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孔子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优秀16篇)
孔子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优秀1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孔子教师心得体会和方法(优秀16篇)撰写教师心得体会是一种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自我审视和总结。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范文(2)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范文(2)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范文篇三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教育的任务重在德教。
在奴隶制崩溃的春秋时代,官学衰废,私学兴起,思想流派随之产生,法家,道家,儒家先驱人物出现,宣传各自的主张。
孔丘是儒家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改良,试图利用教育的力量改良社会。
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体系,并流传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华教育的主流,他主张自觉修养德行,树立了优秀教师的典范。
他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
他提出了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
力求走中庸之道,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
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大浪淘沙以后,孔子的德育精髓已经深深渗透在中华民族千秋万代儿女们的灵魂之中。
一、孔子的德育思想孔子,鲁国陬邑人,生活在春秋末期,孔子三岁父逝,母亲颜徵迁居曲阜闕里,家教中重视对他的礼仪之教。
当时,鲁都曲阜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文化中心,保存着西周的传统文化,但是由于社会的动荡,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
在思想意识上,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
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贤思想都有发展,时代变化给孔丘的教育思想以深刻影响。
(一)重视德育的作用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教育中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
加强感化性的礼教。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就是说: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用礼教整顿风俗,人民就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与领导。
所以,对人民进行整治伦理说教,转变人民的思想,有助于国家社会进行自上而下的整顿,朝着恢复周礼的政治目标前进。
如今,我们的社会正在呼唤德育的回归,中国人的文明程度正在走向衰退,比如:一些人在电影院,公共汽车,候车大厅,候机大厅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一些人为了利益,不顾后果,不顾他人及后代,如: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仍然有人屡屡触碰这根红色道德底线:饭店里面地沟油依然泛滥,粮食中的农药严重超标,从前人们爱吃新米煮的米饭,喝新米熬的粥,如今连农民自己家留下来专门供自己吃的新米也不吃了,他们都知道,米里面有毒,需要放置几个月以后才能吃。
关于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3篇
关于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3篇《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仔细品味。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关于教师学论语心得体会范文1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全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
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足见孔子对当时教育的贡献。
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
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
特别是“学思结合”和“温故知新”已成为人们长期遵循的学习规律。
新的课改确立了鲜明的课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我们知道教师的一切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学思结合”;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这就离不开“温故知新”。
只有这样,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天课改新理念其实是对《论语》中有价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
读孔子教育观的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教育就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而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观对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孔子的教育思想,我深感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以下是我对孔子教育观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应以德为先孔子认为,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使他们在德行方面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认为这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石。
他说:“君子以德行为先,而以才能为次。
”这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他们在德行方面达到高尚的境界。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需要将德行教育放在首位。
一个人如果只注重才能的培养,而忽视了道德修养,那么他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害群之马。
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在德行、才能、身心健康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孔子提倡“因材施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在《论语》中,孔子曾对颜回、子贡等弟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现代社会,教育也应当注重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能,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这些特点,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
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注重实践,学以致用孔子强调实践教育,认为学习要注重实际应用。
在《论语》中,孔子曾告诫他的弟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掌握。
在现代社会,实践教育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育者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四、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孔子提倡终身学习,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追求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
孔子教育思想理论_孔子的教育理论学习心得
孔子教育思想理论_孔子的教育理论学习心得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他一生教育实践的结晶,反映了教育的本质。
那孔子教育思想理论是怎样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教育思想理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教育思想理论针对学生性格差异,进行因势利导。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他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着透彻了解,教育很富有针对性。
如子路问孔子听见正当的事要不要立即付诸行动?孔子的回答是,有父亲兄长在跟前,岂能闻风而动?冉有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让闻风而动。
公西华感到难于理解,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冉求性格柔弱,办事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因而鼓励;子路性格鲁莽,风风火火,冲冲撞撞,需要降温。
针对学生的爱好差异,培养多向人才。
孔子很重视发展学生的爱好专长,如他对有代表性学生的优势归结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先进》)他认为“雍也可使南面”(《雍也》),德行突出的仲弓可以当君王;善于政事的子路可以管理军政,“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公冶长》);善于交际的子贡可以从事外交,等等。
针对学生的实践差异,陆续推向社会。
如:“子使漆彫开仕。
对曰:‘我斯之未能信。
’子说。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雍也》)。
针对学生的工作差异,跟踪继续教育。
如“子游为武城宰。
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雍也》)给子游以重用人才的启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先进》)对冉求以必要的警告。
由此可见,孔子从各个方面运用“因材施教”原理教育学生,做得很主动。
孔子的感悟和心得
孔子的感悟和心得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之一,他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观察与思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感悟和心得。
以下是关于孔子的感悟和心得的文章,略有删节: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他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入观察,归纳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哲学思想。
他的一系列思考使他不仅仅成为了一个聪明的思想家,更成为了后世所崇拜和追随的伟大圣人。
首先,孔子的思想强调人伦关系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人修养的核心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他强调孝顺、敬老、友善、宽容等道德品质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是相互关注、照顾和尊重的体现,只有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人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其次,孔子的思想非常注重道德修养和自律。
他强调要做到言行一致,讲求诚实守信,不虚伪和虚荣。
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认为个人修养的核心是建立在诚实、正直、公正和谦卑的基础之上。
他不仅要求自己达到这种品质,更要求每个人都能够尽量恪守这些原则。
此外,孔子的思想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他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尊重,通过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他反对过度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的行为,主张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以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孔子的思想还着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提升自己的素质。
他提倡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智慧、品德、体魄、劳动等各方面,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
他还主张教育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孔子的一系列思考和观察,都是建立在他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和观察之上的。
他的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对于现代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总之,孔子的感悟和心得集中体现了人际关系、道德修养、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教育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不仅为古代的中国社会提供了指导,也为当今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借鉴。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提出了许多与当代教育依然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教育理念。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提出了“自学不逾时”、“学而时习之”、“敏于事而慎于言”等一系列与学习方法有关的教育理念。
这些理念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了学习的方法。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长期的积累和习得过程,需要不断地反复练习和实践。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中,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孔子提出的学习方法至今仍然对现代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注重了教育的基本功和基础教育。
他提出了“诗、书、礼、乐”等教育内容。
在孔子看来,诗歌、书籍、礼仪和音乐是培养人的基本功的重要途径。
通过诵读诗歌和经典书籍,学习礼仪和音乐,可以使人们不仅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这些基础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孔子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他提出“为政以德”、“仁者爱人”等教育理念。
在孔子看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够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了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这对当代教育也提出了重要的启示。
孔子提出了“以教学为真事”、“唯仁”等教育理念,强调了师德和教育的人文关怀。
在孔子看来,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以真诚的态度去对待教育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才能够把道德和知识传递给学生。
孔子还提出了“唯仁”的教育理念,强调了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差异化教育。
这些理念对于现代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范文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范文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的至今仍被我国教育界沿用。
接下来店铺给你整理了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范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范文篇一对于孔子的思想,一般认为“仁”是其核心,相关讨论也较为充分。
其实,孔子思想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时”。
由于学界对孔子思想中的“时”还不够重视,讨论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
孔子是依时而定的“圣之时者”孟子曾对几位享有盛名的历史人物作过评价:“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孟子·万章章句下》)伯夷就是商末不恋王位、反对战争、不食周粟的孤竹君长子,他被作为清正廉洁的楷模。
伊尹是辅佐商汤伐桀立国的阿衡(宰相),后又辅佐三位商王,以敢担当、堪重任而著称。
柳下惠是鲁国的贤大夫,以宽厚仁和而知名。
对于孔子,孟子作出了“圣之时者”的评价。
所谓“圣之时者”,就是说孔子能够不拘泥于成规,能相机行事、依时而定。
因此,孔子是金声玉振的集大成者。
实际上,孟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来源于孔子自己的主张。
孔子在《论语·微子》中对被称为贤人的伯夷、叔齐、柳下惠等人的德行作过褒奖有加的评价,但谈到自己时却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这里的“无可无不可”,说的是万事万物没有什么绝对不变的,可与不可看起来是相互对立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的统一。
也可以说,孔子是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的,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转化,一切都应相机行事、依时而定。
《论语·里仁》中还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怎样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样合理恰当就怎样去做。
对孔子而言,一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切都要顺应时势,相机行事,择善而从,力求得体,以获得最佳效果。
孔子的教育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孔子就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深受孔子教育思想熏陶的当代人,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对孔子的教育心得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体会。
一、教育是立国之本孔子认为,教育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因此,他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接受教育。
这种观点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体现了孔子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才的尊重。
在我国历史上,教育一直是立国之本。
从古代的“学而优则仕”,到现代的“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始终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
正如孔子所说:“教育者,民之先也。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二、德育为先孔子强调,教育要以德育为先。
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是立身之本,是成就事业的基础。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德育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他提倡“仁爱”、“孝悌”、“忠诚”、“诚信”等传统美德,认为这些美德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更应该铭记孔子的教育思想,将德育放在首位。
我们要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因材施教孔子提倡因材施教,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孔子对教育公平的重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教育者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
四、注重实践孔子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他主张“知行合一”,强调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当代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我们要教育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孔子的教育思想2篇
孔子的教育思想2篇第一篇:孔子的教育思想-以仁为核心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被后人称为“仁爱教育”。
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对教育的最高追求。
在孔子看来,仁爱是一种人格的品质,同时也是一种道德的准则,是人们应该遵循的价值观。
孔子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和品德,使人成为有道德修养、有责任感和有良好行为的人。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仁爱之心,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孔子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人际关系。
他曾说过:“教育不传道,何以传宗接代。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深远影响和传承性质。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从小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教育,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也非常重要。
孔子主张以“言传身教”为主要方式,通过言教和身教相结合,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他认为,言教可以给予学生知识,而身教则可以让学生从师长的榜样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在实施教育中,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启发和引导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灌输。
他主张“学而时习之”,即学习知识后要经常复习和巩固。
同时,他也提倡学生要善于思考和探索,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获得真知。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以仁爱为核心,注重品德培养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他强调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教育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后来的教育家和学者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第二篇: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实践”为基础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其教育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实践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他认为,实践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关键途径,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首先,孔子注重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他认为,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的启发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的启发
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更好地学习新知识,首先要了解过去的知识和历史,建立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
当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知识体系越来越完整,这样就能更好地应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意味着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我们可以让自己更加熟练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反复训练,以加深印象和提高技能水平。
孔子强调“中庸之道”,这就是避免极端思维,不要追求过多的任何一方面,而是要遵循一个中间的道路。
这一理念提醒我不要走极端化的思路,而是要保持平衡、稳健的态度。
孔子提倡“仁爱”,他认为对他人的爱和尊重,对道德的追求,能使人们更友好、更团结、更有爱心。
这一思想启示我做人讲究仁爱,不但要关心自己的幸福和利益,也要关心他人的感受和利益,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秩序。
孔子的教育思想还包括“博爱”,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所有人,不论他们的文化、背景和信仰。
我们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的价值和观念,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和谐。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们可以学习的珍贵财富。
从他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教育和人类事业的高度热爱和责任感,这启示我要在学习中保持虚心、努力、坚强的态度,不断地实现自己、改善自身,积极投身于建设和谐的社会和美好的未来。
孔子七大教育思想观点总结
孔子七大教育思想观点总结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他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观点。
以下是孔子七大教育思想观点的总结:1. 尊师重道:孔子认为教育的核心在于尊重和崇拜教师。
他强调学生应该尊重老师的地位和知识,同时老师也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他提倡师道尊严,将教育视为师德问题,并将其与治国理政相结合。
2. 以德育人:孔子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他强调德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质和行为,学生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他倡导"君子修身,以安百姓"的思想,将教育作为培养优秀人才和贡献社会的手段。
3. 教育人性:孔子主张教育应该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力,只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就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和潜能。
他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 实用主义教育:孔子强调教育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他强调知行合一,认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他提出"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著之者"的教育观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5. 求真求实:孔子注重对事实的观察和实证,他主张学生应该基于真实的现象和情况进行学习与思考。
他强调实事求是,反对虚浮和空洞的学术讨论。
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要求学生在行为上具备诚实的品质,并以实际行动来践行价值观念。
6. 启发式教育:孔子主张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他认为教师应该起到指导和启发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他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主张教师应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7. 终身学习:孔子认为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应该只局限于学生时期。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2篇)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被奉为经典,对中国教育乃至全球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触动,总结了以下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孔子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
孔子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人自觉地追求德行,修养自己的品性。
在他的教育中,德性是立身立学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修养。
孔子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他认为一个品性高尚的人可以推动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孔子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他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再次,孔子教育思想强调以身作则,注重教育者的修养。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以身作则,教育者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
他说:“能人之易举也,其难者乎?”,教育者本身必须具备高尚的品行和深厚的学识,才能真正影响学生。
因此,孔子强调教育者需要进行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以更好地影响和引导学生。
最后,孔子教育思想注重实践与经验的结合。
孔子强调“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人才能够真正增长知识和修养。
他提倡“学以致用”,注重学以致用的实际效果,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深感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
只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德行高尚、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才。
同时,孔子教育思想也给我提供了一种教育方法和导向。
在实际教学中,我努力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我重视实践与经验的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深深影响了我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孔子的心得体会(优秀10篇)
学习孔子的心得体会(优秀10篇)学习孔子的心得体会篇1我认为孔子的教育作用观就是“教育是和政治分不开的,教育工作就是政治工作的一种形式”、“孔子之努力于教育,也就是为培养自己的实力,作为政治资本,以便更有效地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基于这一目的,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把教育和人口、财富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
他认为老百姓应该受教育,这些思想又比奴隶制时代前进了一大步。
孔子承认知识和道德都是要靠学习培养出来的,教育是形成人的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因而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的“有教无类”主张,也是从“性相近”的思想源出的。
作者在书中指出,“注重启发民智,使当时学术下庶人,把文化教育从‘官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有极大的进步作用”。
书中认为,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观点,是孔子对“学”的分类,并认为孔子的这一思想否定了人人都能学习向上的普遍性,是不正确的。
而孔子对于“教”的态度,则是主张“有教无类”。
他的“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精神,是我国教育史上宝贵的传统。
学习孔子的心得体会篇2孔子善于采用依时处事的方法在《论语》等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孔子在处理问题上灵活采用“无可无不可”、依时处事的例子。
一是孔子拒见阳货的例子。
据《论语·阳货》记载,执掌鲁国大权的季氏家臣阳货想会见孔子,孔子不愿见他,他就先送去一个煮熟的小猪作为礼物。
根据春秋时期的礼节,接受礼物的士人应该亲自前往馈赠者家里拜谢对方,但孔子不愿见阳货,就“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就是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谢。
虽然孔子在路上还是遇到了阳货,但不管如何,孔子这样做,正体现了他依时处事的灵活性。
二是孔子见南子的例子。
这件事在《论语·雍也》中有记载。
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貌美风流,虽名声不太好,但她却一心要见孔子。
这是孔子在卫国遇到的一件麻烦事。
在一般人看来,孔子不应见她,因为去见一个绯闻不断的女人有失斯文,孔子的弟子子路就竭力反对。
但孔子却出人意料地去见了南子。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
孔子强调“教”和“学”。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和培养能力。
而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孔子提出的“教学相长”的观点,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共同成长。
他主张以爱心和耐心的态度对待学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注重“仁”的教育。
孔子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其道德修养,而“仁”就是最高的道德价值。
他认为,只有具备“仁”的品质,才能为社会做出真正的贡献。
孔子提倡以“仁”来对待他人,以慈爱、宽容和正义的态度与人相处,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他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尊重和帮助。
孔子也强调了“礼”的教育。
他认为,人应当遵守社会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尊重他人,谦虚有礼,以礼待人。
他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以塑造自己的人格和提升社会地位。
孔子认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礼仪修养,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孔子还强调了“学以致用”。
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他提倡实践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他也鼓励学生通过实践中的错误和困难来积累经验和成长。
孔子强调“学问之道”。
他认为,学问应当以道德修养为根本,同时也要注重宽广的视野和全面的知识。
他主张学习各种学科和艺术,不局限于某一领域,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才能。
他认为,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人们可以获得智慧和成就。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道德修养和实践的综合教育理念。
他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以推动社会和谐与文明为使命,对于现代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的启发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我的启发一、教学思想1、有教无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要严格要求,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
对于学困生,我们不能歧视,反而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其多一些辅导、多一些关心,使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使其在各方面都取得一定的进步。
2、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对于调皮的学生,应该主动引导,鼓励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应该为其制定习惯培养计划,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对于学习认真的学生,要为其在知识上多加辅导、在方法上多加指导,还要督促其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全面发展。
3、启发诱导。
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寻找方法和培养能力。
因而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要注重知识前后的联系、思考的方法和探索的意识,要注重对其进行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观1、学而时习。
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的。
刚开始学习的知识,相当一部分很快就忘掉了。
只有复习、时常复习、按照遗忘规律复习才能够强化记忆。
所以在教授相关知识后,我们应该按照遗忘规律在课外时间对学生督促复习,这样的复习效果会比较好。
2、学中有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而学习不仅仅是记忆,更有思考和应用。
学习是应用的储备,应用是学习的拓展,思考则是把两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就算是记住了很多知识点,还是不会用;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感觉知识匮乏,没有东西可以用啊!只有学思结合,才能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3、每日三省。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学习上也应每日三省:早上睁开眼睛,先把一整天的事情做一个小小的计划;中午则要总结上午并规划下午;晚上就要总结一天的得失。
这样长久坚持,必定会有较大的进步。
三、教师观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耐心的教导学生。
《论语》中的教育心得——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孔子在教育实践 中,身体力行 “有教无类”的 理念
孔子认为教育的 目的是培养德才 兼备的人才,而 不是为了追求功 名利禄
孔子提倡“因材 施教”,针对不 同学生的特点进 行有针对性的教 育
诗教与乐教
诗教:通过诗歌 培养道德情感, 提升个人修养
乐教:借助音乐 陶冶情操,净化 心灵
教育实践:注重 实践,提倡因材 施教
《 尽 单
教 心 量 击
言此
论 简 处
育 得 意 输
XX
——
赅入
语 的 你
阐的
思 述 正
观文
》 点 ,
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想 字
中 是
您
汇
与 孔 思
想
的 的
提
报 人 :
实 子 炼
教 ,
践 的 育 请
壹 目 录 标 题
肆
育 实 践
孔 子 的 教
贰
育 理 念
孔 子 的 教
伍 育孔 影思子 响想的 的教
叁
育 方 法
孔 子 的 教
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教育者应该鼓励受教育者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通过启发诱导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举一反三
孔子提倡举一反 三的教学方法, 即通过一个例子 来推导出其他类 似的例子,以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知识。
孔子常常使用比 喻和类比的方法 来解释抽象的概 念,让学生通过 具体的例子来领 悟其中的道理。
启发式教学: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家长应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培养 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材施教: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差异,选择 合适的教育方法。
孔子教育思想读书心得5篇
孔子教育思想读书心得5篇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下面是带来的有关孔子教育思想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孔子教育思想读书心得1假期里,再一次拜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使我在思想上又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师喜欢教育教学工作。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
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
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现,使学生完全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
生本教育最主要是注重教学的交付,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它是一种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创设一个优良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的个性、想象、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发挥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或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
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变“师本”为“生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引导者,而且要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努力引领学生去生产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最后让他们成功地解决问题。
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
而孩子一旦全情投入,那收获一定是丰硕的。
生本教育,一种美好而理想的境界。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一理念,它也将成为我们今后不断追求与努力的目标。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也称孔夫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化名人,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和重要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深刻而且广泛,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为后世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下面将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讨。
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
在孔子看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仁”就是人们本性中的最高境界。
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德行,强调要以仁为本,推崇“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于人也”等观念。
这体现了孔子的人本教育观,即将个体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
他认为,培养学生们为人的品德和修养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因为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为国家社会做贡献。
孔子强调“学以致用”,注重实践教育。
他主张教育要以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为基础,提倡知行合一,反对书本腐化、教条主义。
孔子认为理论知识要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认为学生应该学会自己动手,勤学苦练,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够真正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孔子强调“教育无止境”,提倡终身学习。
他主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并且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认为学习应该是持续不断的。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持续不断地进行学习,不仅仅应该在校期间进行学习,而且应该终身都保持学习的状态。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孔子还倡导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孔子重视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他强调个人应该保持独立思考,并且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念。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教师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注重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
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孔子强调“教育在德”。
他认为一个人的德行是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带动和影响他人。
因此,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他认为“君子务以言为教,无以身为教”,即要通过言传来教育学生,而自己则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个人修身齐家就可以治理国家,进而实现天下太平。
这种德育思想体现了孔子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其次,孔子强调“教育为人”。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孔子主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即要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和虚心向老师请教,要求学生有一种持续的学习精神。
他还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孔子还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强调“君子周而不比”,即要求学生以和为贵,注重团结和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此外,孔子注重“实用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技能,而不是空洞的理论知识。
孔子主张“教材尚实用,问题尚实际”,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孔子还强调“动静有常”,即要求学生掌握适应不同环境和情况的能力,他认为只有掌握了实际应用的技能和知识,学生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最后,孔子注重“教育要有规范”。
他提倡教育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纪律,他主张“道听途说,终身受益”,即要求学生向有经验和能力的老师学习,而不是仅凭听说或自学。
孔子还强调教育要注重个性的培养,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潜力,教育应该针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教育在德”、“教育为人”、“实用教育”和“教育要有规范”等方面。
这些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获得启示,不断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
为了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感受孔子的儒家思想,我们进修学院的全体教师于2012年6月底开展了游孔子故居,学儒家文化的实地考察活动。
在孔子故居曲阜,我们先后参观了孔府、孔庙和孔林,体会到儒家文化的气息,也感受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神圣而稳固的地位。
尤其在孔林,当看着一位位游客恭恭敬敬地参拜孔圣人,听着孔子弟子子贡自愿为老师守陵6年的故事,我觉得作为我们当代青年教师应该学习孔圣人的教育思想,将儒家文化代代相传。
由于参观的时间有限,在感受了儒家文化气息后,我决心回来后通过查阅资料,进一步学习儒家思想,体会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
通过几天的自学,我对孔圣人的思想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德为本,是育人的前提和核心
孔子非常重视德育,一部《论语》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内容是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仁、义、礼、智、信”。
其中以“仁”为核心。
我们可以从以下言语中体会,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只有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恨什么人。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向他学习,看见不道德的人就反省自己是否像他那样。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过错而不改正,这就真叫过错了。
)从以上孔子德育思想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做人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严于责己,宽于责人,有错必改,言行一致,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而如今的青少年,有的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有的迷恋明星、追求时尚,何谈道德教育;思想好一些的也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何谈为父母分忧解难;一些所谓的学习优等生只是一味地投入学习,至于做家务恐怕什么都不会,何谈独立生活能力。
因此我想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回过头来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或德育小故事作为教育学生的起点并贯穿于整个学生学习过程中,那么我们最终培养出来的就不光是头脑聪明的人才,还会是人格健全懂得“礼、义、仁”的全面人才。
二、重视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是育人的关键
首先,学习态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孔圣人对学习态度的阐述包括: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仲由啊!我教你的,知道了吗,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
在这里,老师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又如,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永远不会满足,学得的知识还怕忘掉。
)这种思想会让我们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永不满足地吮吸知识,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再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知识学说的人不如爱好知识学说的,爱好知识学说的人不如快乐学习的人。
)这里强调的是学习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只有爱好喜欢它了,学习起来就会更加轻松。
而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其次,在学习方法上,孔圣人主张多学、多练、多思、多问。
主要体现在以下言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等等。
孔子十分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他既重视学,又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
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因此,学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最深刻的。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摒弃所谓的灌输式、所谓的题海战术,一定要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让学生快乐地、主动地、积极地动脑学习,通过提问、思考、总结以及恰当的练习将书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育人的保障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主张启发,反对灌输。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
这句话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能明白的时候,不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诱导他。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
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出来,这就是“发”。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把握开导的最好时机,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与学生知识水平一致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几个为什么,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启发式教学的切入点在于兴趣的培养,要时时不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相信我们的教师如果能经常将孔圣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方式,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次,“因材施教”也是孔子教学方法中一个重要内容。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第六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智力中等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智力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这与我们提倡的“分层教学”是完全一致的。
在《先进·第十一章》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我想正是因为孔子熟知弟子冉求和仲由两人的不同性格,所以孔子对他俩的同一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只有对自己学生性格的不同特点非常了解,才能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
在我们的教学中,同样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千万不能一把抓,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样高的教学效果,这样反而加重一些学生的负担,使他们畏惧学习,或者形成不良的心理特点。
因此,只有进行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为不同类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课后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化的提高,他们的个性也才会得到健康和完善的发展。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孔子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教学相长”等思想正是我们青年教师永远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让我们努力传承古代优秀教育文化思想,为今天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