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
道家的故事典故
道家的故事典故
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流派,其哲学基础是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在道家的经典中,往往包含许多富有哲理和深刻意义的故事典故,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著名的道家故事典故。
1、庄子和蝴蝶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经写过一篇名为《庄子·逍遥游》的文章,其中就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典故——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飞翔在花丛中。
当他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是庄子还是蝴蝶,他认为人生如梦,人们应该追求自己内心的真正感受。
2、老子和骑牛归家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曾经写过一篇名为《道德经》的文章,其中就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典故——老子骑着牛回家。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人们应该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平静,而不是过度追求功名利禄。
3、张道陵的神仙
张道陵是道家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曾经写有关于长生不老的道家经典。
据传说,他曾经修道成功后,变成了一个能够飞天遁地的神仙。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人们应该追求长寿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过于追求物质财富。
总之,以上这些道家的故事典故,都是代表了道家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和价值观。
它们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也能够启发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活和工作中,追求内心的真正
感受和价值。
劝人向善的典故
劝人向善的典故自古以来,劝人向善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层出不穷。
这些故事不仅弘扬了道德精神,更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着人性的光辉。
本文将通过几个经典的劝人向善的典故,探讨其背后的道德内涵和社会价值。
一、孔融让梨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
这个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文学家孔融,面对一篮梨子,主动选择最小的一个,而将大梨让给兄长的故事。
孔融的行为展现了尊老爱幼、谦让有礼的美德,成为后世推崇的典范。
这个典故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注重谦逊和礼让。
二、孟母三迁孟母三迁的故事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辞辛劳地三次搬家。
她深知环境对人的影响,最终选择定居在学校附近。
孟子从此受到熏陶,终成为一代儒家大师。
这个典故启示我们,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当为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培养优良的品德和习惯。
同时,我们也应积极选择与良师益友为伴,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学识。
三、岳飞精忠报国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抗金名将,他的忠诚和爱国精神为世人所称颂。
在他年幼时,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以此激励他日后为国效力。
岳飞不负母望,最终成为抵御外敌、保卫国家的民族英雄。
这个典故启示我们,个人应当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同时,家庭教育对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言传身教能够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包拯无私铡包勉包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清官,他公正无私、铁面无私,深受百姓爱戴。
他的侄子包勉因贪污受贿被举报,包拯为了维护正义,大义灭亲,亲自下令铡包勉。
这一举动彰显了包拯无私无畏、秉公执法的精神。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应该遵守法律、尊重法律。
公正是社会的基石,正义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在面对亲情与法理的冲突时,应当坚守正义和法律的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五、杨家将满门忠烈杨家将的故事讲述了北宋时期杨家将为国家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事迹。
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
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中华传统美德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各种典故的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这些典故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其为榜样,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强大的社会凝聚力。
一、“舍身救人”——岳飞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他的一生可谓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最佳演绎。
在岳飞的一生中,他不仅表现出了忠诚、正直的品德,更是在“舍身救人”的典故中展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尚情操。
这个典故讲述了岳飞潜心考虑如何解救被俘的宋国都统章惇。
虽然岳飞知道如果被发现行动,可能会失去性命,但他仍坚定地选择了冒险。
最终,他成功地将章惇救回,并且自称“国士无双”,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国家统一的忠诚。
这个典故让人们深刻明白,在危难时刻,舍身救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之一。
二、“不为五斗米折腰”——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家、官员,他在百忙之中对权贵妥协、贪污受贿的态度深感不满。
据说有一次,有人以五斗米为诱饵试图收买白居易,让他放弃讲真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白居易坚守原则,断然拒绝了贿赂,用“不为五斗米折腰”一句言辞激烈的表达彰显了他的高尚品德。
这个典故让人们明白,坚守正义原则、不以权贵压倒真理的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种象征。
白居易的拒绝不仅显示了他对真理的崇高追求,也向后人传递了对贿赂和腐败现象的警示,引领了后人勇于坚持正义的精神。
三、“卧薪尝胆”——范蠡范蠡是春秋时期的大贤人,他以智慧和勇敢闻名于世。
相传,范蠡为了报国雪恨,甘愿卧薪尝胆,坚持磨砥自己的意志,最终在吴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这个典故表达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对奉献和努力的崇尚。
范蠡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惜吃苦,默默耕耘,最终取得了成功。
他的这种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倍受推崇,鼓舞着人们保持坚持努力的品质,为实现个人目标和国家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四、“忠诚义气”——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典故的形式展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忠诚义气。
中华传统美德成语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成语故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
这些美德不仅体现在人们的言行举止中,也深刻地反映在成语故事中。
成语是中国特有的语言形式,它凝练、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品质和道德规范的追求。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中华传统美德成语故事。
成语一,忠孝节义。
《三打白骨精》是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小说之一《西游记》中的故事。
其中,孙悟空为了救母亲,不惜与白骨精斗智斗勇,最终将其打败。
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忠孝节义。
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忠诚和孝顺。
而节义则是指忠诚、正直、不背叛。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忠孝节义的品质,不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背叛朋友的信任。
成语二,仁义礼智信。
《岳飞挂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的故事。
岳飞是一位忠勇仁义的将领,他治军严明,威信素著,深受士兵爱戴。
在抗金战争中,岳飞带领军队多次取得胜利,为保卫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个成语故事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仁义礼智信。
仁义是指仁爱和正义,礼指行为规范,智指智慧,信指信用。
岳飞挂帅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才能受人尊敬,成就一番事业。
成语三,勤俭节约。
《孟母三迁》是中国古代孟子的故事。
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辞辛劳,三次迁居,才找到了一个适合孟子读书的地方。
这个成语故事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勤俭节约。
勤俭是指勤劳俭约,不浪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奋工作,节约资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该培养的品质。
成语四,孝顺敬老。
《孝感动天》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
故事中,一个孝顺的儿子为了救母亲,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最终感动了上天,母子得以团聚。
这个成语故事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孝顺敬老。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尊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该尊重和遵循的道德规范。
道德典故
孔融让梨孔融,字文举,孔丘后裔,汉末山东曲阜人,汉献帝时曾任北海相,又被人称为“孔北海”,为人刚直敢言,后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
孔融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长于写散文,原有文集传世,可惜在宋代已经散失。
后来明朝人辑其佚作,编成《孔北海集》,收文三十六篇。
孔融幼时聪颖过人。
他十岁的时候,有一次谒见当时名流文士,言谈锋利,满座皆惊,被众人称为奇才。
唯有太中大夫陈炜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反唇相讥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众人皆叹道:“此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
”孔融自此出名。
相传,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吃梨。
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
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
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从此,孔融这种谦虚礼让的美德,受到人们的称颂。
后代教育家们又把“孔融让梨”写进启蒙课本《三字经》中,以此教育儿童学会礼貌让人,使这个故事得到更为广泛的流传。
杨震拒金东汉时期杨震为官清廉因为朝廷昏庸所以在杨震五十多岁,连续被贬到荆州当刺史和到东莱当太守。
前去时途径昌邑,他以前举荐过荆州茂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王密在晚上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们是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天黑,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离开。
孟母三迁《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
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
能体现让人美德的历史故事
能体现让人美德的历史故事
以下是一些能体现让人美德的历史故事:
1. 孔子尊师: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非常尊敬老师。
在拜老子为师时,他毕恭毕敬地站在一帝,虚心向老子请教。
这体现了尊敬和谦逊的美德。
2. 屈原爱国: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他深爱自己的国家,并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强盛。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忧虑,这种忠诚和爱国的精神体现了美德。
3. 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多次搬家。
她不畏艰辛,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不断地努力和付出。
这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牺牲精神。
4. 诸葛亮忠诚: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他忠诚于国家和人民,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奉献了一生。
他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体现了美德。
5. 文天祥英勇: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忠臣和爱国诗人,他在面对国家危机时表现出了非凡的英勇和坚毅。
他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体现了美德。
这些历史故事中的人物都展现了各种美德,包括尊敬、谦逊、爱国、母爱、忠诚、奉献、英勇等等。
这些美德是人们应该追求和学习的榜样,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孔子以德育人的典故
孔子以德育人的典故引言孔子,亦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强调以德育人,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他的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教育体系,并为后代教育家所推崇。
下面,我们将介绍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则典故,通过这个典故来理解孔子以德育人的理念。
典故:孔子问仁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仁者,人也。
义者,道也。
不仁,不义。
故能让则是仁,而不能让则是不仁。
”孔子的弟子曾子立即问道:“子言‘不仁’者,有谁可让的?”孔子回答道:“有颜回者可让也,不过不以俸禄,以道义。
”这个典故揭示了孔子对仁德的重要认知以及他如何以德育人的思想。
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个典故。
一、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人也。
义者,道也。
不仁,不义。
”这句话意味着仁是一个人本身的特质,是一种内心的道德意识。
仁是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待他人的态度。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拥有仁德,就能遵循道义,发挥应有的道德行为。
二、仁德的实践孔子在教育弟子时强调推崇仁德,并且通过实际行动来引导学生。
在这个典故中,孔子提到了他的学生颜回。
颜回因为其品质端正,孔子认为他是一个具有仁德的人。
颜回对孔子说:“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句话表达了颜回对孔子的感激之情和对孔子道德要求的回应。
孔子在回答曾子的问题时表示,“以道义”是让颜回可让的原因。
这表明孔子强调道德上的高尚行为,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
他通过这个例子告诉他的学生们仁德的真正价值,并引导他们将道德行为置于物质利益之上,体现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爱和责任。
三、以德育人的意义孔子强调以德育人,有目的地培养人的道德品质,让人们引以为戒,受益终身。
孔子的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以德育人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物质欲望膨胀的当今社会,孔子以德育人的思想仍然能够引导人们重视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孔子以德育人的典故
孔子以德育人的典故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强调德育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
孔子以自己的言行和教育实践,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关于德育的典故和教导。
下面将通过几个典故来探讨孔子以德育人的思想。
典故一:孔子与弟子的故事有一次,孔子与他的弟子们一起到外地去参观。
在途中,他们路过一片花园。
孔子突然停下脚步,望着花园里的花朵,对弟子们说:“你们都看到了这些美丽的花朵吗?它们是如何变得如此美丽的呢?”弟子们想了一会儿,纷纷回答:“是太阳的光照,是雨水的滋润,是土壤的肥沃。
”孔子微微一笑,接着说:“没有错,但最重要的是这些花朵拥有强大的内在力量,它们借助外界的条件,才能展示出自己的美丽。
”孔子通过这个典故告诫弟子们,德行和品质比外在的因素更为重要。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内心强大,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才能在外界的影响下保持自己的美丽。
典故二:孔子教学的经典之一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如果有人偷东西,我该如何应对?”孔子回答说:“一个人若连偷东西这种轻罪都会忍不住,那么对于稍重一点的罪恶,他更不会守纪律了。
”孔子的意思是,教育要从小事做起,从塑造人的德性和品质开始。
只有在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将德育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这个典故中可以看出,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他认为,只有在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守住底线,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典故三: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孔子曾经与他最聪明的学生之一颜回进行了一次对话。
颜回问孔子:“老师,您认为仁是可以教会的吗?”孔子思考了一下,沉思片刻后回答说:“仁是可以教给人的,但不是通过语言和理论,而是通过实践和身教。
”孔子认为,仁是一种道德品质,不仅要理解,在行动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这个典故揭示了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的观念。
他认为德育要通过实践和身教,让学生通过模仿和亲身经历来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
典故四:孔子对待学生的态度据记载,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做错了一件事,他向孔子请罪。
宋襄之仁的典故
宋襄之仁的典故
“宋襄之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德典故,源于《左传》中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宋襄公在战争中坚持道德原则,不乘人之危,以德报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宋襄公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他为人正直,尊重道德,讲究仁义。
在当时,国家之间的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但宋襄公却坚持认为,战争应该是有道德的,不应该乘人之危。
有一次,宋国与楚国发生战争。
楚军在渡河时,宋军已经排好阵势,准备开战。
这时,楚军突然出现混乱,宋襄公没有乘机发起攻击,而是选择等待。
他认为,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应该等待对方恢复秩序后再开战。
然而,宋军的谋士认为宋襄公太过仁义,可能会让宋军遭受更大的损失。
他们建议宋襄公趁机发起攻击,但宋襄公坚决拒绝了。
他说:“我们是正义之师,应该以德报怨。
如果我们在对方混乱时发起攻击,那么我们将失去道德优势。
”
最终,宋襄公的决定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人们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领袖,他的仁义和道德让人们感到自豪。
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德典故“宋襄之仁”,被后人传颂不衰。
“宋襄之仁”这个典故告诉我们,道德和仁义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是在战争中坚持道德原则会让人们更加尊重和敬仰你。
同时,这个典故也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
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不应该被情绪所左右。
总之,“宋襄之仁”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道德典故。
它告诉我们应该在战争中坚持道德原则、尊重人性和正义、追求和平与共赢等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不仅在古代适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统道德典故
1.文姬弃子归汉蔡文姬,是东汉著名的才女。
汉末,天下大乱,蔡文姬被匈奴所掳,归南匈奴左贤王。
她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虽已生有两个儿子,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家乡,怀念祖国。
每次见到汉人,她都要打听祖国、家乡的消息。
后来,曹操因为与蔡文姬的父亲关系很好,感念蔡家无后,就派人去赎蔡文姬。
匈奴认为蔡文姬可以归汉,但条件是必须放弃自己的两个儿子。
蔡文姬明白,摆在自己面前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如果母子团聚,就必然是归国无望;如果返回祖国,就意味着骨肉分离。
一边是骨肉亲情,一边是祖国家乡,正是由于蔡文姬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促使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
(见《后汉书〃董祀传》)2.岳飞精忠报国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遵从母训,精忠报国。
在朝廷一意求和的情形下,大败金兵,收复大片土地,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见朱轼:《历代名臣传〃岳飞》)3.昭君出塞王昭君是西汉时的美女。
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进京朝见,说愿做汉家的女婿,以表示亲善。
后宫王昭君自请嫁入匈奴,单于十分高兴,表示愿意保证边疆的安宁,永不和汉朝兵戈相见。
王昭君嫁到匈奴后号宁胡阏氏,她对汉朝和匈奴的和好关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见《汉书〃匈奴传》)4.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自十七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开始向东方侵略以来,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台湾,掠夺资源,奴役人民。
为了驱逐外敌,光复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属下将士,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将殖民者赶出了台湾,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见《清史稿》)5.陆游临终盼统一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活到八十五岁,临终前赋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意为:‚原也知道人死万事皆空,只是不见祖国统一内怀悲痛;等到朝廷的军队北定中原国家统一之日,莫忘把喜讯告慰于你父亲的灵前。
‛这首诗是陆游一生政治抱负,爱国思想的结晶。
数百年来,为世人所传颂。
(见于北山《陆游年谱》)6.文成公主进藏唐太宗贞观八年,吐蕃派遣使者来朝见,皇帝派人下去安抚,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向皇帝请求通婚,皇帝没有答应。
古代师德的典故
古代师德的典故古代师德的典故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著名的典故。
一、孔子与子路在春秋时期,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
他有许多学生,其中最有名的是子路。
有一次,子路对孔子说:“在没有完全理解的情况下教授学生是否合适?”孔子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向子路提了一个问题:“你知道路是怎样走出来的吗?”子路回答:“当然是直接走出来。
”孔子笑了笑,然后说:“不,先生。
你是在看前面走,并以此为基础,然后一步步地找到了回家的路。
”孔子用这个典故告诉子路,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和深入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二、孟子与须贾孟子是另一个伟大的古代教育家。
有一次,一位名叫须贾的学生告诉孟子说:“我要去做官。
”孟子问他:“你对执政有什么心思?”须贾回答:“我希望能够广施仁义于天下。
”孟子笑了笑,然后说:“你还没有去教书呢,就想去治国了?”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要先做好本职工作,培养好学生,然后再去尝试其他的事情。
三、孟子与盗贼孟子有一个学生叫弟子操。
有一天,弟子操偷了一只牛,并把它藏在草丛中。
孟子看到了这个,于是走过去问他为什么要偷牛。
弟子操试图解释他为什么这样做,但孟子不听。
最后,孟子说:“听说盗贼是不好的人,你是我的学生,我不能容忍你做坏事。
”孟子用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要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教育他们做人做事的道德规范。
四、庄子与草木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
有一天,庄子的学生问他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人。
庄子指着路边的一棵草木,问学生:“你看草木,它们从来不会故意去伤害别人,也不会因为其他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
它们是最真实的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
”庄子用这个典故告诉学生,作为一个好的人,应该保持真实和善良的内心,与他人和谐相处。
以上是一些古代师德的典故,这些典故体现了古代教育家的高尚师德和教育理念,对后世教育者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的典故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解读历史典故中的道德观念1.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的故事起源于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典故,它不仅仅揭示了古代人们对道德和正义的追求,更深层次的反映了人类对自律和自我约束的价值观念。
这个故事经久不衰,深深扎根于我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了我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曾经在城东行路时,看到了一个农夫正在割肉,孔子出于好奇问农夫:“为什么你要把割得不正的肉都扔掉呢?”农夫回答说:“割不正的肉是不值钱的,不值得拿去卖。
”孔子又问:“那你为什么还要把不得其酱的肉也扔掉呢?”农夫答道:“不得其酱的肉虽然值钱,但我不敢食用,这是不合乎道德的。
”3. 这个典故中的“割不正不食”和“不得其酱不食”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更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品质和自律行为的追求。
这个故事教导了人们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要求自己做到严谨、正直和自律,不随意做出违背良知和道德的行为。
4. 在这个故事中,不得其酱的肉指的是贪图身外物、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而割不正的肉则体现了对自己行为品质的追求和自我约束。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典故仍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提示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品质和道德准则,不随意违背良知和道德规范。
5. 作为当代人,在享受生活的甜美时,我们也要时刻警醒自己,要有自我约束的品德修养,要懂得拒绝割不正的肉,避免不得其酱的行为。
这是对我们自己品质和品德的一种保护,更是对社会道德风气的一种维护。
6.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这个典故历久不衰,其背后所蕴含的道德信念一直影响着我国人民的行为和思想。
在当代社会,我们仍要牢记这个故事所传达的道德价值,将这种品德观念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现代人。
7. 对于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这个典故,我们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和认识。
在我看来,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对道德和自律的重新思考,更提醒我们要在现代社会中注重品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现代人。
崇德的出处典故
崇德的出处典故摘要:一、崇德的出处典故介绍1.崇德名字的由来2.相关的历史背景3.崇德的象征意义二、崇德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1.儒家思想中的崇德2.崇德与其他美德的关系三、崇德在现代社会的价值1.崇德的道德教育意义2.崇德对个人修养的影响3.崇德对社会和谐的作用正文:崇德的出处典故介绍“崇德”一词源于古代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其中提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养民在育,育在崇德。
”这里的“崇德”意为尊崇道德,重视道德修养。
从此,崇德成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崇德名字的由来与大禹有关。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专家和国家领导人。
他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使国家繁荣昌盛。
大禹不仅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还十分重视道德修养,身体力行,为民作则。
因此,后世以“崇德”来赞誉大禹的品德,并将其视为一种崇高的美德。
相关的历史背景方面,崇德在古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
从先秦时期儒家对德的重视,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主流文化,崇德成为儒家伦理的核心。
随着历史的发展,崇德逐渐融入民间,成为人们普遍尊崇的道德品质。
崇德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道德品质的培养和道德行为的规范。
崇德意味着尊重道德、遵循道德,追求道德的完善。
同时,崇德还包含着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以诚信、仁爱、忠诚等美德待人接物。
崇德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儒家思想中,崇德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
孔子认为道德品质是人生的基石,道德修养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他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里的“本”即指道德品质,君子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立足于世间。
崇德与其他美德的关系方面,崇德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包含了多种美德。
如仁爱、忠诚、诚信、孝顺等,这些美德都是崇德的体现。
只有具备了这些美德,一个人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崇德。
崇德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在现代社会,崇德依然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意义。
中国古代道德故事
中国古代道德故事1.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
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吃梨都只拿最小的。
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
”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故。
2.程门立雪北宋时,杨时、游酢两人一起去向老师程颐求教,凑巧赶上程颐在休息,他们不忍打扰,于是静静等待老师醒来。
不一会儿,屋外下起大雪,天气寒冷,等程颐一觉醒来,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
而“程门立雪”也成为尊敬师长的典范。
3.苏武牧羊西汉时期,苏武奉命出使匈奴。
匈奴贵族想招降苏武,多次威胁利诱,还将他流放至遥远偏僻的北海牧羊。
苏武拄着代表汉朝的符节,一刻不离身,岁月流逝,节竿上缀的三层牦牛尾都落尽了。
虽然历尽艰辛,他也始终不肯背叛自己的国家。
4.管鲍之交春秋时,鲍叔牙是齐桓公的谋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经在齐桓公敌人的门下做事,失败后被俘虏。
齐桓公让鲍叔牙做相国,他反倒大力推荐管仲。
最终管仲做了相国,鲍叔牙则成为其手下,但两人依然是好朋友。
这段友谊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5.一诺千金秦朝末年,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
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会设法办到。
所以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这也是“一诺千金”成语的由来,形容人重然诺、守诚信。
6.赵柔卖犁赵柔是北魏人,一次他上街去卖犁,有个人要买赵柔的犁,赵柔要价二十匹绢。
另一人见他要价太低,于是要出三十匹绢来买。
赵柔却说,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有利可图便动心呢?还是把犁卖给了原来的那个人。
7.缇萦救父西汉时,官吏淳于意被判处肉刑,并被押送上京。
他的小女儿淳于缇萦坚持一路随父亲进京,为救父亲向汉文帝上书,表示肉刑令刑犯不得改过自新,愿意进宫为奴婢,以抵父亲的罪名。
汉文帝非常感动,废除了肉刑,而“缇萦救父”也成为著名孝顺的典故。
8.扬震拒金菏泽有一名大臣叫做杨震,为官清廉,常向朝廷举荐人才。
一天晚上,受他举荐为官的王密去拜会杨震,王密捧出金子要送给杨震,杨震拒绝了他。
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
道德的历史典故听听故事是小学生都爱做得事情,同时好的道德的典故也会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典故1、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
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总是拿一个最小的。
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
”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典故2、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又一次孔子要向他传授高深的理论,曾子本来坐着,听了便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充分尊敬。
典故3、千里送鹅毛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在路上,缅伯高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只剩几根鹅毛。
到长安后,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奉上了鹅毛并赋诗“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这个典故比喻礼物单薄,情意却异常浓厚。
典故4、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为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其住处请他,最后才等到诸葛亮。
“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著名典故。
典故5、车胤囊萤车胤是晋朝人,自幼聪颖好学却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
于是他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
“车胤囊萤”也成为勤奋学习的典故。
典故6、王恭身无长物王恭是东晋时的名士。
他从会稽当官后回家,同族的一个长辈去看到他坐在一张竹席上便说,你从东边回来,应该有不少这种东西,可不可以给我一张。
王恭将席子送给他,自己之后却只能坐草席了。
那人听说后非常惊讶,对王恭说,我本以为你还有多余的竹席。
王恭则回答,我为人平日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典故7、张良拜师张良在成为刘邦军师以前,有一天在桥上三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席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把鞋捡上来给他穿上。
张良照做后,老人高兴地称他孺子可教,并给他一本《太公兵法》。
张良仔细研读,终于成为一代军师。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老敬老的著名典故。
典故8、荀巨伯舍身救友荀巨伯是东汉桓帝时的贤士。
一次他去探望重病的朋友,恰逢胡兵围攻城。
崇德的出处典故
崇德的出处典故【引言】在我国历史上,崇德一词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崇尚和追求的美好品质。
它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品行修养,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古圣先贤如孔子、孟子等都曾对崇德做出过精辟的论述,而许多古人和现代人也以其行为展示了崇德的魅力。
本文将围绕崇德的出处典故,探讨其内涵和现实意义。
【典故一:孔子论崇德】孔子的学说中,德行是至关重要的。
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里的“德”就是指道德品质。
孔子还强调:“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意味着君子关心的是道德修养,而小人则追求物质利益。
【典故二:孟子论崇德】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
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提到:“得其志,虽死无悔。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里,孟子倡导人们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甚至可以为道义献出生命。
他还说:“吾丧我马,亦可矣;吾丧我国,亦可矣;吾丧我身而国家不兴,吾将何面目见先王之地!”这表明,孟子认为个人品德与国家兴衰息息相关。
【典故三:古人崇尚德行的例子】在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以崇德为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例如,东汉名臣杨震,以“四知”著称,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强调个人品行要光明磊落。
又如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他在《归园田居》中表达了自己对道德的追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这些古人的崇德行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典故四:现代社会中的崇德现象】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崇德仍然是人们所追求的。
许多道德模范、感动中国的人物,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都是崇德的典范。
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崇德,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论】总之,崇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品质,古往今来,无数典故和人物都展示了崇德的魅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继续弘扬崇德精神,将道德品质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
讲诚信得到美名的历史典故
讲诚信得到美名的历史典故讲诚信得到美名的历史典故引言:诚信是一种重要的德行,历史上有很多人因为讲诚信而得到了尊重和美名。
下面就来讲述一些讲诚信得到美名的历史典故。
一、文天祥的“叛国罪”南宋末年,元军入侵南宋。
文天祥身为南宋的一位大臣,明知这次战争宣告失败,但仍将自己的名誉和生命都投入到了保卫国家的斗争中。
在一次战斗中,他手持刀阻止了士兵逃跑。
后来文天祥被元军俘虏,他并未屈服于敌人,而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
他被当作叛国罪犯处决,但他的声名却经久不衰。
在后人的心中,他是一位忠贞不渝的爱国大将,历代颂扬不衰。
二、曹操的“三顾茅庐”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
他的一生虽然充满了争议,但有一件事却让后人对他信服不已。
那就是他“三顾茅庐”的故事。
当时诸葛亮正在修建蜀汉政权,曹操认为诸葛亮是自己的劲敌,于是三次到诸葛亮家中拜访他,希望他前来投降。
尽管诸葛亮和曹操背景不同,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敌对的,但诸葛亮始终保持了诚信,最终成为历史上备受尊敬的智者。
三、管仲的“失意商人”管仲是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他的政治手腕和管理能力被后人誉为“管子之学”。
有一次,他发现一个失意的商人正要自杀。
管仲得知他惨遭权贵压榨,于是帮他讨回了公道。
从此,这个商人对管仲感激不尽,每年送奉给管仲的后人一坛美酒。
后人们听到这个典故后,颇为感慨:一位政治家的大度和诚信可以感化一个失意的商人,也可以感化一整个社会。
四、典韦的“投曹死义”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武将典韦因误杀同袍而被曹操怒斥。
典韦感到内疚和愧疚,从而委身投武周瑜。
周瑜得知后,认为典韦这个行为值得尊敬,于是将典韦归还给曹操。
然而曹操并不感激,于是在典韦同意的情况下,曹操将他押回军营,并将他处死。
典韦的死亡虽然悲惨,但他的忠诚和诚信却赢得了后人的赞誉。
结语:这些历史典故告诉我们,诚信是一种独特的品格,可以成为一个人得到美名的理由。
即使有时候讲诚信会“得不偿失”,但诚信毕竟是人类应该追求的价值,是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必须遵循的准则。
关于古代廉洁人物的典故
关于古代廉洁人物的典故在古代中国历史中,有很多廉洁的人物,他们以其坚贞不屈、正直无私的品德和行为,深受后人的尊敬和赞颂。
以下是一些关于古代廉洁人物的典故。
——北宋名相钱乙,官至参知政事,以清正廉洁著称。
有一次,他管辖的州县发生洪水,灾民无数。
钱乙闻讯后,立即赶往灾区,募捐食品救济灾民。
并且他亲自检查救济物资的质量,以确保被救济的人得到优质的食品。
最终,钱乙用自己的私人财产补足了救济物资不足的部分。
他的这份忠诚和担当,被后人传唱不衰。
——五代时期,有一个叫于谦的官员。
他虽然担任过宰相,但他过得非常贫困。
他一直拒绝接受来自别人的礼物和好处,认为这是违反廉洁的行为。
有一次,父母去世,于谦却无力发丧。
于是,他开始捡拾路边的柴火,为父母火葬。
尽管他的朋友们劝他不要这么做,但于谦坚持选择正直的生活方式,以此表达他的哀悼之情。
于谦的品德高洁,传世不朽。
——明代大儒陈宏谋,因清正廉洁的行为而被称为“廉吏陈宏谋”。
他曾放弃高职,而到一个贫穷的县担任县令。
在任期间,他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防止贪污现象的发生,改善百姓的生活。
不久后,一个盗贼抢劫了县库,并使用陈宏谋的名字,向上级请示使用库钱。
陈宏谋立即报告了案件,并且拒绝了高级官员的财物,以一贯廉洁的形象,深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唐代的一位官员,名叫魏征。
他贪财好利,曾经从商人手中收受了贿赂。
但是他后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向皇帝坦白,请求离任远离尘世。
皇帝听后,对他表示宽容,并且派他到外地担任官职,以展示皇权的仁慈和宽容。
魏征在任期间,一直保持廉洁自律,不受世俗的诱惑,赢得了长远的声誉。
——南朝陈霸先是一位低调的官员,在朝廷中没有什么显赫的地位。
但他一生敬崇清明,志向高远,不与朝廷上的诸侯争权夺利。
一次,陈霸先出巡,途中经过一处遍地黄金的地方,有人建议把它们分给诸侯,但他却毫不动摇地回答:“帝王有天下,而天下无帝王时,以周公为则,世系相传。
黄金岂是永久的,官当廉洁,莫受诡诸人所误。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典故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典故不以一眚掩大德的典故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有引用典故来表达自己意思的传统,这些句式朴实,寓意深刻的典故贯穿了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在讲述历史的同时,更是在诠释着道德规范和人伦之道。
其中,“不以一眚掩大德”这一典故道出了一个人的品格要以大气和高尚为主,并不是将美好的形象和一点小错就一笔带过,也是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小家子气,用小节大气。
1. 典故来源典故来源于《论语》,原文为:“吾道一以贯之。
”子曰:“易也,升乎舍。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曰:“不患位之不尊,患其不可。
”子曰:“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以一隅误全局。
”2. 典故意义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让一个小错误否定一个人的全部价值,而是应该根据一个人的大气和高尚来评价他的品格。
道德和品格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日日夜夜的生活中练成的。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有犯错的时候,而这些小瑕疵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形象和品格。
应该从一个人的大局上来审视他的品德。
3. 典故应用在社交场合中,有些人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偏见,但我们应该从一个人的整体来看,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忽视了他的优点。
在评价他人的时候也应该多看其长处,这样才能根据他的大局来评价他。
在教育和工作中,老师和领导应该运用这个典故,多从一个人的长处出发,而不是因为一个小错误就否定了他的全部。
在培养学生和员工的时候,也应该从他的优点出发,帮助他完善不足之处,而不是只看他的缺点。
4. 总结这个典故不仅在道德方面有启示,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帮助。
我们应该用大气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小缺点和错误,不要过分在意,更不能因一个小缺点而否定一个人的一切。
我们应该将自己放在更大的图景中,用宽阔的胸怀和从容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实现自我的价值。
古时候道德标准改变的例子
古时候道德标准改变的例子#历史故事#管仲回答说:“过去周昭王和周穆王想要治理国家,就派人把国中所有年岁高的人一起叫来,由他们选出一批道德高尚、品行端正的百姓,让这些百姓根据民众的需求和日常习惯,制定民众的行为准则,对民众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管理。
到了年底,朝廷还会进行考核,做得好的人将得到奖励,还有机会被推举为榜样供大家学习,而做的不好的将会受到惩罚。
这些都非常有效果啊。
”周昭王和周穆王,当然是治国有方的,而且,管仲还是周穆王的直系后代。
管仲先将这两位大王搬出来,然后,将他们是如何做的讲给齐桓公听。
说到底便是因地制宜,健全制度体系,以民治民,然后在全国推行,这样,风气便好转了。
齐桓公听着有道理,但将信将疑,又问:这样子便行了么?管仲笑了:不够呢,这是强加给人民的一个制度,也是基础性的。
关键是要让人民自觉自愿地自我约束,这便需要建立一套道德底线和行为准则。
这是什么?核心价值观啊!管仲在这里便将他认为的核心价值观搬了出来,这便是礼义廉耻!管仲说:“要让人民学会明辨是非、坚定信念。
这便是要懂得礼、义、廉、耻,这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四大根基。
礼,是让百姓的行为不会超出道德规范;义,是让百姓的思想不会逾越道德标准;廉,是让百姓不会掩饰自己的过错;耻,是让百姓懂得羞耻,不与不正派的人在一起。
”这就是管仲将“礼义廉耻”作为治国根基的典故。
后来历代的统治者和思想家,一但掌握政权而面对治国安民之要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治民的首倡“礼、义、廉、耻”。
历朝历代所确立的主流价值观,都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深化而来的。
“礼”,指的是尊敬适当的态度和行为,“义”是指公正无私的道理或举措,“廉”是指不贪不污及纯正高洁,“耻”是指为不当的言行举止有羞愧之心。
也许我们从管仲讲的文言文直译成白话文时,仅是按字面上的理解,翻译成这么简单的几句话。
但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法家的代表人士的管仲,强调制度建设,这是法的要求,同时又强调了礼义廉耻,这是德的要求,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甚至更加突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因为他将礼义廉耻作为国之四维,比法更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
听听故事是小学生都爱做得事情,同时好的道德的典故也会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典故1、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
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总是拿一个最小的。
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
”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典故2、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又一次孔子要向他传授高深的理论,曾子本来坐着,听了便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充分尊敬。
典故3、千里送鹅毛
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在路上,缅伯高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只剩几根鹅毛。
到长安后,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奉上了鹅毛并赋诗“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这个典故比喻礼物单薄,情意却异常浓厚。
典故4、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为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其住处请他,最后才等到诸葛亮。
“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
容求贤若渴的著名典故。
典故5、车胤囊萤
车胤是晋朝人,自幼聪颖好学却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
于是他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
“车胤囊萤”也成为勤奋学习的典故。
典故6、王恭身无长物
王恭是东晋时的名士。
他从会稽当官后回家,同族的一个长辈去看到他坐在一张竹席上便说,你从东边回来,应该有不少这种东西,可不可以给我一张。
王恭将席子送给他,自己之后却只能坐草席了。
那人听说后非常惊讶,对王恭说,我本以为你还有多余的竹席。
王恭则回答,我为人平日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典故7、张良拜师
张良在成为刘邦军师以前,有一天在桥上三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席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把鞋捡上来给他穿上。
张良照做后,老人高兴地称他孺子可教,并给他一本《太公兵法》。
张良仔细研读,终于成为一代军师。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老敬老的著名典故。
典故8、荀巨伯舍身救友
荀巨伯是东汉桓帝时的贤士。
一次他去探望重病的朋友,恰逢胡兵围攻城。
他不肯独自逃跑,甘愿用自己的性命代替朋友的性命。
胡兵大受感动,率军撤回,全城得救。
荀巨伯对友情的忠诚也流传千古。
典故9、管鲍之交
春秋时,鲍叔牙是齐桓公的谋士,他的好友管仲曾经在齐桓公敌人的门下做事,失败后被俘虏。
齐桓公让鲍叔牙做相国,他反倒大力推荐管仲。
最终管仲做了相国,鲍叔牙则成为其手下,这段友谊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典故10、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许衡是元代理学家。
有一次他在盛夏时走路,十分口渴,遇到路边有一棵梨树,别人都争着摘梨吃,唯有许衡独自端坐。
有人问他,他说,梨树没有主人,我的心却有主人。
别人所遗失的东西,即使有丝毫不合乎道义也不能接受。
典故11、程门立雪
宋代时,程颐的学生杨时、游酢某次一同前往程颐家求教问题,来到老师家时却发现程颐睡着了,他们不忍打搅,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时天寒大雪,当老师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
“程门立雪”后来成为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典故12、范式张劭交友重诚信
东汉时,张劭和范式一同住在太学里读书,是很好的朋友。
学成别离时,两人约定两年后的中秋节中午在张劭家再见。
两年后中秋,张劭杀鸡备饭,正午时范式果然从数千里外赶来。
两人交友诚信的典故也由此流传。
典故13、缇萦救父
西汉时,官吏淳于意被判肉刑被押送上京。
他的小女儿淳于缇萦坚持一路随父亲进京,为救父亲向汉文帝上书,最终令汉文帝废除肉刑,成为著名的孝顺典故。
典故14、孟母三迁
孟子幼年时,家附近的环境不好,其母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多次迁居。
“孟母三迁”后成为父母用心良苦培育孩子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