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第【1】篇〗常见的数量关系说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应用价值。

说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说教学难点:运用数学术语概括、表达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应用。

课前准备:课件。

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回顾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课件出示题目)(1)每个书包50元,4个书包多少钱?(2)一列动车每小时行20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3)李师傅每天生产15个零件,他6天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指名学生口头列式,师生交流反馈。

2.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量关系,弄清楚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很大帮助。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例题2情境图。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情境中的信息:钢笔每支12元,练习本每本3元;要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

2.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

(1)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2)追问: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3)介绍单价的读法和写法。

(4)认识总价。

引导思考:根据题目中购买钢笔的情况,我们可以求什么呢?指出:“4支钢笔一共多少钱”指的就是4支钢笔的总价。

3.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单价数量总价钢笔()元/支()支()元练习本()元/本()本()元让学生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

小学数学常用的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常用的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十一册常用数量关系式1、分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占、比、相当于”这些字后面的量或“的”字前面的量是单位“1” ① 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关系式:单位1的量(一个数)×倍数(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具体量(单位1的量知用乘法,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如:60的31是( ),60是( )的31,( )是95的51, 95是( )的51, ( )吨比120吨的52多15吨,( )吨比120吨的52少15吨, 120吨比( )吨的52多15吨,120吨比( )吨的52少15吨,②拓展: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关系式:单位1的量×(1+几几)=具体量 单位1的量×(1-几几)=具体量(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 如:( )比60多31 ,60比( )多31,比60少31的数是( ),比( )少31的数是60②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关系式: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几 25㎞相当于200㎞的( ),甲比乙多31,那么甲是乙的( ),乙是甲的( )。

男生比女生少52,那么女生相当于男生的( )③拓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公式:(大-小)即多的量或少的量÷单位1的量25㎞比200㎞少( ),200比25多( ),甲比乙多31,那么乙比甲少( )。

2、有关圆的公式:①在同圆或等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直径=半径X2(d=2r ) 半径=直径÷2 (r=d ÷2)②已知直径(d)求周长(c): c=∏d 已知半径(r )求周长(c )c=2∏r③已知周长求半径(r )或直径(d):r=c ÷∏÷2 d=c ÷∏ ④已知半径(r )求面积(s ): s=∏r 已知直径(d)求面积(s ):r=d ÷2 s=∏r已知周长(c )求面积(s ):r=c ÷∏÷2 s=∏r 半圆的周长=圆周长的一半+直径=2c+d 3、环形的公式:大圆半径=小圆半径+环形的宽 小圆半径=大圆半径-环形的宽 圆环面积=大圆面积一小圆面积=3.14×(大圆半径的平方一小圆半径的平方) 4、折数=现价÷原价 现价=原价×折数 原价=现价÷折数 七折=107=10070=0.7 七五折=10075=0.75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6、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7、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8、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 ①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②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周知识梳理及学习内容测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周知识梳理及学习内容测试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周知识梳理及学习内容测试本周知识梳理同学们,本周在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学会概括了规律,并加以应用。

在第五单元学习了“平行与垂直”的相关概念,它是下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

学习时,我们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多动手操作,才能学得更扎实。

知识链接: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了多少钱叫做总价。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2)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个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速度的表示方法:如汽车每小时行 70 千米,可以写成 70 千米/时,读作 70千米每时。

平行与垂直(1)平行的概念: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下图中 a 与b 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 a 平行于 b。

(2)垂直的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下图中 a 与 b 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 a 垂直于 b。

学习清单内容一、基础练习题。

(一)填空。

1.一只猎狗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35 千米,可写成();小东骑自行车的速度可达每分钟300 米,可写成()。

2.武汉到广州的高铁每小时行310 千米,3 小时可行()千米。

3.每盒水彩笔的价钱是16 元,学校买了80 盒这样的水彩笔,求一共花了多少钱。

列式为(),利用的数量关系是()。

4.黑板左侧的边缘所在直线和下册边缘所在直线互相(),上、下侧边缘所在直线互相()。

(二)选择。

1.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20 千米/时,它一昼夜能行驶()千米。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课件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课件
比总价: 4×9=36(元) 36元>27元
答:小丁丁买9支一盒包装的合算。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解答下面的问题。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 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 米,4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行225米,10分钟行多
少米?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小组讨论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都是知道每小时或每 分钟行的路程:每小 时行70千米、每分钟 行225米。
还知道行了几小时或 几分钟:汽车用4小 时、自行车用10分钟。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小组讨论(3分钟)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都是已知每件 商品的价钱: 篮球每个80元、 鱼每千克10元。
还知道买 的件数: 买3个、买 4千克。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你知道单价、数量和 总价之间的关系吗?
用45元可以买几支?
每支钢笔5元,
一盒钢笔多少钱?
5×9 = 45(元)
45÷9= 5(元)
45÷5= 9(支)
情境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小丁丁到超市想买9支圆珠笔,有两种包装,单支的 包装,4元一支,9支一盒包装的27元,你觉得小丁丁 怎样买合算?
比单价: 27÷9=3(元) 3元<4元
280÷4=70(千米)
2250÷225=10(分钟)
答:每小时行70千米。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反思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反思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反思
常见的数量关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个常见的数量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遇到过,只是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本课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要求独立的意识。

因此,在课堂上应把内容放手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在本节课上,我并没有简单地把数量关系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找找黑板上的这些题有哪些相同点,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出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个数量关系,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时,让学生找出例题的共同点,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几乎不用怎么引导,学生就找出了共同点,而且,给共同点命名,只有总价是老师加以引导,单价和数量都是学生自己命名;速度和时间是一名学生直接说出,因为在平时的讲课中我有涉及到,学生记忆深刻,我在表扬学生生活经验积累丰富的同时,让学生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还让学生列举大量的生活实例,进一步认识单价、速度等概念。

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数量关系公式大全

数量关系公式大全数量关系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不同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比例关系、倍数关系、增减关系等。

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数量关系公式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公式,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比例关系公式。

比例关系是指两个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在数学中,通常用a∶b或a/b表示两个量的比例关系。

如果a∶b=c∶d,那么a与b的比值等于c与d的比值,可以表示为a/b=c/d。

在实际生活中,比例关系公式常常用于解决各种比例问题,如物品的混合、工程的配比等。

2. 倍数关系公式。

倍数关系是指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

在数学中,通常用a=kb表示倍数关系,其中k为倍数。

如果a是b的k倍,那么a/b=k。

倍数关系公式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物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之间的倍数关系。

3. 增减关系公式。

增减关系是指一个量相对于另一个量的增加或减少。

在数学中,通常用a=b±c 表示增减关系,其中加号表示增加,减号表示减少。

增减关系公式常用于解决各种增减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涨幅、降幅等。

4. 百分比关系公式。

百分比关系是指一个量相对于另一个量的百分比大小。

在数学中,通常用a=b%表示百分比关系,其中b%表示b的百分之几。

百分比关系公式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物品的折扣、利润率等。

5. 平均值关系公式。

平均值关系是指一组量的平均值与这组量的总和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中,通常用平均值公式来表示平均值关系,如平均数=总和/数量。

平均值关系公式常用于解决各种平均值问题,如计算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商品的平均售价等。

6. 比较大小关系公式。

比较大小关系是指比较两个量的大小关系。

在数学中,通常用不等关系符号来表示比较大小关系,如>表示大于,<表示小于,≥表示大于等于,≤表示小于等于。

比较大小关系公式常用于解决各种大小比较问题,如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比较不同地区的气温等。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交流,归纳小结:我们从这里的三个数量关系式可以看出,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出“总价÷单价=数量”和“总价÷数量=单价”。
(三)应用拓展,深化方法
西村、东村两地相距2400米,张叔叔从西村出发去东村,每分钟行60米。
(1)出发10分钟后,他大约在什么位置?(用△在图中作标记)
(2)张叔叔8:10出发,走完一半路程时是什么时间?
(四)总结延伸,畅谈感受
师:这堂课学习的是哪两组常见的数量关系?你能具体说一说这两组数量关系吗?我们主要记住哪两个,就能想出其余的数量关系式吗?
师:如果知道路程和速度,时间?该怎样求?
生:路程÷速度=时间。
师:根据数量关系式,求速度需要哪两个条件?怎样求?为什么要这样求?
生:路程÷时间=速度。
师:这里主要记住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两个?根据什么知识可以从乘法的关系式推导出其他两个?
生:速度×时间=路程。
师:请大家把这三个数量关系式齐读一遍。
小结:速度、时间和路程是一组联系紧密的数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得到“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师:请自己读题后尝试解答。(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4)
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师: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

常见的数量关系

常见的数量关系

常见的数量关系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常见的数量关系1、单价×数量=总价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速度×时间=路程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例:90÷5÷6=90÷(5×6)6、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如:2÷5或3:6或1/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6=9:18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3:χ=9:18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如:y/x=k( k一定)或kx=y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人教版数学四上《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上《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4、《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反思教学内容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材第52~5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请看下面的问题并口答列式。

(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1)每个文具盒10元,5个文具盒多少钱?(2)用50元钱买文具盒,每个10元,可以买多少个?(3)用50元钱买了5个同样的文具盒,每个多少钱?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师:你能自己列式解答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能行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行了150千米,每小时行50千米,行了多少小时?(3)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对。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应用题,知道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并且已接触了许多数量关系。

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着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引导了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准备】二、合作探究1.教学例4。

师:请自己读题后尝试解答。

(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4)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师: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学生如果能回答上来就让学生尝试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进行解释说明:这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每个篮球80元、每千克鱼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3个、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4.4常见的两种数量关系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4.4常见的两种数量关系教学课件

都是已知每件商品 的价钱。
还知道买了多少件 商品,最后算……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第五页,共十二页。
例题解读
1.解答下面的问题。 (1)
你知道单价、数量与 总价之间的关系吗?
(2)
篮球每个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鱼每千克10元,买 4千克要多少钱?
80×3=240(元)
10×4=40(元)
… … …
第九页,共十二页。
小结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第十页,共十二页。
随堂小测
1.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
… … …
单价 数量 总价
单价 数量 总价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第六页,共十二页。
2.解答下面的问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70×4=280(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 225×10=2250(米)=2.25(千米)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4.4常见的两种数量关系教学课件
科 目:数学 适用版本:新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4 三位数乘两位数
4.4 常见的两种数量关系
第一页,共十二页。
学习目标
1.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03
CHAPTER
两种数量关系的比较
定义域与值域的比较
定义域
线性关系中,定义域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通常为全体实数集R。在非线性关系 中,定义域可能受到限制,例如在指数函数中,定义域为x大于0的部分。
值域
线性关系中,值域是因变量y的取值范围,通常与定义域一致。在非线性关系中 ,值域可能受到限制,例如在平方根函数中,值域为y大于等于0的部分。
性质的比较
线性关系
线性关系具有均匀性和可加性,即当两个数相加或相减时,其结果与对应的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相同 。线性关系还具有比例性,即当一个数增大或减小时,其对应的数也按相同的比例增大或减小。
非线性关系
非线性关系不具备均匀性和可加性,也不具备比例性。在非线性关系中,当一个数增大或减小时,其 对应的数可能按不同的比例增大或减小。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 方法,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探 究其内在机制。
例子
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之间 的关系;消费者行为与市场变化之间 的关系等。
离散与连续的数量关系
定义
离散数量关系是指各数量之间以 离散的形式存在,如计数、频率 等;连续数量关系则是指各数量 之间以连续的形式存在,如时间、
04
CHAPTER
数量关系的扩展
复合数量关系
定义
复合数量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数 量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
系。
例子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消费与收入、 投资与产出等。
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等方法, 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并预测其 变化趋势。
多元数量关系
定义
分析方法
多元数量关系是指多个数量之间相互 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各数量之间 存在多个维度和特征。

(完整版)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完整版)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4、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5、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6、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6、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7、总数÷总份数=平均数8、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或相遇路程=快车速度×相遇时间+慢车速度×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9、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0、收入-支出=结余单产量×数量=总产量量的计量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计量单位一致。

名数;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单名数:只含有一种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单名数。

复名数: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复名数。

×进率高级单位的名数低级单位的名数÷进率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质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4个季度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练习:填空(1). 1时30分=()时40分=()时时=()分0.7时=()分平方米=()平方分米125克=()千克2 立方分米=()升=()毫升10 吨=()吨()千克()元=50元8角1分(2).1米∶ 10厘米=()∶()=()∶()100毫升∶1升=()∶()=()∶ ()(3).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及反思(精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及反思(精选)

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一、教学内容: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例4)(二)民主导学1、教学例4(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师:说一说第(1)题中篮球的单价、数量、总价各是多少,怎样求总价?(2)题呢?从上两题中你能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概括并板书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呢?生汇报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又该怎样求数量呢?生汇报总结:我们在识记这一组数量关系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能想出“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2、教学例5出示例题,独立解答(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3、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4、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5、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6、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被除数-余数)÷除数=商7、总数÷总份数=平均数8、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或相遇路程=快车速度×相遇时间+慢车速度×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二、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三、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四、质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五、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4个季度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六、运算定律1.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小学阶段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小学阶段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一、加法: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二、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三、乘法: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四、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五、比多少: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较大数—相差数=较小数,较小数+相差数=较大数。

六、倍数关系: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

七、平均分: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总数÷平均数=总份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

八、行程:1、一般行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速度×时间=路程。

2、相遇问题: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3、追及问题: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追及时间=速度差,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4、列车过桥(或隧道):(列车长度+桥的长度)÷过桥速度=过桥时间,(列车长度+桥的长度)÷过桥时间=过桥速度,过桥速度×过桥时间-列车长度=桥的长度,过桥速度×过桥时间-桥的长度=列车长度。

九、工作(或工程):1、工总÷工效=工时,工总÷工时=工效,工效×工时=工总;2、工总÷工效和=工时,工总÷工时=工效和,工效和×工时=工总。

十、“化”与“聚”:1、化(高级改写成低级):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2、聚(低级改写成高级):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十一、植树:1、不封闭植树:路长÷棵距 + 1=棵数,(棵数-1)×棵距=路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第二课时教案湖南省通道县马龙中心校杨干伟老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第52、53页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三、教学难点:
1、弄清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已知了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法。

2、弄清什么是速度,什么是时间,什么是路程,已知了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出示例题,让学生找出已知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每支钢笔35元,买17支钢笔,需要多少钱?
提问:①每支钢笔35元是(单价),17支是(数量),需要多少钱是(总价)
②已知了单价和数量,要求总价,应用什么法?(乘法)
教师列式出:单价×数量=总价
35 × 17 = 595(元)
答:需要595元钱
要求学生读出两遍:单价×数量=总价
教师展示出:
2、变式题:每支钢笔35元,595元可以买多少支?
提问:①在这题中,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
②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待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展示出:
每支钢笔35元是(单价),595元是(总价),可以买多少支是(数量)
已知单价、总价,要求数量,应用除法:
总价÷单价=数量
595 ÷35 =17(支)
答:可以买17支
要求学生读出两遍:总价÷单价=数量
3、变式题:用595元去买17支钢笔,每支钢笔多少钱?
提问:①在这题中,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
②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总价÷数量=单价
595 ÷ 17 = 35(元)
答:每支钢笔35元
要求学生读出两遍:总价÷数量=单价
展示归纳小结: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出示例题5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提问:①每小时行80千米是(速度),3小时是(时间),行驶多少千米是(路程)
②题目中已知了什么,要我们去求什么,应该用什么法?
待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展示出:
每小时行80千米是(速度),3小时是(时间),行驶多少千米是(路程)
已知速度和时间,要求路程,用乘法
速度×时间=路程
80 × 3 = 240(千米)
答: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
要求学生读出两遍:速度×时间=路程
展示变式题: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提问:①3小时是(时间),240千米是(路程),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是(速度)
②已知时间、路程,要求速度应用什么法?
待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展示出:
路程÷时间=速度
240 ÷ 3 =80(千米)
答:每小时行驶了80千米
要求学生读出两遍:路程÷时间=速度
展示变式题:一辆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行驶240千米用了多少小时?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纠错
学生汇报:每小时行80千米是(速度),行驶240千米是路程,用了多少小时是(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
240 ÷ 80 = 3(小时)
答:用了3小时
要求学生读出两遍:路程÷速度=时间
展示归纳小结: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练习巩固:发小卡片
一、填一填
1、大米每千克4元钱,妈妈买了20千克,花了80元钱。

单价是(),数量是(),总价是()
2、一支圆珠笔3元钱,小红买了4支,花了12元钱。

3元是(),4支是(),12元是()。

3、小林每分钟走60米,他15分钟走多少米?速度是(),时间是(),路程是()。

4、“每套校服110元,买了6套要用多少钱?”此题中,已知()
和()。

可列()法算式来解答,计算结果是()。

5、“学校买了4个同样的篮球,花了320元,每个篮球多少元?”此题中,已知()和(),要求(),可列()法算式来解答,计算结果是()
6、“王叔叔每分钟走66米,他20分钟走多少米?”此题中,已知()和(),要求(),可列()法算式来解答。

7、“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这辆汽车行420千米要用多长时间?”此题中,已知()和(),要求(),可列()法算式来解答。

二、下面说法对吗?对的在()里面画“√”
1、已知每个笔袋的价钱和买的个数,求总价,要用笔袋的单价乘以个数()
2、“小明家和学校相距700米,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0分钟,他每分钟走多少米?”这道题是求路程()
3、已知3小时走的路程,可以求速度。

()
三、解决问题
1、每套校服120元,买了35套校服需要多少元?
2、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是48千米/时,用5小时到达。

返回时用了4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教学后记:1、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展示容量大,可将
两种常见数量关系压缩成一节课来完成学习。

2、利用对比、迁移、变式等方式,加以引导,学生很容易得出两种常见数量之间的变换关系3、教学内容和练习难度适合本校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

不足之处:没有很好体现出学生的合作学习。

2016年10月1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