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黄土高原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中图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7.5 黄土高原1
师:那这么厚的黄土堆积在这里,会形成怎样的地貌景观呢?从地貌景观的观察中,我们看到黄土高原的地形是怎样的,自然植被多不多呢?
师:我们用拳头简单来区别塬、墚、峁。
3.地表特征:
师:从课件的图片中,我们发现黄土高原的地表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回答。
生:地表植被很少,黄沙漫漫,有点荒芜。
师:从上述的自然环境特征中,我们可以得出,在自然条件下,黄土高原地区就很容易产生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自古以来,也是人口集中的区域,有没有一些人类活动会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呢?
课件播放图片和文字材料,进行讲解。
课件小结:
水土流失的成因
师: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那水土流失会带来哪些严重影响呢?表层肥沃的土壤被冲刷走了,会产生什么后果?降水季节不均匀,会产生哪些自然灾害?
(二)讲解新课
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课件中插入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黄土高原的位置,并播放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找到黄土高原的范围。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课件插入三张地图:黄土高原范围图、中国行政区(局部图)和中国地形图(局部图),引导学生读图析图,完成导学案的填空题。
课件讲解。
课外拓展:
师:大家知道黄土高原的黄土有多厚吗?这么厚的黄土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课题:黄土高原(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讲解的内容是我国的黄土高原,一个生态脆弱的区域。上学期学习我国的地形区时,学生对黄土高原有初步了解。
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治理的区域,《黄土高原》是我国区域地理的重点内容。通过读图读文字材料的方法,认识黄土高原的概况,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更重要的是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应如何做好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7篇)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7篇)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
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
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地图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数理比较、讨论归纳等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一段景观录像,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
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1、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设问:①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物.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②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从气温角度来分析。
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
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2、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景观名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对应地名全年降雨量气候特征3、教师活动: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学生读图回答: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黄土高原教案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现状。
2.初步学会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脆弱的生态环境。
4.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
5.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分析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2.对黄土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方法探讨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生态建设。
三、教学难点造成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五、教学准备教师教案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设计【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1.新课引入:直接引入,请同学们根据平时的所见所闻,并结合图8.2“黄土高原景观”,谈谈对黄土高原的印象。
既然是跨省区域,就要让学生对它的位置范围有明确的概念。
2.关于对“风成说”的探讨。
这部分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假说,然后读图和文字,分析每条证据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接着分组讨论:“这些证据能不能说明黄土高原的黄土一定是风吹来的?”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让学生分成两派(“赞成派”与“反对派”)进行辩论。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风成说”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教师活动:直接引入,请同学们根据平时的所见所闻,并结合图8.2“黄土高原景观”,谈谈对黄土高原的印象。
学生活动:学生都能够很准确地回答出黄土高原极其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教师总结: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更是它与众不同的所在,今天就让我们师生共同学习这一特殊的地形区──黄土高原。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因此进入学习的第一步,就要安排学生进行活动,明确黄土高原跨越了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
教师活动:“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你们对黄土高原有哪些了解呢?下面就让我们进行信息交流”。
教师总结:学生讲解、介绍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最后的总结归纳强调以下内容:进而问学生:“为什么一看图片就知道这里是黄土高原,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以此来引出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物质──厚厚的黄土引起重视。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15篇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15篇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模板1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初中地理黄土高坡教案15篇
初中地理黄土高坡教案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地理黄土高坡教案15篇初中地理黄土高坡教案模板15篇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黄土高原教案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其环境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3. 黄土高原的特点4. 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5. 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及环境问题。
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黄土高原的地貌、生态环境等画面,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提问学生对黄土高原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授知识点:2.1 讲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2 阐述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2.3 介绍黄土高原的特点。
3. 分析环境问题:3.1 让学生观看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环境问题。
3.2 讲解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4. 讲解治理措施:4.1 介绍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政策。
4.2 分析治理措施的作用及其效果。
5. 小组讨论:5.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黄土高原治理的成功案例及其启示。
5.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6. 总结课程:6.1 教师总结黄土高原的特点、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6.2 强调黄土高原治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7. 布置作业:7.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黄土高原的地形图。
六、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源,收集有关黄土高原治理的案例,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水土保持展览馆或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黄土高原治理工作的理解。
3. 开展黄土高原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如植树造林、清洁河流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
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
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
下面我们看一段电视片断(播放黄土高原的电视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讲授新课]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
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承转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57页活动2题,分组讨论,寻找答案。
第六章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案】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黄土高原(1)【教案】课型新授单位主备人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3—27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及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美丽风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2.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
教学准备:PPT课件和微课等。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伟大领袖毛主席有这样的诗词:“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看着这黄土莽原,也不禁让人发思古之幽情,慨当今之巨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土高原。
欣赏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感受这片土地承载的悠悠千古情怀。
创设轻松的情境。
教学过程这片土地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示代表黄土地文明的图片)黄帝陵(轩辕皇帝庙)、五色土、炎黄二帝的雕塑、半坡氏族人面网纹盆、蓝田人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也是现代革命圣地。
这片黄土地的民风朴实,一如那白羊肚头巾和老羊皮袄的温暖。
还有传唱千古的信天游:用苍凉、哀怨、向往、不屈的声音,带给我们狂放、豪迈、热烈、达观的心灵震撼。
这种天籁之音纵横古今,甚至唱到了至高的殿堂。
这里的民居也非常有特色:因为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干燥,容易开挖,这样的民居节约建材还冬暖夏凉,所以这种穴居方式传承至今。
尤其是“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下沉式窑洞,认识黄土高原的黄土风情:灿烂的文明、高亢的歌谣、激情的鼓乐、特色的衣着,别样的民居(窑洞)等。
了解信天游民乐、现代穴居方式的演变。
感受黄土风情的顺应时代。
联系生活,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号称地下四合院,别有一番洞天,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部里被做了解读。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1 一、课标分析根据中图版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本节需要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地貌景观等知识。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实验法、读图法等多种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本节作为区域地理分析的常用实例,在历年历版本的初高中教材中均有涉及。
在本书中,黄土高原作为第一个区域分析的实例,为后面几节的区域分析做好了铺垫。
同时本节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内容,在历次考试中均占有重要位置。
三、学情分析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对城市、对省份的分析,本节是区域分析的第一节,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区域知识。
对于本节的具体知识,由于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有关水土流失的知识,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上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容达到学习目的。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文字背诵通过率达到85%以上;在无教师指导前提下对给出的地图能够进行黄土高原的辨认以及黄土高原四至的判断。
2、对于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景观的名称及其特点识记率达到80%以上;达到能够自主分析相关地貌形成的原因的高级理解程度。
(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提高自身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原因,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培养自身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3、通过实验分析法,模拟黄土高原三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2、黄土高原三种地貌景观及其分析。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4、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教案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形成原因、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2. 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案、相关案例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1 展示黄土高原地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的特点。
1.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黄土高原吗?谁来说说黄土高原在哪里?2. 自主学习2.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
3. 课堂讨论3.1 提问: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4. 案例分析4.1 教师展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原因。
5. 课堂小结5.2 学生分享学习感悟,提出保护环境的决心。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1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到的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吗?2. 课堂讨论2.1 提问: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3. 防治措施学习3.1 教师讲解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3.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实践活动4.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5. 课堂小结5.2 学生分享学习感悟,提出保护环境的决心。
第三课时:1. 复习导入1.1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吗?2. 课堂讨论2.1 提问: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解决?3. 案例分析3.1 教师展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原因。
4. 实践活动4.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份黄土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一)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有了一番了解的根底上的进一步的学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开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一)知识目标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后果4、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开展观。
一、导入(以黄土高原的图片来导入本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师出示,生代表朗读,生明确目标。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过渡语句:学习一个地方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位置)(师出示图片,生读图找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主要跨越的省区,小组派代表答复,师出示答案)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2、主要跨越的省区: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3、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过渡语句:这么多的黄土是怎么形成的?)(师布置学生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说法)4、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师出示出示图片,生思考“刮得风的方向〞师提问,生代表答复)(过渡语句:专家们到底找到了什么证据证明“风成说〞说呢?)(师布置学生从课本上找到证据,并理解这些证据的所证明的东西)5、证据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第三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第四条证据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黄土高原教学设计1一、课标分析根据中图版初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本节需要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地貌景观等知识。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实验法、读图法等多种方法。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五节,本节作为区域地理分析的常用实例,在历年历版本的初高中教材中均有涉及。
在本书中,黄土高原作为第一个区域分析的实例,为后面几节的区域分析做好了铺垫。
同时本节又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重要内容,在历次考试中均占有重要位置。
三、学情分析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们已经基本掌握对城市、对省份的分析,本节是区域分析的第一节,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区域知识。
对于本节的具体知识,由于学生在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有关水土流失的知识,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本节课上需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从容达到学习目的。
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文字背诵通过率达到85%以上;在无教师指导前提下对给出的地图能够进行黄土高原的辨认以及黄土高原四至的判断。
2、对于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景观的名称及其特点识记率达到80%以上;达到能够自主分析相关地貌形成的原因的高级理解程度。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提高自身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原因,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培养自身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3、通过实验分析法,模拟黄土高原三种地貌的形成机制,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介绍至少三种水土保持措施,并分析其效果;
-论述生态环境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提出自己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建议。
3.设计一份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调查问卷,不少于10个问题,旨在了解人和调查结果。
3.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围绕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展开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实践体验:结合学校周边环境,设计水土保持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直观感受。
5.反思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使用地图、地形图等工具,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5.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思考如何为家乡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提高他们的学科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的理解,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学习内容,绘制一幅黄土高原地区的地形图,标注出主要的地貌类型和地理位置,并简要说明各类地貌的形成原因。
《黄土高原》教案1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资料搜集和阅读水平。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黄土的形成原因,初步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及成因,培养学生探究和综合分析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特征教学难点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成因和黄土层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以阿宝的家乡黄土高原导入本节课。
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三、前置学习:请同学们欣赏图片,然后谈谈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媒体出示图片)四、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1、找出黄土高原的四至点;2、找出黄土高原所跨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3、找出黄土高原附近的主要地形区。
合作探究二黄土高原有哪些特征呢?合作探究三黄土高原有哪些地貌景观?这些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借助图片讲解四种地貌的成因合作探究四这么多的黄土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⑴让学生读课本P26阅读材料“风成说”的内容。
⑵教师借助黄土形成示意图讲解黄土高原黄土层的形成过程。
⑶出示“风成说”的证据,让学生讨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地理知识?学生回答后,教师多媒体出示板书设计并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理解了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明白了黄土高原的特征及地貌景观和成因;理解了黄土高原黄土层的形成过程。
板书设计:华夏文明的摇篮位置、范围地貌类型及成因黄土的形成过程六、当堂检测:1 . 黄土高原东起______西至_______ 南至_____北至_______,跨越了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 等省级行政区。
黄土高原(一)教学设计[1]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教学设计邯郸市新兴中学李粉玲【设计思路】本节是一个跨省的自然区域,突出强调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而对当地的人文民俗风情介绍无多,所以要根据教学要求,优化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设计。
本节基本按照自己新授课教学模式:“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达标检测”,这四大环节来组织课堂教学。
具体教学步骤:第一步运用直观教学法,展示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简短视频,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第二步运用读图法,通过指图认图绘图等活动,整合教材,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完成黄土高原位置、范围、主要景观、成因等较简单的概况知识的学习。
第三步承转过渡:展示图文资料,以黄土窑洞知识为承转,激发学习兴趣,并为后面合作探究问题做铺垫;第四步,以乡村景观为问题情境,合作探究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结果,第五步,讨论沟壑纵横景观的形成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
第六步,运用所学,能力迁移,分析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共同自然原因。
最后是达标检测,巩固所学。
本节知识密度大,讨论展示多,占时长,需适时引导,加强课堂调控。
【课标要求】1.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4、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的第一节。
黄土高原是空间尺度较大的跨省区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的自然区域,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惟一一个地形区。
教材没有涉及文化底蕴丰厚的文化层面,而是侧重于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既有前面所学区域的一般学习方法,考察读图用图能力,又通过该区域的突出特征,即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学生深刻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认识到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会学习地理对终身发展的有用性,从而树立正确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初中地理 黄土高原 教学设计(施教案)
【学生活动】
1.思考治理措施
2.观看视频,收集整理治理措施并自由发言分享。
【活动意图】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了解黄土高原近几十年的改造过程。既能够借助视频更加具象地了解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又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黄土高原的治理成效。
三、课堂升华与总结
【教师活动】
1.播放黄帝陵、黄土高原治理前后的对比图片。用数据展示黄土高原治理所取得的成效。
1.观看视频,了解黄土堆积成因。
2.根据视频内容,组织语言,自主发言分享黄土高原黄土堆积的成因。
【活动意图】通过视频播放黄土高原黄土堆积的成因,给同学们更加直观生动的展现,有助于同学们更加具象地理解“风吹来的高原”这一说法。
环节三:观察图片,认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高原”
【教师活动】
1.在这样的黄土地貌上,黄土高原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地貌景观,分别是黄土塬、黄土墚和黄土峁。展示三种景观的图片,引导同学们发现三种景观的区别和联系,归纳特点。
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3月主备人:授课人:总第1课时
课题
黄土高原
课型
新课
教学内容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和水土流失
第1课时
黄土高原
素养目标
1.区域认识:能够在地图中找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清楚认识到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
2.综合思维:能够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结合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要素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思考水土流失的危害;并能从问题出发,提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
【活动意图】播放歌曲“黄土高坡”,渲染课堂氛围,带领同学们进入课堂。展现黄土高原地方文化特色的图片,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节黄土高原【课题】第六单元第3 节黄土高原(第2 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2、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说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了解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重点)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本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其开发要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相协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2、说出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教学难点:结合实例分析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从而使学生分析出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教学模式】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1)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点是什么?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什么?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样治理黄土高原?【设置问题、自主探究】出示黄土高原的人们怎样看待水土流失的视频。
出示问题:怎样治理黄土高原?[学生归纳回答]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修堤坝和小型水库。
【能力提升】出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图片。
出示问题:怎样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在坡脚,陡坡,缓坡分别怎样治理?黄土高原是不是应该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学生探究后回答]坡脚修挡土坝,陡坡植树种草,缓坡修梯田。
黄土高原是不是应该全部退耕还林还草?不是,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缓坡地可以修建梯田。
师小结:所以在治理黄土高原时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承转】:现在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成就最突出的就是南小河沟。
大家默读24 页阅读材料。
出示南小河沟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黄土高原成功治理的案例。
黄土高原初中地理教案
黄土高原初中地理教案黄土高原初中地理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土高原初中地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土高原初中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地图分析,初步认识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和意义;2.结合资料认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并能举例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3.掌握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黄土高原的形成;4.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流失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阅读、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2.利用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3.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并认识应对措施;4.通过课堂活动、课堂练习。
增强学习兴趣、落实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落实学生对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地理差异观;通过了解黄土风情,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通过区域环境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小组合作学习,激活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热情,并锻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2.水土流失的成因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播放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信天游》视频,让学生感受黄土风情,通过视频简单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状况。
讲述:歌词以及视频画面有简单介绍了当地的一些景观,今天我们就一齐走进黄土高原地区,了解该地的位置范围、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地貌特征、环境问题以及措施等,学习任务比较多,希望我们能通过图片结合自己拥有的地理知识,分析学习地理现象。
[讲授新课]板书:一、文明的摇篮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23-25页的内容,文本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共同归纳主要的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节黄土高原
【课题】第六单元第3 节黄土高原(第2 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2、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
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说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了解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重点)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本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其开发要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相协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2、说出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教
学难点:
结合实例分析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从而使学生分析出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教学模式】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思考:(1)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点是什么?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什么?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样治理黄土高原?
【设置问题、自主探究】
出示黄土高原的人们怎样看待水土流失的视频。
出示问题:怎样治理黄土高原?
[学生归纳回答]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修堤坝和小型水库。
【能力提升】出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图片。
出示问题:怎样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中
遇到的问题?在坡脚,陡坡,缓坡分别怎样治理?黄土高原是不是应该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学生探究后回答]
坡脚修挡土坝,陡坡植树种草,缓坡修梯田。
黄土高原是不是应该全部退耕还林还草?不是,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缓坡地可以修建梯田。
师小结:所以在治理黄土高原时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承转】:现在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成就最突出的就是南小河沟。
大家默读24 页阅读材料。
出示南小河沟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黄土高原成功治理的案例。
出示黄土高原今夕对比视频。
然学生更直观,深刻体会治理后的黄土高原所发生的巨大
变化。
【承转】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古老的黄土高原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大家是
否知道,在这古老的地层下还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合作探究】出示黄土高原矿产资源分布图。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四个问题:据图说出:
1、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是什么?此矿种有哪些特点?
2、找出主要的矿产地并说出他们分别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
3、本区发展煤炭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4、找出经过黄土高原的主要铁路线有哪些?并说一说它们对当地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
有何作用?
[学生分析地图,归纳回答]
1、据图回答:主要矿产为煤炭,特点: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埋藏浅,多为露天煤矿,
被称为乌金高原。
2、据图说出,山西:大同,阳泉,平朔。
陕西:神府。
内蒙古:东胜。
3、有利条件: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4、主要的铁路线:陇海线,包西线,同蒲线,太焦线。
作用:促进当地能源的开发和经
济的发展。
【承转】这些丰富而优质的煤炭是怎样被输送出去的?
【生总结回答】
煤炭资源的输送方式:铁路、公路运输,传统。
火
力发电,煤液化气,新方式
展示煤炭输出的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
【承转】黄土高原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正源源不断的向其他地区输送煤炭和电力, 请同学们比较。
【能力提升】
对比分析: 想一想: 把煤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出去和将煤转化成电力和煤气输送出去相比, 谁更有优势, 为什么? [比较分析,归纳回答]
(1) ) 减轻了铁路和公路的交通运输压力。
(2) ) 有利于保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3) )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经济
【知识梳理】
能源基地
【课堂小结】
建国几十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衷心的的希望古老文明的黄土高原, 明天-山川秀美, 人民富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更加美好灿烂。
【随堂练习】
1、下列对黄土高原煤炭资源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储量丰富
B 、 煤种齐全
C 、 埋 藏深
D 、 品质优良 2、黄土高原的能源输出方式中,不会采用的是 (
)
A 、依靠铁路、公路运输
B 、煤转化成电力送出去
C 、煤转化成煤气送出去
D 、利用黄河河道进行运输
3、下列不属于山西省的特大型煤矿是 ( )
A 、大同
B 、平朔
C 、 阳泉
D 、神府
4、下列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A、在塬面上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
B、在缓坡地修筑梯田
C、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D、在沟谷地带修建淤地坝、小型水库
二、读黄土高原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形区名称是———,该地区地表景观的突出
特征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C、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
(2))、该地形区的这种地表特征,是由于————严重造成的。
(3))、为加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所采取的治措施有哪些?——————(请至少
举出两点)
(4))、当前,正在该地形区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结合图说说这里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