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学案:3.2熔化和凝固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3.2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3.2 熔化和凝固

教案:熔化和凝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确认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②、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③、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晶体熔化图象的描绘,能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和教师指导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善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随堂实验使学生树立规范实验、仔细实验、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及学生分工协作的团结精神.二教学重、难点:“探究冰、松香的熔化特点”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解晶体熔化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是又一难点。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像法四教具准备:课件,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阶段一:想一想你能否将下列物质分成两类?说说你的分类依据?冰块、岩浆、松香、铁、酒精、铁水、蜡烛、玻璃、雪花、固态酒精、雨、海波问:物质的状态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阶段二:做一做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观察现象?学生回答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凝固学生举例师板书课题:§4.2熔化和凝固阶段三:实验1.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石棉网、试管、表、海波、松香、火柴、玻璃棒实验分组:5组同学做海波熔化实验,5组同学做松香熔化实验。

实验方法:1、水浴法加热海波或松香;2、海波熔化实验要求从40℃开始计时;松香熔化实验要求从60℃开始计时,每隔1分钟记录温度及状态。

阶段四:1处理数据:把记录的数据用点画在坐标图上,并用平滑的曲线将各个点连接起来。

2、模拟学生画图过程(投影)3、图表分析并填写任务单:4教师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讲解:(1)象海波那样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象松香那样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学案:3.2熔化和凝固 (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学案:3.2熔化和凝固 (1)

熔化和凝固主备:修订:八年级物理备课组审核: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凝固以及凝固过程是放热过程。

2、会看、画晶体熔化图象和凝固图象。

3、会解决判断熔化和凝固有关问题二、探究新知凝固:1、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2、凝固规律: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3、晶体凝固必要条件:(1)、(2)、4、凝固特点:。

例1:冰的熔点是。

在图3-6所示的图象中,反映冰熔化情况的是。

时间/min0 2 4 6 8 10 12 14 16 18温度/℃60 65 70 75 80 80 80 80 85 90(1)、此物质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其判断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3)、此物质从开始熔化到熔化结束花的时间约为_________min三、课堂巩固1、液体凝固的过程是热过程。

液态非晶体在凝固时热,温度;图3-6时间(分)15105-5-10-1540812B C D 温度(℃)液态晶体在凝固时 热,温度 。

2、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这个图像,你能获得的合理信息有:信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物质是一种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为50℃ C .图像中的BC 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D .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为液态 四、课后提升1、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时间/min l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6.5 温度/℃ 59 55 52 49 48 48 48 48 47 45 43 42 ((选填:“固”、“液”或“气”)(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3.2.2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导学案 3.2.2 熔化和凝固

课题3.2《熔化和凝固》(第二课时)八年级物理学科学案课型新授课备课薛永仕课标要求:l.1.1 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例3 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冰熔化等现象。

考纲要求:1.知道一般情况下物体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

2.知道熔化和凝固(包括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物态变化过程;知道各种物态变化过程发生的特点(如吸、放热情况,温度变化情况等)。

3.能正确描述“冰(或其他晶体)的熔化实验现象。

4.能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冰等常见自然现象的发生原因。

学习目标1、根据固体有没有确定的熔点来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2、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原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物理现象。

【使用说明】依据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进行归纳总结,解答完成所有问题。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组长做好监督检查,还要认真参阅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课堂流程:一、情境导入约2-3min二、明确目标约2min三、预习导学约6min自主学习教材第55--57页并完成以下内容(自主学习时,注意双色笔的使用,已解决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写在导学案上,有疑问的用红色笔勾画,本环节时间约6min,请注意时间的分配)观察A、B、C、D四个图像,认真思考以下问题:(1)由A、B、C、D图像可知:图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图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图是晶体的凝固图像;图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2)根据各种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将固体分为_______和_______,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_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_________。

(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__,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_________,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非晶体_________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有或没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熔化和凝固》教案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熔化和凝固》教案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熔化和凝固》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3.2《熔化和凝固》是学生在学习了《力和运动》、《热传递》等内容后,进一步探讨物质状态变化的课题。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生活中的现象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知道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2.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规律,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特点。

2.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和规律。

2.演示法: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冰、水、容器、温度计、计时器等。

2.教学课件:PPT、图片、视频等。

3.教学参考资料:教材、教辅、网络资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的实例,如冰雕、冰雪融化、晶体凝固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阐述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及规律。

通过PPT、图片和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冰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记录温度和时间等数据。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学案设计含解析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学案设计含解析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学案设计含解析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熔化和凝固.它们的定义分别是二、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三、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熔点,非晶体熔点.(选填“有”或“没有”)2.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点,非晶体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有没有确定的熔点(凝固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我们可以根据它来鉴定物质.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熔化需要,凝固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课堂检测1.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2.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但温度,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3.已知固体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 ℃、-30 ℃、-39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 ℃,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4.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完全熔化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D.无法确定5.如图是某一物质加热变成液体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象并将结果填在横线上.(1)当时的室温是 .(2)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状态,图中CD段表示物质处于液体状态.(3)物质的熔点是,熔化用了min,在这段过程中物质要(填“吸”或“放”)热.(4)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参考答案自主探究一、物态变化1.固态液态气态可以物态变化2.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二、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海波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石蜡熔化过程吸热温度升高.2.海波: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石蜡: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过程温度升高,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三、熔点和凝固点1.熔化熔点有没有2.凝固凝固点有没有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吸热放热课堂检测1.凝固熔化2.吸热不变3.A 解析:判断用哪种温度计,关键是了解温度计中的液体在最低温度-89 ℃时是否会凝固,这里只有酒精温度计可用,选项A正确.4.B 解析:在盆里的冰还未完全熔化时,都是冰水混合物,在相同的气压下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选项B正确.5.(1)20 ℃(2)固液共存(3)80 ℃ 3 吸(4)晶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3、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3、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3、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体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合作探究: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我们在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生日上的蜡烛受到高温变成蜡液,一部分蜡液落在桌上后变成固体。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变为固态.....上面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类: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数据:问题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关系),并结合实验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当温度上升到℃时,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换句话说: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在熔化过程中热量,温度保持)。

给石蜡加热,在整个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换句话说:石蜡没有一定的,在熔化过程中热量)。

问题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3个阶段的温度特点?海波在熔化前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后温度继续石蜡在熔化前温度,熔化中温度,熔化后温度根据以上实验海波和蜡熔化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我们可以把固体分为_______和_______像海波这样的固体叫做晶体晶体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石蜡这样的固体叫做非晶体非晶体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3: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3.2熔化和凝固(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3.2熔化和凝固(无答案)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一)课型:自学一、情境导入:二、教学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能简单描述这三种物态基本特征2、了解熔化的含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3、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含义4、通过探究熔化和凝固时规律,感知熔化的条件和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5、加强知识探究,增进学习合作,勇于面对问题,勇于求索三、学习内容:学内容(一):物态变化1、自然界物质存在的状态有种,冰是态,水是态,水蒸气是态。

2、物态变化定义:。

冰雪消融是由态变为态,滴水成冰是由态变为态。

导学内容(二):晶体非晶体(简单知道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非晶体:、、、导学内容(三)晶体非晶体熔化的规律:一、熔化定义:二、晶体非晶体的熔化规律实验:1、实验设计:如图所示,在研究固态物质(例如海波)熔化的实验中,把盛有固态物质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加热(图甲所示),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图乙所示),目的是。

2、利用海波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晶体海波/℃40 44 48 48 48 48 50 52存在状态固态固态固态固液共存固液共存液态液态液态分析:1、整个实验中,温度变化规律是:。

2、实验中,第分钟海波开始熔化,熔化历经分钟,在熔化过程中,海波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利用冰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晶体冰℃-8 -4 0 0 0 0 2 4存在状态冰冰冰冰水共存冰水共存水水水分析:1、整个实验中,温度变化规律是:。

2、实验中,第分钟冰开始熔化,熔化历经分钟,在熔化过程中,冰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结论:以晶体海波和冰为例分析: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是:晶体熔化条件:1、 2、晶体熔化的特点是:查阅56页熔点表总结:熔点定义:不同晶体,熔点(选填“相同”或“不同”)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4、利用石蜡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非晶体石蜡/℃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存在状态硬→软→粘→稠→稀以非晶体石蜡为例分析: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是:非晶体熔化的条件:非晶体熔化的特点是:5、绘制图像: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6、应用:晶体熔化的应用:学以致用:1、如图所示的是萘的熔化图像,看图回答以下问题(1)萘在AB过程中是(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该过程中要不断(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2熔化和凝固 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2熔化和凝固 导学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中心任务: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设问导读一物态变化1、常见的物质有几种状态?2、什么是物态变化?设问导读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的定义是什么?凝固的定义是什么?2、你能不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熔化和凝固的例子?3、我们重点研究一下熔化过程。

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我们以冰熔化为例,你觉得冰熔化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的物质所对应的条件是否一样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冰的熔化。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相同吗?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来进行合理的猜想。

3.设计实验研究海波(硫代硫酸钠)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参照图3.2-1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以外,还需要什么器材?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者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根据曾经学过的设计表格,请在下列表格中设计一个完整的表格。

5、分析与论证图3.2-2和图3.2-3中的纵轴表示温度,温度的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你自己将数值写上。

根据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6、实验结论: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分别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中温度变化的特点。

7、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组装实验装置应该按照(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

(2)、研究固体熔化实验中,为了使固体物质均匀受热,温度上升较慢,便于实验记录和观察,常常采用水浴加热。

(3)、烧杯放在上加热,能使烧杯受热均匀。

(4)、记录时间间隔不能过长,否则可能记录不到固体熔化时温度不变的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篇: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3.2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生乙]冰是固体,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生乙]冰熔化成水属熔化过程[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1 [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1.熔化和凝固(板书)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生甲]应该不相同.[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生丁]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生戊]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师]现在提出了固体熔化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先制订计划和方案.[方案一]把装有一些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给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且可行.我们可按照这两个方案来做实验.我们先看挂图.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看完后,宣布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生甲]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 ℃,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生乙]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生丙]从我们组对海波熔化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生丁]我们组对石蜡熔化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实验观察很仔细,每组同学都团结协作,讨论也很激烈.我很高兴,看来大家对学物理很感兴趣.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看图4.2—2和图4.2—3;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自己写上,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在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学生们画图,教师巡回指导][师]同学们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生甲]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生乙]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2 [师]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写出实验报告.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师]从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还能总结出什么?[生甲]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crystal).[生乙]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noncrystal).[生丙]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生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师]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2.熔点和凝固点(板书)(1)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生甲]晶体的熔点一般是不同的知道熔点和凝固点有什么用?[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水银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生甲]钨的熔点为3410 ℃,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生乙]水银不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它的凝固点为-39 ℃,太低.[师]看来大家已知道它们的用途,看投影课本图4.2—4和图4.2—5.思考想想议议[想想议议][生甲]AB段为固态,温度不断升高.[生乙]B时刻为固态,C 时刻全部变为液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生丁]CD段为液态,温度升高[生戊]EF段为液态,温度下降[生己]F时刻晶体开始凝固,到G时刻全部变为固态,FG之间是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生庚]GH为固态,温度随时间下降.[生辛]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到过-52.3 ℃,这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可用酒精温度计[师]回忆海波的熔化实验过程和温度变化,看看还能找到什么规律[生甲]在海波的熔化实验和石蜡熔化实验中,无论温度变否都需要加热.[生乙]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却继续放热.[生丙]这说明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生丁]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师]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板书)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熔化要吸热,3 凝固要放热.三、布置作业第二篇:八年级物理上册 3.2 熔化和凝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3.2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1 [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1.熔化和凝固(板书)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生甲]应该不相同.[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生戊]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师]现在提出了固体熔化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先制订计划和方案.[方案一]把装有一些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给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装置如课本图4.2—1,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且可行.我们可按照这两个方案来做实验.我们先看挂图.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生看完后,宣布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生甲]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 ℃,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生乙]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石蜡的[生丙]从我们组对海波熔化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生丁]我们组对石蜡熔化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实验观察很仔细,每组同学都团结协作,讨论也很激烈.我很高兴,看来大家对学物理很感兴趣.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看图4.2—2和图4.2—3;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自己写上,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在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学生们画图,教师巡回指导][师]同学们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生甲]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生乙]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2 [师]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写出实验报告.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师]从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还能总结出什么?[生甲]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crystal).[生乙]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noncrystal).[生丙]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 [生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师]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2.熔点和凝固点(板书)(1)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水银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生甲]钨的熔点为3410 ℃,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生乙]水银不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它的凝固点为-39 ℃,太低.[师]看来大家已知道它们的用途,看投影课本图4.2—4和图4.2—5.思考想想议议[想想议议][生甲]AB段为固态,温度不断升高.[生乙]B时刻为固态,C 时刻全部变为液态,BC段为固液共存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生丁]CD [生戊]EF[生己]F时刻晶体开始凝固,到G时刻全部变为固态,FG之间是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生庚]GH为固态,温度随时间下降.[生辛]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到过-52.3 ℃,这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可用酒[生甲]在海波的熔化实验和石蜡熔化实验中,无论温度变否都需要加热.[生乙]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却继续放热.[生丁]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师]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板书)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晶.熔化要吸热,3 凝固要放热.三、布置作业第三篇:3.2 熔化和凝固教案 1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1、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知道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人教版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学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学案

1、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形状: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2、看法熔化和凝结的含义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4、看法熔点,识记冰、固态酒精、固态水银等几种罕见物质的熔点。

导学方法:实验探求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进程课前导学1、物质罕见的三种形状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三种形状之间变化。

2、熔化:物质由变成的进程叫熔化;固体熔化时要(吸热或放热)3、固体可分为和,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时,但是温度。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时,温度。

课堂导学1、探求萘和石蜡这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加热采用的是法,这样加热的目的是。

3、画出萘和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剖析萘和蜡的熔化进程知道:(1)萘在熔化前,不时,温度;熔化时,不时,温度;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2)蜡在熔化前,不时,温度;熔化时,不时,温度;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5、师生共同剖析得出固体熔化的条件是;6、剖析可得出能将固体分为两类:(1)、晶体:,罕见的如:(2)、非晶体:,罕见的如:7、熔点:,晶体熔化的条件是;非晶体(〝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

8、检查几种物质的熔点(规范大气压下):冰;固态水银;固态酒精教员引导、先生归结小结课堂练习1.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形状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C.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D.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2、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可以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进程中( )A.要不时吸热,温度不时上升B.要不时放热,温度不时上升C.要不时吸热,温度坚持不变D.要不时放热,温度坚持不变4、在图4—10中,描画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5、在铅的熔化进程中:〔〕A、铅的温度降低,同时吸热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5、进一步看法熔化;知道什么是凝结;凝结的条件是什么;6、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凝结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会画图像7、看法凝结点导学方法:实验探求法导学时间:1课时导学进程课前导学1、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进程叫凝结;物质凝结的条件是2、液体凝结成晶体的进程要,温度非晶体在凝结进程中也要,温度3、凝结点:,同一种物质的凝结点和它的熔点 (填〝相反〞或〝不相反〞)。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学案

3.2熔化和凝固学案3.2熔化和凝固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二、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规律。

难点:正确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规律。

三、学习过程:1.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吗?2.物态变化:物质由变成的过程。

1)熔化:物质由态变成态。

2)凝固:物质由态变成态。

3.探究实验:(1)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是:(2)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3)实验中把试管放在烧杯中加热的原因是:(4)进行试验,记录实验数据: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海波的温度/℃蜡的温度/℃(5)分析和论证,利用数据作出图像。

(6)探究、寻找规律,总结如下:晶体:在熔化时温度,晶体熔化的温度叫。

①固体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没有熔点。

②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非晶体没有,同一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③熔化时热,凝固时热。

④冰的熔点:四、课堂小结:我的收获:我的疑惑:五、当堂检测:1.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处于下面哪种状态()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如图所示四个物态变化的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的图像是()3.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A.酒精温度计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4.如图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A.也熔化一半B.不熔化C.无法判断D. 以上都有可能5.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6.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7.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A.晶体B.非晶体C.不能确定8.在玻璃、石英、沥青、铁、萘等物质中,有属于晶体的是_____ ____;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学案:《3.2 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学案:《3.2  熔化和凝固》

物理新教材(2012最新版)《3.2 熔化和凝固》学案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2、认识熔化和凝固的含义3、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4、认识熔点,识记冰、固态酒精、固态水银等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学习重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学习难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物理意义学习过程:自学指导一:物态变化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__;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____、____、____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2、水在三种不同状态时的名称分别是液态:水;固态:____;气态:____。

3、物质就能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变化就叫做____。

自学指导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____变成____的过程叫熔化;2、凝固:物质由____变成____的过程叫凝固。

自学指导三:实验探究1、探究海波和松香这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加热采用的是____法,这样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海波在熔化前,不断___,温度___;熔化时,不断___,温度___;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____;3、松香在熔化前,不断___,温度___;熔化时,不断___,温度___;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____;4、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固体熔化的条件是____________;5、固体可分为____和____,常见的晶体有:____、____、____;常见的非晶体有: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四: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____________,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_________;(2)________;非晶体____(“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热量。

2、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叫做____,所有液体在凝固时都要____热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1:3.2熔化与凝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1:3.2熔化与凝固

3.2熔化与凝固【学习目标】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学习重点】1.摄氏温度的规定及其读法和写法2.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自主学习】活动一物态变化阅读课本53页“物态变化”部分,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________相互转化的。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熔化和凝固我们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后水结成冰,再把冰块放入饮料中后冰又变成水。

路桥施工中工人们把块状沥青放在炉内加热成液体,液体的沥青洒在路面上以后变成固态……上面的过程可以分为两类: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阅读材料53页实验,并且观看课件演示实验。

问题1:根据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结论:给海波加热,海波的温度不断__________,当温度上升到_______℃时,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_______℃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换句话说:海波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热量,温度保持__________)。

给石蜡加热,在整个过程中石蜡的温度不断__________(换句话说:石蜡没有一定的________,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热量)。

问题2: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这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海波在熔化前温度___________,熔化中温度____________,熔化后温度继续_____________;石蜡在熔化前温度___________,熔化中温度____________,熔化后温度继续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2熔化和凝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2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1、能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4、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材分析:教材首先提出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然后以学生熟悉的冰可以变成水及可以变成水蒸汽等现象为例,让学生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进而给出物态变化的概念和熔化、凝固的定义。

教材将探究海波熔化特点和蜡的熔化实验放在一起进行,学生通过实验活动,自然地将两者对比,可以较为方便地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从而降低引入晶体和非晶体概念的难度。

学情分析:学生上节课对温度已经进行了学习,知道温度不同时,物质的状态不同。

但学生对物质随温度不同各个状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放热及其概念不好理解,尤其是晶体和非晶体定义。

容易将熔化和融化混淆。

容易认为固体就是晶体。

师;此图片,水由什么态变为什么态?它与什么因素有关?生:水由固态变为液态,与温度有关。

归纳:随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学生观看以下图片:温度很高时,铁块可以变成铁水;冰棍可以化成水。

归纳得出: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教师给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练习: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1)冰棒化成水(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3)把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实验装置图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现象,填表和绘图。

三、熔点和凝固点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定义2、掌握熔点和凝固的概念和关系学生根据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分别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中温度变化的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图得出: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相反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温度(如海波图),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图像在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图像去分析问题
学习重点: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展示汇报:8min
创设情境:2min水结成冰,冰山熔化等等美丽的自然现象里蕴含了哪些物理规律呢?让我们来一起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

自主探究、展示汇报:25min
一、物态变化:
活动一、学一学
1.物质有三态: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_______。

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活动二、看一看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_____。

2、实验器材从下往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探一探实验探究七个环节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海波的温度
石蜡的温度
6789
2、猜想和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
4、进行试验与收集数据
将温度计插入装有蜡的试管后待温度升到40℃左右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将温度计插入装有海波的试管后待示数稳定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

在冰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表格如下:
5、分析与论证
海波石蜡
1)、AB 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_____ 温度怎样变化?________
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___________
3)、BC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________温度是否变化?______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________
4)、CD 段对应的时间段内海波是什么状态?_______温度如何变化?________
5)、蜡在整个过程中温度怎样变化?______________
6)、海波____(有或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
熔化过程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改变或不变)。

7)、石蜡____(有或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过程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改变或不变),若改变,温度持续____(升高还是降低)。

7、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
8、交流与合作
三、熔点和凝固点
活动三、学一学
1、如冰、海波、各种金属,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我们这类固体叫做_____
2、如蜡、松香、玻璃等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我们把这类固体叫做_____
3、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______。

非晶体____(有或没有)熔点。

4、晶体和非晶体凝固图像
1)、液体凝固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我们
叫做_____,统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是_____(
相同或不同),非晶体_____(有或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活动四、想一想
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实践创新:
1、如图2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