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恋理论

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二、依恋──婴幼儿的最初情感联结

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并不仅仅表现在母亲对婴儿的态度和作用上。事实上,婴儿也在积极地影响着母亲。婴儿从出生后的第一天起,就会对别人发生反应。并对说话的声音有反应,而且对人的脸特别注意,2~3个月的婴儿开始对人微笑,我们称之为社会性微笑。这种微笑的行为常常是父母注意到的婴儿第一个明显的社会性反应。从这时起,婴儿被一切社会性客体所吸引,并且,与非动物客体相比,表现得更喜欢人。尔后逐渐转入“对人的区分”阶段,婴儿学会区别熟人和陌生人。到了6~7个月,一个新的发展──特定性依恋开始了。这时,婴儿表现为积极寻求与特定的照看人联系并拒绝他们离去的倾向,这一特定的照看人主要是母亲。

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为代表的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

反应的结果。这些本能反应对于种系的保护和生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鲍尔比明确指出,依恋行为系统的生物功能是保护作用,其中最为主要的作用是保护儿童不受进化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因为客观上弱小的婴儿需要与抚养者保持一种特定的亲近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感。有关动物的现场研究表明,不与其母亲保持亲近的幼子可能成为侵害的牺牲品。他认为,即使在现代社会,如果一个儿童独处而不是由一个敏感的成人伴随,儿童也更加容易受到伤害(如因意外事故而伤亡)。因此,他顺理成章地把这种保护作用视为依恋行为及相关母性行为的生物功能的自然延续。而父母对婴儿诸如哭泣、依附、跟随之类的依恋行为予以回应,则由此建立起亲子间相互寻求亲近的情感联系。

由此可见,依恋的生物功能在于保护幼小的后代,而心理功能在于提供某种安全感,有助于良好情感的建立。

依恋是一种强烈的持久的情感联系。正是这种情感联系,使得婴幼儿最愿意与母亲在一起。当儿童遇到困难、感到害怕时,便寻找母亲,表现出一系列的依恋行为。这种母婴之间的联结,在本质上是一种融情绪、情感、态度及信念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其进化与发展的基础是未成熟、弱小的儿童趋近依恋对象的需要。它的生物意义在于个体可以从中获得关爱和安全感。而它的社会意义在于奠定了儿童日后情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依恋的发展过程

(一)依恋建立的前提

依恋是心理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儿童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依恋的发生与建立有其特定的标志,其前后相继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也是儿童心理逐渐趋向成熟的过程。

(1)识别记忆。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有一个从未分化到分化的过程。当儿童能够把作为依恋对象的特定个体与其他人区分开来时,就有可能形成对特定个体的集中依恋。这种使知觉对象从知觉背景中分化出来的认知技能,就是儿童的识别记忆。

儿童识别记忆产生的时间可以因感觉器官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的活动逐渐协调起来发挥作用,通过对多通道信息的收集、加工、鉴别,儿童能更准确、更生动、更完整地确认依恋对象。

(2)客体永久性与“人物永久性”。我们已经知道,在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获得客体永久性的概念是一个重大成就。正是这种认识能力使婴儿在头脑中始终保持着母亲的形象,我们称之为“人物永久性”。于是,当母亲离开婴儿时,婴儿才会寻找。客体永久性的认知能力,是儿童依恋形成的认知前提。

婴儿的识别记忆和客体永久性的出现并非彼此孤立,两者具有发展上的相继性以及功能的相辅相成性。

(二)依恋形成的标志

儿童对他人的依恋有着一系列的反应和表现。如,当母亲走进房间,孩子就张开嘴,朝她友好地微笑;当母亲把他抱起来,孩子会拍母亲的脸,摸她的头发,依偎在她身上;当孩子感到焦虑和恐惧时,他会追随母亲,甚至抓住母亲的腿,抱得紧紧的等等。这里,以什么样的行为反应作为判断依恋真正建立的标志,直接影响到依恋形成时间的确定,以及对依恋关系的特殊性乃至依恋质量与性质的判定。因此,科学地确立依恋形成的标志在依恋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英国心理学家谢弗(R.Schaffer)认为,依恋形成的标志需要符合以下三条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