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ERP供应链课程设计报告
ERP原理与实践供应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目录1、课程设计的任务与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与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基本内容和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验收和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设计报告...........................................................................................错误!未定义书签。
3、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3.1ERP-U8供应链管理系统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建立供应链系统账套..........................................................................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设置基础档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学习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今后在企业实践中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奠定基础。
实验内容:基于实际案例,对供应链进行分析和优化,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
实验步骤:1.建立供应链模型:根据实际案例的参数,建立供应链的模型。
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顾客等环节,明确各个环节的角色和责任。
2.数据收集:收集供应链各环节的关键数据,包括供应商的供货周期、生产商的生产周期、分销商的库存量、顾客的需求量等。
3.信息流分析:利用供应链系统中积累的海量数据,对信息流进行分析,找出信息流中的瓶颈和问题,识别供应链中的风险和漏洞。
4.物流流程分析:对供应链中的物流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物流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评估各环节的运营效率与物流成本。
5.供应链优化: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一系列的优化方案,包括供应商的选取和培养、生产计划的优化、分销渠道的优化等,通过优化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6.供应链绩效评估:根据优化后的供应链运行情况,制定一套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供应链的绩效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际案例的供应链进行分析和优化,发现供应链中存在很多问题和瓶颈,包括供应商的交货延迟、生产商的产能不足、分销商的库存积压等。
通过优化方案的实施,供应链的效率明显提高,成本大幅降低。
1.供应商的选取和培养:通过与供应商积极沟通和协商,找出供应商交货延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供应商的培养和管理,促使供应商按时供货。
2.生产计划的优化: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生产计划,减少生产商的产能不足问题。
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加强生产调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3.分销渠道的优化:对分销商的库存积压问题进行分析,在分销商和顾客之间建立快速反馈机制,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实时反馈。
同时,优化分销渠道,改善产品的流通速度和顾客满意度。
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
包括资源消耗、环境影响、回收利用等多个方面,具体指标可根据行业和企业特点进行定制。
实践案例
如苹果公司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成功降低了碳排放和产品能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宝洁公司则 通过建立绿色采购标准和评估体系,推动了供应商的环保改进。这些案例为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提供 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运用物流成本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整体物流成本进行深入分析,找 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措施,降低供应链总成本。
07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 应用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提高供应链可见性
通过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实时跟踪和监控供应链的各个环 节,提高供应链的可见性,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掌握供应链 运营情况。
配送中心设备配置
根据配送中心的业务需求和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装卸搬运设备、 存储设备、分拣设备等,提高设备利用率。
运输与配送成本控制
运输成本控制
通过合理选择运输方式、优化运输网络、提高装载率等措施,降低 运输成本。
配送成本控制
通过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减少退货和破损等措施,降低 配送成本。
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
供应链类型与特点
要点一
供应链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供应链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推 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稳定型供应链和动态型供应 链、平衡型供应链和倾斜型供应链等。
要点二
供应链特点
供应链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等特点。复杂性体现 在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 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动态性体现在因企业 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节点企业需要动态 的更新;交叉性体现在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 ,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 结构。
《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团队名称:成员姓名:管理学院2017 年 X月 XX日目录一、生产物流实验分析报告 (1)1、小组介绍 (3)2、实验过程内容 (2)3、实验结果分析 (3)二、“啤酒游戏”实验分析报告 (3)1、小组介绍 (3)2、实验过程内容 (4)3、实验结果分析 (5)一、生产物流实验分析报告1、小组介绍小组名称:X X X小组组长姓名:XXX组员姓名:生产产品:花篮第1次实验分组:(按工位分布排序)工序1:底、心、撑工序2:边工序3:大小提手工序4:质检工序5:出库管理工序6:入库管理第2次实验分组:(按工位分布排序)工序1:心、底工序2:撑工序3:边工序4:提手工序5:质检及传送员工序6:出库管理工序7:入库管理2、实验过程内容2.1、第一次实验根据使用雪花片制作产品的不同工序的繁杂程度,我们做出了以上生产人员分配,并将剩余人员分配至“质检”、“出库管理”、“入库管理”等岗位。
首先,我们采取了播种式原材料出库方法,将三种产品原材料同时分拣,全部分拣完成之后再出库,再由生产线生产产品,通过质检后入库。
从观察原材料出库及生产线运作,我们发现了如下几个问题:1.播种式原材料出库使得材料出库前出库人员十分忙碌,耗费大量时间,且由于原材料未到位,生产线人员处于怠工状态,材料出库后又反之。
2. “底、心、撑”的生产人员的制作速度要大于插边的人员,使得半成品积压,但熟练之后可以做到不积压3.制作提手的复杂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计,此环节人员安排过少,导致大量半成品积压。
4.中途调整了原材料出库方式,改为按照产品需要出库,但领料单未改变,仓库未做好相应备注,导致几种原材料后期缺货。
实验1从下达领料单到原材料出库总用时19分钟,完工总用时1小时15分钟。
2.2第二次实验根据第一次试验发现的问题,我们对第二次的分组进行了调整。
为使生产线和仓库同时处于运作状态,在第2次实验的原材料出库我们采用了摘果式。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实验报告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学号:姓名:班级:实验时间:实验地点:指导老师:目录“啤酒游戏”实验 (3)“风险分担游戏”实验 (9)“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实验 (12)“啤酒游戏”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帮助学生认识供应链的基本结构和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2)帮助学生认识到时间滞延、资讯不足的现实约束条件对供应链系统运营的影响;(3)帮助学生理解“需求变异放大”效应的表现和根源;(4)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突破习惯思维方式, 以系统性的思考寻求最优经营决策的具体方法。
2.实验内容在确定每位同学扮演的角色之后, 分角色模拟供应链的订货过程20周以上, 按要求作记录, 并对订货结果进行分析。
3.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计算机, 安装Windows2000及以上系统和“啤酒游戏”实验软件。
4.实验原理通过观察供应链管理中典型的“牛鞭效应”现象, 认识到如何保证整条供应链的成本最小化是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研究问题。
即使一个企业内部资源优化整合后, 如果不注重供应链管理, 在市场环境中仍然无法立于不败之地。
5.实验步骤(1)收货: 将运输延迟的库存收到当前库存中;(2)发货: 按上期收到的订单发货, 按照订单量将库存中的货放入与下游间的运输2周延迟中。
发货后做缺货量记录和库存记录;(3)发订单: 下游向上游发订单, 作记录;(4)收订单:收下游的订单, 并作记录;(5)实验结果分析。
6.实验记录图1 最后一轮状态图图2 效益分析汇总图图3 零售商图4 批发商图5 分销商图6 制造商7.结果分析:表1图7 订单变化趋势由图7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零售商向批发商发出订单后, 批发商为了满足其需求向其上游的分销商订更多批量的啤酒;同样, 分销商根据批发商的订单又增加了向工厂的订单量。
这样订单一级一级的增加造成了牛鞭效应。
由原始数据可以看出, 由于初期批发商库存不多, 而又遇到零售商突然的大批量订货,从而导致缺货的发生, 而批发商又向分销商紧急大批量订货, 使得分销商在2-8周严重缺货;工厂也是如此, 在2-8周严重缺货。
《供应链管理》实验报告
2)在采购订单中对已经审核的采购订单进行订单生成,并确定保存;
3)在订单处理中选择要采购的物品,对其进行订单处理,填写供应商“浙江泰宏食品有限公司”,计划人“白虎”,以及备注,保存之后对其进行审核;
4)在订单发送中对已经审核的订单进行订单发送;
5)在采购到货中选择到货物品进行到货接单,填写接单人“朱雀”以及备注;
教师评价:
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
实验二: 需求管理单元实验
学号:
学号:
姓名:
班级: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1)了解供应链制造商需求管理理念。
2)熟悉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运算原理和具体操作。
3)掌握供应链制造商需求管理的决策模式。
4)熟练掌握供应链制造商需求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
教师评价:
实验成绩:
实验成绩:
5-8周:(制造商)主需求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运算--需求通知--(物流公司)需求通知--采购计划--采购订单--订单处理--订单发送--(供应商)订单接收--订单备货--备货处理--发货通知--(物流公司)采购到货--配送指令(第5-8周的全部做配送指令)--配送计划--物料齐套--配送运输--(制造商)生产收料--成品检验--成品报修--生产完成--成品入库--(物流公司)成品到货--配送指令(成品做入库指令)--入库指令--装卸验货--入库上架--入库完成--成品出库(根据下的订单让成品出库)--出库拣货--出库完成--成品理货--配送运输--配送完成--(零售商)到货签收。
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我校经管类专业开设了供应链管理课程,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目的1. 加深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
2. 培养学生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1. 供应链管理概述实训内容:讲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发展历程、重要性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
2. 供应链设计实训内容:介绍供应链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供应链设计的关键要素,如供应商选择、运输策略等。
3. 供应链运作管理实训内容:讲解供应链运作管理的核心环节,如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等,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
4. 供应链风险管理实训内容:分析供应链风险的产生原因、类型以及应对措施,提高学生对供应链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5. 供应链案例分析实训内容: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供应链管理软件实训实训内容:介绍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如SAP、Oracle等,让学生熟练掌握供应链管理软件的操作。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实训初期,教师对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关键环节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
2.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供应链管理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供应链管理软件实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各组分享实训心得,讨论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专业《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啤酒游戏:揭示“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班级:姓名:学号:组员:组长签字:年月日一、目的1、了解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以及什么是“牛鞭效应”。
2、通过模拟啤酒供应链上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不同节点企业的订货需求变化,认识供应链中需求异常放大现象(即“牛鞭效应”)的形成过程,充分理解什么是“牛鞭效应”,分析“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并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方法。
3、改变供应链中的相关因素,查看各个角色经营业绩的变化情况,制作出具有说服力的相关图表,提高学生数理分析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方法采用分组的形式,每四个人一组(设组长一名),每个人扮演供应链上的一个角色。
通过供应链上各个角色需求量、订货策略及相关因素的变化计算出各自的经营业绩,制作出具有说服力的相关图表,进而分析出“牛鞭效应”的产生原因,并找出减少“牛鞭效应”的方法。
三、辅助材料自制卡片24张(每张卡片需标有数字5、6、7、8、9、10中的一个,每个数字需有四张卡片)四、内容及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时间为10课时,其内容与时间安排如下表所示:(一)“牛鞭效应”的现象及概念惠普公司在一个主要零售商那里检查打印机销售情况时发现这个零售商的销售随着时间波动,而当他们检查这个零售商的订单时发现订单的波动幅度比其销售的波动幅度还要大。
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公司打印机生产部向物料供应部提供的订单的波动比前两者的波动都大。
这就是“牛鞭效应”的表现。
所谓“牛鞭效应”,就是指的在一条供应链上,为了保证下游结点的正常需求,各个节点都向上游结点订购多于实际需求量的产品,因而产生从最终用户到原材料供应商的各个节点的订单量逐级增大的现象,最终导致产品积压、源源浪费的结果。
(二)准备工作一、分组全班同学分组进行,每4个人一组,指定出小组长,并确定每个学生承担的角色(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记账员),另外记账员还要承担消费者的角色。
《供应链管理》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供应链管理》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xx3-2xx4学年第1学期)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能力目标:1)信息(需求预测、客户管理)解决能力;2)供应链中采购、库存解决能力;3)供应链中业务外包(配送)问题解决能力;4)供应链管理中的财务管理能力;5)供应链绩效评估能力;6)训练或培养学生基于供应链的基本思考操作技能。
知识目标:1)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思想;2)掌握采购的基本流程;3)掌握库存管理和风险分担;4)明确物流信息沟通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价值;5)熟悉不同配送战略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6)掌握具体知识是时间滞延、信息不充分对供应链产销系统的影响;7)掌握突破一定的习惯思维方式,以结构性或系统性的思考才能找到问题并有改善的可能。
其它目标:1)相互人际沟通能力;2)信息沟通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3)扩大思考的范围,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认识到自己若想成功,必须其他人能成功;4)突破一定的习惯思维方式,以结构性或系统性的思考才能找到问题并有改善的可能;5)避免组织学习的障碍;6)严谨周密的思维能力;7)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8)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9)异常事件的处理能力;xx)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
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三、教学材料教材:宋文官《供应链管理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xx0.xx张清《供应链管理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2xx2.6四、教学组织内容与形式第一节课设计梗概第一步:说明课程安排,介绍课程性质、授课目标和考核要求等;xx分钟第二步:讲授新课:供应链管理基础60分钟从生活实例让学生发现在生活中供应链从而认识到供应链管理模式选择,供应链管理的方法;①认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xx分钟②供应链管理的模式选择和方法25分钟游戏参与:双赢的游戏③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性xx分钟讨论分析:请客人吃饭的原料供应事例第三步:小结5分钟五、考核方案考核形式及相关内容:1、平时成绩(50%)平时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课堂到课、讨论发言情况;5%2、个人书面作业;个人作业;5%3、小组项目作业。
供应链管理的课程设计
供应链管理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掌握供应链设计、计划、执行和优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具备制定供应链战略、构建供应链体系、协调供应链各方关系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树立正确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定义、特点、目标和基本原则。
2.供应链设计的策略和方法:讲解供应链网络设计、设施布局优化、库存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供应链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阐述供应链需求预测、生产计划、物流计划等方面的内容。
4.供应链执行的监控和优化:分析供应链中的风险、成本、质量等问题,介绍供应链改进和优化的方法。
5.供应链管理的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教师讲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供应链管理案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一定的实验课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应链管理》(推荐教材,具体版本可根据实际选用)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供应链管理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和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教学视频等,辅助讲解和展示供应链管理的知识和案例。
新编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
新编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和工具,了解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和趋势,掌握供应链成本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协同管理等关键技术,并能在实际业务场景中有效应用。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课程论文和项目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内容1. 供应链管理基础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发展历程、目标,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特征和要素。
重点讲解供应链战略、供应链规划、供应链执行、供应链协同和供应链监控等方面的内容。
2. 供应链成本管理探讨供应链分析和成本构成,分析各环节成本、识别成本驱动因素,了解如何评估供应商成本、减少货运成本、优化库存成本等。
同时,介绍如何实施成本与价值分析、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全面成本管理等技术,提高企业的供应链成本效益。
3.供应链风险管理介绍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概念、范围、类型、评估等,并探讨如何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框架、评估供应链风险、处理供应链风险和提高供应链风险抵御能力等问题,旨在增加供应链的韧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4.供应链协同管理如何建立和维护有效的供应链伙伴关系,实现供应链各方协作效果最大化,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从协同需求、协同机制、协同组织和协同信息系统等四个方面展开说明,包括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实施协商与谈判、完善供应链信息平台等内容。
5. 团队合作以跨学科、多专业、多人参与的形式,分析解决实际业务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协商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具体项目案例包括:供应商调查、供应商评估和供应商选择等。
6.课程论文根据所学习的相关知识和课程设计要求,撰写一篇有关供应链管理的论文。
通过活动训练,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7.项目实践本章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结合实际的供应链管理案例,进行课程实践。
通过团队协作,确定课题、收集数据、制定方案、实施和总结项目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实战经验。
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总结报告一、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的背景和意义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Customer)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Competition)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Change),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3C"是用户需求多样性与市场变化不确定性的根源,同时也是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外在压力。
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为了提高竞争力,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方法。
多少年来,企业出于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业一直采取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管理模式,即某核心企业与其它企业是一种所有权关系。
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拥有一个牧羊场,出产的羊毛用于生产本公司的汽车坐垫;美国某报业大王拥有一片森林,专为生产新闻用纸提供木材。
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企业更是如此,"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在各级企业领导者头脑中占据主要位置,许多制造业企业拥有从毛坯铸造、零件加工、装配、包装、运输、销售等一整套设备、设施、人员及组织机构。
推行"纵向一体化"的目的,是为加强核心企业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
在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条件下,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是有效的,但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纵向一体化"战略已逐渐显示出其无法快速敏捷地响应市场机会的薄弱之处。
显然,采用"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要想对其他配套企业拥有管理权,要么自己投资,要么出资控股,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要承受过重的投资负担和过长的建设周期带来的风险,而且由于核心企业什么都想管住,不得不从事自己并不擅长的业务活动,使得许多管理人员往往将宝贵的精力、时间和资源花在辅助性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上,而无暇顾及关键性业务的管理工作。
供应链管理第四版课程设计 (2)
供应链管理第四版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供应链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
供应链管理已经变得重要起来,许多企业和组织都需要有专业的供应链管理人才。
因此,供应链管理成为了需要学习的课程。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建立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学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技能,如物流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等;•能够分析和解决供应链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课程大纲第一章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与优势;•供应链管理的组成和关键要素。
第二章供应链战略规划•供应链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关系;•供应链战略的制定过程;•供应链绩效评估与改进。
第三章物流管理•物流管理的概念与原理;•物流管理的组成要素;•物流管理的实际应用和分析。
第四章库存管理•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库存管理的技术手段;•库存管理的优化方法。
第五章采购管理•采购管理的概念和流程;•采购管理的管理方法;•采购管理的技术手段。
第六章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原则;•供应商关系的分类和管理方法;•供应商关系的优化方法。
第七章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局限性和解决方法。
课程设计要求•学员在学习完每一章节的课程内容后,需要编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综合评述,包括对该章节内容的理解、思考和思考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等,可以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的见解和观点。
•学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选择一家企业或组织,针对该企业或组织的供应链,进行规划和设计,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和解决,最终形成一份供应链改进报告,论述改进方案和实施计划。
•学员需要结合团队作业,在拟定供应链改进方案和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在团队中完成报告撰写和讲解等任务。
供应链管理导论课程设计
供应链管理导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供应链管理导论,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供应链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供应链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掌握供应链设计、供应链运作和供应链改进的基本方法;3.了解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和重要性;4.熟悉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
5.能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分析企业供应链问题;6.能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方法设计、运作和改进企业的供应链;7.能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解决实际供应链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2.培养对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兴趣和热情;3.形成积极的供应链管理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的组成部分、供应链的类型等;2.供应链设计:供应链设计的原则、供应链设计的步骤、供应链设计的方法等;3.供应链运作:供应链运作的原则、供应链运作的步骤、供应链运作的方法等;4.供应链改进:供应链改进的原则、供应链改进的步骤、供应链改进的方法等;5.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等;6.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最新发展:供应链管理的新理念、供应链管理的新方法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和作用;3.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应链管理导论教材,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提供一些供应链管理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3.多媒体资料:提供一些供应链管理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实际应用;4.实验设备:提供一些供应链管理的实验设备,让学生通过实验更好地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供应链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2)
供应链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简介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旨在管理公司与其供应商之间的活动。
物流是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了物品和信息的流动。
这个课程设计旨在提供有助于理解供应链和物流概念的材料。
课程目标•学生将学到供应链和物流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学生将能够理解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学生将学会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以解决供应链和物流中的问题。
•学生将了解供应链和物流在不同文化和环境中的适用性。
•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软件和信息技术来管理供应链和物流。
课程大纲第1周:供应链和物流概念•供应链和物流的定义和历史概述。
•供应链和物流的目标和重要性。
第2周:供应链和物流的组成部分•供应商管理和采购管理。
•生产和运输管理。
•库存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
第3周:供应链和物流中的关键问题•运输的人员和资产安全。
•质量和依从性问题。
•成本和效率问题。
第4周:供应链和物流中的技术和工具•物流信息系统。
•RFID技术。
•GPS技术。
第5周:供应链和物流的文化适用性•不同文化对供应链和物流的影响。
•在全球市场中供应链和物流的挑战。
第6周:供应链和物流的案例分析•讨论供应链和物流的案例。
•学生分享自己的供应链和物流经验。
课程评估•课程论文(占成绩的60%):学生需要撰写一篇关于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论文,并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技术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课堂参与度(占成绩的20%):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讨论和课堂活动以展示其学习成果。
•课程作业(占成绩的20%):学生需要完成课堂作业和小组任务,以进一步巩固所学材料。
总结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供应链和物流管理,以及如何应用现代工具和技术来解决各种挑战。
学生将从中获得广泛和丰富的知识,并在现实世界中建立可持续的供应链和物流方案。
廊坊供应链课程设计
廊坊供应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供应链的基本概念,掌握供应链的组成和运作流程。
2. 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如供应商选择、库存控制、物流配送等。
3. 帮助学生了解廊坊地区供应链的特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供应链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2. 提升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沟通、协调和领导能力,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和组织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ERP、SCM等,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供应链中的环保、节能等方面,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廊坊地区高中年级的供应链管理示范课,结合当地经济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实践经验不足,需要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教学来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要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3. 教学评估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 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供应链与物流、采购、生产等环节的关系2.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原则和策略-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供应商选择、库存控制、物流配送等3. 廊坊地区供应链特点及案例分析- 廊坊地区供应链发展现状及趋势- 典型企业供应链管理案例剖析4.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ERP、SCM等系统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协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5. 供应链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优化的方法与策略- 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实践措施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供应链概述第二周:供应链管理第三周:廊坊地区供应链特点及案例分析第四周: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第五周:供应链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进度:1. 第一周:完成供应链概述的学习,理解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
《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题目: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供应链管理物流运作方案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目录一.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4)1.1 供应链采购物流上存在的问题 (4)1.1.1采购人员不够专业 (4)1.1.2采购流程管理不完善 (4)1.1.3供应商选择不善 (5)1.2生产制造管理的失控 (5)1.2.1事前缺乏控制 (5)1.2.2事后缺乏检测 (5)1.3 供应链突发事件管理不完善 (6)二、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供应链管理物流运作方案 (6)2.1供应链采购管理优化 (6)2.1.1建立独立的采购部门 (6)2.1.2建立采购部门的规章制度 (7)2.1.3明确采购管理的原则 (7)2.2 供应商管理优化 (9)2.2.1选择供应商的方法 (9)2.2.2 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评价原则 (10)2.2.3建立供应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2)2.2.5建立和发展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 (15)2.2.6加强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 (16)2.2.7层次分析法模型 (16)2.3企业制造与供应链管理 (18)2.3.1 事前控制 (18)2.3.2事中监督 (19)2.3.3事后检测 (20)2.4加强供应链突发事件的管理 (21)2.4.1供应链风险管理 (22)2.4.2供应链危机管理 (23)2.4.3供应链应急管理 (24)三.总结 (25)参考文献: (26)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供应链管理物流运作方案摘要: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发生这次假药事件,暴露了该厂在供应链诸多环节中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分析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的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发现中间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的优化该厂的供应链,提出一套供应链管理采购物流运作方案,以期对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今后的供应链运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供应链;运作方案。
一.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供应链存在的问题1.1 供应链采购物流上存在的问题1.1.1采购人员不够专业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假药事件源于采购的失误,勿把工业“二甘醇”当成药用级的丙二醇采购到厂里。
《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供应链管理》
课
程
设
计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团队名称
成员姓名
管理学院
20 年月日
I
目录
一、生产物流实验分析报告 (1)
1、小组介绍 (1)
2、实验过程内容 (1)
3、实验结果分析 (1)
注:自动生成目录(页码从正文开始编制为1,需插入分隔符“下一页”)
II
一、生产物流实验分析报告
1、小组介绍
(包括小组成员姓名、各成员承担角色、任务,尤其是自己所承担的角色任务介绍、生产布局等,可附示意图或照片等)
2、实验过程内容
(主要介绍小组在实践前生产方案的讨论设计过程,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流程、生产运作、遇到的问题等。
可以分小标题2.1、2.2……等)
3、实验结果分析
(本组运营状况、结果的介绍、与其他组的对比、个人承担角色的实践体会收获等。
与2类似,根据自己的内容可分小标题)
备注:“啤酒游戏实验分析报告”参照“一、生产物流实验分析报告”书写完成
1。
广东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
广东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广东地区的供应链结构、特点及关键环节。
3. 学生能够描述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如ERP、WMS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广东地区企业供应链的优势和不足。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优化一个简单的供应链管理方案。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供应链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兴趣,激发其探索供应链优化与创新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认识到团队协作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关注广东地区经济发展,了解供应链管理对地方产业的影响,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广东地区高中年级的供应链管理示范课,结合当地产业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对供应链管理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信息技术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的定义、类型与结构-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目标2. 广东地区供应链特点及关键环节- 广东地区供应链产业结构分析- 广东地区供应链关键环节识别与优化3. 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企业资源计划(ERP)简介- 仓库管理系统(WMS)简介- 供应链管理中的大数据分析4. 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 广东地区企业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 案例分析:供应链优化与协同5. 供应链管理方案设计与优化- 小组合作设计供应链管理方案- 方案优化:成本控制、效率提升6. 供应链管理实践操作- 供应链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 信息技术工具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供应链案例课程设计
供应链案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包括供应链的定义、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识别并分析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和流程。
3. 学生能够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并将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估供应链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供应链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供应链案例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创新性的改进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对商业领域的探索欲望。
2. 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培养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态度。
3. 培养学生具备合作意识,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供应链管理案例课程,结合实际案例,以提高学生的供应链管理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供应链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 供应链概述:介绍供应链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商业运作中的重要性。
参考教材相关章节,梳理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2. 供应链管理策略:分析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探讨不同的供应链策略,如敏捷供应链、绿色供应链等。
结合教材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策略在实际运作中的应用。
3. 供应链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供应链案例,如沃尔玛、京东等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剖析,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成功因素。
4. 供应链问题与解决方案:针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团队名称:成员姓名:管理学院2017 年 X月 XX日目录一、生产物流实验分析报告 (1)1、小组介绍 (3)2、实验过程内容 (2)3、实验结果分析 (3)二、“啤酒游戏”实验分析报告 (3)1、小组介绍 (3)2、实验过程内容 (4)3、实验结果分析 (5)一、生产物流实验分析报告1、小组介绍小组名称:X X X小组组长姓名:XXX组员姓名:生产产品:花篮第1次实验分组:(按工位分布排序)工序1:底、心、撑工序2:边工序3:大小提手工序4:质检工序5:出库管理工序6:入库管理第2次实验分组:(按工位分布排序)工序1:心、底工序2:撑工序3:边工序4:提手工序5:质检及传送员工序6:出库管理工序7:入库管理2、实验过程内容2.1、第一次实验根据使用雪花片制作产品的不同工序的繁杂程度,我们做出了以上生产人员分配,并将剩余人员分配至“质检”、“出库管理”、“入库管理”等岗位。
首先,我们采取了播种式原材料出库方法,将三种产品原材料同时分拣,全部分拣完成之后再出库,再由生产线生产产品,通过质检后入库。
从观察原材料出库及生产线运作,我们发现了如下几个问题:1.播种式原材料出库使得材料出库前出库人员十分忙碌,耗费大量时间,且由于原材料未到位,生产线人员处于怠工状态,材料出库后又反之。
2. “底、心、撑”的生产人员的制作速度要大于插边的人员,使得半成品积压,但熟练之后可以做到不积压3.制作提手的复杂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计,此环节人员安排过少,导致大量半成品积压。
4.中途调整了原材料出库方式,改为按照产品需要出库,但领料单未改变,仓库未做好相应备注,导致几种原材料后期缺货。
实验1从下达领料单到原材料出库总用时19分钟,完工总用时1小时15分钟。
2.2第二次实验根据第一次试验发现的问题,我们对第二次的分组进行了调整。
为使生产线和仓库同时处于运作状态,在第2次实验的原材料出库我们采用了摘果式。
首先我们按照一个产品所需原材料进行出库,但出库速度远低于生产速度,导致生产线效率下降。
因此我们暂停调整,在非入库时间,入库管理员帮助出库管理员出库,且由原来按照一个产品所需出库调整为按照5个产品所需材料出库。
问题:1.原材料出库数量错误,粉色原材料短缺,绿色原材料多余。
2.质检员及入库员没有控制好数量,第一个产品制造数量超出订单量。
第2次实验总用时33分钟。
3、实验结果分析第一次实验从下达领料单到原材料出库总用时19分钟,完工总用时1小时15分钟。
第2次实验总用时33分钟。
第一次实验时经验不足,思考过于理想化,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完成时间过长;第二次实验,我们吸取了第一次的经验教训,更改了人员分配和原材料出库方式,使得完成时间缩短,但仍旧存在问题。
根据两次实验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做大的不足还是出现在领料单上,我们没有整体的安排好原材料出库的方式方法,导致整体时间加长及材料短缺或冗余。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改进优化,生产线的流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速度加快,各个环节之间配合默契,最终较好地完成了此次实验。
我在此次实验中担任“底、心、(撑)”的生产人员,工作较繁杂,但相较于其他工作还算简单,出现问题较少。
此次实验让我们熟悉了各个生产环节,并进行了具体操作,使得学到的知识不再局限于理论水平,收获很大。
二、“啤酒游戏”实验分析报告1、小组介绍小组名称:X X X小组组长姓名:XXX组员姓名:生产商生产布局:1、身前摆放四个盒子,从左到右分别贴上“当前库存”、“生产阶段”、“当前计划生产量”、“新生产的啤酒”的标签2、供应链初始状态(第0周):在“当前计划生产量”、“生产阶段”两个盒子中分别放入四个产品,“当前库存”中放入十二个产品,剩余产品放入“新生产的啤酒”盒子中,表示供货量。
3、生产商给分销商的供货期为四周(订单响应时间为两周,送货时间为两周)。
产品制造周期为两周。
2、实验过程内容2.1方案设计1、啤酒游戏的供应链只涉及一种商品:啤酒;2、共有五个供应链节点:最终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生产商;3、决策问题:各决策主体基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来确定自身每周的订购量;4、供应链为直线型供应链,商品与订单仅仅在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传递,不能跨节点;5、原材料供应无限制,生产商生产能力无限制,各节点的库存量无限制;6、时间单位:周,每周发一次订单;7、订货、发货与收货均在期初进行,本期收到的货能够用于本期销售;8、供货期(提前期):零售商→消费者:0周批发商→零售商:4周(订单响应周期2周,送货时间2周)分销商→批发商:4周(同上)生产商→分销商:4周(同上)生产商制造周期:2周9、除了下游节点向相邻上游节点传递订单信息之外,供应链节点之间信息隔绝。
2.2生产商流程运作第一周:入库:把“生产阶段”中的全部产品移至“当前库存”中;收订单:取出分销商“订单延迟”中的订单,基于订单量,预测、给出当期生产量,并记录;发货:把“当前库存”中的产品按订单量移至分销商“运输延迟“中,若缺货,则将现有货物发出,记录本期缺货量,并在库存允许时补发;下计划:把“当前计划生产量”中的全部产品移至“生产阶段”中,并从备用产品中取出当期计划生产量的产品数,放入“当期计划生产量”;第二周:等老师发出第二周操作指令后,按上述步骤,继续操作流程。
结束之后,描绘“库存—缺货”折线图、“预测需求量(订单)”折线图。
2.3出现问题1、未明确生产商所需盒子,多余放置了“当期运量”、“运输延迟”等盒子2、记录数据时,多余设置了“运输延迟”、“当期运量”列,导致数据记录繁杂,出现错误3、忽略了订单延迟和运输延迟,直接跟据订单生产产品,导致经常缺货4、零售商从“运输延迟”中取得商品时未延迟两周,导致前几次实验数据失效3、实验结果分析3.1图表生产商批发商从以上图表可看出从消费者到制造商这一过程中需求的变异程度不断放大,牛鞭效应明显。
3.2思考(1)什么是牛鞭效应?它是怎么产生的?“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一个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产生原因:在实验中除了下游节点向相邻上游节点传递订单信息之外,供应链节点之间信息隔绝,使得需求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信息透明度不够,这是产生牛鞭效应的最主要原因。
同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产生牛鞭效应是因为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从最终客户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候,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使得信息扭曲而逐渐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
但是经济生活中导致牛鞭效应的原因不仅于此,它更加多元化(需求预测修正、价格波动、订货批量、环境变异、短缺博弈、库存失衡、缺少协作、提前期)。
(2)游戏过程中你是怎样进行需求预测的?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吗?你认为预测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牛鞭效应吗?首先由于原始库存是已知的,因此刚开始我们根据库存和订单进行需求预测,根据需求发货,及时计划生产,补充库存。
后来我们在第一次保持库存的策略基础上进行改进,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消费区间(1-10)和订单的变化进行需求预测,并实行降低库存策略,当库存降到一定数量后再采取少批量生产策略,将库存维持在一个自认为合适的库存水平,若接近本期期末,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最后四周里,不计划再生产,而只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保持低库存水平。
根据几次实验情况比较,我认为预测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牛鞭效应。
(3)造成订单剧烈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或者缓解这种现象?原因:1、市场信息没有有效地传递与共享,由于各节点间信息是隔绝的,所以不能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量。
2、出现库存缺货现象,在游戏中我们发现,当库存量急剧下降甚至出现缺货时,会不断加大订货量,以弥补存货和供应量,这将造成每一节点的订单都剧烈波动。
3、消费市场中的需求不确定,在消费市场中,往往会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如价格折扣、数量折扣,或者由于经济环境突变造成人们的预期不确定,致使零售商在市场需求变动期采购订货量大于实际需求量,从而引起订单剧烈波动。
措施:1、减少不确定性。
加强供应链协调,实现信息集成共享,使各结点企业都能依据当期实际需求进行生产或订货。
2、减小变动性。
在面对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时,应准确把握好每一期的订单量。
作为生产商,应该提高需求预测水平,规划好生产量,以免在订单急剧上升时出现缺货现象。
(4)造成库存(缺货)剧烈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或者缓解这种现象?原因:1、需求订单突然急剧上升,由于经销商的订单急剧变化,导致生产商不能及时供应其所需量,从而面临严重的缺货现象。
2、订单时间的限制,由于订单响应期2周,运输延迟2周,导致不能及时收到当前订单,不能及时供货,所以造成了库存缺货剧烈波动。
3、在经销商需求量减少时,生产商没有充分考虑订单急剧的情况,所以计划生产量仍较高。
措施:1、缩短订单延迟时间,由于存在订货发货时间延迟,不能马上得到应有需求量,若缩短订单延迟时间,也将缩短缺货时间,或是能够及时向零售商供货。
2、改变逐级订货方式,由于商品订单仅仅在相邻两个节点之间传递,不能跨节点,给库存带来了更多的压力,为减少此类现象,应形成一个网状的供应链,弥补直线式的缺陷,形成多渠道获取方式,在批发商库存不足时,零售商也可直接向分销商获取货源,从而缓解库存缺货剧烈波动现象。
3、提高预测的精确度,这需要考虑历史资料、定价、季节、促销和销售额等因素,和供应链各节点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获得这些数据,采取上下游间分享预测数据并使用相似的预测方法进行协作预测,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3.3实践体会在游戏中,由于除了下游节点向相邻上游节点传递订单信息之外,供应链节点之间信息隔绝,造成信息不对称。
扮演生产商的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只有从经销商手中延迟了两周的订单,并以此作为参照预测需求水平,计划生产。
由于预先了解了在实验中会产生缺货、积货现象(实际是牛鞭效应)。
因此,就生产商而言,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需要根据消费者的实际消费区间(1-10)和订单的变化进行需求预测。
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尤其是在游戏中期市场需求突然开始增加的时候,生产商会选择多生产以备库存,尽量避免出现缺货。
后期则实行降低库存策略,当库存降到一定数量后再采取少批量生产策略,将库存维持在一个自认为合适的库存水平。
在游戏结束后,与其他节点交流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各环节相互隔离,导致各节点只能从自身利益出发,保证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因此会出现订单数量骤升或骤减的现象,这样剧烈的动荡,势必使整个系统处于不良的运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