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论语》的中考高考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与《论语》(上)

一、填空

1.孔子(前551—前479),名,字,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学派的创始人。封建社会孔子

被尊为“”。孔子被中国人尊称为“,”。

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经典著作之一。

《论语》属体,“论”的意思就是的意思。南宋时,

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3.四书包括《》《》《》《》;五经包括《》《》《》《》《》。

二、积累

1.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2.半部《论语》治天下——()

三、思考

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2.程子说:“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

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请结合程子的这段话,谈谈《论语》应怎样读?

四、综合性学习

你看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于丹(论语>心得》的讲座吗?学习了《<论语>十则》后,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

综合性学习活动。

1.【辩论赛】

阅读后面链接资料中的[人物介绍]及[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

要求:辩论题的正、反方观点不能来自[相关言论]中的同一句话。每方观点不超过15字,字数大致相同。

正方:

反方:

2.【座谈会】

下面两句话均来自《论语》,请你任选一句谈谈心得体会。(不超过30字)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选句,心得体会:

链接资料:

[人物介绍]

于丹,北师大教授。从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

目连续推出了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唤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中,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地回馈赞许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者的诘问。

[相关言论]

①白话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

②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

③父亲、师长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她成功的强大

动力。

孔子与《论语》(下)

一、填空

1.,不亦说乎?

2.,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

4.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6.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

7. ______,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

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怒惧)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B.吾日三省吾身(反省) 是知也(通“智”,聪明)

C.诲女知之乎(通“汝”,你)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D.为人谋而不忠乎(办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相信)

2.下列对文中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

译文:只知道学习而不知思考,就会迷惑不解

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译文:与朋友交往是否比较诚实呢

C.士不可以不弘毅

译文:士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

D.诲女知之乎

译文:(我)教给你的知识,你懂了吗

三、列举

列举你学完《<论语>十则》所积累的成语。

四、理解

“君子之学”: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

“小人之学”:入乎耳,出乎口。

——荀子

请谈谈你对荀子“君子之学”“小人之学”的理解。

五、思考

素养跟知识有没有差别?当然有!而且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我们不要忘记,纳粹头子有很多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你能说他没有知识吗?这些政治人物难道不是很有人文素养吗?我认为,他们所拥有的,是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养。这是一个本质的差别。知识是一个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识本体。

——龙应台(台湾)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素养”和“知识”的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