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优质课讲课教案共38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考散文阅读教学案

中考散文阅读教学案

《中考复习指导系列——散文阅读》学案班级姓名一、有备无患(一)、回顾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散文语段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回顾散文常识1.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2、散文的分类:(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或阐明事情蕴含的道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藤野先生》、《背影》、《散步》。

(2)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表现事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春》、《白杨礼赞》、《紫藤萝瀑布》。

3、散文的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是指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2)意境深邃。

指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现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

散文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富有诗意;常用多种修辞,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文学性;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和深刻的哲理蕴涵。

二、心中有纲。

P2《考试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有道。

交流:怎样才能做到散文的有效阅读?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答题有法(一)、品味有表现力的语言12.文章第⑥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公开课)初中语文《走进散文——中考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教案

(公开课)初中语文《走进散文——中考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教案

走进散文——中考散文阅读之语言赏析教学目标:1、明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及中考散文阅读语言赏析题的考点。

2、掌握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3、学会散文语言类题目的一般表述方式。

教学重点:明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及中考散文阅读语言赏析题的考点。

教学难点:1、掌握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

2、学会散文语言类题目的一般表述方式。

教学方法:知识梳理法、技巧训练法教学用具: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教学用时:一节课教学步骤:推荐佳作:请一位同学向大家推荐不篇或一部优秀文学作品。

(目的:一、促使学生提升自我,展示自我。

二、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

)导入: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中,少不了要分析散文,分值大约在14到17分之间,我们怎样才能确保在考试中尽可能多的拿到分数呢?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散文。

投石问路:1、散文知识知多少?神聚:主题鲜明集中。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明确考点百战不殆:中考散文语言赏析题怎么考?烟台市中考真题再现2009年《绝唱》(共17分)20题: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1)从修辞的角度: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2)从含义的角度: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2010年《塞外的春天》(共16分)20题: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

(5分)(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2011年《江南柳》(共14分)21题: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4分)(1)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无处逃避。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第一章:散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意义:提高语文素养、拓宽知识面、培养审美情趣。

2. 散文的特点:真实、生动、细腻、意蕴丰富。

3. 散文阅读的技巧:捕捉关键信息、理解作者情感、感悟人生哲理。

三、教学活动:1. 讲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分析散文的特点。

3. 分享散文阅读的技巧。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

2.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第二章: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技巧深入理解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捕捉关键信息:关注、开头、结尾、过渡句段。

2. 理解作者情感:通过细节描写、抒情议论句理解作者情感。

3. 感悟人生哲理:从散文中提炼出的人生道理和哲理。

三、教学活动:1. 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分析具体散文作品,示范运用技巧。

3.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学习心得。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运用所学技巧进行深入理解。

2. 写一篇阅读心得,分享自己运用技巧的过程和收获。

第三章:散文阅读的实践与提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散文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不同风格的散文作品进行阅读。

2. 分析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

3. 欣赏散文中的优美语言和精彩段落。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散文阅读实践。

2. 分析不同散文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3. 欣赏散文中的优美语言和精彩段落。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

2. 写一篇阅读心得,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第四章:散文阅读的拓展与深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拓展散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研究能力。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专项阅读PPT学习教案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专项阅读PPT学习教案
★归类分析(题型)
1、理解词语意义 (1)近义词选词填空 如:02年23题、03年20题、04年19题、06年14题 (2)理解含义 如:04年25题、05年21题、07年22题(1)小题 2、分析词语作用 如:01年18题(“几乎”)、02年21题(“可能”“挤走 ”)
提示:对标示了引号第的24词页/共语44要页特别关注。
10.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第5页/共44页
鉴赏评价 (E级)
命题趋势
一、命题理念
1、强调“以学生为本” 2、强调能力立意 3、强调应用性 4、增强探究性 5、注重综合性 6、坚持教育性 7、体现时代性
第6页/共44页
命题趋势
二、命题特点
1、篇幅 2、材料 3、文体 4、内容 5、题型 6、答案
★归类分析(题型)
1、探究感受题(体会、感悟、理解、批注、启示、建议等)
如:01年21题、03年22题、03年29题、05年19题、
05年20题、07年26题。
2、鉴赏题 如:01年30题(写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句子
)、04年28题(说明语言特点)、07年21题(本文以
“‘植物大熊猫’——四合木”为标题,你认为好在哪
第18页/共44页
谈感受
考题形式:对描写对象、人物感情、文章的内容和 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答题思路:
1.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思想感情 2.有明确的观点和态度 3.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流畅性
第19页/共44页
续写
考题形式: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续写后半部分。 答题思路:按原文的思路
二、分析理解句子的含 义及作用
《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阅读应能 体会和推敲重要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这类语句常常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牵一发而 动全身,往往能揭示文章主旨,体现作者意图。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第一章:散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意义:提升文学素养、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散文的特点:真实、生动、优美、有节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散文阅读的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谈对散文阅读的认识。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意义和散文的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及阅读感悟。

4. 总结:强调散文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并写一篇读后感。

2. 推荐散文作品给同学,互相分享阅读心得。

第二章: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抓住散文的主题:理解散文的中心思想。

2. 品味散文的语言:欣赏散文的语言美。

3. 感受散文的情感:体会散文的情感表达。

4. 分析散文的结构:把握散文的层次结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主题。

2. 讲解:讲解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阅读一篇散文作品。

4. 总结:强调掌握散文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一篇散文作品,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2. 写一篇关于散文阅读技巧的心得体会。

第三章:散文阅读的策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策略。

2. 培养学生高效阅读散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快速浏览:把握散文的大意。

2. 精细阅读:深入理解散文的细节。

3. 批判性思维:分析散文的优缺点。

4. 联想与想象:丰富阅读体验。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人教版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人教版
此外,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进行散文创作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创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多数能够跟随老师的讲解,主动提问,表现出了对散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艺术性和趣味性:板书设计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有趣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散文阅读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散文阅读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散文阅读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散文阅读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散文阅读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散文阅读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散文阅读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散文阅读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3)散文的阅读策略: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散文的阅和态度、如何分析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
2.教学难点
(1)散文的深层含义理解: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散文中的深层含义和隐喻,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

散文阅读教案

散文阅读教案

散文阅读教案散文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散文欣赏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散文写作。

二、教学内容1.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散文的分类及代表作欣赏。

3.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运用散文进行写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散文的定义、特点和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运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3.实践法:通过解读散文作品、阅读实践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散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讲解(15分钟)讲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对散文的分类进行介绍,并选取代表作进行欣赏和解读。

3.阅读与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阅读散文作品,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和意义等,然后展开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4.阅读方法与技巧(10分钟)讲解散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如抓住故事情节、理解比喻和象征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写作练习(1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个写作主题或素材,引导学生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艺术欣赏能力。

6.总结与展望(5分钟)总结教学内容,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并展望下一次散文阅读的内容和任务。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散文作品,并撰写阅读感想或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写作练习成果,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教学PPT、散文作品等。

[中考散文阅读理解]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V1

[中考散文阅读理解]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V1

[中考散文阅读理解]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V1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中考散文阅读的要求和评分标准;2. 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提高散文阅读的速度和准确度;4. 通过阅读散文,提高语文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考散文阅读要求和评分标准在中考散文阅读中,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深入挖掘文章意义,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色彩,并能够进行简要的阐释和评论。

中考散文阅读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阅读理解能力:对文章细节和中心思想、情感的理解程度;(2)应用能力:对文章内容能够抽象和应用的程度,如判断、推理、比较等;(3)语言表达能力:对文章内容能否准确、清晰地进行表述。

2. 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散文阅读中,学生应该采取以下方法和技巧:(1)阅读前预测:通过标题、阅读题、关键词等,预测文章的内容和主旨;(2)全面阅读:第一轮全面阅读,建立大致印象;第二轮细读,理解语境、理解细节、捕捉情感;(3)把握文章结构:从整篇文章的结构入手,理解文章的脉络和逻辑,把握中心思想和情感;(4)注意词语和句式:捕捉生词和难句,通过猜测、推断、背景信息等方式进行理解。

3. 散文阅读的速度和准确度中考散文阅读是时间紧迫的,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阅读、理解、分析一篇散文,因此速度和准确度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应该通过多读多练,提高阅读速度和精度,增强语文文化素养,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

三、教学手段本节课教学手段主要包括:1.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介绍中考散文阅读的要求和评分标准、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散文阅读的速度和准确度等内容;2. 课堂演示:通过示范,模拟中考散文阅读,演示阅读方法和技巧、速度和精度;3. 课堂练习:通过练习,检验学生散文阅读的能力和水平,提高阅读技巧和速度;4. 课堂互动:通过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散文阅读内容和领域,增强语文文化素养。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 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   教学设计

《散文阅读—中考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有关散文特点、分类等文体常识。

2、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散文的主要内容、主旨、形象、思路及情感等。

3、掌握散文答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能否准确而深刻地解读文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散文,题材广泛、语言优美、主题深刻、情感真挚、表达多样,中考的宠儿。

2、本节课从散文文体知识、文本阅读及总结答题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中考散文阅读的复习。

二、散文常识PPT展示:(学生也可阅读手中《中考散文纲要》)1、散文特点。

2、散文分类。

3、应考策略。

(1)整体概括,理解主旨。

(2)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3)理解语句,辨析含义与作用。

(4)理解人物形象,剖析内心情感。

学生先阅读,做标记,然后教师作重点提示。

三、考点训练(一)《漓江情韵》,师生交流。

四、探讨文本阅读的方法先由学生自由说说阅读文本方法,然后教师再强调:1、专注投入——文本阅读的前提2、抓住文体特征——文本阅读的关键3、留意标题、中心句、关键句——文本阅读的技巧4、引导学生阅读试题。

读题,即揣摩命题意图的过程;思考考查角度;明确答题信息区。

五、考点训练(二)《寻找父亲》。

六、探讨总结答题的基本方法1、寻找,即从原文中直接寻找相应答案。

2、变通,答案可以在语段中找到,然而照搬过来并不合适,需要适当变通。

3、概括,答案不能在语段中找到,只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归纳提炼。

总结:“水无定势,法无定法”,各人还应结合自己的习惯、喜好进行解读、作答。

九、课后训练。

附:考点训练(一)漓江情韵雨霏霏,雾茫茫。

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

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

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

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

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

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

初中散文优课教案

初中散文优课教案

教案标题:初中散文优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散文的概念,掌握散文的基本特征,如真实性、抒情性、描写性等。

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运用感悟、朗读等方法,体验散文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散文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领会散文中所蕴含的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散文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手法。

2. 感受散文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难点1. 散文中哲理的提炼和感悟。

2. 散文写作技巧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如通过讲解散文大师林清玄的作品《阳光密度》,让学生初步感受散文的魅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如真实性、抒情性、描写性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散文的理解和鉴赏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散文的特点。

4. 感悟散文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验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5. 散文写作技巧指导教师讲解散文写作技巧,如如何选材、如何抒发情感、如何进行描写等,并进行现场示范。

6.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散文写作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7. 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散文的价值和意义。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五、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并写一篇读后感。

2. 尝试创作一篇散文,可以是写人、记事、状物或抒情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的基本特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及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散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知识,提高鉴赏和写作能力,培养热爱散文的情感,提升人文素养。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提高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2. 通过阅读优秀散文作品,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概念与特点2. 散文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散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4. 优秀散文作品选读5. 散文阅读实践与感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散文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散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3. 优秀散文作品的主题挖掘和审美鉴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概念、特点、分类及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散文阅读心得进行交流与分享。

4. 实践法:布置散文阅读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进行阅读。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散文的概念与特点2. 第二课时:散文的分类及代表作品3. 第三课时:散文阅读的方法与技巧4. 第四课时:优秀散文作品选读与分析5. 第五课时:散文阅读实践与感悟分享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散文的概念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历史地位。

3. 分析:通过分析优秀散文作品,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魅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4. 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自主阅读一篇散文作品,并分享阅读心得。

七、教学内容1. 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

2. 代表作品:鲁迅《朝花夕拾》、朱自清《荷塘月色》、林清玄《心灵的谣言》等。

3. 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抓取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把握作者情感等。

4. 优秀散文作品选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供学生品读与分析。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散文的分类及其特点。

2. 分析优秀散文作品,挖掘作品主题与审美价值。

3. 运用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分类及其特点。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第一章:散文阅读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阅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阅读的意义:通过阅读散文,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散文阅读的技巧:如何抓住散文的主题、如何理解散文的象征手法、如何分析散文的结构。

三、教学活动:1. 讲座:讲解散文阅读的重要性及基本技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散文阅读的感悟,互相学习。

3.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阅读,并写下阅读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评估学生对散文阅读的理解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散文阅读的分享,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

第二章:散文的特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以平实的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侧重于叙述、描写和抒情。

2. 散文的特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形式多样、寓意深刻。

3. 散文的阅读方法:如何抓住散文的主题、如何理解散文的象征手法、如何分析散文的结构。

三、教学活动:1. 讲座:讲解散文的特点及阅读方法。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一些经典的散文作品,探讨其特点和阅读方法。

3. 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阅读,并写下对散文特点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和对散文特点的理解,评估学生对散文的感知和理解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散文阅读的分享,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

六章:散文的语言特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语言特色。

2. 培养学生对散文语言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散文语言的阅读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散文语言的优美:通过具体的词汇、修辞手法等体现。

中考散文阅读教案

中考散文阅读教案

中考散文阅读教案【篇一:中考散文阅读教案】1、把握散文概念,散文特点及散文分类2、掌握散文中考考点及能出现的各种题型3、掌握并运用各种答题技巧复习难点掌握散文中考考点及能出现的各种题型复习过程一、散文概念: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二、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三、散文分类:抒情性散文、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四、中考考点 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3、品味语言4、表达方式的作用5、表现手法6、发展性考题五、实例分析:结合考点,进行阅读指导六、归纳答题技巧(一)稻子(张佐香)(1)布谷催播,劳燕护耕,黄阡紫陌之上,农人把古老的土地犁开一条条垅沟,整理成平整如方砖的秧圃,撒下稻谷的种子。

春雨陆陆续续来过几次之后,秧圃上可以见到苗儿破土而出。

(2)季节一抬脚迈进初夏的门槛,田埂上便站满了插秧的人们,男女老少绾起裤腿捋起衣袖。

天空跌进了水田里,打湿了几朵淘气的白云。

父亲挑着码得像宝塔似的秧把走到田边,弓腰放下扁担,用衣袖抹了抹额上的汗滴,提起秧把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秧把们“啪啪”地站到水田里。

母亲顺手抓起秧把,把腰上的稻草扎儿拆开,一分为二,左手握住半把秧苗,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敏捷地捻动,秧苗儿就一株株地分开,右手快速地夹住,再往水田里插去。

母亲的左右手配合得极为默契,她插秧时手指撩起的水花从不间断。

在母亲移动过的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竖了起来,整齐匀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

母亲是一位高明的织工,织着绿锦。

母亲用她的汗水染绿白晃晃的水田。

(3)村庄不动水稻在动,生动的水稻用叶片、用色彩托起了家园。

站在村头河堤上极目远眺,满天的绿像一场大火在田园里燃烧。

故乡秧苗的绿是一种燃烧的色彩。

诚然,除了绿之外还有红、黄、绿、白,或其他颜色,就像世事一般混乱繁杂,没有章法。

但对于一场自天而降的燃烧的绿色,其他颜色都可以忽略。

散文阅读初中教案

散文阅读初中教案

散文阅读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散文的基本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散文的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散文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散文的概念与特点:散文是一种以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为主要表达手段的文学体裁,具有真实、生动、优美的特点。

2. 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

3. 散文阅读方法:抓住散文的主题、线索、结构、语言、情感等要素,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

4. 散文欣赏与分析:通过欣赏经典散文,学会分析散文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导入,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教学散文的概念与特点:教师讲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散文的魅力。

3. 学习散文的分类: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不同类型,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 教授散文阅读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散文的主题、线索、结构、语言、情感等要素,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

5. 散文欣赏与分析:教师推荐经典散文,学生分组阅读、讨论,分析散文的美,分享自己的感悟。

6.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写一篇散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7.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阅读任务,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写作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散文阅读能力:通过课后阅读任务和写作练习,评价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3. 学生对散文的热爱程度: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散文的态度和兴趣。

五、教学资源1. 经典散文选集:用于教学欣赏和分析。

2. 相关参考资料:用于教师备课和学生课后拓展阅读。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件和教学内容。

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七、教学建议1. 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散文。

初中散文阅读教案

初中散文阅读教案

初中散文阅读教案1. 通过阅读散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热爱。

2. 使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教学重点:1. 散文的特点2. 散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难点:1. 散文的特点2. 散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优美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引出散文的特点。

2. 提问:散文的特点是什么?散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是如何体现的?二、阅读与欣赏(15分钟)1. 教师朗读朱自清的《春》,学生认真聆听,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2. 学生自主阅读《春》,理解散文的内容,体会散文的情感美。

3.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阅读感悟,学生相互交流,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三、讨论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春》这篇散文的特点,如语言美、情感美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分析其特点,并分享给其他组。

3. 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强调散文的特点及其价值。

四、写作与表达(15分钟)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春天的故事”为主题,写一篇散文。

2. 学生现场写作,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的故事。

3. 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学生相互欣赏、学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散文的特点及其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不足。

3. 教师鼓励学生多读散文,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培养人文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散文的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散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的感悟程度。

3.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运用散文特点的能力。

阅读散文教案初中

阅读散文教案初中

阅读散文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散文的基本概念,区分散文与其他文学体裁;(2)能够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3)能够理解散文的主题思想,把握散文的情感内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散文阅读能力;(2)学会从关键词、中心句、段落层次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理解散文内容;(3)学会欣赏散文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散文的魅力,激发对散文的热爱;(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文学素养;(3)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散文基本概念:介绍散文的定义、特点及历史发展。

2. 散文语言特点:分析散文的语言美,如优美、朴实、生动等。

3. 散文阅读方法:从关键词、中心句、段落层次等方面进行分析。

4. 散文欣赏:感受散文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导入,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散文,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散文的主题思想,分享阅读心得。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 案例分析:分析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引导学生从关键词、中心句、段落层次等方面进行分析。

6. 散文欣赏: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散文作品,提升审美情趣。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散文阅读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能力: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2. 学生合作探讨: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3. 学生审美情趣:评价学生在散文欣赏中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散文阅读教材;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3. 散文作品:选取一些经典、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供学生欣赏;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散文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中考散文阅读优质课讲课教案PPT文档共38页

中考散文阅读优质课讲课教案PPT文档共38页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中考散文阅读优质课讲课教案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中考散文阅读优质课讲课教案共38页

中考散文阅读优质课讲课教案共38页
中考散文阅读优质课讲课教案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源自 —西塞 罗谢谢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散文的阅读技巧优质教案

散文的阅读技巧优质教案

散文的阅读技巧优质教案散文的阅读技巧优质教案主导思想:中考中的散文阅读是学生得分率最低的试题部分,很多学生从心理上就对其产生恐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度也很大,面对教师讲课难,学生理解难,答题得分难的三难问题,特将总结出的一些相对简单易懂的阅读及答题方法介绍给面临中考的考生们。

训练目标1、明确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整体感知内容,准确把握主旨散文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决定了阅读训练应该注重对文章主旨的感悟和情感的体味;品析优美语言,辨析艺术(散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决定了阅读训练应注意对文章语言的揣摩和艺术特色的理解)3汲取文化营养,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训练方法讲练结合法思维的敏捷性是以思维的条理性为前提的,所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就要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这样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迁移;同时,“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在认识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这一点也决定了训练课一要给学生以充裕的自学活动余地。

所以,本节课采取精讲实练结合法。

近年来中考的试题给我们带来这要的信息:靠强行灌输、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已无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教学生以方法、规律,交学生以“钥匙”,才能培养他们独立的阅读能力。

1、领悟能力新课程标准在7~9年级的“阅读要求”15条中有5条对“领悟”提出了要求,此外,中考文学性的不断加强,这些都要求重视培养学生领悟题意、语义、文意和语境的能力。

2、筛选信息能力加强信息意识,提高综合能力,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学中重点追求的目标。

3、评价鉴赏能力评鉴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尽管只是初中生,但仍要求他们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养成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训练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知识储备有备无患设计思路: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对散文的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头脑中有这些知识,分析时才能有依据。

(一)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