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练习课》教学设计
最新-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优秀9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优秀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1一、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让小朋友在游戏中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2、引导小朋友发现问题,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3、乐于探索和动手操作。
二、活动准备:1、白色幕布、幻灯机、布偶(大象、小鸟)。
2、各种形状的'小动物、手电筒(若干)。
3、录音机、录音带。
4、科学室(暗室)。
三、活动过程:(一)、通过观看布偶表演,引起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1、情节表演:“大象”。
2、提出问题,并引导幼儿讲出“影子”。
(二)、在观察活动中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1、请个别幼儿在幕后表演游戏,小朋友观察。
2、提问:开灯和关灯影子有什么变化。
3、小结:是我们或物体把光挡住了,就产生了影子,没有光就没有影子。
4、让幼儿一起跳舞,引导幼儿发现影子会变,光离我们远时影子就小,相反光离我们近时影子就大。
(三)、幼儿操作实验:1、(暗室里)幼儿拿手电筒和若干小玩具与影子玩游戏。
2、(把灯打开)让幼儿对比白天与晚上用灯照物体有什么不同,并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手电筒位置不同时,影子有什么变化?3、小结。
(四)、户外活动:“找影子”延伸活动:1、操作图片,影子配对。
2、户外寻找“影子”。
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2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9课时《练习课》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9课时《练习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9课时《练习课》的内容,主要是对第3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在速度和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与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直观展示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讲解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与互动: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同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并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拓展题目,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一年级上《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数学一年级上《练习课》公开课教案数学一年级上《练习课》公开课教案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一年级上《练习课》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同学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5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准备:小卡片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按数的.顺序填数1()3 4()5()()2 1()()3()()(同学口答)数的组成□ 5 □ 52 3 1 □ 2 2 3 □二、指导练习1、P28页的第8题第一幅图:让学们认真观察:1)4人小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一共有4条黄瓜,奶奶摘了二条,还剩下几条)2)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如何列式?请你在书中完成。
3)全班集体评价出示铁锹图教学方法同上2、P28页第9题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先让同学看图说图意把算式补充完整。
3、请你用5-3和2+3各编一个小故事1)先每个同学在自身组里编,再请人在全班编。
2)评一评:谁编的最好?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乏的地方?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第28页的第10题。
全班进行评价。
三、数学小游戏:回家每个同学发一个数学小卡片,在黑板上贴上数字1、2、3、4、5,每个同学根据自身的卡片的得数,把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谁送得又对又快。
四、听算教师说算式,同学直接写得数,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能得100分。
1+3 4-2 5-1 4-3 2-1 1+12+1 3-2 3-1 2+2 3+1 4-11+4 2+3 5-2 5-3 5-4 3+2(全班集体订正,对做得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练习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练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练习课》,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1-5数字的认识和相关的练习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对1-5数字的认识,提高数数、识数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数字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
他们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1-5的数字,但对这些数字的认知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注意力集中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识数,正确地写出1-5的数字,理解数字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识数,正确地写出1-5的数字。
2.难点:理解数字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练习题、教学课件等。
2.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课堂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1-5的数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首关于数字的歌曲,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唱,从而复习数字1-5。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数字卡片、课件等方式,呈现数字1-5,让学生观察、识数。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数字的认知程度。
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写数字、数数等。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巡视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数字进行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3《20以内退位减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13《20以内退位减法(练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0以内退位减法(练习课)》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退位减法的计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退位减法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实际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退位减法。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直观展示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2.练习题:准备一些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小动物等道具,用于创设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情境,如小动物分水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动物有20个水果,它拿走了15个,还剩几个?让学生尝试用10以内减法解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0以内退位减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讲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如,计算17减8时,先从17中借1,变成16减8,再进行计算。
同时,让学生观看课件,直观地展示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张练习题,用所学的退位减法计算。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3~7)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学提示】 理解暗
含的信息是 关键,即把 “35 人 ” 转 化 成 “35 根 跳 绳”。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进行逆向思考的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完成后通过适时
追问,让学生弄清 8 条、40 条和一共钓的条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逆向思考
的能力。
2.完成教科书 P50“练习十一”第 6 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法的计算方法,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二、习题讲解,加深理解
1.完成教科书 P49“练习十一”第 5 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清楚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 【学情预设】这类问题上册已经学过,这里数据变大了,列式计算不难,关 键是部分学生容易看到“吃”就用减法。 师:小猫吃了 8 条鱼,为什么还要加上 8 呢? 【学情预设】求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应该用吃了的条数加上剩下的条数,所 以要加上 8。
指导。 【设计意图】以填写未知数的形式,复习数的组成、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
的减法,初步渗透方程的思想。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练习课,注重让学生解题意,注重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尤其在解决问题方面,重视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同时在 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 作业设计
练习课
汪村中心小学 钱少华 ▶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49~50“练习十一”相关内容。 ▶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 教学难点 算法多样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教学准备 课件。 ▶ 教学过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课》(第3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课》(第3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课》(第3课时)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
本节课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复习和掌握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认识数字等基础知识。
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学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认识数字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但仍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掌握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认识数字等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认识数字等基础知识。
2.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3.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练习题,包括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认识数字等基础知识。
2.准备教学课件,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4.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复习和回顾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认识数字等基础知识。
2.呈现(10分钟)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认识数字等基础知识。
在呈现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练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练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练习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来进一步巩固对1-5的认识。
教材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数能力、识数能力和运算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5的数数练习、识数练习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练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对1-5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字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对数的顺序、数数的方法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5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数数,熟练识数,掌握1-5的顺序,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数数、识数和运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数数,熟练识数,掌握1-5的顺序,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可能还不够准确,对数的顺序、数数的方法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应用1-5的认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数、识数和运算能力。
3.分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实物模型、教学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练习册、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排队等,引导学生数一数小动物的数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5的认识:练习课》。
练习课数学教案设计
练习课數學教案設計标题:数学练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数学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进度,选择适当的练习题目。
这些题目应该覆盖到本阶段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并有一定的难度梯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以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解析例题(15分钟)教师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解析,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在旁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讨论(10分钟)针对一些有难度或者有趣的题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以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和解题能力。
同时,通过批改作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课后反思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3. 教师应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上就是数学练习课教案的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_一年级数学《练习课》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_一年级数学《练习课》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77,练习十二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集中巩固加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掌握,促进加减、连加连减之间联系。
2、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生活中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巩固计算:1、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这样的两步计算的题我们学习了那几种?连加、连减、加减混合2、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请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
集体校对,选择第2竖行的三道题,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3、小结这样的题我们可以按照怎样的计算顺序来计算?计算中要注意什么?从左往右计算,第一步计算后的得数要记在脑子里,继续计算。
二、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1、出示练习第5题,看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公交车乘客上下车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介绍。
列式计算,并说出这个算式求的是什么?2、想一想,说说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要用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求?3、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4、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整理成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题。
5、小结:鼓励同学们用明亮的眼睛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综合练习,加强应用。
1、引入:刚才同学们都很好,我们已经这些知识结成了好朋友,知道什么的情况下要用到这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和它们来做游戏。
出示练习第6题。
横行,竖行上的三个数相加,各得多少?在联系中你发现了什么?第1个图中,得数都是8,为什么?你能设计这样的题给同学们练练吗?第2个图呢?第2个图还可以斜着计算。
2、第7题,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请同学们自己观察,去发现。
有困难那的可以小组讨论。
反馈,交流得出游戏的规则。
在书上模拟游戏,两人一组:5+3=8我跳8,8-2=6我跳6.3、挑战聪明题;要拿出8角钱,你能想出集中拿法?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多。
(7种结果)四、学习小结:这节课你又长了什么本领?五、课后小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练习课小学数学教案
练习课小学数学教案课题:加减法练习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掌握一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能够灵活运用“进位”和“退位”进行加减法计算。
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法的进位计算。
2. 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法的退位计算。
教学难点:1. 两位数减法的借位计算。
2. 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1. 黑板、粉笔2. 数学练习册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知识(5分钟)教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加减法知识,通过口算练习来复习。
二、新知输入(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是加减法练习。
2.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法的进位、退位规则,让学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意义。
三、练习训练(25分钟)1. 让学生打开数学练习册,找到对应的练习题目进行练习。
2. 教师巡视课堂,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四、巩固提高(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的练习册收集起来,随机抽取几道题目让学生口算计算。
2. 教师进行讲评,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未完成的练习题,并思考如何应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六、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调进位和退位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对加减法的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加强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第5-6课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课》教学设计(第5-6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和掌握第一、第二单元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加减法运算、认识数字0~10以及它们的大小比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熟练运用加减法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熟练程度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加减法运算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数字0~10的认识和大小比较也有一定的基础,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加深对数字0~10的认识,能正确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法运算的熟练运用,数字0~10的正确认识和大小比较。
2.教学难点:加减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应用,数字大小比较的快速判断。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游戏教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练习题:包括加减法运算题、数字大小比较题等。
2.准备教学道具: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等。
3.准备教学课件:加减法运算动画、数字大小比较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加减法运算的动画,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例如:“小猫有3条尾巴,小狗有4条尾巴,请问小猫和小狗一共有几条尾巴?”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数字0~10。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
例如: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和“8”,让学生判断哪个数字更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7、6练习课》的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8、7、6练习课》的教案一. 教材分析《8、7、6练习课》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练习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练习活动,巩固对数字8、7、6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数、识数、写数能力。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包括连线、填空、数数、写数等,形式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字0-10的基本认识,但对数字8、7、6的熟练程度不一。
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些数字的书写、数数、识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8、7、6的写法、数数和识数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练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字8、7、6的写法、数数和识数能力的培养。
2.难点:对数字8、7、6的熟练运用,特别是在实际场景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字8、7、6。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练习题、画笔、课件等。
2.学具:学生练习本、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数字8、7、6,引导学生复习这些数字。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8、7、6有什么特点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练习题,包括连线、填空、数数等。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每组选一个数字进行练习。
练习内容包括:写数、数数、识数等。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8、7、6》练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8、7、6》练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8、7、6”的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坚持做好数学题目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2.教具:数字卡片、橡皮擦、黑板、彩色粉笔、挂图等。
3.教师准备:认真备课,熟悉教材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上面写有“十几减8”的题目,请学生先用手指模拟计算,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4人,让学生相互合作,用数字卡片进行练习计算“十几减8、7、6”的运算题目。
3. 师生互动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多开口积极参与。
4. 拓展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一道“十几减8、7、6”的题目,并邀请其他同学过来做题,借此拓展学生思维。
5. 总结归纳教师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总结归纳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1.13减8=?2.17减7=?3.14减6=?4.18减8=?5.12减6=?五、课堂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进行个别评价,并记录在班级成绩册中。
六、课后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十几减8、7、6》练习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数学一年级上册《练习课》公开课教案教学目的:1、熟练运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知加减法间的联系。
2、逐步培养同学数学考虑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教学重难点:熟练运算10以内加减法算式一、创设情形瞧,今天俺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今天俺们就到松鼠家里云做客吧。
课件出示小松鼠二、合作练习1、课件出示松鼠过早看,松鼠妈妈有6颗松子,小松鼠有4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那你能算出来吗?2、你们可真聪慧,小松鼠们要出门去采果子了,他们要动脑才能拿到自身的篮子,出示题卡。
小松鼠手上的数用10去减,得到的结果确实是篮子上的数。
比一比,哪个同学做的快?3、小松鼠提着篮子高快乐兴地出门去,在路上遇到了漂亮的孔雀,花孔雀正在整理自身的羽毛。
课件出示P68孔雀图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算算孔雀身上的羽毛是多少?4、松鼠妈妈和亲小孩竞赛捡松子,捡完了他们摆在地上比谁捡的多。
课件出示P688独立看图并填空5、P687看邻居小白兔在忙啥呢?数一数屋后的冬瓜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差不多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专门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要紧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要,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不管是“博士”“讲师”,依旧“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差不多概念都具有了。
三、练习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差不多上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
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杰出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练习课◎教学笔记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0“练习十三”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元、角、分的计算方法,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2.加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稍复杂的逆向思考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第1~3题比较基础,学生完成问题不大;第4题有一定的开放性,把几种拿法找全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序寻找。
【设计意图】通过付钱和找钱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和人民币的加减计算,达到熟练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此题要求学生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付了多少钱”和“找回多少钱”之间的关系,确定篮球的价钱。
二、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59“练习十三”第2题。
(1)师生共同完成第一组。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知道了每种物品的价格。
师:第一组中要买的物品是什么?应付多少钱?【学情预设】买一个皮球和一个布娃娃,应付6+12=18(元)。
师:按照付的钱数,应找回多少钱? 【学情预设】应找回20-18=2(元)。
(2)师:请各自按照刚才的方法独立完成第二组和第三组。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学情预设】要先计算出应付的钱数,然后再算应找回的钱数,计算时必须是相同单位的量才能相加减。
【设计意图】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将人民币的知识及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整合在一起,较好地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完成教科书P60“练习十三”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比较方法。
师:观察5元6角和6元5角、10元1角和10元1分、3元和2元9角,这三组怎么比较会更快捷?【学情预设】先比元再比角会比较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