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生猪全产业链研究报告
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586df0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6.png)
生猪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居民饮食中重要的肉类来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猪消费量逐年递增。
本文将针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产业现状据统计,2019年全国生猪存栏量约为3.4亿头,生猪产量约占世界的50%以上。
但由于非洲猪瘟的爆发,全国生猪存栏量曾经出现大幅下降,市场供需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不过,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支持生猪产业的恢复,目前的市场供给已逐步稳定。
二、市场需求我国的生猪消费量逐年增长,市场需求呈现出持续稳定的趋势。
尤其在肉类价格波动明显的2019年,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市场上生猪的供给减少,而消费需求并未发生明显下降。
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生猪行业的投资者可以积极考虑投资生猪养殖。
三、技术水平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技术革新和创新的阶段,尤其是在科技的推动下,生猪产业的现代化程度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一些大型养猪场已经采用了自动化、数字化养殖模式,并且牵涉到了如企业管理软件、智能养殖设备等工具的使用。
相信在未来,生猪产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提高综合生产效益、提高生产质量。
四、投资前景由于生猪产业的庞大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生猪养殖将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投资方面,除了对养殖技术的关注和了解行业政策外,也需要对养殖场的实际情况、生产管理模式、饲料方案、疾病防控以及生猪销售等各方面都有深入了解和掌握。
此外,对市场动态的了解也是投资者所必须重视的方面。
总之,我国生猪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产业发展趋势,把握投资市场变化,以期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生猪产业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e0043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2.png)
生猪产业调研报告生猪产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畜牧业中最大的分支,其发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生猪产业的市场规模、供给结构、产业链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一、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生猪产量稳步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生猪产量约为5.43亿头,同比增长2.8%。
其中,大中型养殖场生产的生猪占比逐年增加,已达到70%以上。
生猪肉产量方面,约为54.7万吨,同比下降1%。
市场需求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生猪肉是中国人主要的肉食品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猪肉需求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二、供给结构近年来,我国生猪供给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于养殖成本上升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传统的散养、小规模养殖逐渐退出市场。
大型养殖场以其规模优势成为供给主体,而养殖户则转向规模化养殖。
大中型养殖场与农户间的养殖合作模式也逐渐增多,农户可以获得收入分红,大型养殖场则能够控制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此外,养殖企业对于品种选育、饲料研发等技术创新投入也越来越多,为供给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支持。
三、产业链条生猪产业链条主要包括种猪繁育、仔猪育肥、屠宰加工、保鲜储运和销售五个环节。
目前,我国种猪繁育大致由政府推动的良种猪场和自建的种猪场两种形式共同发展。
仔猪育肥环节中,大型养殖企业占据着主导地位,具备规模化养殖条件和专业化技术优势。
屠宰加工环节中,我国屠宰企业呈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其中许多企业已经具备出口加工设备和技术条件。
保鲜储运环节中,生鲜肉品已经成为大型超市、批发市场的主导产品。
销售环节中,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线上销售逐渐增多,但线下销售仍然是主要销售方式。
四、面临的问题虽然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养殖污染问题突出,带来了环境污染风险,需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其次,疫病防控工作亟待加强,疫病对于生猪产业的影响巨大,需要加强相关技术支持,提高防控水平。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研究报告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b284cc9e314332396893fb.png)
2019年生猪养殖行业研究报告2019年4月目录一、行业基本情况 (4)1、繁殖周期的规律性 (6)2、价格周期的变化性 (8)二、行业研究框架 (10)1、生猪价格是研究的核心 (10)2、养殖成本是产能扩张的基础 (11)3、生产性生物资产是产能扩张的核心 (13)养殖行业基本面梳理。
把握生猪养殖的繁殖周期和价格周期对于研究猪周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商品猪的繁殖周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把握清楚繁殖周期可以更好地理解猪周期的形成原因;另一方面,商品猪的价格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在消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分析生猪产能供给的波动是判断猪价走势的核心要素。
这次非洲猪瘟疫情导致行业产能去化幅度较大并且养殖户退出比例较大,从而导致未来行业供给短缺幅度和持续时间较长。
因此我们预计:(1)生猪价格将出现涨幅创历史新高并且持续较长时间的上涨;(2)行业格局重塑,巨头崛起。
行业基本情况。
猪周期是生猪养殖行业研究的核心,把握生猪养殖的繁殖周期和价格周期对于研究猪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猪养殖全产业链来看,主要包括育种、养殖、加工流通和消费四大环节。
从遗传体系来看,外三元商品猪主要涉及大白、长白和杜洛克三大品种。
一般而言,长白公猪和大白母猪进行杂交后形成长白二元母猪,二元母猪和杜洛克公猪杂交后形成三元的商品猪。
从繁殖周期来看,从新生二元母猪到所产商品猪出栏需要18个月左右,而二元母猪从怀孕到所产商品猪出栏所需时间在10个月左右。
生猪养殖的繁殖周期和价格周期是两大核心周期,商品猪的繁殖周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把握清楚繁殖周期可以更好地理解猪周期的形成原因,而商品猪的价格具有很明显的周期性,在消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分析生猪产能供给的波动是判断猪价走势的核心要素。
行业研究框架。
生猪价格是生猪养殖行业研究的核心要素。
从生猪的供给来看,能繁母猪存栏量,msy以及生猪出栏体重共同决定了生猪的供给;从生猪的需求来看,主要由家庭消费、餐饮消费、团膳消费以及食品加工共同构成,影响家庭和餐饮消费的因素主要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化率相关,而影响团膳和食品加工的需求主要和宏观经济增速密切相关。
2018-2019生猪养殖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2019生猪养殖行业深度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327a88d1f34693daef3efa.png)
亏损期布局生猪企业,头均市值现处历史低位。我们对五家主要生猪养殖企业 进行梳理,对照的主要指标是头均市值、猪粮比。结论如下:1、亏损期或可 开始布局生猪养殖企业;2、温氏股份(扣除肉鸡)、牧原股份、雏鹰农牧 (2010-2017年)头猪市值最低点 3300-4000元;头猪市值最高点 11,000-21,000 元。目前,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头猪市值分别在 5,146元、4,470元;3、天邦 股份、正邦科技、雏鹰农牧(2018年)头猪市值最低点在 1400-2000元;天邦 股份、正邦科技头猪市值最高点在 8,000-19,000元。目前,天邦股份、正邦科
2018年生猪行业产业链专题分析报告
![2018年生猪行业产业链专题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1c4b57c850ad02de8041df.png)
种猪养殖投入较大、技术含量较高、市场风险较大。由于 国外的种猪品种增重速度快、饲料转化率以及瘦肉比例高, 目前国内主要种猪品种多数源于国外且需要不定期地从国 外引种以补充、更新国内核心原种群。
二元种猪扩展流程(自用种猪约14个月) 配种(祖 代种猪) 妊娠及分 娩2103元/ 头
保育720
元/ 头
育肥750 元/头
二元种猪
三元商品猪扩展流程(外销商品猪约12个月) 配种(父 母代种猪) 妊娠及分 娩360元/ 头 保育270 元/ 头 育肥560 元/ 头 三元商品 猪
图表 中国达100kg体重日龄较高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资料来源:方正证券研究所整理 图表 中国繁殖性能较低
一、种猪的概述
一、种猪
什么是种猪?
图表 生猪育种、扩繁、育肥流程
祖代种猪扩展流程(约14个月) 配种(曾 祖代种猪) 妊娠及分 娩 保育
种猪主要是指曾祖代种猪、祖代种猪。种猪养殖主要侧重 于优良品种的选育,通常包括曾祖代猪的引进和祖代猪的 选育,有的还包括父母代猪的选育。
育肥
祖代种猪
图表 我国地方种猪品种 图表 国外引入种猪品种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网,方正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中国种猪网,方正证券研究所
一、种猪
1.2 种猪主要分为:地方种猪、引入种猪及培育种猪
目前全球种猪5大品种,其中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个品种的养殖最为广泛。随着选育技术的发展,不同品种间通过杂 交又形成了新的种系,如英国系和美国系,而其中又以欧洲系的品质最为优良。近年来,四元和五元杂交猪的越来越多, 相较于传统猪系,进一步提升了瘦肉率,降低了料肉比,如皮特兰的瘦肉率甚至达到了72-73%。总体而言,高元次杂交 猪的各类性状要普遍优于低元次猪,如四元杂交比三元杂交多一次杂交优势,料肉比更低。 我国的育种技术还停留在三元杂交的基础上,与以PIC 为代表的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截至2017年末,我国共有93 家核心育种场,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以及华中地区。
2018年生猪养殖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生猪养殖行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294693cc22bcd126ff0cda.png)
祖代种猪扩繁流程(祖代种猪需14个月)
育成Βιβλιοθήκη 配种(曾祖代种猪)
妊娠及分娩
需114天
保育
需70天
饲养
需230-240天
祖代种猪
二元种猪扩繁流程(自用种猪需14个月)
育成
配种
(祖代种猪)
妊娠及分娩
需114天
保育
饲养
二元种猪
三元商品猪生产流程(外销商品猪需12个月) 配种
(父母代种猪)
需70天外销种猪:共需90-200天 自用种猪:共需230-240天
?
-9-
猪周期嵌套波动原则
在三种周期的基础上再讨论变异点:巨亏时弃养母猪、出栏均重整体性上升、进口 与走私。 图:猪周期周而复始,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
25 20 15 10 22个省市:平均价:生猪 元/千克
5
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5-
第一章 周期篇:周而复始,不离其宗
主要结论
✓ 猪周期分为短中长周期,中长周期将嵌套着小周期进行波动。30%取决于短 周期,70%取决于所处的中长周期, 核心指标为能繁母猪存栏。 ✓ 当下粮价下,猪价15元以上很难仅有短周期。 ✓ 通过“标尺分析法”和“生存挑战分析法”来分析行业经营状况与拐点,亏 损的时间和空间决定了负面情绪,往往底部出清有所反复。 ✓ 猪市恰似股市,周而复始,高点受制于货币、政策,低点取决于成本。 ✓ 猪周期的本质是利润率周期,长期猪价取决于行业平均成本与社会平均回报 率。
-3-
总章
✓ 第一章:《周期篇:周而复始,不离其宗》对猪周期进行了深度提炼,创新性提出 “嵌套波动”理论、“标尺分析法”、“生存挑战法”,诸多干货与趣味。 ✓ 第二章:《产业链篇:一体化浪潮的陷阱与馅饼》讲述了“看似easy其实高精尖,在 育种技术、育肥管理、产业链一体化三大方面均有颇多讲究”的生猪养殖产业链。 ✓ 第三章:《公司篇:龙头崛起的奥义》讲述了农业龙头的历史变迁,养殖业总市值正 快速扩容,深度提炼龙头崛起的奥义,并推荐了一只可拿三年的金股。 ✓ 第四章:《国际篇:师夷长技,以史为鉴》讲述了国内生猪养殖“高成本VS高收益” 的奥妙,并对国内外养殖现代化水平及中美龙头的发展历程进行对比研究。 ✓ 第五章: 《理论篇:工业化黄金十年》我们正处于工业化养猪的黄金发展期,工厂化 模式与家庭模式的效率差距将逐步拉开,工厂化养殖模式的部分企业可凭借自身成本
2018-2019猪肉行业研究报告
![2018-2019猪肉行业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255268c850ad02de8041a3.png)
国家 单位:千吨 中国 欧洲联盟 巴西 俄罗斯
2013年
54930 22359 3335 2400 2357 1822 1388 1284 1309
2014年
56710 22540 3400 2510 2431 1805 1402 1290 1264
2015年
猪肉行业产业链
02 全球猪肉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猪肉产销情况
据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猪 肉产量为11103.4万吨,较2016年的 10996.9万吨增长0.97%。纵观近五年全 球猪肉产量情况,除2016年之外,其余 年份均呈正增长趋势。从消费情况来看, 2017年全球猪肉消费量为11058.8万吨, 较2016年的10966.7万吨,略微增长。 由于2016年猪肉产量的减少,猪肉消费 产量也随之减少。预计2018年全球猪肉 产销将保持平稳态势。
第二阶段 1978-1984年
第四阶段 1997-2006年
第一阶段 1949-1978年
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人均猪 肉占有量增加:农民获得生 产自主经营权,生猪养殖积 极性提高。1984年生猪出栏 量22047万头,较1978年增 长37%,年人均猪肉占有量 达13.84千克,生猪供应紧缺 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CONTENTS
01 生猪行业相关概述
猪肉定义及分类
猪肉又名豚肉,是主要家畜之一、猪科动物家猪的肉。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
矿物质,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副食品,人体重要的食物源和营养源。从猪肉类型来看,猪肉可分成肉 类系列、骨类系列以及带皮系列。其中,肉类系列又可以分为里脊肉、五花肉、腱子肉等多种类型。
规模为12015亿元,同比下降12.3%。
生猪全产业链情况汇报
![生猪全产业链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66b4f69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d.png)
生猪全产业链情况汇报当前,我国生猪产业链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首先,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提高,养殖场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生猪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其次,生猪屠宰加工环节加大了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提高了屠宰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了市场需求。
再次,生猪产品的销售与流通环节逐渐规范化和现代化,冷链物流、电商平台等新兴销售模式逐渐兴起,提高了生猪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生猪产品的加工深加工环节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产品丰富多样,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然而,我国生猪产业链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生猪养殖环节存在着疫病防控、环境污染、饲料安全等方面的隐患,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
其次,生猪屠宰加工环节存在着产能过剩、设备陈旧、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需要加大技术改造和人才培养力度。
再次,生猪产品的销售与流通环节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大、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和品牌建设。
最后,生猪产品的加工深加工环节需要加大科研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生猪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生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其次,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生猪产业链的规范化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再次,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生猪产业链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开拓生猪产品的国际市场,提升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生猪全产业链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监管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生猪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畜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36e3e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4.png)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以下是一份关于生猪产业链研究的报告:一、研究背景生猪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家畜之一,也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生猪产业链是指从猪食物需求的种植、猪饲养、屠宰、加工到猪肉销售和消费等一系列环节相互关联的链条。
二、研究目的1. 了解生猪生产和供应链的整体情况。
2. 分析生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风险。
3. 探讨生猪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机会。
三、研究方法1. 资料收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报告,收集生猪产业链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四、研究内容1. 考察生猪生产环节:包括种猪养殖、生猪饲养和生猪健康管理等。
2. 考察屠宰加工环节:包括屠宰工艺、食品安全控制等。
3. 考察销售环节:包括生猪肉批发市场、生猪肉加工企业和零售市场等。
4. 分析生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风险:包括猪病防控、环境污染、市场需求波动等。
5. 探讨生猪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机会:包括养殖方式的创新、绿色生产的发展等。
五、研究结论1. 生猪产业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
2. 传统的生猪产业链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需要加以改进。
3. 猪病防控是生猪产业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要加强疫病监测和防治。
4. 发展绿色生产和提高生猪养殖的科技含量可以增加生猪产业链的竞争力。
5. 生猪产业链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如市场需求波动、养殖成本上涨等,需要积极应对。
六、研究建议1. 建立科学的生猪生产模式,推行现代化的养殖技术,提高生猪养殖效益。
2. 加强疫病防控工作,提高生猪健康水平,减少养殖风险。
3. 加强生猪产品质量监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4. 推动生猪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减少环境污染。
5. 加强生猪产业链的合作与协同,提高整体竞争力。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猪产业链的运行机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推动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5e053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a.png)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在我生活的这个小镇上,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养猪场。
小时候,我经常跟着爷爷路过那里,那时候只觉得里面臭烘烘的,满是哼哼唧唧的声音。
可随着年龄增长,我对生猪产业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生猪产业链,听起来挺高大上,其实就是从猪的出生到变成咱们餐桌上的美味,这中间经历的一系列环节。
咱们先从猪的养殖说起。
这可不是简单地把猪关在圈里喂饱就行。
现在的养殖场,那都是科技感满满。
比如说,猪舍的环境控制,温度、湿度都有严格的要求。
夏天太热了,有通风降温设备;冬天太冷了,有保暖设施。
而且,饲料的选择也很讲究。
不再是以前那种简单的剩菜剩饭,而是经过精心调配的营养饲料,里面有各种蛋白质、维生素啥的,就为了让猪长得又快又壮。
我就见过一个养殖户,天天拿着个小本子,记录每头猪吃了多少,长得咋样,那认真劲儿,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
再说说生猪的繁殖。
母猪怀孕可不容易,得精心照料。
养殖户得时刻关注母猪的身体状况,稍有不对劲,就得赶紧找兽医。
等到小猪崽出生了,那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要给小猪做好保暖,还要保证它们及时吃上初乳,增强免疫力。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小猪崽比较瘦弱,吃奶的时候总是抢不过别的兄弟姐妹,养殖户就专门给它开小灶,用奶瓶喂它,那场景,充满了关爱。
生猪长大了,就得进入屠宰环节。
现在的屠宰场可规范了,有严格的卫生标准和检验流程。
猪被运到屠宰场后,要先进行检疫,确保没有疾病。
然后,就是屠宰的过程,这可是个技术活,既要保证猪肉的品质,又要高效快捷。
我听说有个经验丰富的屠宰师傅,手起刀落,干净利落,一头猪很快就处理好了。
屠宰完的猪肉,就进入了销售环节。
这时候,就有了各种各样的销售渠道。
有直接供应给超市的,有卖给菜市场的摊贩的,还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
在超市里,你能看到不同部位的猪肉被整齐地摆放着,标着价格和产地。
菜市场里,摊贩们扯着嗓子吆喝,夸赞自己的猪肉新鲜又实惠。
在整个生猪产业链中,还有很多相关的产业。
比如,饲料生产企业,他们要研发出更好的饲料,满足生猪生长的需求;还有兽医行业,他们要为猪的健康保驾护航;运输行业也很重要,要把生猪安全、及时地运送到各个地方。
2019-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 (2页)
![2019-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 (2页)](https://img.taocdn.com/s3/m/dc5829365f0e7cd18425366f.png)
2019-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生猪养殖是某县畜牧水产行业中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其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生猪养殖是工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生猪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供您参阅。
生猪业是**市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已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52%,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生猪生产在保障市场供给,平抑市场物价,促进地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市生猪生产正处于重要转型的关键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抓好生猪产业,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当前生猪生产的主要特点2、生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2.2投资融资体系不完善,投入严重不足。
生猪生产需要较大的投入,长期以来政府、社会和金融对生猪业的投入偏少,已严重影响到了我市生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猪肉的市场供应。
一是政府投入不足。
201X年以前国家对畜牧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对畜牧经济特别是生猪生产投入很少,20xx年由于猪肉市场供应偏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投入,但我市属于生猪生产小县市,达不到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规模,能得到国家投入的资金很少,市财政财力有限,对生猪生产投入不够。
二是金融支持力度不大。
小额农贷额度偏低,贷款程序或手续复杂,同时因信贷担保与反担保机制未建立等诸多体制机制的制约,难以对发展生猪生产特别是发展规模养猪提供信贷支持。
三是养殖户自身投入不足。
由于前几年生猪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目前价格又走向低潮,养殖效益低甚至亏本,养殖户自身积累不足,再生产性投入不多。
2.3生猪规模养殖发展不快,规模化程度不高。
随着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劳动力价格上涨,生猪养殖比较效益较低,加上养殖风险大等原因,散养户不断下降已呈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给生猪生产的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提供了机遇。
生猪养殖业产业链分析报告
![生猪养殖业产业链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fa1f8051e79b89680226a0.png)
生猪养殖业产业链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产业链 (4)二、产业链各个环节分析 (4)1、饲料企业的利润分析 (5)(1)饲料企业的成本分析 (5)(2)饲料企业的费用分析 (7)(3)饲料企业的收入分析 (7)(4)饲料企业的利润影响因素 (8)2、种猪企业的利润分析 (9)(1)种猪企业的成本分析 (10)(2)种猪企业的收入分析 (11)(3)种猪企业的利润影响因素 (12)3、养殖企业的利润分析 (12)(1)养殖企业的成本分析 (13)(2)养殖企业的费用分析 (14)(3)养殖企业的收入分析 (14)(4)养殖企业的利润影响因素 (15)4、屠宰企业的利润分析 (15)(1)生猪收购者的成本分析 (16)(2)屠宰企业的成本分析 (17)(3)屠宰企业的费用分析 (18)(4)屠宰企业的收入分析 (18)(5)屠宰企业的利润影响因素 (19)5、制品企业的利润分析 (20)(1)制品企业的成本分析 (20)(2)制品企业的费用分析 (21)(3)制品企业的收入分析 (21)(4)制品企业的利润影响因素 (21)三、产业链利润的影响 (22)1、产业链的成本构成 (22)2、麦肯锡5C S模型看产业链利润的创造和分配 (23)3、产业链利润的启示 (26)一、行业产业链围绕猪的产业链并非很长,但很紧凑,猪是产业链的核心,产业链的唯一产物就是猪肉。
在这个产业链中,玉米、豆粕等农产品是产业链的最上游,生猪养殖是产业链的核心,屠宰和制品是产业链的下游。
由于猪肉消费巨大的市场需求,全年消费规模超过7000亿元,因此,处于这个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也都是体量巨大的市场,全年7000多亿元的猪肉消费金额是整个产业链共同运作的结果。
巨大的市场就会孕育巨大的机会,但如同经典的微笑曲线理论所表明,不是每个产业链环节都有着相同的投资机会,不同环节在产业链中的利润分配也不尽相同。
二、产业链各个环节分析我们试图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和收入进行分析,从而大致得出各个环节的利润情况以及影响环节利润的关键因素,并结合麦肯锡的产业链利润模型来分析不同环节在产业链中的利润分配情况。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64e0a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7.png)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肉类需求的持续增加,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生猪产业愈发重要。
然而,今年猪瘟疫情的爆发让中国生猪产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也成为全球猪肉市场的一大关注点。
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和专家观点探讨我国生猪产业现状、猪瘟对其产生的影响、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一、生猪产业链概述生猪产业链涉及到的环节很多,包括种猪养殖、母猪养殖、育肥猪养殖、猪肉屠宰、猪肉加工、猪肉销售等环节,其中,养殖环节是生猪产业链的核心,是决定整个生产能力和猪肉价格的关键。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以规模化养殖为主,大型养殖企业越来越多,国内生猪品种除了少数传统的土杂猪,大多以外来优良品种为主。
据统计,2018年中国猪肉产量为54.03万吨,占全球猪肉总产量的50.5%,是全球最大的生猪生产国。
二、猪瘟对我国生猪产业的影响猪瘟是一种高度致死的传染病,感染后多数情况下会死亡。
疫情的爆发会对生猪产业产生极大的冲击。
2018年8月以来,我国先后爆发了多起猪瘟疫情,疫情范围遍及我国各地,影响面积之大、影响时间之长均是我国过去几十年来猪瘟疫情的最大规模,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猪瘟疫情给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不少农户受到较大的财务压力,生猪存栏量下降,养殖成本上升,生猪价格不稳定。
2018年11月,猪肉价格已经达到了每斤30元的历史高位。
在供需关系恶化的情况下,2019年春节前夕,部分地区猪肉价格已经涨到每斤40元以上。
三、未来发展趋势猪瘟疫情虽然对我国生猪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这并不改变生猪市场前景广阔的事实。
专家表示,未来,我国生猪养殖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
一方面,我国人口不断增多,对肉类需求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环境保护压力的不断增大,将促使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绿色化方向转化。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对生猪产业的扶持和引导,通过提高养殖场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推广低碳、环保的养殖模式,不断完善生猪产业链条,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145eb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e.png)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一)近年来,生猪产业链成为中国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猪的养殖、加工和销售环节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本文将围绕生猪产业链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生猪养殖环节1. 养殖规模与结构生猪养殖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养殖规模主要分为家庭养殖和规模化养殖两种形式。
家庭养殖以小规模、传统方式为主,规模化养殖则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大规模养殖。
然而,由于家庭养殖存在环境污染、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生猪养殖的主导模式。
2. 养殖技术与管理养殖技术和管理对生猪养殖环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进的养殖技术可以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产量和效益。
精细化管理可以减少疫病发生风险,提高养殖效果。
因此,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提升是当前生猪养殖环节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养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生猪养殖环境直接关系到肉类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建立健全的养殖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废弃物处理和水资源利用,减少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实现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二、生猪加工环节1. 屠宰与分割生猪屠宰与分割过程是生猪从养殖环节进入市场环节的重要步骤。
传统的屠宰方式存在污染、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引入先进的屠宰设备和科学的屠宰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同时,加强对主要消费国家对肉类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了解,改善产品质量和出口状况,拓宽国际市场也是必要的。
2. 加工与包装生猪加工与包装环节关系到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加工环节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开展多元化的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包装环节需要注意提升产品的视觉效果和包装品质,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生猪销售环节1. 销售渠道与模式生猪销售渠道主要包括传统批发市场、超市、网络销售等。
传统批发市场是目前生猪交易的主要场所,但存在卫生环境差、低效率等问题。
超市和网络销售以其便捷性和高效率逐渐成为生猪销售的新模式。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e918f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8.png)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1. 引言生猪产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生猪产业链进行研究,旨在分析目前生猪产业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产业链概述生猪产业链是指从生猪饲养到出栏、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包括生猪饲养、猪肉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涉及到养殖户、饲料厂、屠宰场、加工厂、批发市场、零售商等多个参与主体。
3. 生猪产业链的现状3.1 生猪养殖环节生猪养殖是生猪产业链的起始环节,也是其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然而,当前生猪养殖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养殖环境污染、疫病传播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和生猪的品质。
3.2 猪肉加工环节猪肉加工环节是生猪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猪肉加工水平相对较低,加工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换代缓慢,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有限。
3.3 猪肉销售环节猪肉销售环节是生猪产业链中的最后一环,也是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环节。
然而,目前我国猪肉销售存在着价格波动大、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消费者购买猪肉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4. 生猪产业链存在的问题4.1 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当前,我国生猪产业链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个环节之间缺乏协同配合,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
4.2 技术水平不高生猪产业链中的一些环节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猪肉加工设备陈旧,缺乏创新,限制了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3 环境污染问题生猪养殖环节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如养殖废水处理不当、粪便排放等,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4.4 市场竞争不充分生猪产业链中的参与主体众多,但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价格波动大,消费者难以获得稳定的猪肉价格。
5. 解决方案5.1 加强规划和管理加强对生猪产业链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标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
5.2 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对猪肉加工环节的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b6b7c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4.png)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生猪产业链是指从生猪产出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涉及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
本文将从养殖、加工和销售三个方面对生猪产业链进行研究。
首先是养殖环节。
生猪养殖是生猪产业链的起点,也是最为基础的环节。
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受到饲料、疫病防控、养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饲料是生猪养殖的重要支撑,合理营养配方和质量可靠的饲料能够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疫病防控是保障生猪养殖质量与产能的关键,及时、有效的疫苗接种和疾病监测对于防止和控制疫病大流行至关重要。
养殖技术的提升能够提高猪只的养殖效益,比如合理的饲养环境设计、科学的养殖管理和健康的选配方式等。
其次是加工环节。
生猪的加工主要包括屠宰、分割和加工制品的生产。
屠宰环节是将活猪宰杀成生猪肉,屠宰要求对猪只进行净化和脱毛处理,以保证肉质和食品安全。
分割是将宰杀后的生猪体分割成不同的肉块,按照不同的部位和肉质特点进行分割,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加工制品的生产是将分割好的生猪肉进行加工,制作成各种猪肉制品,如火腿、腊肉、香肠等。
加工环节能够将生猪肉进行保存和加值,提供了更多的产品选择。
最后是销售环节。
生猪的销售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两个环节。
批发环节是将加工好的生猪肉分销给各类销售商,如大型超市、餐饮企业等,以满足大规模消费的需求。
零售环节是将生猪肉进行包装和标价后售卖给终端消费者,如家庭和个人。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电商渠道也成为了生猪肉销售的重要方式。
销售环节不仅关乎价格和渠道,还需要关注产品质量和服务。
综上所述,生猪产业链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个环节的产业链,涉及养殖、加工和销售等多个方面。
养殖过程需要关注饲料、疫病防控和养殖技术;加工过程需要注意屠宰、分割和制品生产;销售过程则需要关注批发、零售和电商渠道。
通过研究生猪产业链,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0645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b.png)
生猪产业链研究报告生猪产业链是一个由猪肉生产、养殖、加工、贸易和消费等多个环节构成的复杂系统。
本报告将从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市场销售和消费四个方面,对生猪产业链进行研究。
首先,生猪养殖是生猪产业链的起始环节。
养殖户通过购买猪苗、饲料和药品等,进行生猪的养殖工作。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新冠疫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生猪养殖户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为了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养殖户需要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生猪的养殖效益。
其次,屠宰加工是生猪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
在屠宰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生猪宰杀和分割成各种肉制品。
目前,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备老化、环保标准不达标等。
为了提高屠宰加工效率和质量,需要引进一些先进的屠宰加工技术和设备,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管理。
再次,市场销售是生猪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生猪市场存在着供需不平衡、价格波动大等问题。
为了促进市场的稳定发展,需要加强对生猪市场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
同时,还需要加强消费者对生猪产品的认知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猪肉的消费意愿。
最后,消费是生猪产业链的终端环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需要提高生猪的产量和质量,并加强对猪肉安全和质量的监管。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猪肉的宣传和推广,扩大猪肉的消费市场。
综上所述,生猪产业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其中包括养殖、屠宰加工、市场销售和消费等多个环节。
为了促进生猪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对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市场销售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研究和管理。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够实现生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生猪供需、贸易格局
中国肉类消费结构(%)
全球主要国家人均肉类消费量(千克)
猪肉目前仍占中国肉品消费第一,但占比呈下降趋势。2016年猪肉消费量增长至5299万 吨,占肉品消费总量的62%。 中国猪肉消费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依次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生猪养殖流程及生长周期
曾祖代 配种(8月龄)
生猪繁育体系、生长周期
一元祖代 后备
配种(8月龄)
二元父母代 后备
配种(8月龄)
三元商品代 保育
妊娠(114日)
仔猪断奶后 7天再配种
妊娠(114日)
仔猪断奶后 7天再配种
妊娠(114日)
仔猪断奶后 7天再配种
2018-2019年生猪全产业链研究报告
提纲:
生猪养殖基础知识 全球及中国生猪供需、贸易格局 生猪价格分析框架 商品研究员视角下的上市公司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生猪养殖基础知识
专业术语解析
1. GGP、GP:Great Grand Parent和,Grand Parent,曾祖代和祖代,猪配套系的专有名词,一个特定的繁 育体系,配套系的繁育体系和结构。
全球猪贸易以猪肉形式为主,活猪占比较小。2018年全球活猪贸易量仅为800万头, 按每头120公斤,出肉率70%计算,折合猪肉67万吨。全球猪肉贸易量在800万吨。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中国生猪供需、贸易格局
生猪出栏量=前10个月能繁母猪存栏*psy*存活率 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424万头,处于近10年的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龙大肉食分品类销售渠道:
提纲:
生猪养殖基础知识 全球及中国生猪供需、贸易格局 生猪价格分析框架 商品研究员视角下的上市公司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生猪历史行情回顾
我国从2006年至今生猪价格经历了三轮明显的猪周期,每一个周期可分为上涨期,下跌期与 震荡期(可细分为反弹期与反转期)。 从每轮周期变现来看,时长拉大,峰值升高,波动增加是近几轮猪周期变化基本的趋势,至 今第三轮周期已经进入震荡调整期,走出本轮周期尚需时日。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内贸流程
牧原股份生猪销售流程:
龙大肉食屠宰生猪来源: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龙大肉食生猪采购控制流程: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冷 鲜 肉 及 冷 冻 肉 生 产 工 艺 流 程 图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提纲:
生猪养殖基础知识 全球及中国生猪供需、贸易格局 生猪价格分析框架 商品研究员视角下的上市公司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全球生猪供需、贸易格局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全球生猪供需、贸易格局
期) 6. 非生产天数(NPD):Non-productive Days,一年中经产母猪或后备母猪处于非妊娠、非哺乳状态的天数。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生猪繁育配套系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扩繁比例关系
每只曾祖代猪年平均产仔18头,其中种母猪选出率30%,也就是一头曾祖代猪一年生产6头祖 代母猪。祖代猪年产仔18头,其中种母猪选出率40%,也就是一头祖代一年生产7头父母代种 猪。父母代猪年产仔20头(PSY=2.3窝*10头/窝*0.9哺乳仔猪成活率),也就是一头父母代猪 一年生产20头三元商品代猪。
低位,而psy水平却逐年增加,主要得益于养殖水平的提升。 目前国内生猪养殖行业PSY平均水平为18头左右,部分规模养殖企业如温氏、牧原PSY
能达到23头左右。而国际上成绩最好的国家如丹麦达到了30头以上的水平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中国生猪供需、贸易格局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育肥
分娩及哺乳(28日龄)
分娩及哺乳(28日龄)
分娩及哺乳(28日龄)
三元商品猪销售
保育
保育
保育(至70日龄)
育肥
育肥
育肥
挑选GGP种猪、GP种母猪
挑选后备二元母猪
三元商品猪销售(至180日龄)
从正常二元母猪补栏至商品猪出栏销售:二元母猪配种8个月+妊娠期114日+哺乳、保育期70日+育肥期110日=1.5年
中国生猪供需、贸易格局
根据中国畜牧业年鉴,我国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比例仅为40%。
17328786/36139/20180815 16:49
中国生猪供需、贸易格局
我国猪进出口主要以猪肉形式为主。猪肉近些年进口量维持在150万吨,猪肉出口量较小。 活猪出口150万头左右,主要出口至香港。
2. 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外三元一般以大白猪做母本,以长白作为第一父本,以杜洛克做第二父本,这 些猪都是外国引进品种,所以叫外三元。内三元以我国地方品种猪为母本,与引进猪为父本的杂交一代猪 作母本,再与引进猪作终端父本杂交而产生。土杂猪是指良种猪与本地猪的杂交品种,常见的良种猪包括 杜洛克、约克夏、长白猪,与本地猪种杂交之后就是土杂猪。
3. PSY:是指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是衡量猪场效益和母猪繁殖成绩的重要指标。PSY=母 猪年产窝数*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成活率。
4. MSY:是指每头母猪每年能提供的出栏肥猪头数。MSY=PSY*育肥猪成活率。 5. LFY:每年每头母猪产仔窝数又称胎指数。每年每头母猪产仔窝数=(365天-非生产天数)/(妊娠期+泌乳
表:我国三轮猪周期
周期
上行
时段
最大 涨幅
下行Βιβλιοθήκη 最高点时段最大 跌幅
震荡期时长 最低点
周期时 长
一
2006.1-2008.4 157%
17.4
2008.4-2010.5 48%
8.98 2009.5-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