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结构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结构》说课稿
张家界市一中覃鲜艳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与作用】
“地球的结构”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之后,继续学习地球自身特点(地球的内部圈层、外部圈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习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奠定基础。学好这节课,后面的知识学起来就会显得得心应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的密切关系及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内部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地球内部、外部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及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
难点
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软流层的位置。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高中之前已有一年时间没有学习地理,且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把地理当成是一门“副科”,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储备地理基础知识欠缺。再加上
前几节的地理学习难度又大(如:地球的运动),部分学生已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他们学习,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是高一地理教学中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教法学法】
以学生自主学与探究学习为主,在教师的直观演示和启发引导下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绘图、填图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整个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五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评归纳】【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学案】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概念:地震发生时,产生弹性,并以的形式向四
周传播。
1.地震波纵波(P):传播速度,可以通过、、。
分类
横波(S):传播速度较,只能通过传播。2.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
莫霍界面:地下千米处,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
显。
不连续面
古登堡界面:地下千米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横
波。
位置:位于界面以上。
地壳组成:由组成的坚硬外壳。
厚度:厚薄不一,平均厚度为千米。
3.内部圈层范围:介于和之间,呈固态。
地幔分层:分为和。
软流层:位于的上部,这里可能是主要
发源地。
范围:介于古登堡界面到。
地核分层:分为和。
特点: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圈: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外部圈层圈:连续不规则的圈层,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
环运动之中。
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相互关系:地球外部各圈层之间、,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将课堂还给学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学生始终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此教学模式即符合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读图观察横波、纵波在三个圈层的速度变化,探究分析波速突然变化的原因?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通过引导学生读图,从中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从而获得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学会从坐标图中解读地理信息。)
【合作探究二】
阅读教材P26,完成下面表格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本节内容的重点,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一则能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初步掌握重点知识,二则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填表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展示交流】
自己动手:绘制一张地球内、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要求:有地壳,上、下地幔,内、外地核,软流层,岩石圈,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绘制地球的圈层结构。即有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将所学的知识形象化,条理化,从而构建了地球的整个内、外结构框架。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绘图中自已会发现的问题(难点)。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点评归纳】
(首先是针对绘图结果点评,得出学生容易出错两点①软流层的位置②岩石圈的范围,对照此图动画演示突破此难点。然后板图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掌握地理学习技能之一“图文互换”。)
【教学过程----课堂练习】
基础训练:
1、读“地球内部结构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H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
A ,B
1和B
2
,D ,E ,F 。
(2)、C是层,这里可能是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3)、岩石圈的分为是指(用字母表示)。
(4)、地震波在经过H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设计基础训练题以填图为主,巩固当堂课所学地理知识,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2、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如果你想知道地球内部的信息,你会用什么办法?(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兴趣。)【说反思】
本节课主要的特色: 充分利用地图,通过“读图、绘图、讲图、填图”突出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当然本节课能很好的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设计理念,能使大多数同学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课堂氛围好。
自主性的探究活动是否合适于所有学生(包括本身基础较差的学生)所有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