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后,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尿量增加。
(1)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液被稀释,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
(2)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浆量增加→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慢→滤过平衡点靠近出球小动脉端,甚至不出现滤过平衡→有滤过作用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长度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上升→尿量增加。
(3)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后,血容量增加→对心肺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增加→心肺感受器受刺激而兴奋的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到中枢,抑制血管升压素的合成和释放→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4)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后,血容量增加→对心房壁容量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增强→容量感受器受刺激而兴奋的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到中枢,经过中枢的整合处理后,使交感神经系统的紧张性活动减弱,肾交感神经的紧张性降低→肾小动脉舒张。由于分布在入球小动脉管壁上的交感神经末梢更紧密,所以入球小动脉的舒张更为明显→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
2.试述HCO3-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的过程。
经肾小球滤过而进入小管液中的HCO
3
-与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到小管液
中的H+结合生成H
2CO
3
,再解离出CO
2
和H
2
O。CO
2
以其脂溶性直接通过管腔膜进入
小管上皮细胞内,与细胞内的水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生成H
2CO
3
,H
2
CO
3
再解离出
H+和HCO
3-。H+被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到小管腔中,而HCO
3
-则与Na+一起重吸收回血
液。因此HCO
3-的重吸收是以CO
2
的形式进行的。
3.糖尿病患者为何出现尿糖和多尿现象?
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阈,滤过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重吸收,使肾小管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形成的渗透压升高,妨碍水的重吸收。由于水的重吸收减少,所以尿量增加。由于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重吸收而随尿排出,所以尿中含有葡萄糖。
4.大量出汗后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大量出汗后尿量将减少。
(1)由于汗液刚从汗腺细胞分泌出来时属于低渗液,所以大量出汗后机体表现为高渗性脱水。由于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加强,下丘脑的视上核和视旁核合成的血管升压素增加,同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而兴奋的信息通过下丘脑-垂体束传到神经垂体,使神经垂体释放血管升压
素增加。另外,大量出汗后由于液体的大量丢失,使血容量减少,对心房壁容量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减弱,经迷走神经传到中枢的冲动减少,抑制血管升压素合成和释放的作用减少,血管升压素释放增加。血管升压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肾脏,使远区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2)大量出汗后由于体液的大量丢失,是血容量减少,动脉血压有降低的趋势。由于血容量减少,对心房壁容量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减少,经迷走神经传到中枢的传到减少。由于动脉血压降低,对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减弱,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到中枢的的减少。来自容量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的信息经过中枢的整合处理后,使交感神经系统的紧张性活动加强,肾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升高,使肾小动脉收缩。由于发布在入球小动脉管壁上的交感神经末梢更密集,所以入球小动脉的收缩更为明显,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降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量减少。
5.本章所要求的专业名词: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肾糖阈:尿中能不出现葡萄糖时的最高血糖浓度。
尿素再循环:内髓部组织液中的尿素浓度高于小管液,尿素扩散入小管液中,流到集合管时,由于水被重吸收,尿素逐渐被浓缩,浓度高于管外组织液,尿素再扩散入内髓部组织间液,此过程称为尿素再循环
渗透性利尿:由于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而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
球-管平衡:当肾小球滤过率增大时,近端小管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率增大;反之,肾小球滤过率减少时,近端小管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率减少。这种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水利尿:饮大量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清除率:
2、因呕吐,腹泻引起机体大失水时,尿量有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