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
加强网 络 沧 虐 氆 理 导 提高 批 会管 撩
。 张爱 国
互联网所构筑 的虚拟世 界 , 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社 测 , 定期会商研判 信息。 对不 当炒作 或可能 引发重大 会形态 。 加强网络 信息管理 , 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 , 不稳定 的事件 ,立即启 动新 闻发布应急 响应机制 , 在
一
发言人制度 , 每天 一篇新闻通稿 , 及时通报事件 和案
件 的处 理情况 , 持用正面 的声音说话 , 导社会 舆 坚 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健 全 网 络 信 息 监 控 机 制 , 极 防 范 网络 突 发 积
事件 。 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应 有之义
当前 ,许 多网络舆论事件 与突发事件相伴而生 、 相 互影 响 , 论引导稍 有不 慎 , 可能 引发 “ 蝶效 舆 极 蝴
用性 , 积极打造政务网络服务平台。 这几年 , 我们把 网
络宣传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 , 加强“ 门网” 天 政府
网络虽 然是一个虚拟 的空间 , 但根植于现实 的社
网站建设 , 每个 部门 、 单位都 开通 了网站或网页 , 着力 会 。 加强网络人文环境建设 , 有利于形成积极 向上 、 健
论。 同时 , 及时 向湖北省委宣传 部汇报 , 对一些歪 曲事
实真相和进行恶意攻击的舆论 进行处 理 , 避免 了媒体
的进一步炒作 , 平息事端 、 对 推进 事情顺利 处理起 到 了非常积极 的f: 。 1 在深刻 吸取 “ ・” 用 】7 事件 教训 的基
制 机制 , 并在实践 中不断充实完善。 20 如 09年天 门市
利用网络推进 政务公 开 、 展示 地方形象 。 同时 , 大力培 康 和谐 的主流网络舆论导 向, 有利于引导 网民在 面对 育 自己的网评 队伍 , 积极介入一些涉及天 门的网站和 论坛 , 强与 网民的沟通联 系。 网民反 映情况 属实 加 对 或有一定根据 的批评性 网络舆情 , 及时 回应 、 面引 正 视听 。 要加强与 网民的联系互 动 。 二 利用 网站平 台发 化解 隔阂和对 立情绪 ; 利用网络广泛听取 民意集 中民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公安机关网络舆论引导——以“公安微博”为视角
益, 做好 群 众 工作 的迫 切要 求 。胡锦 涛 同志 在省 部 级 主要 领 导 干部 社 会 管 理 及 其创 新 专 题 研 讨
班 开班 式 上指 出 。要 正确 把 握 国 内外形 势 新 变 化 新特 点 ,针 对 当前 社 会 管理 中 的突 出问题 , “ 着
重研 究 加 强 和创 新 社会 管 理 。 一 步 加 强 和完 善 信 息 网络 管 理 , 高对 虚 拟社 会 的 管理 水 平 , 进 提 健
舆 论 的有 效 引 导 。 践证 明 , 安舆 论 引 导工 作 在 维护 社 会稳 定 、 实 公 构建 和 谐社 会 中发挥 了积 极 的
作用 , 已经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树立公安机关 “ 执法为 民” 良好形象 的重要举措 。
我 国 正处 于深 刻 的社 会 转 轨 期 , 人 权 利 意 识 空前 觉 醒 与 少数 公 民素 养 缺 失 、 会 冲 突 高 个 社 发 与 百 姓期 盼 发展 稳 定 等矛 盾 相互 交 织 。 我 国网 民 已超 过4 人 , 中通 过 手机 上 网 的人 数 达 而 亿 其 到2 7 之 多 , .亿 7 数量 双 双 位 居全 球 第 一 [ 这使 得 任 一 角 落 发 生 的事 情 在 第 一 时 间 内广 泛 传 播 成 引 , 为可 能 ,人 人 都 是记 者 ” 自媒 体 时 代 已经 来 I 自媒 体 交 互 性强 、 播迅 速 的性 质 , 定 了舆 “ 的 临。 传 决
全 网上 舆 论 引导 机 制 [, 1 。这 既充 分 体 现 了 中 央对 迅猛 发 展 的 网络 “ 拟社 会 ” 高度 重 视 , 表 】 ' 虚 的 也
明加 强 网上 舆 情 引 导工 作 。 全舆 情 工作 机 制 , 健 已经 成 为 新 形 势 下 加 强 宣传 思 想 文 化 工 作 的重
推动网络舆情舆论引导和管理,促进健康社会发展
推动网络舆情舆论引导和管理,促进健康社会发展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舆论引导和管理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信息时代,网络舆情舆论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力之大,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推动网络舆情舆论引导和管理,促进健康社会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要加强网络舆情舆论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建立全面、快速的舆情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掌握社会舆论动态,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和态度,从而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和管理。
同时,还需要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舆情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其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参考。
其次,要加强网络舆情舆论的引导和疏导。
针对网络上的各种谣言、不实言论和恶意攻击,相关部门和媒体应积极回应和澄清,提供准确的信息,以正面引导舆论。
同时,要加强对网络自媒体的管理,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自媒体进行处罚,遏制网络舆论的恶性蔓延。
此外,还要加强对网络言论的规范管理,对于侵犯他人隐私、诋毁他人形象等不良行为,要依法追责,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此外,还要推动网络舆情舆论的正确引导。
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引导公众重视权威信息,避免盲从和轻信,形成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
对于一些热点敏感问题,要加强专家的解读和解答,鼓励公众理性讨论,提供多元视角,避免简单的黑白论调。
同时,也要加强网络素养的培养,提高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批判思维,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
最后,要加强网络舆情舆论的参与和管理。
网络舆情舆论的产生和传播,本质上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表现。
因此,政府和相关机构要积极倾听公众声音,增加公众参与的渠道和机会,推动网络舆情舆论的民主化。
同时,也要加强对网络舆情舆论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明确网络舆论的底线和规则。
在推动网络舆情舆论的参与和管理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透明和公正,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
总之,推动网络舆情舆论引导和管理,促进健康社会发展是一个综合性工程,需要政府、媒体、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
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
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定中共宁波市鄞州区委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科学总结我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实践,全面分析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坚持“强化意识、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形成特色”,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以深化平安鄞州、法治鄞州建设为载体,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着力优化政策举措,着力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打造建设“三城三区”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牢固确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确保我区社会管理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二)管理格局和工作目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重视社会各方面协同配合,健全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有效途径,全面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到2012年,完成市委确定的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任务,基本形成具有鄞州特色、较为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
到2015年,努力使社会服务更加完备,社会关系更加协调,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秩序更加良好,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大局更加稳定,让全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安康。
二、加强和创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体系(一)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长效机制。
2023年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范文(四篇)
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总结范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____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____;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进一步加大我镇社会管理的力度,全面提升我镇社会管理能力,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开展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现汇报如下:-一、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认识,落实社会管理创新责任主要负责人认真学习了市委、市政府《____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____决定》,明确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目标,工作任务,镇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的金轮镇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金轮镇____年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计划,镇与村(居)、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创新社会管理目标责任书,村(居)与社(组)、企业与车间班(组)、事业单位与科室层层签订了创新社会管理目标责任书,并将创新社会管理纳入了年终考核。
二、加强以村(居)为基础单元的社会管理模式建设加大了基层____建设,特别是注重基层____社会管理创新的硬件系统建设,如:镇便民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站,会议室,警务室,图书室,调解室,文体活动场所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
软硬件设施基本上达到了规范法、标准化,各社区全部配齐配强了村“两委会”班子,形成了“网络化全覆盖”的社区管理模式。
三、加强和创新非公有制经济____和社会____的管理根据非公有制经济____的特点进行社会管理分类。
初步形成了生产型和服务型两大非公有制经济____社会管理模式。
镇经济发展办公室经常到企业了解企业内部管理情况,指导企业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镇党委办公室____协会经纪人学习____的知识,将协会经纪人中的优秀分子发展成党员。
指导协会形成“枢纽型”社会管理____。
四、加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根据全居社会治安管理的特点,我居加强了集镇周边、学校(含幼儿园)周边等重点区域治安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治力度。
根据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调整了治安卡点,加大了“三电”保护力度,全镇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增强。
健全体制机制 解决突出问题 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健全体制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中共七台河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张宪军同志们:这次市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下发中共七台河市委《关于构建“八大工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安排部署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及全社会力量,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全市人民营造更加安定和谐幸福的生产生活环境。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需要今年2月,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习近平、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行了深刻分析和全面部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突出强调了社会管理工作,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把社会管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上月中旬省委召开了十届十七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社会管理工作,下发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若干意见》,省委书记吉炳轩、省长王宪魁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我们一定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工作,满足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第一,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让世界瞩目。
但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也集中表现出来。
一是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由于“人口流动化、就业市场化、保障社会化”,城市“单位人”由过去的95%以上下降到现在的25%左右,特别是七台河这样以民营经济立市的城市,更多的居民变成了“社会人”,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全新的课题。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当前,随着卫星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传媒格局和舆论形成机制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网上论坛、新闻跟帖、博客播客、聊天评论等十分活跃,很容易将一些非主流舆论发酵催化,形成舆论热点。
因此,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让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当前网络舆论的主要特点1.网上舆论具有极强的的独立性、自主性。
网络媒体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传播工具,网民在网上有了从来不曾有过的话语权,能够自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看法,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和呼声.网络舆论的自主性极强,网民可以以博客、播客、微博等形式自由发表言论。
高度自主的网络舆论,成了网民传递信息、表达意见、评议时政、释放情绪的主渠道,并快速发展成一些舆论事件生成的策源地,不时地催化产生突发网上舆论事件。
如前一阶段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给中国红十字会造成巨大信任危机,其起源就在郭美美自身一条炫富的微博发言和“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身份认证。
2.网上舆论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影响力。
受网络开放性明显的特征影响,网络舆论的扩散速度极快、影响力也非常大。
可以由境内网站向境外网站扩散,还可以由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扩散。
网络舆论常常会由小及大、由点及面,使得对个别人物、个别问题的关注,变成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讨论,直至影响到整个社会层面。
网络舆论强大的扩散性,使得一次偶然的信息发布、或者一个普通人的跟帖在网上都有可能被迅速放大,成为数万、数十万人的关注,甚至引发一场舆论哗变。
这种“放大效应”,在近几年网上窜红的网络事件表现的非常明显。
如“周老虎事件”、“躲猫猫事件”、“范跑跑事件”等,都是由一个普通发帖引起,一步步放大,最后流变成网络乃至整个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扎实推进和谐富裕幸福新中宁建设,现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把加快发展作为根本前提,把改善民生作为重要基础,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突破口,切实推进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加快“枸杞之乡、冶金重镇、物流之都、金岸明珠”建设步伐,争创西部百强县,为建设和谐富裕幸福新中宁努力奋斗。
2、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服务与管理的有机统一,努力解决好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住房、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
发挥好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种社会力量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
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预防。
着眼于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固本强基,夯实基础,努力实现管理从事后向源头预防和治理的转变。
坚持统筹兼顾、协商协调。
正确反映和协调群众利益诉求,更多地运用民主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通过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方法进行社会管理。
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施策。
发挥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的重要作用。
坚持立足实际、改革创新。
科学把握社会管理规律,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加强,使社会管理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3、总体格局。
创新城市社区社会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创新城市社区社会管理的对策及建议摘要:面对社会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完善城市社区治理,应加强各类民间组织的管理,提高公众自我管理能力。
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护,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管理,完善网络舆论导向机制等。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创新城市社区社会管理的紧迫性,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会管理;措施对策引言:目前,为强化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
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基础上,健全法制体系,有效地整合社会治理资源,为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参与社会管理搭建平台和渠道,从而在制度上保障社会管理大格局中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目标得以实现。
1、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的紧迫性1.1社会转型导致新的社会事务大量产生随着改革开放和新世纪的到来,开放的经济迅速发展,国企的改制和非公有制的发展迅速,各种类型的所有制结构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协会、商会等新兴的社会团体也纷纷涌现。
“两新”组织的产生与发展,促使了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分裂与重组,包括董事长与股东、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各类自由职业者、农民工等。
利益的差异,需求的差异,势必会引起各方的矛盾。
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公司劳动争议、城镇拆迁、土地征收、就业、环境污染等新问题[1]。
1.2社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当前以某市为例,社会管理体系是“一级政府、二级管理、三级网络”(即指区一级政府、区街道三级管理、区、街道三级网络)。
但是,由于政府职能的不合理,致使街道等部门的角色和功能发生了脱节,出现了事责分离,权责分离,事事分离现象,其城市委员会所承担的责任过大,存在着行政管理的突出趋势,以及缺乏完善的社区民主体制,这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社区居民的自治功能,这就是所谓的“行政两难”与“社区两难”[2]。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2.1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的思考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的思考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3/2009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的思考闫平Ξ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日渐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
网络舆论是反映社情民意的公共舆论空间,它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有利于促进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文化建设;同时,网络舆论又会引发情绪型网络舆论蔓延、网络假新闻混淆是非、网络舆论“话语权”被少数人垄断等消极的社会效应。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必须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大做强重点网站及论坛、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快速反应的舆论引导机制、不断提高网民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网络舆论;引导;管理作者简介:闫平,济南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邮政编码250102)中图分类号:TP393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359()-03在当代社会,,深刻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
“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随着媒介功能在网络环境中的充分拓展,网络传播日益形成了新的“舆论场”,给舆论宣传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网络舆论是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主的网络新媒体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舆论形式。
网络媒体是网络舆论的载体,公众(网民)通过网络媒体对某些涉及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社会问题以及焦点性公共事件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带有某种倾向性的网络舆论。
在强大的网络信息时代,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网络平台上,网络媒体综合运用时间和空间手段来评价新闻事件,尽可能多地为网民提供发表言论的场所和机会,从而推动了网络舆论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一种新的对话机制和舆论空间。
网络舆论作为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党和政府及时了解舆情,体察社情民意。
中共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切实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
中共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切实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1.04•【字号】•【施行日期】2020.1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关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切实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发展“六个注重”要求,全力推进“八项工程”,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现就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两个率先”总体布局1、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江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多发,社会问题凸显,社会风险增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极为重要、极为紧迫,不仅事关“两个率先”的顺利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而且事关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的、政治的、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使命感责任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上来,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举措,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不断开创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
2、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解决民生突出问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共创更加美好生活。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的舆论监管机制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的舆论监管机制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大大增加。
网络舆情的涌现和传播给社会稳定和公众秩序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有效管理网络舆情,并保障公众利益,建立健全的舆论监管机制势在必行。
一、明确舆论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为了建立健全的舆论监管机制,首先需要明确舆论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
舆论监管机构应该有权对社交媒体平台、网民以及传媒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其言论和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共利益。
此外,舆论监管机构还应拥有发布正面信息、矫正不实言论和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的权力。
二、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和特点,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
这一机制可以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和公共事件。
同时,还可以通过舆情分析报告,向相关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帮助他们制定更加准确有效的舆论管理政策。
三、加强网络信息真实性审查在网络舆情中,存在大量的谣言、炒作和不实信息。
为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接收到真实的信息,需要建立网络信息真实性的审查机制。
该机制可以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对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并对违反规定的谣言进行删除和追责。
此外,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严把入口关,减少不实信息的传播,也是建立健全的舆论监管机制的重要一环。
四、完善舆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要建立健全的舆论监管机制,必须完善相关的舆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舆论管理法律法规应细化和明确言论自由的边界,明确表达个人意见的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平衡。
此外,舆论管理法律法规还应规定舆论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并明确相应的违规处罚措施,以保证舆论管理的公平公正。
五、加强社会主体的参与和监督舆论监管机制不仅仅是政府机构的事情,还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和监督。
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与社会机构、媒体行业、民间组织等合作,共同制定监管政策和推动舆论管理的实施。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水平
1.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全面地搜集网络舆情数据,包括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媒体、论坛等内容。
2.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网络舆情的情感分析和舆情热点识别,快速发现重要舆情事件和关键信息。
3.设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研究机构或团队,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供科学可靠的舆情判断。
二、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网络舆论引导是网络舆情治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引导网络舆论的方向和态势,可以塑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正面价值引导,通过宣传优秀内容和正面典型,弘扬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2.铸牢网络舆论阵地,加强主流媒体和重要网络平台的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及时传递权威信息,解答网民疑惑,引导舆论合理表达。
3.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舆论引导能力的网络意见领袖,通过发表观点、撰写文章等方式,引导和塑造网络舆论。
三、加强网络舆情管理
网络舆情管理是维护网络良好秩序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规范网络舆情表达和行为,可以防止网络舆情事件的扩散和蔓延,减少舆论风险。要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法律法规,制定明确的网络舆情管理标准和准则,规范网民的言论和行为。
2.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响应突发舆情事件,快速采取措施予以处理,防止舆情负面影响的扩大。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பைடு நூலகம்强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水平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能力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能力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日益强大,对社会运行和各行各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综合治理,提升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必要性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经常涉及重大事件和敏感话题,往往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具有以下重要性:1.维护社会稳定:网络舆情的不当传播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不良情绪的扩大化,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通过加强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可以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遏制舆情的蔓延,维护社会稳定。
2.保护公民权益:网络舆情中往往涉及到公民的声誉、隐私以及个人权益的受损。
加强网络舆情综合治理,有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公民的个人隐私和名誉权。
3.优化舆论环境:网络舆情的产生与传播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加强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可以帮助优化舆论环境,净化网络空间,提升舆论引导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尽管网络舆情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以下问题:1.信息污染:网络上存在大量虚假信息和谣言,往往会引发广泛关注和恐慌。
如何在庞大的信息海洋中准确判断、及时辟谣,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2.舆情炒作:部分机构和个人利用网络舆情炒作谋取不当利益,甚至触犯法律法规。
这种舆情炒作行为对社会治理和公共秩序带来严重影响,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制止。
3.监管体系不完善:当前网络舆情治理的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在立法、执法和行政责任等方面存在差距。
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治理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并加强监管力度。
三、加强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对策与建议为了加强网络舆情综合治理,提升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舆情监测与预警:建立全网信息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全面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突发舆情。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要求,结合本市实际,现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首都社会建设。
(一)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大战略举措。
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市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作网络和政策体系框架;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民生得到切实保障和改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着进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广泛参与赢得世人瞩目,奥运志愿服务积累成功经验,群防群治取得显着效果;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共建共享局面初步形成;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的努力,本市社会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本市社会建设工作距离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任务繁重、意义深远。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素质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素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大提高,网络舆情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与管理对于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和道德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综合治理网络舆情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如何提升社会文明素质。
一、综合治理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综合治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对网络舆情的全面管理和引导,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稳定。
要加强网络舆情综合治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通过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及时获取社会各界的关注点和舆情动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
这将有助于发现并及时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缓解危机事件的影响。
2. 增强舆情事件的应对能力:当网络舆情事件出现时,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迅速作出回应,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同时,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及时发布准确信息,防止谣言的传播和恶意炒作。
3. 构建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通过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引导公众正确表达观点,培养理性、文明的网络信息素养。
要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阻止低俗、虚假等负面信息的传播,为舆论场营造一个健康、公正的环境。
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网络道德建设是提升社会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旨在引领网络用户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以下是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是一个公共空间,应当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只有通过正确的价值体系,才能在网络上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2.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通过加大网络道德教育的力度,向广大网民普及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培养网络社区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要倡导尊重他人、互助友善的网络行为,禁止泄露他人隐私和恶意攻击等不良行为。
3. 强化网络监管和法制建设:加强对网络平台、网络服务提供商以及网络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传播虚假信息、淫秽色情内容等违法行为,维护网络环境的公共秩序与安全。
关于加强网络舆情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网络舆情工作的意见为提高社会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做好网络舆情工作,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
加强网络舆情工作是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加强网络舆情工作,是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互联网迅猛发展的高度重视,又表明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二)加强网络舆情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要求。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互为平台,传统媒体普遍开设网络版,网络媒体大量转载传统媒体的信息,使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为传播主体多元化、大众化和传播渠道多样化,使每一个人都能通过相关传播渠道,成为信息传播、意见表达的主体。
网络已经成为群众表达诉求的新渠道,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新形式。
互联网逐渐成为热点事件源头,据国内权威研究机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分析,近年来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全国关注炒作的社会热点事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此数据还有继续上升趋势。
化解社会矛盾、密切干部关系,迫切需要加强网络舆情工作。
(三)加强网络舆情工作,是为我区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强新闻网站建设引导网络舆论,认真听取网民意见建议改进社会管理工作,积极办理网民反映问题推进依法行政,舆情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促进了全区社会和谐稳定。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许多人获取新闻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其强大的传播能力使得舆论的影响力前所未有。
然而,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互联网舆论环境的一些问题,比如谣言、恶意造谣和不良信息的传播等。
为了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是必要的。
首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的关键。
传统舆论引导主要通过官方媒体对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进行控制,而互联网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的自由和万无一失,这给传统的舆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建立起一个既能够自由传播信息,又能够有效引导舆论的平台。
这要求政府部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加强对互联网舆论的监管和引导。
其次,建立起一个科学、公正、透明的舆论评价体系是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舆论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来设定标准,不能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更不能受到商业、政治等因素的干扰。
只有通过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才能够杜绝一些人利用互联网传播谣言、恶意攻击他人的行为,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同时,要加强对互联网舆论的监管力度,建立起一个健全的舆论监管体系。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发布信息,因此,对舆论的监管是非常困难的。
然而,仅凭传统的舆论管理方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实现对互联网舆论的监管。
例如,可以建立起一个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对互联网上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并及时处理一些有害信息的传播。
此外,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提高其责任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网络媒体是互联网舆论的重要传播渠道,他们的言论将直接影响到公众的舆论观点。
因此,应该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其舆论引导能力和道德素养,引导他们积极发挥媒体的社会责任,传播积极向上的信息。
最后,要加强对互联网用户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舆论素养。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促进舆情管控与引导机制创新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促进舆情管控与引导机制创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成为了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之快和影响力之大,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有效管控和引导网络舆情,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各地政府及相关机构纷纷推出了网络舆情综合治理措施,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强了舆情管理与引导机制的创新。
一、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必要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网络舆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网络舆情以其高速性、传播范围广泛和用户参与度高的特点,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引发公众的极大关注和热议。
然而,网络舆情也存在许多问题,如谣言传播、虚假信息等,这些问题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加强网络舆情综合治理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二、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为了有效地治理网络舆情,各地政府及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舆情监测与预警能力。
通过建立舆情监测平台和信息采集系统,及时了解并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态,以便快速做出反应。
其次,加强信息核查与辟谣工作。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舆情中的谣言和虚假信息进行核查,及时发布辟谣信息,减少谣言扩散的影响力。
同时,加强对网络舆情中的敏感和重要信息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维护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舆情引导与疏导工作,通过积极引导舆论,正确引导公众的关注点和舆论走向,降低网络舆情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三、网络舆情管控与引导机制的创新为了更好地管控和引导网络舆情,各地政府及相关机构不断创新引导机制。
首先,加强政府舆情发布平台的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发布渠道,积极引导舆论,及时发布政策解读和工作动态,增强政府的信息公开透明度。
其次,引入专业媒体和舆论引导机构的参与。
政府可以与专业的媒体机构和舆论引导机构进行合作,通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影响力,积极引导网络舆论,提供专业的舆论引导意见。
社会管理创新的八大内容(精编版)
社会管理创新的八大内容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是以社会管理存在为前提的,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7、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
理
当前,随着卫星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传媒格局和舆论形成机制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网上论坛、新闻跟帖、博客播客、聊天评论等十分活跃,很容易将一些非主流舆论发酵催化,形成舆论热点。
因此,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让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当前网络舆论的主要特点
1.网上舆论具有极强的的独立性、自主性。
网络媒体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传播工具,网民在网上有了从来不曾有过的话语权,能够自主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看法,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和呼声。
网络舆论的自主性极强,网民可以以博客、播客、微博等形式自由发表言论。
高度自主的网络舆论,成了网民传递信息、表达意见、评议
时政、释放情绪的主渠道,并快速发展成一些舆论事件生成的策源地,不时地催化产生突发网上舆论事件。
如前一阶段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给中国红十字会造成巨大信任危机,其起源就在郭美美自身一条炫富的微博发言和“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身份认证。
2.网上舆论具有极强的扩散性、影响力。
受网络开放性明显的特征影响,网络舆论的扩散速度极快、影响力也非常大。
可以由境内网站向境外网站扩散,还可以由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扩散。
网络舆论常常会由小及大、由点及面,使得对个别人物、个别问题的关注,变成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讨论,直至影响到整个社会层面。
网络舆论强大的扩散性,使得一次偶然的信息发布、或者一个普通人的跟帖在网上都有可能被迅速放大,成为数万、数十万人的关注,甚至引发一场舆论哗变。
这种“放大效应”,在近几年网上窜红的网络事件表现的非常明显。
如“周老虎事件”、“躲猫猫事件”、“范跑跑事件”等,都是由一个普通发帖引起,一步步放大,最后流变成网络乃至整个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
3.网上舆论具有极强的负面影响力。
网络舆论的整体形势好的,特别是各级主流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宣扬倡导真善美和社会的进步,但受当前社会国际国内形势复杂性的影响的影响,人们对负面舆论的关注成度甚而超过了正面舆论,特别是网上权力腐败、野蛮执法、暴力案件、不法行商等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丑恶现象更易引起网民的兴趣和关注,多数情况下,网民会情绪性非理性化,很多时候对问题的探讨往往演变为谩骂和损人,甚至是极端的人身污蔑与攻击,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近几年,我县就出现了一些针对个人特别是个别领导干部的负面网上信息,造成了许多不好的社会影响。
二、我县目前网络舆情引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各级重视,初步建立了网络舆情监督引导机制。
县委、政府重视,县委宣传部牵头,建立了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各单位、各部门确定了新闻发言人,建立了信息员队伍,但各项工作还在起步阶段
2、相当一部分网民鉴别能力低,容易被煽动利用。
我县网民主要来源于在校青少年、党政机关员工、企事业单位职工及社会闲杂人员,网民群众低龄、低学历化特征明显,
对网络信息、特别是虚假信息的鉴别能力有限,容易扎堆起哄。
据县公安局网监大队、县文化局不完全调查,年全县使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以上网民约15万人,其中35岁以下网民占到总体的70%以上。
另一方面,我县网民对网络信息缺乏鉴别意识,鉴别方式也有限。
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网民即使对某些信息有所怀疑,也不乐于去求证,却会频频相传,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甚而会胡乱跟帖炒作,只有20%左右的人会根据自己的直觉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然后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报纸、电视等途径了解相关信息。
3、缺乏专业的网络“舆情引导人”,不能有效及时梳理引导负面舆情。
从我县近几年出现的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来看,在网络舆论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网民是跟帖,发帖,引领讨论的“舆情引导人”几乎没有。
4、网络舆论监督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网络舆论干预机制建设力度有待提高。
职责明确、人员相对固定的县级网络管理部门还未组建,其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目前由县宣传部对外新闻宣传中心兼理。
在应对突发网络事件时,多按单个事件进行处置。
在实战处置中,也有多数依靠部门员工的人脉关系推进,处置渠道单一、方法有限,缺乏应有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及制度安排。
三、提高我县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几点建议
1、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加快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监管部门及运行机制。
应更进一步建立完善起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的全县网络管理部门,充实人员经费及办公室场所,同时赋予其综合协调专项执法权力,迅速完善相关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
制定颁布各类网络规章规则。
加强与省内外重点网站联络,积极和省内外重点网站的沟通联系,构建相关网站、论坛舆论干预快速通道。
加强网吧等重点上网场所的监控,引导网民良性上网,以使全县网络舆论引导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培养“舆情引导员”,进一步加强我县网络信息员队伍建设。
我县虽已成立了相关部门级单位的网络信息组织机构,各单位各部门有新闻发言人及信息员,组建了信息队伍,但目前工作只停留在形式上,工作进展也不平衡,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在充实人员,落实经费,规范运行机制,多渠道组织培训学习活动上添措施,健全考核制度,真正使其成为引导全县网络舆情良性发展的主力军。
3、面对负面舆情,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舆情引导。
一要敢于面对,提早介入,逐步实现在第一时间内抢占网络舆情引导先机。
当网上传出负面舆论特别是具有重大影响的舆论事件时时,网民最希望尽快了解事实真相,情况到底怎样。
而且人的观念具有先入为主的特性,一种观念一旦形成,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因此第一印象对受众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县网络舆论部门要第一时间介入新闻事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乃至第一时间做出客观评论,占领网络媒体的优势,突出一个“快”字,用正确的导向防止和消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用真实的声音挤占谣言传播空间,不仅有利于提高传播效果,而且有利于赢得舆论先机,能够有力地提升政府公信力、展示地方形象、增强安县软实力。
二要敢于说话,加强疏导,始终做到敢于直面网络热点,善于触及敏感问题。
当前,我县正处于也将长期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会有一定数量的突发事件发生,使网络舆论时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
面对县内重大突发事件和相关舆论热点,县网络舆论引导部门要勇于触及敏感问题和矛盾,及时、准确地向各网络媒体提供权威报道,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疏导,引导民众正确客观的认识问题,只有掌握了舆论引导的话语权、主动权,我们才能有效地引
导网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要会说话,善于说话,不断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网络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网络舆论引导错误,误国误民。
所谓舆论引导能力,实质上就是用新闻舆论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的能力,以媒体的立场观点改造公众的立场观点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导致公众“态度的改变”的能力。
县网络舆论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各新闻网站建立良好关系,支持各网络媒体落户本地,积极与上级宣传部门一道,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和特点,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总之,随着网络传媒应用在我县的进一步普及及广泛应用,上网人员的增加,网络舆情引导将成为今后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进一步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积极探索应对各种网络舆情的新方法、好路子,宣传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重点监控负面舆情并发掘其来源,及时双向交流沟通,化解矛盾,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的良好格局,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