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 金属材料》的说课稿
《2、铝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陕西省市级优课)
第四章第二节铝金属材料第一课时:铝单质的性质学习目标1、知道铝的物理性质和应用;2、理解铝的化学性质3、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精神,并能利用化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铝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难点: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小组讨论、教师导引教学用具:多媒体1实验仪器:试管、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滤纸、坩埚钱、脱脂棉、带导管的胶塞2实验药品:铝、6mol/L氢氧化钠溶液、6mol/L盐酸、氯酸钾、镁条、氧气、氧化铁学习流程:【课前任务】1、学生仔细阅读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中2个问题。
2、教师检查与评价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
找出学生的易错点和疑惑点。
【导入新课】由神八升空的视频引入铝单质的性质【预习展示与反馈】投影学生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2个问题,并完成评价、知识点引导和补充任务。
【课内导引探究】见导学案“合作探究”【学生活动】1.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通过小组内讨论完成合作探究中的第一问和第二问。
2.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和组内讨论完成第三题中的两小问,选出讨论较好的小组展示,其他小组指正并补充,教师做最后总结。
【典题测验】引导学生课上完成基础巩固部分习题。
【知识小结】一、铝的物理性质二、铝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与酸反应3.与盐溶液反应4.与碱溶液反应5.铝热反应三、铝的用途【课后任务】完成三维设计【教学反思】提前给学生发下了导学案,对于学生在导学案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课上做了重点强调,对于合作探究的的部分问题,通过教师导引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的比较好。
学生的分组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习目标基本达成。
1。
《铝 金属材料》 说课稿
《铝金属材料》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铝金属材料》。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铝金属材料”这一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铝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铝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为后续学习其他金属元素及材料科学打下基础。
(二)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铝的化合物以及铝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高中前期也学习了钠、镁等金属元素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方法。
(二)认知特点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于较为复杂的化学原理和实验现象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强化。
(三)学习困难学生可能在理解铝的化学性质,特别是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原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对于铝的化合物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也需要通过更多的练习来巩固。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铝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
2、掌握铝与氧气、酸、碱等物质的反应方程式。
3、理解铝的化合物的性质和相互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铝的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铝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氧气、酸、碱的反应。
2、铝的化合物的性质。
(二)教学难点1、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原理。
2、铝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一)教法1、讲授法: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通过清晰准确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中学教案】铝金属材料课标解读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中学教案】铝金属材料课标解读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领域:化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铝金属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2. 掌握铝金属的化学性质,如反应活性、氧化还原性等;3. 能够分析铝金属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铝金属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教学难点:铝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分析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铝金属的实物样品,引导学生关注铝金属的日常生活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铝金属的性质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铝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等)和化学性质(如反应活性、氧化还原性等)。
3. 介绍铝金属的制备方法教师讲解铝金属的制备方法,如电解法、热还原法等,并介绍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4. 铝金属的应用领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铝金属在建筑、交通、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并进行分享。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第二课时1. 铝金属的优缺点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铝金属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如导电性好、抗腐蚀性强等。
2. 案例分析教师出示与铝金属相关的实际案例,如铝制易拉罐、铝制飞机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铝金属的应用及优缺点。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铝金属的化学反应现象,如与盐酸反应氢气等。
4. 实验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铝金属的化学性质。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三、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2. 调查生活中其他应用铝金属的物品,了解其优缺点,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对铝金属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铝金属的制备方法详解1. 电解法:电解法是工业上制备铝金属的主要方法。
《铝金属材料》教学设计说明
附件1子洲县教学设计参评交流作品申报表申报序号:第2 节铝金属材料第1课时铝教材依据:《铝金属材料》这节容来自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中的第2节。
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本节课以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与化学相关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1)教材分析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铝单质及其合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广泛,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本节容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识,给他们一个更为广阔的认识物质世界的空间,也为后面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打下基础。
同时让学生了解金属及其合金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重要应用,认识铝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应用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学情分析铝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金属,也是学生接触比较多的一种金属元素,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钠、镁、铁等金属单质,因此,学生学起来会有一种熟悉感。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①掌握铝的重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②了解铝的用途,体会性质决定用途。
(2)过程与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介绍铝的两性,使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②通过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铝与非金属单质、某些金属氧化物、酸和碱溶液的反应、以及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2)教学难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
二、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导学案,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启发引导、分析对比、归纳总结四、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2 节 铝 金属材料第1课时 铝一、铝的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铝的化学性质:1、铝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4Al+ 3O 2=== 2 Al 2O 32、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2Al+ Fe 2O 3 === Al 2O 3+ 2Fe3、铝与酸和碱的反应: 2Al+6HCl==2AlCl 3+3H 2↑2Al+2NaOH+2H 2O==2Na[Al(OH)4]+ 3H 2↑4、铝与盐溶液的反应: Al+CuSO 4==Cu+Al 2(SO4)3 三、铝的用途:金属铝可用于制造燃烧弹、信号弹、火箭推进剂等,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
【中学教案】铝金属材料课标解读
【中学教案】铝金属材料课标解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铝金属的性质、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铝金属的制备方法、主要化学反应及反应原理。
3. 培养学生运用铝金属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铝金属的性质与特点2. 铝金属的制备方法3. 铝金属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反应原理4. 铝金属的应用领域5. 铝金属材料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铝金属的性质、特点、制备方法、主要化学反应及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铝金属的制备方法及化学反应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铝金属的相关知识。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铝金属的性质、特点及应用。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铝金属的日常生活用品,引导学生关注铝金属材料,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铝金属的性质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铝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特点。
3. 讲解铝金属的制备方法:介绍铝金属的工业制备方法,如电解法、热还原法等。
4. 讲解铝金属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反应原理:分析铝金属在制备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如铝的氧化、还原等反应。
5. 铝金属的应用领域:介绍铝金属在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铝金属知识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8.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练习题等多种形式,评估学生对铝金属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铝金属材料的性质、特点、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图片和视频素材。
《铝 金属材料》教案(鲁科版必修1)
鲁科版化学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铝金属材料第一课时:铝单质的性质[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本节包含两部分内容:铝与铝合金;金属与金属材料。
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研究,了解铝、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教材从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入手,拓宽了学生视野,使学生认识各种金属材料的重要应用;然后学习具体金属——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合金;最后又回到各种金属材料的应用中。
针对此编排顺序,特进行如下处理:第一课时主要学习铝单质的性质。
在学生课前预习及查阅资料和联系铝制品在生活实际应用的基础上,由学生介绍铝的物理性质,激发学生学习铝的兴趣。
而后从金属活动性顺序入手,类比铁镁等得出铝是活泼金属并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铝单质可与氧气、氧化铁、酸、强碱溶液及盐溶液反应。
学生在依据已有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得出铝有还原性。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铝单质的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方面:了解铝的物理性质,理解铝的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它解释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方法方面:通过归纳类比铁的性质,预测铝的性质,通过实验探究,来研究铝与氧气、氧化铁及与酸、碱溶液的反应。
进一步巩固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通过铝制品的收集与了解,使学生认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分析:1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铁、镁的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学习铝的性质不是难事,但是铝与碱液的反应对学生来说应该是非常稀奇的。
2课堂设计:通过教材金属制品图片引出另类材料——金属材料,借助神七发射的图片进一步引出金属材料——铝;通过类比已学习的铁、镁学习铝,猜测并实验验证铝与氧气、氧化铁的反应,进一步探讨铝热反应特点和应用;通过实验直接掌握铝与酸的反应,对铝与碱溶液的反应。
最后小结,与铁、镁相似,又有不同。
《铝金属材料》教案1
铝金属材料》教案一、复习导入:【导入新课】元素周期表中110多种元素,约有80%是金属元素,其中常见的金属有哪些呢?(镁、铝、铁、铜、银、金)金属材料的广泛用途。
二、讲授新课:板书】第2节铝金属材料板书】一. 铝和铝合金 板书】1. 认识铝及其化合物 板书 】 (1) 铝的物理性质【 实物展示 】展示金属铝条、铝粉样品,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阅读 教材,了解铝的物理性质 (熔点:660.4℃;沸点2467℃、密度 2.7g ·cm —3,导电性、传热性和延展性 )板书】(2) 铝的化学性质•做出假设 ( 学生回顾铁单质的性质,然后进行类推和假设 ):从铝属于金属( 类 ) 的角度预测铝可能的化学性质。
③ 铝和盐酸的反应。
④ 铝和硝酸汞溶液的反应 ( 实验前要用砂纸擦去铝条表面的氧化膜;注意不要将硝酸汞溶液随意洒落,产生的汞要用硫磺覆盖。
产生“毛刷” 状物质为 Al 2O 3) 。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30%)的反应 ( 实验前要用砂纸擦去铝条表面 的氧化膜 ) 。
•得出结论: ①与非金属反应: 4Al +3O 2 点 燃 2Al 2O 3( 迁移到 S 、Cl 2等)② 与某些化合物反应: 2Al +Fe 2O 3 高 A 温l 2O 3 +2Fe ( 迁移到 Fe 3O 4等 )③ 与酸反应: 2Al +6HCl === 2AlCl 3 +3H 2↑( 迁移到稀 H 2SO 4等 )④ 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2Al +3Hg(NO 3) 2 ===2Al(NO 3)3 +3Hg( 迁移到 CuSO 4等 )⑤ 与强碱溶液反应: 2Al +2NaOH +6H 2O === 2Na[Al(OH) 4] + 3H 2↑ ( 迁移到 KOH 等 ) 四羟基合铝酸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以上五个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 得出铝具有强 还.原.性.的结 论。
【点评】迁移理论是学生进行类推学习的思想基础。
高中化学《铝金属材料》的教案
高中化学《铝金属材料》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铝的性质、制法和应用,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和铝的化学性质。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铝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铝的性质、制法和应用;(2)铝的重要化合物和铝的化学性质;(3)铝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2)铝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铝的性质和应用;2.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3. 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了解铝金属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镊子、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铝金属、氧化铝、氢氧化铝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铝制成的日常用品,如铝锅、铝箔等,引导学生思考铝的性质和应用。
2. 讲解铝的性质:介绍铝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等)和化学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等)。
3. 铝的制法:讲解电解法炼铝的原理和过程。
4. 铝的应用:介绍铝在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5. 铝的重要化合物:讲解氧化铝、氢氧化铝等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6. 铝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演示铝的腐蚀原理及防腐蚀措施。
7. 案例分析:分析铝金属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铝制易拉罐、铝箔等。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铝的性质、制法和应用。
9. 布置作业:设计有关铝的性质、制法和应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1)学生对铝的性质、制法和应用的掌握程度;(2)学生对铝的重要化合物和铝的化学性质的理解;(3)学生运用铝金属材料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学教案】铝金属材料课标解读
【中学教案】铝金属材料课标解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铝金属的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铝金属材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铝金属的性质: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 铝金属的制取方法:电解法、热还原法等。
3. 铝金属的应用:铝在建筑、交通、电子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铝金属的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铝金属制取方法的原理及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铝金属的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铝金属的相关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铝金属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铝金属的兴趣,导入新课。
2. 铝金属的性质:引导学生分析铝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导电性等)和化学性质(如氧化、还原等)。
3. 铝金属的制取方法:介绍电解法、热还原法等制取铝金属的方法,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取过程。
4. 铝金属的应用:探讨铝金属在建筑、交通、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铝金属的重要性。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铝金属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品质和合作能力。
3.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练习作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教参等教学文本资源。
2. 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资源。
3. 网络资源、学术文章等拓展学习资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设定,确保学生对铝金属材料的关键知识点有充分了解。
高中化学_《铝金属材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从身边的金属制品入手,展示金属制品样品,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铝。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
)二、探究铝的物理性质问题诱导---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铝制品入手,思考他们分别利用了金属铝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归纳总结出铝的物理性质。
三、探究铝的化学性质学生活动:根据已经学习的金属钠、镁、铁预测金属铝的性质。
自主选择探究四幅图片背后的秘密。
1、神奇的照明弹对比不易生锈的铝制品和易生锈的铁制品,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认识铝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
视频:铝与氧气的反应问题探究:(1)、铝的表面为什么要打磨?(2)、集气瓶里为什么盛装少量的水?(3)、反应后的产物?引申:利用铝和氧气的燃烧反应设计照明弹板书:铝与非金属单质2、焊接钢轨演示实验:铝热反应实验器材:铝粉、氧化铁粉末、氯酸钾、镁条、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砂纸、蒸发皿、沙土、酒精灯、磁铁、火柴(学生代表讲解,师操作)感受铝热反应的震撼现象,引导生全方位观察实验现象。
用磁铁吸引产物,引导学生认识铝热反应中的一种产物,铁单质,根据原子守恒轻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练习:“一站到底”(1)引发此反应的操作是什么?(2)镁条、氯酸钾在这个反应中起什么作用?(3)此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4)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5)铝和氧化镁是否反应?引申:铝热反应的应用,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板书:铝与金属氧化物3、我家的铝锅怎么了?分组实验:铝和稀盐酸,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器材:铝条、稀盐酸、氢氧化钠、试管、胶头滴管、试管架(六套)带着问题做实验:(1)铝和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什么?你能写出反应方程式吗?(2)铝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反应吗、现象是什么?过渡:铝作为一种金属,不仅有金属的通性,能和酸反应;还具有区别于其他金属的特性,和强碱反应。
板书:铝与酸、碱4、会长毛的铝鸭子演示实验:铝与硝酸汞溶液的反应实验器材:铝箔、硝酸汞溶液、镊子、脱脂棉、氢氧化钠溶液引申:铝与金属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板书:四、归纳总结五、课堂检测六、板书设计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以及“物质的分类”、钠、镁、铁等金属的性质,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可以类比学习的相关知识。
铝金属材料说课课件
2 3
回顾旧知 类比迁移
创设矛盾 探究新知 自主实验 突破难点 开心题典 巩固延伸
铝 金属材料 第2课时—铝的化合物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刘丽君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材目标
教材过程
教材体会 教学体会
不懈的追求
学生主体化
知识生活化 生活线
知识线
山东省·滨州市· 邹平县第一中学:刘丽君
• •
单击添加段落文字 单击添加段落文字
铝 金属材料 第2课时—铝的化合物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刘丽君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材目标
教材过程 教材过程
教材体会
环节三 创设矛盾 探究新知---氧化铝性质
走进化学
寻找Al2O3。。。。。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1.打磨铝条 2.将打磨好的铝条插入1mL NaOH溶液观察现象 3.另取一根打磨好的铝条插入1mL盐酸中观察现象 4.实验结束将铝条从溶液中取出放到小烧杯里 注意试剂用量:1mL大约1滴管
铝 金属材料 第2课时—铝的化合物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刘丽君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材目标
教材过程 教材过程
教材体会
趣味实验 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 巩固和延伸本节 课所学的知识。 体现了化学从生 活中来到生活中 去的理念。 揭开了课前趣味 实验“燃不着的 棉花”奥秘,使 本节课前后呼应。
1 5
铝 金属材料 第2课时—铝的化合物
山东省邹平县第一中学:刘丽君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材目标
教材过程 教材过程
教材体会
趣味实验 引入课题
1
2 3
回顾旧知 类比迁移 创设矛盾 探究新知
铝 金属材料 说课稿
《铝金属材料》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而且铝和铝合金是当今社会使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材料。
本节教材是高一化学第四章«铝金属材料»,重点介绍了铝的性质,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活泼非金属氯、溴和活泼金属钠、镁的性质之后,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钠、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的差异,还会为后面学习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建立基础2、编者的意图通过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问题展开,然后通过实验探究法,使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获得知识,从而进一步学习使用实验探究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并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及“物质的分类”、钠、镁、铁等金属的性质,这些内容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可以类比的相关知识。
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一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强、兴趣广泛但不稳定,思维活跃但不深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验、媒体技术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增加内容的可理解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知道铝的各种化学性质。
b、了解铝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进一步认识铝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c、了解铝热剂和铝热反应。
2、过程与方法:a、通过相关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
b、尝试采用联想、类比等方法学习新知识,学习构建知识结构的常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亲自实验进一步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b、通过安排与他人合作完成布置的探究活动与任务,养成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的精神。
c、利用从实验中得出的理论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增强学习化学的现实意义。
4、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铝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2. 教学难点:铝与强碱溶液的反应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拿破仑和铝碗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人公——铝(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探究铝的物理性质——问题诱导:让学生列举身边的常见的铝制品并思考是利用了铝的什么性质。
《铝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铝金属材料》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第2 节 铝 金属材料第1课时 铝一、 铝的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铝的化学性质:1、铝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4Al+ 3O 2=== 2 Al 2O 32、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2Al+ Fe 2O 3 === Al 2O 3+ 2Fe3、铝与酸和碱的反应: 2Al+6HCl==2AlCl 3+3H 2↑2Al+2NaOH+2H 2O==2Na[Al(OH)4]+ 3H 2↑4、铝与盐溶液的反应: Al+CuSO 4==Cu+Al 2(SO4)3 三、铝的用途:金属铝可用于制造燃烧弹、信号弹、火箭推进剂等,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
高点附导学案:第2 节铝金属材料第1课时铝【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掌握铝的重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铝的用途,体会性质决定用途。
2、过程与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铝的两性,使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2).通过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铝与非金属单质、某些金属氧化物、酸和碱溶液的反应、以及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学习难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铝与铝合金1、铝的物理性质①日常生活中铝在那些方面有重要应用?这些应用体现了铝的哪些物理性质?铝的用途:铝的物理性质:②前面已学习了钠、镁、铁等金属的性质。
那么铝作为一种典型的金属,它会有哪些化学性质?金属的通性是什么?预测铝的化学性质:金属的通性是:【合作探究】:2、铝的化学性质【思考】铝锅为什么可以用来煮饭?不易被腐蚀?【实验探究】(1)铝与氧气的反应表格1思考:铝与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它有哪些用途?(2)铝与三氧化二铁的反应表格2思考:①、铝与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叫什么?此反应是什么反应?反应有哪些特点?②、铝可与那些氧化物反应?引发此反应的操作是什么?③、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它有什么用途?(3)铝与酸和碱的反应表格3思考:①、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中所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检验?②、铝制容器能否盛放浓硝酸、浓硫酸?为什么?【交流·讨论】铝制容器能否用于盛放硫酸铜溶液?【归纳总结】铝的化学性质【巩固练习】1、铝的下列用途主要是由它的哪些性质决定的?(1)家用铝锅(2)铝槽车可运输浓硝酸;(3)导线;(4)包装铝箔。
化学教案模板金属铝(共4篇)
化学教案模板金属铝(共4篇)第1篇:高中化学《铝金属材料》的教案第二节铝金属材料【教材分析】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铝单质及其合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广泛,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本节内容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识,给他们一个更为广阔的认识物质世界的空间,也为后面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打下基础。
同时让学生了解金属及其合金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重要应用,认识铝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应用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铝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金属,也是学生接触比较多的一种金属元素,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钠、镁、铁等金属单质,因此,学生学起来会有一种熟悉感。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采取实验、探究、启发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对铝的性质能认识得更深入、更透彻,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铝的物理性质及铝与酸的反应,采用新旧知识对比的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拓展的能力。
对于铝与氧气、铝与氢氧化钠及铝热反应,主要采用的是实验探究的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最后的活动与探究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培养学生通过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置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铝的物理性质;掌握铝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加深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方法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铝的还原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难点:铝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设计意图通过铝的应用创设学习情境,引入主题。
【引言】在已经发现的110多种元素中,大约有4/5是金属。
金属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在历史上都留下光辉的一页。
铝金属材料的说课稿
铝金属材料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铝与铝合金,二是金属与金属材料。
教材从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入手,帮助学生拓宽视野,认识形形色色的金属材料所以的重要作用;而后进入到一种具体的金属元素——铝及其材料有关内容的学习,再把视野放回到各种金属材料的应用中。
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铝单质及其合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广泛,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知识,学好它对今后的学习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这样的教材编排,对教学进行如下的整体设计。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铝的重要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2、了解铝的用途,体会性质决定用途。
过程与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铝性质,激发学生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2、通过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说教法:1.实验法。
2.启发对比归纳法。
这两方法是突破本节教材重点的主要手段。
3.讲授法:是必要的补充手段。
4.练习法:是学生对学习到知识的巩固手段。
三.说学法:1.观察实验方法。
2.对比分析法。
3.自学归纳法教学设计教学重点铝的还原性教学难点铝的还原性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投影】元素周期表大家看到了,元素周期表中大约80% 被金属元素覆盖,由此足以看出金属的重要性。
在生产生活中金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金属的重要性。
【过渡】不用多说,大家已经亲见了就在你身边的一个个“铁证”—金属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和用途。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学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一种金属—铝。
【板书】第2节铝金属材料一.铝和铝合金1.认识铝及其化合物(1)铝的物理性质【投影】铝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事例【学生】根据事例回答铝的物理性质(可能的答案::铝为银白色金属,熔沸点高、易导热导电等)【过渡】根据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观察—预测物质的性质……,同学们在课前已经预测了铝的性质,哪位同学将自己的预测呈现给大家?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提示:相同点:都能与非金属单质、酸反应,钠与铁都有还原性不同点:钠比铁活泼,如钠在常温下会与水反应通过预测我们知道铝可能与以下几类物质发生反应:【板书】1、非金属 2、氧化物 3、酸 4、盐【板书】(2)铝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演示实验】①铝箔的燃烧。
【中学教案】铝金属材料课标解读
一、教案基本信息【中学教案】铝金属材料课标解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铝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铝金属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对铝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铝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2. 铝金属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铝金属的制备方法。
2. 铝金属应用领域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金属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铝金属的性质和特点:介绍铝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铝金属与其他金属的异同。
3. 铝金属的制备方法:讲解铝金属的制备方法,包括电解法、热还原法等,重点介绍电解法的原理和过程。
4. 铝金属的应用领域:介绍铝金属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领域,如航空、建筑、交通等。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铝金属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性。
三、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查找资料,了解铝金属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3.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铝金属材料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维发展,全面评估教学效果。
六、铝金属的物理性质1. 密度:铝金属的密度较低,约为2.7 g/cm³,使得铝制品轻便。
2. 熔点:铝金属的熔点相对较低,约为660°C,便于加工和成型。
七、铝金属的化学性质2. 反应性:铝金属较活泼,能与酸、碱等发生反应。
3. 铝的化合价:铝金属在化合物中通常呈+3价。
八、铝金属的制备方法1. 电解法:通过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金属。
2. 热还原法:利用还原剂将铝的氧化物还原为铝金属。
3. 铝的提取和制备:从铝土矿中提取铝金属,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
铝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
第二节铝金属材料(2)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在上一节课对金属铝的性质,以及前面对钠、镁、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知识的了解后,学生就能推出氧化铝、氢氧化铝与酸的反应。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能与碱反应是它们的特性。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于氢氧化铝两性的教学,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在失败的实验中思考问题发现新的知识。
在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中,让学生自主选择碱(有氨水、氢氧化铝溶液),对没有成功制备出氢氧化铝的实验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的事实。
一方面体现了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然后再利用失败的实验制备出的3+-相互转化的关系,OH)]分析相同)]溶液回滴盐酸,拓展Al的(与[AlNa[Al(OH44现象不同的本质。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对比方法学习的能力。
对于氢氧化铝与酸的反应联系生活中的胃舒平,预测并实验证明。
而氧化铝与氢氧化铝的用途则利用网络让学生自主学习。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金属材料》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高一年级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铝金属材料»,重点介绍了铝、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本节安排在学生学习了活泼非金属氯、溴和活泼金属钠、镁的性质之后,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钠、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的差异,还会为后面学习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奠立基础。
而且,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了解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完整的了解金属。
依据新课标和教学大纲,结合对教材的分析,确立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铝的还原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②认识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不同,并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②运用实验、分类等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自主探究实验进一步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②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的精神。
③利用从实验中得出的理论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学习化学的现实意义。
3、本节的重点、难点:重点:铝的还原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难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二、教法分析1.本节课运用实验、观察、比较、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又采用联想、设疑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讲解步步深入,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科学奥秘。
2.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一些静态信息加工成动态信息,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强调重点,攻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3.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本节教材共分为三课时。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材料、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
让学生查资料了解铝在生产生活中对人类产生的利与弊。
1、创设问题情景 ,引入新课学生已经知道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应该比铁活泼,设问:为什么单质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却不易生锈?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自主实验,观察现象得出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分发铝条和砂纸,让学生观察打磨前后有何变化?展示铝制品图片。
此设计是引导学生从直观角度认识并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
3、活动与探究,掌握铝的化学性质提问学生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与什么有关?让学生回忆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推测铝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1)铝与非金属反应(由于学生对于金属与非金属反应比较熟悉,只要简单地介绍就可以了.)(2)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铝与盐酸、氢氧化钠进行学生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实验现象,推测实验结果,教师参与其中,及时进行评价。
最后共同完成课本118页的表格并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2Al+2NaOH+6H2O=2Na[Al(OH)4]+3H2↑)【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亲自实验进一步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布置的探究活动与任务,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的精神。
【练习与巩固】相同物质的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谁放出的氢气多?拓展视野,铝制餐具为什么不能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咸菜为什么不宜久存在铝制品中?(3)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多媒体播放:铝与氧化铁的反应。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玻璃漏斗?蒸发皿中的细砂有什么作用?铝与氧化铁反应的能量如何变化?多媒体播放:铝热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对铝热反应进行拓展:用其他金属氧化物如Cr2O3、MnO2、V2O5等代替氧化铁也可发生铝热反应,并可用以冶炼铬、锰等金属请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知识巩固:利用学案相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也便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四、效果分析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从生活实际出发,讨论金属铝的物理性质,并通过生活实际结合化学实验探究了铝的化学性质。
重点介绍铝与非金属单质、酸碱溶液、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以此使学生了解铝具有强还原性。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归纳和教师的启发、诱导,应能掌握本节的重点,加深对化学和实际生活联系的应用意识。
2、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对铝和碱的反应理解困难,以及对铝热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难以掌握,对此本设计采取的策略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产物、书写方程式,进行类比及应用练习,以此来加深理解和巩固这两个知识点。
五、板书设计铝的性质一、铝的物理性质二、铝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2、与酸反应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2Al+6H+═ 2Al3++3H2↑3、与碱反应(氧化剂是H2O):2Al+2NaOH+2H2O═2Na[Al(OH)4] +3H2↑4、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Fe2O2O3第二课时一、教学方法本课时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演示、传统教学和实验探究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对比归纳能力,并适时应用板书加以强调相关知识点,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
二、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帮助学生梳理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如要求学生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①金属铝在空气中表面变色;②金属铝在空气中加热;③金属铝投入纯水中,然后再加热;④金属铝投入NaOH溶液中, 引发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首先用多媒体展示铝土矿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了解自然界的金属很多是以含金属氧化物的矿物的形式存在的,引发学生对金属氧化物的性质的思考。
3.新知识讲授(1)氧化铝的性质a.多媒体展示氧化铝及其用途的图片,学生总结氧化铝的物理性质:白色难熔的物质,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较好的耐火材料。
天然的无色Al2O3晶体俗称刚玉,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b.组织学生分组实验,验证Al2O3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化学性质,并填写表格.【设计意图】高一学生已知Al2O3是两性氧化物,通过实验来验证它的两性,可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a.物理性质,由教师简单介绍。
b.化学性质设问:难溶性氢氧化物均可脱水转化为氧化物,那么氢氧化铝受热将如何呢?写出化学方程式。
演示氢氧化铝受热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氢氧化物受热易分解的性质。
Al(OH)3与酸、碱的反应: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Al(OH)3的两性性质。
操作提示: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操作是否规范,适时予以纠正。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基础操作的规范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捕捉信息能力。
c.Al(OH)3制备设问:在实验室中通常用什么方法制备Al(OH)3?能否用氧化铝与水反应或铝粉与水反应来制备,若不能,该用什么呢?为什么常用氨水与硫酸铝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能否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呢?由学生小组讨论得出正确的实验室制备Al(OH)3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法,初步体验科学探究实验d.氢氧化铝的用途:医学用途(如中和过多的胃酸)等,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三、效果分析氢氧化铝的两性对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通过“观察思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这一性质,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学生的预期可能差别较大,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两性”的理解。
此时学生还没有学习元素周期律,因此不要从这个角度进行引导,应注意对教学难度的把握,对定量计算不要涉及过深。
注意以上问题,相信本节课会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板书设计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难熔(2)化学性质与酸反应:Al2O3+ 6 H+ ═ 2Al3+ + 3H2O与碱反应:Al2O3+ 2OH—+3H2O═ 2[Al(OH)4]—2.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吸附力强(2)化学性质加热反应:2Al(OH)3═Al2O3+ 3H2O与酸反应:Al(OH)3+3HCl ═AlCl3+ 3H2O与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3)制备:Al2(SO4)3+ 6NH3•H2O ═2Al(OH)3↓ + 3(NH4)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