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的高中地理教学故事(1)
最新我的高中地理教学故事
![最新我的高中地理教学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c9a05e2b84ae45c3a358c1e.png)
精品文档我的高中地理教学故事结合自我认为,教师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使命,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本人以为学生要学好地理,教师地理教学要突破难点。
下面就自己的理解,来具体谈谈。
一、抽象性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抽象性难点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中学地理教学中,这些知识的高度抽象性、或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的高要等内容,以及说明事实的材料过于简单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关键。
为了帮助学生理求,教师在突破抽象性,使感性知识理性化,实现知识的长久记忆和灵活运用解难点,要补充,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相关的感性素材。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例证法。
高中地理讲抽象性难点的化解方法有:(1)20,学生难以理解可以通过举例子的办法让学生明白其内涵。
系”富含哲理性强,”,“因洼制宜年级以来,科学工作者在这里开始了整治低湿地的研究。
他们世纪80在田地,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水中养鱼养鸭采用鱼塘一台田模式:挖鱼塘,,主体,,使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里种粮、果、棉和饲料植物等饲养禽畜。
这种模式实验法。
演示实验可化无形为有达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2)综合利用开发,,可调动学生手、眼、耳、脑形、化平面为立体、化静止为活动、变抽象为具体,既是教,背斜、向斜的根本区别,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教学难点可感易解。
例如用两手,如果教师用课本当教具也是教学难点。
,让学生把书本想象成地层,学重点请学生观察课本一端,,挤压课本两侧分别使课本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直至对折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联系法。
生(3))斜构造的能力。
,学生即能自行得出背(向中心和两翼书页的构成是学生最为可信、也是最能从,活经验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检验过的感性认识可使教学内容,浅显中见深奥、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材料。
授课时及时联系生活可联系日常生活中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原因,,使难点易化。
例如,变得亲切可感再如对流层气温的会看到许多细小灰烬上升漂浮的事实来加以解释;焚烧废纸,比喻法。
用心教学一位地理老师的故事
![用心教学一位地理老师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195fd3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0.png)
用心教学一位地理老师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位地理老师的故事,他名叫李老师。
他是一位教龄已有二十年的老师,对于教育事业兢兢业业、用心教学。
李老师有着一副友善的笑容和温和的性格,他总是能够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总是充满兴奋和好奇之情,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地理的知识。
其中一个让李老师印象最深刻的学生是小明。
小明是一个平凡的学生,但在李老师的课堂上,他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学习能力。
每次上地理课,小明总是如饥似渴地领会着每一个知识点,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李老师对小明非常欣赏,他发现小明是一个对地理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
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小明,李老师开始主动与他交流,不仅在课堂上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还经常与他一对一地进行学习辅导。
李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独具匠心的。
他往往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来阐释地理概念,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理图像和地质景观,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他还组织学生们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参与其中,去感受地理知识的真实应用。
除了课堂教学,李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他常常组织学生们参加地理竞赛和学科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他相信通过这些实践经验,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李老师的悉心栽培下,小明的成绩突飞猛进。
不仅在地理学科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成功地获得了地理科学竞赛的奖项。
这让李老师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除了小明,还有许多学生在李老师的影响下逐渐爱上了地理学科。
他们开始主动向李老师请教问题,积极参与到地理学习中。
李老师总是耐心地解答学生们的问题,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地理知识传授给他们。
李老师深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所以他会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他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去学好地理,只要用心去教、用心去引导,就一定能够收获满满的成果。
在长达二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李老师从未放弃过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高中地理教育叙事
![高中地理教育叙事](https://img.taocdn.com/s3/m/96628a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8.png)
高中地理教育叙事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一直致力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在我的教学中,我尝试用生动的叙事和实地考察的方式来讲述地理知识,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对地理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有一次,我带着学生们来到一座附近的山区进行实地考察。
这座山区位于一条河流附近,地理条件较为特殊,因此我们选择了这里作为考察点。
在考察中,我尽量避免了正常的地理讲解,而是选择用叙事的方式进行教学。
我和学生们一起走进一片茂密的森林,我向他们叙述起了这片森林的故事。
“这片森林,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森林之一,它拥有着上百年的历史。
在这片森林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森林里的大树,似乎是地球与天空之间的桥梁,它们用自己的高大和茂密的枝叶为我们提供了氧气和净化了空气。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纷纷停下脚步,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景象。
“老师,这里有一条小溪!”一个学生兴奋地指着前方的溪水说道。
我笑着点头,说:“没错,小溪是这片森林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源源不断地为森林提供水源,也为动物提供了饮水的场所。
同时,这里形成的水流还推动了风景如画的瀑布,形成了这片森林独特的风景。
”我们继续前行,来到了一片略微平坦的土地上,“这里是土地的较高点,我们可以远眺整个山区的风光。
”我对学生们解释道。
“从这里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特点呢?”学生们四处寻找,他们发现这片山区周围有很多山脉环绕,“老师,这里被山脉包围,看起来像是一个大碗!”一个学生兴奋地喊道。
我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没错,由于山脉的环绕,这片山区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陆地盆地,我们也称之为山地盆地。
”我们继续向下游行走,来到了一片平缓的地段,我向学生们叙述起这里的地质历史。
“这片地区曾经是一片海域,它经历了漫长的地质过程,最终形成了地表现在的模样。
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这里经历了海退和地壳运动的过程,同时经受着风雨和水流的侵蚀。
”我指着远处的地形说道。
地理教学中的小故事
![地理教学中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4ed7a40f7ec4afe04a1df33.png)
地理教学中的小故事对于我所教的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学科特点,很多内容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这有利于开展情境性教学。
如气候变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问题都属于情境教学的适合内容。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选择尝试了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凭借学生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种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新模式。
它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课。
例如,在“青藏高原”一课开始时创设这样的情境:聆听歌曲“青藏高原”,观看滚动播放的青藏高原的风景图片。
然后,老师告知学生自己准备利用暑假去拉萨旅游,请他们帮忙列出一张需要携带的物品清单。
同学们往往会表现出很大的热情,既被刚才的歌曲和图片所吸引,又想帮助老师解决困难,从而产生了想要了解青藏高原的主观愿望。
根据教学目标,使学生很快就能进入设定的情境。
他们会利用书、地图册以及他们的已知经验展开自主学习。
当然在解决问题时仍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对于这些困难,教师不做直接回答,而是使他们逐步形成并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而提供:“建议”一般来说,问题都比较复杂多样,单个学生很难完全解决。
教学也不能让学生局限在特定情境的问题解决,而要发展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解决新情境的问题。
这就需要学习者之间充分沟通与合作,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教学的关键在于应该在情境化与非情境化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教学强调对学生过程的评价,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进步,并将鼓励融于学习过程本身,激发学生内部动机。
让学生结合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评价,在评价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以此促进教学强调学习过程中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将评价融于学习过程本身。
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奖励。
地理教育小故事
![地理教育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908da32580216fc700afd97.png)
我的地理教学小故事我是一名出中地理教师,我认为,教师要尽自己的职责为社会培养一个健康的公民,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使命,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本人以为学生要学好地理,教师要培养学生识图析图的能力。
下面就自己的理解,来具体谈谈。
在地理中,地图是学好地理的一把金钥匙,是地理“教”与“学”的重要载体,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运用广泛而实用的特点。
为了让学生明白地图在地理中的作用,我举了一个例子:地理如果是一个聋哑人的话,那么地图就是与他交流的手语,如果你要想和地理交朋友,首先就得学好地图这个手语。
在地图的学习中,要通过地图让学生知道“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四个层次,当然在四个层次中,第一个层次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后面三个层次的基础,对于这方面的学习我是这么教学的:第一步:确定位置让学生初步记住所学的每个区域的大致经纬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个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的大致轮廓,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步:明确地理事物在第一步学习的基础上,再做深一层次的学习,就是让学生记住一些重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我还将这些编成顺口溜,如:北回归线穿过的地理事物有: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台湾岛、墨西哥湾。
编成:“一湾二海三半岛,还要经过台湾岛”。
这一阶段的学习也可鼓励学生去发现里面的规律,然后去总结归纳,使地图的轮廓在学生的脑海里更加清晰。
第三步:强化阶段为了巩固前两步的知识,还需要这一步的强化阶段,在这一段的学习中,我特地印制了一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填充图让学生练习,对于那些易错的没有记住的还要进行重点记忆。
另外,我让学生每天都带着地图册,每当遇到区域地图的题目时,我都让学生随时拿出地图来寻找在哪里,让学生时时记,天天记,这样不间断的记忆,时间长了,脑海中就是一幅活地图了。
经过上面的学习过程,我带的学生在这方面掌握的都非常得好。
在地理的题目中都是“无图不成题”,要想学好地理,分析好地图是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过程,这是我教学中一个深深地体会。
中学地理教学小故事
![中学地理教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21dfac0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4.png)
中学地理教学小故事引言地理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通过地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故事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本文将分享一个中学地理教学小故事,旨在激发学生研究地理的兴趣。
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地理科普小镇」的地方。
这个小镇被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和最深的峡谷所包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
小镇的居民以农业和旅游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对地理知识非常感兴趣。
主人公介绍小镇上住着一个叫小明的中学生,他对地理充满了好奇心。
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去小镇的地理科普馆研究各种地理知识。
故事开始有一天,小明在地理科普馆里遇到了一位名叫李老师的地理科普志愿者。
李老师看出小明对地理知识非常着迷,便决定和他分享一些有趣的地理故事。
李老师带着小明来到地理科普馆的展厅,展厅里陈列着地球各个大洲的地理特点和著名的地理景观。
李老师跟小明讲述了非洲大草原上的壮丽动物群、南极洲的冰雪世界、亚马逊雨林的生态奇观等等。
小明听得如痴如醉,对这些地理景观充满了好奇。
李老师看到小明对地理景观感兴趣,便决定带他去亲身体验一下。
他们一起来到小镇附近的一座小山,这座小山是小镇周边地形的典型代表。
李老师告诉小明,小山是由地壳运动和风化作用形成的,它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地貌类型。
小明跟着李老师来到小山的顶峰,他们俯瞰着小镇的全景。
小镇的农田蔓延在平原上,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卷。
小镇的居民们正在农田里忙碌着,他们的努力使这片土地变得肥沃,为小镇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李老师告诉小明,这个小镇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这些自然资源正是地理知识的一部分。
只有充分了解和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才能更好地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故事结尾小明感慨万分,他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并决心在以后的研究中更加努力。
他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地球,保护地球。
在故事的结尾,小明和李老师一起回到地理科普馆,小明决定成为一个地理科普志愿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地理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高中地理教育叙事(2篇)
![高中地理教育叙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cd1f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7.png)
高中地理教育叙事经过了多轮的高中地理教学后,我也就积累了一些新课改教学的经验,所以在开始新一轮的高一教学工作时,就明显感觉顺手很多,课上与学生的交流也比以前多了很多,更加注意到时刻去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对自己教学的反思也越来越多,通过撰写教学叙事和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发现不足,使教学过程不断的改善。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我就去听上同一内容的别的老师的课,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发现不足,也能够写出比较全面的教学叙事。
比如我在讲授《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这一节的时候,就通过上公开课的形式,并进行了教育叙事的撰写。
这一节的教学难点是热力环流的原理。
所以在讲述热力环流之前,我先了解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烧开水”现象的观察认识程度,从而引出热力环流的概念。
但在学生的回答中,我发现学生在语言表达的准确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一些知识心里明白大概意思,但是表达出来的并不完全正确,我想这应该也是导致学生考试失分的一个主要原因,于是我对学生回答的话进行了纠正,同时学生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准确。
在课堂上进行热力环流讲述时,在给了学生气压,高压,低压的基本概念后,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课本上的热力环流图进行分析,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通过我的点拨得到解决,以使自主学习能够顺利进行,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独立分析理解比我预想的要困难,大部分学生对于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状况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理解的不是很透,导致对知识分析的思路不够清晰,通过深入各个小组的指导和小组代表的回答,我准确的找到了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理解时存在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对高低压的形成有些模糊,于是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其实回想一下虽然当时这种讨论式的教学过程比以往的传统教授要多用几分钟的时间,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明显要比以前更透彻,也更容易掌握,也免去了今后再进行重复教学,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地理教学小故事
![地理教学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312981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6.png)
地理教学小故事第一篇:地理教学小故事地理教学小故事在讲《俄罗斯》一课前,我从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则“脑筋急转弯”:一位俄罗斯大嫂围了一条三米长的围脖,要过一条四米宽的河流,在没有船的情况下她过了河,请问,她是怎么过去的?(答案:是从冰上滑过去的),当时我就想,这一则“脑筋急转弯”不就正是隐含了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之一吗?如果把它作为《俄罗斯》一课的导入形式,在教学思路上进行改变,会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抱着这样一个念头,在《俄罗斯》课前准备活动后,我宣布要出个“脑筋急转弯”考考大家,并特意强调我费了半天时间才猜到答案,同学们一听我要出个“脑筋急转弯”考他们,并且老师是费了很打功夫才猜到答案,都感觉很新奇,都在想什么“脑筋急转弯”竟然这么难?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待我将这则“脑筋急转弯”说出来后,马上就有六、七个同学站起来说了自己的答案,但是每个答案都被我加以了否定,这时,看到同学们充满疑问、困惑的神情,我及时进行了提示:那位大嫂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才要佩戴那么长的围脖?之后马上就有同学站起来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并进行了解释。
此时同学们的热情已经被调动起来,我趁机向他们提了几个问题:俄罗斯为什么这么冷?俄罗斯境内都这么冷吗?等,都得到了大家积极的响应,之后及时切入了讲课的正题。
结果这堂课同学们反映说特别好,感觉非常新鲜,而且不易忘记。
由此,让我对地理教学想到了很多。
1、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教育所谓的学以致用。
2、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教师要精心地备课,不但要备教材内容本身,还要备自己、备学生个体,通过反复钻研来挖掘教材潜在的东西,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向学生展现知识。
4、教师在课堂上由“讲学”变“导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地理教育叙事范文10篇
![地理教育叙事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53029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7.png)
地理教育叙事范文10篇1. 探索自然奇观的旅程在这个叙事中,我将带您一起探索自然奇观的旅程。
我们将踏上一段令人难忘的旅途,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首先,我们来到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尼亚加拉瀑布。
站在瀑布前,我被巨大的水流和轰鸣声所震撼。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非洲的大草原,亲眼目睹了壮丽的动物迁徙。
最后,我们来到了南极,感受到了冰川的壮丽和神秘。
通过这次旅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2. 探索地球的奥秘在这个叙事中,我将带您一起探索地球的奥秘。
我们将深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
首先,我们来到了地球的内核,了解了地球内部的高温和高压环境。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地壳运动的原因和影响,包括地震和火山喷发。
最后,我们探索了地球的表面特征,如山脉、河流和湖泊。
通过这次探索,我对地球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探索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在这个叙事中,我将带您一起探索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我们将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首先,我们来到了一个工业城市,目睹了工厂排放的废气和污水对环境的破坏。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一个生态农场,了解了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自然保护区,学习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方法。
通过这次探索,我意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应该积极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4. 探索地理多样性的奇妙之旅在这个叙事中,我将带您一起探索地理多样性的奇妙之旅。
我们将游览世界各地,欣赏不同地理环境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首先,我们来到了亚马逊雨林,探索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撒哈拉沙漠,感受到了无垠沙丘的壮丽。
最后,我们来到了北极,欣赏了冰雪覆盖的美景。
通过这次旅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地球的多样性和美丽。
5. 探索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在这个叙事中,我将带您一起探索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我们将了解城市化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并思考如何解决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到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目睹了城市化带来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努力奋斗,创新教学——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故事汇编
![努力奋斗,创新教学——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故事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03a2878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6.png)
努力奋斗,创新教学——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故事汇编
2023年了,教育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学地理教师们不断努力奋斗,创新教学,成为了教育界的佼佼者,下面就为大家汇编几个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故事。
张老师是一名中学地理教师,他不仅善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地理知识,还会利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他特别注重学生的听力训练,每堂课都会放一些英语音频,让同学们跟读。
同时,张老师还在课堂上玩起了AR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地理知识,这让学生们对地理更加感兴趣。
刘老师是一名地理研究专家,他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
他鼓励学生亲自去感受、观察和发现,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经验积累和模拟实验来探究地理现象。
刘老师还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了一个智慧教室,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王老师是一名中学地理教师,他在课堂上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自主研究各种地理知识,他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讲授。
同时,王老师还鼓励学生利用视频制作软件制作课堂中的讲解视频,这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始终没有止境,中学地理教师们依然在不断努力奋斗,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探究地球。
第 1 页共 1 页。
我的中学地理教学故事
![我的中学地理教学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f3ff0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b.png)
我的中学地理教学故事简介这是我在中学担任地理教师期间的一个教学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将向您介绍我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在研究地理知识方面取得的突破。
故事内容在一次课堂上,我决定通过引入实地考察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
我选择了几个地理要点,包括山脉、河流和气候等,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负责研究一个特定的地理要点。
接着,我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山脉进行实地考察。
他们需要观察山脉的地理特征,如高度、形状和自然景观等。
在实地考察结束后,学生归纳总结了他们所观察到的地理现象,并向其他小组分享了他们的发现。
类似的实地考察也针对河流和气候进行了。
学生通过亲自观察河流的流向、长度和宽度等特征,以及通过测量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气象数据,加深了对相关地理概念的理解。
最后,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辩论。
这个过程促使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并激发了他们深入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反应学生对这种实地考察的教学方法非常感兴趣。
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地理概念,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们纷纷表示,实地考察激发了他们对地理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了知识。
此外,通过小组分享和讨论,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交流,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种交流和合作的氛围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结论通过这个故事,我展示了一个简单却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实地考察。
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与观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帮助他们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实地考察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合作能力,助力他们在地理研究中取得了突破。
我相信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为中学地理教育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改善,使学生们在研究中享受到乐趣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资料无。
我的地理教育故事
![我的地理教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86552d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b.png)
我的地理教育故事引言地理教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我提供了对地球的了解,还培养了我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地理教育经历和对地理学的热爱。
小学时期的地理启蒙我从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地理学。
在地理课上,我研究了地球的构造、气候特征、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等基本知识。
老师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例向我们介绍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态系统。
这让我对地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初中时期的地理探索初中时,我进一步研究了地理学的深层次内容。
我开始了解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变化和地貌形成的原理。
在野外考察中,我们亲眼见证了地质过程对地貌的塑造作用。
同时,我也开始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并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高中时期的地理探索高中时,我选择了地理学作为我的专业课程。
这段时间里,我深入研究了各种地理现象和现代地理理论。
我研究了地球系统科学、人文地理学和环境地理学等领域的知识。
通过实验和独立研究,我不断提高了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时期的地理研究进入大学后,我选择进一步深造地理学。
在大学期间,我参与了多个地理研究项目。
我探究了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了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还参与了一项有关人口迁移及其社会影响的调查。
这些研究经历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地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语地理教育是我人生中的珍贵财富。
它赋予了我对地球的独特视角,并培养了我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我将继续在地理学领域探索和研究,为人类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我的地理教育故事,感谢您阅读。
地理教学事迹材料
![地理教学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a3e178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4.png)
地理教学事迹材料近年来,地理教学在中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地理教学既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探索地球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位优秀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的事迹材料。
事迹一:生动教学方式这位地理教师深知单一的讲授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
因此,他致力于创造生动、互动的教学环境,使课堂充满活力。
在讲解地理气候现象时,他不仅通过PPT展示已有的图表和数据,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地观察。
学生们亲自收集气候数据,制作气象图表,从而深入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
事迹二:实践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位教师积极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水库,解释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亲自参与水质测试。
同时,他还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带领他们进行地质勘探和地貌观察。
这样的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事迹三:地理课堂互动这位教师注重课堂上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他经常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讲授人口地理时,他鼓励学生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人口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事迹四:差异化教学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这位教师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
他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不同难度和深度的学习资源。
例如,在教授地形时,他为那些学习较快并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和挑战性任务,而为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提供额外的辅导。
事迹五:鼓励创新项目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位地理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地理相关项目。
他组织学生参与地理竞赛、地理科普活动和地理实验设计等。
他还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推动地理学科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人才。
这位地理教师凭借着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广泛的知识背景,成功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地理教师的教育故事
![地理教师的教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ef0322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3.png)
地理教师的教育故事地理教师是一个讲述着奇妙故事的职业。
我是一名地理教师,今天我将分享一则故事,该故事展示了科学与经验的结合对学生研究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故事开始于一个普通的地理课堂。
我想通过一个实践案例来教授学生阅读地图和进行地理定位的能力。
我选择了一张详细的世界地图,并给予学生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识。
然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地图上找到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地理特征。
学生们开始寻找答案。
他们研究地图,观察拓扑图上的山脉、河流和海洋。
然而,大多数学生都很困惑。
我决定插入一段故事,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我讲述了一位冒险家的故事。
这位冒险家行走在英吉利海峡中,抵达渡轮的船头。
从船上,他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理特征。
他看到了英国东南部的山脉,以及法国北部的河流入海口。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开始形象地理解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地理特征。
他们联想到船头、山脉和河流,帮助他们记忆和定位。
随后,学生们再次观察地图,惊喜地发现他们能够轻松地在地图上找到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地理特征。
这个故事的教训是,通过将科学知识与故事情节相结合,地理教育可以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们通过故事中的情节,能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建立起地理概念和联想。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坚信教育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我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并培养了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这个故事是我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成功案例,证明了科学与经验相结合所取得的成果。
总之,地理教师需要运用创新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通过结合科学知识和故事情节,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概念。
这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也培养了学生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我的中学地理教学故事
![我的中学地理教学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e3bb60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4.png)
我的中学地理教学故事引言地理是一门让人感到神奇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我一直致力于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这门学科。
在这篇文档中,我想和大家分享我个人的中学地理教学故事。
教学方法1. 创造互动式研究环境:我相信学生在积极参与的研究环境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因此,我经常使用课堂游戏、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活动来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研究。
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课堂上,我经常使用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视频、地图等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
通过观察、听觉和互动,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3. 班级项目:我相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常常组织班级项目,如地理调查、模拟城市规划和地质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地理知识和解决问题。
4. 创造性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我也会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口头展示等方式展示他们对地理的理解和创造性思考。
这样的评估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成果与体验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应用,我看到了学生们在地理研究中的显著进步。
他们开始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通过实地考察和班级项目,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地理知识的应用,从而深化了他们的理解。
他们的作品和展示也展示了他们创造性思维和研究成果的提高。
在过去的一次课堂中,我组织了一个小组项目,让学生们模拟实际的城市规划并考虑各种地理因素。
每个小组都设计了独特的城市布局,并解释了他们背后的原理。
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们学会了如何考虑地理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同时培养了团队合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结论我的教学故事证明了利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通过创造互动式研究环境、应用多媒体技术、组织班级项目和创造性评估方式,我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动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故事
![地理学科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731ec1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6.png)
地理学科故事1. 你知道吗,那亚马逊雨林啊,就像是地球的巨大绿肺!好多好多奇妙的生物生活在那里呢!我曾经听说有个探险家,在雨林里发现了一种从来没见过的漂亮小鸟,五颜六色的,哎呀,真的是太神奇了。
地理学科真的太有意思了,能让我们了解到这么多地球上神奇的地方。
2. 嘿!想想看撒哈拉沙漠,那可是一片广袤无垠的沙海啊!我记得有个故事,说有个旅行者在沙漠里迷路了,差点就回不来了。
但他凭借着对地理知识的了解,找到了方向,最终走出了沙漠。
这难道不是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吗?让我们能在各种极端环境里生存下去。
3. 哇塞,珠穆朗玛峰啊,那可是世界最高峰!曾经有人为了登顶珠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就像攀登知识的高峰一样,我们在地理学科中也要不断努力呀。
你说是不是很有挑战性?4. 你们晓得吧,南极大陆,那个冷得要命的地方!但就是在那里,有一群勇敢的科学家在研究呢。
有一次,他们遇到了暴风雪,差点就被困在那里了,哎呀呀,多惊险啊!地理学科带我们走进这些遥远又神奇的地方,真的是太酷啦!5. 看呐,那神奇的东非大裂谷,就像地球上的一道巨大伤疤!我听说啊,有地质学家在那里发现了古老的化石,对了解地球的历史有了重大的帮助呢。
这就是地理学科的价值啊,总是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6. 哇哦,太平洋,那是多么辽阔的海洋啊!在那里发生过无数的故事呢。
有船员在海上遇到了风暴,但他们凭借着对海洋地理的熟悉,成功避险了。
地理学科能让我们知道这些危险,也能让我们学会应对,厉害吧?7. 嘿呀,那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可一直是个谜一样的地方!很多船只和飞机在那里消失了。
难道真的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吗?地理学科让我们对这些神秘的地方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啊,是不是?我觉得地理学科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了解地球这个神奇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可以不断去探索和发现那些奇妙的地方和故事。
地理教学故事
![地理教学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bb3d610866fb84ae45c8dc8.png)
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的教学具有娴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教师,尤其是经验丰富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的目标与目的,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教育所谓的学以致用。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在“创新”两字上狠下功夫,从革新教育观、学生观、价值观、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积极思考和实践。
1深入分析、挖掘教材,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教材的分析决不是简单的教材体系和知识结构的分析,而是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与手段。
改革后的教材内容同以前相比,淡化、粗化了具体知识。
地理教师更要精心地去备课,不但要备教材内容本身,还要备自己、备学生个体。
通过反复钻研、感悟去挖掘教材潜在的东西,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向学生展现知识。
要有意识地挖掘教育资源,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多用身边鲜活生动的材料因势利导,灵活恰当地根据学生反应与参与的状况调节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
在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中,更要体现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把握主方向,要收放有度,要引导学生多探讨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争取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
2.注重地理“三基”教学,不拘泥于教科书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有把课程标准融入课堂的愿望和倾向,但具体怎样做能更好,心里没有底,毕竟这是个新事物,没有任何成形的经验可参考,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上热热闹闹就是成功的课,实际上这种理解是有一定偏差的。
有一些课,课堂气氛热闹异常,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各种讨论,但整个课结束后,学生却感觉没有收获。
我觉得地理课应有自己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石,是实现学习过程的载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高中地理教学故事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认为,教师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使命,结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本人以为学生要学好地理,教师地理教学要突破难点。
下面就自己的理解,来具体谈谈。
一、抽象性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中,抽象性难点主要是地理概念、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地理原理等内容,这些知识的高度抽象性、或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说明事实的材料过于简单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关键。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难点,使感性知识理性化,实现知识的长久记忆和灵活运用,教师在突破抽象性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要补充
相关的感性素材。
抽象性难点的化解方法有:(1)例证法。
高中地理讲“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富含哲理性强,学生难以理解,可以通过举例子的办法让学生明白其内涵。
20世纪80年级以来,科学工作者在这里开始了整治低湿地的研究。
他们“因洼制宜”,采用鱼塘一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植物等,饲养禽畜。
这种模式,使鱼塘一台田相互促进,主体开发,综合利用,达到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
(2)实验法。
演示实验可化无形为有形、化平面为立体、化静止为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可调动学生手、眼、耳、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教学难点可感易解。
例如,背斜、向斜的根本区别,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如果教师用课本当教具,让学生把书本想象成地层,用两手挤压课本两侧,分别使课本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直至对折,请学生观察课本一端
中心和两翼书页的构成,学生即能自行得出背(向)斜构造的能力。
(3)联系法。
生活经验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检验过的感性认识,是学生最为可信、也是最能从浅显中见深奥、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材料。
授课时及时联系生活,可使教学内容变得亲切可感,使难点易化。
例如,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可联系日常生活中焚烧废纸,会看到许多细小灰烬上升漂浮的事实来加以解释;再如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变化,可联系学生登山过程中的亲身体会来说明。
(4)比喻法。
比喻是教学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方法,贴切形象的比喻可以降低理解难度。
例如,将我国三级地势阶梯的排列顺序比喻为自西向东下楼梯;将地球内部三个一级圈层比喻为一个半生不熟鸡蛋的蛋壳、蛋白和蛋黄;将自流水盆地中的补给区、承压区,排泄区分别
比喻为城市供水系统中的自来水塔、地下水管和用户的水龙头等。
这些比喻都能对教学难点的突破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功效。
二、记忆性难点及其处理方法
记忆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只有把所学知识记忆并能清晰准确地回忆再现,才能联系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进而形成能力。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记忆性难点,主要是一些过于集中而彼此间又联系松散的地理知识,为了减轻记忆负担,强化记忆效果,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编歌诀或顺口溜。
地理歌诀概括性强、韵律性强,朗朗上口,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轻松地记忆住大量的地理知识。
例如,中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顺口溜:姜(江)太公(松)三上鄱阳洞吃珠成仙。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饮(阴)喝(贺)八(巴)缸(冈)。
(2)给予材料特殊意义。
例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轨道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火把木头点着了产生的小火星。
(3)加强横向联系。
地理学科文理兼容,与其他学科的渗透性强。
教学中广泛引用学生已有的其他学科知识,使学生在记忆上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喀斯特地貌的学习中,学生常有以下疑问:CaCo3(石灰岩)
微溶于水,为什么会产生大面积的溶蚀作用?针对这个疑问,若不引入化学知识很难讲清楚。
在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中,CaCo3并不直接溶于水,而是水中先溶解一定量的Co2,形成Co2的水溶液这种溶液呈酸性。
CaCo3可以溶解在这种酸性溶液中。
Co2在水中溶解越多,酸性越强,对CaCo3的溶解能力越强。
三、综合性强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具有多因、多果、多层次关系的地理知识,因涉及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较多,而且因果关系、主次地位也常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故而成为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难点。
例如有关气候的知识层次较多,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也十分复杂,每个层次又含有多个知识要点。
如气候分布规律若按纬度位置,可分为低纬、中纬和高纬;若按海陆位置又可分为大陆东岸、西岸和中部,以及靠近大陆东、西两岸的岛屿和大洋中部的岛屿。
气候因素可分为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
各知识要点的主从地位,又常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如在一般情况下,太阳辐射是一地气候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对“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来说,地势高则成为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
即是同一层次的各知识要点之间,也有比较复杂的联系和关系。
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举一反三,灵活应变的能力是难以掌握的。
四、运用性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性难点多存在于读用地图和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具体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
运用性难点的突破方法应讲究应用障碍的针对性,要力求巧设问题情境,增加问题层次,减缓问题坡度,必要时可提供相关图表甚至实物或模型,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求得结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
如讲完“日界线”后,学生很难理解和运用日界线的计算法则,若不解决这一难点,学生就会失去信心,考试中就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如这时教师结合实际巧编故事,效果就大
不一样。
从前有一只前进中的海船上,一对孪生姐妹先后降生,姐姐的生日是5月1日,妹妹的生日是4月30日,试问她们出生在什么地区,为什么?故事一讲完,学生兴趣马上来了,通过这一故事的讲解,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强化了学生的记忆。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地理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应当因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学生认知能力、学校所在环境和学校的办学条件等而各有选择。
选择难点教学方法总的原则是直观、形象、灵活和富有启发意义。
要做到引而不牵,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下,自主地跨越教学难点这一学习上
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