓厚的图像意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图画来解释文本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读内容。
1.2.2 制定阅读计划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制定阅读计划,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阅读过程中出现迷失方向的情况。
1.2.3 阅读交流在阅读之后,可以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将所读内容更好地消化和理解。
通过分享和交流,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1.2.4 阅读作业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布置阅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
1.3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的建议1.3.1 提高阅读能力通过分层教学和不同形式的阅读练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3.2 培养阅读兴趣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同时,可以举办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体验阅读的乐趣。
1.3.3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
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论文10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论文10篇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探讨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的不断创新,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作为未来建设接班人的学生要具有创新精神。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激发,逐渐成为具有个性、创新能力的人才。
个性化是一个人较为固定的特性,是区别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
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是个人气质、文化底蕴、性格、魅力的综合体现。
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是日积月累,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使之不断完善才形成的。
一、影响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
外部因素包括教师所具有的知识背景、专业技能,教师的学习方法和成长目标;内部因素包括教师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创新探索精神等。
比如不具备创新探索精神的教师只会把书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的教给学生,不会与时俱进。
有创新探索精神的教师会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不断修改教案,使学生从中受益,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联系了实际,还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探索精神。
二、塑造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有效方法1.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师的个人特点,是教学思想和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形成后较难改变。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来发展教学个性,教师的性格外向、感情丰富、颇具想象力,其教学个性应向情感型或表演型发展;教师善于质疑和推理,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强,其教学个性应向理智型或科学型发展。
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相背离,教师的教学个性就很难形成。
语文教师要认真剖析自我,结合自身的思维方式、审美、修养、生活经历等来确定自己的教学个性。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论文(共6篇)【教学论文】
第1篇: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是面向现阶段语文教学出现的,针对于小学生的课堂表现、个性化特点而展开。
语文教学和生活的实际状况接触最为频繁,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触语文内容。
语文教学实践的现实语境也尤为丰富,但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仍旧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实践的展开需要不断细致规划,进而科学开展,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为小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有效教学概述(一)有效教学的概念有效教学就是指实现教学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就要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参与,又要对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实现进行合理设计和把握。
有效就是指实现一定的课堂效果,教师通过学生反馈和教学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旨在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时效性,更需要提升教学效率,不断巩固教学实践成果,达到学习效果的长效性保持。
有效教学的开展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求,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科学的教学引导。
(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概述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语文教学承载着非常深远的现实价值。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开展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不断的实现突破和创新,注重基础层次和发展层面的推动,为小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效教学的实现条件一堂有效的教学需要具备五个条件:扎实的理论、充实的课程安排、丰实的情感投入、平实的语言对话、真实的教学情境。
这五个方面相互促进,对于有效教学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有利于学生对于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把握。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基本状况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充实的课堂教学安排就是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策略浅探课堂教学策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与认知。
同时,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体现了语文教师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等综合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以下是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几点浅见,仅供参考。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可以使人产生对某一事物的热情。
初中语文课本收录了很多优美的诗词、小说、散文等作品,对他们进行讲解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摒弃那种苍白空洞的言语说教,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进行具体情境或氛围的创设,使所设计的问题具备很强的趣味性、开放性、适应性和探索性特点,帮助学生加强直接感知,深刻体验课文所蕴含的深层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挂图等教具,把跟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胆想象,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去,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把作者生活的场景展现出来,同时配合播放罗大佑的《童年》这首歌,形象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使学生仿佛回到了多姿多彩的童年,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精心设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句话非常形象的体现了思考与疑问之间的关系,要想激发学生乐于思考的主动性,教师就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提问方式,提高课堂提问效率。
首先,提问要有深度,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上的提问,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目的之二是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提问的角度与深度,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启发学生,使学生逐渐掌握对一个问题的不同解答方法,拓展其思维的空间,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谈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论文
谈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语文,心灵的言泉,它从大自然中出现,历经岁月,冲破险峰,跳过山涧,就是为滋润人们的心田。
语文的本质就是生活,语文教学自然也就备受关注。
生活应该是愉快的,语文教学也应该讲究策略,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一、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老师“课要上得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己的进步,这便是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源泉。
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备学法,备他们已有知识技能以及对新知识的认知能力,联系学生实际,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自我探索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发言。
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过程。
学生会很有兴趣地去找答案,得出许多有个性的结论。
二、抓好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巧妙而适时的教学环节的设置,既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使课堂呈现出争先恐后的发言场面和各抒己见的喜人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尤其要紧紧把握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契机,诸如当学生初读课文后,发觉课文内容与语言同他们的认知经验有很大距离而产生困惑时,就有了参与提问的欲望;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收获时,常会有表达参与的冲动;当学生的认识有分歧时,常常是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和辩论的极好时机;当学生读懂课文并掌握后,是进行语言转换训练的恰当时候等等。
例如:教学《我给江主席献花》一课时,学生对于“她们多么想早点看到江主席啊”一句的理解不尽全面,且部分学生面露难色。
此时,教者应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1)“他们为什么想早点看到江主席?”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用“——”划出有关语句,谈谈体会。
思考此问题,学生必然联系下文江主席“和蔼可亲”、“日夜操劳”来理解。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篇一:语文教学论文范文】浅谈语文教学论文的写作老舍曾谈到过写文章有两个作用。
一是整理自己的思想使之明确化、条理化,二是总结交流传播经验。
写语文教学论文当然也不例外。
首先,它是一个过程。
我们研究大纲、教材有新的领悟或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的改进有新的收获,或教法、学法指导,语文活动开展有新的路数等等,起初仅仅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一旦要写下来,才发现距离有物有序地表达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于是就逼着自己整理思想,弥补原有认识的不足。
如果不写,很难发现认识上的差距。
其次是为了总结交流,在语文这个园地里,任何个人不可能将宏观的微观的问题都研究到,都理解透。
你在这方面有研究,我对那方面有创见,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
教好学生是从纵的方向上作贡献,交流研究成果是在横的方向上做贡献。
可以说没有哪个语文教师没从别人的论文中获得启示,找到借鉴。
希望更多的人能拿起笔来,整理自己的经验并上升为理论,为语文教学教改教研园地增添自己的光彩和芬芳。
写论文并不神秘,语文教学论文无非是阐述对语文教育的功能、特征、教学原则、内容、方法等的认识,无非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结晶,无非是展示对语文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思考,并不是高不可攀。
只要你是语文教学教研上的有心人,只要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就能写好语文教学教研教改论文。
平时我接触不少语文教师,从言谈中发现,他们对语文上的一些问题很有见地,有些观点很新颖,例子很恰切,有些作法有理论依据,又有很强的可行性,如果整理下来,就是很不错的语文教学论文。
就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来说,不是不会写论文,而是不敢写,没有写,只要思想一解放,好语文教学论文和论文作者就会成批涌现出来。
我们处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写论文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有真真切切的实践经验,需要什么例子信手拈来,写出来的东西实实在在,经验便于借鉴。
咱们不要白白扔掉了这些有利条件。
写论文视野要宽,选题要严。
读是写的基础,要通过阅读了解所在县市以至全省全国和世界,了解语文学科和相关学科,了解最新信息和代表性成果,立足当地实际,放眼全国。
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和实践策略[论文]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和实践策略情感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手段和目的,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学生,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笔者现将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践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广大教师也正是基于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非常重视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展开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情感教育与语文知识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教学效率。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地位语文课本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情感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语文教育的灵魂非情感莫属,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的目标。
语文课本里选取的名篇佳作承载的丰富情感需要教师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在获得真、善、美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还能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
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基本原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相互尊重的原则。
小学生情感较脆弱,需要教师的呵护和关心。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过程要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其内心感受,树立平等观念,让学生与老师可以进行平等对话,这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顺利进行的保障。
其次,情感体验原则。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创设与所学内容相符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并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目的。
最后,启发性原则。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在生活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还要重视师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性,以便更好的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一)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产生情感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重,对很多事物都充满新鲜感,但他们的情感感知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一定的难度。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策略探讨论文(共4篇)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策略探讨论文(共4篇)篇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策略探讨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语文这一技能。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探讨。
1、思想意识不足小学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是培养思想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忽视了这一点。
一些老师只注重传递知识,追求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
这导致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较低,无法真正掌握语文这一技能。
2、教学方法滞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以灌输为主,呈现出讲故事、念文章等单一的教学形式。
这种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现在,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3、教材内容过多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繁杂、过长,学生需要记住大量的知识点,从而产生了对语文的厌烦和抵触。
这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更是教育系统的问题。
应该精简教材内容,注重教育教学的本质。
二、应对策略1、注重思想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掌握基本思维工具,如分析、推理、判断等。
这需要老师注意课程设计,让学生充满热情和期望。
2、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方法不再适应现在的需求。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互动、游戏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治性,让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学习。
3、精简教材内容小学语文教育要注重教育教学的本质,而非繁琐而无用的知识点。
应该减少教材的篇幅,优化教材的结构,从有限的时间中挖掘出更大的价值。
三、结语小学语文教育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学生需要发展思想教育,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精简教材内容。
而老师则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和共同信仰,努力变成一个理性、和谐的国民。
中学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论文(共4篇)
中学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论文(共4篇)篇一: 中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学阶段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文教学既涉及到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涵盖着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人文情怀的熏陶。
因此,中学语文教学需要运用多种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在语言知识和人文素养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启发性教学法启发性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本身的思维机制、以问题为导向、相对于直接讲解的通过自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来完成学习目的的教学方法。
针对性强、启发思维、能够开发学生的潜力,这个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启发性教学法,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文本和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思维碰撞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可以理解为在特定情境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情境有机结合,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意识。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化背景和意义,并引导学生进一步的体验和认识。
针对情节性强的文本,比如说小说、散文等,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理解和体验文本所描述的情节和细节,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和感受语言和文学的魅力。
三、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互相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对话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动式教学法,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互评、互动等活动,让学生在竞合中相互促进,从而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丰富和拓展教学形式,生动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本内涵和语言特点,促进学生对于语言学习和文学审美的兴趣。
语文教学论文实践总结(3篇)
第1篇摘要: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实践的分析和总结,探讨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一、引言语文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兴趣不高等。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策略。
二、教学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 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文素养的培养。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美,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方法1. 多元化教学方法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单一,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重视朗读和写作训练朗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教师应重视朗读和写作训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多元化评价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作品展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注重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强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不是仅仅关注最终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文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摘要】语文作为中学里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立足于语文课堂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学生素质能力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我们语文教学质量的保障。
因此,本文立足于语文课堂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以下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和完善语文教学理念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它表现为一种好学精神,它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
因此,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建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角色,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教师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教学时语言要有感染力,以情动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的学习;对学生的评价要以表扬为主,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严,要让学生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和渴望。
同时,要注重与学生沟通,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主动与学生交朋友、谈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而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
创新的环境,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有必要时帮助学生“跳一跳”,让他们摘到“桃子”。
当通过努力取得进步时,给予表扬、鼓励,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分层提出要求,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善用发展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二、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人格,多一些宽容和激励,让学生在学习中读书、讨论、做笔记。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另外,教师大量制作课件,运用电教设备等,恰当地运用音乐来渲染课堂气氛,都可以创设出开放的学习氛围。
教师精选那些和课文内容、意境、作者、情感相和谐的乐曲,在教学开始营造气氛,在教学过程中烘托气氛,还可采取配乐朗读等形式,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利用图画、音乐创设情境,既能体现学科之间的融合,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三峡》一课时,先播放从网上下载的《三峡》视频片段,使学生仿佛来到了“三峡”,然后自然点题,引出了《三峡》一文的学习,这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由此提出学习任务,在学生心中形成“认知”冲突,激起了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兴趣。
紧接着要求学生读课文,并配以三峡的音乐风光。
在揭示文章重点时,再次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重点展现三
峡的奇山和秀水,由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心智状态出发,抓住学生与问题之间构建一座桥梁,从而启发学生思维,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可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必须注意要有针对性、启发性、梯度性和创造性。
具体说,首先,问题的创设不能不分轻重,漫无边际,也不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是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思维上的疑点,以及他们关心的热点来创设问题。
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较长,如果教师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学生肯定会无所适从。
在教这篇课文时从文章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只提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打镇关西?二是鲁提辖是怎样打死镇关西的?由这两个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向标,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自由发挥提出问题。
在发现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放手于学生。
其次,创设的问题情景不能使学生不假思索地从教材中就能找到答案,而是要像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使之顿然注入活力,生起波澜,从而使学生的想象随之喷涌,智慧之花灿然开放。
最后,创设的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要能促使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多层次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以来提出了几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中自主、合作、
探究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能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状况,以及教学的需要灵活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在小组讨论中,怎样合作学习,怎样抓重点、难点,怎样提问,怎样讨论质疑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等,教师都要重点指导,适时点拨,由面到点,由扶到放,逐层深入,进而提高这些教学方式的效率。
如,课文《故乡》教学中,教师从感性出发,用诉之于感官的形象语言概括描述出闰土从一个活泼、勇敢的乡村少年到一个早衰、贫穷、保守的旧社会农民的前后变化,结尾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一个小片段练习,描写一个人物的变化,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比赛,然后评出写得最好的一篇。
这样,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等开放形式的学习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分层次性教学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知识掌握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
以布置作业为例,必须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
根据不同能力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自由选择,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有收获,从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我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时强调抓关键句。
文中的“四处”哄笑,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感悟文中“笑”的悲剧意义。
然后设计了多种练习让学生体会鲁迅小说语言的独特之处:练习一,阅读小说,找出文中四处“笑”的位
置;练习二,选择一场景,写下你生活中感受到的微笑;练习三,阅读一篇鲁迅的小说,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这三类作业的难易度由浅入深,体现为基础、发展、创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类作业做。
总之,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探寻到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著.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2] 于漪著.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周树华.让语文课充满激情[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4).
[4] 于漪.让课堂精彩起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6).
[5] 郭德凤.立足新课改,反思初中语文教学[j].黑河教育,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