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模板(表格式)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说课稿模板表格版

说课稿模板表格版

说课稿模板表格版课程名称:《现代汉语》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CHS1001-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授课教师:张华- 授课时间:每周二、四 10:00-11:30- 授课地点:教学楼101教室- 授课对象:大一中文系学生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

2. 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现代汉语的语音、语调、发音技巧。

2. 基本的语法规则,包括词类、句型和时态。

3. 常用词汇和短语的用法,以及词汇的扩展和运用。

4. 现代汉语的写作技巧,包括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5. 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音频和视频,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 定期组织汉语角活动,提供实际语言运用的机会。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汉语》(第三版),张华编著。

2. 辅助材料:相关汉语文学作品选读、汉语语法练习册。

3. 网络资源:在线汉语学习平台、汉语学习论坛。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汉语角活动表现等。

2. 期中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语法知识、词汇运用和写作能力。

3. 期末考试:包括语法、词汇、写作和阅读理解等部分。

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现代汉语文学作品的分析报告。

七、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定期收集学生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八、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现代汉语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和语言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本课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享受学习汉语的乐趣。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表格式)第5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成数)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表格式)第5单元《百分数的应用》(成数)冀教版
1.概念解析:通过对比百分数,讲解成数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明确成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的概念。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成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理解成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方法指导:讲解成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通过示例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转换技巧。
4.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成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应用区:位于板书的右侧,通过实例展示成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风格将简洁明了,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区分知识点。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理清思路,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1.在课前精心设计板书内容,确保逻辑性和条理性。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理解成数的含义,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
2.掌握成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换方法。
3.能够运用成数解答实际问题,如折扣、税率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成数的概念,能够准确进行成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换。
2.能够运用成数知识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3.评价与反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控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成数应用实例,如商场打折、农产品产量等,让学生意识到成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互动白板:方便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时互动,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灵活性。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本)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本)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本)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的社会价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2.1 课程概述介绍课程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阐述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2 知识点详解详细讲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通过案例、实例等方式展示知识点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通过问题、情境、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环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资料,初步理解课程内容。

教师提供学习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3 合作探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评价和反馈。

3.4 课堂讲解环节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点讲解和难点解释。

运用多媒体、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5 练习与反馈环节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评价学生的合作探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2 作业与测验评价评价学生的作业和测验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帮助学生改正。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与参考书推荐适合学生的教材和参考书,提供学习资料。

教师可以自行编写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5.2 多媒体与教具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源,增加教学趣味性和互动性。

使用教具、模型等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六、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讲解详细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讲解详细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编号:3. 学科领域:4. 教学对象:5. 教学时间:6. 教学地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材内容。

2. 教学重点:- 突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3. 教学难点:- 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系统讲解知识点。

2. 讨论法:- 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激发思维。

3. 案例分析法:-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4. 实践操作法:-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以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按照教学内容,系统讲解知识点。

3. 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加深理解。

4.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5.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馈-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反馈学习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考试成绩:- 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

2. 学生反馈:-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

3. 教学改进:- 根据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案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案格式 模板-定义说明解析

教案格式 模板-定义说明解析

教案格式模板-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教案格式模板一、教案标题:[填写教案的主题或标题]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列举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知识点]2. 能力目标:[描述学生在本节课中需要具备的技能和能力]3. 情感目标:[解释学生在本节课中需要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2. 难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即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列出所需要使用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材料]2. 学生准备:[描述学生在上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设计教学导入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入本课内容]2. 呈现与讲解:[详细解释或演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提供相关实例]3. 操练与巩固:[设计一系列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4. 拓展与应用:[给予学生一些拓展和应用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5. 归纳与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化学生的理解]6. 作业布置:[设计合适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供相应的参考答案]六、教学评价:[描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法,可以包括观察记录、作业批改等]七、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八、教学延伸:[提供一些参考资源或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所学内容]注意事项:[可以在最后提醒教师注意一些教学细节或注意事项,如教学时间控制、学生安全等]示例2:一、教案主题:教案格式模板二、引言: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它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而精心设计的教学指南。

教案格式模板可以帮助教师规范化备课流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介绍教案格式模板的基本要素和常见结构,以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案格式模板的基本要素:1. 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授课班级、上课时间等基本信息,让教师与学生能够明确课程背景和教学环境。

教案模板(有说明)(模板)

教案模板(有说明)(模板)

教案模板(有说明)(模板)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工具和技巧进行实践操作。

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能够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2.1 课程背景介绍课程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需要重点讲解和学习的知识点。

2.3 教学难点指出本节课可能存在的学习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2 互动讨论法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

3.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4.2 讲解和演示讲解重点知识,并进行示范操作。

4.3 学生练习提供练习题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提问,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

4.5 总结和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布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6.2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建议。

七、教学资源7.1 教材和参考书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7.2 多媒体工具利用多媒体工具,如PPT、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互动性。

7.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八、教学延伸8.1 课后活动组织课后活动,如小组讨论、研究项目等,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8.2 家长沟通8.3 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相关学科的竞赛,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模板)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数学》第五册第四章《分数的应用》详细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下多少蛋糕?”引发学生思考,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师通过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步骤。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师通过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步骤。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七、作业设计(1)1/2 + 1/3(2)3/4 1/6答案:(1)1/2 + 1/3 = 5/6(2)3/4 1/6 = 7/122. 应用题: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下多少蛋糕?答案:1/4块蛋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数学》第五册第四章《分数的应用》详细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学生应具备基础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课程相关知识背景。

三、授课时间本课程设计为1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四、授课教师XX老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初步的应用能力。

- 学生能在实践中运用学习策略,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升信息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

-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通过课后练习与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调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求知欲。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合作共赢的精神风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 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 课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与示范。

- 实践活动中关键步骤的指导与解析。

- 学生学习策略的引导与培养。

2、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并内化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回顾已学知识或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设计一个简短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状态。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采用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或板书讲解等方式,清晰、系统地传授新课程的知识点和关键概念。

- 结合实际案例和具体操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确保学生对新知识的准确把握。

3、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程内容提出探究性问题,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一、课程概述本文旨在提供一种教学设计的模板,并以一节英语课为例进行具体范例说明。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评估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二、教学设计模板下面是一个常见的教学设计模板:1. 教学目标在该栏中,列出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要确保目标具有清晰性、明确性和可测量性。

2. 教学准备在该栏中,列出该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教学材料和教学工具等。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风格,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3. 教学过程在该栏中,详细描述该节课的教学过程,并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组织。

可以分为导入、呈现、操练、巩固和拓展等环节。

在每个环节中,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例如听、说、读、写、讨论等。

4. 教学评价在该栏中,列出该节课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

可以包括课堂练习、小组活动、个人作业等形式。

通过评价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调整和改进。

三、范例:一节英语课的教学设计以下是一节英语课的教学设计范例: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并掌握有关家庭成员的词汇,如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等。

- 能力目标:能够用英语正确地表达家庭成员的称呼,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家庭介绍。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关注和珍惜之情。

2. 教学准备- 教学资源:投影仪、课件、图片等。

- 教学材料:教科书、练习册等。

3.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家庭成员的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 呈现:展示图片,呈现家庭成员的词汇,并进行发音和单词辨析的练习。

- 操练:分组对话,模拟家庭介绍的情景,学生轮流扮演不同家庭成员进行对话练习。

- 巩固: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进行课堂展示。

表格式教案参考模板

表格式教案参考模板

表格式教案参考模板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学科领域:3. 课时安排:4. 教学对象:5. 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部分1.1 教学内容:1.2 教学方法:1.3 教学资源:1.4 教学步骤:2. 主体部分2.1 教学内容:2.2 教学方法:2.3 教学资源:2.4 教学步骤:3. 巩固练习部分3.1 教学内容:3.2 教学方法:3.3 教学资源:4. 拓展延伸部分4.1 教学内容:4.2 教学方法:4.3 教学资源:4.4 教学步骤:5.1 教学内容:5.2 教学方法:5.3 教学资源:5.4 教学步骤:三、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2. 评价方法:3. 评价工具:四、教学资源准备1. 教师准备:2. 学生准备:五、教学注意事项1. 课堂管理:2. 学生个体差异:3. 教学调整:六、教学反馈与反思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满意度:2. 教师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教学资源的充分性:七、课后作业与练习1. 作业布置:作业内容:作业量:作业提交时间:2. 练习建议:针对课程内容的练习: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八、课程延伸与拓展1. 相关课程推荐:推荐课程名称:推荐课程原因:推荐课程资源:2. 课外活动建议: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资源:九、教学修改与优化1. 教学内容调整:需要加强的教学内容:需要调整的教学内容:需要补充的教学内容:2. 教学方法改进:效果不佳的教学方法:需要尝试的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创新点:1. 教学收获: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教学的成长:教学资源的利用:2. 教学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未来教学的展望:持续改进的教学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基本信息补充说明:课时安排需确保教学内容的充分覆盖,教学对象的特点需考虑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

表格式教案模板

表格式教案模板

表格式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表格式教案的基本结构和编写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表格式教案模板,编写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案。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表格式教案的基本结构和编写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编写合适的表格式教案。

三、教学过程。

1. 教学准备。

在开始编写表格式教案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确保教案的编写符合实际教学需求。

2. 教学步骤。

(1)教学内容的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教案的编写提供基本框架。

(2)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3)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活动的安排和教学资源的准备。

(4)教学评价的设计,设计合适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和有效的评价。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表格式教案模板,编写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七、教学反馈。

请学生对本次教学进行反馈,包括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及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建议。

以上是表格式教案模板的编写内容,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说课材料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说课材料
例2、以线段a为底,∠a为底角,作为一个等腰三角形。
归纳;根据题意可分析实际上是已知两角即夹边作三角形,可以先确定夹边,然后再以边的两个端点为角的顶点做已知角。
分组讨论思考。学生回答问题。
归纳;根据题意可分析实际上是已知两角即夹边作三角形,可以先确定夹边,然后再以边的两个端点为角的顶点做已知角。
归纳后学生试着画。
使学生了解已知一底角、一底边可以确定等腰三角形。
本节课中的例题起点较高。设计前两个例题是为了解决教材例3做准备,同时也为了学生了解确定等腰三角形的条件提供思路。
出示教材中例3、
师生共同探讨做法
教师板演作图的过程,学生跟着作图,会做的也可以自己独立做。
学生跟着作图
了解确定等腰三角形的多种方法,同时通过一种图形的尺规作图,达到对本节课内容的巩固、练习、落实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你能用规格是4cm、5cm的小棒打出几种不同的等腰三角形?
学生试着搭一搭,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哪些条件可以确定等腰三角形?如何用尺规作出等腰三角形?
学生思考
例1、已知线段a\b(如图)用尺规作图作等腰三角形ABC,使AB=AC=a,BC=a。
思考;在正方形所在平面上找点p,使⊿PAB,⊿PBC\⊿PCD\⊿PDA都是等腰三角形。
若长方形呢?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你的收获。
让学生尝试解决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考问题的周密性。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动手、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教学设计模板说课讲解

教学设计模板说课讲解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模板(一)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

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

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

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

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

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课堂教学设计说课通用模板

课堂教学设计说课通用模板

课堂教学设计说课通用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简明的描述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所应达到的主要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应突出重要的知识点或技能,而教学难点应着重说明学生容易遇到的困难或常见的误区。

三、教材分析详细分析所使用的教材,包括教材的结构、内容和难度,以便更好地设计与教学目标相符的课堂活动。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学生引入课堂的主题。

2. 知识点讲解(15分钟)清晰地解释和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先前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讲解示范(20分钟)使用教材或相关实例进行丰富而具体的讲解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

4. 合作学习与实践(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和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

5. 个别辅导与展示(15分钟)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并邀请学生展示他们所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6. 讲评与总结(10分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知识,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手段与学习资源详细列举所需的教具和学习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六、教学评估与反思尽量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如观察、提问、作业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不断改进教学质量。

七、拓展延伸推荐一些拓展资源或活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并拓宽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视野。

八、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与改进的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次使用该模板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满足不同课程和学习要求的需要。

同时,注重课堂的互动性,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表格式)第3单元《百分数》(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表格式)第3单元《百分数》(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冀教版
4.学习习惯: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但个别学生可能存在拖延、粗心等不良习惯。
(二)学习障碍
1.前置知识或技能: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小数和分数的基本知识,但可能对百分数的理解不够深入。
2.学习障碍: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
a.对百分数的概念理解不清晰,容易与分数混淆。
1.学生自评:让学生自我检查在练习中的表现,指出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2.同伴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互相学习。
3.教师反馈:我会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总结性评价,指出共性问题,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4.鼓励性评价: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正确答案,我会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认可。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
3.示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如何将百分数转换为小数,以及如何将小数转换为百分数。
4.学生参与: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邀请学生上台操作,让他们亲自体验转换过程,加深理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填空练习:设计一些填空题,要求学生将给定的百分数转换为小数,或将小数转换为百分数。
2.计算器:让学生实际操作,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多媒体软件:播放与百分数相关的视频或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概念。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
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表格式)第3单元《百分数》(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冀教版
一、教材分析

说课稿表格式

说课稿表格式

说课稿表格式关于的说课稿篇2:《表格格式的编排》说课稿《表格格式的编排》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一说教学指导思想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从最初将计算机当作学习的对象,现在已经转化为将计算机当作收集、整理、辨析信息的工具,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不单是让学生仅仅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还应该努力让学生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养成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促进他们各项能力的综合发展。

二、说教材分析由于六年级没有信息技术教材,结合我校计算机目前的配置情况,本学期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我选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实用教程》中的中文处理和电子表格的学习作为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介绍了如何在word文档中《表格格式的编排》,表格格式的编排在word中是比较重要的一节,它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本节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在word文档中插入表格的方法;能熟练编辑制作的表格。

(2)过程与方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了解绘制表格的方法,以及采用理论学习与直观操作相结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表格的修饰,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成果展示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表格绘制;教学难点:表格的绘制及修饰。

三、说教法与学法:教法:1、为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继续使用“任务驱动”法。

通过“任务驱动”法的使用,能逐渐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知识的渗透,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学法: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观察、比较、创新、合作交流、评价”模型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4、教学辅助工具:计算机,表格。

四、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展示两幅不同的学生成绩表:并布置为“任务”。

优秀说课授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优秀说课授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说课教案模板一、说教材1. 教材内容概述2. 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3. 教材的编写特点二、说学情1. 学生年龄特点2. 学生知识水平3. 学生学习习惯与兴趣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2. 过程与方法目标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五、说教法学法1. 教学方法2. 教学手段3. 教学策略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新课讲授a. 讲授内容b. 讲授方法c. 讲授时间3. 课堂练习a. 练习内容b. 练习方法c. 练习时间4. 总结评价5. 作业布置七、说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2. 板书布局八、说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2.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3. 教学改进措施二、范文说课教案:小学语文《四季》一、说教材《四季》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材内容以描绘四季景色为主题,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四季的变化,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本篇课文在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育的良好素材,又是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说学情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他们在知识水平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对四季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春、夏、秋、冬”等生字,会写“春、夏、秋、冬”等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四季的景色变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感受四季的景色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说教法学法1. 教学方法:观察法、朗读法、讨论法、图片展示法等。

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举例

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举例

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举例课题名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第一课时)教师姓名:来XXX科目:数学课时:一课时单位:XXX教材:人教版一、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设计理念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学生需要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会运用公式准确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教学设计理念: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会运用公式准确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研究者特征分析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采用反复操作、观察、比较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转化思考方法,以帮助学生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准备平行四边形实物、展示台、方格图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讨论复旧知1.教师提问:“什么是面积?请同学们计算长方形面积。

”2.教师出示两个花坛,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哪个花坛更大。

3.教师给出一块花坛的长和宽,让学生计算它的面积。

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节课将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二: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1.教师出示方格图,让学生回答折是什么图形,每个小方格代表多少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2.教师出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让学生自己数一下方格的个数,算出面积。

3.教师出示填空表格,让学生填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环节三:学生自主探究1.教师让学生自己准备平行四边形的实物,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什么形状。

第24课《愚公移山》表格式说课稿

第24课《愚公移山》表格式说课稿

新课导入“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故事该怎样发展呢?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走进本篇课文的学习。

配乐讲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进本课的学习。

1.初读课文,明了移山之事步骤:(1)自由读,疏通课文大意①了解作者列子;(超链接)②熟读全文后,自主翻译,圈点勾画疑难生字词;③通过希沃授课助手投屏难点,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2)复述全文故事过渡语: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结合课文和画面,复述全文故事:二山雄立、聚室而谋、毕力平险、愚智雄辩、神灵移山(展示5副图)要求: ①情节完整,力求生动;②在组内推荐优秀者在全班交流。

(3)概括移山态度过渡语:以问题文中人物对待“移山”各持什么态度?引导学生再次梳理文章主要内容。

引出“移”太行王屋,二山雄立,出入之迂,愚公要移,聚室而谋,妻子愁移,毕力平险,儿孙合移,愚智雄辩,智叟笑移,因感其诚,天帝助移,神灵移山。

师总结:我们会发现整篇课文是围绕着一个“移”字来展开。

通过翻译、复述加以配图,并以“移”字串联主要内容,突破教学重点。

2.细读课文,体会移山之艰步骤:①分工读全文(师读首段、男女生各读二三段、全班齐读尾段)②四人一组讨论移山的客观问题过渡语:移山非移物,更何况是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移山要克服哪些客观问题?引出“艰”师总结:山高大险峻、年老体衰、人员少、路途遥远、工具简陋、劳动艰辛(指导学生朗读句子,以此引导学生感受愚公移山之艰)通过合作探究,反复体会愚公移山之“艰”。

3.比读课文,解答移山之疑(1)分角色读,揣摩心理(2)归纳人物形象过渡语:移山如此艰难。

妻子和智叟怎样看待愚公移山这件事呢?引出“疑”两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那在这种态度背后的情感是否相同呢?我们要分角色品析对话。

片段一:A: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同:意思相同异:妻:考虑问题要周密提出移山难题,关心愚公;智叟:轻视、讽刺、嘲笑、阻止移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复习旧知
图片文本
出示平移及旋转的图片
C
A
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3
自制
2
探究新知
动画、
图片、
学具
演示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D、E
G
完成课本中4个问题
20
自制
3
试一试
图片、学具
出示课本35“试一试”
K
B
完成课本试一试
7
课本插图
4
拓展练习
图片
出示课本36页练习
2、学会与他人合作。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般特征:
学生对认识生活中的图形变换现象兴趣浓厚;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初始能力:
学生已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对称、旋转等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端正。
信息素养:
学生能够通过自学了解所学知识,能主动收集、制做相关学习资料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用七巧板通过平移或旋转自己设计一个图形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用课件具体演示每一次变换过程。
形成性检测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检 测 题的 内容
1
知识
课本36页中第1、2题,图A是如何变换得到图B的。
(4)正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回到最初的图形?
的。
用自制学具在方格纸上动手操作
小组内流、汇报
方格纸
四个三角形
动画
通过学生大量的操作活动,对提高学生空间的想象能力有较大的帮助。教师的演示可进一步巩固结论。
培养学生养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式)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题名称
图形的变换
学科
数学
授课班级
六年(1)班
授课时数
1
设计者
所属学校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图形的变换》
地位作用:
《图形的变换》是学生已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对称、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的,是对图形的平移、对称、旋转的综合应用;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一个主要内容,努力体现运动变换的理念与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策略阐述
1、复习导入: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也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
2、动手操作,课件演示:让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图形变换的过程。在图形的变化中,同样得到图形的变换,但不同的思考角度,常常会引出不同的操作过程。因此,无论是变换到(1)、(2),还是变换到(3)、(4),都有各种不同的操作方法。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再进行交流,师再根据学生的汇报用课件运行演示。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欣赏图形的变换所创造出的美,提高审美能力;感受图形的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综合运用
提出课本35页问题
观察、思考图形是如何变换的。
用自制学具在方格纸上动手操作
小组内流、汇报
方格纸
七巧板
图片
提高学生空间的想象能力,有效地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练习
1、出示课本36页练习;
2、动画演示
试做
汇报
动画
有效地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1、预习学习内容;
2、制作上课所用的学具
自制三角板、七巧板、方格纸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复习
旧知
1、课件出示复习题,根据学生回答师有选择板书
2、揭示课题。
1、在复习中回忆平移和旋转的知识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图片
进一步巩固平移或旋转的概念,也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法。
探究新知
1、分别出示问题(1)四个三角形A、B、C、D如何变换得到“风车”图形?(2)“风车”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长方形?(3)长方形中的四个三角形如何变换得到正方形?
编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1
知识
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2
体验
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
理解
借助方格纸上的操作和分析,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4
感受
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创造出的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图形的变换
平移:方向、距离
旋转:中心点、方向、度数
轴对称:对称轴两侧完全重合
E
E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学以致用。
10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3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本栏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应详细阐述并绘出流程图)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课前
准备
1、认真学习钻研教材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目标;
2、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充分的预设。
教学重点
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
掌握平移、旋转、对称的有关知识;探索时学生先在小组内探究、交流、后动手操作,最后教师演示;
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旋转的度数的把握
学生动手操作,具体感知。
教学环境要求
多媒体教室、课件、学生制作的学具(四个三角形、一副七巧板、方格纸)。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