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点是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发生溃疡和糜烂。
根据中医理论,消化性溃疡属于痰热内蕴型,治疗时采用化痰清热的方法。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方药有广谱抗菌消炎、保护胃黏膜和抗酸减痛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有大黄、黄连、连翘、黄芩等。
其中,大黄具有清热泻火、疏通肠道的作用;黄连和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抗菌消炎的作用;连翘则有疏散风热、镇痛消肿的作用。
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葱蒜等。
此外,还应避免过食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如炸鸡、油炸食品等。
建议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番茄、苹果等,有益于溃疡的修复。
中医的诊疗指南中,还强调了调理情绪的重要性。
情绪紧张、压力大是导致溃疡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患者应避免情绪的波动,保持心情舒畅。
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读书、进行适当的休闲活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此外,中医治疗还强调调整作息时间和规律。
饮食和作息规律对于消化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
建议患者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每天按时吃饭,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空腹,维持胃肠道的规律运动。
在中医诊疗指南中,还提到了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来治疗消化性溃疡。
针灸可以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溃疡的愈合。
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穴位和经络,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综上所述,中医诊疗消化性溃疡的指南包括草药治疗、饮食调理、情绪调节、作息规律和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缓解溃疡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部位,常见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使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1. 上腹疼痛: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上腹疼痛,常出现在饭后或夜间。
疼痛特点为隐痛或胀痛,可伴有灼热感。
疼痛可暂时缓解或完全缓解,但病情加重时可能出现持续性疼痛。
2. 消化不良症状:患者常出现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这些症状与溃疡部位和程度有关,如胃溃疡患者常出现胃灼热感、反酸;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常出现饥饿感、餐后不适等。
3. 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消化性溃疡长期存在时,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厌食,导致体重下降。
4. 并发症表现: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时常伴有黑便、呕血等表现;合并穿孔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腹膜炎症状。
二、诊断要点1.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的发生时间、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的性质和规律性,以及与进食、排便等因素的关系。
2.体格检查:通过腹部触诊,了解腹部疼痛的位置、触痛点和胃肠道蠕动情况。
一般可进行腹部压痛试验,有助于判断溃疡病的可能性。
3.辅助检查: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胃镜检查、透视/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
- 胃镜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最可靠方法,可以直接观察溃疡部位及大小,并进行组织活检以排除恶性溃疡的可能性。
- 透视/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主要用于无法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可观察胃肠道的解剖结构和溃疡的形态。
- 幽门螺杆菌检测可通过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或血清抗体检测来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存在。
4.支持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和大便潜血试验有助于评估溃疡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存在。
5.鉴别诊断:消化性溃疡需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胃癌、肝胆疾病等。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全面鉴别。
综上所述,对于内科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症状、食欲减退与体重下降等。
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
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
一、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又称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是指胃黏膜或十二指肠
黏膜发生的溃疡。
它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通常由胃酸和消化
液导致黏膜损伤而发生。
二、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消化性溃疡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胃灼热感、胃酸倒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血等。
患者常感到疼痛或不适,严重者可能出现咳嗽、无端体重减轻等情况。
三、消化性溃疡的危害
如果消化性溃疡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溃疡出血、穿孔、幽门梗
阻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同时,消化性溃
疡也增加了罹患胃癌的风险。
四、预防消化性溃疡的方法
1. 饮食方面:避免食用过酸过辛辣的食物,注意饮食规律,减少对
肠胃的刺激。
2. 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注意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生
活和工作状态。
3. 合理用药: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避免药物引起的胃黏膜损伤。
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
治疗消化性溃疡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食疗、手术治疗等。
患者应按时服药,定期复诊,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六、结语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通过健康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消化性溃疡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保护自己的肠胃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消化性溃疡的预防,保持身体健康。
感谢您的阅读!。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 2018年9月13日在重庆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指南第三次专家论证会形成《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终稿。
前期编写、修改流程见参考文献[1-2]。
近年来,消化性溃疡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在证候规律研究、辨证治疗方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为了系统整理、总结当代中医辨证论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经验,深入开展消化性溃疡现代科学研究,客观评价中医药诊治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在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颁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消化性溃疡》、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持撰写的《消化性溃疡中医共识意见(2017)》和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主持编写的《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2016,西安)》[3]等相关共识意见或指南的基础上,形成本指南,以指导基层医生的使用。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引用标准的基本原则、要求和表示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需引用标准的各类标准和有关法律,其他需引用标准的文件亦应参照执行,适用对象为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基层执业医师。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中医方剂大辞典》2002年版一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以下简称《医保目录(2017年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675.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ZYYXH/T 473-2015:《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
消化性溃疡西医诊疗指南最新版
消化性溃疡西医诊疗指南最新版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上的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它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和胃液的腐蚀,导致黏膜组织受损。
随着医学的发展,消化性溃疡的诊疗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并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治疗方案。
首先,最新版的消化性溃疡西医诊疗指南强调了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临床研究显示,早期发现并治疗溃疡病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对于有胃痛、饭后不适、反酸等症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检查,如内镜检查或呼气幽门螺杆菌测试等。
其次,根据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患者的情况,个体化治疗方案得到了更详细的规定。
根据溃疡的病因可分为感染相关性及非感染相关性溃疡。
感染相关性溃疡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而非感染相关性溃疡则与应激、药物、遗传因素等有关。
根据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也各有不同。
对于感染相关性溃疡患者,最新版指南明确推荐采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分别包含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抗生素。
三联疗法的疗程通常为10-14天,而四联疗法的疗程可延长至14-21天。
近年来,由于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逐渐增多,推荐进行耐药检测,并针对检测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
对于非感染相关性溃疡患者,治疗方案则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以及消除相关因素。
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胃酸分泌,减轻黏膜的腐蚀。
黏膜保护剂主要起到保护溃疡表面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此外,对于应激相关性溃疡患者,需要进行情绪疏导、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以减少应激对溃疡的影响。
此外,最新版指南还强调了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患者应尽量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减少胃酸的分泌。
同时,戒烟和限制饮酒对于溃疡的治疗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病情复发的风险。
最后,对于复发性溃疡患者,最新版指南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管理要求。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长期维护治疗的必要性。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临床诊疗技术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临床诊疗技术消化性溃疡(PU)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好发于胃和十二指肠,也可发生在食管下段、小肠、胃肠吻合口,以及异位的胃黏膜,如位于肠道的Meckel 憩室。
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是最常见的PU,而DU又多于GU,DU与GU发生率之比约为3:1。
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溃疡一般为单个,胃或十二指肠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溃疡称多发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溃疡称复合性溃疡;溃疡直径大于2.0cm者称巨大溃疡;溃疡深达浆膜层与周围组织粘连或穿入邻近组织形成包裹性穿孔者称穿透性溃疡。
本病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DU 平均为30岁,GU平均为40岁。
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周期性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疼痛,可并发出血、穿孔或幽门梗阻,约1%的GU发生癌变。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是引起PU发病的两个独立因素。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PU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1910年Schwartz 首先提出“无酸,无溃疡”的概念,这是PU病因认识的起点。
1983年Marshall和Warren从人体胃黏膜活检标本中找到幽门螺杆菌,随后众多研究认为Hp与PU有密切关系。
胃肠黏膜防御作用的削弱以及药物、神经精神等因素与PU发病也有密切关系。
目前认为,PU的发生是一种或多种有害因素对黏膜破坏超过黏膜抵御损伤和自身修复的能力所引起的综合结果,而Hp和NSAID是损害胃肠黏膜屏障从而导致PU发病的最常见病因。
(一)幽门螺杆菌PU患者Hp感染率高,DU患者中的检出率高达95%~100%,GU为80%~90%。
前瞻性调查显示Hp感染者溃疡发生率约13%~23%,显著高于不伴Hp感染者。
根除Hp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和减少溃疡复发。
至于何以在感染Hp的人群中仅有小部分人发生PU,一般认为这是Hp、宿主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作用的不同结果。
病理学-消化性溃疡
预后情况
01
02
03
治愈情况
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经过治 疗是可以治愈的,但容易 复发。
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幽 门梗阻等,这些并发症会 影响预后。
癌变风险
部分慢性溃疡可能发生癌 变,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复发和并发症的预防
维持治疗
对于易复发的消化性溃疡, 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以减 少复发风险。
100%
生活方式的改变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和 心理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 紧张。
80%
疼痛管理
通过药物或热敷等方法缓解疼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 剂,可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 疼痛和促进溃疡愈合。
胃黏膜保护剂
如硫糖铝、胶体铋等,可以在 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 胃酸和消化酶对溃疡面的刺激 和侵蚀。
超声内镜
结合内镜和超声技术,观察消化道管壁层次结构 和周围脏器。
内镜检查
通过胃镜直接观察胃和十二指肠内部,可发现溃 疡并取组织活检。
CT和MRI检查
有助于发现溃疡并发症,如穿孔、梗阻和出血等 。
06
治疗
一般治疗
80%
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 、酸甜、硬性食品,以温和、易 消化的食物为主。
对于需要长期使用NSAIDs的患者,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米索前列醇等药物可降低溃疡发生的 风险。同时,减少NSAIDs剂量和避免联合使用多种NSAIDs也是预防溃疡的重要措施。
应激
应激也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原因之一。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应 激因素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削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增加胃酸对黏膜的损 伤,从而引发溃疡。
消 化 性 溃 疡
消化性溃疡一、概述定义:消化性溃疡(PU)是指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肠粘膜的自身消化作用所形成的溃疡。
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但95%以上发生在胃、十二指肠。
流行病学:PU是人类的常见多发病,为全球性疾病,分布于全世界,但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较大。
据估计约10%的人群一生中曾患过本病,我国大约有1.2亿人患PU。
故消化性溃疡是我国消化系统疾病中重要的常见多发病。
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发病情有所不同发病率:DU>GU 约3:1性别:GU与DU均好发于男性,男女发病之比约:GU 3.6:1 DU 4.4:1发病年龄:DU以青壮年多见,20~50岁发病。
GU较DU发病约晚10年。
PU的发生与季节有一定关系,好发于秋末至初春较冷的季节。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一)发病机理目前认为PU的发生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局部粘膜的损害因素与粘膜自身的保护因素(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
人体胃的壁细胞所分泌的H+浓度大约为145mmol/L,基础胃酸的PH值多介于1—2之间,十二指肠球部由于经常接受从胃排入的酸性胃液,PH值也常处于2以下,故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时常受高浓度胃酸的侵袭。
此外,还受胃蛋白酶、胆盐、胰酶及药物等有害物质的侵袭,这些侵袭因素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作用。
故又称损害因素或攻击因子。
为了防止这些损害因素的侵袭,正常人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具有自身保护机制,能够抵御损害因素的侵袭,维持胃、十二指肠粘膜的完整性,防止H+逆向弥散的作用。
这种保护机制称为保护因素或防御/修复因素。
1、正常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保护机制(1)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第一道防御屏障)作用:防止各种损害因素对粘膜上皮的机械性损伤。
中和胃酸,使胃蛋白酶灭活。
(2)粘膜屏障(第二道防御屏障)作用:粘膜屏障对机械性损伤和化学性损伤具有高度抵抗力,具有防止H逆向弥散的作用。
(3)粘膜血流量作用有:(1)为粘膜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及氧气。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PU)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溃疡的发⽣是因胃液内胃酸及胃蛋⽩酶的刺激、消化作⽤所致,故定此名。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溃疡和⼗⼆指肠溃疡。
本病属于中医“胃脘痛”、“吞酸”等病的范畴。
⼆、诊断特点1.慢性病程,有季节性,春秋好发。
2.节律性上腹痛。
3.胃溃疡呈现进⾷-疼痛-缓解;⼗⼆指肠溃疡呈现疼痛-进⾷-缓解,并有夜间上腹疼痛。
4.胃镜检查:可见黏膜溃疡。
5.X线钡餐造影可见龛影。
三、并发症1.上消化导出⾎。
2.胃肠道穿孔。
3.幽门梗阻。
4.癌变,主要指胃溃疡。
四、鉴别要点1.以上腹疼痛为主的,需要与慢性胃炎、胆囊炎、胆结⽯、慢性胰腺炎等鉴别。
2以上腹饱胀为主的,需要与胃癌、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鉴别。
3.以上消化道出⾎为主的,需要与胃癌、肝硬化等鉴别。
五、胃黏膜损伤的发病机制——失平衡(⼀)攻击因⼦1.内因: 胃酸,胃蛋⽩酶,反流的上部⼩肠液,HP。
2.外因: ⾹烟,⼄醇,细菌,药物-⽌痛药等。
3.幽门螺杆菌 (H.pylori):直接感染,尿素酶产氨引起细胞损伤,空泡细胞毒素(VacA)引起细胞空泡变性。
4.胆汁酸盐5.胃酸-胃蛋⽩酶:慢性胃炎⼤多胃酸不⾼或偏低因其他攻击因⼦削弱胃屏障功能后,促使H+反弥散导致损伤有反酸症状者,适当抑制胃酸分泌,有利于改善症状。
(⼆)防御修复因⼦1.胃粘液-黏膜屏障:是基本防御机制。
Wallace等结合解剖和上⽪分5个层次:黏膜上⽪表⾯具有防御功能的物质;黏膜上⽪层的屏障;黏膜微循环;黏膜的免疫系统;黏膜损伤后的修复功能。
黏膜的保护机制是多层次的⽹络体系,是有⼀定⾃我调节能⼒的动态过程。
上⽪细胞分泌HCO3-,扩散⼊粘液,中和胃腔中反弥散来的H+,维持胃腔与黏膜间的PH阶差;完整的胃上⽪细胞膜及细胞间紧密连接构成黏膜上⽪屏障;充⾜的胃黏膜⾎流是维持该屏障的必需条件2.增加胃黏膜⾎流的防御修复因⼦前列腺素,⽣长因⼦通过扩张胃黏膜⾎管,增加胃黏膜⾎流(gastric mucosal blood flow,GMBF),维持充⾜⾎供⽽起保护作⽤。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
外邪侵袭
寒邪、湿邪等外邪侵入人体, 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气血
瘀滞。
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导致气 血瘀滞,形成溃疡。
辨证分型
肝胃不和型
胃脘胀痛,情绪波动时 加重,伴有嗳气、反酸
等症状。
脾胃湿热型
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 苦,食欲不振,大便干
结或稀溏。
脾胃虚寒型
胃脘隐痛,喜温喜按, 食欲不振,四肢不温,
脾胃虚弱
外邪侵袭
脾胃虚弱者,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易受饮 食、情志等因素影响,导致消化性溃疡。
寒邪、热邪等外邪可直接侵犯脾胃,影响 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引发消化性溃疡。
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
消化性溃疡患者常出现上腹部 疼痛,多呈隐痛、钝痛或饥饿 痛,可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
。
消化不良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 、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 可导致营养不良。
推拿按摩注意事项
按摩力度适中,避免过度 刺激,同时注意保暖,避 免感冒。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原则
以温热为主,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坚硬、辛辣等食物。
食疗方剂
如小米粥、山药粥、南瓜粥等,有助于养胃、健 脾、和胃。
饮食注意事项
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 食物中毒等事件发生。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具有清热解 毒、活血化瘀、收敛生肌等作用 的中药汤剂,通过灌肠方式注入 肠道,以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调
理的效果。
注意事项
中药灌肠需注意灌肠液的温度、 流速和灌肠深度等细节,同时需 注意灌肠液过敏和肠道刺激等问
题。
05 非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
01
02
内科学 第四篇 第五章 消化性溃疡
4.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
胰腺非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肿瘤一般很小 (<1cm),生长缓慢,半数为恶性 多发性溃疡 溃疡发生于不典型部位,难治
高胃酸分泌,血清胃泌素>200pg/ml
治 疗
治疗目的:
消除病因 解除症状 愈合溃疡 防止复发 避免并发症
220~240mg 100mg
1.0 0.4 0.5 0.25~0.5
bid bid
bid bid bid bid
方 案
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二种抗生素 铋剂+二种抗生素 如Losec40mg/d+克拉霉素500mg/d +甲硝唑800mg/d 枸橼酸铋钾480mg/d+阿莫西林1.0/d+甲硝唑 800mg/d 疗程为1~2周 四联疗法:PPI+铋剂+二种抗生素 用于初次治疗失败者
3.胃液分析
GU:胃酸分泌正常或低于正常 DU:部分DU胃酸分泌↑ 对PU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不大 主要用于胃泌素瘤的辅助诊断: 胃酸、胃泌素同时↑
BAO>15mmol/h
MAO>60mmol/h
BAO/MAO>60%
4.血清胃泌素测定
血清胃泌素一般与胃酸分泌成反比,胃酸低,胃泌素高; 胃酸高,胃泌素低
H.Pylori菌体作为抗原产生免疫反应
5.
二、非甾体抗炎药
直接损伤胃黏膜 抑制COX-1导致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黏膜的保 护作用
三、胃酸和胃蛋白酶
PU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这一概念 在“HP时代”仍未改变
消化内科消化性溃疡疾病护理要点解答
消化内科消化性溃疡疾病护理要点解答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临床以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特点。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我国总发病率为10%~12%,秋冬和冬春之交好发。
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二者之比约为3:1。
男性患病较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3~4):1。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的发病年龄高峰比十二指肠溃疡约晚10年。
一、病因及诊断检查(一)致病因素1.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
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胃、十二指肠黏膜,胃酸分泌增加,使黏膜屏障作用削弱,引起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和溃疡形成。
2.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自身消化所致。
胃酸分泌增多不仅破坏胃黏膜屏障,还能激活胃蛋白酶,从而降解蛋白质分子,损伤黏膜,故胃酸在溃疡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是溃疡形成的直接原因。
3.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糖皮质激素等可直接作用于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黏膜屏障,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其对黏膜的保护作用。
4.其他因素(1)遗传:O型血人群的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高于其他血型。
(2)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成分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胆汁及胰液反流增多,从而削弱胃肠黏膜屏障。
(3)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胃排空增快,可使十二指肠壶腹部酸负荷增大;胃排空延缓,可引起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而损伤胃黏膜。
总之,胃酸/胃蛋白酶的损害作用增强和(或)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御/修复机制减弱是本病发生的根本环节。
但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机制也有所不同,胃溃疡的发病主要是防御/修复机制减弱,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主要是损害作用增强。
消化性溃疡PPT课件
生活方式调整 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等,以降低溃疡发生风险。
早期筛查与预防
推广早期筛查和预防溃疡的理念,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及 时发现和治疗。
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和自我管理意识,促 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THANKS FOR
WATCHING
诊断
胃镜检查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可观察溃疡部位、大小、深度等情况 ,同时可进行组织活检和幽门螺杆菌检测。
02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酸药
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 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
缓解疼痛。
H2受体拮抗剂
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 疡愈合。
质子泵抑制剂
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 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促
进愈合。
胃黏膜保护剂
保护胃黏膜免受胃酸和 胃蛋白酶的侵蚀,促进
溃疡愈合。
手术治疗
胃大部切除术
切除大部分胃,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产生 ,从而治愈溃疡。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仅切断部分迷走神经,减少胃酸分泌,同时 保留胃的正常功能。
迷走神经切断术
切断迷走神经,减少胃酸分泌,从而治愈溃 疡。
胃窦切除术
切除胃窦部,减少胃酸分泌,从而治愈溃疡 。
流入腹腔,引起腹膜炎。
症状
突发上腹部剧痛,腹肌紧张, 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
征象。
处理
需立即手术治疗,清洗腹腔, 修补穿孔。
幽门梗阻
总结词
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并发症
详细描述
幽门管溃疡可导致幽门括约肌痉挛和 炎性水肿,进而引发幽门梗阻。
症状
上腹部胀痛、呕吐、胃蠕动波等。
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
铋剂可以直接杀灭HP,并增强其它抗菌药的作用, 并兼有胃粘膜保护作用;若抗生素选用相同,铋剂方 案可以获得与PPI方案相同的根除率,但费用低。
2. 2 针对胃黏膜损伤性因素的治疗--
(对“酸自身消化学说”行止酸治疗): (1)中和胃酸药 碱剂(包括可溶性和不溶性) 例如胃舒平、苏打片、氢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无Hp,无溃疡 ( No Hp, No Ulcer.)
假说1:漏屋顶假说
损害因素
上皮细胞损 伤粘液分泌
减少
离子交 换紊乱
H+反弥 散
HCO3--粘液 屏障
致密 连接 破坏
假说2:Hp 感染促进胃酸分泌
——胃泌素关联假说(gastrin-link hypothesis)
♣标本PCR检测
非侵入性
♣13C-、14C-尿素呼 气实验
♣血清抗体检测
五、实验室检查(2)
2.胃液分析 GU患者胃酸正常或偏低,部 分DU患者胃酸偏高。用于促胃液素瘤的诊 断。
3.血清促胃泌素测定 诊断促胃液素瘤。
六、诊断(1)
有典型的上腹痛病史,确诊需X线钡餐和 胃镜检查。
1. X线钡餐检查 直接征象:龛影 间接征象:局部压痛、胃大弯侧痉挛性切 迹、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和球部畸形;间接 征象只提示有溃疡。
生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有关,故名。
胃溃疡(GU) 十二指肠溃疡(DU)
流行病学
系常见病;10%的人口患过此病;临 床上DU较GU多见;消化性溃疡的发 作有季节性。 DU多发于20~30岁, GU 多发于30~40岁。GU男女比为 3.6 ~ 4.7:1; DU男女比为4.4~6.8:1。 GU: DU为1.5~5.6:1 。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如何治疗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如何治疗消化性溃疡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你对消化性溃疡了解多少?如何治疗消化性溃疡?一、什么是消化性溃疡?(一)症状及并发症有哪些?消化性溃疡好发于十二指肠、胃,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且通常伴有节律性、周期性、慢性上腹部疼痛,而疼痛呈隐痛、胀痛、钝痛、灼痛等,同时伴有腹胀、恶心、饱腹等消化不良症状,由于容易诱发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等,所以临床强调早诊早治。
(二)发病危险因素有哪些?包括:(1)幽门螺杆菌(Hp)感染:若是存在Hp,容易产生炎性因子、尿素酶等多种毒性物质,进一步损伤消化道黏膜;(2)药物因素:受骨关节疾病、风湿免疫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增加的影响,非甾体类抗炎药得到广泛应用,虽然效果确切,但是长期用药或小剂量维持治疗也会改变胃内微环境,降低上皮细胞修复能力,减少消化道血流量,损伤黏膜防御机制,从而发生消化性溃疡;(3)吸烟: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容易加速黏膜损伤,所以较之不吸烟者,吸烟者因胃酸过多分泌、胃粘液偏少等,消化性溃疡发生率较高;(4)环境与遗传:消化性溃疡一方面与居住环境、地域、气候等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存在家族聚集倾向;(5)饮食因素:例如辛辣食物、咖啡等容易刺激胃酸分泌,破坏消化道黏膜及其屏障,扰乱胃酸分泌规律,导致消化性溃疡。
(三)诊断方法有哪些?包括:(1)电子胃镜:该法是诊断此病的金标准,若是消化性溃疡患者,则胃镜下呈条状、椭圆形、圆形溃疡面,周围组织水肿、充血,表面覆灰黄苔、白苔;(2)Hp检测:例如可以通过内镜下活检(若无活检禁忌症,通常从胃体、胃窦黏膜取活检标本,再借助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活性,不过单点活检、Hp呈点状灶性分布时容易漏检,此时有必要多点活检)、13C或14C呼气试验(具有不受胃内灶性分布、操作方便等优势)、血清学(通常适用于重度消化道黏膜萎缩、消化性溃疡伴活动性出血等情况)等检测Hp,有效诊断消化性溃疡;(3)钡餐:此种检查下消化性溃疡多呈龛影,但是针对无凹陷面溃疡时易漏诊。
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
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摘要】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容易被人们忽视。
本文介绍了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危害、成因,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消化性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和胃部不适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的成因包括感染幽门螺杆菌、饮食不规律和应激等因素。
预防消化性溃疡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和戒烟等方式进行。
治疗消化性溃疡需要结合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变,避免加重病情。
消化性溃疡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重视。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健康教育,症状,危害,成因,预防,治疗,重要性,意义1. 引言1.1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层发生的溃疡病变,通常由胃酸和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对黏膜层的侵蚀引起。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消化性溃疡通常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会引发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复杂,主要包括胃酸过多、慢性感染、应激、吸烟、喝酒、药物滥用等因素。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对其症状、危害、成因以及预防方法都需要有深入的了解。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也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习惯等多种方法。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相关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希望通过本文对消化性溃疡的介绍,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这一疾病的重视,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1.2 为什么需要健康教育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不适和健康危害。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对消化性溃疡进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症状特点,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和识别能力,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旨在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机制减弱、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中医理论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密切相关。
因此,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为消化性溃疡的诊疗提供中医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手段、预防调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结合临床实践,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诊疗方法和经验,以期为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诊疗技术,为消化性溃疡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服务。
二、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病因病机消化性溃疡,中医称之为“胃脘痛”“心痛”等,其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虚弱等方面。
外邪犯胃:外界环境如寒邪、热邪等,可直接侵犯胃腑,导致胃气失和,升降失常,从而引发消化性溃疡。
如寒邪客胃,胃阳被遏,可致胃失和降,发生疼痛;热邪犯胃,胃热炽盛,可致气血壅滞,发为溃疡。
饮食伤胃: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或过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湿热内蕴,气血瘀阻,从而形成消化性溃疡。
情志不畅:情志因素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
忧思恼怒,情志不畅,可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肝郁化火,火邪犯胃,均可导致胃失和降,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形成消化性溃疡。
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脾胃虚弱则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气血生化无源,胃腑失养,易受外邪侵袭,发生消化性溃疡。
脾胃虚弱还可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气虚血瘀,进一步加重消化性溃疡的病情。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包括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虚弱等方面。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摘要本文档系统性地介绍了消化性溃疡的核心概念和系统知识,包括临床表现及特征、常用术语解释、病理全过程、病因、发病机制、类型及其概念、并发症及其概念、详细诊断方法及其确诊标准、如何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内容。
文档特别适合医学生和患者阅读理解,并提供详细的例子和案例以便于读者理解。
以下是文档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安排。
目录1.引言2.临床表现及特征3.常用术语解释4.病理全过程5.病因6.发病机制7.类型及其概念8.并发症及其概念9.详细诊断方法及其确诊标准10.鉴别诊断11.治疗12.预防13.案例分析14.总结1. 引言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发生局部缺损,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了解消化性溃疡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章将概述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性、流行病学特点及其临床管理的基本原则。
2. 临床表现及特征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症状包括:•腹痛:通常为上腹部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常在餐后数小时出现,胃溃疡则多在餐后即刻出现。
•恶心和呕吐:尤其是在溃疡引起幽门梗阻时。
•消化不良:包括腹胀、嗳气、早饱等症状。
•体重减轻:由于进食后疼痛或恶心,患者进食减少导致体重下降。
•呕血或黑便:溃疡引起出血时可见。
3. 常用术语解释•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胃酸及胃蛋白酶作用下导致的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缺损。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发生在十二指肠的溃疡,常见于胃出口附近。
•胃溃疡(Gastric Ulcer):发生在胃内的溃疡,多见于胃小弯和胃前壁。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一种常见的致病菌,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一类常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的药物,可引起胃肠道溃疡。
4. 病理全过程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黏膜损伤: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
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
消化性溃疡治疗方案消化性溃疡,也被称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它是由于胃酸和胃液侵蚀胃黏膜或十二指肠黏膜而引起的慢性溃疡形成。
消化性溃疡疼痛,消化不良和胃食管反流等症状常常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治疗方案。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案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案的内容。
一、药物治疗1. 抗酸药物: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简称PPIs)和H2受体拮抗剂(H2 receptor antagonists)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
它们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帮助胃黏膜愈合。
常用的PPIs包括奥美拉唑(omeprazole)、兰索拉唑(lansoprazole)和泮托拉唑(pantoprazole)等。
H2受体拮抗剂包括雷尼替丁(ranitidine)和法莫替丁(famotidine)等。
2. 抗生素治疗:对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消化性溃疡,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阿莫西林(amoxicillin)和甲硝唑(metronidazole)等。
通常采用联合用药,进行二联或三联疗程。
3. 黏膜保护剂:黏膜保护剂可以增强胃黏膜对酸性物质的耐受性,促进溃疡愈合。
常用的黏膜保护剂有铋剂(bismuth)、苏打水(sodium bicarbonate)和胶体铝(colloidal aluminum)等。
4. 镇痛剂:镇痛剂可以缓解消化性溃疡引起的疼痛。
常用的镇痛剂有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简称NSAIDs)和局部麻醉药物。
二、生活方式改变1. 饮食调整:患者应避免吃辛辣食物、咖啡、巧克力和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同时,应适量进食高蛋白、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以帮助胃黏膜修复。
2. 减轻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加重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临床联系
.节律性上腹部疼痛
胃溃疡餐后痛; 嗳,十气滞二:留指气在从胃肠胃内溃中的疡上食空逆物(发腹胃酵痛内产及容气夜物)间排,空出痛受咽. 阻喉 而.发反出酸声、响呕,声吐音长而缓的表现。
. 嗳气等
溃疡病小结
➢累及部位:胃(胃小弯胃窦部),十二指 肠(球部);
➢病变特点:粘膜组织坏死脱落形成的溃疡, 可累及各层;
病因机制总结
➢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感染、精 神紧张、吸烟、药物等)导致粘膜 屏障功能下降,出现了胃液对粘膜 的自我消化作用。
.病理变化(综合)
观察要点
部位 数目 形态 直径
边缘 深度 底部 周围粘膜
※病变 大体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部位 窦部,小弯侧 球部
数目 一个
一个
形态 圆、椭圆 圆、椭圆
直径 <
<
边缘 整齐
整齐
深度 深
表浅
底部 平坦
平坦
周围粘膜 向溃疡集中 向溃疡集中
观察要点
部位 数目 形态 直径
边缘 深度 底部 周围粘膜
※病变 镜下
⑴溃疡底
由内至外可分为四层
①渗 出 层 白细胞 纤维素 ②坏 死 层 坏死组织 ③肉芽组织层 新鲜肉芽组织 ④瘢痕组织层 陈旧肉芽组织
溃疡 :皮肤或粘膜深在的坏死组织脱 落后所形成的缺损,称为溃疡。
大出血呕咖啡色液体和解柏油
)穿孔(最危险)
溃疡穿透胃肠壁全层,十二指肠常见.
)幽➢门急梗性阻穿(孔必可须致急手性术弥治漫疗性)腹膜炎。
主➢➢要气瘢由腹痕瘢征收痕(缩收如所缩腹致引部起。立,位急性平炎片症检亦查可)是
)癌变➢直反接(复证最呕据少吐。见宿)食,≤ 可致水电解质
★十(二脱指水肠)溃、疡酸一碱般不平癌衡变紊乱(代碱 ★由等溃)疡。边缘上皮腺体发生
(3)右下腹剧烈疼痛,呈持续性腹壁紧张,有明显压 痛及反跳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109,中 性粒细胞90%。,打开腹腔,有黄色混浊液体 400ml,可为穿孔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至半夜突感右下腹剧烈疼痛,呈持续性,心跳加快、 气紧出冷汗,腹痛逐渐由右下腹扩展到全腹。 • 患者十多年前起常有心窝部疼痛,嗳气、反酸,服胃 药能缓解,常反复发作。 • 入院查体:体温℃,神志淡漠,血压,脉搏次,脉细而 弱,面色苍白皮肤冰冷,尿量减少.腹壁紧张,有明显 压痛及反跳痛。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 • 线:膈下可见游离气体。 • 治疗经过:入院后紧急输液并行剖腹探查,打开腹腔, 有黄色混浊液体,无臭味。于胃小弯胃窦部见一直径 的圆形穿孔,做胃大部切除术,手术顺利,住院天后 痊愈出院。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主要疾病
胃肠疾病 肝脏疾病 其他
➢正常胃黏膜:颜色粉红,皱襞状, 有弹性,无缺损。
正常胃粘膜
肌层 粘膜下层
粘膜 外膜
也称溃疡病
是指消化系统性溃疡吗?
第二节 胃肠疾病—消化性 溃疡()
➢胃和十二指肠粘膜自身消化所引起的 慢性炎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
思提示考:: 112...依诊本据断例是为:的胃溃诊疡断穿孔是合什并急么性?弥漫性腹膜炎。 2(1.)依患者据十是多年什前么起常?有心窝部疼痛,嗳气、反酸,服
胃药能缓解,常反复发作(慢性、周期性钝痛), 可为消化性溃疡的表现。
(2) X线:膈下可见游离气体。剖腹探查,于胃小弯胃 窦部见一直径2.5cm的圆形穿孔,为胃溃疡穿孔。
何谓溃疡?
渗出层
溃疡底从内至外可坏 死 层
分哪几层结构? 肉芽组织层 瘢痕组织层
.结局与并发症
结局与合并症
()愈合 肉芽组织填充,周围粘膜上皮增生
覆盖
结局与合并症
※()并发症 ※)出血(最常见)
)穿孔(最危急)
)幽门梗阻(必须手术治疗)
)癌变(最少见)
※结局与合并症
)出血 最常见 原因 破坏溃疡底部毛细血管大血 管 表现 少量出血大便潜血
思考:胃镜检发现有溃疡 表现,可考虑为何种病变, 如何鉴别?
良、恶性溃疡的肉眼形态鉴别
良性溃疡 恶性溃疡
外形 圆或椭圆 皿状或火山口状
大小 直径< 直径>
边缘 整齐,不隆起 不整齐,隆起
结节状
肥大
病例分析
• 患者,男,岁.突发右下腹剧痛小时急诊入院。 • 患者于入院前一天晚上因大量饮酒而致胃部不适。约
➢临床表现:典型临床表现有慢性、周期性、 节律性上腹痛。
➢检查方法:线钡餐检查是重要方法之一, 胃镜检查对消化性溃疡可作出准确诊断及 良性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
溃疡病小结
➢治疗原则: ➢①抑酸治疗(质子泵抑制剂) ➢②保护胃粘膜(药物、生活方式改善) ➢③抗菌治疗(抗) ➢治疗目的 ➢①缓解症状;②促进愈合; ➢③预防复发;④防止并发症。
概述
发病率
胃镜检出率为%~%
一年内复发率高达%~%
年龄性别
岁;男>女
部位
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
疡
复合性溃疡
.病因和发病机制 (调整)
()胃液的自我消化作用
自我消化:胃酸等对粘膜的损伤。
()粘膜屏障防御功能下降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损伤粘膜)
我国检出率:胃溃疡约为%
➢其他因十素二指肠溃疡约为%
非固醇类抗炎药物、吸烟、精神紧张 饮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