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生电的探索教案
《电生磁》教案5篇
《电生磁》教案5篇第一篇:《电生磁》教案电生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体验通电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与磁之间有某种联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重点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准备直导线、干电池、螺线管、小磁针。
教学过程导入:观察奥斯特做的实验提问:当直导线通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偏转说明什么问题? 回答:看到小磁针发生偏转(顺时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力的作用.(电流的磁效应)看第二个图,我们把电流切断,观察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发现当电流切断时,小磁针不会发生偏转,说明直导线周围没有磁场.观察实验,当改变通电直导线的电流方向时,发现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回答:当改变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由原来的顺时针变成逆时针.得出,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提问:手电筒在通电时为什么连一个大头针都吸不动? 这是因为它的磁场太弱了.那如果我们把导线绕成一个线圈,然后再给它通电,那么线圈都有电流通过,且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就会强得多.那么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它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条形磁体)通过演示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磁场与条形磁体磁场相似,那么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方有关,当电流方向改变,其极性也改变.)那么我们怎么判断它的极性呢? 安培定则。
(电流方向,线圈的绕法)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北极.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电生磁一、磁效应: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三、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两个因素有关。
①电流方向②线圈绕法四、安培定则。
《磁生电的探索》教案
《磁生电的探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磁生电的条件。
2.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2. 难点:磁生电条件的探究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蹄形磁铁、线圈、开关、导线、灯泡、滑动变阻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电磁感应现象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磁生电现象。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介绍磁生电的条件。
3.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蹄形磁铁带动线圈旋转,使灯泡发光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磁生电现象。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灯泡的亮度变化,总结磁生电条件。
5.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磁生电的原理,探讨影响磁生电效果的因素。
6. 知识拓展:介绍法拉第的贡献,以及电磁感应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磁生电的条件和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现象,分析磁生电条件。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电磁感应现象,掌握了磁生电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课堂氛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磁生电条件的掌握,以及实验操作技能。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
3. 评价标准:能准确描述电磁感应现象,明确磁生电的条件,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在实验报告中进行合理分析。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相关企业,亲身体验电磁感应技术的实际运作。
《磁生电的探索》教案
《磁生电的探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2. 法拉第的贡献3.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4. 磁生电的实验现象5. 电磁感应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2. 教学难点:磁生电的实验现象及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运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感应现象。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原理。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磁生电的原理。
2. 讲授新课:介绍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法拉第的贡献以及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3. 实验演示:进行磁生电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解释原理: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磁生电的原理。
5. 应用拓展:介绍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电磁感应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7.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b. 学生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掌握情况。
c. 学生对磁生电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d. 学生对电磁感应应用的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学》等相关教材。
2. 实验器材:磁铁、导线、开关、电流表等。
3. 多媒体课件: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图片、视频等。
4. 网络资源:有关电磁感应应用的案例介绍。
磁生电的教案精品
磁生电的教案精品有关“磁生电的教案”的信息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一定要看看。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
教案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必备的工具。
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您会有所收获!磁生电的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道磁生电的原理,能说出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通过小组实验,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物理实验。
3.通过进行小组实验,感受物理实验的科学严谨,增强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磁生电的原理。
【难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向学生出示摇摇亮的教具,通过摇动教具,LED灯会交替发光。
通过对教具进行电和磁的简单分析,并结合前面学习过的电生磁现象,引导学生回答磁和电之间有关系,顺势引出课题磁生电。
【意图:通过LED灯交替发光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电与磁之间的联系,从而对磁生电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再通过学生自己猜想磁和电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接下来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磁生电】。
环节二:新课讲授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对教具进行动态分析,磁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产生电?学生猜想:可能与导体和磁感线有关。
提供器材:磁钢若干、导体、灵敏电流计,导线若干。
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探究导体和磁感线之间的关系?学生经过讨论之后得出导体运动方向可能与磁感线平行、垂直、相割。
根据猜想,请同学进行设计实验,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并连接电路。
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1.将两个磁钢正负极相对,且固定,将导体静止在磁感线中,观察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2.在1的情况下,增加磁钢数目,导体依然静止,观察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3.在1的情况下,将导体与磁感线进行平行、垂直和相割,记录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4.在3的情况下,将两个磁钢改变距离,导体与磁感线进行平行、垂直和相割,记录电流计的指针变化。
根据实验结果,由学生得出在什么情况下,磁可以产生电?结论:闭合电路中,导体与磁感线进行切割时能产生电流。
《磁生电的探索》陈业勇
《磁生电的探索》教案设计海南华侨中学陳业勇一、教案背景1、学科:物理选修3-2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二、教学课题《磁生电的探索》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从而发现“磁生电”中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这一“深藏不露”的共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悟到:在磁生电的发现过程,具有闪光思维的法拉第在做出伟大发现的过程中也受着历史局限性的束缚。
科学家是伟大的,但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他们的经历告诉了我们成功的经验,也告诉了我们不成功的经验;既告诉了我们成熟的想法,也告诉了我们不成熟的想法。
在我们也经历了同样的探索过程之后,会引起这样一种信念:如果自己有这样的机会,也会成为一个发现者。
三、教材分析《磁生电的探索》是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2)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揭示了电和磁的内在联系,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了“磁生电”并归纳出磁生电的条件,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今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础。
本节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
(2)会运用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判断具体实例中有无感应电流。
2.过程和方法(1)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特征,领悟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概括出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探究、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2)介绍法拉第不怕困难,顽强奋战十年,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受法拉第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
(3)通过对物理学中简洁美的介绍赏析,培养学生欣赏物理学中美的情怀。
本节教学重点分析①学生实验探究的过程。
②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归纳总结。
本节教学难点①教师对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操控。
②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磁通量的变化四、教学方法1、教师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设计实验;认真观察、积极思维。
磁生电教学设计教案
磁生电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磁生电的原理和规律。
2.能够进行简单的磁生电实验,并利用实验结果解释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1.磁生电的原理和规律。
2.磁生电的实验设计与实施。
3.实验结果分析与解释。
教学过程:Step 1:热身(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磁铁和铜线,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铜线接触磁铁后的现象。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思考铜线上是否会有电流产生,为后续磁生电实验做准备。
Step 2:理论讲解(2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讲解磁生电的原理和规律,包括磁场对导体运动电荷的影响、洛伦兹力的作用等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这部分可能比较抽象,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等方式进行辅助说明,增加学生的理解和兴趣。
Step 3:实验设计(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磁生电实验的设计。
首先,通过讲解实验目的和步骤,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实验器材和步骤。
其次,教师提供一些实验内容的选择,例如磁铁和铜线的接触、磁铁在导线附近运动等,让学生从中选择一个实验内容进行设计。
Step 4:实验操作(3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并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Step 5:结果分析与解释(2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例如电流的产生、方向的变化等,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磁生电的规律。
Step 6:实验总结(10分钟)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实验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Step 7: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给予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例如当磁铁的强度发生变化时,会对磁生电现象有什么影响等等。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磁铁2.铜线3.实验器材:导线、电池、电流表等。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实验前的设计方案、实验操作的顺利与否等。
2.评估学生在结果分析与解释环节的理解和准确性。
磁生电教案
磁生电教案磁生电教案课题:磁生电教学目标:1. 理解磁生电的基本原理;2. 掌握磁生电的实验方法和步骤;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磁生电的原理;2. 实验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理解磁生电的原理;2. 准确进行实验操作。
教具准备:1. 电池;2. 电线;3. 螺丝刀;4. 铁钉、铜线等。
5. 磁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磁生电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磁生电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知识讲解:1. 磁生电的原理: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受到磁力的作用,从而形成电流。
2. 磁生电的条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①导体必须和磁场垂直;②导体必须做微小的相对运动。
三、实验操作:1. 实验一:铁钉上的铜线产生电流实验步骤:①将一段铜线缠绕在一个铁钉上;②将铁钉靠近磁铁,观察实验现象;③使用电表测量铜线上的电流大小。
2. 实验二:灯泡亮起实验步骤:①在铜线两端各接上一个电线;②电线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③靠近铁钉的另一面用磁铁靠近,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铜线上的电流可以驱动灯泡发光。
五、知识总结:总结磁生电的原理和条件。
六、实验思考:思考如何改变实验条件以增加灯泡亮度。
七、实验扩展:如果将铜线的一端连接到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触一个金属圈,然后用磁铁靠近金属圈,观察实验现象。
八、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并通过实验观察到了磁生电的现象。
九、作业布置:1. 思考磁生电与电动机之间的关系;2. 收集与磁生电相关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然而,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操作错误,需要教师及时纠正。
另外,在实验扩展环节,可以提出更多有关磁生电的实验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磁生电的探索》教案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一节磁生电的探索(教案)教师:沈雄斌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一、教材与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物理选修3-2的开篇,在电磁学的学习过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电磁感应现象认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两大部分:1、磁生电的探索历程:本部分的目的在于通地过简述若干科学家在磁生电探索过程中的贡献,让学生感受科学发现过程的态度与精神,并从中得到启发。
2、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探究是学生发现和验证物理规律,理解物理知识极为重要的途径,本部分教材上安排三个实验要求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清楚电能够生磁,并能判断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了解什么是磁通量;(2)知道电路中要有电流,电路必须是闭合回路;(3)在初中,学生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能产生电流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在空间想象、问题本质的分析等方面还较为薄弱。
(4)能较熟练的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有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知识的经验。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分析(一)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知道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3)通过实验与探究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过程与方法:(1)利用互联网搜索,收集科学家在磁生电探索中的成与败,感悟科学发现的过程,并与同学分亨交流;(2)通过科学探究,认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并能通过交流得到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2)学会通过实验探究、分析现象、团结协作、讨论交流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难点: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三、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依托,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以互联网为教学辅助工具,科学实验探究为认知手段,互动交流讨论为学习方式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人教版磁生电教案
人教版磁生电教案【篇一:20.5磁生电教案】20.5磁生电一、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能说出发电机为什么发电3.知道发电机的能量转化4.知道什么是交变电流二、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发电机的能量转化三、教学难点1.发电机的原理四、教具马蹄型磁体、线圈、开关、导线、发电机、灵敏电流计等。
五、教学教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复习奥斯特实验(1)电流周围存在磁场;(2)磁场的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3)说明了电能够生磁。
2.逆向思考:磁能不能生电呢?讲解:很多科学家都努力过,但是全部以失败告终,直到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弟经过10年的不懈探索,才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
我们这节课就来模拟科学家的发现过程,我们虽然可以模拟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但我们不能模拟的是科学家所经过的艰难历程,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不断的努力,所以我们都应该怀一颗感恩之心来学习知识。
(二)磁生电1.器材:马蹄型磁体、线圈、开关、导线、发电机、灵敏电流计等。
问题1:要完成这个实验需要那些器材?问题2:怎么检验是否产生了电流?用灵敏电流计。
2.演示实验:(1)静止时没有电流;(2)一起运动没有电流;(3)上下动动没有电流;(4)左右运动有电流(并注意指针偏转方向,从而说明感应电流方向和切割运动方向有关);(5)斜着运动有电流。
问题3:导线静止在磁场中时有没有电流?为什么没有电流?有可能是磁场太弱,也有可能是线圈不够多,但这个地方不是。
问题4:如果把电路断开,电路中会有电流吗?问题5:如果发生运动的是磁体而不是导线电路中有电流吗?第 1 页共 3 页1总结:(1)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在黑板上画出上图,并且画出磁感线,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感应电流时,导线应该切割感线。
)(2)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
3.产生感应电流条件:(1)闭合电路;(2)部分导体;(3)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完整版)磁生电的探索教案
《磁生电的探索》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磁通量的定义及意义,会在具体实例中判断磁通量的变化。
(2)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3)知道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的方法获得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分析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实验操作的乐趣,提高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物理规律的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判断磁通量的变化2、掌握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教学难点]能在具体实例中判断闭合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教学器材]电流表,线圈,磁铁,导线,电源。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讲授、讨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3分钟)1、启发思考: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电,如果没有电,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2、播放视频:没有电,世界会怎样3、启发思考:电既然如此重要,那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回答:发电站。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过程中,带动涡轮机转动,涡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从而实现发电. 4、启发思考:可是发电机转动后,为什么就能产生电了呢?到底该怎么解释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电是怎么产生的?二、新课教学1、磁生电的探索历程(课本P3)(1分钟)自从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以后,人们就想,既然电能生磁,反过来,磁能不能生电呢?关于这个问题,在历史上,科学家们进行了探索。
其中不乏有菲涅尔、安培、科拉顿、亨利等,但是都没有成功。
法拉第经过了多次失败的实验后,在1831年终于找到了了磁生电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磁如何生电。
2、科学探究-如何利用磁场产生电流(24分钟)(1)、知识回顾(1分钟)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知识。
在3-1中,我们学习了磁通量这一概念,我们规定磁场中垂直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称为穿过该面积的磁通量。
如果垂直穿过某个面的磁感线条数越多,磁通量就越大。
磁生电的教案范文
磁生电的教案范文教案:磁生电一、教学目标:1.了解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条件;2.了解磁生电的应用领域;3.掌握磁生电的实验方法;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磁生电的基本概念;2.磁生电的原理和条件;3.磁生电的实验方法;4.磁生电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过程:1.热身导入(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出磁生电的概念和意义。
例如:“你们是否知道磁生电是什么?有哪些应用呢?”学生参与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磁生电的基本原理和条件,包括磁力线与导体的相对运动、磁通量的变化与电流的产生等内容。
结合图示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实验演示(30分钟)教师进行磁生电的实验演示,展示磁生电的现象和过程。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磁生电的现象,并了解实验操作方法。
4.实验操作(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磁生电的实验操作。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和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流程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和数据。
5.实验分析(3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进行实验分析,总结磁生电的规律和特点。
结合实际案例,讨论磁生电的应用场景和潜力。
6.练习巩固(20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和巩固,以检验学生对磁生电的理解程度。
7.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小结,重点概括和复习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并与学生共同总结学习的收获和困惑。
四、教学资源:1.实验器材:磁铁、导线、电池、铁芯等;2.图示和实例讲解的PPT;3.实验操作指导和实验数据记录表;4.课堂练习题。
五、实施效果评估:1.学生实验操作表现和实验数据的记录;2.学生课堂参与和讨论表现;3.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的情况。
六、教学反思:1.需要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和演示设备的调试,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2.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及时解答学生的实验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3.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磁生电的现象和过程;4.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应用案例的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磁生电--教案
五、磁生电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
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赫兹,能区分直流电与交流电。
2、过程和方法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的关系。
观察体验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了解探索奥秘的方法。
认识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初步具有创造意识。
重、难点: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
发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教学器材: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发电机模型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丹麦物理学家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与有关。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实质是能转化为能。
3、直流电动机是由、、、组成的。
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电流周围有磁场,哪能不能利用磁场产生电流?进行新课: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66页图8。
5——1示结果:1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思考:要产生感应电流需要哪些条件?(学生总结)条件:(1)、电路闭合(2)、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利用这结论做成电动机)2、发电机: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1)、结构:转子、定子(2)、原理:电磁感应实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交流电(AC):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
(分析清楚)(4)、频率: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单位——赫兹(赫)符号:Hz我国家庭电路的电流频率是50Hz3、达标练习:1、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利用磁场产生的条件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2、导体在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是一种。
产生的电流叫做。
3、电路中产生,叫交变电流。
4、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简称,符号为。
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
5、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转化过程,是把转化成。
“电生磁”教学教案
“电生磁”教学教案“电生磁”教学教案(通用5篇)“电生磁”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电流的磁效应②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③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2、过程与方法:①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②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二、教学重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电磁铁特性。
三、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极性与电流方向间的关系的得出;电磁铁特性的得出。
四、教具:直导线一根、干电池3节、螺线管、小磁针、导线、铁芯、电磁铁、图钉、条形磁铁、蹄行磁铁、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开关五、学具:软铁钉二个、小磁铁六个、漆包线一段、干电池三节电池座、回形针若干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一个、导线若干条。
(共13套)六、教法:演示法、引导法、启发法七、学法:观察法、探究法、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八、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奥斯特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当直导线通电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磁针发生偏转这现象说明了什么?(出示第一张图片,展示课题——电生磁)二、新课:1、教师叙述电与磁联系发现的发展史,指出其重大意义。
(出示图片2奥斯特人像。
2、电流的磁效应:重做奥斯特实验,引导学做实验、观察实验:把磁针放在导线的上方和下方,观察通电时小针针N极指向有什么变化?改变电流方向,重做上述实验,再观察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从这个实验现象中,你有什么发现?结论: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电流磁场方向与导线上电流方向有关。
(出示图片3)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师演示:将一段直导线绕在铅笔上形成螺线管,了解什么是螺线管。
(出示第4张图片螺线管图和实物)师演示:给螺线管通电,观察放在螺线管两端的小磁针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实物展台展示)探究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①问:你认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会是什么样?(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师板书学生的猜想。
磁生电的探索教案
磁生电的探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生电的原理,知道电磁感应现象。
2.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磁生电的原理介绍2. 电磁感应实验操作3.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5. 磁生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磁生电的原理,电磁感应实验的操作与观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磁生电现象。
3.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蹄形磁铁、线圈、导线、灯泡、开关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导入】1. 利用PPT展示磁生电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磁生电的现象。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顾磁和电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讲解】1. 讲解磁生电的原理,通过PPT或板书展示磁生电的示意图。
2. 解释电磁感应现象,让学生理解磁生电的内在联系。
【实验演示】1. 分组进行电磁感应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2.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现象分析】1.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出磁生电的规律。
2.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磁生电现象的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磁生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磁生电实验报告,描述实验现象和结论。
2. 让学生查找磁生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步骤【知识】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要复述磁生电的原理。
2. 提问: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课堂探究】1. 分组讨论:磁生电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案例分析】1. 分析磁生电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磁生电在新能源开发中的重要性。
【实践环节】1. 安排学生进行磁生电应用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如简易发电机等。
《磁生电的探索》教案
《磁生电的探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2. 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探究。
三、教学难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操作和现象的解释。
2. 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电磁感应实验装置、发电机模型、导线、磁铁等。
2. 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发电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发电机的原理是什么。
2. 新课讲解:介绍电磁感应现象,讲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如发电机、动圈式话筒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发电机模型,并观察其工作原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电磁感应现象和发电机的原理。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项目,例如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动机或探究其他电磁现象。
2.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电磁感应和发电机的科普书籍,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实验操作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创新性,以及对作业的认真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和分享等能力。
八、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实验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中学物理《磁生电的探索》教学设计
中学物理《磁生电的探索》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修1-1第四章揭开电磁关系的奥秘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揭示了磁和电的内在联系,归纳出了“磁生电”的规律。
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内容的基础。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清楚电能够生磁,知道什么是磁通量
(2)在初中,学生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能产生电流已有一定的认识,但问题本质的分析方面还较为薄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知道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3)通过实验与探究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科学探究,认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并能通过交流得到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磁生电 优秀教学案
磁生电课题磁生电学习目标1.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发电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交流电的特征。
学习流程完善一、课前导学1.电能够生磁,那么磁能够生电吗?2.什么情况下闭合电路能够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什么?产生的电流叫做什么?3.发电机的原理是什么?发电机产生的电流有什么特点?4.我国交变电流的频率是多少?5.发电机发电的过程将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二、课堂导学学点一: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1.演示实验(如右图):(1)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静止,换用不同强度的磁体。
现象:观察到电流表指针。
结论:没有产生。
(2)让直导线在蹄形磁体中上、下运动。
现象:观察到电流表指针。
结论:没有产生。
(3)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向左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向偏转。
结论:导线中产生了。
(4)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向右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向偏转。
结论:导线中产生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方向有关。
(5)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将直导线在磁场中向右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向偏转。
结论:导线中产生了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方向有关。
(6)将直导线在磁场中斜着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
结论:导线中产生了。
2.闭合电路的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 ________时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的电流叫。
它是由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第一个发现象,根据这个发现发明了______ ___。
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是;②导体必须在中做。
4.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_________的方向和_____ ___都有关。
学点二:发电机1.发电机的原理:2.能量转化是:能转化为能3.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AC):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表示。
三、课堂练习1.电与磁的联系可以由以下三个实验来证实:(1)如图9-40所示,图中显示的是实验,它证明了通电导体周围有.(2)如图9-41所示实验证实了,实验过程中是能转化成能,它的应用实例是.(3)如图9-42所示,实验证实了,实验过程中是能转化成能,它的应用实例是.图9-40 图9-41 图9-422.下列对感应电流大小无影响的因素是()A.线圈的匝数 B.磁场的方向 C.磁场的强弱 D.线圈的转速3.要使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反,可采用的措施有()A.把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运动方向都反过来B.保持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方向不变,把磁场方向反过来C.将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导体的运动方向都不改变D.增加切割磁感线的导线的长度4.关于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动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工作的C.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 1.1磁生电的探索
电磁感应定律定律不仅在科学和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发现定律的指导思想以及发现过程中科学家行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的教育。
因此实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发现过程所揭关的资料,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和评价,让同学们发表自本节课是学生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开始,也是后面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的基础,是电磁学的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磁通量的定义及意义,会在具体实例中判断磁通量的变化。
(2)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3)知道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获得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分析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实验操作的乐趣,提高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养成探究物理规律的良好习惯,提高自
教学重点:
1、判断磁通量的变化
2、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在具体实例中判断闭合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
2014年1月10日
电流计、大小线圈、条形磁铁、导体棒、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
1、 查阅资料,与同学交流讨论电磁感应现象的探索历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 学生分组实验,通过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探究,认识到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
3、 探究教学过程中,能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分析、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
4、 PPT 展示
、电池组、PPT 、投影仪
情景1. 放映PPT 设问1.
用PPT ,构成情景,引出问题,电是怎样产生的呢?
你知道吗,最初让这个世界真正充满“电”的,只是一些不起眼的磁铁、线圈等。
英国 物理学家法拉第就是利用这些材料打开了电气时代的大门。
诱思一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磁生电的探索历程
师:在初中、高中我们都学习了奥斯特实验。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实验。
(边演示边叙述)
1820年4月的一天,奥斯特在大学讲课结束时, 偶然将通电直导线放在南北指向的小磁针上 方,这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
(课件演示)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奥斯特愣住了。
一个小小
的磁针的偏转,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发现。
问:(1)同学们能告诉我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通电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 “电7磁”。
问:(2)如果你处在奥斯特时代,当你得知“电7磁”时(电能生磁) 想? 生:“磁7电”,(磁能生电)吗?
师:是的。
自然界无处不存在对称美,当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在科学界引起迅速热 烈的反响。
很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探索、法国物理学家菲涅尔、法国物理学 家安培、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美国科学家亨利以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等。
(放映法拉第
简介)法拉第经过10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1831年获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 电流的条件,今天咱们就重复法拉第所研究过的实验现象从中找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并 体会一下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方法,那就是实验加科学思维。
二、探索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师:下面咱们来探索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要想实现“磁7电”首先得有磁,这里有条形磁铁和 备回路,这是线圈,要观察是否生成电流可在闭合回路中接入灵敏电流计来检验。
指针偏转说明有电流流过,不偏转则说明没有产生电流)。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们桌上的器材(结合初中学过的实验)来寻找一下“磁7电” 能找到几种方法?
(PPT 放映实验的线路图)
刚才我观察了一下同学们设计的方案有这两种,我们先来分析方案 生感应电流(指针偏转)的方法是什么?请同学分组实验。
师:将单导线上下运动,左右运
动,导线不动,磁场上下移动,左右移动。
磁场与单导线一 起运动。
几个过程后问学生:哪些操作中有电流?不同的操作都会得到电流,那么得到电 流的条件是什么? 生:闭合电路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你会有什么新的猜
教 学 过 程
U 形磁铁。
要想形成电流就必须具
(电流计
?你
Bl
1 (图1)中,要产
3
图1
师:是闭合电路的整个线路全部切割吗?生:(观察后)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师:回答得很好。
那么在图2这一设计图中,要怎样才能产生感应电流呢?生:让条形磁铁拔出或插入螺线管时,产生感应电流。
师:此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和图1中是因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一
条件相符吗?
生:相符,将磁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时,组成螺线管的导线切割磁感线,闭合回路中有电流产生。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不切割磁感线能不能产生电流呢?生:学生思考有困难,便不由自主地讨论。
师:除了磁体能产生磁场外,还有什么也能产生磁场?
生:通电导线周围。
师:对,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那种磁铁产生的磁场很像?
生:条形磁铁。
师:很好,我们能否用通电螺线管来代替条形磁铁,通过改变通电螺线管的电流从而改变其产生的磁场,看是否能产生感应电流?
(PPT给出的实验的电路示意图)
教
学
过
程
图3 师:图中有几个回路?各有什么作用?
生:两个回路。
小线圈所在回路是用来产生磁场的。
大线圈与电流计相连的回路是用来检验
是否产生感应电流的。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请把你桌箱里的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和小线圈拿出来自己做一做,探
究一下,图3这一种方式,看看导体不切割磁感线要如何才能产生电流?
师生:O闭合开关瞬间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
⑦断开瞬间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
O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瞬间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
O闭合电路稳定后,不改变电阻是否有电流。
OOO操作中有感应电流,O 4中无感应电流。
师:上述操作中既没有作切割磁感线,又没有让磁场与作相对运动,怎么也会产生感生电流
呢?
生:闭合K瞬间,小线圈中突然产生了磁场。
大线圈中的磁场从无到有,即磁场变了所以产生了感应电流。
断开K瞬间,小线圈中产生的磁场从有到无,则大线圈中磁场从有到无,即磁场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有感应电流。
移动滑线变阻器过程中,小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其对应磁场发生变化,则大线圈中磁场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产生了感应电流。
第O 4步尽管大线圈中有磁场但磁场不变化,因而没有感应电流。
师:好!大家在分析时都谈到了磁场变化,描述磁场一般用磁感线来描述,而垂直穿过某一
面积的磁感线条数叫做磁通量,那么如果用磁通量来描述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应该怎样
描述呢?
生: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师:这个结论是不是本质结论,看用它能不能解释前两个实验。
线的实验)
生:单导线和磁场作相对运动时,穿过闭合回路中的磁感线条数在变化,也就是磁通量在变化,所以产生了感应电流。
师:分析得很好!能解释第二个实验吗?
生:条形磁铁插入线圈过程中,线圈中的磁通量增多了,拔出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减少了,所以有感应电流。
磁铁在线圈中不动,尽管穿过线圈中有磁通量但是磁通量不发生变化,所以无感应电流。
它们一起运动时,磁通量不变,所以也无感应电流。
师:好!用这个结论又圆满解释了第二个实验。
看来这个结论太妙了,它能全面解释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它里面那几点应该特别引起注意呢?
生:闭合、变化。
师:全面看应注意三点:O 1穿过,O闭合,0变化。
PPT放映,那个图有电流
L 0811-8IS示的匀强磁场中羊f一个矩形团合导线榷.在下列几种悄况卜・・线権申径否产生S应电
< 0 «持红捱平而«»域磁感线垂亶,觀框在朝场申上下运动(图耶).
(2)保持线祗平面始按与e®欽垂直,统抠在a场中左右运动“图乙h 门)缕權境轴线转动(图内).
生:甲,乙两个图没有,丙图有
师:乙图中也有切割磁感线存在,怎么没有感应电流呢?
生:切割磁感线是特殊现象,磁通量变化是根本,而乙图中没有发生磁通量变化。
师:回答得太好了。
那么丙图是什么导致了磁通量发生的变化呢?
生:磁场不变,但有效面积变了,使得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所以丙图闭合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
(计算机放映模拟切割磁感2、下图哪些回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乙I
甲
【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第一节
板书
1、电磁感应现象: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
2、感应电流: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3、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闭合;
板
②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改变。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