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单选题)重点
基础第10-11章(50题)
1.五脏中属水的是()。
A.肺B. 肾C.肝D.心E.脾【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
五行学说中五脏:肝心脾肺肾,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
故肾属水,选B。
2.下列不属于问诊的内容是()。
A.饮食B.经期C.舌象D.头身E.二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
问诊:是获取病情资料的主要途径。
其内容常概括为十问歌,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C 选项为望诊的内容。
3.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气”的特点()。
A.气的生成源于先天和后天B.气有气化和营养的作用C.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的作用D.气机失调可表现为气郁、气虚、气陷、气滞【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
气的生成源于三个方面:一为先天精气,二是后天水谷之气,三是自然界清气。
既源于先天,又源于后天;气有气化和营养的作用;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的作用;气的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故“气机失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气虚仅仅是气不足,不涉及升降出入的失调,故 D 描述错误。
4.在四诊中“闻诊”内容不包括()。
A.咳嗽的声音C.语音的强弱B.排泄物的气味D.面部的色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
中医闻诊中包括耳闻和鼻嗅,咳嗽的声音和语音强弱属于耳闻,排泄物的气味属于鼻嗅。
面部的色泽属于望诊内容。
5.按中医经络学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经脉有确定的循行路径,而络脉无处不在B.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C.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D.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E.经脉较浅,络脉较深【答案】E【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
题目:第十章:练习题库-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第十章:练习题库-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1.(单选)在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所提及的“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中所指的影响健康的因素是A生物因素 B心理因素 C环境因素 D生活方式因素 E社会文化因素2.(单选)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精 B气 C血 D津 E液3.(单选)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A营气 B宗气 C中气 D元气 E卫气4.(单选)五味的五行归类中属“木”的是A甘 B咸 C苦 D酸 E辛5.(单选)五味的五行归类中属“土”的是A甘 B咸 C苦 D酸 E辛6.(单选)气能够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其发挥的作用是A推动 B温煦 C防御 D固摄 E气化7.(单选)实性病机指的是A体质壮实 B正气旺盛 C邪气亢盛 D病邪内生 E津液亏损8.(单选)下列情志,易伤脾的是A喜 B怒 C悲 D思 E恐9.(单选)脾胃虚寒型胃痛忌食的食物是A西瓜、梨 B山楂、干姜粥 C麦芽、大枣胡椒汤D南瓜、红薯 E桃仁、藕粉10.(单选)肝气犯胃型胃痛忌食的食物是A西瓜、梨 B山楂、干姜粥 C麦芽、大枣胡椒汤D南瓜、红薯 E桃仁、藕粉11.(单选)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的位置是A足大趾 B足小趾 C手小指 D目内眦 E目外眦12.(单选)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下,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是A邪气亢盛 B节气更迭 C饮食不节 D脏腑失调 E起居不当13.(单选)常为外邪致病之先导的邪气是A热邪 B寒邪 C风邪 D燥邪 E湿邪14.(单选)被称为“水火既济”的脏腑关系是A脾与肺 B肺与心 C肝与心 D肝与肺 E心与肾15.(单选)“子午流注”理论中,认为肾脏功能最强的时辰是A子时 B卯时 C辰时 D酉时 E午时16.(单选)下列各项,称为“水谷之海”的是A胃 B脾 C肾 D三焦 E小肠17.(单选)下列关于“未病先防”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摄精神 B锻炼身体 C调节饮食 D劳逸适度 E早期诊治18.(单选)气的运动称作是A气化 B气行 C气机 D气运 E气散19.(单选)“中正之官”指的是A胃 B肝 C心 D胆 E脾20.(单选)五行相克规律的正确描述的是A木→火→土→金→水→木 B木→土→水→火→金→木C木→水→火→土→金→木 D水→火→土→金→木→水E土→木→金→水→火→土21.(单选)属于阴的脉象是A洪脉 B长脉 C浮脉 D实脉 E涩脉22.(单选)能反映阴虚发热特点的是A午后热盛 B口淡不渴 C高热不退 D寒热往来 E四肢不温23.(单选)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的“子”脏是A心 B肺 C肝 D肾 E胃24.(单选)“将军之官”指的是A胃 B肝 C心 D胆 E脾25.(单选)中医的奇恒之腑不包括A胆 B胃 C脉 D女子胞 E髓26.(单选)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为A阴阳表里关系 B相生关系 C相克关系 D虚实关系 E连带关系27.(单选)脾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是A主运化 B主纳气 C主疏泄 D宣发肃降 E主血脉28.(单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脏腑为A心 B肝 C脾 D肺 E肾29.(单选)中药的四气为A中药的四种特殊气味 B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C中药的辛、咸、甘、苦四种味道 D中药的辛、甘、酸、苦四种味道E中药的升、降、沉、浮对人体作用不同的趋向性30.(单选)六淫的概念是A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B化风、化寒、化暑、化湿、化燥、化热(火)C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D内风、内寒、内暑、内湿、内燥、内火E外风、外寒、外暑、外湿、外燥、外火31.(单选)下列不属于风邪的特点是A易袭阳位 B易耗气伤津 C风性主动 D善行而数变 E其性开泄32.(单选)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是A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B治疗效果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标准C治疗是辨证的目的D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E只有通过正确的辨证和治疗,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33.(单选)表证和里证的鉴别要点为A寒热症状、内脏症候是否突出 B寒热喜恶 C四肢冷暖D二便情况 E痛处的喜按与拒按34.(单选)下面属虚证的临床症状为A体质多壮实 B面色无华,少气懒言 C声高气粗D胸腹按之疼痛,涨满不减 E热痢下重35.(单选)导致痄腮发生的原因是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疠气36.(单选)中医中的“五行”是指A寒、暑、湿、燥、火 B金、木、水、火、土 C心、肝、脾、肺、肾D阴、阳、风、湿、毒 E表、里、寒、虚、实37.(单选)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肺、肾和A胆 B胃 C小肠 D膀胱 E脾38.(单选)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对立 B相互依存 C相生关系 D表里关系 E虚实关系39.(单选)下列哪项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A主运化、统血 B主疏泄、藏血 C主气 D主受纳与腐熟水谷 E主分别清浊40.(单选)主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脏腑为A心 B胃 C肾 D肝 E肺41.(单选)中医四诊下列哪项除外A望诊 B闻诊 C叩诊 D问诊 E切诊42.(单选)中医五脏六腑中六腑指A心、肝、脾、肺、肾、胆 B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C胆、胃、肠、肾、膀胱、三焦 D心、肝、脾、肺、肾、三焦E肝、胃、大肠、小肠、肾、膀胱43.(单选)中医论治的主要依据是A病 B病性 C病因 D病位 E辨证44.(单选)中医情志指的是A怒、喜、思、悲、恐 B酸、苦、甘、辛、咸C木、火、土、金、水 D风、暑、湿、燥、寒E青、赤、黄、白、黑45.(单选)中医在自然界中“五色”是指A青、赤、紫、橙、黑 B青、赤、黄、白、黑C赤、橙、黄、绿、紫 D蓝、绿、紫、橙、黑E红、黄、蓝、白、黑46.(单选)中医饮食上五味指的是A酸、苦、甘、辛、咸 B酸、苦、甘、甜、涩C酸、苦、麻、辣、涩 D甜、辣、苦、涩、咸E甜、辣、苦、酸、辛47.(单选)下列哪部著作为后世中医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48.(单选)下列()不是“阳”代表的事物A兴奋 B安静 C上升 D增长49.(多选)适宜于夏季养生的方法是A晚卧早起 B早卧晚起 C晚卧晚起 D早卧早起 E进食苦瓜50.(单选)根据中医理论,下列食物不属于寒凉类的是A桂圆 B西瓜 C冬瓜 D黄瓜 E绿豆51.(单选)中医认为正确的四季养生是A春秋养阳 B秋冬养阳 C春秋养阴 D春夏养阳 E夏季养阴52.(多选)符合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行为是A已病速治 B大汗吹风 C餐后刷牙 D预防接种 E饱食入睡53.(多选)中医主要诊断方法是A五诊 B四诊 C辨证施治 D辨病论治 E辨症论治54.(单选)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医主要治疗方法A中药食疗 B静心冥想 C推拿按摩 D气功 E针灸拔罐55.(单选)下列哪一项不是中药的四气A寒 B冷 C热 D温 E平56.(单选)中药的五味是A酸、甜、苦、辣、咸 B酸、苦、甘、涩、咸C酸、苦、甘、辛、咸 D酸、苦、甘、涩、甜E涩、苦、甘、辛、咸57.(单选)天、地、万物之间互相作用的中介是A气 B气化 C精气 D精血 E气血58.(单选)中医理论的基础是:A整体观念和精气学说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阴阳五行学说和精气学说E阴阳五行学说和辨证论治59.(单选)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C时令晨昏对人体有影响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E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60.(单选)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和A膀胱 B三焦 C胃 D肾 E女子胞61.(单选)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为A相生关系 B虚实关系 C表里关系 D母子相及 E相克关系62.(单选)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木 B火 C土 D金 E水63.(单选)五行中,“水”的“子”行是A木 B火 C土 D金 E水64.(单选)肝病传脾的是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母病及子 E子病犯母65.(单选)表证与里证最主要的鉴别点是A寒热是否并见 B是否有汗 C舌苔黄与白 D是否头身疼痛E是否咳嗽有痰66.(单选)具有“主肃降”生理特征的脏是A心 B肝 C脾 D肺 E肾67.(多选)中医养生的目的是A颐养身心 B增强体质 C预防疾病 D延年益寿 E长生驱病68.(多选)中医养生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A养精神 B调饮食服药饵 C练形体 D慎房事 E适寒温69.(多选)中医“治未病”的主要内容包括A未病先防 B尽享天年 C既病防变 D愈后防复 E清静养神70.(单选)根据中医理论五味适量有益五脏,适量的苦味食品有益于A肝 B心 C脾 D肺 E肾71.(单选)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为A阴阳对立 B阴平阳秘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阴阳互根72.(单选)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E表与里73.(单选)七情致病,引起“气结”的情志是A恐 B惊 C悲 D喜 E思74.(单选)下列有关情志相胜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悲胜怒 B怒胜思 C思胜恐 D恐胜喜 E喜胜怒75.(单选)关于劳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久立伤骨 B久视伤精 C久卧伤气 D久行伤筋 E久坐伤肉76.(单选)下列中何项不属于房事养生的运用原则A禁欲或纵欲 B注意房事卫生 C遵守房事禁忌D杜绝性生活混乱 E节欲77.(单选)下列穴位中,哪一个是常用的保健穴A大椎 B中脘 C足三里 D委中 E列缺78.(单选)四气调神是指人们为了顺应()更迭的自然变化而主动采取各种调摄形神的方法A阴阳 B寒暑 C时令 D冷然 E昼夜79.(单选)五劳所伤,久视伤A血 B气 C筋 D肉 E骨80.(多选)下列哪些属于是五禽戏动物A虎 B马 C猿 D鱼 E熊81.(多选)运动养生中以增强脏腑功能为目的的是A易筋经 B八段锦 C五禽戏 D气功 E六字诀82.(单选)证候不包括A四诊检查所得 B内外致病因素 C疾病的特征D疾病的性质 E疾病的全过程83.(单选)因中气下陷所致的久痢、脱肛及子宫下垂,都可采用升提中气法治疗。
2020健康管理师精炼总结-第10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基础精讲班健康管理理论基础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三级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概述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发病与病因辨证论治体质调护饮食养生传统运动经络保健药物养生起居调养娱乐养生精神养生12本章课程体系第一节 概 述第一节 概 述【衣铖老师独家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理论基础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2.四诊法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3.原则辨证论治,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4.治疗手段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第一节 概 述第一节 概 述5.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和原则,运用中医的方法手段,实现预防疾病、保障和促进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6、“治未病”(1)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内容,与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不谋而合。
“未病先防”即一级预防,“已病防变”即二级预防,“瘥后防复”同于三级预防。
这三方面内容贯穿于中医防病保健的整个过程之中,成为确立和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和预防方法的指导原则。
第一节 概 述第一节 概 述第一节 概 述【衣铖老师独家归纳总结】二、基础理论(一)阴阳学说1.只有既对立又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才能根据各自属性的不同而分别归属于阴和阳。
一般来说,凡是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有形的、寒凉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归属于阴,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无形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归属于阳。
如以水火为例,水性趋下而寒,归属于阴,火性趋上而热,归属于阳。
2.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划分是相对的,因为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3.总体而言,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之间存在各种交互作用,包括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转化。
新版《健康管理师》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考点
◆ 气血津液中气的生成源于三个方面:
(1)先天精气,来自于父母,脏腑定位于肾。(因此,肾为先天之本)
(2)后天水谷之气,乃消化吸收之物质。脏腑定位于脾胃。(脾为后天之本)
(3)自然界清气,由呼吸而入,脏腑定位在肺。
◆ 病因
定义
具体病因
来自自然界,引发外感 (1)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外感病因
疾病的致病因素
◆ 望诊
(1)望面色。白主虚、寒;赤主热;黄主脾虚、湿困;青主淤、寒、痛;黑主肾虚、
寒、水、淤。 (2)望舌。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
气所生。
4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病理舌象:舌质淡白主寒、虚;舌质红绛主热;舌质青紫主寒凝血瘀;白苔主寒证、表 证;黄苔主热证、里证。
(1)运用具有抗老防衰作用的药物,来达到延缓衰老,健身强身目的的方法,即药物养生。这类 药物叫延年益寿药物,类型包括:补气类、养血类、滋阴类、补阳类。
(2)药物养生原则:不盲目进补、补勿过偏、辨证进补、盛者宜泻、泻不伤正、用药宜缓。 ◆ 起居调养需注意:和谐自然、起居高常、劳逸适度。 ◆ 中医认为正确的四季养生是,春秋养阳,秋冬养阴。(补充知识) ◆ 各种娱乐养生活动,包括琴棋书画、花木鸟鱼、旅游观光、艺术欣赏等,可怡神养性,防病健 身。 ◆ 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神之法,包括 清静养神,立志养德,修身养性、开朗乐观,调摄情绪。
化。判断邪正消长。
(5)原则:辨证论治。
(6)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7)治疗手段: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
(8)目的: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健康管理师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和解析)
健康管理师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题库(含答案和解析)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单项选择题】1. 中医认为()是疾病辨证的总纲。
A. 阴阳B. 表里C. 虚实D. 寒热【答案】A【解析】P225;基本概念:中医学以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和精气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2.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 辨症论治B. 辨病论治C. 同病异治D. 辨证论治E. 标本兼治【答案】D【解析】P23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
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特有的一种研究和处理方法。
3. 五行学说执导诊断,面见赤色,脉见洪象,口舌生疮,则病位在()。
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答案】:B【解析】:P228;4. 下面哪项不属于阴经()。
A. 心经B. 肺经C. 肾经D. 胆经【答案】D【解析】P229;经络学说: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5. 舌诊黄苔—般主()。
A. 寒证B. 热证C. 痰饮D. 湿证【答案】B【解析】P232;望诊:望舌即中医的舌诊,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
中医认为,舌质淡红,薄白为正常。
舌质淡白主寒、虚,红绛主热,青紫主寒凝血瘀;白苔主寒证、表证,黄苔主热证、里证,等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19级中医学专业-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1)
上海中医药大学-19级中医学专业-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1. 下面哪项不属于足三阳经() [单选题] *A. 膀胱经B. 胃经C. 小肠经(正确答案)D. 胆经2. 关于六腑下列哪项是对的() [单选题] *A. 肺、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囊B. 大肠、小肠、胃、脾、膀胱、胆囊C. 大肠、小肠、胃、脾、膀胱、三焦D. 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囊、三焦(正确答案)答案解析:P229;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3.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所说的五劳所伤() [单选题] *A. 久卧伤气B. 久立伤血(正确答案)C. 久坐伤肉D. 久行伤筋答案解析:232;如果劳逸失度,或长时间过于劳累,或过于安逸静养,都不利于健康,均可导致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的失常而引发疾病。
如“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等。
4. 有关形神合一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因神以形为物质基础,故应先养形(正确答案)B. 守神全形C. 保形全神D. 形神共养答案解析:形神合一即形与神之间协调一致,合而为一的状态。
神为形生,无形则神无以生。
神是形的产物,形是神的基础,应形神共养。
5. 中医理论的最大特点是() [单选题] *A. 辨证论治B. 整体观和恒动观(正确答案)C. 应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预防与治疗D. 治疗疾病主要是纠正阴阳失衡答案解析:中医理论:1)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2)恒动观念,一切物质,包括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而无休止的运动之中,“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其固有属性摒弃一成不变、静止、僵化的观点,这就是恒动观念。
6.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辩证方法() [单选题] *A. 脏腑辨证B. 八纲辨证C. 六经辨证D. 四诊合参(正确答案)答案解析:P233;临床常用的辩证方法主要有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经络辩证。
答案:第十章:练习题库-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第十章:练习题库-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1.(单选)正确答案:B。
题干中提到的“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思伤脾”是指影响健康的心理、情绪因素。
2.(单选)正确答案:C。
中医认为:血液具有濡养作用,滋润和濡养各脏腑组织,以利其发挥生理功能。
同时,血液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概而言之,血液有濡养和化神两方面生理功能3.(单选)正确答案:D。
元气:指,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全身机体及各脏器功能健康状态的、综合的生理指标。
元气也可以说就是:人体生命力的综合指标,元气是生命之本。
4.(单选)正确答案:D。
土味甘、水味咸、金味辛、木味酸、火味苦5.(单选)正确答案:A。
土味甘、水味咸、金味辛、木味酸、火味苦6.(单选)正确答案:A。
气的作用包括:⑴推动作用。
推动和激发人体生长、发育和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促进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和输布。
⑵温煦作用。
恒定人体体温,维持各脏腑组织正常的功能活动,促进血、津的运行等方面。
⑶防御作用。
一方面表现为对外邪的抵御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为病后的康复能力。
⑷固摄作用。
即对体内液态物质的固摄以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⑸气化作用。
气化,系指通过气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体现为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⑹营养作用。
即对全身脏腑组织的供养作用,为其提供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7.(单选)正确答案:C。
邪正盛衰实性病机:实是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8.(单选)正确答案:D。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9.(单选)正确答案:A。
西瓜,性大凉,能清胃火。
《滇南本草》说它能“治一切热症”,素有“天生白虎汤”之称。
《中药大辞典》中指出:“中寒者忌服。
”故寒性胃痛之人切勿食之。
梨 ,性凉水果,脾胃虚寒疼痛者,切忌多食。
10.(单选)正确答案:D。
南瓜、红薯易产气,不适宜肝气犯胃型胃痛者。
11.(单选)正确答案:C。
手小指是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的位置12.(单选)正确答案:A。
2020年健康管理师 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本知识
主讲老师:王伟
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常用养生保健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阴阳五行学说 辨证论治为原则 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第一节 概述
中医理论中的主要学说 (一)精气学说 (二)阴阳学说 (三)五行学说 (四)藏象学说 (五)气血精津学说 (六)经络学说 (七)中医病因学说
第二节 常用养生保健方法
主张“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饮食 养生:强调食养、食节、食忌、食禁等; 运动养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放松功、内养 功、空劲功、形神桩等。 养生保健:针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
第二节 常用养生保健方法
一)体质调护 平和质A型 气虚质B型 阳虚质C型 阴虚质D型 痰湿质E型
第一节 概述
“后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脾胃运化水谷 产生的水谷之气。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 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
、经络之气。
第一节 概述
(六) 发病与病因 病因即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病原、病源、病邪等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 “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 “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 一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 二类:“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
第一节 概述
• 近代则将病因分为: 外感病因: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 内伤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
失宜、劳逸失度。继发病因:痰饮、瘀血等; 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等。
第一节 概述
气的升降出入失调也可致病。 “气化”: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生长壮老已
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第一节
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但如果。劳逸,适 度过长时间,过于劳累和过于安逸敬仰都不利于健康,均可 导致脏腑及其经络气血精,的市场引发疾病。
4)病理产物性病因:是指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在引起疾病 发生的过程中形成的痰饮、淤血、结石等病理性产物,这些 产物形成后,又反过来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 加重疾病的变化,从而引起新的病变。 5)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毒邪、药邪等致 病因素,形成各种损伤皮肉筋骨和脏腑气血,形成病症。
(五)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精、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分“先天之气、后天之气”。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 气化、营养等作用。血、精、津液皆由气所化生。血为脉道 中运行的红色液体;精是由气化生的精微物质;津液则可理 解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六)经络学说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 通道。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 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有确定的循行路 径;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循行于较浅部位(即十五别络、 浮络、孙络),及其连属组织(十二经筋、十皮部)。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七)发病与病因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发病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 过程。人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能力称为正气,导致疾病 因素称为邪气。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正气充足 能够抵御邪气入侵,不易发病,即使发病也能较好地祛除病 邪。正气相对虚弱,抵御邪气能力下降,邪气入侵成功,破 坏人体阴阳平衡,从而导致至发生疾病发生。
临床常用的辩证方法:八纲辩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辩证、经络辨证。
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多选题)重点
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多选题)1、下列关于中医养生学保健思想叙述正确的是()A.在中医体系范围内B.继承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和原则C.运用中医的方法手段D.实现防治疾病E.保障和促进人体健康2、“治未病”,源于《黄帝内经》,强调“防患于未然”,其包括()A.未病先防B.已病防变C.微恙防重D.重症防绝E.瘥后防复3、奠定中医养生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以及发病与病因和辩证论治等。
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骨骼学说E.气血津液4、阴阳之间存在的各种交互作用主要包括()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D.转化E.以上都是5、下列关于中医学叙述正确的是()A.中医学以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基础B.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C.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D.进而以辩证论治为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E.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6、五行即指()等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古人时常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和阐释自然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A.金B.木C.水D.火E.土7、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等。
A.相生B.相克C.制化D.相乘E.母子相及8、下列关于藏象学说叙述正确的是()A.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B.藏,是指隐藏于体内的脏腑C.象,是指形象、形态,即脏腑的解剖形态D.象,是指象,即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E.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整合体,是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9、脏腑,是人体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的总称,其中五脏是指()A.心B.肺C.脾D.胆E.肾10、脏腑,是人体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的总称,其中六腑就有()A.胆B.胃C.大肠D.膀胱E.三焦11、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从形象上看,五脏属于();从功能上看,五脏(),即生化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
中医养生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养生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养生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治疗疾病B. 预防为主C. 药物治疗D. 手术干预答案:B解析:中医养生学强调的是“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进行预防,这是其核心思想。
2.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整体观念B. 阴阳平衡C. 药物治疗D. 顺应自然答案:C解析: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观念、阴阳平衡、顺应自然等,药物治疗是治疗手段,不属于养生原则。
3. 按照中医理论,哪个脏腑与情绪“怒”直接相关?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B解析:根据中医的脏腑学说,肝主疏泄,与情绪调节有关,怒则伤肝,因此与情绪“怒”直接相关。
二、多项选择题4. 中医养生学中,以下哪些属于饮食养生的内容?A. 饮食有节B. 劳逸结合C. 食物搭配D. 饮食清淡答案:A, C, D解析:饮食养生包括饮食有节、食物搭配和饮食清淡等,而劳逸结合属于生活方式养生的内容。
5.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A. 情绪波动B. 饮食不当C. 过度劳累D. 遗传因素答案:A, B, C解析:情绪波动、饮食不当和过度劳累都可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遗传因素虽然会影响人的体质,但不是直接影响气血运行的因素。
三、判断题6. 中医养生学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有益健康。
答案:正确解析:中医养生学确实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7. 根据中医理论,熬夜是符合养生原则的行为。
答案:错误解析:根据中医理论,熬夜会耗伤肝血,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不符合养生原则。
四、简答题8. 简述中医养生学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具体含义。
答案:中医养生学中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指根据四季变化调整养生策略。
春夏之时,万物生长旺盛,属阳,因此应注重养阳,比如多进行户外活动,吸收阳光,增强体质;秋冬之时,万物收藏,属阴,应注重养阴,比如适当减少活动量,早睡晚起,保养精气。
中医养生基础练习题复习.doc
中医养生一、单选题1.中医认为正确的四季养生是A.春秋养阳B.夏季养阴C.秋冬养阳D.春秋养阴E.春夏养阳2.根据中医理论五味适量有益五脏,适量的苦味食品有益于A.肝B.心C.脾D.肺E.肾3.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为A. 阴阳对立B. 阴平阳秘C. 阴阳消长D. 阴阳转化E. 阴阳互根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A. 寒与热B. 上与下C. 动与静D. 邪与正E. 表与里5.七情致病,引起“气结”的情志是A. 恐B. 惊C. 悲D. 喜E. 思6.下列有关情志相胜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 悲胜怒B. 怒胜思C. 思胜恐D. 恐胜喜E. 喜胜怒7.关于劳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久立伤骨B. 久视伤精C. 久卧伤气D. 久行伤筋E. 久坐伤肉8.下列中何项不属于房事养生的运用原则A. 禁欲或纵欲B. 注意房事卫生C. 遵守房事禁忌D. 杜绝性生活混乱E. 节欲9.下列穴位中,哪一个是最常用的保健穴A. 大椎B. 合谷C. 足三里D. 委中E. 列缺10.四气调神是指人们为了顺应()更迭的自然变化而主动采取各种调摄形神的方法。
A. 阴阳B. 寒暑C. 时令D. 冷然E. 昼夜11.以下食物属于热性的是A. 银耳B. 韭菜C. 猪肉D. 带鱼E. 香菇12.五劳所伤,久视伤A. 血B. 气C. 筋D. 肉E. 骨13.由国家体委普及的“简化太极拳”是在谁的基础上改编的A. 陈氏B. 吴氏C. 杨氏D. 孙氏E. 武氏14.枸杞子属于下列哪类药A. 补气药B. 补阳药C. 养血药D. 滋阴药E. 以上都不是15.容易感冒的人,是由于气的何种功能不足导致的A. 固摄B. 气化C. 防御D. 温煦E. 推动16.影响健康的自身因素不包括A. 情志因素B. 劳逸因素C. 饮食因素D. 自然环境E. 以上皆非17.三伏天暑湿较重,宜食( )化湿之物A. 香菜B. 冬瓜C. 百合D. 绿豆E. 萝卜18.体质表现为毛发不华,精神疲惫,倦怠乏力,动则自汗,不耐寒暑,遇寒尤甚,劳则加剧,易于感冒,舌质淡胖或有齿印,脉象虚缓者宜食用A. 羊肉B. 枸杞C. 阿胶D. 人参E. 黄芪19.下列哪个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A. 天人合一B. 顺应自然C. 起居饮食D. 形神共养E. 阴阳平衡20.四季养生中正确的是A. 春季养肺B. 夏季养脾C. 秋季养肝D. 冬季养肾E. 长夏养心二、多选题1.下列哪些属于是五禽戏动物A. 虎B. 马C. 猿D. 鱼E. 熊2.下列哪些是属于养生保健穴位A. 足三里B. 太渊C. 三阴交D. 气海E. 关元3.属于补益类的中药是A. 人参B. 鹿茸C. 虫草D. 党参E. 茯苓4.下列哪些是清净养神的方法A. 以清净为本B. 少思少虑C. 常乐观,和喜怒D. 调睡眠E. 用神不燥5.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A. 对立制约B. 消长平衡C. 互根互用D. 相互转化E. 以上都是6.下列属于中医治疗方法是A. 中药B. 针灸C. 推拿D. 食疗E. 气功7.饮食养生强调A. 食养B. 食节C. 食忌D. 食味E. 食禁8.运动养生中以增强脏腑功能为目的的是A. 易筋经B. 八段锦C. 五禽戏D. 气功E. 六字诀9.保健灸法的作用A. 和气血B. 调经络C. 活血化瘀D. 养脏腑E. 益寿延年10.下列属于补气药的是A. 黄精B. 当归C. 党参D. 山药E. 黄芪三、判断题(每题1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1. 顺应自然的养生活动应注意坚持春夏养阴,秋冬养阳的原则。
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单选题)重点
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 中医认为正确的四季养生是:A.春秋养阳B.夏季养阴C.秋冬养阳D.春秋养阴E.春夏养阳2. 中药的“五味”指:A.寒热温凉平B.辛甘酸苦咸C.喜怒悲恐惊D.相需相使相畏相杀相恶E.以上均不是3. 根据中医理论五味适量有益五脏,适量的苦味食品有益于:A.肝B.心C.脾D.肺E.肾4.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并,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摘自:A.《吕氏春秋尽数》B.《黄帝内经素问》C.《伤寒论》D.《千金要方》5.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下列事物具有阳性属性的是:A.静的、不括跃、柔和B.抑制、消极、晦暗、C.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D.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E.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晚点试试,晚上或者明天6、有关形神合一不正确的是()A.因神以形为物质基础,故应先养形B.守神全形C.保形全神D.形神共养7、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和原则,()中医的方法手段,()预防疾病、保障和促进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A.运用、研究、完成B.运用、施行、实现C.研究、运用、实现D.研究、施行、达到8、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的养生保健(),运用中医的(),实现预防疾病、()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A.思想、方法、保障B.思想原则、方法、保障C.思想原则、方法手段、保障D.思想原则、方法手段、保障促进9、阴阳就成为中国古代认识和阐释天地万物()的一对哲学范畴。
A.发生B.发展C.变化D.以上都是10、只有()的事物或现象,才能根据各自属性的不同而分别归属于阴和阳。
A.对立B.关联C.A和BD.A或B11、()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属阳的事物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
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1.【单选题】1分| 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哪项( )A 五运六气学说B 气血精津学说C 整体学说D 藏象学说2.【多选题】1分| 关于经络下列哪几项是对的()A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B 经脉大多循行于机体的浅部C 经脉有确定的循行路径D 络脉网络全身,无处不至E 经脉有12条3.【多选题】1分| 十二经脉主要包括( )A 手三阴经B 手三阳经C 足三阴经D 足三阳经E 任脉和督脉4.【多选题】1分| 下面哪几项属于手三阴经( )A 心包经B 肺经C 大肠经D 胆经E 肾经5.【多选题】1分| 下面哪几项属于手三阳经( )A 小肠经B 肺经C 大肠经D 胆经E 膀胱经6.【多选题】1分| 下面哪几项属于足三阴经( )A 心经B 脾经C 大肠经D 胆经E 肾经7.【多选题】1分| 中医近代病因学中的病因包括( )A 外感B 外伤C 内伤D 继发E 胎传8.【多选题】1分| 正常舌象的表现是( )A 舌体灵活自如B 胖瘦适中C 质淡红D 荣润E 舌苔薄白9.【多选题】1分| 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有( )A 中药B 针灸C 推拿an摩D 拔罐E 食疗10.【多选题】1分| 中医养生的理论主要有( )A 天人相应B 形神合一C 正气为本D 动静互涵E 持之以恒11.【多选题】1分|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 )A 起居作息养生B 协调脏腑C 节欲葆精D 辨证论治E 调息养气12.【多选题】1分|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协调脏腑B 畅通经络C 形神合一D 清净养神E 持之以恒13.【多选题】1分| 常用的中医养生的方法包括以下( )A 辨证论治B 药养C 针灸D an摩E 食养14.【多选题】1分| 常用的中医养生的方法包括以下( )A 运动养生B 起居作息养生C 娱乐养生D 天人相应E 精神养生15.【多选题】1分| 食物对脏腑的营养作用有所侧重,是指( )A 酸先入肝B 甘先入心甘先入心C 苦先入脾D 辛先入肺E 咸先入肾16.【多选题】1分| 饮食养生的要点包括( )A 注意饮食禁忌B 和五味C 有节制D 注意饮食卫生E 因人因时制宜17.【多选题】1分| 运动养生的主要目的是( )A 活动筋骨B 形神合一C 静心宁神D 节欲葆精E 疏通气血18.【多选题】1分| 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包括( )A 辨证进补B 不盲目进补C 补勿过偏D 盛者宜泻E 泻不伤正19.【多选题】1分| 下列哪些食物属于寒凉类( )A 鸭肉B 冬瓜C 豆腐D 黑木耳E 莲子20.【多选题】1分| 下列哪些食物属于温热类( )A 赤小豆B 狗肉C 桂圆D 韭菜E 莲子21.【多选题】1分| 下列哪些食物属于平性类( )A 猪肉B 鸡蛋C 鹌鹑D 香蕉E 鲫鱼22.【多选题】1分| 甘味食物有下列作用( )A 缓急B 和中C 补益E 收敛23.【多选题】1分| 辛味有下列作用( )A 发散B 行气C 行血D 润养E 补益24.【多选题】1分| 酸味食物有下列作用( )A 收敛B 固涩C 柔润D 缓急E 软坚25.【多选题】1分| 苦味有下列作用()。
健康管理师三级精选题:中医养生学基础
中医养生学基础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一、单选题1. 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哪项()A.精气学说B.气血精津学说C.整体学说D.藏象学说2. 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哪项()A.辨证论治学说B.经络学说C.五行学说D.中医病因学说3•中医理论的最大特点是()A. 辨证论治B. 整体观和恒动观C. 应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预防与治疗D. 治疗疾病主要是纠正阴阳失衡4•中医“气”与疾病的关系哪项是错误的()A•气可养人,亦可伤人B. 人体生病是因为感受邪气C. 气机失调可以导致疾病D.气机失调可表现为气虚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气化()A. 由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B. 气的运动C. 气的升降出入D. 生长壮老已6.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气”的特点是()A. 气的生成源于先天和后天B. 气有气化和营养的作用C.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的作用D. 气机失调可表现为气郁、气虚、气陷等7. 关于五脏下列哪项是对的()A. 脑、心、肺、脾、肾B. 心、肺、脾、肾、肝C. 心、肺、胃、肾、肝D. 心、脑、肺、胃、肾8. 关于六腑下列哪项是对的()A. 肺、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囊B. 大肠、小肠、胃、脾、膀胱、胆囊C. 大肠、小肠、胃、脾、膀胱、三焦D. 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囊、三焦9. 下面哪项不属于阴经()A.心经B.肺经C.肾经D.胆经9. 下面哪项不属于阳经()A.三焦经B•肾经C.小肠经D.胆经10.下面哪项不属于足三阳经()A.膀胱经B.胃经C.小肠经D.胆经二、多选题1. 中医气机是指()A. 由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B. 气的运动C. 气的升降出人D. 生长壮老已E. 生长化收藏2. 关于经络描述下列哪几项是对的()A.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B. 经脉大多循行于机体的浅部C. 经脉有确定的循行路径D. 络脉网络全身,无处不至E. 经脉有12条3. 十二经脉主要包括()A.手三阴经B.手三阳经C.足三阴经D.足三阳经E. 任脉和督脉4. 下面哪几项属于手三阴经()A.心包经B.肺经C.大肠经D.胆经E.肾经5. 下面哪几项属于手三阳经()A.小肠经B.肺经C.大肠经D.胆经E.膀胱经。
2020健康管理师三级考试重点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人体 五官 五体 目筋 舌脉 口肉 鼻 皮毛 耳骨
五志 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 泪 汗 涎 涕 唾
①相生,②相克,③制化,④相乘,⑤相侮,⑥母子相及
⒊藏象学说 ⒋经络学说 ⑴十二经别 ①手三阴(手太阴肺经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③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④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9.特禀质(I 型)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烹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嘘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 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心理特征:随票质不同情况各异。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寻麻疹、花粉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
⒎辨证论治
辩证: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经络辩证 治则: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治病求本三个方面
第二节 常用养生保健方法
一、体质养生
⒈平和质(A 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 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2.气虚质(B 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练习含答案
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练习练习(-) (-)单选题单选题1.1.下面哪项不属于足三阳经下面哪项不属于足三阳经下面哪项不属于足三阳经 ( ) ( )A.A.膀胱经膀胱经膀胱经 B B 胃经胃经 C. C.小肠经小肠经小肠经 D D 胆经胆经2.2.关于六腑下列哪项是对的关于六腑下列哪项是对的关于六腑下列哪项是对的 ( ) ( )A.A.肺、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囊肺、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囊肺、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囊 B B 大肠、小肠、胃、脾、膀胱、胆囊大肠、小肠、胃、脾、膀胱、胆囊C 大肠、小肠、胃、脾、膀胱、三焦大肠、小肠、胃、脾、膀胱、三焦D D 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囊、三焦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囊、三焦3.3.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所说的五劳所伤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所说的五劳所伤下列哪项不是中医养生所说的五劳所伤 ( ) ( )A.A.久卧伤气久卧伤气久卧伤气 B B 久立伤血久立伤血 C C 久坐伤肉久坐伤肉 D D 久行伤筋久行伤筋4.4.有关形神合一不正确的是有关形神合一不正确的是有关形神合一不正确的是( (A 因神以形为物质基础因神以形为物质基础,,故应先养形故应先养形B B 守神全形守神全形C C 保形全神保形全神D D 形神共养形神共养5.5.中医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中医理论的最大特点是中医理论的最大特点是 ( ) ( ) A.A.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B B 整体观和恒动观整体观和恒动观C 应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应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预防与治疗D 治疗疾病主要是纠正阴阳失衡治疗疾病主要是纠正阴阳失衡6.6.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辩证方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辩证方下列哪项不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辩证方法 ( ) A.A.脏腑辨证脏腑辨证脏腑辨证 B B 八纲辨证C.C.六经辨证六经辨证六经辨证 D D 四诊合参四诊合参7.7.下面哪项不属于阳经下面哪项不属于阳经下面哪项不属于阳经 ( ) ( )A.A.三焦经三焦经三焦经 B B 肾经肾经 C C 小肠经小肠经 D D 胆经胆经8.8.下列哪项不是起居作息养生方法所指的内下列哪项不是起居作息养生方法所指的内下列哪项不是起居作息养生方法所指的内容 ( ) A.A.和谐自然和谐自然和谐自然 B B 起居有常起居有常 C C 经络养生经络养生 D D 劳逸适度劳逸适度9.9.舌诊黄苔一般主舌诊黄苔一般主舌诊黄苔一般主 ( ) ( )A.A.寒证寒证寒证 B B 热证热证 C C 痰饮痰饮 D. D.湿证湿证湿证 10.10.早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早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早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 )A.A.肾气不足肾气不足肾气不足 B B 后天失养后天失养 C. C.七情太过七情太过七情太过 D D 正气虚衰正气虚衰11.11.下列哪项不是保健灸法的作用下列哪项不是保健灸法的作用下列哪项不是保健灸法的作用 ( ) ( )A.A.养脏腑养脏腑养脏腑 B B 降虚火降虚火 C. C.和气血和气血D 通经络通经络12.12.中医认为下列何脏是后天之本〔中医认为下列何脏是后天之本〔中医认为下列何脏是后天之本〔) ) A.A.肾肾 B.心 C 肺 D 脾 13.13.下列哪项治则体现了中医学的预防思想下列哪项治则体现了中医学的预防思想下列哪项治则体现了中医学的预防思想 ( ) ( )A.A.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治病求本 B B 治未病治未病 C C 扶正祛邪扶正祛邪 D. D.调整阴阳调整阴阳调整阴阳 14.14.下列哪项不是道家代表性的健身功法下列哪项不是道家代表性的健身功法下列哪项不是道家代表性的健身功法 ( ) ( )A 五禽戏五禽戏B B 胎息经胎息经 C. C.八段锦八段锦八段锦 D D 易筋经易筋经15.15.下列哪项不是针刺保健的应用下列哪项不是针刺保健的应用下列哪项不是针刺保健的应用 ( ) ( )A.A.治面瘫治面瘫治面瘫 B B 调虚实调虚实 C C 和阴阳和阴阳 D. D.通经络通经络通经络 16.16.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哪项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哪项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哪项 ( ) ( )A 辨证论治学说辨证论治学说B B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C C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D D 中医病因学说中医病因学说多选题多选题1.1.中医气机是指中医气机是指中医气机是指 ( ) ( ) A 由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由运动产生的各种变化 B B 气的运动气的运动 C. C.气的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出入 D D 生长壮老已生长壮老已 E E 生长化收藏生长化收藏2.2.中医近代病因学中的病因包括中医近代病因学中的病因包括中医近代病因学中的病因包括 ( ) ( )A.A.外感外感外感 B B 外伤外伤 C C 内伤内伤 D D 继发继发 E E 胎传胎传3.3.甘味食物有下列作用甘味食物有下列作用甘味食物有下列作用 ( ) ( )A 缓急缓急B B 和中和中C C 补益补益D D 润养润养E E 收敛收敛4.4.下面哪几项属于手三阴经下面哪几项属于手三阴经下面哪几项属于手三阴经 ( ) ( )A.A.心包经心包经心包经 B B 肺经肺经 C C 大肠经大肠经 D D 胆经胆经 E E 肾经肾经6.6.食物对脏腑的营养作用有所侧重食物对脏腑的营养作用有所侧重食物对脏腑的营养作用有所侧重,,是指是指 ( ) ( )A 酸先入肝酸先入肝B B 甘先入心甘先入心C C 苦先入脾苦先入脾D D 辛先入肺辛先入肺E E 咸先入肾咸先入肾7.7.辛味有下列作用辛味有下列作用辛味有下列作用( (A.A.发散发散发散 B B 行气行气 C C 行血行血 D D 润养润养 E E 补益补益8.8.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包括 ( ) ( ) A 起居作息养生起居作息养生 B B 协调脏腑协调脏腑 C. C.节欲葆精节欲葆精节欲葆精 D D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E E 调息养气调息养气8.8.中医养生的理论主要有中医养生的理论主要有中医养生的理论主要有 ( ) ( )A.A.天人相应天人相应天人相应 B B 形神合一形神合一 C C 正气为本正气为本 D D 动静互涵动静互涵 E E 持之以恒持之以恒9.9.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包括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包括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包括 ( ) ( )A 辨证进补辨证进补B B 不盲目进补不盲目进补 C. C.补勿过偏补勿过偏补勿过偏 D D 盛者宜泻盛者宜泻 E E 泻不伤正泻不伤正10.10.常用的中医养生的方法包括以下常用的中医养生的方法包括以下常用的中医养生的方法包括以下 ( ) ( )A.A.辨证论治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B B 药养药养 C C 针灸针灸 D D 按摩按摩 E E 食养食养11.11.下列哪些食物属于温热类下列哪些食物属于温热类下列哪些食物属于温热类 ( ) ( )A 赤小豆赤小豆B B 狗肉狗肉C C 桂圆桂圆D D 韭菜韭菜E E 莲子莲子12.12.下列哪些食物属于平性类下列哪些食物属于平性类下列哪些食物属于平性类 ( ) ( )A.A.猪肉猪肉猪肉 B B 鸡蛋鸡蛋 C. C.蜂蜜蜂蜜蜂蜜 D D 香蕉香蕉 E E 鲫鱼鲫鱼13.13.酸味食物有下列作用酸味食物有下列作用酸味食物有下列作用 ( ) ( )A.A.收敛收敛收敛 B B 固涩固涩 C C 柔润柔润 D D 缓急缓急 E E 软坚软坚14.14.饮食养生的要点包括饮食养生的要点包括饮食养生的要点包括 ( ) ( )A.A.注意饮食禁忌注意饮食禁忌注意饮食禁忌 B B 和五味和五味 C. C.有节制有节制有节制 D D 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 E E 因人因时制宜因人因时制宜练习练习((二) 单选题单选题1.1.关于五脏下列哪项是对的关于五脏下列哪项是对的关于五脏下列哪项是对的 ( ) ( )A 脑、心、肺、脾、肾脑、心、肺、脾、肾B B 心、肺、脾、肾、肝心、肺、脾、肾、肝 C. C.心、肺、胃、肾、肝心、肺、胃、肾、肝心、肺、胃、肾、肝 D D 心、脑、肺、胃、肾心、脑、肺、胃、肾2.2.中医养生整体观的出发点是中医养生整体观的出发点是中医养生整体观的出发点是 ( ) ( )A.A.平衡协调平衡协调平衡协调 B B 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 C.“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 D 通过自养自疗通过自养自疗3.3.中医“气”与疾病的关系哪项是错误的中医“气”与疾病的关系哪项是错误的中医“气”与疾病的关系哪项是错误的 ( ) ( )A.A.气可养人气可养人气可养人,,亦可伤人亦可伤人 B B 人体生病是因为感受邪气人体生病是因为感受邪气C 气机失调可以导致疾病气机失调可以导致疾病D D 气机失调可表现为气虚气机失调可表现为气虚4.4.下面哪项不属于阴经下面哪项不属于阴经下面哪项不属于阴经 ( ) ( )A.A.心经心经心经 B B 肺经肺经 C. C.肾经肾经肾经 D D 胆经胆经5.5.中医“治未病”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中医“治未病”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中医“治未病”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 ( ) A.A.调整行为调整行为调整行为 B B 未病先防未病先防 C C 既病防变既病防变 D D 愈后防复愈后防复6.6.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哪项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哪项中医基础理论不包括哪项 ( ) ( )A 精气学说精气学说B B 气血精津学说气血精津学说C C 整体学说整体学说D D 藏象学说藏象学说7.7.中医诊察疾病最重要的方法是中医诊察疾病最重要的方法是中医诊察疾病最重要的方法是 ( ) ( )A.A.四诊合参四诊合参四诊合参 B B 望诊望诊 C C 闻诊闻诊 D D 切诊切诊8.8.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气”的特点是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气”的特点是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气”的特点是 ( ) ( )A.A.气的生成源于先天和后天气的生成源于先天和后天气的生成源于先天和后天 B B 气有气化和营养的作用气有气化和营养的作用C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的作用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的作用D D 气机失调可表现为气郁、气虚、气陷、气气机失调可表现为气郁、气虚、气陷、气 滞等滞等 多选题多选题1.1.苦味有下列作用苦味有下列作用苦味有下列作用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单选题)
1. 中医认为正确的四季养生是:
A.春秋养阳
B.夏季养阴
C.秋冬养阳
D.春秋养阴
E.春夏养阳
2. 中药的“五味”指:
A.寒热温凉平
B.辛甘酸苦咸
C.喜怒悲恐惊
D.相需相使相畏相杀相恶
E.以上均不是
3. 根据中医理论五味适量有益五脏,适量的苦味食品有益于: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4.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并,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摘自:
A.《吕氏春秋尽数》
B.《黄帝内经素问》
C.《伤寒论》
D.《千金要方》
5.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下列事物具有阳性属性的是:
A.静的、不括跃、柔和
B.抑制、消极、晦暗、
C.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
D.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
E.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
晚点试试,晚上或者明天
6、有关形神合一不正确的是()
A.因神以形为物质基础,故应先养形
B.守神全形
C.保形全神
D.形神共养
7、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和原则,()中医的方法手段,()预防疾病、保障和促进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A.运用、研究、完成
B.运用、施行、实现
C.研究、运用、实现
D.研究、施行、达到
8、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的养生保健(),运用中医的(),实现预防疾病、()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A.思想、方法、保障
B.思想原则、方法、保障
C.思想原则、方法手段、保障
D.思想原则、方法手段、保障促进
9、阴阳就成为中国古代认识和阐释天地万物()的一对哲学范畴。
A.发生
B.发展
C.变化
D.以上都是
10、只有()的事物或现象,才能根据各自属性的不同而分别归属于阴和阳。
A.对立
B.关联
C.A和B
D.A或B
11、()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属阳的事物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
A.阴阳消长
B.阴阳转化
C.阴阳对立制约
D.阴阳互根互用
12、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的通道。
A.运行气血
B.联络脏腑形体官窍
C.沟通上下内外
D.以上都是
13、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包括()经脉、奇经()脉和()经别三大类。
A.8、8、12
B.8、12、8
C.12、8、8
D.12、8、12
14、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的正经,它们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内,联系脏腑,上出颈项浅部。
十二经脉不仅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了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从而补充了
正经之不足。
A.特别
B.别出
C.A和B
D.A或B
15、()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A.血
B.气
C.经络
D.津液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E。
解析:中医四季养生,《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选择E项。
2.【答案】B。
解析:中药“五味”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基本的滋味。
《本草备要》记载,“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
”概括而言,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3.【答案】B。
解析:“五味”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基本的滋味。
苦味五行属火,心亦五行属火,因此适量的苦味有益于心。
4.【答案】B。
解析:健康管理思想早已有之,即祖国传统医学的治未病。
治未病思想源自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的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臂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指医术高明的医生能在病情潜伏之时掌握病情并早期治疗,若病患已经发生才给予治疗,就如同口渴了才挖井取水,临到打仗才铸造兵器,为时已晚。
这段文字是现有可考记载中对治未病思想的最早概括。
5.【答案】C。
解析:最初是指向日光为阳,引申为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无形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活跃的、积极的都归属于阳。
6.参考答案:A
【解析】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
中医养生学的养生方法很多,但从本质上看,归纳起来,不外“养神”与“养形”两大部分,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7.参考答案:C
【解析】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和原则,运用中医的方法手段,实现预防疾病、保障和促进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8.参考答案:D
【解析】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和原则,运用中医的方法手段,实现预防疾病、保障和促进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9.参考答案:D
【解析】阴阳就成为中国古代认识和阐释天地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对哲学范畴。
10.参考答案:C
【解析】只有既对立又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才能根据各自属性的不同而分别归属于阴和阳。
一般来说,凡是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有形的、寒凉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归属于阴;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无形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归属于阳。
11.参考答案:B
【解析】阴阳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属阳的事物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
阴阳转化是在阴阳消长的基础上产生的,即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和阳的比例发生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就会发生转化。
12.参考答案:D
【解析】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针灸、推拿及刮痧,无不依靠调节经络的作用而获得效果。
13.参考答案:D
【解析】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三大类。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纵行的主干,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有确定的循行路径;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全身气血盛衰的作用;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它们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内,联系脏腑,上出颈项浅部。
14.参考答案:B
【解析】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它们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内,联系脏腑,上出颈项浅部。
十二经脉不仅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了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从而补充了正经之不足。
15参考答案:B
【解析】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的生成源于三个方面:一为先天精气来自于父母。
脏腑定位在肾。
二是后天水谷之气,乃消化吸收之物质。
脏腑定位在脾胃。
三是自然界清气,由呼吸而入,脏腑定位在肺。