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提纲(自制).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石家庄中药厂
以岭药业
神威药业
2.制药过程
上游过程
下游过程
原料药生产
以制药工艺学为理论基础,制定 合理的化学合成或生化合成工艺 路线和确定出适当的反应条件, 设计或选用适当的反应器,获得 含药物成分的产物
以传质分离工程为理 论基础,采用适当的 分离技术,将药物成 分进行分离纯化
制剂生产
我们的学习重点?
COOH NO2
C2H5OH/H2SO4
NH2
NH2
(1)酯化反应操作
在干燥的100mL圆底瓶中加入对硝基苯甲酸6克,无水乙 醇24mL,逐渐加入浓硫酸2mL,振摇混合均匀,装上附有 氯化钙干燥管的球型冷凝器,在油浴上加热回流90分钟。 稍冷,在搅拌下,将反应液倾入到100mL水中,抽滤,滤 渣移至乳钵中,细研后,再加5%碳酸钠溶液10mL,研磨5 分钟,测pH值(检查反应物是否呈碱性),抽滤,用稀乙 醇洗涤,干燥,计算收率。
药学等原理与方法, 如酶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基因工程 技术等。 目的产物: 预防、诊断、治疗制品,包括抗生素、氨基酸和植物 次生代谢产物。如纯化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脑垂体激素、尿激酶、溶菌酶、天冬酰胺酶等
生物药物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造血功能障碍(造血药物)
EPO(促红细胞生成素) TPO(血小板生长因子)
2.苯佐卡因的制备工艺过程
本品作局部麻药,用于创面、溃疡面及痔疮的镇 痛。苯佐卡因在国内的合成路线有两条:一是以 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还原制得;二是 对硝基苯甲酸先还原再酯化制得。本实验采用路 线一。
COOH
C2H5OH/H
COOC2H5
Fe粉/NH4Cl
COOC2H5
NO2
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药物提取与纯化技术
优点:操作简单, 成本低,适用于 热稳定性好的药
物。
缺点:需要较高 的温度,可能会 破坏药物的结构
和活性。
应用:常用于提 取挥发性药物, 如薄荷油、樟脑
等。
原理: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来提取药物 优点:高效、环保、无溶剂残留 应用: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药物的提取 注意事项: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和压力,以防止超临界流体的相变和分解
制定质量标准的依据:药品生产质 量管理规范(GMP)、药品注册管 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质量标准的实施:通过生产过程中 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药品的质量 符合标准要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质量标准的内容:包括药品的纯度、 杂质含量、稳定性等指标
质量标准的修订:根据药品生产和 监管的实际情况,对质量标准进行 修订和完善
原料质量控制: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生产过程控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 产品质量检验:对提取和纯化后的药物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标准 环境质量控制: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提取方法:水煎煮法、醇提法、水 醇法等
实例:黄连提取与纯化、人参提取 与纯化、当归提取与纯化等
,
汇报人:
定义:从药物原料 中分离出有效成分
的过程
提取方法:溶剂提 取、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目的:提高药物的 纯度和疗效,减少
副作用
提取设备:提取罐、 离心机、过滤器等
药物纯化的目的:确保药物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不良反 应,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保质 期。
药物纯化的定义:通过物理、 化学或生物方法将药物中的杂 质去除,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质 量。
原理:利用溶剂对药物成 分的溶解能力进行提取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药物分离纯化技术。
这玩意儿啊,就好比是在一堆乱糟糟的杂物里找出宝贝一样重要!你想想看,药物就像是一个大杂烩,里面有各种各样我们需要的有效成分,但也有好多杂质混在里面呢。
这时候,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就闪亮登场啦!它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能把那些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给变出来,把杂质统统赶跑。
比如说,有些药物成分就像调皮的小孩子,藏在角落里不愿意出来,这可咋办呢?那咱就得想办法把它们哄出来呀!用各种巧妙的方法,让它们乖乖地现身。
这过程可不简单,得有耐心,还得有技术。
有时候,就像是在大海捞针一样困难。
但咱可不能退缩,得鼓起勇气往前冲!咱得仔细研究,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把那一点点珍贵的成分给分离出来。
再打个比方,这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就像给药物做一次超级精细的“美容”。
把那些不好看的、多余的东西去掉,只留下最精华、最有用的部分。
让药物变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呀!你说,要是没有这技术,那我们吃的药里面不就有好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啦?那可不行,咱得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呀!所以说,这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真的是太重要啦!而且哦,这技术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也在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呢!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让这个技术变得越来越厉害,能分离出更纯、更好的药物成分。
你想想,以后我们吃的药效果越来越好,副作用越来越小,那得多棒啊!这可都得感谢药物分离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呀!总之,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就是药物领域里的大功臣,没有它可不行!咱可得好好重视它,让它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这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生命和健康的大事儿啊!所以啊,大家都要了解了解这个神奇的技术,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呢!。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是制药工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用于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目标药物,并进一步提纯得到纯净的药物物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
1. 萃取:利用溶剂选择性地从混合物中提取目标药物。
常用的溶剂有水、有机溶剂和液体萃取剂等。
2. 结晶:通过控制温度和溶剂浓度,使目标药物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结晶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药物晶体。
3. 洗脱层析:利用不同物质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将混合物中的成分逐个洗脱分离。
常用的洗脱层析方法有凝胶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和层析等。
4. 薄层层析:将混合物在薄层介质上进行分离,通过不同成分的迁移率差异实现分离。
常用的薄层介质有硅胶和氧化铝等。
5. 气相色谱:将混合物通过气相色谱柱,根据成分在固定相和移动相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
气相色谱常用于分析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纯度。
6. 液相色谱:根据成分在固定相和移动相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
常用的液相色谱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反相液相色谱和离子对色谱等。
7. 脱色:通过活性炭吸附、凝胶吸附或化学反应等方法去除药物中的颜色杂质。
这些技术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结合使用,根据药物的特性和分离纯化目标进行选择。
通过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药物物质,提高药物质量和疗效,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术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 术
•制备色谱技术
加压液相柱色谱技术 (1)快速色谱法:约0.2MPa; (2)低压液相色谱法:<0.5MPa; (3)中压液相色谱法:0.5~2MPa; (4)高压液相色谱法:>2MPa;
PPT文档演模板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 术
•(2) 健合硅胶
•制备色谱技术
PPT文档演模板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 术
•制备色谱技术
•(3) 氧化铝
•碱性氧化铝:其水提取液为pH9-10,常用于碳氢化 合物的分离,从碳氢化合物中除去含氧化合物。 •中性氧化铝:5%乙酸处理,水提取液为pH7.5,适 用于醛、酮、醌、某些苷以及酸碱溶液中不稳定成 分如酯、内酯等化合物的分离。 •酸性氧化铝:2MHCl溶液处理,水提取液pH为44.5,适合于天然及合成酸性色素以及某些醛、酸的 分离。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 术
•制备色谱技术
•(6) 大孔吸附树脂:苯乙烯和丙烯酸酯
骨架结构决定树脂的极性:
非极性、弱极性----苯乙烯或二乙烯基苯
聚合而成;
中等极性----甲基丙烯酸酯;
极性、强极性----含氧硫基、酰胺基、氮
氧等基团;
吸附和分子筛分离相结合:网状结构,大
比表面积
PPT文档演模板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 术
•制备色谱技术
(8) 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和阴离子交换
价态高,交换能力强; 价态相同,原子序数大能力强; 两性物质的交换取决于物化性质和特定条件下 的离子状态;
PPT文档演模板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 术
中药提取分离和纯化
分最常用的溶剂。
(3)亲脂性有机溶剂
包括石油醚、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等。这是一类与水不能任意混溶的有机溶剂,对非极性成分
溶解的选择性较强。天然药物中的挥发油、油脂、叶绿素、树脂、游离生物碱及一些苷元均可被这类溶剂提
出。
这类溶剂沸点低、浓缩回收方便,但易燃、有毒、价高,对设备要求高,穿透药材组织的能力较差,故应 用这类提取溶剂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药提取分离和纯化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第二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第三节 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简介
第一节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提取前的准备工作:基源、产地、药用部位、采集时间与方法的考察及文献调研;
提取前的预处理:粉碎、脱脂、酶的灭活;
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汽蒸馏法及升华
氯仿:乙醇(2:1) 乙酸乙酯 正丁醇
极性很大的苷、糖类、氨基酸、某些生物碱盐 蛋白质、黏液质、果胶、糖类、无机盐类
丙酮、乙醇、甲醇 水
(二)两相溶剂萃取法
1.简单萃取法 两相溶剂萃取法是分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常用方法。少量样品的萃取用分液漏斗操
作;
萃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分配系数(K)可以下式表示:
增溶与助溶
由于在中药的提取液中,存在着复杂的混合物,各成分的相互影响,有时会产生增溶现象,增大了欲
提取成分的溶解度。但有时又可能相互生成难溶性化合物,改变了欲提取成分的溶解性能而提取不出。
增溶助溶现象举例
(1)已知含生物碱的中药与甘草配伍,生物碱与甘草酸产生沉淀,生物碱可能提取不出来。 (2)黄连等中的小檗碱与黄芩苷产生沉淀,生物碱与银花中的绿原酸发生沉淀,大黄鞣质与栀子、茵陈之间也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术
适用范围广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 混合物,包括有机物、无机物、生物 大分子等。
可重复性高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重复 性,能够保证分离结果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缺点
01
02
03
成本较高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需要使 用专门的仪器和耗材,成 本较高。
需要专业操作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需要专 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操作难度较大。
适用范围广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适用于各种 类型的药物,包括小分子化合 物、大分子蛋白质、多糖等。
操作简便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操作相对 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规模
化生产。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未来展望
新型材料的研发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未来将会有更多新型的色谱填 料和介质被研发出来,进一步提高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效 果和效率。
可能造成样品损失
在制备色谱分离过程中, 可能会造成目标成分的损 失或降解,影响产物的纯 度和产量。
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1 2
新型固定相的开发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新型固定相的研发和 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制备色谱分离技术的效率和纯 度。
连续色谱分离技术
连续色谱分离技术能够实现连续进样和分离,提 高分离效率,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化和自动化
未来制备色谱分离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实现 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和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制备色谱分离技术将更加 注重绿色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消耗。
联合应用
未来制备色谱分离技术将与其他分离技术联合应用,形成 多级分离流程,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纯度和收率。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标准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301584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授课系(部):药品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分学时:72一、课程定位与作用1.课程的定位:本课程是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中的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必修。
分离与纯化技术是实现生物工程产业化的关键问题。
本课程结合生化制药技术的行业特点,对当前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领域的大分子物质提取、分离及纯化技术、沉淀技术、浓缩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各种色谱技术、各种电泳技术等做了较全面、较详细的阐述,并通过案例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而实际的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实际技术问题和因地制宜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使之更加容易胜任生物技术产业中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生产工艺过程技术管理和高技术生产岗位的实际技术工作。
2.课程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分离与纯化技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分离与纯化的基础技术和设备;使学生具备从事药物生物分离纯化技术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一定基础;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教学重点和中心环节,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二、课程目标通过《药物分离纯化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分离纯化基本知识,为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的主要原理和方法;2.掌握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一般过程,熟悉一些主要技术的方案设计与实际操作。
2、能力目标1.能够使学生依据产品要求,查询分离工艺,对产品的理化性质进行描述及分析;2.能够绘制产品提取工艺流程示意图;3.能够熟悉产品分离常用仪器的使用、维护及安全知识;4.熟练掌握常用分离纯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素质目标1.具有较好的吸收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2.具有较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查找资料、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计划、实施和监控工作任务的能力。
中药提取分离技术【范本模板】
中药提取分离纯化中草药提取液或提取物仍然是混合物,需进一步除去杂质,分离并进行精制。
具体的方法随各中草药的性质不同而异,以后将通过实例加以叙述,此处只作一般原则性的讨论.一、溶剂分离法:一般是将上述总提取物,选用三、四种不同极性的溶剂,由低极性到高极性分步进行提取分离。
水浸膏或乙醇浸膏常常为胶伏物,难以均匀分散在低极性溶剂中,故不能提取完全,可拌人适量惰性填充剂,如硅藻土或纤维粉等,然后低温或自然干燥,粉碎后,再以选用溶剂依次提取,使总提取物中各组成成分,依其在不同极性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得到分离。
例如粉防己乙醇浸膏,碱化后可利用乙醚溶出脂溶性生物碱,再以冷苯处理溶出粉防己碱,与其结构类似的防己诺林碱比前者少一甲基而有一酚羟基,不溶于冷苯而得以分离.利用中草药化学成分,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行分离纯化,是最常用的方法。
广而言之,自中草药提取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溶剂,析出其中某种或某些成分,或析出其杂质,也是一种溶剂分离的方法。
中草药的水提液中常含有树胶、粘液质、蛋白质、糊化淀粉等,可以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使这些不溶于乙醇的成分自溶液中沉淀析出,而达到与其它成分分离的目的。
例如自中草药提取液中除去这些杂质,或自白及水提取液中获得白及胶,可采用加乙醇沉淀法;自新鲜括楼根汁中制取天花粉素,可滴人丙酮使分次沉淀析出。
目前,提取多糖及多肽类化合物,多采用水溶解、浓缩、加乙醇或丙酮析出的办法。
此外,也可利用其某些成分能在酸或碱中溶解,又在加碱或加酸变更溶液的pH 后,成不溶物而析出以达到分离。
例如内酯类化合物不溶于水,但遇碱开环生成羧酸盐溶于水,再加酸酸化,又重新形成内酯环从溶液中析出,从而与其它杂质分离;生物碱一般不溶于水,遇酸生成生物碱盐而溶于水,再加碱碱化,又重新生成游离生物碱。
这些化合物可以利用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
一般中草药总提取物用酸水、碱水先后处理,可以分为三部分:溶于酸水的为碱性成分(如生物碱),溶于碱水的为酸性成分(如有机酸),酸、碱均不溶的为中性成分(如甾醇).还可利用不同酸、碱度进一步分离,如酸性化台物可以分为强酸性、弱酸性和酷热酚性三种,它们分别溶于碳酸氢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借此可进行分离。
药物分离与纯化的预处理技术
有高度专一性,条件温和,浆液易分离,溶酶价格 高,通用性差
有一定专一性,浆液易分离,释放率低,通用性差
破碎率低,常与其他方法结合
破碎率低,对冷冻敏感的目的药物不适用
条件变化剧烈,易引起大分子物质失活
五、生物制药中的细胞破碎
2)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及设备
考虑几种方法结合来实现沉淀分离。
一、沉淀法去除杂质
2)盐析法
在高浓度下,盐浓度增加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当达 到某一浓度时,蛋白质可以从溶液中析出,这种现象称为盐 析。
影响因素如下:盐析剂的性质和加入量、pH值、蛋白质 类化合物的性质、蛋白质类化合物溶液的浓度、温度。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环境温和,不易造 成蛋白质失活。
二、凝聚和絮凝
影响絮凝的主要因素: 高分子絮凝剂的性质和结构、 絮凝操作温度 PH值、搅拌速率和时间
3)凝聚剂与絮凝剂
1. 无机盐或无机阳离子类 2. 人工合成的阴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 3. 非离子型聚电解质 4. 生物絮凝剂
三、流体特性的改变
1)降低液体粘度
由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可知,滤液通过滤饼的速率与 液体的黏度成反比,所以降低液体黏度可有效提高过滤速 率。常用方法如下:
一、沉淀法去除杂质
利用某种沉淀剂或改变环境条件,使所需提取的物质 或杂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降低而形成无定形固体沉淀的过程。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简单、成本低、兼备浓缩和分离双重 作用。在产物浓度越高的溶液中,沉淀越有利,收率越高。 缺点:过滤困难,形成的不定型固体颗粒,构成成分复杂, 除含有目标分子外,还夹杂共存的杂质、盐和溶剂。所以沉 淀的纯度远低于结晶。 适用范围:抗生素、有机酸、蛋白质、酶、核酸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制备色谱分离技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集成化:将多个色谱单元集成在一 个系统中实现连续高效的分离过程。
应用领域:药物分离纯化、食品安 全、环境保护等领域。
色谱分离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智能化色谱分离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优化分离过程提高分离 效率和准确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自动化色谱分离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分离过程的连续化和远程控制提 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为误差。
药物分离纯化技术中的色谱分 离技术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色谱分离技术概述 色谱分离技术的原理 色谱分离技术的操作流程
色谱分离技术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色谱分离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添加章节标题
色谱分离技术概述
定义和原理
定义:色谱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 平衡的差异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物理分离方法。
新型色谱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新型色谱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新型色谱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 新型色谱材料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实例 新型色谱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色谱分离技术的联用和集成化
联用技术:将两种或多种色谱技术 联用提高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
优势:提高分离纯度、分离效率和 分离范围降低能耗和试剂消耗。
THNK YOU
汇报人:
在疫苗的分离纯化中色谱分离技术可以根据疫苗成分的大小、电荷、疏水性等性质进行分离从而 实现高效、高纯度的分离效果。
色谱分离技术可以去除疫苗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疫苗的分离纯化中色谱分离技术可以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如离心、过滤、超滤等进一步提高疫 苗的纯度和质量。
第二章提取、分离、鉴定教学提纲
三七的水提液 MgSO4 至饱和 (三七皂苷乙)
(三)简单萃取法(simple extraction)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 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方法。 分配系数相差越大,分离效率越高。
纳滤 反渗透
1-10nm ≤1nm
去除分子量为 3000-1000 的小分子物质,集 浓缩与透析于一体。
仅透过小分子溶剂,截留无机盐,金属离子, 和低分子量的物质。制备医用水,注射用水, 医用透析水;水的脱盐纯化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 ①用于提取中药有效成分 ➢ ②用于制备中药注射剂及大输液 ➢ ③用于制备中药口服液 ➢ ④用于制备药酒等其他中药制剂
保。 ➢ ③选择性高。 ➢ ④适用范围广(热原,细菌→有机物,无机物)。 ➢ ⑤可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操作,易与其他生产过程匹配,满足中
药现代化生产要求。
膜分离技术的类型
类型 范围
应用
微滤
≥0.1μm
截留颗粒物,液体的澄清,细菌的去除;超 滤和反渗透的前处理。
超滤
除颗粒,除菌,澄清;除病菌,热原,胶体, 10-100nm 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用于分离提纯和浓缩。
pH梯度萃取法
总提取物/乙酸乙酯 酸性 水萃取
酸水层 调pH12,有机溶剂萃取
有机层 NaHCO3
有机层
水层
NaHCO3层
(碱性物质)(糖等强极性、 酸化,有机溶剂萃取
有机层 NaOH液提萃取
中性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药物分离与纯化过程分为机械分离与传质分离,机械分离针对非均相混合物,传质分离(物质传递)针对均相混合物,分为平衡分离过程与速度控制分离。
2.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质量)。
第二章药物分离纯化前的预处理技术
1.预处理的目的:将目的产物转移到易于分离的相态中(液相),同时除去大部分杂质,改变流体特性,利于后续分离。
2.药物成分的形成阶段只能获得含有目的药物成分的混合物,难以进行药物分离。
3.预处理主要完成任务:
(1)去除大部分可溶性杂质(阳离子、生物大分子)
(2)采用凝聚或絮凝技术,将胶体状态的杂质转化为易于分离的较大颗粒。
(3)改善料液的流动性,便于固液分离
(4)固液分离
(5)将胞内产物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4.沉淀技术:
(1)高价离子:Ca2+、Mg2+、Fe3+
a影响离子交换
b对药物降解加速催化作用
(2)生物大分子(可溶性黏胶状物):蛋白、核酸、多糖
a粘度增大,影响固-液分离。
b乳化作用,吸附离子基团。
5.沉淀法去除杂质常用的方法:等电点沉淀法,变性沉淀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反应沉淀法。
6.等电点沉淀法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溶液PH值处于等电点时,分子表面净电荷为0,双电层和水化膜结构被破坏,由于分子间引力,形成蛋白质聚集体,进而产生沉淀。
7.变性沉淀法原理:利用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对某种物理或化学因素的敏感性差异,实现分离。
8.盐析法概念:在高浓度的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的过程。
9.盐析法影响因素:
(1)盐析剂的性质和加入量
(2)溶液的pH值
(3)蛋白类化合物的性质
(4)蛋白浓度
(5)温度
10.常用的凝聚剂:AlCl3·6H2O、Al2(SO43·18H2O(明矾)、
K2SO4·Al2(SO43·24H2O、FeSO4·7H2O、FeCl3·6H2O、ZnSO4和MgCO3等。
11.凝聚作用与絮凝作用的区别:凝聚作用是指某些电解质(凝聚剂)作用下,破坏胶体系统分散状态,而使胶体粒子聚集过程,而絮凝作用是通过架桥作用将许多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粗大的松散絮团的过程。
12.助滤剂:具有一定刚性的颗粒或纤维状的固体。
13.常用助滤剂:硅藻土,珍珠岩,活性碳等。
14.细胞破碎方法
(1)机械法:高压均浆法(可大规模操作),珠磨法(可较大规模操作)、超声破碎法、X-press法
(2)非机械法:酶解法、化学渗透法、渗透压法、冻结融化法、干燥法。
15.高压匀浆法原理:细胞悬浮液在高压的作用下从阀座与阀之间的环隙高速喷出,每秒速度高达几百米,高速喷出的浆液又射到静止的撞击环上,被迫改变方向从出口管流出。
细胞在这一系列高速运动过程中经历了剪切、碰撞及由高压到常压的变化,从而造成细胞破碎。
第三章萃取技术
1.杠杆原理:
2.影响液液萃取的因素:被分离物质本身,萃取剂的选择及用量,操作条件(pH,温度,盐析),设备。
3.分配系数K↑ 被萃取组分在萃取剂中含量越高,萃取分离越易进行
4.选择性系数值的大小,说明溶萃取剂对原溶液中各组分的分离能力。
越大,越有利于萃取分离。
萃取操作中值均应大于1。
=1即没有分离效果,换言之,该溶剂不能用作原料液的萃取剂。
5.萃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a密度,b界面张力,c黏度,d化学性质与其他
6.萃取剂的经济指标:价格便宜,来源方便,对环境污染小,便于回收(蒸馏,蒸发)等。
7.乳化是指一种以细小液滴的形式均匀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体生成的液体称为乳状液或乳浊液。
8.破乳化:(1)物理法:加热法,稀释法,吸附法。
(2)化学法:盐析
(3)顶替法
(4)转型法:加入表面活性剂——转型
(5)机械方法:过滤和离心,加速碰撞而聚集
9.萃取剂回收:单组分溶剂回收(简答蒸馏)低浓度溶剂回收(精馏)
10.浸取(固液萃取)是指用溶剂将固体物中的某些可溶组分提取出来,使之与固
体的不溶部分(或称惰性物)分离的过程。
11.浸取溶剂的影响:
(1)浸取溶剂的选择:
常用的浸取溶剂:水、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等。
(2)浸取辅助剂
常用的浸取辅助剂:酸、酸、表面活性剂
(3)浸取溶剂用量及浸取次数
(4)浸取溶剂的Ph值
12.浸取操作条件的影响:
(1)浸取温度
(2)浸出时间
(3)浸取压力
13.浸取方法:l.浸渍法2.煎煮法(有效成分溶于水、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3.渗漉法(浓度梯度大,浸出效果好,溶剂用量少,适合贵重、含量低的药材浸出。
药材-粉碎-润湿-装填-浸啧-渗漉-滤过渗漉液-浓缩至规定浓度。
) 4.回流法5. 连续回流法
14.双水相的形成:两高分子化合物水溶液相互混合时,如两种被混合分子间,存
在空间排斥力,他们的线团结构无法相互渗透,则在达到平衡后就可能分成两相,形成双水相。
(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也越大)
15.双水相萃取过程主要包括:双水相的形成、溶质在双水相中的分配和两相的分离。
16.双水相萃取的特点:
①萃取操作条件比较温和;
②安全性能高,产品活性损失少,无有机溶剂残留、污染;
③易于放大,各种参数可按比例放大而产物收率并不降低,这是其他分离技术无
法比拟的。
④操作方便,设备投资小,操作简单;萃取体系具有较好的可调性;
⑤适合生物活性物质的萃取,(含水量高(70%~90%),适宜提取水溶性的蛋白质、酶等生物活性物质且不易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失活;
17.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影响因素
①聚合物(类型、分子量、浓度)
②盐(种类、离子强度、浓度)
③被分离物质
④温度
⑤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