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七年级数学课外活动课题

合集下载

初中趣味数学教研课题(3篇)

初中趣味数学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提出了“探索趣味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研课题。

二、课题目的1. 通过趣味数学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题内容1. 趣味数学的概念及特点趣味数学是指将数学知识融入趣味活动中,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趣味数学具有以下特点:(1)形象性: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互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性: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2. 趣味数学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游戏教学法: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趣味数学的教学实践(1)设计趣味数学教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2)开展趣味数学课堂: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组织趣味数学活动:开展数学竞赛、数学讲座等活动,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预期成果1.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

2.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显著提升。

初中数学课外拓展活动(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课外拓展活动(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课外拓展活动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课外拓展活动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外拓展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我们结合课本内容,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课外拓展活动。

二、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2.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活动内容1.数学竞赛:组织数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2.数学讲座:邀请数学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数学讲座,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

3.数学实践:结合课本知识,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4.数学趣味游戏:设计数学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5.数学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创作数学作品,展示学生的数学才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活动组织与实施1.成立课外拓展活动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

3.开展活动前,对参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4.活动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为学生提供反馈。

五、活动评价与反馈1.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同伴评价:鼓励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4.活动反馈:根据活动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活动方案,提高活动质量。

六、活动预期效果通过开展初中数学课外拓展活动,我们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提高。

七上数学教学实践活动(3篇)

七上数学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活动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理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4. 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活动一:数学游戏(1)活动目的: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活动内容:设计一系列数学游戏,如“24点”、“数独”、“数字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

(3)活动步骤:①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玩法;②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③ 教师点评游戏过程,总结游戏中的数学知识。

2. 活动二:数学实验(1)活动目的:通过数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数学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活动内容:设计一系列数学实验,如“测量长度”、“面积计算”、“体积估算”等,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思维。

(3)活动步骤:① 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步骤;②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③ 教师点评实验过程,总结实验中的数学知识。

3. 活动三:数学应用(1)活动目的:通过数学应用,让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活动内容:设计一系列数学应用题,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路程计算”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数学素养。

(3)活动步骤:① 教师讲解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② 学生分组进行解题;③ 教师点评解题过程,总结解题中的数学知识。

4. 活动四:数学故事会(1)活动目的:通过数学故事会,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活动内容:收集整理数学家的故事,如华罗庚、陈景润等,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数学家的精神,激发学习热情。

初一数学趣味活动方案

初一数学趣味活动方案

初一数学趣味活动方案《初一数学趣味活动方案》嗨,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超有趣的初一数学趣味活动方案哦。

一、活动主题“数学大冒险:探索数字的奇妙世界”二、活动目的我们搞这个活动呀,就是想让初一的同学们发现数学可有意思啦,不是那种枯燥的数字和公式。

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更爱数学,还能提高大家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就定在某个周六的上午,地点呢,就在咱们学校的大礼堂。

那地方宽敞,能容纳好多人呢。

四、活动对象初一全体同学。

大家都能来玩,多棒呀!五、活动准备1. 首先得有工作人员。

老师可以找几个数学成绩好又热心的同学当小助手。

我就想当小助手呢,能帮上忙多好呀。

2. 然后是道具准备。

要做很多数学卡片,上面写着各种数学题,有简单的,像1 + 2等于多少这种,也有稍微难一点的,像一元一次方程之类的。

还得准备一些小奖品,比如笔记本、铅笔、小的数学模型什么的。

这些奖品可吸引人啦,就像宝藏一样,大家都会为了得到它们努力答题的。

六、活动内容1. 数学接力赛把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差不多。

第一个同学从起点出发跑到放题目的地方拿一道数学题,然后跑回起点解题,解完了给第二个同学看答案对不对。

如果对了,第二个同学就出发去拿下一道题,要是错了,第一个同学就得重新解。

就像接力赛跑一样,一个接一个。

这个环节可考验小组的合作能力啦。

大家都会在心里想:“我们组可不能输呀,要加油!”这时候大家就会互相帮忙,数学好的同学会给不太会的同学讲解。

有个小组的小明不太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同组的小红就说:“小明,你看这个方程,就像一个谜,我们要把未知数这个小秘密找出来。

这个x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我们要把它抓住。

你先把有x的项移到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就好啦。

”这样的互动可温馨啦。

2. 数学猜谜在大屏幕上打出一些数学谜语。

比如说“垂钓(打一数学名词)”,同学们就开始猜啦。

有的同学会说:“这个我知道,是等于(鱼)呀,垂钓不就是等鱼上钩嘛,太好玩啦。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常常被认为是一门枯燥的学科。

然而,数学也是一门乐趣无穷的学科,通过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数学能力。

以下是一份适合初中生的数学课外活动方案。

一、数学游戏1. 数独挑战:组织学生参加数独游戏,通过填数字的方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2. 推理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推理游戏,如猜数字、数学谜题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数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如奥数、数学竞赛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数学实践活动1. 数学探究实验: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实验,如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指数、比较不同形状的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2. 数学建模:让学生合作进行数学建模项目,如设计纸飞机的飞行轨迹、计算几何物体的体积等,锻炼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数学艺术: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艺术创作,如绘制数学图形、设计数学拼图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数学实践活动1. 数学探究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如参观数学博物馆、参与数学竞赛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数学普及推广活动:让学生成为数学普及推广的小小志愿者,通过举办数学讲座、辅导小学生数学作业等方式,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普及给更多的人。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数学社团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数学俱乐部,通过开展数学讲座、数学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四、数学比赛1. 校内数学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内的数学比赛,如数学竞赛、数学辩论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校间数学比赛:组织学生参加校际的数学比赛,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与竞争,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3. 国家级数学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国家级的数学比赛,如奥数、小升初数学竞赛等,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并为学生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

初一数学课外拓展活动设计与组织

初一数学课外拓展活动设计与组织

初一数学课外拓展活动设计与组织介绍: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能力,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课外拓展活动,并进行了精心组织。

活动一:数学思维比赛为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组织了一场数学思维比赛。

比赛包括数独、推理题和数学游戏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既考察了学生的基本知识运用,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比赛采取个人赛和团队赛相结合的形式,既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活动二:数学建模实践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我们组织了一次数学建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活动开始前,我们提供了一些实际情境,并指导学生进行问题定义、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解决方案的设计。

通过实践,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活动三:数学游戏研究小组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我们组织了数学游戏研究小组。

学生可以自愿加入小组,并利用课余时间研究有趣的数学游戏。

小组成员可以自主选择研究的游戏,进行规则的解读和策略的分析,并分享给其他小组成员。

通过参与数学游戏研究小组,学生们不仅能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活动四:数学社区服务在拓展数学学习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组织了数学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服务社区的实际问题。

学生们可以与社区的小学生或老年人一起开展数学游戏、数学教学或数学解题辅导等活动。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学生们既能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又能体现出公益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数学课外拓展活动,我们旨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数学探索与应用
活动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活动方案:
1. 数学游戏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游戏竞赛,通过比赛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独、推理谜题等,设置不同的难度级别,分组进行比赛,最后颁发奖项。

2. 数学拓展讲座
邀请数学领域的专家或者相关教师给学生开展数学拓展讲座,介绍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和应用,如数学在密码学、金融等方面的应用。

讲座过程中可以与学生互动,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数学实践探究活动
组织学生到实际场景中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如到超市进行价格比较、到公园进行测量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

4. 数学创意作品展示
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数学创意作品的制作,如数学模型、数学装置等。

然后组织展示活动,学生可以互相观摩和交流,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5. 数学研究报告分享
鼓励学生选择一个数学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组织学生进行报告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启示。

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进行调整和适应。

七年级数学小课题

七年级数学小课题

七年级数学小课题
以下是一些适合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小课题,这些课题不仅有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测量学校的建筑和物体的高度。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等,来测量学校建筑和物体的高度。

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比例和相似多边形的概念。

制作一个数学游戏。

学生可以设计一个基于数学的纸牌游戏或桌面游戏,并在班上与其他学生一起玩。

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游戏策略、概率和统计的概念。

探索斐波那契数列。

学生可以研究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并尝试找出斐波那契数列中的一些规律。

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列、递归和数学归纳法的概念。

调查不同国家的数学教育。

学生可以研究不同国家的数学教育体系,比较教学方法、教材和评估方法。

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

解决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如家庭预算、时间管理、购物决策等,并尝试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

学生可以研究不同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的性质,如周长、面积、角度等,并尝试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

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属性和定理。

制作一个数学模型。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或现象,并尝试使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它。

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模型的概念和应用,并培养他们的建模能力。

七年级数学的活动课教案5篇

七年级数学的活动课教案5篇

七年级数学的活动课教案5篇七年级数学的活动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数轴的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准确地表示有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出问题:通过实例温度计上数字的意义,引出数学中也有像温度计一样可以用来表示数的轴,它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轴。

(二)探索新知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用画图的形式表示东西向马路上杨树,柳树,汽车站牌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问1: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

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学生活动:画图表示后提问。

提问2:“0”代表什么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照体温计进行解答。

教师给出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代表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合适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提问3:你是如何理解数轴三要素的师生共同总结:“原点”是数轴的“基准”,表示0,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正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要依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

(四)小结作业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表示数。

课后作业: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思考: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有什么特点七年级数学的活动课教案2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2.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习重难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一、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二、练一练1、判断题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内错角也相等.(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互补,那么同旁内角相等.( )2、填空1.如图1,如果∠3=∠7,或______,那么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如果∠5=∠3,或笔________,那么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如果∠2+ ∠5= ______ 或者_______,那么a∥b,理由是__________.(2)(3)2.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三、选择题1.如图3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A.AB∥EF,CD∥EFB.∠5=∠A;C.∠ABC+∠BCD=180°D.∠2=∠32.右图,由图和已知条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由∠1=∠6,得AB∥FG;B.由∠1+∠2=∠6+∠7,得CE∥EIC.由∠1+∠2+∠3+∠5=180°,得CE∥FI;D.由∠5=∠4,得AB∥FG四、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2=180°,试判断直线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五、作业课本15页-16页练习的1、2、3七年级数学的活动课教案3一、学习与导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求出一个数的绝对值,能利用数轴及绝对值的知识,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过程与方法:经历绝对值概念的形成,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情感态度:通过创设情境,初步感悟学习绝对值的必要性,促进责任心的形成。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初中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初中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初中活动背景:勾股定理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伟大发现。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设计了一次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深入了解这一定理。

活动目标:1. 了解勾股定理的定义和证明方法;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 勾股定理的介绍资料;2. 直角三角形纸片;3. 剪刀;4. 直尺;5. 彩色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勾股定理的背景和重要性;2. 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勾股定理吗?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发现的吗?二、探索勾股定理(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份直角三角形纸片;2. 要求学生用剪刀将直角三角形剪开,并重新组合成一个正方形;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正方形的边长等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4. 学生用彩色笔在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上标出相应的边长;5. 学生观察和记录下所得到的边长比例关系。

三、证明勾股定理(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勾股定理;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3.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定义来进行证明;4. 学生展示自己的证明过程和结果;5. 教师点评和指导,强调证明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思路。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自己在探索和证明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3. 提问:同学们还能想到勾股定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吗?活动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和应用领域;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类似的数学探索活动,并与同学分享。

活动反思:通过这次课外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在探索和证明过程中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活动还激发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初一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初一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初一数学课外活动计划初一数学课外活动计划(通用5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

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课外活动计划(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一数学课外活动计划1一、指导思想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

数学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之一。

因此,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的弱项。

二、教学目标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思维成果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艺术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中收获。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力求体现我们的智慧秘诀:“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

三、教学措施1、结合教材,精选初二数学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教学内容的选编体现教与学的辨证统一。

教学内容呈现以心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使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学生思维发展能力相一致。

3、教学内容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每次数学思维训练课都有中心,有讨论有交流有准备。

有阶段性总结和反思。

四、学生人数:每班10名学生五、活动时间:周二的第三节课六、活动形式:课内辅导为主,课外自学为辅;讲解,自主学习和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活动概述本活动方案旨在为初中生提供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以增强他们的数学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活动内容1. 数学游戏竞赛组织一场有趣的数学游戏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并展示他们的数学才能。

这些游戏可以涵盖不同的数学概念,如数学运算、几何形状、逻辑推理等。

2. 数学实践探索安排数学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可以组织学生到商场、超市等地,进行价格比较、优惠计算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与应用能力。

3. 数学拼图比赛举办数学拼图比赛,让学生通过拼图的方式培养他们对数字和图形的认知能力。

这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4. 数学题解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数学题解讨论,鼓励他们在小组或班级中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这可以促进他们的合作与交流,相互研究和启发,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

5. 数学主题科普讲座邀请数学专家或老师进行数学主题的科普讲座,为学生介绍有趣的数学知识和应用领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并开拓他们对数学的认识。

活动目标通过这些数学课外活动,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2. 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动力与积极性;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5. 拓宽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活动安排活动将在周末或放学后进行,具体时间和地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活动之前需要提前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并征得他们的同意与支持。

结束语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我们相信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

这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机会。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特制定本初中数学课外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主体初中____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学校教室、校园操场、数学实验室等六、活动内容1、数学趣味竞赛(1)组织数学知识抢答赛,准备一些有趣且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抢答,答对得分,答错扣分。

(2)开展数学谜题挑战赛,如数独、数学迷宫等,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根据完成的速度和准确率进行评分。

2、数学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如测量校园的面积、教学楼的高度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和测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开展数学建模活动,例如让学生根据学校食堂的用餐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用餐人数与菜品供应的关系,提出优化建议。

3、数学游戏(1)玩“24 点”游戏,给定四个数字,通过四则运算使其结果为24,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2)进行“数学接力”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依次完成一个数学任务,如解题、推理等,传递给下一组,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4、数学讲座邀请数学专家或老师进行数学科普讲座,介绍数学的前沿知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史上的有趣故事,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5、数学手抄报制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数学主题,如数学史、数学定理、数学应用等,制作手抄报,并进行展示和评比。

七、活动流程1、活动准备阶段(1)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初中特色课外活动教案数学

初中特色课外活动教案数学

初中特色课外活动教案数学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外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

数学课外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本教案设计了一堂初中特色课外活动——数学益智游戏。

二、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三、活动内容1. 游戏名称:数独接力赛2. 游戏规则: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数独谜题。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填写一个数字,要求填写的数字符合数独的规则。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独谜题的小组获胜。

3. 游戏准备:数独谜题、答题卡、计时器四、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数独游戏的历史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游戏分组: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相等。

3. 游戏开始:教师发放数独谜题和答题卡,各小组成员共同商讨解题策略。

4. 轮流填写: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填写一个数字,要求填写的数字符合数独的规则。

5. 计时:教师使用计时器计时,规定完成数独谜题的时间。

6. 提交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各小组提交数独谜题的答案。

7. 答案评判:教师对各小组提交的答案进行评判,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8. 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获胜小组,鼓励未获胜小组继续努力。

五、活动注意事项1. 数独谜题的难度要适中,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2.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4.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活动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2. 开展数学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数学学习心得和益智游戏的经验。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
时间:2012年3月22日地点:学校后操场
班级:七年级班教师:
活动课题: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活动目标:
1、能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2、结合实际,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3、体会平面直角坐标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活动形式:
在实际场景中表示实物的地理位置。

通过实地操作,加深对知识的认识,让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活动准备:
笔、记录本、草稿纸、粉笔、学生用的三角板、教学用的三角板、皮尺。

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
1、确定活动小组。

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按知识水平、操作能力等方面来搭配分组。

2、提出活动要求。

遵守纪律,服从安排,团结协作,认真操作,勤于思考。

二、进行活动
1、在操场中划出各小组的活动范围。

2、找一些石头或者其他物体摆在不同的位置;
3、根据实际,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坐标系;
4、用教学三角板、皮尺确定测量的位置和距离,做好记录,并在物体旁边写上该物体的坐标;
5、在纸上画出坐标系,找出这些物体的位置,写上坐标;
6、结合实物,讨论表示位置的方法。

(1)每一个物体的位置,先向哪方走多少,再向哪方走多少;(2)直接用方位、距离来表示;(3)用坐标表示位置。

7、本组小结。

三、汇报交流
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活动情况。

四、活动总结
1、活动情况;
2、活动收获。

五、善后处理,场地清理工作。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初中模板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初中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

2.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1. 复杂问题的简化与解决。

2. 团队协作中的沟通与协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数学问题案例。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小组报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课外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数学问题?二、分组讨论1. 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自由组成小组。

2. 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报告。

3. 教师提供几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案例,如:- 如何计算购物优惠?- 如何合理安排家庭用电?- 如何规划旅行路线?三、小组讨论与报告1. 各小组针对案例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2. 小组内分工合作,确定最终答案。

3.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包括问题背景、解决方法、实际应用等。

四、教师点评与总结1. 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学生回顾上节课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拓展练习1. 教师提供更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解决。

2. 问题类型可以包括:概率、几何、代数等。

三、展示与交流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2. 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调、分工等。

3. 学生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初中模板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初中模板

数学课外活动教案初中模板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过程,理解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概念及性质。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多边形模型或纸板3. 量角器4. 直尺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有什么特点吗?二、探究多边形的内角(15分钟)1. 教师发放多边形模型或纸板,让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每个多边形的内角。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多边形内角的性质。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探究多边形的外角(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外角,提问:你们发现多边形的外角有什么特点吗?2.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多边形的外角。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内角与外角的关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内角与外角之间的关系。

2.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总结内角与外角的关系。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其内角和外角的性质。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点评并鼓励学生。

活动延伸: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或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注意事项: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4.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七(下)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一)

七(下)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一)

1 七年级(下)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一) -------非负数的应用 、若032=++-b a ,则ab= 、设a,b,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边长,且满足0232142=-+-+-c b a , 则该三角形是 三角形。

、若,0)4(42=-+y x 求y x 的值。

、已知a 为有理数,求代数式2422a a a -+--+的值。

、已知x,y 都是有理数,且,8393+-+-=x x y 求y x 3+的立方根。

2 四、拓展延伸
6、若,22=-+a a 求2+a 的值。

7、已知a,b 为实数,且满足,01)1(1=---+b b a 求20222021b a
-的值。

8、如图,若点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 ,点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b ,点C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c ,且024)1(22
=-+-++c b a .
(Ⅰ)填空:线段AB 的长为 ;
(Ⅱ)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 A +PB =PC ?若存在,求出点P 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Ⅲ)现在点A ,B ,C 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和9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 秒后,点B 和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 ,点A 和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请问AB ﹣BC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常数值.。

七(下)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三)

七(下)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三)

七年级(下)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三) ------含参数的一次不等式(一) x 的方程x x m x m 5)3(1)1(3--=++的解是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 是 . 03≤-a x 的正整数解只有1,2,3,4,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我们知道,适合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解,类似地, 对于二元一次不 ,它的正整数解有 组. a ,b ,定义min{a ,b }的含义为:当a ≥b 时,min{a ,b }=b ; a <b 时,min{a ,b }=a 。

例如:min{1,-2}=-2,min{-3,-3}=-3。

)min{-1,2}= ; )求min{x 2+1,0}; )已知min{-2k +5,-1}=-1,求k 的取值范围。

x ,符号[]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例如:[3.14]=3, [-3]=-3 ,[-7.59]=-8,[773+x ]=4的x 的取值范围. 82≤+y x
6、关于x 的不等式12
3<+a x ①与031>-x ①。

(1)若两个不等式解集相同,求a 的值;
(2)若不等式①的解都是不等式①的解,求a 的取值范围。

7、已知)2(21043-+≤+x x ,求3|3|+--x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课外活动课题
一发现角平分线性质
活动目的:通过折叠,形象直观地感知角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加强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按下列步骤做一做
1、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一个角,沿角的两边将角剪下。

将这个角对着,使角的两边重合;
2、在折痕上任取一点;
3、过点折出边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

思考:1、那条折痕是角的平分线?
2、另外的那两条折痕与角的两边有什么位置关系?这两条折痕有什么数量关系?在折痕上另外任取
一点,重复上述过程。

有什么发现?
二发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
活动目的:通过折叠,形象直观地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加强学生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按下列步骤做一做
1、在一张应纸上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沿角的两边将角剪下。

2、将这个角对着,使角的两腰重合。

3、打开折叠的三角形,通过观察、测量、猜想等手段完成下列探索。

探索发现、1、这条折痕与顶角的角平分线有什么关系?
2、这条折痕与底边有什么位置关系?
你有什么发现?
三探索勾股定理
活动目的:通过计算初步感知勾股定理的存在。

按下列步骤做一做
2、探索问题:(1)多测量几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三条变长的平方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有什么猜想吗?与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多做几次计算,有什么发现?与同学交流,能否有什么猜想?
四、购买彩票与一夜暴富
(用概率知识分析说明购买彩票要理性)活动目的:让学生感受到小概率事件发生可能性很小,理解靠购买彩票发家致富美梦难以成真的原因,从而养成正确的劳动观。

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活动过程:1、回家在父母的帮助下调查统计你的邻居有多少人买彩票?共花去多少钱?有几人靠买彩票发家致富了?各种彩票的规则是什么?中奖概率多大?相比较经常买彩票的人品行如何?
2、学生交流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观点。

3、设计模拟彩票的概率问题,让学生模拟购买彩票:(1)模拟题:全班每个同
学交给老师1 元钱,然后用1 到5 中5 个数字随便、独立写一个三位数,并让小组成员
互相证明。

一个学生代表从标有1到5 号的5 个乒乓球中放回地抽取三个球,三个球的标
号组成一个三位数。

哪个学生写的三位数数字与该三位数数相同,该学生就单独或几人分得
所有交给老师的钱。

连续模拟几次该过程(2)
把5 个数字改为7 个数字,继续模拟几次该过程。

数学探究:1、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探求以上 2 个模拟实验的获奖概率,并估计中福利彩票
一、二等讲的概率是多少?
活动反思:1、为什么靠购买彩票发家致富美梦难以成真?
2、小概率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吗?
3、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如果你的父母是彩票迷,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五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五人一组完成下列活动
1、每人用一张单位长度一样的方格纸,制作一个坐标系。

2、其中一人在坐标系内,将(0,0),(5,4), (3,0), (5,1), (3,0)
(4,2), (,0 )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观察构成什么图形?
3、另一名同学将上述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2倍,并把新坐标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4、再一名同学将上述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2倍,并把新坐标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5、第四名同学将上述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加3,并把新坐标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6、第五名同学将上述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减3,并把新坐标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将各人所得到的图形比较比较,能得出图形随坐标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吗?
(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用尺规作图法探索下列问题:
3、 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六 体验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
、观察钟表的分针走过时间和转过的角度之间关系。

思考发现:1、角度是如何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2、角度和时间之间存在什么等量关系?
思考发现;、弹簧的长度是如何随砝码的变化而变化的?
2、两者之间存在什么等量关系?
课外活动
一、用玉米种子数估计玉米产量
按下列步骤完成用玉米种子数估计玉米产量的过程
1、 到农家随即抽取产自同一块田地、相同的品种玉米棒子。

2、 计算每个玉米棒子平均产的玉米粒个数,
3、 咨询所用的玉米种子的质量数目,每棵玉米所用玉米种子的个数,及成活率。

4、 根据以上信息估计玉米产量
公式:玉米产量=种子的一半X 成活率X 每个棒子的平均玉米粒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