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合集下载

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生德育策略探析

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生德育策略探析

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生德育策略探析家校合作是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小学生德育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促进学生成长。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在小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以及一些家校合作策略进行探析。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1.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合作是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负责学生的课业教育,而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学生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

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中的两个重要环境,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家校合作可以使家长和老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1.3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两个重要保障。

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使学生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成长。

二、家校合作在小学生德育中的作用2.1 促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深入学校是学生德育的主要阵地,而家庭是学生德育的重要温床。

家校合作可以促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深入,通过与家庭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生受益更多。

2.2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庭和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分享关于学生的行为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方法,形成一致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这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

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的双向共享,使学生能够在教育资源丰富的环境下学习,促进学生的多维发展,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育。

3.1 家校定期交流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家长会、家长日和开放日等活动,介绍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情况,向家长传递有关学生德育的信息,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下的表现,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如何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强化宠物家校合作,共促学生生命成长:统合教育生态共同体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基石,也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必然趋势。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加强家校协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体系,打通沟通渠道,实现信息互通组建多元化的沟通平台: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应积极探索线上沟通平台,如家长群、学校网站等,实现家校之间及时、高效的沟通。

加强信息共享:学校应及时将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学生学习情况等信息转达给家长,家长也应将孩子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生活习惯等反馈给学校,实现信息互通,共同形成教育合力。

建立家访制度:定期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习习惯以及家长对教育的期待,为制定并执行有效的教育方案提供参考。

二、达成共识,制定教育目标,携手育人明确教育目标:家长和学校应共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目标,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目标,并达成一致认知。

协商制定教育方案: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家校双方应协商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内容涵盖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时间安排等方面,确保学习目标的顺利达成。

定期评估反馈: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共同分析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育方案,保证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发挥资源互补,协同育人学校发挥专业优势:学校应结合自身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课程设置、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并积极开展家教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家长发挥家庭优势: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品行,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与学校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四、建立协作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建立家委会:家委会应发挥桥梁作用,沟通家校之间的信息,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学校工作改进。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家校双方应联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亲子互动,增进家校感情,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家校协同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家校协同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建立家校协同教育机制,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建立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增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信任,及时沟通,促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使教育更具一致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帮助小学生们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所谓习惯,指由于长期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化成自动化的一些行为模式。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自我操控性差,意志力不高,认识水平较低,若教师和家长不注意,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就有可能固化为不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毋庸置疑,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培养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学生整个教育阶段乃至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因而我考虑建立一个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应用该机制着力与家长携手共同为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充分发挥传统家校社协同教育多通道的优势1. 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老师、家长相互交流信息一个良好平台。

达到相互理解支持、共同教育学生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家长会。

学校向家长通报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家长可以向教师具体了解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在班集体的生活习惯,并提供某些教育上的支持;家长会还可以为家长之间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同时,学校也可以家长会为契机,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寻找更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2. 家访或电访家访可以使教师与家长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交谈,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家访向家长通报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电访是家访的延伸,它比家访更快捷、方便,是家访的必要补充。

3.家校联系本和传阅本家校联系本可以涵盖学生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等等。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1. 引言1.1 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律和自控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积极态度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可以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环境,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如按时起床、洗漱、吃饭等,这些习惯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态度,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更容易融入集体生活和社会环境。

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家园合作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共同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家园合作的意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园合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家园合作能够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和家长的行为习惯会对幼儿产生深远影响。

而幼儿园作为孩子的第二个家庭,也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家园合作,家庭和幼儿园可以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方式,形成一致的教育理念,营造出有利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环境。

家园合作能够加强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协同解决幼儿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家长和幼儿园可以共同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家园合作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家长和幼儿园应该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为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家园合作的基本原则成长和发展进行指导和支持。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校合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对孩子的培养起着互补和提升的作用。

良好的家校合作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和学校都是孩子学习的环境,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可以创造一个宁静、有序、舒适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专心学习的空间。

学校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也要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校共同协作,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二、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以确保孩子的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家庭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每日、每周的学习计划,鼓励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任务。

学校可以制定年度教学计划,并通过与家长交流,确保家庭和学校的教学目标一致。

家校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积极沟通交流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积极沟通交流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

家长和教师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或家校沟通会,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家长可以向教师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也可以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方针和师生互动方式。

通过积极沟通交流,家庭和学校能更好地协同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时需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家庭可以提供孩子家庭作业的辅导,鼓励孩子参与学校的课外活动,培养其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加强家校联系,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活动。

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和支持,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树立学习的榜样家长和教师作为孩子学习的重要榜样,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家庭可以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亲自参与孩子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家校协同育人案例

家校协同育人案例

家校协同育人案例家校协同育人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共同合作,共同育人的教育模式。

下面是十个家校协同育人案例:1. 家庭和学校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

学校老师和家长一起讨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求,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计划,然后共同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

2. 学校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

学校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家长会、亲子活动等,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 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和课程,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在家庭中也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榜样,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学校定期向家长提供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

学校通过家长会、学生成绩单等形式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

5. 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家长在家庭中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共同关心和照顾学生的心理健康。

6. 学校和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学校提供各种俱乐部和社团活动,家长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共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 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家长可以在家庭中辅导学生的学习,学校可以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指导,家校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取得好成绩。

8. 学校和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

学校定期进行体育活动和健康检查,家长在家庭中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共同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

9. 学校和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长在家庭中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共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0. 家长和学校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时,家长可以和学校一起协商解决,共同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顺利成长。

家校协同育人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家校共育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家校共育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

家校共育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家校共育已经成为教育领域重要的话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家庭和学校在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发展和未来,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社会风气的不断变迁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出现了多种多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也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扰。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了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校共育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通过家长和学校的紧密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学生打下健康成长的基础。

这对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家校共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模式,它强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种模式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在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家校共育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将接受到一致的教育理念和行为规范,从而更容易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在家庭中,父母可以示范正确的行为,教导孩子做事认真负责;而在学校中,老师可以借助家长的支持,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和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家校共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而学校则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场所,两者的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成长资源和机会。

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术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

家校共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

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通过家校合作,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探讨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家校合作。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1.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在家庭中,孩子接触到最早的语言、信仰、价值观念等。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家校合作就是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个基础,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共同培养孩子的全面素质。

1.2 家校合作有助于了解孩子的需求家长和教师是孩子的重要观察者和引导者。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共同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需求和问题。

教师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学习中的情况,家长则可以向教师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

这样的互通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教学。

1.3 家校合作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学习不仅发生在学校,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和辅导。

家庭对于孩子的学习目标和成就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的统一,使家庭能够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学计划,提供学习材料、帮助孩子解决学习困难等。

这样的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1.4 家校合作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除了学习能力,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家校合作的重要目标。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最重要的社会环境,通过两者的共同努力,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共同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实施有效的家校合作2.1 家校沟通渠道的建立要实现有效的家校合作,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议、开设家长工作坊等形式,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

同时,学校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网上家校平台或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方便家长了解学校的最新信息、教学安排和作业要求。

家校协同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家校协同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家校协同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建立家校协同教育机制,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建立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增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信任,及时沟通,促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使教育更具一致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帮助小学生们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所谓习惯,指由于长期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化成自动化的一些行为模式。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自我操控性差,意志力不高,认识水平较低,若教师和家长不注意,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就有可能固化为不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毋庸置疑,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培养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学生整个教育阶段乃至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因而我考虑建立一个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应用该机制着力与家长携手共同为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充分发挥传统家校社协同教育多通道的优势1.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老师、家长相互交流信息一个良好平台。

达到相互理解支持、共同教育学生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家长会。

学校向家长通报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家长可以向教师具体了解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在班集体的生活习惯,并提供某些教育上的支持;家长会还可以为家长之间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同时,学校也可以家长会为契机,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寻找更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2.家访或电访家访可以使教师与家长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交谈,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家访向家长通报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电访是家访的延伸,它比家访更快捷、方便,是家访的必要补充。

3.家校联系本和传阅本家校联系本可以涵盖学生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等等。

家校协同教育心得体会

家校协同教育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家校协同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家校协同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形成教育合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参与了家校协同教育的实践,以下是我在此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校和家庭往往是各自为政,教育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家校协同教育使得学校和家庭能够共享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协同教育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增强教育针对性家校协同教育使得家长和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提高教育效果。

4.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家校协同教育有助于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家校协同教育的实践体会1. 加强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家校协同教育需要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形成信任关系。

在实践过程中,我通过以下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1)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成果和学生情况。

(2)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等通讯工具,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3)设立家长接待日,方便家长到校咨询和交流。

2. 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为了增进家校之间的感情,我组织了一些亲子活动,如:(1)亲子运动会,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2)亲子阅读,鼓励家长陪伴孩子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3)亲子手工制作,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手工作品,体验亲子乐趣。

3. 家校共育,关注学生成长家校协同教育要求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1)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2)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提高自信心。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好习惯的活动方案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好习惯的活动方案

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好习惯的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与目标为了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活动名称“好习惯伴我行”家校合作促进活动三、活动对象幼儿园小班的家长和孩子四、活动内容1.家长会讲座:邀请教育专家或老师为家长进行讲座,讲解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方法以及家长在习惯养成中的角色。

2.家校互动手册:制作一本包含孩子习惯养成指南、家校沟通记录、孩子习惯进步记录等内容的手册,方便家长记录孩子在家中的习惯表现,并与老师进行及时沟通。

3.习惯养成打卡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习惯养成打卡活动,每天记录孩子完成好习惯的情况,如按时起床、自己收拾玩具等,并在家校互动手册上进行记录。

4.习惯养成展示会:定期组织习惯养成展示会,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展示孩子在家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家访活动:老师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习惯养成情况,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孩子的习惯养成。

五、活动时间与安排1.家长会讲座:每学期初举行一次,邀请教育专家或老师为家长进行讲解。

2.家校互动手册:每月发放一次,家长记录孩子习惯养成情况,并在下月初交给老师进行查阅和反馈。

3.习惯养成打卡活动:每周进行,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记录孩子的好习惯表现。

4.习惯养成展示会:每学期末举行一次,展示孩子在家中养成的良好习惯。

5.家访活动:每学期进行两次,分别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

六、活动效果评估1.通过家长反馈、孩子习惯养成记录以及老师观察等方式,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以更好地促进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七、活动总结与分享1.在活动结束后,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梳理活动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家校合作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鉴。

2.将活动成果和经验分享给其他班级和幼儿园,促进园所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精选9篇)

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精选9篇)

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使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

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

孩子,是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他们发展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精选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这说明,古人早已认为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体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任何一方都是孤掌难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有着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能做到以情动人。

另外,父母和孩子的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最细,所以父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而学校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师也经过专业训练,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有计划、有系统,从而更专业地培养和教育孩子。

所以,家庭和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各有所长,如能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家校合力,定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幸福成长。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形成家校合力呢?我认为,学校和家长两方面的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学校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应当多和家长联系和沟通,多听取家长的意见。

认真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寻找每一位学生的“苗头”,及时有效地向家长反映情况,并寻求家长的配合教育,让孩子在白天、黑夜、平时和周末都能得到连贯性的教育。

家校协同共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家校协同共育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校协同共育的意义,认识到家庭与学校在教育孩子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品德习惯。

3. 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对象1-6年级学生及家长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学校教室、家长会议室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案例、讨论问题等。

2. 家长准备:积极参与、提前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家校协同共育的意义。

2. 家长分享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二)主题讲座1. 教师结合案例,讲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2. 家长聆听讲座,记录关键内容。

(三)分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良好习惯。

2. 家长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

(四)成果展示1.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自己的良好习惯。

2. 家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二课时(一)回顾与总结1. 教师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总结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

2. 家长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二)制定行动计划1. 学生与家长共同制定培养良好习惯的行动计划。

2. 家长监督孩子执行计划,教师定期检查。

(三)家校沟通1. 家长与教师就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 教师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的表现,家长给予反馈。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

七、教学评价1. 家长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

2.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情况。

3. 家校沟通的效果。

范文:【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家校协同共育。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二、主题讲座(教师)同学们,良好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培养良好习惯。

三、分组讨论(学生)我们小组讨论一下,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浅议少先队教育活动中家校协同育人的策略

浅议少先队教育活动中家校协同育人的策略

浅议少先队教育活动中家校协同育人的策略【摘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少先队教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承担着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的重要任务。

家校协同育人策略是保证孩子全面发展的关键,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能够更好地推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是家校协同育人的基础,只有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才能让少先队教育活动发挥应有的效果。

通过加强家校合作,孩子们可以得到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教育,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下,少先队教育活动将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家校协同育人、少先队教育活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长参与支持、学校家庭沟通合作1. 引言1.1 引言少先队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在少先队教育活动中,家校协同育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与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教育主体,只有家庭和学校之间互相配合,共同育人,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紧密相连,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是学生性格和习惯的养成地。

而学校则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在这里,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还要接受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

家庭和学校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两者之间的互动和协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少先队教育活动中,家校协同育人是至关重要的策略。

家长的参与与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也能够增强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只有家校协同育人,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 正文2.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二者共同育人,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社交技巧。

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家庭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长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积极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他们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同时,家长还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约束。

通过家庭教育,孩子能够在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教师是他们的引路人。

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社交技巧。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他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学校教育,孩子们能够在集体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外,社会教育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社会是孩子们成长的大舞台,他们需要在社会中学会与人相处、处理问题和解决冲突。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比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同时,社会教育还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进行,让孩子们了解社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素养。

通过社会教育,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小学生自身的努力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

小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

家庭教育与学校协同方案

家庭教育与学校协同方案

家庭教育与学校协同方案引言: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同,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们都面临着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讨论家庭教育和学校协同的方案,以期能够帮助更多家庭和学校实施有效的教育。

一、明确角色和责任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责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孩子的情感发展和品德塑造;学校则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应该提供专业的学科知识和发展技能。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是协同教育的基础,需要建立一个双向畅通的渠道。

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互相支持和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三、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制定孩子的学习目标,并进行明确的规划。

家长需要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积极参与到学习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中。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规律作息和学习习惯,学校则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

五、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和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学校则应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孩子能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

六、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满足孩子的不同学习需求。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兴趣班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则可以提供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学习资源,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七、注重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的合作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双方的努力,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家长可以参与学校的家长会和志愿者活动,与教师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八、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孩子的个性差异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幼儿园和小学如何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幼儿园和小学如何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幼儿园和小学如何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和小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教师和家长共同肩负起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责任。

本文将从教育环境的营造、教育方法的运用以及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三个方面,探讨幼儿园和小学如何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环境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首先,教室的布置应该简洁、明亮,有利于孩子的思维集中和学习专注。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布置一些与学习相关的主题墙,如字母、数字、图画等,通过直观感受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例如,通过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学习进步,引导他们自信、自主地去完成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教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帮助,确保他们在学习中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孩子主动学习。

例如,通过讲故事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通过游戏来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示性的问题,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并寻找答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孩子学习习惯的起点,家校合作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与教师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首先,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教师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创造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

家校联手共育优秀学生

家校联手共育优秀学生

家校联手共育优秀学生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大重要环境,家庭和学校在孩子的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

家校联手共同育优秀学生,是为了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关爱和教育,发展出各自的优点,成长为拥有健康人格和优秀能力的人才。

本文将就家校联手共育优秀学生展开阐述。

要实施家校联手共同育优秀学生,家庭和学校应该加强沟通协作。

家长和老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无法替代的两个重要角色,他们之间的紧密合作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资源。

家长和老师应该保持密切的联系,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畅通的沟通渠道。

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

而老师也应该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共同商讨孩子的成长问题,找出最适合孩子的成长方法和途径。

家校之间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校联谊和家访等形式,增进双方的了解和认识,形成一个和谐的育人联盟,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要实施家校联手共同育优秀学生,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学习习惯。

家校是孩子品德和学习习惯养成的两大重要场所。

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

学校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尊重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形成了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稳重、道德品行和学习好的优秀学生。

要实施家校联手共同育优秀学生,家庭和学校应该携手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保障,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

家长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情感变化,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情感矛盾和压力,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温馨的家庭环境。

而学校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有效的关爱和帮助。

如何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何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何通过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家校携手,共育良习: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基石,而家校合作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教育专家认为,家校应携手前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明确目标,达成共识建立起约定目标: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协商明确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例如: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等。

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学校应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教育理念,分享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并协商制定方案。

协同推进,避免冲突:避免学校和家庭教育理念冲突,以免出现“学校要求,家长放松”或“家长要求,学校忽略”的情况。

二、营造良好环境,增强学习兴趣学校提供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教师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家庭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家长应为学生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减少干扰学生的学习。

鼓励探索,增强求知欲:学校和家庭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循序渐进,培养良好习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校应从最简单的学习习惯开始,例如:按时上课、认真听讲,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制定计划,不要急于求成:家长应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从简单的学习任务开始,渐渐地提升难度和工作量,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学习习惯。

及时激励,提高学习兴趣:学校和家庭应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给予适度的鼓励和奖励,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家校互动,齐心协力共进学校定期发布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和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的平台了解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并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学习习惯培养活动:例如参加家长会、参与学习习惯培养的讲座等,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学习习惯培养工作。

2023家校协同培养孩子好习惯心得体会通用

2023家校协同培养孩子好习惯心得体会通用

2023家校协同培养孩子好习惯心得体会通用2023家校协同培养孩子好习惯心得体会通用1时光飞逝,孩子已经小学六年级了,在十年多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路走来,共同成长,共同分享,时间年轮上刻着种种记忆与感受:甜蜜、苦涩、欢笑、泪水…我认为,积极引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务。

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并不是唯一目的,在加上没有升初中的考试压力。

我们要做的就是能否把孩子从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既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对孩子将来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说,孩子上学以来,在学习成绩上我们做家长的并没有给他太多的压力,而是着重培养他的自主意识:如在学习生字时,首先利用复读机,自己先念一遍生字录音,然后再放录音听写,最后自己检查对错,如此反复,可加深记忆。

其次是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意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如把时间具体量化,写作业前,让他自己先设定每项内容所需时间,完成后再记录实际所用时间,每当比预计时间提前完成的时侯,孩子都会有一种自毫感,做事会有时间概念。

培养计划性:如周末完成作业之余,按照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语、数、外的复习。

以上种种我们并不强迫他接受而是通过关注孩子,与之协商,同时及时调整不妥的地方,尽量使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思想情操: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不仅学习好,更需要家长有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思想情操。

首先我们高度重视的是培养孩子的诚信观,其次教育孩子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懂得感激他人的辛勤劳动,同时鼓励孩子热心帮助他人,多为他人着想。

我们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思想情操,就是培养孩子抗击打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强健身体、放飞心灵:每周末如时间允许,我们都会带他去郊外玩耍,爬山,涉水,捕鱼虾,逮蚂蚱,摘野果,或是只在田间漫步,呼吸新鲜的空气,远离都市的喧嚣,在绿野山林间自由的跳跃、奔跑,接近自然,愉悦身心,放飞心灵。

当周一到来时,让孩子愉快的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家校协同教育机制,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建立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增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信任,及时沟通,促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使教育更具一致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帮助小学生们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所谓习惯,指由于长期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化成自动化的一些行为模式。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自我操控性差,意志力不高,认识水平较低,若教师和家长不注意,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就有可能固化为不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毋庸置疑,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培养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学生整个教育阶段乃至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因而我考虑建立一个家校社协同教育机制,应用该机制着力与家长携手共同为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发挥传统家校社协同教育多通道的优势
1.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老师、家长相互交流信息一个良好平台。

达到相互理解支持、共同教育学生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家长会。

学校向家长通报其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家长可以向教师具体了解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在班集体的生活习惯,并提供某些教育上的支持;家长会还可以为家长之间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同时,学校也可以家长会为契机,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寻找更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2.家访或电访
家访可以使教师与家长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交谈,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家访向家长通报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督促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电访是家访的延伸,它比家访更快捷、方便,是家访的必要补充。

3.家校联系本和传阅本
家校联系本可以涵盖学生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等等。

家长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和确定沟通的内容,以书面语言为手段进行畅所欲言,每周一次的家校联系本可以增强教育的透明度和实时性,使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成长轨迹。

它可以调动每位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并且使每位参与者在联系过程中增进了解。

传阅本把学生在学校中做的各种各样的作业,张贴在传阅本上.带回家中,家长不仅能看到自己孩子的情况.还能看到孩子同学的学习情况。

传阅本是集作业展览、习作展评、亲子交流、家校互动、成长记录的综合性见证。

4.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渠道,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协同的纽带。

家长委员会可以发挥家长的集体智慧,可以有效利用家长资源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促进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家长委员会在家校协同中具有桥梁、教育、管理、助学、研究和评估等作用。

5.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通过家长学校,学校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理念,推介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

剖析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危害,从而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帮助家庭提高教育能力,使家校协调一致,产生积极的协同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6.家长信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家长信箱可以采用电子邮箱形式来实现。

家长可以通过家长信箱与老师商讨自己子女学习、生活的有关问题,可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特别是一些与家长存在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可能需要通过家长信箱来收集。

通过开展家长信箱的解答活动.可以加强家校的相互配合,促进家校协同的良性发展。

7.学校开放日(家长开放日)
学校开放日(家长开放日)是学校在预定时间。

有目的、有准备地请家长来校参观或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综合性活动,它可以让家长更多了解学校概况和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

开放日活动一般包括评教评学、请家长进课堂听课、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汇报及获奖作品汇报表演等。

8.校报校刊
校报校刊是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既是学校的信息平台和文化视窗,又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的桥梁。

校报校刊进入家庭,可以促进家长参与教育。

可以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新举措与新思路以及学生的智慧与情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报校刊也由传统的纸质报刊逐步走向网络化,依托校园网上,将校报校刊的电子版上传到网站上供读者阅览。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道的便捷
信息技术的家校协教通道主要采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家校协同教育,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双向互动,交流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实现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全方位互动沟通。

1、社会性软件
在家校协同教育中比较普遍应用的社会性软件主要有博客、QQ、BBS、MSN、e—Mail等。

(1)博客
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新的网络交流的社会性软件。

在家校协同教育中,教师、家长、学生通过班级博客社群构建网上的学习型生态环境社区。

通过博客,家长和学生可以了解教师的观点和教育思想,对教师的教学,围绕主题思想进行各种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指出教师教学的不足以及提出改进建议等.教师可以根据家长、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或教学策略。

通过博客的互动与协作,可以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仅为自己积累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也可以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得到启发,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可以使博客社群成员之间加深了解,可以使老师和家长更了解学生的思想,缩小彼此之间的代沟。

博客可以作为教学评价工具,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做出及时的、综合的和更全面的评价。

(2)QQ
QQ是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软件,具有信息即时发送和接收,
语音、视频面对面聊天,在线、离线文件传输,群共享上传、下载文件、QQ 邮箱等主要功能。

QQ还具有移动QQ、3G QQ服务,将手机完全与电脑端无缝连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与协同。

在家校协同过程中建立班级家长QQ群,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可以通过QQ群相互沟通交流.协同做好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工作。

(3)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属于异步通讯工具,通过BBS建立家长论坛、班级论坛,家长可以
和学校、老师进行协同沟通;此外,还能为老师、家长和学生提供课件、教学案例、多媒体素材等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互动和共建共享。

(4)MSN
Messenger是一个即时消息发送接收工具,可以进行语音通话,还可以
使用摄像头在Net—meeting中进行视频交流。

同时,MSN Messenger还把电子邮件、IP电话、PDA等诸多传统的、非传统的通信手段整合在一起,作为即时通信的一部分。

三、注意问题
应用家校社协同教育通道是多样性的,单一通道很难达到效果.为了提高通道的效益,各种通道必须综合利用。

但是社会的复杂性注定应用家校社协同教育通道也存在如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校方面
由于教师的观念、时间与精力、协同能力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等的限制,部分教师喜欢采用传统通道或者只采用QQ群与家长进行沟通,因此,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通道的优势。

建议:
(1)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学校管理者应提高教师对家校社协同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传统与基于信息技术的通道方式有机地整合,加强对教师进行协同教育能力、技巧以及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2)发挥学科老师的作用。

在班主任统筹班级管理的同时,学科老师则根据学生的特点,挂钩到几个学生中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协同活动。

2.家庭方面
由于家长工作繁忙以及信息素养的参差不齐,家长参与度不高,平台使用率低;他们不喜欢在平台上留言,喜欢通过电话或QQ与教师沟通。

建议:
(1)提高家长的协同教育理念。

学校可以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学管理的决策权,如参与教学改革、参与教师的评价与聘任、参与教材和教辅资料的选择等。

(2)提高家长的信息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等各种形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来提高家长的协同技能和信息技术水平。

3.社会方面
(1)改善和净化社会教育环境。

全社会加强责任感,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教育秩序,严厉打击违法经营活动,强化社会治安,净化社会风气。

(2)健全和完善青少年思想教育制度,
国家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法、知法、懂法,并自觉守法。

(3)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让全社会的一切教育力量都来参与青少年教育工作,形成青少年思想教育共同体,以此推动和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家校社协教在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上,起到了积极辅助的作用,家长更了解学生在校的各方面情况,家校协同的教育得以更方便的落实,在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交流上,增进了相互信任和合作的情感,让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