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大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bd0dd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a.png)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大全单元1 中国的地理位置
- 中国地理位置
- 中国的地理边界
- 中国的地理特征
单元2 高原上的生活
- 什么是高原
- 高原的地理特征
- 高原的气候与植被
- 高原上的人类活动
单元3 沿海地区的兴衰
- 沿海地区的地理特点
-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 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
单元4 生产和技术
- 生产方式和要素
- 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 生产和技术的影响
单元5 大河川与大湖泊
- 中国的大河川
- 中国的大湖泊
- 水的资源利用与保护
单元6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 能源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植被资源的保护
单元7 两河文明
- 两河文明的发展
- 黄河流域的重要性
- 黄河的问题与治理
单元8 区域合作与发展
- 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
- 中国周边的区域合作
- 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与发展单元9 地理信息系统
-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
- 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单元10 城市与乡村
- 城市的特点与分类
- 城市的发展与问题
- 乡村的特点与发展
以上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资料,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49eca8dec3a87c24028c499.png)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及其优越性,记住中国的领土范围和面积;了解中国濒临的海洋,中国的领海、半岛和岛屿,知道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记住中国的陆上国界线长度及相领的15个国家;中国大陆海岸线长度及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3)了解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位置和轮廓形状。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图1.1-1,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阅读图1.1-2和1.1-3,理解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阅读图1.1-4,明确我国领土四端点和15个领国以及主要领海。
(4)阅读图1.1-5,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分布。
(5)阅读P10表,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特别注意拥有两个简称的省区。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地图,反复练习,既要从读图中获得知识,同时又要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以形成中国位置及其政区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等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
(2)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都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一步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领土完整是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快乐点击1.位置优越(1)通过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了解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请回顾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从图中观察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看看中国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
中国位于西经20°以东、赤道以北。
所以,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大家通过观察地球仪,进一步弄清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从半球位置上分析,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世界的大洲大洋的位置关系(图1.1-1)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153a8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4.png)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中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中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中国内陆,在中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
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中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3.中国的临海、岛屿、半岛:①中国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算起,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
②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③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④中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第二大岛:海南岛。
⑤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4.14个陆上邻国: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5.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三、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理论知识复习资料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理论知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95f07b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a.png)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理论知识复习资料
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地球与地球的运动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 自转和公转带来的影响:昼夜更替、季节变化
2. 地球的水资源
-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 中国的主要水系
- 世界上的大洋和大洲
3. 地球的气候
- 气候要素:温度、降水、气压、风
-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 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4. 中国的自然环境
- 自然景观: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山地- 土壤资源及其分布
- 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二、人文地理部分
1. 人口与城市
-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 人口增长与控制
- 中国的人口问题
- 城市的特点和分类
2. 交通与通信
- 交通方式及其发展
- 中国的交通网络
- 通信方式及其发展
- 中国的通信发展与现状
3.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
-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 中国的主要旅游景点
- 旅游业的发展与影响
4. 区域经济发展
-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 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
- 中国的主要经济区域
- “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理论知识的复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教材原文或相关参考资料。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完整版)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097a1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0.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资料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经度范围是从东经73度40分的帕米尔高原乌兹别里山口(乌恰县)到东经135度2分30秒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纬度范围是从北纬3度52分的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到北纬53度33分的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漠河县)。
2、我国的最北端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是曾母暗沙,最东端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是帕米尔高原。
3、我国的地理位置有以下优越性:①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②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我国有四个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两个海峡: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琼州海峡。
5、我国有三个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三个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以及两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6、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图见课本第9页),包括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是印度,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哈萨克斯坦。
7、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隔黄海的有韩国,隔东海的有日本,隔南海的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马来西亚。
其中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重要图片:见课本第9页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和第8页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行政中心(省会)表。
1、“郡”、“县”的名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清朝的“省”、“县”行政区划对我国现行行政区划有很大影响。
2、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和镇(乡)三级。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71cc620915f804d2b16c1e2.png)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半球位置);我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海陆位置)。
我国的纬度位置是约4°N~53°N。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雪带。
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国土辽阔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
我国陆上邻国逆时针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我国领海的宽度是22.22公里(12海里)。
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我国的两个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与太平洋连成一片,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我国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
我国的三大半岛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雷州半岛。
我国疆域示意: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4°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b80778ad5bbfd0a79567395.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一、中国的疆域: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人;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中国的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二、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最南:南沙群曾母暗沙。
(我国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最西:帕米尔高原。
(我国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三、中国的海陆位置(特点:海陆兼备):(1)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3)两大内海:琼州海峡、渤海。
(4)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5)14个陆上邻国: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中国与克什米尔相邻,但克什米尔属于巴基斯坦归管)、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
(6)6个隔海相望的家国:日本、韩国、文莱、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
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西岸濒临台湾海峡。
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
四、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我国的领海范围12海里。
五、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三级。
划分原则:便于行政管理,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二)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1)4个直辖市:北京(首都)、天津、上海、重庆(最晚设立)。
(2)5个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
(4)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5)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依次是:台(台湾省)粤(广东省)桂(广西壮族自治区)云(云南省)。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99a9de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a.png)
(2)分类: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 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和培育),如土地、 森林、水、水能等;用一点少一点,短时间(或人类历 史时期)不可再生叫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如 矿产资源。
陕或秦
西安
E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五个自治区 I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J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K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H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L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全称 上海 重庆 河北 河南 湖北 江西省 福建省 广东省 海南省 安徽省
简称难写省
简称 沪 渝 冀 豫 鄂 赣 闽 粤 琼 皖
行政中心 上海 重庆 石家庄 郑州 武汉 南昌 福州 广州 海口 合肥
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扩张,乱占耕地情 况严重,导致耕地减少
不合理的放牧方式导致 草场退化、荒漠化严重
乱砍滥伐致水土流失加剧 不当排放致土地污染严重
第三节 水资源
一、水资源: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
青藏高原
成因: 纬度因素是主导因素 地形因素影响明显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新疆吐鲁番盆地。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青藏高原因为地形因素而成为我国夏季的一个低温区。
我国的温度带
寒温带
暖温带
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以各个地区 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 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热量 指标划分的地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2f66e35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e.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全第一单元中国地理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大海,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
2.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
3. 气候分布:中国气候南北差异大,分为北方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四个气候区。
4. 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众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沿江沿海地区。
第二单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 自然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气候状况等。
2.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铜、铝等。
3. 生态环境: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退化等。
4. 人类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
第三单元人口与城市1. 人口问题:中国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人口控制等问题日益突出。
2. 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城市人口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3.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规划有助于解决城市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1. 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快速,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
2. 产业布局:东部地区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西部地区以农业和资源开发为主。
3. 区域发展:中国加强区域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第五单元生活与消费1. 生活方式:中国人生活方式多样,城乡差异大,饮食、交通、娱乐等方面有差异。
2. 消费特点:中国消费者消费观念逐渐转变,消费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多样化。
3. 旅游消费: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消费呈现增长趋势。
第六单元流域与水资源1. 流域特点:中国流域众多,包括长江、黄河、珠江等,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国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 水污染问题:水污染对水资源的破坏严重,加强水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第七单元农业与农村1. 农业发展:中国农业发展快速,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07b25bef18583d0496459f9.png)
• ⑺半岛、岛屿:主要半岛——辽东半 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 主要岛屿——台湾岛(我国第一大 岛)、海南岛。
• 3.34个省级行政(P7中的图1.7)
• ⑴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 级。
• ⑵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 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 ●四大高原
a.(青藏高原)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
• b.(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 c.(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表千沟万壑 • d.(云贵高原) 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 ●四大盆地 • a.面积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 • b.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达木 )盆地 • c.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 d.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一.辽阔的疆域 ⒈位置优越 a.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 带,没有寒带。
⒉国土辽阔 ⑴我国领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仅次 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⒉国 土辽阔
⑵我国领土的四至:
a.最北端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 ⑶四大盆地特点 •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
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内流河 • ——塔里木河。
• 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有“聚宝
盆”之称,是一个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
•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 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 府之国”的美誉
•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 • 北列: 贺兰山 • 中列:六盘山 • 南列:横断山区 •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
2023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汇)
![2023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e27c7f6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0.png)
2023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
总汇)
1. 自然地理
1.1 地球和地球运动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 地球上的地理坐标系
1.2 大气层和天气
- 大气层的组成和分层
- 大气层对地球的作用
- 大气现象:气候、天气、气候带
1.3 水资源与水循环
-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 水循环过程及其作用
1.4 地球上的生命
- 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规律
- 生态系统及其特征
2. 人文地理
2.1 人口与城市
- 人口分布与迁移
- 城市与城市化
2.2 农业与工业
- 农业发展形式和特点
- 工业发展与工业布局
2.3 交通与通讯
- 交通工具与交通方式
- 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4 地理信息系统
- 地图和地理信息的表示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应用
3. 地球与人类
3.1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地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2 资源与发展
- 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3.3 环境问题与治理
- 水、空气和土壤污染问题
- 环境保护与治理
以上是2023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的复知识点总汇,希望能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地理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地理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5a4afdd240c844769eaeed5.png)
八年级(上册)地理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辽阔的疆域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其中东南亚有三个,自西向东依次是缅甸,越南,老挝。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7、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是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分布不均匀。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这条线又叫胡焕墉线),这条线东南只有43%的面积却拥有94%的人口。
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苏省。
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共 9 个。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分布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839ed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9.png)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
1. 地理知识概述
- 地理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 地球的层次和地壳构造
2. 自然地理要点
- 气候与气象
- 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和分布
-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 水文
- 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分布
- 中国的主要江河、湖泊和水库
- 生物资源
- 主要自然植被和动物分布
-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 土地资源
- 中国的主要土地类型和利用方式
- 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问题
3. 人文地理要点
- 人口和城市
-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
- 城市化的影响和挑战
- 农业
- 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业分布
- 农田利用方式和现代农业技术
- 工业与交通
- 工业化的过程和特点
-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对经济的影响
- 旅游
- 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分布
- 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
4. 特殊地理现象
- 自然灾害
- 地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治- 环境问题
- 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 北京奥运会
- 中国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准备和影响
以上为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的提纲,详细内容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补充和展开。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理总复习共(107张ppt)(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理总复习共(107张ppt)(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25634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c.png)
去外婆家避暑 喽,嘻,带着 羽绒服呢。
济南 武汉
海口
猜猜植被所在地?
猜猜民居所在地?
气候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读图验证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冬季
图2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夏季
读图第一步:读图名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图2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章第三节考点 内外流区
北冰洋水系
内流区
太
平
洋
水
系
印度洋水系
内流河:没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河:流入海洋的河流
第二章第三节考点 比较长江与黄河
青海
河口
孟津
三峡宜昌
湖口
亚洲河流
以外流河为主
支流 发源地
干流 支流
干流
流域:河流的集水区域。
以外流河为主
河流名称
黑龙江 额尔齐斯河
辽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怒江 雅鲁藏布江 珠江 塔里木河 京杭大运河
区域
外流区
内流区 外流区
以外流河为主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
第二章第三节考点 比较长江与黄河
发源地 注入海洋 流经的省区
利用 干流的形状 上中下游划分 流经的地形区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渤海
青四甘宁内蒙古 直下陕晋拐豫鲁
东海
青臧川滇渝鄂湘, 江西皖苏把海上
上游、中游水能
两侧地形名称 西侧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北侧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7c6d9d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5.png)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复资料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一、辽阔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跨越南北纬度广泛,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地区,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生产。
从海陆位置看,背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合作,发展海洋事业,是一个海陆兼备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
临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海岸线长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首都是北京。
二、众多的人口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数超过13亿。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旨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东部人口多于西部。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东西人口分界线为黑河和腾冲县。
3、人口分布的原因是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农业生产发达,而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燥、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因此人口稀疏。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1、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
人口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西北,而汉族则遍布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总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3、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民俗风情方面,中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传统。
朝鲜族有长鼓舞,蒙古族有摔跤和那达慕大会,傣族有泼水节,藏族有集体舞,壮族有干栏式木楼,彝族有火把节,汉族有端午节和春节等。
中国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和地势两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地理总复习资料1.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km2。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数为12.95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1/5以上。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海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最多的省区河南。
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洲海峡。
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基数大,增长快。
每年新增人口为1200万左右。
我国被称为“日光城”的地方是拉萨。
“聚宝盆”是指柴达木盆地。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4人/平方km。
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
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6.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收回的时间是1997.7.1. 第一任行政长官是董建华;澳门特别行政区,收回的时间是1999.12.20,第一任行政长官是何厚铧.。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省、县、乡。
江苏省的简称是苏。
7.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和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
8.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一月0℃等温线一致。
又是我国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温度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分水线。
9.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甘蔗、油菜、水稻;北方地区的是小麦、花生、棉花。
传统民居特点是南方墙体高、坡度陡,北方墙体厚、坡度小。
10. 西双版纳可爱的热带雨林动物有绿孔雀、长嘴犀鸟、长尾猿、亚洲大象。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人多地少。
11.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西双版纳著名的热带雨林的奇观有望天树、板状根、独木成林、绞杀植物。
12.台湾海峡属于东海的范围。
台湾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青藏地区的两个农业区是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藏南谷地)。
13.我国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西北地区常见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
14.从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看,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两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达8万km。
15.西双版纳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原因是其他地方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干旱少雨,本地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
16.四大地理分区中的西北地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地区。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牦牛。
17.西北地区的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当地的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18.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治黄的关键是治沙。
治黄的根本是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19. 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是上海。
东北的“三宝”是人参、鹿茸、貂皮。
西北地区的农业属于灌溉农业,青藏地区的农业属于河谷农业。
新疆的农业属于绿洲农业。
20.我国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的地方是云南省的西双版纳。
傣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是旅游业。
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
21.我国的“黄土地”是指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黄土地是我国主要农作物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
22.我国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与“黑土地”。
“黑土地”上的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23.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各民族一律平等;_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24.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9%降到1999年的0.88%,全国共减少出生人口2.5亿人。
原因是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25.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
南方夏季高温,并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26.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山西省。
我国最大的煤矿是山西大同。
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纬度因素。
27.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它的长度是 2400km 。
我国的四大高原中,面积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我国盛产苹果的两个半岛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号称“天府之国”的是成都平原。
28.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
四川盆地的土壤颜色属于紫色土。
因此又叫“紫色盆地”。
我国目前正在振兴东北重工业基地,该地区有我国最大的造船和化工基地是大连。
29.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四省区穿过,从东到西省区排列应是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地区。
30.那达慕大会是我国的一种少数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该少数民族是蒙古族。
我国的四大高原中,面积居第二,且又是地势最平坦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
31.我国少数民族朝鲜族主要生活在东北地区。
我国的四大高原中,地形呈“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
31.古诗“会当凌绝顶,一览重山小”说的是我国著名山泰山。
“黑土地”是指我国的东北平原。
太行山的走向是东北--西南。
32.我国最大的镍矿产地是甘肃金昌。
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是青藏高原湖群。
我国能源矿中,居世界首位的是煤炭。
33.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枢纽工程位于三峡的西陵峡。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34.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四川。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35.“三北”防护林提到的“三北”是指西北、华北、东北。
海洋生物资源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石油。
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水田,北方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旱田。
36.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
37.西藏牧区的主要畜种是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内蒙古牧区的主要畜种是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牧区的主要畜种是细毛羊。
宁夏的是滩羊。
38.黄土高原的粮食作物主要是耐旱的高粱、谷子。
我国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主要是由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
39.长绒棉主要产地在我国的新疆。
被誉为“购物者的天堂”和“东方明珠”的旅游胜地为香港。
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40.邮政编码10009,10表示一级行政区划,00表示下一级行政区划,09表示投递局的代号。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41..我国南方地区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方地区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是气温。
港澳地区的第三产业发达。
42.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可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
我国的一条惟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是额尔齐斯河。
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43.新疆的地形可以用“三山夹两盆”来概括,其中新疆的地形特点是天山将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准噶尔盆地,南部为塔里木盆地。
44.新疆位于我国西部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该省的省会城市是乌鲁木齐,位于准噶尔盆地。
45.我国江南“鱼米之乡”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我国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致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46.当太阳直射23.50N纬线时,下列城市(广州、哈尔滨、武汉、北京)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应是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47.我国现有的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东南三大地区。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48.世人瞩目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在轮南,终点在上海。
从我国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的差异来看,南北方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49.我国农作物一年三熟的地区是海南省。
我国的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到北京;目前能通航的河段位于江苏、浙江两省境内。
50.我国主要的油田有黑龙江大庆、辽宁的辽河、河北的华北油田、山东的胜利油田、山东和河南之间的中原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
51.新疆的农业特色是绿洲农业,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盛产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等特色农产品。
新疆的油气资源丰富,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所以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52.新疆的红色系列有:西红柿、石榴、枸杞等。
原因是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
瓜果特别甜的原因: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料作物的糖分积累。
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的生产基地。
53.新疆有一种古老的水利设施是坎儿井,它分布于绿洲地区,避免了因水自流而造成的的大量蒸发。
“绿洲农业”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
54.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四个方面:①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
②地表景观自东向西表现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植被变化。
③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④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55.(1)、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省会城市有郑州、南京、上海。
(2)、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的好处:①能够使本地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
②可使天然气产品大量输送到东部市场。
③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④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⑤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⑥天然气是洁净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①对起点的意义: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发展那里的经济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对终点的作用:缓和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对沿线的影响:带动沿线省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56.西北地区东部是广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雄伟的高山和巨大的内陆盆地相间分布。
西北地区是全国东西跨经度最广的地区。
57.新疆有大小数千个绿洲是主要的农业基地地,这里夏季高温且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气候)。
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
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人们兴建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发展特色鲜明的灌溉农业。
58.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关键是:适度利用水资源,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类。
59.农业发展除技术上的改进和提高外,还应朝着:农产品的深加工,葡萄沟的品牌效益,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等。
既要获得经济效益,又要获得生态效益。
60.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低长城。
跨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省区。
61.黄土高原黄土物质是由风作用形成的。
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