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合成抗菌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合成抗菌药》PPT课件
![《化学合成抗菌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dcb86df12d2af90242e683.png)
医学PPT
9
氧氟沙星
19:46
在脑脊液、胆汁、尿液、痰液中浓度高。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呼吸道、胆 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及眼部的感染。
左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 2倍,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急慢性感 染、难治性感染。不良反应较轻。
医学PPT
10
19:46
二、磺胺药和甲氧苄啶 (一)磺胺药
l对沙眼衣原体、弓形体、疟原虫及放线菌 l也有抑制作用。
l对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无 效。
医学PPT
12
19:46
[作用机理] 磺胺类与PABA化构相似,竞争
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通过干扰 细菌叶酸代谢而抑菌。
医学PPT
13
19:46
医学PPT
14
应 用 注 意:
19:46
• 1 .首剂加倍 • 2 .脓液和坏死组织含大量PABA,局部应
• ②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SMZ抑制二氢 叶酸合成酶,双重阻断敏感菌的叶酸代谢, 抗菌作用大大增强,甚至呈杀菌。
• ③联合用药减少耐药性产生。
医学PPT
19
三、硝咪唑类
19:46
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滴灵) 【作用和用途】
1·抗厌氧菌作用 对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厌氧球菌 、杆菌均有杀灭作用,对脆弱类杆菌作用最强。
• 是1935年合成并用于防治全身感染的抗菌 药,与甲氧苄啶合用后对某些感染性疾病 疗效显著,且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价格 低廉,故目前在抗感染治疗中仍占有一定 地位。
医学PPT
11
19:46
【抗菌作用】 广谱。
lG+菌:溶链菌、肺炎球菌
抗菌药物 ppt课件
![抗菌药物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725d11804d2b160b4ec0ac.png)
- ++
± - ++ +++
- - -
+++
头孢菌素类
R1 CONH O
S
N R2
COOH
7-氨基头孢烯酸 (7-ACA)
16
一代头孢菌素
代表品种: 头孢唑啉,头孢拉定 特点
青霉素酶稳定 广谱,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非常强;对社区获得的革兰
阴性菌有活性:奇异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菌等。 对G-杆菌产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 对肠球菌、MRSA 、铜绿假单胞菌无效,厌氧菌不敏感。 有肾损害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概述
2016-01-07
一、抗菌药物的定义
3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系指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 应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药、异烟肼、硝咪唑类、 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
抗生素: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 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代谢产 物,能干扰其他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头孢噻吩 头孢噻啶 头孢氨苄 头孢唑啉 头孢拉定
第一代头孢
G+ G- 耐酶 血浓度 蛋白 肾毒性 结合率
++
++ 中
中
中
低
+++ +++ 不耐 高
低
明显
+~++ +
耐
低
低
低
+++ +++ 耐
高
高
低
+~++ +
耐
高
± - ++ +++
- - -
+++
头孢菌素类
R1 CONH O
S
N R2
COOH
7-氨基头孢烯酸 (7-ACA)
16
一代头孢菌素
代表品种: 头孢唑啉,头孢拉定 特点
青霉素酶稳定 广谱,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非常强;对社区获得的革兰
阴性菌有活性:奇异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克雷白菌等。 对G-杆菌产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 对肠球菌、MRSA 、铜绿假单胞菌无效,厌氧菌不敏感。 有肾损害 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概述
2016-01-07
一、抗菌药物的定义
3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系指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 应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药、异烟肼、硝咪唑类、 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
抗生素: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 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代谢产 物,能干扰其他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头孢噻吩 头孢噻啶 头孢氨苄 头孢唑啉 头孢拉定
第一代头孢
G+ G- 耐酶 血浓度 蛋白 肾毒性 结合率
++
++ 中
中
中
低
+++ +++ 不耐 高
低
明显
+~++ +
耐
低
低
低
+++ +++ 耐
高
高
低
+~++ +
耐
高
化学合成抗菌药
![化学合成抗菌药](https://img.taocdn.com/s3/m/6796f22552ea551810a687b1.png)
19:46
【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 ①胃肠道反应 ②CNS反应:头昏、头痛、失眠、眩晕、情 绪不安等,严重精神异常、惊厥;有癫痫病 史者不宜应用。 ③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 和皮疹,个别病人出现光敏性皮炎; ④软骨损害:少数可出现关节疼痛和炎症 (水肿),所以不宜用于儿童和孕妇。
19:46
19:46
【抗菌作用】 广谱。
lG+菌:溶链菌、肺炎球菌
lG-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大肠
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和沙门菌属、铜绿假单 胞菌。
l对沙眼衣原体、弓形体、疟原虫及放线菌 l 也有抑制作用。
l对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无
效。
19:46
[作用机理]
磺胺类与PABA化构相似,竞争 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通过干 扰细菌叶酸代谢而抑菌。
DNA 回旋酶:主要影响DNA合成过程中 切口封闭功能,而阻碍细菌DNA合成。在 G-菌中喹诺酮主要抑制DNA回旋酶。
19:46
【临床应用】广泛
氟喹诺酮类适用于治疗敏感G-菌、G+ 菌引起的感染。
包括: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呼吸 道感染、骨骼系统感染(骨髓炎和骨关 节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各种感染。
二、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
诺氟沙星
尿、肠道药浓度高,用于敏感菌所致泌尿 生殖道、肠道感染及淋病,也可外用治疗皮 肤、眼部感染。
环丙沙星抗菌谱广,为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中
体外抗菌最强者,对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 菌素耐药的G+、G-对本药仍敏感。对厌氧菌多数 无效。
19:46
氧氟沙星
在脑脊液、胆汁、尿液、痰液中浓度高。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呼吸道、 胆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及眼部的感染。
2.合成抗感染药(药物化学)
![2.合成抗感染药(药物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d84d6f412b160b4e767fcf1a.png)
1,4-二氢-4-氧代吡啶-3-羧酸 (吡酮酸类 )
二、发展
第一代(1962-1969)
H3C CH3 N NH CH3
Cl
N
氯喹
萘啶酸 (萘啶羧酸类 )
第二代(1969-1978)
O O
6 6 N
HN N
OH
6 7
7
N
N
N
CH3
吡哌酸 (嘧啶并吡啶羧酸类)
西诺沙星 (噌啉羧酸类)
第三代(1978-1998)
N H
O S H 2N
O N N H
磺胺甲氧嗪(t1/2=37h)“长效磺胺”
5、优缺点
• 优点 – 抗菌谱较广 – 性质稳定 – 使用方便 – 价格低廉 – 对某些感染有显著疗效 • 缺点 – 抗菌活性弱,为抑菌剂 – 易产生耐药性 – 肾损害
二、结构分类
• 基本结构:对氨基苯磺酰胺
R1 HN
4 1
2
N
1
磺胺甲噁唑 新诺明(SMZ)
O H2N
O S
3
NH N
1
O
5
CH3
复方新诺明:SMZ+TMP
六、构效关系
(1) 氨基与磺酰氨基在苯环上必须处于对位;
(2)磺酰氨基上N单取代活性增强
-杂环取代更佳;
(3)4位氨基的游离或潜在的游离状态是活性的关键
H2N N N
N
O H2N S
O NH
N
SO2NH2
[作用机制]
2.抑制拓扑异构酶IV 干扰细菌G(+) DNA复制
解环连
(-) 喹诺酮类药物
四、构效关系
5
B环可作改变, 苯环、吡啶环、 嘧啶环均可。 7
《兽医药理学》化学合成药物
![《兽医药理学》化学合成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aecb1926a6c30c2259019efb.png)
作用机理
谷氨酸 食物 +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 (-) 对氨苯甲酸 一碳单位 (-) (PABA) 核酸合成 磺胺类 甲氧苄啶类
作用机理
(1)能选择性地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 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阻止细菌核酸的合成而。
(2)与磺胺合用,可使菌体叶酸遭双重阻断,作用
第二节 化学合成抗菌药 synthetic antimicrobial agents
磺胺类及其增效剂 喹诺酮类 喹噁啉类 其他
o硝基呋喃类 o硝基咪唑类
一、磺胺类及其增效剂
磺胺类(sulfanamides):抗菌谱广,性质 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不消耗粮 食,国内能大量生产,与增效剂有协同 作用。 增效剂(sulfanamide combinations):能 增强磺胺药和多种抗生素的效力。
〔作用机制〕
抑菌药,磺胺药的结构和PABA相似,因 而可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阻碍 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核酸的生成, 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谷氨酸 食物 +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 (-) 对氨苯甲酸 一碳单位 (-) (PABA) 核酸合成 磺胺类 甲氧苄啶类
肠道感染:选用肠道内服难吸收的磺胺类,一 般与DVD合用,常用药物有SG、PST、SST等。
泌尿道感染:选用作用强、排泄快、乙酰化率 低、尿中药物浓度高的药物,如SMM、SMD、 SM2等,与TMP合用。
局部软组织和创伤感染:SN、SD-Ag。 原虫感染:SQ、磺胺氯吡嗪、SM2、SMM、 SDM等,用于球虫病、鸡卡氏白细胞虫病、
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抗寄生虫病药(药物化学课件)
![合成抗菌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抗寄生虫病药(药物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bcf27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4.png)
驱肠虫药分类
哌嗪类 咪唑类 嘧啶类 三萜类
酚类
哌嗪类
H N
CH2COOH
, 2 HO C CHOOH , 5H2O
N
CH2COOH
H
枸橼酸哌嗪
H
N
*
S N
咪唑类
H3C S
H
N
H
N
OCH3
N O
H N
NHCOOCH3 N
O
甲苯达唑
阿苯达唑
F
H N
NHCOOCH3 N
O
氟苯达唑
嘧啶类
CH3 N
S N
Cl
Cl Cl
CH2 N NO
N
NH2
N
NH2
硝喹
CH3 H
OO H3C
O H
O
CH3
H O
青蒿素
萜内酯类
CH3 H
CH3 H
H3C
OO
O H
O
CH3
H OH
双氢青蒿素
H3C
H3C
CH3 H OO
OO
O H
O
CH3
H OCOCH2CH2COOH
青蒿琥酯
O H
O
CH3
H OCH3
蒿甲醚
抗血吸虫病药的分类
➢锑剂:酒石酸锑钾(由于锑剂类药物的毒性较大,现已少用) ➢非锑剂:吡喹酮、硝硫氰胺、硝硫苯酯、
呋喃丙胺、呋喃双胺、呋喃烯唑
O
N
N
O
吡喹酮
非锑剂
O2N
O2N
NH
NCS
硝硫氰胺
S
NH
NHCO
硝硫苯酯
非锑剂
日本血吸虫
抗菌药物ppt课件
![抗菌药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e4bbb219e8b8f67c1cb9be.png)
• 3、注射溶液要现配现用,不能与NaHCO3等碱性液 体混装在一个容器内
学习交流PPT
15
单环类β内酰胺抗生素
• 氨曲南 • 抗菌谱狭窄,仅对大多数需氧革兰阴性菌有很强
的抗菌活性,对于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不能 排除革兰阳性菌或厌氧菌混合感染时,联合应用, 不宜单独用作肺炎的经验疗法 • 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无出血反应、无神经系统反 应,也无肾脏毒性,本品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 药物无交叉过敏反应,二重感染发生率明显地低 于第二~四代头孢菌素
学习交流PPT
5
青霉素类的分类
• 窄谱青霉素:青霉素和苄星青霉素 •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
氟氯西林 • 广谱青霉素:包括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羟
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哌拉西林、替
卡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
学习交流PPT
6
青霉素类的特点
第三代头孢菌素特点
• 1、广谱抗菌药,有强大抗阴性杆菌作用,明显超 过一代与二代头菌素
• 2、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作用不如一代和某些二代头 孢菌素
• 3、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作 用;
• 4、对β-内酰胺酶稳定;
• 5、部分透过血脑屏障; • 6、第三代: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
学习交流PPT
8
头孢菌素类的特点及合理应用
• 1、头孢菌素类为杀菌剂 • 2、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 3、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比青霉素类高,
抗菌谱比青霉素类广,作用也比青霉素类强 • 4、 按其发明年代的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同而分为
一、二、三、 四代
学习交流PPT
9
第一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学习交流PPT
15
单环类β内酰胺抗生素
• 氨曲南 • 抗菌谱狭窄,仅对大多数需氧革兰阴性菌有很强
的抗菌活性,对于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不能 排除革兰阳性菌或厌氧菌混合感染时,联合应用, 不宜单独用作肺炎的经验疗法 • 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无出血反应、无神经系统反 应,也无肾脏毒性,本品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 药物无交叉过敏反应,二重感染发生率明显地低 于第二~四代头孢菌素
学习交流PPT
5
青霉素类的分类
• 窄谱青霉素:青霉素和苄星青霉素 •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
氟氯西林 • 广谱青霉素:包括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和羟
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哌拉西林、替
卡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
学习交流PPT
6
青霉素类的特点
第三代头孢菌素特点
• 1、广谱抗菌药,有强大抗阴性杆菌作用,明显超 过一代与二代头菌素
• 2、对革兰氏阳性球菌作用不如一代和某些二代头 孢菌素
• 3、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作 用;
• 4、对β-内酰胺酶稳定;
• 5、部分透过血脑屏障; • 6、第三代: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
学习交流PPT
8
头孢菌素类的特点及合理应用
• 1、头孢菌素类为杀菌剂 • 2、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 3、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比青霉素类高,
抗菌谱比青霉素类广,作用也比青霉素类强 • 4、 按其发明年代的先后和抗菌性能的不同而分为
一、二、三、 四代
学习交流PPT
9
第一代头孢菌素的特点
化学合成抗感染药—抗真菌药(药物学课件)
![化学合成抗感染药—抗真菌药(药物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87a06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8.png)
抗真菌药
真菌所致疾病与常用药物
各种癣菌
浅部真菌病
头 癣
体 癣
指甲癣
灰黄霉素
制霉菌素
特比萘芬
咪 康 唑
新型隐球菌
白色念珠菌
深部真菌病
脑膜炎
肺 炎
心内膜炎
两性霉素B
酮 康 唑
氟 康 唑
抗真菌药
真菌所致疾病与常用药物(一)
类别
药名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多烯类
两性霉素B
严重深部真菌
的首选药
肝肾毒性、
血液毒性、
常用药物有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等。
抗真菌药
抗真菌药物的分类:
抗生素类:灰黄霉素、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咪唑类: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
三唑类:伊曲康唑、氟康唑
丙烯胺类:特比萘芬
嘧啶类 :氟胞嘧啶
抗真菌药
口腔念珠菌病
乙酰辅酶A
抗真菌药
【作用机制】 1.作用于真菌细胞膜
相关链接-唑类抗真菌药物
•
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合成抗真菌药
• 于60年代末问世
• 1969年–克霉唑和咪康唑作为抗真菌药用于临床
• 大量的唑类药物被开发
• –可以治疗浅表性真菌感染及体内深度的霉菌感染
• –还可口服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
咪唑类抗真菌药
N
咪康唑
分子中含有咪唑环:
N
CH2
Cl
CH OCH2
制霉菌素作用与两性霉素B基本相同,但毒性更大,不作注射
用。口服用药用于免疫缺陷患者或肿瘤患者防治消化道念珠菌
病,局部用药治疗口腔、皮肤、阴道念珠菌感染和阴道滴虫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过敏反应:磺胺类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用药前 需询问过敏史。
3. 造血系统反应、偶见粒细胞减少,再障及血小板减少 症。
•4. 肝损害: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见急性肝坏死。
5. 其他:中枢抑制,胃肠道反应,驾驶员、高空作业 者忌用。孕妇禁用TMP。
18
(二)、甲氧苄啶(TMP)
19:46
【抗菌作用】 抗菌谱与磺胺类相似。
④软骨损害:少数可出现关节疼痛和炎症 (水肿),所以不宜用于儿童和孕妇。
9
19:46
二、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
诺氟沙星 尿、肠道药浓度高,用于敏感菌所致泌尿
生殖道、肠道感染及淋病,也可外用治疗皮 肤、眼部感染。
环丙沙星抗菌谱广,为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中
体外抗菌最强者,对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 素耐药的G+、G-对本药仍敏感。对厌氧菌多数无 效。
化学合成抗菌药
19:46
1
19:46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一、 喹诺酮类
19:46
[概述]
是一类含有4-喹酮母核的合成抗菌药, 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萘啶酸,已被淘汰。
第二代:吡哌酸等。吡哌酸对G-菌有效, 口服后尿中浓度高,用于尿道或肠道感染, 已少用。
l对沙眼衣原体、弓形体、疟原虫及放线菌 l也有抑制作用。 l对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无 效。
13
19:46
[作用机理] 磺胺类与PABA化构相似,竞争
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通过干扰 细菌叶酸代谢而抑菌。
14
19:46
15
应 用 注 意:
19:46
• 1 .首剂加倍 • 2 .脓液和坏死组织含大量PABA,局部应
•长效类(>24h):如磺胺多辛(SDM)。 2. 用于肠道感染:如柳氮磺吡啶(SASP) 。 3. 外用:如SML、SD-Ag、磺胺醋酰钠(SA-Na)。
用于创面感染和眼部感染。
17
【不良反应】
19:46
1. 泌尿系统:以SD常见,SMZ大量久用会出现,
用药时应注多饮水、同服等量的碳酸氢钠碱 化尿液。
.3.抗滴虫 是治疗阴道滴虫病的首选药。对反 复发作的病人应夫妇同时服药,以求根治。 4·抗贾第鞭毛虫 是目前治疗贾第鞭毛虫最有 效的药物,治愈率可达90%。
22
19:46
Q&A问答环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He is quick and eager to learn. Learning is learni
6
19:46
[机制] 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 回旋酶,
而影响细菌DNA 的复制,与其他药物无 交叉耐药现象 。
DNA 回旋酶:主要影响DNA合成过程中切 口封闭功能,而阻碍细菌DNA合成。在G-菌 中喹诺酮主要抑制DNA回旋酶。
7
19:46
【临床应用】广泛 氟喹诺酮类适用于治疗敏感G-菌、G+
ng and asking.
23
19:46
添加
添加
添加 标题
标题
标题
添加
菌引起的感染。 包括: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呼吸
道感染、骨骼系统感染(骨髓炎和骨关 节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各种感染。
8
19:46
【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 ①胃肠道反应
②CNS反应:头昏、头痛、失眠、眩晕、情 绪不安等,严重精神异常、惊厥;有癫痫病 史者不宜应用。
③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 和皮疹,个别病人出现光敏性皮炎;
10氧氟沙星Fra bibliotek19:46
在脑脊液、胆汁、尿液、痰液中浓度高。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呼吸道、胆 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及眼部的感染。
左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 2倍,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急慢性感 染、难治性感染。不良反应较轻。
11
19:46
二、磺胺药和甲氧苄啶 (一)磺胺药
• ③联合用药减少耐药性产生。
20
三、硝咪唑类
19:46
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滴灵) 【作用和用途】
1·抗厌氧菌作用 对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厌氧球菌 、杆菌均有杀灭作用,对脆弱类杆菌作用最强。
2·抗阿米巴原虫 是治疗急、慢性阿米巴痢疾和阿 米巴肝脓肿的首选药,
21
19:46
【作用和用途】
• 是1935年合成并用于防治全身感染的抗菌 药,与甲氧苄啶合用后对某些感染性疾病 疗效显著,且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价格 低廉,故目前在抗感染治疗中仍占有一定 地位。
12
19:46
【抗菌作用】 广谱。
lG+菌:溶链菌、肺炎球菌
lG-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大肠 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和沙门菌属、铜绿假单 胞菌。
【抗菌机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 叶酸的合成和利用。单用易产生耐药性,故常 与SD或SMZ合用。
TMP还可增强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庆大霉 素、红霉素等)的抗菌作用。
19
19:46
磺胺药与甲氧苄啶合用有何意义?
• ①TMP和SMZ体内过程、t1/2相近,抗菌谱相 似;
• ②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SMZ抑制二氢 叶酸合成酶,双重阻断敏感菌的叶酸代谢 ,抗菌作用大大增强,甚至呈杀菌。
(3)体内分布广,体液组织液中浓度高,可 达到有效地抑菌和杀菌水平。
5
19:46
【抗菌作用】 喹诺酮类为杀菌剂。抗菌谱广, 抗菌作用强:
1.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大。 2.对革兰阳性球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某些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分枝杆菌属、 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抑制作用。 4.第四代药物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更强。
先清创排浓 • 3 .禁与普鲁卡因合用
4.人体可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故不受一 般磺胺类及TMP影响。
[耐药性]以葡萄球菌多见,链球菌、肺炎 球菌、痢疾杆菌次之。
16
19:46
[药物分类]
1. 用于全身性感染:口服易吸收,根据t1/2分: •短效类(<10h):如SIZ,治疗泌尿道感染。
•中效类(10~24h):如SD、SMZ,用于全身感染。
3
19:46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口服
易吸收、广谱、抗菌活性增强,用于尿道或肠 道感染。
第四代: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抗菌谱更广、抗 菌活性更强。
4
19:46
氟喹诺酮药物的特点 [体内过程] (1) 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相对较高;
(2)半衰期较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3. 造血系统反应、偶见粒细胞减少,再障及血小板减少 症。
•4. 肝损害: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见急性肝坏死。
5. 其他:中枢抑制,胃肠道反应,驾驶员、高空作业 者忌用。孕妇禁用TMP。
18
(二)、甲氧苄啶(TMP)
19:46
【抗菌作用】 抗菌谱与磺胺类相似。
④软骨损害:少数可出现关节疼痛和炎症 (水肿),所以不宜用于儿童和孕妇。
9
19:46
二、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
诺氟沙星 尿、肠道药浓度高,用于敏感菌所致泌尿
生殖道、肠道感染及淋病,也可外用治疗皮 肤、眼部感染。
环丙沙星抗菌谱广,为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中
体外抗菌最强者,对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 素耐药的G+、G-对本药仍敏感。对厌氧菌多数无 效。
化学合成抗菌药
19:46
1
19:46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一、 喹诺酮类
19:46
[概述]
是一类含有4-喹酮母核的合成抗菌药, 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萘啶酸,已被淘汰。
第二代:吡哌酸等。吡哌酸对G-菌有效, 口服后尿中浓度高,用于尿道或肠道感染, 已少用。
l对沙眼衣原体、弓形体、疟原虫及放线菌 l也有抑制作用。 l对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无 效。
13
19:46
[作用机理] 磺胺类与PABA化构相似,竞争
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通过干扰 细菌叶酸代谢而抑菌。
14
19:46
15
应 用 注 意:
19:46
• 1 .首剂加倍 • 2 .脓液和坏死组织含大量PABA,局部应
•长效类(>24h):如磺胺多辛(SDM)。 2. 用于肠道感染:如柳氮磺吡啶(SASP) 。 3. 外用:如SML、SD-Ag、磺胺醋酰钠(SA-Na)。
用于创面感染和眼部感染。
17
【不良反应】
19:46
1. 泌尿系统:以SD常见,SMZ大量久用会出现,
用药时应注多饮水、同服等量的碳酸氢钠碱 化尿液。
.3.抗滴虫 是治疗阴道滴虫病的首选药。对反 复发作的病人应夫妇同时服药,以求根治。 4·抗贾第鞭毛虫 是目前治疗贾第鞭毛虫最有 效的药物,治愈率可达90%。
22
19:46
Q&A问答环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He is quick and eager to learn. Learning is learni
6
19:46
[机制] 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的DNA 回旋酶,
而影响细菌DNA 的复制,与其他药物无 交叉耐药现象 。
DNA 回旋酶:主要影响DNA合成过程中切 口封闭功能,而阻碍细菌DNA合成。在G-菌 中喹诺酮主要抑制DNA回旋酶。
7
19:46
【临床应用】广泛 氟喹诺酮类适用于治疗敏感G-菌、G+
ng and asking.
23
19:46
添加
添加
添加 标题
标题
标题
添加
菌引起的感染。 包括:泌尿道感染、肠道感染、呼吸
道感染、骨骼系统感染(骨髓炎和骨关 节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等各种感染。
8
19:46
【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 ①胃肠道反应
②CNS反应:头昏、头痛、失眠、眩晕、情 绪不安等,严重精神异常、惊厥;有癫痫病 史者不宜应用。
③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 和皮疹,个别病人出现光敏性皮炎;
10氧氟沙星Fra bibliotek19:46
在脑脊液、胆汁、尿液、痰液中浓度高。
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道、呼吸道、胆 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及眼部的感染。
左氧氟沙星 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 2倍,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急慢性感 染、难治性感染。不良反应较轻。
11
19:46
二、磺胺药和甲氧苄啶 (一)磺胺药
• ③联合用药减少耐药性产生。
20
三、硝咪唑类
19:46
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滴灵) 【作用和用途】
1·抗厌氧菌作用 对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厌氧球菌 、杆菌均有杀灭作用,对脆弱类杆菌作用最强。
2·抗阿米巴原虫 是治疗急、慢性阿米巴痢疾和阿 米巴肝脓肿的首选药,
21
19:46
【作用和用途】
• 是1935年合成并用于防治全身感染的抗菌 药,与甲氧苄啶合用后对某些感染性疾病 疗效显著,且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价格 低廉,故目前在抗感染治疗中仍占有一定 地位。
12
19:46
【抗菌作用】 广谱。
lG+菌:溶链菌、肺炎球菌
lG-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大肠 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和沙门菌属、铜绿假单 胞菌。
【抗菌机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 叶酸的合成和利用。单用易产生耐药性,故常 与SD或SMZ合用。
TMP还可增强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庆大霉 素、红霉素等)的抗菌作用。
19
19:46
磺胺药与甲氧苄啶合用有何意义?
• ①TMP和SMZ体内过程、t1/2相近,抗菌谱相 似;
• ②TMP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SMZ抑制二氢 叶酸合成酶,双重阻断敏感菌的叶酸代谢 ,抗菌作用大大增强,甚至呈杀菌。
(3)体内分布广,体液组织液中浓度高,可 达到有效地抑菌和杀菌水平。
5
19:46
【抗菌作用】 喹诺酮类为杀菌剂。抗菌谱广, 抗菌作用强:
1.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大。 2.对革兰阳性球菌也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3.某些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分枝杆菌属、 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抑制作用。 4.第四代药物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更强。
先清创排浓 • 3 .禁与普鲁卡因合用
4.人体可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故不受一 般磺胺类及TMP影响。
[耐药性]以葡萄球菌多见,链球菌、肺炎 球菌、痢疾杆菌次之。
16
19:46
[药物分类]
1. 用于全身性感染:口服易吸收,根据t1/2分: •短效类(<10h):如SIZ,治疗泌尿道感染。
•中效类(10~24h):如SD、SMZ,用于全身感染。
3
19:46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口服
易吸收、广谱、抗菌活性增强,用于尿道或肠 道感染。
第四代: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抗菌谱更广、抗 菌活性更强。
4
19:46
氟喹诺酮药物的特点 [体内过程] (1) 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相对较高;
(2)半衰期较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